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ing Methane Emissions from Paddy Rice Fields under Elevated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Conditions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宝华 周再兴 +2 位作者 郑循华 张稳 朱建国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00-114,共15页
Abstract Methane (CH4) emissions from paddy rice fields substantially contribute to the dramatic increase of this greenhouse gas in the atmosphere. Due to great concern about climate change, it is necessary to predi... Abstract Methane (CH4) emissions from paddy rice fields substantially contribute to the dramatic increase of this greenhouse gas in the atmosphere. Due to great concern about climate change, it is necessary to predict the effects of the dramatic increase in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CO2) on CH4 emissions from paddy rice fields. CH4MOD 1.0 is the most widely validated model for simulating CH4 emissions from paddy rice fields exposed to ambient CO2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aCO2). We upgraded the model to CH4MOD 2.0 by: (a) modifying the description of the influences of soil Eh and the water regime on CH4 production; (b) adding new features to reflect the regulatory effects of atmospheric CO2 upon methanogenic substrates, soil Eh during drainages, and vascular CH4 transport; and (c) adding a new feature to simulate the influences of nitrogen (N) addition rates on methanogenic substrates under elevated CO2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eCO2) condition. Validation with 109 observation cases under aC02 condition showed that CHaMOD 2.0 possessed a minor systematic bias in the prediction of seasonally accumulated methane emissions (SAM). Validation with observations in free-air CO2 enrichment (FACE) experiments in temperate and subtropical climates showed that CH4MOD 2.0 successfully simulated the effects of eCO2 upon SAM from paddy rice fields incorporated with various levels of previous crop residues and/or N fertilizer. Our results imply that CH4MOD 2.0 provides a potential approach for estimating of the effects of elevated atmospheric CO2 upon CHa emissions from regional or global paddy rice fields with various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a changing clim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ING carbon dioxide (CO2) methane (CH4) free-air CO2 enrichment face CH4MOD PADDY
下载PDF
FACE条件下冬小麦的光合适应 被引量:8
2
作者 韩雪 林而达 +2 位作者 郝兴宇 马占云 王贺然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9年第4期481-485,共5页
利用开放式CO2浓度升高(Free 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系统平台,于冬小麦开花期、乳熟期对旗叶进行气体交换测量,根据光合模型计算光合参数,研究550μL.L-1CO2对冬小麦旗叶光合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冬小麦开花期还是乳... 利用开放式CO2浓度升高(Free 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系统平台,于冬小麦开花期、乳熟期对旗叶进行气体交换测量,根据光合模型计算光合参数,研究550μL.L-1CO2对冬小麦旗叶光合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冬小麦开花期还是乳熟期,FACE圈内的小麦叶片在短时间高CO2浓度下初始出现的光合速率增强逐渐减弱或消失,即FACE圈内的小麦叶片表现出对高CO2浓度的光合适应现象。低氮、常规施氮水平下均发现了小麦旗叶的光合适应现象,但是光合适应现象与施氮量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另外,研究发现,FACE系统中,冬小麦旗叶的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降低,这可能是导致FACE系统中小麦叶片出现光合适应现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e(Free 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 光合适应 冬小麦 旗叶 气体交换测量 SPAD 叶绿素
