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vertebroplasty combined with pedicle internal fixation on senile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被引量:1
1
作者 Yong-Shu Wang Yan-Li Wang +5 位作者 Wei Zhang Chao Ling Jing Fu Gang Zhao PengXiao Yao Jin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9年第21期62-66,共5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vertebroplasty combined with pedicle screw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Methods:Eighty-one patients with senile osteoporotic v...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vertebroplasty combined with pedicle screw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Methods:Eighty-one patients with senile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9.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single group(40 cases)and a combined group(41 cases).),a singl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edicle screw internal fixation,and the combined group was treated with vertebroplasty.The recovery,pain and dysfunction index of the injured vertebrae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serum neurological function related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were compared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adverse events were recorded.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ecovery of the injured vertebra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compression ratio,spinal stenosis rate and Cobb angle of the combine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single group(P<0.05).On the 3rd postoperative day,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and 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scores(P>0.05).The VAS and ODI scores of th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single group(P<0.05).On the 3rd day after surgery,the 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and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were used.The levels of BDNF,S100βand Nerve growth factor(NGF)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At 3 months after operation,the level of BDNF in the combine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ingle group.The levels of NSE,S100βand NGF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ingle group.The group(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combine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single group(P<0.05).Conclusions:Vertebroplasty combined with pedicle screw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covery of postoperative vertebral body structure,postoperative pain and dysfunction in Jianing patients,improve postoperative neurological function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with clinical promotion signific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TEBROPLASTY PEDICLE screw FIXATION senile 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下载PDF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bone cement composited with mineralized collagen for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in extremely old patients 被引量:10
2
作者 Kefeng Luo Guoqiang Jiang +5 位作者 Jinjin Zhu Bin Lu Jiye Lu Kai Zhang Xiumei Wang Fu-Zhai Cui 《Regenerative Biomaterials》 SCIE 2020年第1期29-34,共6页
To examin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a new bone cement composed of 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and mineralized collagen(MC)compared with pure PMMA bone cement in treating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To examin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a new bone cement composed of 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and mineralized collagen(MC)compared with pure PMMA bone cement in treating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in patients aged over 80.In all,32 cases using pure PMMA bone cement and 31 cases using MC-modified PMMA(MC-PMMA)bone cement for OVCFs between June 2014 and March 2016 were screened as PMMA group and MC-PMMA group,respectively,with an average age of over 80.The operation duration,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hospital stay,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visual analogue scale(VAS),anterior vertebral height(AVH),intermediate vertebral height(IVH)and posterior vertebral height(PVH)of injured vertebrae,vertebral computed tomography value,re-fracture rate of adjacent vertebrae,correction rate of spinal kyphotic angle and wedge-shaped vertebra angle and surgical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In the early post-operative period,the VAS,ODI,AVH and IVH in MC-PMMA group were comparable to those in the traditional PMMA group.Moreover,the MC-PMMA group showed better effects compared with the PMMA group 12months after surgery.Thus,this new bone cement has superior clinic effects in the long te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PMMA bone cement mineralized collagen elderly patient
原文传递
局部麻醉下机器人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伤椎注入骨水泥的患者体验分析
3
作者 李佳鸿 林书 +3 位作者 唐六一 胡豇 俞阳 张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4647-4652,共6页
