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大粒鲜食蚕豆通蚕(鲜)6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25
1
作者 汪凯华 王学军 +4 位作者 缪亚梅 陈满峰 季张娟 卢玉兵 徐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6406-6407,6410,共3页
[目的]为优质大粒鲜食蚕豆通蚕(鲜)6号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鲜食蚕豆品种通蚕(鲜)6号和日本大白皮(对照)为材料,根据历年产量结果和示范及现场测产结果,评价通蚕(鲜)6号的优越性并总结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结果... [目的]为优质大粒鲜食蚕豆通蚕(鲜)6号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鲜食蚕豆品种通蚕(鲜)6号和日本大白皮(对照)为材料,根据历年产量结果和示范及现场测产结果,评价通蚕(鲜)6号的优越性并总结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结果]通蚕(鲜)6号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生长势强,中后期根系活力高;2005-2006年3点试验示范结果显示,通蚕(鲜)6号鲜荚、鲜籽、干籽平均产量分别为18.0900、6 060.0、2 886.0 kg/hm^2,分别较对照增加13.51%、16.6%和14.59%;2007年测产结果显示,通蚕(鲜)6号鲜荚、鲜籽产量分别为18 129.0和6 444.0 kg/hm^2,鲜籽百粒重459.0 g,出籽率35.5%。[结论] 通蚕(鲜)6号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性状好,适合在江苏及临近省市蚕豆生态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蚕豆 产量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大棚鲜食蚕豆间作蔬菜不同方式的经济效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建 魏亚凤 +3 位作者 杨美英 李波 汪波 季桦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26-30,共5页
研究了大棚鲜食蚕豆在100 cm等行距、(130 cm+70 cm)宽窄行和(160 cm+40 cm)宽窄行3种行距规格下分别间作莴苣、黑塌菜和豌豆的收益、成本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蚕豆间作黑塌菜表现为收益高、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蚕豆在较宽行距下间... 研究了大棚鲜食蚕豆在100 cm等行距、(130 cm+70 cm)宽窄行和(160 cm+40 cm)宽窄行3种行距规格下分别间作莴苣、黑塌菜和豌豆的收益、成本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蚕豆间作黑塌菜表现为收益高、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蚕豆在较宽行距下间作莴苣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蚕豆间作豌豆表现为成本高、收益低、经济效益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蚕豆 大棚覆盖 间作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低温贮藏对蚕豆鲜荚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惠 王学军 +2 位作者 宋居易 王永强 吴春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50-254,共5页
为研究低温对蚕豆鲜荚贮藏品质的影响,通过对其结冰点的研究,设置不同的冷藏温度0、4、8℃,定期测定贮藏期间的 PPO 活性、褐变指数、质量损失率等指标。结果表明:蚕豆鲜荚的结冰点为-0.8℃;0℃处理组的 PPO 活性、褐变指数、质量损失... 为研究低温对蚕豆鲜荚贮藏品质的影响,通过对其结冰点的研究,设置不同的冷藏温度0、4、8℃,定期测定贮藏期间的 PPO 活性、褐变指数、质量损失率等指标。结果表明:蚕豆鲜荚的结冰点为-0.8℃;0℃处理组的 PPO 活性、褐变指数、质量损失率、籽粒色泽变化均小于其余处理组,0℃处理组的叶绿素含量较高;而0℃处理组的硬度指标相对较好。各低温处理组对蚕豆籽粒中的VC含量影响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蚕豆鲜荚适宜在0℃条件下贮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低温 贮藏 鲜荚
下载PDF
鲜食饲草兼用型蚕豆的品种筛选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吴春芳 唐益其 +5 位作者 张芳 张金云 姜永平 徐泉方 张银环 吴菊芳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28-32,共5页