下载PDF
高CO2浓度对杂交水稻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FACE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景立权 赵新勇 +5 位作者 周宁 钱晓晴 王云霞 朱建国 王余龙 杨连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33-2044,共12页
大气二氧化碳(CO_2)浓度增高导致全球变暖,但作为光合作用底物促进绿色作物的光合作用。为了明确高CO_2浓度对杂交水稻结实期光合日变化的影响,2014年利用稻田FACE(Free Air CO_2Enrichment)平台,以生产上曾创高产纪录的两个杂交稻新组... 大气二氧化碳(CO_2)浓度增高导致全球变暖,但作为光合作用底物促进绿色作物的光合作用。为了明确高CO_2浓度对杂交水稻结实期光合日变化的影响,2014年利用稻田FACE(Free Air CO_2Enrichment)平台,以生产上曾创高产纪录的两个杂交稻新组合甬优2640和Y两优2号为供试材料,设置环境CO_2和高CO_2浓度(增200μmol/mol)两个水平,测定杂交稻抽穗期和灌浆中期光合作用日变化和成熟期生物量。结果表明,高CO_2浓度环境下两组合抽穗期叶片净光合速率均大幅增加(全天平均52%),但灌浆中期的平均增幅减半,其中Y两优2号这种光合下调表现更为明显。大气CO_2浓度升高使两杂交稻组合抽穗和灌浆中期叶片气孔导度均大幅下降,导致蒸腾速率下降而水分利用效率大幅增加,Y两优2号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对CO_2的响应上午大于下午,而甬优2640表现相反。尽管大气CO_2浓度升高使杂交稻结实期不同时刻胞间CO_2浓度均大幅增加,但对气孔限制值特别是胞间CO_2与空气CO_2浓度之比多无显著影响,两品种趋势一致。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甬优2640地上部生物量及其组分的影响明显大于Y两优2号,CO_2与品种间多存在互作效应。以上结果表明,与甬优2640相比,Y两优2号最终生产力从高CO_2浓度环境中获益较少可能与该品种生长后期存在明显的光合适应有关,但这种光合适应似乎不是由气孔限制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日变化 适应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和稗草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春梧 曾青 +4 位作者 朱建国 谢祖彬 黄文昭 陈改苹 陈春梅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在两种N水平下(低N 10 mg.L-1和常N 30 mg.L-1),采用水培方法比较了分蘖盛期C3植物水稻(O ryzasativa)和C4植物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在CO2浓度升高(550μmol.mol-1)和CO2浓度未升高(350μmol.mol-1)条件下的根系生长变化。结果表... 在两种N水平下(低N 10 mg.L-1和常N 30 mg.L-1),采用水培方法比较了分蘖盛期C3植物水稻(O ryzasativa)和C4植物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在CO2浓度升高(550μmol.mol-1)和CO2浓度未升高(350μmol.mol-1)条件下的根系生长变化。结果表明,常N水平下高浓度CO2显著增加水稻和稗草的根干重、根体积、根总长和根直径,水稻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强于稗草;低N胁迫时,高浓度CO2显著增加稗草的根干重、根体积和根总长,而对水稻生长无明显促进作用。在两种N水平下,高浓度CO2均显著降低水稻和稗草根系N含量,而C含量上升不明显,导致C/N比值显著增加。高浓度CO2显著降低水稻和稗草单位根重根毛数,这可能是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根系活力显著降低的形态学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e(free-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 C3植物 C4植物 水稻 稗草 根系 生长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伤流液中矿质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任思荣 朱建国 +3 位作者 李辉信 谢祖彬 曾青 王小治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49-1853,共5页
利用中国的稻/麦轮作FACE平台技术,用伤流液的方法研究了在低氮和常氮两种水平下,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水稻在分蘖期、抽穗期和乳熟期的伤流量及其伤流液中矿质元素的影响,并阐述在FACE条件下,植物对矿质元素吸收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分蘖... 利用中国的稻/麦轮作FACE平台技术,用伤流液的方法研究了在低氮和常氮两种水平下,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水稻在分蘖期、抽穗期和乳熟期的伤流量及其伤流液中矿质元素的影响,并阐述在FACE条件下,植物对矿质元素吸收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分蘖期和乳熟期,FACE和N肥处理对伤流量没有显著性的影响;在抽穗期,FACE处理明显高于对照。FACE处理降低了伤流液中Ca、Mg、Si的浓度,但却增加了P的浓度,对K、Mn、Zn没有显著性的影响。在抽穗期,FACE处理显著增加了Ca、Mg、P、K和Mn在单位时间段内的吸收量;在分蘖期和乳熟期,FACE处理对Ca、Mg和Si的吸收量却有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e(free-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 水稻 伤流液 矿质元素 吸收量
