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viding the transit wind speeds into intervals as a favorable methodology for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ind speed and the aerodynamic impedance of vegetation in semiarid grasslands 被引量:1
1
作者 LI Ruishen PEI Haifeng +4 位作者 ZHANG Shengwei LI Fengming LIN Xi WANG Shuai YANG Lin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23年第8期887-900,共14页
In grassland ecosystems,the aerodynamic roughness(Z0)and frictional wind speed(u*)contribute to the aerodynamic impedance of the grassland canopy.Thus,they are often used in the studies of wind erosion and evapotransp... In grassland ecosystems,the aerodynamic roughness(Z0)and frictional wind speed(u*)contribute to the aerodynamic impedance of the grassland canopy.Thus,they are often used in the studies of wind erosion and evapotranspiration.However,the effect of wind speed and grazing measures on the aerodynamic impedance of the grassland canopy has received less analysis.In this study,we monitored wind speeds at multiple heights in grazed and grazing-prohibited grasslands for 1 month in 2021,determined the transit wind speed at 2.0 m height by comparing wind speed differences at the same height in both grasslands,and divided these transit wind speeds at intervals of 2.0 m/s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e transit wind speed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Z0,u*,and wind speed within the grassland canop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viding the transit wind speeds into intervals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logarithmic fit of the wind speed profile.After dividing the transit wind speeds into intervals,the wind speed at 0.1 m height(V0.1)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Z0,exhibiting three distinct stages:a sharp change zone,a steady change zone,and a flat zone;while the overall trend of u*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V0.1.Dividing the transit wind speeds into intervals improved the fit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Z0 and V0.1 and changed their fitting functions in grazed and grazing-prohibited grasslands.According to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results,we found that the number of tall-stature plants has a more significant effect on windproof capacity than their height.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ontribute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ind speed and the aerodynamic impedance of vegetation in grassland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it wind speeds frictional wind speed aerodynamic roughnes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CFD) grazed grassland grazing-prohibited grassland