通过对不同品种蚕豆进行鲜食、饲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大粒菜用蚕豆通鲜1号和通鲜2号的鲜荚、干籽、饲草综合产量高,是目前生产上鲜食饲草兼用的较为理想的品种。通过品质分析得出:①青刈蚕豆干物质中总能量和粗蛋白均... 通过对不同品种蚕豆进行鲜食、饲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大粒菜用蚕豆通鲜1号和通鲜2号的鲜荚、干籽、饲草综合产量高,是目前生产上鲜食饲草兼用的较为理想的品种。通过品质分析得出:①青刈蚕豆干物质中总能量和粗蛋白均比青刈苜蓿高,是很好的青刈饲草资源;②鲜食蚕豆籽,味甘鲜酥,富含营养,是重要的蔬菜作物。由此可见,它虽是小作物,却存在有潜力可挖的大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鲜食饲草兼用型 品种筛选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大棚蚕豆-鲜食玉米-鲜食玉米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水东 卞晓春 吴春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7期45-46,共2页
介绍了"大棚蚕豆-鲜食玉米-鲜食玉米"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的大棚蚕豆、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要点,为其他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蚕豆 鲜食玉米 大棚 一年三熟 栽培技术
下载PDF
9个鲜食蚕豆品种低温保鲜比较试验 被引量:5
6
作者 庄应强 费伟英 +1 位作者 屠娟丽 吴殿星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第24期130-131,共2页
以苏蚕2号、海门大青皮、上虞田鸡青、美国蚕豆、陵西一寸、通鲜6号、日本大白皮、慈溪大白蚕以及自主研制新品系(长荚型蚕豆)共9个鲜食蚕豆品种为试材,进行低温保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豆荚形式贮藏,以上虞田鸡青的保鲜效果最好,慈... 以苏蚕2号、海门大青皮、上虞田鸡青、美国蚕豆、陵西一寸、通鲜6号、日本大白皮、慈溪大白蚕以及自主研制新品系(长荚型蚕豆)共9个鲜食蚕豆品种为试材,进行低温保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豆荚形式贮藏,以上虞田鸡青的保鲜效果最好,慈溪大白蚕、日本大白皮和长荚型蚕豆等3个品种次之,以2℃贮藏28d为宜。以豆粒形式贮藏,日本大白皮和慈溪大白蚕等2个品种保鲜效果最好,以2℃贮藏21d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蚕豆 低温贮藏 比较试验
下载PDF
施肥与疏枝定苗对鲜食蚕豆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宋度林 赵丽芳 林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30期17-21,共5页
为明确黑地膜覆盖栽培方式下,施肥和疏枝对鲜食蚕豆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大粒型鲜食蚕豆品种‘慈蚕一号’为材料,于2015—2016年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进行了肥料和疏枝二因素裂区试验。结果表明:肥力相对比较低的处理,疏枝比不疏... 为明确黑地膜覆盖栽培方式下,施肥和疏枝对鲜食蚕豆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大粒型鲜食蚕豆品种‘慈蚕一号’为材料,于2015—2016年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进行了肥料和疏枝二因素裂区试验。结果表明:肥力相对比较低的处理,疏枝比不疏枝处理产量降低,随着肥力水平的增加,疏枝处理的产量高于不疏枝处理。疏枝处理能提高蚕豆商品性。建议低肥力水平下不进行疏枝处理,在高肥力水平条件下,进行疏枝处理。从节本考虑,在适宜的密度条件下,控制施肥量,不疏枝也能达到较高的产量;而从提高商品性出发,用疏枝处理的方法,则能提高3粒荚的比例。本试验中,在每公顷27000株的密度下,用黑地膜覆盖栽培法,每公顷施基肥复合肥450 kg、钙镁磷肥450 kg、追肥复合肥225 kg、硫酸钾15 kg,疏枝处理,产量最高达17787.70 kg/hm^2;每公顷基肥复合肥450 kg、钙镁磷肥450 kg、追肥尿素75 kg、硫酸钾15 kg,不疏枝处理,产量达17692.40 kg/hm^2;两者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蚕豆 黑地膜覆盖 施肥 疏枝
下载PDF
热激处理对微加工蚕豆保鲜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欧燕 胡云峰 尹明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74-975,989,共3页