背景:局部麻醉下传统C臂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需多次透视以调整穿刺方向,工作通道建立时间较长,患者术中疼痛刺激较大;而机器人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可一次性精准穿刺成功,明显改善患者术中体验,同时减少骨水泥渗漏风险。目的:... 背景:局部麻醉下传统C臂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需多次透视以调整穿刺方向,工作通道建立时间较长,患者术中疼痛刺激较大;而机器人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可一次性精准穿刺成功,明显改善患者术中体验,同时减少骨水泥渗漏风险。目的:比较局部麻醉下机器人辅助和传统C臂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的患者体验和其他疗效。方法:选择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41例,其中132例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机器人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治疗(机器人辅助组),109例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传统C臂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治疗(传统透视组),记录患者术中体验评价、骨水泥注射量、手术时间、工作通道建立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术后1 d通过影像学评估穿刺偏差与骨水泥渗漏。结果与结论:(1)机器人组59例患者术中体验评价为“非常好”,43例为“好”,16例为“一般”,10例为“差”,4例为“非常差”;传统透视组30例患者术中体验评价为“非常好”,44例为“好”,21例为“一般”,9例为“差”,5例为“非常差”,两组间术中体验评价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Z=-2.546,P=0.011);机器人组患者术中目测类比评分低于传统透视组(t=-9.513,P=0.000);机器人组、传统透视组愿意在必要时再次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的患者分别为84例和47例,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Z=-2.730,P=0.006);(2)机器人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均多于传统透视组(t=2.860,P=0.003;t=36.522,P=0.000),工作通道建立时间短于传统透视组(t=-27.066,P=0.000),穿刺精度优于传统透视组(Z=-3.656,P=0.000),骨水泥渗漏率低于传统透视组(χ^(2)=7.284,P=0.007);(3)结果表明,局部麻醉后在机器人辅助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患者的手术体验较好,具有穿刺精确、工作通道建立时间短、骨水泥渗漏率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 患者体验 局部麻醉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不同PKP术后应用注射用重组特立帕肽联合康复锻炼对骨质疏松椎体T值和CT值的变化观察
4
作者 陈胜敏 张小盈 +1 位作者 未会朵 唐杰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755-759,共5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老年患者不同经皮椎体球囊后凸成形术(PKP)后应用注射用重组特立帕肽联合康复锻炼对骨质疏松椎体T值和CT值的变化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OVCF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老年患者不同经皮椎体球囊后凸成形术(PKP)后应用注射用重组特立帕肽联合康复锻炼对骨质疏松椎体T值和CT值的变化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OVCF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单次球囊扩张PKP治疗组与多点扩张PKP治疗组,均为60例,多点扩张PKP治疗组采取多点球囊PKP术,单次球囊扩张PKP治疗组采取单点球囊PKP术,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注射用重组特立帕肽联合康复锻炼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T值、CT值、腰痛功能评定表(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再骨折情况。结果多点扩张PKP治疗组患者的T值(t=9.130,P=0.000)、CT值(t=39.140,P=0.000)显著低于单次球囊扩张PKP治疗组。治疗后,多点扩张PKP治疗组ODI、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同期单次球囊扩张PKP治疗组(P<0.05)。多点扩张PKP治疗组再骨折率低于单次球囊扩张PKP治疗组(P<0.05),两组治疗方式的骨水泥注入量和骨水泥渗漏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点扩张PKP术后应用注射用重组特立帕肽联合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患者椎体T、CT值、腰椎功能和疼痛程度,降低再骨折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密度
下载PDF
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术与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5
作者 张晋 雷蜀婷 +1 位作者 刘全飞 吴安格 《当代医学》 2024年第9期60-64,共5页
目的比较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术(PCVP)与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的70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 目的比较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术(PCVP)与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的70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PCVP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侧PVP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参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检查的次数、术后住院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后疼痛、椎体功能恢复、影像学指标(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术后骨水泥分布优良率、渗漏率。结果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检查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术后3d,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及术后1周、12周,两组Oswestr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前1d及术后1周、12周,两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椎体内骨水泥分布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VP手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单侧PVP手术治疗的疗效相当,但PCVP手术时间更短、骨水泥分布优良率更高、术中出血量更少,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术 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秦红安 杜贵强 苏海涛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8期2210-2212,2216,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2月信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保守治疗(对照组,n=45)和...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2月信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保守治疗(对照组,n=45)和保守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n=5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的伤椎功能评分、腰部疼痛评分及椎体结构指标、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伤椎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均较对照组升高,Cobb角较对照组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99、12.204、6.939、7.358、14.776,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血清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20、6.574、6.154,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生理机能、生理职能4个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88、5.952、5.873、6.877,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伤椎功能、椎体结构指标、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患者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治疗效果分析
7
作者 陈居铕 王家贤 +1 位作者 卓惠勇 张竟文 《中外医疗》 2024年第34期42-44,52,共4页
