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igin软件在大气光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刘宪云 杨亚军 蒋美萍 《大学物理实验》 2012年第4期99-100,共2页
阐述Origin软件在处理热光分析法测得的实验数据中计算积分面积方面的应用,根据测量得到的大气气溶胶中碳的时间响应数据,利用origin软件绘制热分析图并计算不同温度下响应曲线的积分面积,从而获得大气气溶胶碳的成分比例。
关键词 origin软件 数据处理 碳比例 积分面积
下载PDF
Origin软件在雷诺温度校正图中的应用
2
作者 沈海云 邵松雪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9期282-284,共3页
准确计算温差值是量热法实验的关键。为了消除热传递和搅拌带来的影响,通常采用雷诺温度校正图的办法来对测量的温差进行校正。本文以燃烧热实验为例,详细介绍了运用Origin软件的积分功能对雷诺校正图采用等面积法来确定体系温差值的方... 准确计算温差值是量热法实验的关键。为了消除热传递和搅拌带来的影响,通常采用雷诺温度校正图的办法来对测量的温差进行校正。本文以燃烧热实验为例,详细介绍了运用Origin软件的积分功能对雷诺校正图采用等面积法来确定体系温差值的方法。此法体现了雷诺校正的本意,提高了实验的准确度,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雷诺校正原理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igin 雷诺校正 面积相等 燃烧热 数据处理
下载PDF
滇龙胆的本草考证
3
作者 杨雁 金航 +4 位作者 杨斌 王馨 马维思 金鹏程 李林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期55-61,83,共8页
目的:研究历代典籍对滇龙胆的文献记载,对滇龙胆进行本草考证,以期为滇龙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典籍,结合现代研究文献,对滇龙胆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采收加工以及品质评价进行系统的梳理、考证。结果:经考证... 目的:研究历代典籍对滇龙胆的文献记载,对滇龙胆进行本草考证,以期为滇龙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典籍,结合现代研究文献,对滇龙胆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采收加工以及品质评价进行系统的梳理、考证。结果:经考证,滇龙胆始载于《滇南本草》,别名坚龙胆、龙胆草、苦草等,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基原植物为滇龙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龙胆药材的基原植物之一;主产于云南,临沧是其道地产区;滇龙胆一般于秋冬两季采收;加工多以产地初加工为主,即将滇龙胆清洗后阴干或晒干;历代本草典籍中对其质量评价的记载非常少,以“形如枯骨”“根肥长”“脂润”“味苦”“粘牙”作为质量好坏的评价标准,现代主要以龙胆苦苷含量作为龙胆药材质量评价的主要手段之一,辅助以外观性状等的观测。结论:考证结果将为今后滇龙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龙胆 本草考证 名称 基原 产地 采收加工 品质评价
下载PDF
青岛主要海岛成因分类及其地质环境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栾光忠 李安龙 +2 位作者 王建 李甘 谢汝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1-116,共6页
论文在阐述了青岛海岛分布区区域地质特征基础上,根据青岛海岛的岩性、地质构造特征和影响海岛形成的主导性地质作用,将青岛主要海岛划分为构造作用成岛型(Ⅰ型)、岩浆作用成岛型(Ⅱ型)和变质作用成岛型(Ⅲ型)并对青岛主要海岛的地质环... 论文在阐述了青岛海岛分布区区域地质特征基础上,根据青岛海岛的岩性、地质构造特征和影响海岛形成的主导性地质作用,将青岛主要海岛划分为构造作用成岛型(Ⅰ型)、岩浆作用成岛型(Ⅱ型)和变质作用成岛型(Ⅲ型)并对青岛主要海岛的地质环境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主要海岛 地质特征 成因分类 环境分析
下载PDF
大型—超大型金矿密集区的形成条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金中 沈远超 刘铁兵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0-32,共3页
矿床成矿偏在性 (趋群性和不均一性 )是金矿床空间分布的重要特点。大型—超大型金矿密集区的形成是矿质来源、热液来源、搬运介质和赋矿空间等的有机统一 ;是富含成矿物质的初始地壳在长期的活化改造作用过程中 ,矿质发生活化、迁移 ,... 矿床成矿偏在性 (趋群性和不均一性 )是金矿床空间分布的重要特点。大型—超大型金矿密集区的形成是矿质来源、热液来源、搬运介质和赋矿空间等的有机统一 ;是富含成矿物质的初始地壳在长期的活化改造作用过程中 ,矿质发生活化、迁移 ,在合适的赋矿空间沉淀并被长期保存而形成的。初始地壳 ,尤其是前寒武纪的变质基底是金矿密集区形成的物质基础。长期的热液活动是成矿物质活化、迁移的动力 ,而长期的地壳活化作用 ,包括岩浆活动和火山活动 ,是热液活动的基础。韧性剪切带、拆离滑脱带、岩体的内外接触带等是大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地壳 活化改造 流体活动 赋矿空间 金矿床 成矿物质 预富集作用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西部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成岩作用与致密化过程 被引量:10
6
作者 汪洋 刘洛夫 +4 位作者 李树同 吉海涛 李林泽 罗泽华 许同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92-906,共15页