褐变和微生物活动是影响微加工蚕豆瓣品质及保鲜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了60℃30、60和120 s热激处理对与其褐变有关的酶及微生物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60℃60 s热激处理效果最佳,可明显降低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 褐变和微生物活动是影响微加工蚕豆瓣品质及保鲜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了60℃30、60和120 s热激处理对与其褐变有关的酶及微生物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60℃60 s热激处理效果最佳,可明显降低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抑制褐变度的上升及其表面微生物的活动,延缓Vc含量的下降,从而起到延缓衰老和保持品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加工蚕豆 热激处理 褐变 微生物活动 保鲜
下载PDF
冷藏蚕豆鲜荚优势腐败菌的分离与鉴定
9
作者 宋居易 张欣 +1 位作者 刘畅 陈惠 《保鲜与加工》 CAS 2022年第8期23-28,共6页
为研究蚕豆鲜荚冷藏过程中的优势腐败菌种类及其致腐能力,对10℃下贮藏的蚕豆鲜荚进行腐败菌的分离筛选,通过形态学鉴定及16S rDNA和ITS序列分析,对蚕豆鲜荚的腐败菌进行鉴定;以菌落总数和蚕豆鲜荚感官评分为评价标准,分析优势腐败菌的... 为研究蚕豆鲜荚冷藏过程中的优势腐败菌种类及其致腐能力,对10℃下贮藏的蚕豆鲜荚进行腐败菌的分离筛选,通过形态学鉴定及16S rDNA和ITS序列分析,对蚕豆鲜荚的腐败菌进行鉴定;以菌落总数和蚕豆鲜荚感官评分为评价标准,分析优势腐败菌的致腐能力。结果表明:蚕豆鲜荚在10℃下贮藏10 d时的腐败菌为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韩国假单胞菌(Pseudomonas koreensis)、水生拉恩菌(Rahnella aquatilis)、高山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枝胞属菌Cladosporium xanthochromaticum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致腐能力由高至低依次为Pseudomonas koreensis>Pantoea agglomerans>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Rahnella aquatilis>Bacillus altitudinis>Cladosporium xanthochromaticum>Beauveria bassiana。综合比较,最终确定Pseudomonas koreensis和Pantoea agglomerans为10℃贮藏下蚕豆鲜荚的优势腐败菌。以上研究将为蚕豆鲜荚生物保鲜技术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鲜荚 冷藏 优势腐败菌 分离与鉴定 致腐能力
下载PDF
中国鲜食蚕豆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周瑶 姚梦楠 +5 位作者 缪亚梅 金建华 顾春燕 赵娜 汪凯华 王学军 《农学学报》 2022年第2期80-84,共5页
鲜食蚕豆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展,主要历经了产业起步、产业雏形、产业发展阶段,目前中国鲜食蚕豆产业已到达提升阶段。本研究综述了鲜食蚕豆产业的发展阶段、影响鲜食蚕豆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鲜食蚕豆产业发展的现状并针对现状... 鲜食蚕豆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展,主要历经了产业起步、产业雏形、产业发展阶段,目前中国鲜食蚕豆产业已到达提升阶段。本研究综述了鲜食蚕豆产业的发展阶段、影响鲜食蚕豆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鲜食蚕豆产业发展的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鲜食蚕豆产业发展的几点策略,以期为将来鲜食蚕豆产业发展实现突破和不断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鲜食蚕豆 产业 发展阶段 发展策略
下载PDF
热水处理对采后鲜食蚕豆荚褐变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柳晓晨 陈宇 +5 位作者 梁小环 缪亚梅 赵立艳 王学军 郑永华 金鹏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1-660,共10页
为了提高鲜食蚕豆的保鲜效果,本试验以鲜食蚕豆果实为材料,研究了45℃热水处理10 min对鲜食蚕豆果实在常温(20℃)贮藏过程中豆荚褐变、种子品质及豆荚活性氧(ROS)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45℃热水处理10 min能显著提高豆荚中超氧化物歧化... 为了提高鲜食蚕豆的保鲜效果,本试验以鲜食蚕豆果实为材料,研究了45℃热水处理10 min对鲜食蚕豆果实在常温(20℃)贮藏过程中豆荚褐变、种子品质及豆荚活性氧(ROS)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45℃热水处理10 min能显著提高豆荚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以及1,1-二苯基-2-三硝基(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显著抑制豆荚褐变指数、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上升,抑制鲜食蚕豆豆荚中超氧阴离子(O_(2)^(`-))生成速率、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及丙二醛(MDA)的积累,减少褐变底物酚类物质的消耗,并延缓豆荚中叶绿素和抗坏血酸(Vc)的降解,同时保持蚕豆种子的好粒率、叶绿素和抗坏血酸含量。热水处理对种子中的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45℃、10 min的热水处理提高了蚕豆豆荚的抗氧化能力,抑制了豆荚的褐变,保持了种子品质,延缓了鲜食蚕豆衰老过程,为鲜食蚕豆的保鲜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蚕豆 热水处理 褐变 活性氧代谢