目的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senile 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TVCF)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福州... 目的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senile 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TVCF)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福州市长乐区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70例SOTVCF(胸11至腰5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研究组采用PVP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评分及椎体高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34/35),高于对照组的74.29%(2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7,P<0.05)。治疗前,两组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和5 d,研究组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研究组患椎椎体最低点高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临床上治疗SOTVCF(胸11至腰5椎)患者时,采用PVP治疗效果好,能有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患者快速恢复,保持患椎椎体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续骨活血汤对老年椎体脆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再发骨折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朱永峰 徐政 +3 位作者 熊冬冬 池一阳 胡志彦 胡南松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9期109-114,共6页
目的:观察续骨活血汤对老年椎体脆性骨折(OVCF)患者椎体成形术(PVP)后再发骨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行PVP的老年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续骨活血汤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51例。比较2组术后半年内再发骨折情况,治疗... 目的:观察续骨活血汤对老年椎体脆性骨折(OVCF)患者椎体成形术(PVP)后再发骨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行PVP的老年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续骨活血汤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51例。比较2组术后半年内再发骨折情况,治疗3、6个月后的骨愈合有效率以及治疗前与治疗3、6个月后的骨密度、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骨代谢指标[空腹血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中医证候积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续骨活血汤组术后半年内再发骨折率4.44%,低于常规治疗组19.61%(P<0.05)。治疗6个月后,续骨活血汤组骨愈合有效率100%,高于常规治疗组86.27%(P<0.05)。治疗6个月后,2组骨密度均增大(P<0.05),且续骨活血汤组大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2组Harris评分均逐渐升高(P<0.05),且治疗6个月续骨活血汤组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续骨活血汤组BGP、BALP水平均逐渐升高(P<0.05),治疗6个月后,常规治疗组BGP、BALP水平均升高(P<0.05),且同一时间点续骨活血汤组BGP、BALP水平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续骨活血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同一时间点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2组ODI评分均降低(P<0.05),且同一时间点续骨活血汤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续骨活血汤能有效降低老年OVCF患者PVP后再发骨折的发生率,不仅能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增加骨密度,还能调节骨代谢,促进骨愈合,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脆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续骨活血汤 老年 再发骨折 骨代谢指标 骨密度
下载PDF
过伸加压复位法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袁伶俐 徐文弟 +3 位作者 耿春辉 朱勋兵 张仲传 白建中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1152-1155,共4页
目的探讨过伸加压复位法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过伸加压复位法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过伸加压复位法联合PVP组(联合PVP组)和PVP组,每组20例。联合PVP组患者行过伸加压复位方法联合PVP手术,PVP组患者行传统PVP手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总时间、手术过程中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填充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第2天及术后3、6个月)、Cobb角、中线高度压缩率、骨水泥渗漏及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结果联合PVP组患者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填充量显著高于PVP组(P<0.05);联合PVP组患者手术总时间、Cobb角、中线高度压缩率、治疗费用低于PVP组(P<0.05)。2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及术后3、6个月,联合PVP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PVP组(P<0.05)。联合PVP组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1例(5%),邻近椎体骨折2例(10%);PVP组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2例(10%),邻近椎体骨折3例(15%);联合PVP组与PVP组患者骨水泥渗漏、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0、0.110,P>0.05)。结论过伸加压复位法联合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能够促进椎体高度和Cobb角恢复,增加骨水泥注入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伸加压复位法 椎体高度 经皮穿刺 椎体成形术 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立兴 梁云川 +5 位作者 张斌 郭尔斐 吴海龙 宋亮亮 张帅 武建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8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X线、CT及MRI检查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断及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1年5月于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进行诊治的3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采用X线、CT及MRI于术前进行检查,... 目的探讨X线、CT及MRI检查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断及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1年5月于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进行诊治的3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采用X线、CT及MRI于术前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后将X线及CT指导下手术患者的穿刺次数、手术时间、手术前后的VAS评分、椎体形态指标及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进行比较。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T在骨折线及附件骨折检出率方面明显高于X线及MRI,且CT指导下下进行手术的患者其穿刺次数、手术时间及术后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而椎体形态指标及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方面则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CT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断及手术治疗中的价值均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检查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诊断 手术
下载PDF
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新鲜与陈旧骨折椎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19
11