利用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碳氧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西部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致密储集层特征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储集层成岩作用特征和储集层致密化成因机制及过程。研究区长8油层组砂岩主要为岩屑长... 利用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碳氧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西部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致密储集层特征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储集层成岩作用特征和储集层致密化成因机制及过程。研究区长8油层组砂岩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经历了压实—压溶、胶结、交代、溶蚀及构造破裂等成岩作用,整体处于中成岩A期晚期。典型成岩序列依次为机械压实、绿泥石黏土膜、早期(泥晶)方解石胶结、石英次生加大、长石、岩屑溶蚀、自生高岭石胶结、自生石英胶结、中期(含)铁方解石胶结。综合研究认为:(1)近物源伴随湖平面快速上升的沉积环境提供了储集层致密化的物质基础,不同沉积微相储集层物性差别较大,分流河道最好,分流间湾最差;(2)长8油层组原始孔隙度为41.35%,压实作用损孔率为50.67%,造成储集层孔隙度急剧降低,胶结作用损孔率为37.48%,导致孔隙度进一步减小,溶蚀作用仅增加了3.26%的孔隙度,难以有效改善储集层质量;(3)上述沉积与成岩因素共同导致储集层致密,致密化过程可分为压实孔隙骤减阶段、早期胶结减孔阶段、溶蚀作用增孔阶段和晚期胶结致密阶段共4个阶段;(4)油气大量充注期储集层孔隙度远低于10%,长8油层组先致密后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致密化过程 致密化成因 成岩作用 三叠系延长组 8 油层组 姬塬西部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黄河源区陆面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海宏 李凤霞 +1 位作者 周秉荣 肖宏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1期12414-12416,12434,共4页
利用青海黄河源玛多地区2011年7月5~7日土壤温度的观测资料,根据热传导一对流方法计算出该地区的土壤热扩散率和水通量密度的值,代入青藏高原陆面模式TP-LSM(Tibetan Plateau Land Surface Model),模拟了青海黄河源玛多地区夏季... 利用青海黄河源玛多地区2011年7月5~7日土壤温度的观测资料,根据热传导一对流方法计算出该地区的土壤热扩散率和水通量密度的值,代入青藏高原陆面模式TP-LSM(Tibetan Plateau Land Surface Model),模拟了青海黄河源玛多地区夏季总辐射、净辐射、土壤热通量的日变化情况,并与实测资料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源玛多地区夏季的土壤热扩散率的值为8.35×10^-7m^2/s,水通量密度的值为-1.92×10^-7m/s;TP-LSM模式能够有效地模拟出高原上夏季总辐射、净辐射、土壤热通量的日变化情况,对青藏高原玛多地区夏季总辐射、净辐射和土壤热通量模拟的标准差分别为119、127、109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 陆面过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海关特殊监管区利用自贸区优惠政策问题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厉力 《海关与经贸研究》 2014年第1期76-85,共10页
海关特殊监管区是在我国发展加工贸易背景下所创设的实施保税政策的特殊区域。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以及我国加工贸易转型的要求,很多区内企业开始转变"两头全部在外"的传统加工模式,通过保税监管转内销方式开始积... 海关特殊监管区是在我国发展加工贸易背景下所创设的实施保税政策的特殊区域。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以及我国加工贸易转型的要求,很多区内企业开始转变"两头全部在外"的传统加工模式,通过保税监管转内销方式开始积极探求和开拓国内市场。在这过程中,是否能享受到自贸区优惠关税待遇是企业内销或复出口时特别关注的问题。目前鉴于各自贸区协定的不统一和国内法配套细则缺乏的现状,区内企业难以真正享受自贸区优惠政策。这不仅抑制了区内企业采购国产料件的积极性,也严重损害了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政策吸引力。随着我国自贸区战略的快速推进,区外企业可以通过优惠原产地规则而享受越来越多的零关税进出口待遇,逐步削弱海关特殊监管区的保税政策优势。因此,为强化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政策特殊性,应通过原产地规则的完善尽快推进自贸区优惠政策在海关特殊监管区的适用,让区内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可以获得出口退税、进口保税和自贸区优惠税率等更多的叠加性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关特殊监管区 保税监管 加工贸易 自贸区 原产地规则
下载PDF
广西贫困山区新生儿窒息死亡综合干预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梁继华 员宁慧 +2 位作者 李培镜 陈荔丽 陈树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3年第4期27-29,64,共4页