下载PDF
双排高立式尼龙网阻沙障与草方格固沙障的优化配置及防沙效益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茂林 宋玲 +2 位作者 刘杰 王云飞 井文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8-377,共10页
[目的]针对双排高立式尼龙网阻沙障与草方格固沙障联合应用,开展风洞试验研究,以优化联合沙障中尼龙网阻沙障孔隙度配置及探究各孔隙度下联合沙障的防沙效益。[方法]基于风洞模拟试验数据,开展不同孔隙度(40%,45%,55%)联合沙障,在不同... [目的]针对双排高立式尼龙网阻沙障与草方格固沙障联合应用,开展风洞试验研究,以优化联合沙障中尼龙网阻沙障孔隙度配置及探究各孔隙度下联合沙障的防沙效益。[方法]基于风洞模拟试验数据,开展不同孔隙度(40%,45%,55%)联合沙障,在不同风速下的风速流场、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摩阻风速、输沙率随高度和阻沙率方面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1)相同风速下尼龙网阻沙障孔隙度40%时,联合沙障弱风区面积最大;(2)随着尼龙网阻沙障孔隙度的增大,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摩阻风速减小,相同风速和相同位置时,40%孔隙度下联合沙障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摩阻风速值最大;(3)风速增加地表输沙率也增加,联合沙障内部与背风侧输沙率随高度增加呈指数型递减,输沙主要集中在0~12 cm高度内;(4)风速大小与沙障阻沙率呈现负相关变化;阻沙率与孔隙度之间也呈负相关关系,孔隙度为40%的联合沙障具有较高阻沙率;双排高立式尼龙网阻沙措施与草方格固沙措施联合之间还存在阻沙率叠加。[结论]40%孔隙度的双排高立式尼龙网和草方格的阻固联合可以实现较优的配置与防沙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场结构 孔隙度 空气动力学粗糙度 摩阻风速 输沙率 阻沙率
下载PDF
高速电机风摩损耗计算及温升分析
3
作者 李梅 刘爱民 《大电机技术》 2023年第3期1-7,共7页
损耗的计算对于电机设计及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而风摩损耗对高速电机的设计计算尤为重要,高速电机不同于中低速电机,其风摩损耗不能仅通过经验公式计算。为此,本文以一台新型高速双凸极开关磁阻电机为实验样机,根据高速开关磁阻电机... 损耗的计算对于电机设计及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而风摩损耗对高速电机的设计计算尤为重要,高速电机不同于中低速电机,其风摩损耗不能仅通过经验公式计算。为此,本文以一台新型高速双凸极开关磁阻电机为实验样机,根据高速开关磁阻电机的结构特点及通风特性,以流体力学计算为基础建立了风摩损耗流体场物理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计算得到风摩损耗数值,接着分析了摩擦系数及转速对风摩损耗的影响。通过ANSYS对电机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将电机主要部件的损耗值换算为热密度添加到电机模型中,并对其进行热流耦合分析,考虑到电机具有水冷及轴向通风两种冷却方式,仿真对比分析了冷却流体流速对电机冷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轴向通风的冷却效果比水道冷却好得多,转子最高温度可降低10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机 风摩损耗 有限元仿真 热流耦合 温度场
下载PDF
盐池地区沙尘暴期间风沙运动若干特征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鹏祥 孙兰东 +1 位作者 岳平 牛生杰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77-1079,共3页
通过沙尘暴期间的实际观测资料,对宁夏盐池地区沙尘暴期间风蚀起沙的几个相关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地10m高度的临界起沙速度为5.0m·s^-1,临界摩擦速度为0.32m·s^-1;采用凌裕泉提出的“最大可能输沙量”计算方法,得出... 通过沙尘暴期间的实际观测资料,对宁夏盐池地区沙尘暴期间风蚀起沙的几个相关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地10m高度的临界起沙速度为5.0m·s^-1,临界摩擦速度为0.32m·s^-1;采用凌裕泉提出的“最大可能输沙量”计算方法,得出盐池地区沙尘暴期间的输沙量为12.42kg·m^-1;当地沙尘气溶胶粒子传输距离为1.4×10^5~1.4×10^6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风蚀 临界起沙速度 临界摩擦速度