下载PDF
高浓度CO_2对冬小麦旗叶和穗部氮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韩雪 郝兴宇 +2 位作者 王贺然 李迎春 林而达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7-201,共5页
利用农田开放式CO2浓度升高(Free 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FACE)试验平台,以强筋小麦中麦175为供试材料,研究高浓度CO2和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旗叶和穗部含N量、氮吸收量和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NRA)的影响。CO2浓度处理设对照(Ambie... 利用农田开放式CO2浓度升高(Free 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FACE)试验平台,以强筋小麦中麦175为供试材料,研究高浓度CO2和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旗叶和穗部含N量、氮吸收量和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NRA)的影响。CO2浓度处理设对照(Ambient,CO2415±16μL·L-1)和高浓度(FACE,CO2550±17μL.L-1)两个水平;施N处理设常规施氮(NN,底肥含N 118kg·hm-2+追肥含N 70kg·hm-2)和低氮(LN,底肥含N 66kg·hm-2+追肥含N 17kg·hm-2)两个水平。结果表明,在乳熟期,不考虑氮肥的影响,CO2浓度升高使穗部N含量和氮吸收量分别增加7.59%和16.3%,说明CO2浓度升高加大了穗部对氮素的需求;不考虑各生育期的差异,CO2浓度升高导致冬小麦旗叶N含量下降10.98%;同时使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NRA)降低22.24%。说明CO2浓度升高抑制了NO3-的还原,导致旗叶含N量降低,高浓度CO2可能影响以NO3-为主要氮源的植物生长。与低氮处理相比,常规施氮处理没有显著增加小麦吸氮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因此,为了满足高CO2条件下,穗部对氮素的更多需求,不能单一增加施氮量,而需要合理配施NH4+肥,以环境友好的形式提高小麦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e(Free 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 冬小麦 氮含量 氮吸收量 硝酸还原酶活性
下载PDF
微孔板荧光法对土壤糖酶活性的测定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丽莉 武志杰 +3 位作者 陈利军 李东坡 马星竹 史云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41-1344,共4页
应用荧光共轭物质作为底物,将96微孔板和荧光检测法结合进行稻-麦轮作系统CO2倍增条件(FACE)下土壤两种糖酶(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探讨了微孔板结合荧光法测定糖酶活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此种方法可以灵敏的检测到土壤稀释... 应用荧光共轭物质作为底物,将96微孔板和荧光检测法结合进行稻-麦轮作系统CO2倍增条件(FACE)下土壤两种糖酶(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探讨了微孔板结合荧光法测定糖酶活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此种方法可以灵敏的检测到土壤稀释液中的糖酶活性,测定结果重现性较好(变异系数最大为4.879%)。与传统的分光光度法相比,是一种准确、快速、简便的土壤糖酶活性测定方法。CO2倍增条件下土壤木聚糖酶活性高于自然条件,且在小麦的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及水稻的抽穗期和成熟期显著高于对照(P<0.05),CO2浓度升高提高作物的生长代谢水平,进而影响微生物活性造成土壤木聚糖酶活性提高。纤维素酶活性在CO2倍增条件下未发生显著变化,说明土壤纤维素酶在短时期内对CO2增加的响应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测定 微孔板 CO2倍增条件 糖酶活性
下载PDF
CO_2浓度升高与水分互作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姜帅 居辉 +4 位作者 吕小溪 郝兴宇 冯永祥 韩雪 王贺然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3-409,共7页