目的 :了解新生儿窒息死亡综合干预的效果 ,探讨新生儿窒息群体防治工作的切入点。方法 :实施广西综合性妇幼卫生保健项目的 7个贫困山区县采取强化政府行为 ,增加资金和设备投入 ,规范妇幼卫生管理和保健服务 ,加强县乡级新生儿窒息复... 目的 :了解新生儿窒息死亡综合干预的效果 ,探讨新生儿窒息群体防治工作的切入点。方法 :实施广西综合性妇幼卫生保健项目的 7个贫困山区县采取强化政府行为 ,增加资金和设备投入 ,规范妇幼卫生管理和保健服务 ,加强县乡级新生儿窒息复苏术和孕产期保健适宜技术培训 ,实行医疗扶贫救助等措施。结果 :新生儿窒息死亡率由1995年的 6 .93‰降至 2 0 0 0年的 3.5 0‰ ,降幅 49.74%;救活了 17844人窒息新生儿 ;其发生率由 12 .6 1%降至 9.37%,降低了 2 6 .19%;孕期保健率提高了 35 .70个百分点 ,住院分娩率提高了 11.0 4个百分点 ,高危住院分娩率提高 6 .18个百分点 ;Topsis法评价结果 ,2 0 0 0年新生儿窒息、孕产妇保健质量最优 ( Ci=0 .840 8) ;单因素相关分析 ,孕期保健与新生儿窒息发生高度负相关 ( r=- 0 .946 ,P<0 .0 0 5 )。结论 :实行政府领导下的综合性干预措施 ,提高孕产期保健质量 ,是新生儿窒息群体保健一级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干预 新生儿窒息 死亡 贫困山区
下载PDF
乌药产地鲜切加工工艺响应面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鑫昱 杜伟锋 +3 位作者 康显杰 顾超 罗云云 葛卫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6-80,I0012,I0013,共7页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乌药产地鲜切加工工艺,得到乌药产地鲜切加工的最佳工艺。方法以热风干燥温度,装载量,饮片切片厚度为考察因素,以浸出物得率,乌药醚内酯,乌药内酯、去甲异波尔定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各指标的权重系...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乌药产地鲜切加工工艺,得到乌药产地鲜切加工的最佳工艺。方法以热风干燥温度,装载量,饮片切片厚度为考察因素,以浸出物得率,乌药醚内酯,乌药内酯、去甲异波尔定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计算综合评分,对3个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到初步优化范围,最后以响应面优化法进行优化,得到最后工艺优化参数。结果装载量的初步优化范围为6~10 kg/m^2,干燥温度的初步优化范围为55~75℃,切片厚度的初步优化范围为1~3 mm,经响应面优化法优化得到的加工工艺为装载量8 kg/m^2,干燥温度为65℃,切片厚度为2 mm。结论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乌药产地鲜切加工工艺稳定可行,可为乌药饮片的生产加工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药 产地鲜切加工 加工工艺 响应面优化
下载PDF
金蝉花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兆永 廖天月 +5 位作者 万晶琼 杜文敏 姜慧 魏渊 杨滨 欧阳臻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2年第5期76-85,共10页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及近现代相关文献资料,对金蝉花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炮制及性味功效进行了综合考证,以期为金蝉花药材的深入研究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金蝉花 本草考证 基原 产地 品质评价 炮制 性味功效
下载PDF
益智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振宁 邢益涛 +1 位作者 林天东 唐菲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9期1770-1779,共10页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并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对益智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品质评价、采收加工与炮制方法进行梳理与考证。经考证,益智古时为龙眼的别名,且常与草豆蔻、高良姜、白豆蔻等相混杂,唐代以后的益智基原均为姜科山...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并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对益智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品质评价、采收加工与炮制方法进行梳理与考证。经考证,益智古时为龙眼的别名,且常与草豆蔻、高良姜、白豆蔻等相混杂,唐代以后的益智基原均为姜科山姜属植物益智,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1963年版才准确记载益智来源为Alpinia oxyphylla Miq.的干燥成熟果实。益智产地记载由岭南、交趾、昆仑等地区逐渐细化,如今主要产于广东、广西、海南等,福建、云南等地有少量栽培,以海南为其道地产区。益智一般于夏、秋果实由绿变红时采收,以身干、粒大、饱满、油性足、香气浓者为佳。经炒制及盐制后可减少益智辛燥之气,增强其温肾缩尿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仁 本草考证 基原 产地 品质评价 炮制
下载PDF
中药地黄本草考证及在温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瑶 朱昊宇 陈建华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8期180-184,共5页