下载PDF
空气负离子浓度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64
5
作者 王薇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79-984,共6页
大气离子是由许多自然和人为的原因产生,并且它们的浓度在不同环境场所下差别很大。选取我国南部沿海某省份作为研究区域,挑选近10处具有代表性的环境场所进行实测研究,收集了空气正、负离子浓度、风速、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材料和植... 大气离子是由许多自然和人为的原因产生,并且它们的浓度在不同环境场所下差别很大。选取我国南部沿海某省份作为研究区域,挑选近10处具有代表性的环境场所进行实测研究,收集了空气正、负离子浓度、风速、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材料和植物负离子浓度等数据。实测数据表明:地面上的空气负离子浓度随着地理环境因素(瀑布、海边、峡谷、乡村田野、郊区旷野、县城等)不同差别很大,其中瀑布>海边>峡谷>溪流>县城;同时空气负离子浓度与风速、水、植物、相对湿度等有较为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空气的摩擦可以有效显著地增加空气中负离子的浓度,两者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2)水体在撞击和喷射过程能加快正负电荷的分离,水速流动地越快,相应摩擦产生的电离能越大,周边环境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就越高;同时随着距离的衰减,环境中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也在不断地降低。3)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植物群落的种类结构和配置相关,其中高处复层结构植物>低处复层结构植物>低处单层结构植物。4)相对湿度与空气负离子具有良好的相关性。5)温度与空气负离子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明确。6)适宜的温度、湿度以及风速能使人感到舒服,有益于人体的健康。7)自然生态环境整体而言,空气负离子浓度大,空气清洁度均为A级最清洁。通过结果和分析给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以重要的启示,因此作者从城市规划层面进一步提出以下建议:1)以自然环境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值为参考标准研究城市环境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和空气清洁度,进行符合气候和生态资源运行状态的设计,对于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和城乡规划建设的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2)加强自然通风、增加水体景观设计以及扩大绿地并减少不必要的硬质广场或铺装,从而不断激发并保持周边环境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减少空气污染,有效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浓度 摩擦 风速 水体 植物 温度 相对湿度
下载PDF
MEMS传感器测量平板表面摩擦应力高速风洞试验 被引量:4
6
作者 梁锦敏 李建强 +3 位作者 蒋卫民 李春彦 唐淋伟 田军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14,共5页
采用两种热敏MEMS传感器阵列和一种电容式MEMS传感器,在FL-21风洞中开展了平板模型表面摩擦应力分布测量试验研究。试验马赫数(Ma)为0.3~0.6,试验雷诺数(Re)为(0.63~1.23)×107m-1,模型迎角为0°。试验结果表明:平板模型边界... 采用两种热敏MEMS传感器阵列和一种电容式MEMS传感器,在FL-21风洞中开展了平板模型表面摩擦应力分布测量试验研究。试验马赫数(Ma)为0.3~0.6,试验雷诺数(Re)为(0.63~1.23)×107m-1,模型迎角为0°。试验结果表明:平板模型边界层流动能量主要集中在1000Hz以内;试验测得的表面摩擦应力分布随Ma变化规律与可压缩层流/湍流估算值吻合较好;试验所用平板模型边界层流动转捩起始点位于距平板前缘160mm附近,终止点在距平板前缘202.5~242.5m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微机电系统) 风洞试验 高速风洞 表面摩擦应力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多种沙源类型沙通量异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霍文 何清 +2 位作者 杨兴华 艾力.买买提明 黄有志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0-125,共6页