利用开放式大气CO2浓度富集系统(FACE)试验平台,研究了CO2肥效作用与水分条件互作关系,以期明确水分条件对CO2肥效的影响。试验设高CO2浓度(550μmol·mol-1)和正常大气CO2浓度(400μmol·mol-1)、高水分条件(75%田间持水量)和... 利用开放式大气CO2浓度富集系统(FACE)试验平台,研究了CO2肥效作用与水分条件互作关系,以期明确水分条件对CO2肥效的影响。试验设高CO2浓度(550μmol·mol-1)和正常大气CO2浓度(400μmol·mol-1)、高水分条件(75%田间持水量)和低水分条件(55%田间持水量)的交互处理,观测冬小麦叶片光合参数、蒸腾作用、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显著降低了冬小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但同时又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植株生物学产量,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低水分条件下,高浓度CO2对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降幅高于高水分条件处理,对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干物质积累以及植株产量的提高幅度也强于高水分条件处理。研究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分不足对冬小麦的胁迫程度,CO2肥效作用在低水分条件下表现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 face系统 土壤水分 净光合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CO_2浓度增高对水稻籽粒淀粉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惠贞 武荣盛 +1 位作者 蔺汝罡 韩雪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30-239,共10页
以高产优质粳稻松粳9号和稻花香2号为材料,利用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富集系统(FACE)实验平台,研究CO_2浓度增高对水稻籽粒淀粉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正常大气CO_2浓度(400±40μmol·mol^(-1))和高CO_2浓度(600±60μm... 以高产优质粳稻松粳9号和稻花香2号为材料,利用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富集系统(FACE)实验平台,研究CO_2浓度增高对水稻籽粒淀粉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正常大气CO_2浓度(400±40μmol·mol^(-1))和高CO_2浓度(600±60μmol·mol^(-1)),测定开花后两个水稻品种籽粒中ADPG焦磷酸化酶、淀粉合成酶和淀粉分支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CO_2浓度增高对不同灌浆进程中酶活性的影响程度有显著差异,对乳熟期之后ADPG焦磷酸化酶、可溶性和颗粒型淀粉合成酶活性的表达均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仅阻碍了乳熟期籽粒中淀粉分支酶活性的表达;淀粉代谢相关酶活性对CO_2浓度增高的响应因品种而异,松粳9号籽粒中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受CO_2浓度增高的影响较大,而稻花香2号淀粉合成酶活性受其影响更大。说明随着灌浆进程的推进,CO_2浓度增高对淀粉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活性表达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的时段特征,且不同品种的响应程度有显著差异,总体来看,CO_2浓度增高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淀粉代谢相关酶活性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 face系统 水稻 ADPG焦磷酸化酶 淀粉合成酶 淀粉分支酶
下载PDF
开放式空气中CO_2浓度和温度增高对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周宁 景立权 +3 位作者 王云霞 朱建国 杨连新 王余龙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4-532,共9页
【目的】针对不断增高的大气二氧化碳(CO_2)浓度和温度,研究这两个重要环境因子及其互作对大田生长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的动态影响。【方法】利用农田T-FACE(Temperature-Free Air CO_2 Enrichment)系统,以高产优质粳稻武运粳23... 【目的】针对不断增高的大气二氧化碳(CO_2)浓度和温度,研究这两个重要环境因子及其互作对大田生长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的动态影响。【方法】利用农田T-FACE(Temperature-Free Air CO_2 Enrichment)系统,以高产优质粳稻武运粳23为供试材料,设置两个CO_2浓度(环境CO_2浓度和高CO_2浓度)和两个温度处理(环境温度和高温),测定自然生长环境下水稻不同生育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SPAD值。【结果】550μmol/mol CO_2浓度使水稻移栽后41、77、94 d叶绿素a,b和a+b含量均增加(最大增幅为6.4%),但移栽110、119 d后均减少(最大降幅为5.4%)。由于叶绿素b含量对CO_2较叶绿素a含量更敏感,故高CO_2浓度使移栽后41、77和94 d叶绿素a/b值均下降,降幅分别为4.7%、2.3%和0.9%,但移栽110和119 d后分别增加1.9%和5.3%;以上对CO_2的响应多达显著水平。对叶片SPAD值而言,高CO_2浓度对水稻生长前、中期的影响较小,但移栽110和119 d后分别下降3.5%(P=0.1)和19.1%(P<0.01)。大田生长期增温1℃,各期叶绿素a、b以及a+b含量多呈增加趋势,叶绿素a/b值表现相反,但总体上变幅小于CO_2效应;高温对水稻前、中期叶片SPAD的影响较小,但移栽110和119d后SPAD值平均下降7.1%和14.8%,均达极显著水平。CO_2与温度处理对上述测定参数多无显著互作效应,但CO_2浓度、温度处理与生育期之间多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结论】大气CO_2浓度增高有利于水稻生长前中期叶片叶绿素的形成,但生长后期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均明显下降且伴随叶绿素a/b值的显著升高,这种早衰现象在不同生长温度下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e(FreeAirCO2enrichment) 二氧化碳 温度 叶绿素含量 SPAD值