地黄的名称在历代本草文献中有干地黄、生地黄、鲜地黄、熟地黄等记载。进一步分析,得到历代地黄基原与目前地黄原植物中的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基本一致的结论。由于历史变迁等原因,道地产区由唐宋时的陕西、江苏地区,变... 地黄的名称在历代本草文献中有干地黄、生地黄、鲜地黄、熟地黄等记载。进一步分析,得到历代地黄基原与目前地黄原植物中的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基本一致的结论。由于历史变迁等原因,道地产区由唐宋时的陕西、江苏地区,变为明清时期的河南地区。采收时间以“二月、八月采根”为佳,炮制方法有蒸制、酒制、醋炒、砂仁制等。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崛起,地黄因清热养阴生津的功效,广泛使用于温病治疗的整个阶段。通过系统考证地黄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时间、炮制加工以及在温病治疗中应用,以期为地黄开发和运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本草考证 基原 产地 采收 炮制 温病
下载PDF
Basin-filling processes and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prediction of low-exploration degree areas in rift lacustrine basins:a case from the Wenchang Formation in low-exploration degree areas,northern Zhu I Depression,Pearl River Mouth Basin,E China 被引量:1
14
作者 He-Ming Lin Hao Liu +4 位作者 Xu-Dong Wang Xin-Wei Qiu Yong-Tao Ju Jun Meng Lei Li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SCIE CSCD 2022年第2期286-313,共28页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as a main geologic factor of petroliferous systems in a sedimentary basin, play a key role in the accumulation of oil and gas and the formation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s. This study, which...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as a main geologic factor of petroliferous systems in a sedimentary basin, play a key role in the accumulation of oil and gas and the formation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s. This study, which focuses on difficulties in prediction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in basins or sags with low exploration degree and insufficient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indicators, taking the Wenchang Formation of northern Zhu I Depression,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as an example, proposed a hypothesis of “finding lakes and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Detailed steps include, first, determination of the lacustrine basin boundary according to analysis of seismic foreset facies, determination of the depositional area based on the compilation of strata residual thickness maps, determination of the lacustrine basin shape according to deciphering slope break belt system, determination of the fluctuation of paleo-water depth according to biogeochemical indicators of mature exploration areas, determination of the lacustrine basin scale based on analyses of tectonics intensity and accommodation space, which prove the existence of the lacustrine basin and identify the range of semi deep-deep lake;second, further analyses of tectonopalaeogeomorphology, paleo-provenance,palaeoclimate and paleo-water depth to reconstruct the geologic background of the original basin and semideep-deep lacustrine facies, to determine the distribution of semi-deep/deep lacustrine sediments in combination with studies of logging facies, core facies, seismic facies and sedimentary