以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多种沙尘源地为研究区,通过塔中、肖塘、若羌、策勒四个风沙观测场获取的沙尘暴过程中贴地层风向、风速数据以及风蚀传感器实测的撞击颗粒数等数据计算出各地起沙临界摩擦速度,利用Gillette经典的垂直沙尘通量及Let... 以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多种沙尘源地为研究区,通过塔中、肖塘、若羌、策勒四个风沙观测场获取的沙尘暴过程中贴地层风向、风速数据以及风蚀传感器实测的撞击颗粒数等数据计算出各地起沙临界摩擦速度,利用Gillette经典的垂直沙尘通量及Lettau水平沙尘通量公式对若羌、策勒、塔中、肖塘沙尘通量进行了估算,并通过各层实测的梯度风速作为背景值界定出塔里木盆地多种沙源类型沙通量变化比对特征,结果表明:垂直沙尘通量F量级为10-8kg/(m2.s),水平沙尘通量Q量级为10-4 kg/(m.s);风速相同情况下,F若羌最大,策勒次之,塔中、肖塘较小;Q若羌值最大,策勒次之,塔中第三,肖塘最小。垂直沙通量F与风速都表现出较好的线性相关,风速递增,垂直沙通量递增;风速递减,垂直沙通量递减。在风速递增幅度相同条件下,若羌Q值递增幅度最大,策勒次之,塔中、肖塘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天气 沙通量 风速 临界摩擦速度
下载PDF
基于Ventsim张庄铁矿通风系统的模拟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召胜 张华 +1 位作者 郭子源 周育 《现代矿业》 CAS 2015年第11期169-172,共4页
根据马钢张庄铁矿开拓系统,对高地温矿山通风系统进行了研究,确定其通风方式和通风机站位置,应用Ventsim软件,建立了该矿三维通风仿真系统,根据井下不同工作面的工作条件,计算降温风速分别为0.4,0.6,0.8,1.0,1.2,1.4 m/s时矿山所需总风... 根据马钢张庄铁矿开拓系统,对高地温矿山通风系统进行了研究,确定其通风方式和通风机站位置,应用Ventsim软件,建立了该矿三维通风仿真系统,根据井下不同工作面的工作条件,计算降温风速分别为0.4,0.6,0.8,1.0,1.2,1.4 m/s时矿山所需总风量,对巷道摩阻系数分别为0.01,0.012,0.014 Ns2/m4情况下的通风网络进行解算,得到各通风机站的风压、风机电机功率。对主要机站风压、风机电机功率与降温风速及摩阻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知,风机全压和风机电机功率随降温风速的增加而增大,降温风速对其影响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ntsim软件 通风系统 降温风速 摩阻系数
下载PDF
内蒙古科尔沁沙地临界起沙阈值的范围确定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晓岚 张宏升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88,共13页
临界起沙阈值可表征地表土壤的可蚀性,是风蚀起沙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物理量之一。基于微气象学方法,将沙尘浓度和垂直沙尘通量均开始增加且至少持续0.5 h所对应的摩擦速度(或风速)确定为临界起沙摩擦速度u_(*t)(或临界起沙风速U_t)。利用... 临界起沙阈值可表征地表土壤的可蚀性,是风蚀起沙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物理量之一。基于微气象学方法,将沙尘浓度和垂直沙尘通量均开始增加且至少持续0.5 h所对应的摩擦速度(或风速)确定为临界起沙摩擦速度u_(*t)(或临界起沙风速U_t)。利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地区2010—2013年春季大气环境综合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沙尘天气过程(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起沙阶段沙尘浓度和垂直沙尘通量随摩擦速度的演变特征,精细确定了该地区临界起沙摩擦速度(u_(*t))和临界起沙风速(U_t)的范围分别为0.45±0.20和6.5±3.0m/s,同时讨论了不同起沙判据对确定临界起沙阈值产生的影响。相比而言,采用的起沙判据尽可能地排除了沙尘输送和沉降过程的影响,适用于不同的沙尘天气类型,使沙尘粒子进入大气的起沙结果更趋于合理,其结果可为建立统一、合理的起沙判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天气 起沙判据 临界起沙摩擦速度 临界起沙风速 科尔沁沙地
下载PDF
利用卫星高度计风速资料研究海面粗糙度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良明 郭佩芳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14,共5页