下载PDF
南方冬闲田绿肥鲜食两用蚕豆产业发展策略及建议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恩强 周瑶 +5 位作者 姚梦楠 赵娜 缪亚梅 魏利斌 金建华 王学军 《上海农业学报》 2023年第3期122-127,共6页
绿肥鲜食两用蚕豆作为粮、饲、菜、肥兼用的经济作物,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产生的产业新类型。充分利用冬闲田种植绿肥鲜食两用蚕豆,不仅可以解决冬闲田闲置而造成的土地浪费问题,还能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 绿肥鲜食两用蚕豆作为粮、饲、菜、肥兼用的经济作物,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产生的产业新类型。充分利用冬闲田种植绿肥鲜食两用蚕豆,不仅可以解决冬闲田闲置而造成的土地浪费问题,还能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研究从冬闲田的利用现状、绿肥鲜食两用蚕豆种植模式及效益、两用蚕豆发展需求3个方面梳理冬闲田形成的原因,思考进一步利用绿肥鲜食两用蚕豆在冬闲田周年种植的模式。提出建议:筛选适宜于南方种植的品种,研发配套适宜于南方的栽培技术和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优化周年高效种植模式和构建种养循环新模式,创新优化冷链物流技术和速冻加工技术,探索鲜食蚕豆修复重金属污染效果。为解决南方冬闲田大量闲置的问题及绿肥鲜食两用蚕豆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闲田 鲜食蚕豆 绿肥 发展策略 发展目标
下载PDF
不同栽培方式对山地鲜食蚕豆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新洲 魏建平 +8 位作者 蒋欣彤 张钟 安正云 李灶福 李祥 施立安 沈祥宏 蔡述江 杨进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0期47-49,110,共4页
[目的]摸清山地鲜食蚕豆高效栽培技术的增产增收效果,以便在适宜区推广应用。[方法]以玉豆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大区同田对比试验进行高效栽培与传统栽培比较试验。[结果]高效栽培技术比传统栽培技术增产119.76%,产值提高249.03%,纯收入增... [目的]摸清山地鲜食蚕豆高效栽培技术的增产增收效果,以便在适宜区推广应用。[方法]以玉豆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大区同田对比试验进行高效栽培与传统栽培比较试验。[结果]高效栽培技术比传统栽培技术增产119.76%,产值提高249.03%,纯收入增加3594.22%,投产比提高1.84倍,应用高效栽培技术可以极大提升产量并抢占市场空档期而获得较高的市场售价,增产增收效果极为显著。[结论]该品种和技术可推荐在云南中海拔山区鲜食蚕豆产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蚕豆 栽培方式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鲜食蚕豆——鲜食玉米—超级晚稻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叶建东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第11期61-62,共2页
鲜食蚕豆—鲜食玉米—超级晚稻种植模式在莲都区取得良好的效益,总结该模式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 蚕豆 鲜食玉米 超级晚稻 轮作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鲜食蚕豆病虫草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陆陈红 吴树娟 +1 位作者 谢松华 孙雪梅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2年第2期18-22,36,共6页
鲜食蚕豆作为通州区特粮特经的主要支柱作物,每年在我区都有较大的种植面积,作者通过近几年的调查、试验及历年资料的查阅,以蚕豆的生育期为主线,系统整理了蚕豆上的病虫草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对鲜食蚕豆上病虫草精准防治作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 鲜食蚕豆 病虫草 发生规律 防治
下载PDF
浙江地区鲜食蚕豆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筋燕 胡立军 +3 位作者 薛晨晨 朱碧云 李景奇 唐佳珣 《长江蔬菜》 2016年第8期55-56,共2页