facies, and to rank the sags’ potential of developing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from controlling factors of source-to-sink system development;third, on the basis of regional sedimentary facies analysis, through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seismic facies types of semi-deep/deep lacustrine basins in mature areas, establishing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facies” in mature areas to instruct the identification and depicting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in semideep/deep lacustrine basins with low exploration degree;fourth, through systematical summary of hydrocarbon-rich geological factors and lower limit index of hydrocarbon formation of the sags already revealed by drilling wells(e.g., sag area, tectonic subsidence amount, accommodation space, provenance characteristic, mudstone thickness, water body environment, sedimentary facies types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in correlation with corresponding indexes of sags with low exploration degree, then the evaluation and sorting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in areas with sparsely distributed or no drilling wells can be conducted with multi-factors and multiple dimensions. It is concluded that LF22 sag, HZ10 sag and HZ8 sag are II-order hydrocarbon rich sags;whereas HZS, HZ11 and HZ24 are the III-order hydrocarbon-generating sa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nchang Formation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Low-exploration degree areas Rift lacustrine basins Reconstruction of original basins Source-to-sink system Basin filling process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facies
原文传递
灯心草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上伟 王心睿 +5 位作者 徐凡君 阮丽艳 赵培媛 王欣怡 尤金玲 蒙雄裕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8期1574-1581,共8页
灯心草为灯芯草科灯芯草属植物,其茎髓、全草均能入药,是治疗心烦少眠、尿少涩痛、口舌生疮、高热口渴等的民间传统中药材,具有清凉镇静及利尿之功效。通过查阅本草文献,对灯心草名称、基原、功效、产地及采收加工炮制方法进行考证发现... 灯心草为灯芯草科灯芯草属植物,其茎髓、全草均能入药,是治疗心烦少眠、尿少涩痛、口舌生疮、高热口渴等的民间传统中药材,具有清凉镇静及利尿之功效。通过查阅本草文献,对灯心草名称、基原、功效、产地及采收加工炮制方法进行考证发现,灯心草别名较多,历代本草记载其基原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的干燥茎髓,古今应用品种基本一致;明确了灯心草的药性及功效,其味甘、淡,性微寒,利水通淋、清心降火;对含灯心草的方剂进行归类,其中以治疗喉痹的方剂为主;灯心草产区自宋代起为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和陕西一带,清代后期转向江苏苏州和江西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灯心草产地逐步扩大至全国,江苏、四川、贵州等地有栽培,以江苏苏州为佳;灯心草的炮制方法有生品、火烧灰、灯心炭、朱砂拌制品和青黛拌制品等,其目的是使其某一方面的疗效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心草 本草考证 名称 基原 功效 产地 炮制
下载PDF
阳起石的本草考证、品质评价及物相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友邵 孙媛 +4 位作者 王云云 王晓飞 魏健雄 章敏 李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94-202,共9页