海面粗糙度对于海洋工程和海洋军事都非常重要,但对海面粗糙度的现场观测资料非常少,这大大制约了我们对海面粗糙度的认识。本文利用TOPEX高度计风速资料,实现了对海面粗糙度的反演。利用1993年和1998年两年的资料,文中对西北太平洋海... 海面粗糙度对于海洋工程和海洋军事都非常重要,但对海面粗糙度的现场观测资料非常少,这大大制约了我们对海面粗糙度的认识。本文利用TOPEX高度计风速资料,实现了对海面粗糙度的反演。利用1993年和1998年两年的资料,文中对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海面粗糙度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粗糙度 卫星高度计 海面风速 后向散射系数 阻力系数 摩擦风速
下载PDF
海洋温度锋区后向散射系数仿真与特性研究
11
作者 许素芹 李婷婷 +1 位作者 陈捷 于振涛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4-218,297,共6页
海洋温度锋在海洋中普遍存在,其明显特征为海水温度梯度较大,引起锋区海气温差变化,产生大气在锋区的局部环流,造成风场变化.基于海气温差造成的大气不稳定建立了摩擦风速模型,分析了海气温差对摩擦风速的影响.同时以摩擦风速为中间变量... 海洋温度锋在海洋中普遍存在,其明显特征为海水温度梯度较大,引起锋区海气温差变化,产生大气在锋区的局部环流,造成风场变化.基于海气温差造成的大气不稳定建立了摩擦风速模型,分析了海气温差对摩擦风速的影响.同时以摩擦风速为中间变量,基于主动微波遥感经典Bragg后向散射系数模型,采用EH海浪谱,实现了对海洋温度锋区后向散射系数σ0的仿真,并讨论了波段、极化方式、风速及大气稳定度条件对温度锋区σ0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VV极化、较大频率、锋区两侧大气稳定度不同对海洋锋探测最为有利.海洋锋区σ0的仿真实现,有利于更好地模拟海洋锋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中的成像仿真,同时为主动雷达遥感探测海洋锋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温度锋 后向散射系数 摩擦风速 仿真
下载PDF
三维荧光油流技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鹏 赵荣奂 +4 位作者 衷洪杰 尚金奎 刘国政 孙健 孙楠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6-150,共5页
荧光油流摩擦力场测量技术可以得到模型表面的全局摩擦力信息。该技术基于传统荧光油流技术发展而来,运用荧光油流技术作为原始数据获取手段,对试验图像运用HS光学流动算法进行图像处理得到模型表面油膜厚度随时间轴的变化量,依据动量... 荧光油流摩擦力场测量技术可以得到模型表面的全局摩擦力信息。该技术基于传统荧光油流技术发展而来,运用荧光油流技术作为原始数据获取手段,对试验图像运用HS光学流动算法进行图像处理得到模型表面油膜厚度随时间轴的变化量,依据动量定理对油膜厚度变化量进行计算得到当地的相对摩擦力信息实现表面摩擦力的可视化测量。本文运用该技术在低速风洞中对平板模型、75°平板三角翼、平板-翼型角区三维模型的表面摩擦力场分布情况进行测量,得到各模型表面的相对摩擦力分布和摩擦力线,并与平板模型Blasius层流解和三角翼模型经典流场结构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低速环境下该测量技术可以应用于模型表面摩擦力的可视化测量,所得摩擦力分布及表面流动情况基本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摩擦力 荧光油流 光学流动 低速风洞 曲面模型
下载PDF
中性温度层结时森林郁闭度与林冠上风速廓线的关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关德新 朱廷曜 金昌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6-30,共5页
该文利用风洞实验及野外实测资料,用逼近方法求出中性温度层结时不同郁闭度林分林冠以上风速廓线特征.结果表明,风速廓线参数(零平面位移d、林冠表面粗糙度Z0、动力速度U)随郁闭度C的变化而改变,d随C的增大而增大,二者... 该文利用风洞实验及野外实测资料,用逼近方法求出中性温度层结时不同郁闭度林分林冠以上风速廓线特征.结果表明,风速廓线参数(零平面位移d、林冠表面粗糙度Z0、动力速度U)随郁闭度C的变化而改变,d随C的增大而增大,二者关系可由对数函数表示:d=(H/a)ln(C/C0).Z0和U的变化特征比较相似,在C=02附近有最大值,C再增大或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闭度 风速廓线 林冠
下载PDF
利用卫星高度计风速资料研究海面粗糙度(英文)
14
作者 周良明 郭佩芳 王爱方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CAS 2006年第1期61-67,共7页