作者 冯飞 邓介超 唐海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3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新鲜与陈旧骨折椎体的诊断与鉴别要点。方法分析36例(196个骨折椎体)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骨密度以及X线片和核磁共振成像(MRI)特点。结果本组患者骨质疏松症...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新鲜与陈旧骨折椎体的诊断与鉴别要点。方法分析36例(196个骨折椎体)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骨密度以及X线片和核磁共振成像(MRI)特点。结果本组患者骨质疏松症较严重,骨密度平均为-3.26,病史平均为13.7个月,多无外伤或仅轻微外伤史,疼痛特点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或突然加重,X线特点为多椎体高度降低、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稀疏、显示模糊。新鲜骨折椎体139个(包括急性骨折椎体82个、亚急性骨折椎体40个和隐性骨折椎体17个),临床表现为突然加重或进行性加重的疼痛,10个(7.2%)椎体棘突压痛、叩击痛定位准确,X线片可见骨折线;MRI上T1WI、T2WI、抑脂像(即STIR)表现为异常信号。陈旧骨折椎体57个(包括49个已愈合椎体和8个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椎体),已愈合椎体不再出现临床症状,X线片显示压缩程度较严重,前缘及两侧多有骨质增生或椎体终板硬化。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骨折椎体引起的疼痛与体位变化有关,腰背部疼痛弥散,X线可见椎体内出现低密度透亮裂隙,MRI上T1WI为极低信号,T2WI上为明显高信号透亮带,周围有低信号带包绕。结论有外伤史,伤后疼痛,棘突叩压痛且与影像检查发现的骨折相符时,应高度考虑新鲜骨折;X线片、MRI检查有清晰骨折线可确认新鲜骨折;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或X线检查发现椎体形态改变时应行MRI检查,鉴别新鲜或陈旧骨折;对于陈旧骨折,需确认骨折是否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新鲜骨折 陈旧骨折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椎体成形术后非手术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4
12
作者 季宝兵 龚景海 +1 位作者 张亮 薛理新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23期3002-3004,3008,共4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非手术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18例行PVP/PKP治疗的老年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非手术椎体再骨折分为再骨折...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非手术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18例行PVP/PKP治疗的老年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非手术椎体再骨折分为再骨折组(n=64)和无再骨折组(n=554)。分析OVCF患者PVP/PKP术后非手术椎体再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PVP/PKP术后有64例(10.36%)患者非手术椎体再发骨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女性、低骨密度值和骨水泥椎间盘渗漏是OVCF患者PVP/PKP术后非手术椎体再骨折的高危因素。结论高龄、女性、低骨密度及骨水泥椎间盘渗漏是老年OVCF患者PVP/PKP术后非手术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术后 再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危险因素 老年患者
下载PDF
低频脉冲电磁疗法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westry功能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罗绯 张姗姗 +3 位作者 张安仁 柯晓华 王倩 庞日朝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5年第31期3448-3450,共3页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磁疗法(PEMFs)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频脉冲电磁疗法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磁疗法(PEMFs)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频脉冲电磁疗法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采用骨代谢指标β-CTx和Oswestry功能量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β-CTx水平及Oswestry评分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低频脉冲电磁疗可抑制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骨量流失,改善腰部活动功能,具有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脉冲电磁疗法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Ⅰ型胶原羧基端肽 Oswestry功能评分
下载PDF
雷奈酸锶联合鲑鱼降钙素针剂对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疗效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4
作者 施建辉 柳明忠 许志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5-638,646,共5页
目的探讨雷奈酸锶联合鲑鱼降钙素针剂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80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进行保守治疗,治疗组在入院后第1天接受雷奈酸锶联合鲑... 目的探讨雷奈酸锶联合鲑鱼降钙素针剂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80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进行保守治疗,治疗组在入院后第1天接受雷奈酸锶联合鲑鱼降钙素针剂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疗程后评定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检测患者骨密度及骨钙素(BGP)和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 Laps);并观察治疗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疗程后两组患者VAS与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骨密度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血清BGP和β-Cross Laps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变(P<0.05),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奈酸锶联合鲑鱼降钙素针剂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较好,能增加患者骨密度,降低血清BAP和CTX水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老年患者 雷奈酸锶 鲑鱼降钙素针剂 骨密度 骨代谢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建党 邹德威 +4 位作者 马华松 谭荣 彭军 王蒙 张峥 《颈腰痛杂志》 2010年第4期263-265,共3页
目的评估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5月-2008年10月应用Kyphon球囊扩张系统行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13例80岁以上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男2例,女11例;年... 目的评估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5月-2008年10月应用Kyphon球囊扩张系统行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13例80岁以上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男2例,女11例;年龄80~87岁,平均83.2岁。患者均有腰背部疼痛,共17个椎体骨折。随访观察患者的疼痛以及影像学改变情况。结果术后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术前VAS评分为(8.8±1.6)分,术后24h为(2.2±1.3)分,随访期末为(2.3±1.5)分,术前与术后24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与随访期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前缘高度术前平均为14.60±1.25mm,术后244h为23.30±0.92mm,末次随访时为22.50±0.35mm;伤椎后凸角度术前平均为30.40±1.75°,术后24h为12.30±1.10°,末次随访时为13.51±0.50°。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显著缓解疼痛、有效恢复骨折椎体的高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后凸成形术 高龄患者
下载PDF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腹胀便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世欢 梁晖 +5 位作者 张意侗 杨洁 赵月莲 宋佳敬 李世媛 田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4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腹胀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石家庄市中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围手术期的高龄OVCF患者,所有患者均...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腹胀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石家庄市中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围手术期的高龄OVCF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安慰剂穴位敷贴,观察组采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5 d后,比较两组肠鸣音次数、Wexner便秘评分、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肠鸣音次数、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均高于治疗前,Wexner便秘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肠鸣音次数、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高于对照组,Wexner便秘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采用中药穴位敷贴可增强其胃肠功能,改善便秘症状,提高患者舒适度,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中药穴位敷贴 经皮椎体成形术 便秘