该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及现代文献,对阳起石的命名、基原、产地变迁、品质、功效、炮制加工进行系统整理与本草考证,结合对15批样品的物相分析,以期为阳起石的品质评价提供依据。考证表明,历代以“阳起石”为正名,还有“白... 该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及现代文献,对阳起石的命名、基原、产地变迁、品质、功效、炮制加工进行系统整理与本草考证,结合对15批样品的物相分析,以期为阳起石的品质评价提供依据。考证表明,历代以“阳起石”为正名,还有“白石、石生、阳举石、阳石”等别名,历代本草记载阳起石基原以硅酸盐类角闪石族矿物透闪石为主流,其伴生矿物主要为绿泥石、滑石片岩、直闪石石棉等。古代阳起石产地主要位于山东济南的“药山”一带,现主产于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历代对阳起石的品质评价包括“色白”“狼牙”“云头雨脚”“鹭鸶毛”等,现代本草多以颜色、光泽、质地等方面来评价其品质,包括针束状,灰白色,有光泽,易捻碎者等特征。阳起石药性微温、无毒、味咸,归肾经,补命门之火、温肾壮阳。常用炮制方法包括火煅、水飞、酒制等,另有专属炮制方法升阳起石法。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市售阳起石药材主要组成为透闪石{Ca_(2)Mg_(5)[Si_(4)O_(11)]_(2)(OH)_(2)},伴生矿物有方解石、石英等;颜色包括白色、浅灰色、浅绿色等,体重而质地松软,断面不整齐,有明显纤维状纹理,大部分为玻璃样光泽;市售阳起石中,透闪石质量分数较高的样品符合“色白”“鹭鸶毛”“易撕碎”等品质上乘的特征。而阳起石为透闪石的含铁异种,两者常共生。因而,通过本草考证,以及对阳起石与其类似品种的性状和成分比较,阳起石药材的基原为硅酸盐类角闪石族矿物透闪石和阳起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起石 本草考证 基原 品质 产地 炮制方法 物相分析
原文传递
经典名方中草果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1
17
作者 文慧 杨美权 +2 位作者 杨天梅 詹志来 张金渝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9,共11页
该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并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对草果的名称、基原、学名考订、产地、入药部位、品质评价、采收加工及炮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的历史沿革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考证,为含此类药材经典名方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该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并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对草果的名称、基原、学名考订、产地、入药部位、品质评价、采收加工及炮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的历史沿革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考证,为含此类药材经典名方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草果”一名最早见于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历代本草均以草果为正名,尚有草蔻、豆蔻、漏蔻、老蔻、草豆蔻等别名。历代所用草果的主流来源为姜科植物草果Amomum tsaoko的干燥成熟果实,但宋代草果常作为豆蔻或草豆蔻的别名,明代《本草品汇精要》是最早将草果作为单独药材分条记载的本草,清代及其以前受早期古籍的影响,仍有部分书籍将草果与其他姜科植物混淆,直至近现代才将其区分开来。历代本草记载草果的产地为云南、广西,后逐渐扩充至贵州等地,现云南为我国草果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成为草果的主产区。近代以来总结其品质以个大、饱满、色红棕、气味浓者为佳。古代记载草果的采收时间为阴历八月,多为去壳生用或煨炒;现今草果的采收期一般在10—11月,采收后晒干或烘干。关于草果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的记载古今文献基本一致,即性温,味辛,归脾、胃经,燥湿温中、截疟除痰,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痛、痞满呕吐、疟疾寒热、瘟疫发热。基于考证结果,建议开发含草果药材的经典名方时,选用A.tsaoko为其药用基原,炮制方法可根据处方要求,未标明炮制要求的可以生品入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草果 本草考证 基原 产地变迁 品质评价 采收加工
原文传递
吴茱萸本草考证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锦程 李玉丽 +3 位作者 王莎莎 李卫真 龙湲 袁振仪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723-5734,共12页
基于本草古籍和现代文献资料,厘清吴茱萸Evodiae Fructus的古今发展脉络,对其名称、基原、产地、品质、采收炮制、使用禁忌、药理作用等进行梳理,为含有吴茱萸的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的发展及吴茱萸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历代本... 基于本草古籍和现代文献资料,厘清吴茱萸Evodiae Fructus的古今发展脉络,对其名称、基原、产地、品质、采收炮制、使用禁忌、药理作用等进行梳理,为含有吴茱萸的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的发展及吴茱萸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历代本草多以吴茱萸为正名,不同著作中吴茱萸及其种属的拉丁学名存在差异,经考证Tetradium ruticarpum作为其拉丁学名较为合理,且吴茱萸和食茱萸Zanthoxylum ailanthoides二者并非一物。吴茱萸以贵州、湖南所产量大、质优,为道地产区,品质以饱满、色绿、香气浓、无杂质为佳。吴茱萸多于秋季果实尚未开裂时采集,晒干或低温干燥收藏,炮制通常为沸汤浸洗、甘草水制和盐汤炒制。不宜多服久服,阴虚火旺及无寒湿滞气者禁服,不宜与丹参、硝石、白垩同用。吴茱萸在现代医学领域应用广泛,其在炮制、功效等方面仍有潜在的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临床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基原 炮制 禁忌 道地产区 本草考证