海面粗糙度对于海洋工程和海洋军事都非常重要,但对海面粗糙度的现场观测资料非常少, 这大大制约了对海面粗糙度的认识。利用 TOPEX 高度计风速资料实现了对海面粗糙度的反演,并利用 1993 年和1998 年两年的资料对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海面... 海面粗糙度对于海洋工程和海洋军事都非常重要,但对海面粗糙度的现场观测资料非常少, 这大大制约了对海面粗糙度的认识。利用 TOPEX 高度计风速资料实现了对海面粗糙度的反演,并利用 1993 年和1998 年两年的资料对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海面粗糙度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粗糙度 卫星高度计 海面风速 后向散射系数 阻力系数 摩擦风速
下载PDF
排线轴高速折返运动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翟迎迎 任锟 +2 位作者 叶怀储 潘骏 陈文华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1-146,共6页
针对绕线过程中电磁线与线嘴之间摩擦力不断增大会对张力控制带来不良影响,从而极易导致断线的问题,以控制绕线过程中电磁线与线嘴之间夹角基本恒定,减小电磁线与线嘴之间摩擦力为目标,提出排线轴高速折返运动控制算法。研究排线轴高速... 针对绕线过程中电磁线与线嘴之间摩擦力不断增大会对张力控制带来不良影响,从而极易导致断线的问题,以控制绕线过程中电磁线与线嘴之间夹角基本恒定,减小电磁线与线嘴之间摩擦力为目标,提出排线轴高速折返运动控制算法。研究排线轴高速折返运动时的轨迹特点,实现排线轴的运动仿真,获取排线轴空间离散轨迹点位置,运用四参数正弦曲线拟合算法,确定轨迹参数曲线方程;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数值算法确定曲线插补初始点,运用二阶泰勒方程对插补下一点进行估测,结合弓高误差对各估测插补点进行校正,实现参数曲线的插补算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保持电磁线与线嘴之间摩擦力基本恒定,较大提高绕线过程中张力控制精度,保证绕线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绕线 摩擦力基本恒定 参数化轨迹插补
下载PDF
高原环境下矿井最低排尘风速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国梁 蒋仲安 +3 位作者 杨斌 姚尚辉 彭亚 王亚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94-2303,共10页
为降低高海拔矿井开采过程中的粉尘污染,改善通风除尘效果,减少矿井粉尘对作业人员的危害,依据圆管湍流特征对井巷风流分布规律和粉尘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建立了最低排尘风速的理论模型;并根据海拔上升导致的环境参数改变,对排尘风速的变... 为降低高海拔矿井开采过程中的粉尘污染,改善通风除尘效果,减少矿井粉尘对作业人员的危害,依据圆管湍流特征对井巷风流分布规律和粉尘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建立了最低排尘风速的理论模型;并根据海拔上升导致的环境参数改变,对排尘风速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实测结果,以拉萨市甲玛矿4490分层6号探矿巷为研究背景,采用Soildworks和ANSYS建立掘进工作面通风除尘模型。在风流流场模拟的基础上,对不同海拔高度下各粒径的粉尘运动轨迹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粉尘在风流的携带作用下向前扩散,粒径越小,扩散距离越远;当海拔上升环境参数改变后,粉尘颗粒的受力情况发生变化,运动状态也随之改变。在相同风速条件下,当海拔升高后,颗粒沉降速度增大,扩散距离变短,风流中粉尘质量流率下降,特别是呼吸性粉尘;0.25 m/s的风速难以将呼尘全部携带排出工作面,存在二次飞扬的可能,所以高原环境下的排尘风速应随环境参数变化进行调整。因此,为了将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呼尘排出工作面,对各个海拔高度不同风速下的工作面沿程呼尘质量浓度变化进行分析,得到了不同海拔高度的最低排尘风速。将模拟得到的风速值与理论模型进行比较分析,误差均在3%以下,所以该模型可用于确定不同海拔高度的最低排尘风速,以便于高原矿井需风量的准确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粉尘运移 排尘风速 摩擦阻力因数 粒径分布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起沙阈值计算解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周成龙 何清 +3 位作者 张爱强 刘厚勇 蒋新波 杨兴华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4年第5期53-57,共5页