下载PDF
自由空气中CO_2浓度和温度增高对水稻种子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厚玉 景立权 +5 位作者 陈龙 居静 王云霞 朱建国 杨连新 王余龙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1-379,共9页
大气二氧化碳(CO_2)浓度和气温增高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特征,本研究旨在揭示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生长的水稻,其种子活力是否受这两个重要环境因子的影响。利用稻田FACE(Free Air CO_2Enrichment)系统,以常规水稻武运粳23为供试材料,设... 大气二氧化碳(CO_2)浓度和气温增高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特征,本研究旨在揭示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生长的水稻,其种子活力是否受这两个重要环境因子的影响。利用稻田FACE(Free Air CO_2Enrichment)系统,以常规水稻武运粳23为供试材料,设置对照(Ambient,环境空气)、CO_2浓度增高(比Ambient高200μmol/mol)、温度增高(比Ambient高2℃)和CO_2浓度与温度同时增高四个处理,成熟期收获种子进行实验室标准发芽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单独CO_2浓度增加使成熟种子浸种24h浸出液电导率平均增加16.5%,但使种子露白率、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下降7.8%、10.0%、17.4%和8.9%。相似地,单独温度增高或CO_2浓度和温度同时增高处理对上述参数影响的方向一致,但影响的幅度变小,多未达显著水平。与环境生长温度相比,高温环境下全生育期CO_2浓度升高使成熟种子浸种24h浸出液电导率、露白率、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变小,表现在CO_2浓度与温度处理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交互作用。种子发芽后芽和根系性状对高CO_2浓度或高温均无显著响应。以上结果说明,大气CO_2浓度增高200μmol/mol环境条件下,常规粳稻武运粳23成熟种子露白率、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指标均明显下降,但在同时适度增温的生长环境下这种负面影响有减弱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二氧化碳 温度 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 种子活力
下载PDF
CO2浓度升高与硝化抑制剂对冬小麦田间N2O排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豫婷 林树基 +4 位作者 韩雪 冯永祥 林而达 李迎春 陈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4762-4768,共7页
以冬小麦中麦175为供试品种,利用农田开放式CO_2浓度增高(FACE)系统,研究未来大气高CO_2浓度对冬小麦田间N_2O排放的影响,以及施用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是否可以起到抑制冬小麦田间N_2O的排放量升高的潜能。试验结果表明:CO_... 以冬小麦中麦175为供试品种,利用农田开放式CO_2浓度增高(FACE)系统,研究未来大气高CO_2浓度对冬小麦田间N_2O排放的影响,以及施用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是否可以起到抑制冬小麦田间N_2O的排放量升高的潜能。试验结果表明:CO_2浓度升高显著提高冬小麦田间N2O的排放增幅达到67.6%,追肥灌溉后小麦田N_2O排放量较大,随着冬小麦生育进程的推进N_2O的排放量逐渐减少,硝化抑制剂对中麦175田间N_2O排放量的影响并不明显。因此,在未来高CO_2浓度环境条件下,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措施等来降低冬小麦田N_2O的排放量。试验结果对冬小麦田间是否选择施用2-氯-6-三氯甲基吡啶来控制N_2O的排放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e(开放式CO2浓度增高系统) 冬小麦 硝化抑制剂 N2O排放量
下载PDF
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稗草与水稻生长空间竞争关系研究
13
作者 邓天乐 谢立勇 +2 位作者 张凤哲 赵洪亮 蒋语童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66-1572,共7页
为明确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与水稻(Oryza sativa)生长空间的竞争关系,以“吉粳88”为研究对象,利用开放式CO_(2)富集系统(Free-air CO_(2) enrichment,FACE),开展了水稻与稗草共生混种试验。试验设置2个处... 为明确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与水稻(Oryza sativa)生长空间的竞争关系,以“吉粳88”为研究对象,利用开放式CO_(2)富集系统(Free-air CO_(2) enrichment,FACE),开展了水稻与稗草共生混种试验。试验设置2个处理,CO_(2)摩尔分数分别为400μmol·mol^(−1)(自然大气情景下)和550μmol·mol^(−1)(高浓度CO_(2)环境应用FACE系统进行调控)。每个CO_(2)浓度处理中设2个稗草密度,分别为水稻清种和水稻与稗草混种,共计4个组合。