原文传递
经典名方中重楼的本草考证
19
作者 顾晶晶 杨天梅 +2 位作者 杨美权 詹志来 张金渝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86-199,共14页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并结合近现代相关文献资料,笔者对重楼的名称、基原、学名考订、药用部位、产地、采收加工与炮制、性味功效的历史沿革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考证,以期为含重楼药材经典名方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经考证...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并结合近现代相关文献资料,笔者对重楼的名称、基原、学名考订、药用部位、产地、采收加工与炮制、性味功效的历史沿革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考证,以期为含重楼药材经典名方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经考证可知,重楼最早以“蚤休”为正名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多沿用此名。“重楼”之名首见于唐代《新修本草》,近代以来逐步成为正名,现代各级标准法定名称均以重楼为正名。古代所用重楼的主流来源为百合科植物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var. chinensis的干燥根茎,但因重楼属植物形态相似,多有混淆,同属根茎粗壮的多叶重楼P. polyphylla、狭叶重楼P. polyphylla var. stenophylla也作为重楼中药材使用;近现代以来,滇重楼P. polyphylla var. yunnanensis也被纳入重楼的主流来源之一。古代本草记载的产地主要为山东、安徽、江苏、江西、湖南、云南等地区,野生采集入药。现代多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西南地区栽培;古代多为阴历四、五月采根,现代则多于全年采收或秋季采挖,以秋季采挖为佳,产地除去须根、洗净后晒干;重楼古代炮制有酒摩、醋摩、水磨、研、焙等多种炮制方法,现代则以生品切片直接入药为主;重楼性微寒,味苦,有小毒,归肝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蛇虫咬伤等症,古今记载性味功效基本一致。基于考证结果,建议开发含重楼的经典名方时,选用历代主流来源七叶一枝花P.polyphyllavar.chinensis或滇重楼P.polyphyllavar.yunnanensis的干燥根茎,原方中注明炮制要求者皆按要求炮制,未注明炮制要求建议生品入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重楼 基原 本草考证 学名 产地 炮制 性味功效
原文传递
经典名方中仙茅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进芳 黄瑶瑶 +5 位作者 周涛 喻杨 曹国琼 赵丹 肖承鸿 詹志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99-208,共10页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及近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仙茅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炮制、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毒性、禁忌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本草考证,以期为含有仙茅药材经典名方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考证...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及近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仙茅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炮制、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毒性、禁忌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本草考证,以期为含有仙茅药材经典名方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考证结果表明,仙茅始载于《雷公炮炙论》,历代均以仙茅为正名,命名多源于其功效与形态特征;历代主流来源为仙茅Curculigo orchioides和大叶仙茅C.capitulata的根茎,近代以来则以仙茅C.orchioides为主要商品来源;古代著录的产地多为西域及我国西南地区,近代以来则推崇四川、贵州等地所产,奉为道地;近代以来总结其品质以根条粗壮、质坚、表面黑褐色者为佳;历代记载的采收加工方法主要为农历二、八、九月采后晒干,现代多于秋、冬二季采收;古代炮制方法众多,主要以米泔水制居多,现代炮制方法则以酒炙为主;性味归经与功能主治古今基本一致;其服用禁忌为忌铁,禁牛乳、牛肉;历代对仙茅毒性的认识虽有部分差异,但大部分本草明确仙茅具有一定毒性。基于考证结论,建议经典名方中采用石蒜科仙茅C.orchioides的根茎为其来源,按经典名方中药物炮制要求选取相应的炮制方法,未明确炮制要求的则建议选取生品入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仙茅 本草考证 学名 基原 产地 炮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