下载PDF
复元活血汤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永波 邓海峰 +4 位作者 王江静 赵娜 刘德峰 刘道阔 胡思斌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2年第9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探讨复元活血汤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与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45例患者为观察组,45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 目的:探讨复元活血汤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与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45例患者为观察组,45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PVP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元活血汤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6-酮前列腺素E1α(6-keto-PGE1α)、β-内啡肽(β-EP)、P物质(SP)、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s-PⅠNP)水平,测量两组患者椎体后凸角度角、伤椎前缘高度、骨密度,评价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和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1、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P、6-keto-PGE1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β-E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RANK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N-MID、BMP-7和s-PⅠ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椎体后凸角度角明显低于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JOA、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ODI、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元活血汤联合PVP治疗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可抑制患者炎症,减少疼痛介质,缓解疼痛,降低RANKL水平,提高N-MID、BMP-7和s-PⅠNP水平,改善骨代谢,增加骨密度,促进恢复伤椎解剖结构,改善腰椎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元活血汤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 炎症 疼痛介质 骨代谢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新鲜压缩骨折的实践与评估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忠辉 张洪亮 赖晓敏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2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新鲜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高龄骨质疏松胸腰椎新鲜压缩骨折患者128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PVP治疗)和对照组(保守治疗),各6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新鲜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高龄骨质疏松胸腰椎新鲜压缩骨折患者128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PVP治疗)和对照组(保守治疗),各64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VAS评分)、生活质量(ODI指数)、椎体高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1 d,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1周及1、3、6、12个月,试验组VAS评分、OD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12个月,对照组VAS评分、ODI指数均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试验组椎体前缘、中央、后缘高度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2%,低于对照组的32.8%(P<0.05)。结论:PVP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恢复伤椎高度且并发症少,对临床治疗OVCF患者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新鲜骨折 保守治疗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下载PDF
止痛泵下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被引量:3
19
作者 孔凡磊 付秀信 聂志红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19-1121,共3页
目的探讨止痛泵下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自2008年8月至2011年9月,74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在C型臂下行手法复位后马上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整个操作过程患者带自控镇痛泵... 目的探讨止痛泵下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自2008年8月至2011年9月,74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在C型臂下行手法复位后马上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整个操作过程患者带自控镇痛泵。所有患者均在术后行X线检查以评价骨水泥填充情况及有无渗漏。疗效判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术前、术后疼痛情况进行分级比较,观察手术并发症,以及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改善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高,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17例出现骨水泥的渗漏,有6例出现穿刺部位疼痛,X线检查骨水泥充填良好,骨折复位满意,术后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均显著改善。74例患者平均随访19个月,疼痛未见加重,仅2个椎体高度出现少量丢失,2例患者邻近椎体发生骨折,再次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结论止痛泵下手法复位联合PV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疗效好,整个治疗过程痛苦小,可在短时间内解除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镇痛泵
下载PDF
CASNS指引下球囊扩张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3
20
作者 栾广 邸军 +1 位作者 王英民 孙常太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5期528-530,共3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CASNS)指引下经皮行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对49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73个椎体,在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指引下经皮自椎弓根向椎...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CASNS)指引下经皮行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对49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73个椎体,在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指引下经皮自椎弓根向椎体内穿刺,行球囊扩张椎体,纠正脊柱后凸畸形,并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测量计算手术前/后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治疗效果采用Husk isson止痛视觉评分法及椎体形态、基本活动能力变化综合评价。结果45例患者2 d内缓解疼痛,21例患者停用止痛药,4例患者疼痛缓解轻微。手术前后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恢复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CASNS指引下经皮行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精确、快捷、安全、有效的微创疗法,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将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 球囊扩张 椎体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