以自然大气CO_(2)浓度下水稻清种处理为对照(CK),自然大气CO_(2)浓度下水稻与稗草混种处理为TB、高浓度CO_(2)下水稻清种处理为TC、高浓度CO_(2)下水稻与稗草混种为BC。在水稻各发育期分别测定形态生理指标和根系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稗草混种处理对水稻每穴穗数和结实率均有负向作用,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稗草对水稻拔节期的株高有负向作用,稗草混种处理对水稻分蘖期叶面积指数下降了23.2%,使水稻在抽穗期分蘖数减少了34.5%,均达到显著水平。稗草混种处理降低了水稻根系氧化力,在水稻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分别降低了41.6%、10.9%、14.2%,且均达到显著水平。稗草混种处理对水稻根系总吸收面积有负向作用,且在抽穗期和成熟期达到显著水平,在分蘖期达到极显著水平,CO_(2)浓度升高与稗草互作对水稻根系总吸收面积影响以负效应为主。研究结果明确了在CO_(2)浓度升高的条件下,稗草对水稻分蘖期和拔节期生长空间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也是稗草与水稻生长竞争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稗草 水稻 气候变化 开放式CO_(2)浓度富集系统
下载PDF
FACE条件下CO_2浓度和温度增高对北方水稻光合作用与产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谢立勇 姜乐 +3 位作者 冯永祥 赵洪亮 王惠贞 林而达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1-107,共7页
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μmol/mol增加到目前的400μmol/mol,并且仍将持续增加。作为光合作用的主要底物,CO2浓度增高对作物光合生理和产量形成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利用开放式CO2浓度富集(FACE)系统,以北方水稻松粳... 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μmol/mol增加到目前的400μmol/mol,并且仍将持续增加。作为光合作用的主要底物,CO2浓度增高对作物光合生理和产量形成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利用开放式CO2浓度富集(FACE)系统,以北方水稻松粳9号和稻花香2号为供试材料,设置高CO2浓度(600μmol/mol)和正常大气CO2浓度(400μmol/mol),同时进行覆膜增温处理,研究CO2浓度与温度增高对水稻光合作用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覆膜与否,大气CO2浓度增高均提高了水稻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地上部生物质量和产量,降低了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覆膜处理增强了净光合速率、地上部生物质量和产量增高的趋势,同时减缓了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在高浓度CO2下降低的趋势。研究说明,覆膜处理下的增温会提高高CO2浓度下水稻的光合作用效率,促进增产潜力,增强水稻在高CO2浓度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face系统 净光合速率 覆膜处理
原文传递
阴晴天条件下高CO_2浓度对杂交稻光合作用影响的FACE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景立权 户少武 +5 位作者 卢琦 牛玺朝 王云霞 朱建国 王余龙 杨连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84-892,共9页
光和二氧化碳(CO_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两个基本条件.为了明确不同光照条件下,高CO_2浓度对不同杂交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2017年利用稻田大型FACE平台,以‘Y两优900’和‘甬优538’为供试材料,设置环境CO_2和高CO_2浓度(增200μmol... 光和二氧化碳(CO_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两个基本条件.为了明确不同光照条件下,高CO_2浓度对不同杂交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2017年利用稻田大型FACE平台,以‘Y两优900’和‘甬优538’为供试材料,设置环境CO_2和高CO_2浓度(增200μmol·mol^(-1))两个水平,分别在拔节期和灌浆期同时测定阴、晴天气条件下顶部全展叶光合特性参数.结果表明:高CO_2浓度使不同天气情况下两品种叶片的净同化率(P_n)均呈增加趋势,其中晴天条件下的增幅(31%)大于阴天(25%),拔节期的增幅(37%)大于灌浆期(21%),CO_2与天气、CO_2与生育期均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趋势与P_n一致.高CO_2浓度环境下叶片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均呈下降趋势,晴天条件下的降幅略大于阴天.与晴天相比,阴天条件下叶片P_n、g_s、T_r、WUE和L_s平均分别下降41%、18%、41%、26%和27%,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晴天P_n、g_s、T_r均与阴天时的参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阴天使水稻生育中、后期叶片光合参数及其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均大幅降低,且两品种表现一致.评估未来水稻产量潜力需要考虑天气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天气条件