临界起沙风速是判别风沙活动能否发生的关键指标,其变化受到地表状况及大气环境的综合影响。为了进一步认识临界起沙风速在野外条件下的变化规律,选取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作为研究区,在综合考虑地表土壤粒径、土壤湿度、空气密度等... 临界起沙风速是判别风沙活动能否发生的关键指标,其变化受到地表状况及大气环境的综合影响。为了进一步认识临界起沙风速在野外条件下的变化规律,选取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作为研究区,在综合考虑地表土壤粒径、土壤湿度、空气密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利用经验公式计算了该地区每月的临界起沙风速。得出:(1)塔中地区2 m高度的临界摩擦速度值介于0.24~0.36 m/s,均值为0.31 m/s;(2)塔中地区2 m高度的临界起沙风速值介于3.9~5.9 m/s,均值为5.1 m/s;(3)塔中地区起沙阈值,最高值出现在夏季,次高值出现在冬季,春季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土壤含水率 临界摩擦速度 临界起沙风速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中游风沙区典型下垫面空气动力学参数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正偲 张焱 +4 位作者 马鹏飞 潘凯佳 扎多 益西拉姆 仁青桑布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97-1005,共9页
近地层空气动力学参数是风沙研究的重要内容。雅鲁藏布江(以下简称雅江)中游是西藏地区风沙灾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河漫滩和山麓流沙区是雅江中游地区风沙灾害的主要物源区,对其近地表空气动力学参数的研究,有助于对该地区的风沙灾害... 近地层空气动力学参数是风沙研究的重要内容。雅鲁藏布江(以下简称雅江)中游是西藏地区风沙灾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河漫滩和山麓流沙区是雅江中游地区风沙灾害的主要物源区,对其近地表空气动力学参数的研究,有助于对该地区的风沙灾害进行评估和沙尘暴预报预警。选取河漫滩植被区(植被盖度>20%)、人为干扰区(植被盖度<20%)和流沙区(无任何植被)3种下垫面,利用风速廓线法计算摩阻风速(u_(*))和空气动力学粗糙度(z_(0))。结果表明:(1)近地层风速降幅植被区>人为干扰区>流沙区,植被区风速降幅约是流沙区的2倍。(2)不同下垫面近地层风速廓线均可以表达为对数线性函数(uz=bln(z)+a),但拟合参数不同。(3)植被区、人为干扰区和流沙区u_(*)平均值分别为0.73 m·s^(-1)、0.59 m·s^(-1)和0.36 m·s^(-1),z_(0)平均值分别为7.1×10^(-2) m、3.7×10^(-2) m和4.7×10^(-4) m。植被区u_(*)和z_(0)约为流沙区的2倍和150倍。(4)植被区、人为干扰区和流沙区的u_(*)均随平均风速增大而增大,且增幅植被区>人为干扰区>流沙区。(5)植被区和流沙区z_(0)对平均风速的响应方式不同,植被区的z_(0)随风速增大而缓慢增大,流沙区的z_(0)在低风速有减小趋势,当风速增大到阈值(6.5 m·s^(-1))后,z_(0)开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 风速廓线 摩阻风速 空气动力学 粗糙度长度
下载PDF
某型飞机高原机场着陆性能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苏振宇 赵秀影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8年第4期82-87,共6页
基于高原环境,详细分析了飞机高原机场着陆过程,将着陆过程分为下滑、拉平、接地和着陆滑跑四个阶段,建立飞机着陆性能模型。为满足模型精度要求,针对飞机飞行速度与综合摩擦系数的函数关系,对飞机着陆滑跑模型做进一步改进,通过仿真验... 基于高原环境,详细分析了飞机高原机场着陆过程,将着陆过程分为下滑、拉平、接地和着陆滑跑四个阶段,建立飞机着陆性能模型。为满足模型精度要求,针对飞机飞行速度与综合摩擦系数的函数关系,对飞机着陆滑跑模型做进一步改进,通过仿真验证,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能够满足模型精度要求。并针对所建立的基于高原机场飞机着陆滑跑距离模型,分析海拔高度、飞机着陆质量以及风速等影响因子对着陆滑跑距离的影响。仿真表明,所建立的飞机着陆模型适用于高原机场,模型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机场 着陆模型 摩擦系数 海拔高度 着陆质量 风速
下载PDF
实用新型卷带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天国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4-95,共2页
新型卷带装置卷带能力强 (5 0~ 15 0m) ,电机功率大 ,可达 4 5~ 11kW ,卷筒是靠其下面的传动滚筒摩擦驱动 ,卷筒线速度恒定不变 ,卷筒可正反转 ,卷筒 (即可拆卷带芯轴 )为组合结构 ,主要由 6根T形轴及内外圆盘组成 ,可拆开缩小 。
关键词 新型卷带装置 摩擦驱动 恒线速度 可拆卷带芯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