为考察蚕豆新品种宽厚大粒的丰产性,在浙江地区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双绿5号和白花大粒相比,宽厚大粒熟期适中、粒大、单株有效分枝数和平均每株粒数均显著增加,产量较高,综合性状良好,符合市场需求,适宜在浙江地区及同... 为考察蚕豆新品种宽厚大粒的丰产性,在浙江地区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双绿5号和白花大粒相比,宽厚大粒熟期适中、粒大、单株有效分枝数和平均每株粒数均显著增加,产量较高,综合性状良好,符合市场需求,适宜在浙江地区及同类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蚕豆 品种比较试验 宽厚大粒
下载PDF
鲜蚕豆豆荚剥皮机的设计
17
作者 郭全林 柳鹏旭 +3 位作者 郭红刚 朱乾隆 史晟泽 张丽玲 《新疆农机化》 2018年第1期28-30,共3页
蚕豆是我国主要的种植豆类作物,鲜蚕豆豆荚剥皮一直采用人工剥皮,剥皮过程劳动强度大,卫生难以保证,为了解决此问题,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对鲜蚕豆脱皮机械的关键技术与工作部件进行设计,研究新的脱皮机理,优化结构设计,初步完成鲜蚕豆豆... 蚕豆是我国主要的种植豆类作物,鲜蚕豆豆荚剥皮一直采用人工剥皮,剥皮过程劳动强度大,卫生难以保证,为了解决此问题,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对鲜蚕豆脱皮机械的关键技术与工作部件进行设计,研究新的脱皮机理,优化结构设计,初步完成鲜蚕豆豆荚剥皮机械化加工,鲜蚕豆脱皮率达到95%,籽仁破损率15%以内的剥皮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蚕豆豆荚 剥皮机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下载PDF
鲜食蚕豆‘陵西一寸’低温春化处理时长探索
18
作者 施素秀 《东南园艺》 2023年第6期401-405,共5页
【目的】探索适宜的人工低温春化处理时长对蚕豆主要性状和鲜荚产量的影响,促进冬种鲜食蚕豆特色产业稳定发展。【方法】以鲜食蚕豆品种‘陵西一寸’为材料,对已催芽露白的蚕豆在(4±1)℃低温条件下,分别进行0 d(对照)、5 d、10 d、... 【目的】探索适宜的人工低温春化处理时长对蚕豆主要性状和鲜荚产量的影响,促进冬种鲜食蚕豆特色产业稳定发展。【方法】以鲜食蚕豆品种‘陵西一寸’为材料,对已催芽露白的蚕豆在(4±1)℃低温条件下,分别进行0 d(对照)、5 d、10 d、15 d、20 d、25 d、30 d的低温春化处理,比较不同时长的处理对蚕豆主要性状和鲜荚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在低温处理5~30 d内,随着春化时长的增加,植株始花和鲜荚开采时间提前,始花节位降低,单株分枝数减少,而单株结荚数、单株鲜荚重以及667 m^(2)鲜荚产量则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低温处理25 d的鲜荚产量最高、处理20 d的次之,分别比对照增产23.7%和18.9%,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鲜荚可提前9~16 d采收。经函数效应模型分析,低温春化处理23.46 d时,蚕豆鲜荚产量最高。【结论】催芽露白的陵西一寸蚕豆种子在(4±1)℃的低温条件下春化处理20~25 d后播种,可提前采收鲜荚上市,实现增产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蚕豆 ‘陵西一寸’ 春化处理
下载PDF
播期、密度和施肥量对烟后鲜食蚕豆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
19
作者 李艳兰 龙水英 +9 位作者 胡新洲 李晓亮 李成春 李毅华 张玉荣 高玉玺 业荣 李祥 刘坚坚 杨进成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6期31-36,共6页
为研究烟后免耕套种鲜食蚕豆的高效种植技术,以‘玉豆3号’作为供试品种,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播期、密度和施肥量对烟后鲜食蚕豆产量的影响,以及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播期的推后,全生育期、初荚和始... 为研究烟后免耕套种鲜食蚕豆的高效种植技术,以‘玉豆3号’作为供试品种,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播期、密度和施肥量对烟后鲜食蚕豆产量的影响,以及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播期的推后,全生育期、初荚和始采鲜荚天数呈逐渐增加趋势;鲜荚产量随播期推后和密度增加呈先增加而后又下降的变化趋势,随施肥量的增加呈增加变化趋势。烟后鲜食蚕豆种植可通过提高株高、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百荚鲜重和百粒鲜重等性状来增加鲜荚产量,但要适当控制群体生物量。3个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播期>密度>施肥量。研究发现,在本试验条件下烟后免耕套种鲜食蚕豆选择9月10日播种、9.0万株/hm^(2)的种植密度、播种时施复合肥(16-16-16)150 kg/hm^(2)作种肥的栽培技术可获得最高的鲜荚产量。研究旨在为澄江市烟后鲜食蚕豆种植提供最优栽培技术,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密度 施肥量 鲜食蚕豆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