原文传递
FACE实验技术和方法回顾及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冯兆忠 徐彦森 尚博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0-349,共10页
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CO2)和臭氧(O3)浓度日益升高,大气气体浓度的变化会对植物个体和陆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产生影响。CO2浓度升高增加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而O3导致作物减产和生态系统固碳损失。... 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CO2)和臭氧(O3)浓度日益升高,大气气体浓度的变化会对植物个体和陆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产生影响。CO2浓度升高增加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而O3导致作物减产和生态系统固碳损失。自由空气中气体浓度增加(FACE)系统是最接近自然的一种模拟大气气体浓度增加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平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生态系统,为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生态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评估未来情景的生态风险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该文从FACE技术特点出发,介绍了国内外建成的大型CO2/O3-FACE系统,分析了FACE系统的不同布气方式在不同生态系统研究过程中的优点与缺点,概述了全球FACE运行的现状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并指出了FACE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前沿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空气中气体浓度增加(face) 二氧化碳 臭氧 陆地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原文传递
自由空气中CO_2浓度和温度增高对粳稻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周宁 沈士博 +4 位作者 景立权 王云霞 朱建国 杨连新 王余龙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404-2416,共13页
利用中国稻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系统(free air CO2 enrichment, FACE),以常规粳稻“武运粳23”为试验材料,设置两个CO2浓度(环境和高CO2浓度)和两个气温水平(环境温度和高温),测定水稻移栽后61、75、92、109和118 d不同时... 利用中国稻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系统(free air CO2 enrichment, FACE),以常规粳稻“武运粳23”为试验材料,设置两个CO2浓度(环境和高CO2浓度)和两个气温水平(环境温度和高温),测定水稻移栽后61、75、92、109和118 d不同时刻(09:00、11:00、13:00、15:00和17:00)叶片的光合作用,研究增高的CO2浓度和温度及其互作对大田生长水稻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增高200 μmol·mol^-1使移栽后61 d各时刻净光合速率(Pn)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均大幅增加(约40%),但随生育进程推移增幅明显变小,至灌浆末期接近对照水平;高CO2浓度使移栽后75、92和109 d不同时刻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多呈一致的下降趋势,最高降幅分别为14%和5%;高CO2浓度对水稻生长前期叶片胞间与周围空气CO2浓度之比(Ci/Ca)和气孔限制值(Ls)多无显著影响,但使最后3个测定时期Ci/Ca明显增加(4%~8%),Ls因此大幅下降(10%~27%);大田生长期平均增温1 ℃使水稻生长前期各时刻叶片Pn、Gs、Tr和WUE多呈增加趋势,但至生长末期多呈相反趋势;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增高对移栽后61 d叶片Pn有微弱的正向互作,但对其他时期以及对其他光合参数多无交互作用。综上所述,大气CO2浓度增高200μmol·mol^-1对常规粳稻“武运粳23”光合参数的影响明显大于增温1 ℃;两种生长温度下CO2熏蒸水稻均表现出明显的光合适应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 二氧化碳 温度 光合作用 日变化 适应
原文传递
开放式空气CO2增高条件下稻田磷化氢气体的释放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蕤 杨小弟 +5 位作者 耿金菊 洪宇宁 顾雪元 王晓蓉 王睿 朱建国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694-2700,共7页
磷化氢(PH3)已被证实是大气中普遍存在的痕量气体.采用FACE(free 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平台,研究了不同氮施肥水平(常氮250 kg/hm2和低氮125 kg/hm2)下,CO2浓度升高对水稻田磷化氢释放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生长旺盛期(分... 磷化氢(PH3)已被证实是大气中普遍存在的痕量气体.采用FACE(free 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平台,研究了不同氮施肥水平(常氮250 kg/hm2和低氮125 kg/hm2)下,CO2浓度升高对水稻田磷化氢释放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生长旺盛期(分蘖,拔节)磷化氢通量和浓度高于生长缓慢期,FACE圈常氮区分蘖期磷化氢释放通量最大,为(155.2±22.71)ng/(m2.h).整个水稻生长期磷化氢平均释放通量最大值在FACE圈常氮区观察到,为(41.72±7.06)ng/(m2.h),最小值(-1.485±6.229)ng/(m2.h)出现在对照圈低氮区.FACE处理显著促进磷化氢的排放,不同氮素水平对磷化氢释放影响差异不显著.磷化氢的净通量和浓度与温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对水稻成熟期全天释放通量及浓度测试表明,光照是影响白天磷化氢浓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e 磷化氢 释放通量 浓度 水稻田
原文传递
Impact of elevated CO2 and increased temperature on Japanese beetle herbivory 被引量:4
19
作者 Olivia K. Niziolek May R. Berenbaum Evan H. DeLucia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4期513-523,共11页
To examine how the major elements of global change affect herbivory in agroecosystems, a multifactorial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where soybeans were grown at two levels of carbon dioxide and temperature, including tho... To examine how the major elements of global change affect herbivory in agroecosystems, a multifactorial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where soybeans were grown at two levels of carbon dioxide and temperature, including those predicted for 2050, under otherwise normal field conditions. Japanese beetles (Popillia japonica Newman) were enclosed on foliage for 24 h, after which the beetle survivorship, total and per capita leaf consumption, and leaf protease inhibitor activity were measured. The direct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beetle consumption and survivorship also was measured under controlle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No differences in total foliage consumption were observed; however, beetles forced to feed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in the field demonstrated greater per capita consmnption and reduced survivorship compared to beetles feeding at ambient temperature. Survivorship was also greater for beetles that consumed foliage grown under elevated CO2, but there were no interactive effects of CO2 and temperature, and no differences in leaf chemistry were resolved. Leaf consumption by beetles increased strongly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up to -37℃, above which increased mortality caused a precipitous decrease in consumption. An empirical model based on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leaf consumption and flight suggests that the 3.5℃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predicted for 2050 will increase the optimal feeding window for the Japanese beetle by 290%. Elevated temperature and CO2 operating independently have the potential to greatly increase foliage damage to soybean by chewing insects, such as Popilliajaponica, potentially affecting crop y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dioxide face free-air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 Glycine max herbivory Japanese beetles Popilliajaponica temperature dependen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