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7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High-Elasticity Router Architecture with Software Data Plane and Flow Switching Plane Separ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GAO Xianming WANG Baosheng +1 位作者 ZHANG Xiaozhe MA Shico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6年第3期37-52,共16页
Routers have traditionally been architected as two elements: forwarding plane and control plane through For CES or other protocols. Each forwarding plane aggregates a fixed amount of computing, memory, and network int... Routers have traditionally been architected as two elements: forwarding plane and control plane through For CES or other protocols. Each forwarding plane aggregates a fixed amount of computing, memory, and network interface resources to forward packets. Unfortunately, the tight coupling of packet-processing tasks with network interfaces has severely restricted service innovation and hardware upgrade. In this context, we explore the insightful prospect of functional separation in forwarding plane to propose a next-generation router architecture, which, if realized, can provide promises both for various packet-processing tasks and for flexible deployment while solving concerns related to the above problems. Thus, we put forward an alternative construction in which functional resources within a forwarding plane are disaggregated. A forwarding plane is instead separated into two planes: software data plane(SDP) and flow switching plane(FSP), and each plane can be viewed as a collection of "building blocks". SDP is responsible for packet-processing tasks without its expansibility restricted with the amount and kinds of network interfaces. FSP is in charge of packet receiving/transmitting tasks and can incrementally add switching elements, such as general switches, or even specialized switches, to provide network interfaces for SDP. Besides, our proposed router architecture uses network fabrics to achievethe best connectivity among building blocks,which can support for network topology reconfiguration within one device.At last,we make an experiment on our platform in terms of bandwidth utilization rate,configuration delay,system throughput and execution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uter architecture forwarding plane functional separation packet-processing task packet receiving/transmitting task network fabric
下载PDF
BLIND SIGNAL SEPARATION BASED ON ME AND STATISTICAL ESTIMATION
2
作者 Yu Xiao Hu Guangrui(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52) 《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 1999年第2期165-171,共7页
There are two major approaches for Blind Signal Separation (BSS) problem: Maximum Entropy (ME) and Minimum Mutual Information (MMI) algorithms. Based on the recursive architec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 a... There are two major approaches for Blind Signal Separation (BSS) problem: Maximum Entropy (ME) and Minimum Mutual Information (MMI) algorithms. Based on the recursive architec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 and MMI algorithms, an Extended ME(EME) algorithm is proposed by using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pdf) estimation of the outputs to deduce the corresponding iterative formulas in BSS.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better performances than the traditional ME algorithm in convolute mixture BSS probl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IND Signal separation (BSS) EME algorithm RECURSIVE architecture PDF estimation
下载PDF
End-Member Selection in Two-Component Isotope-Based Hydrograph Separation
3
作者 Samuel Bansah Jonathan Quaye-Ballard +2 位作者 Samuel Andam-Akorful Edward Bam Geophrey K. Anornu 《Open Journal of Modern Hydrology》 2019年第2期41-53,共13页
The science that underpins our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Isotope-Based Hydrograph separation (IHS) has gained grounds, over the last few decades,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streamflow sources. However, challenges s... The science that underpins our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Isotope-Based Hydrograph separation (IHS) has gained grounds, over the last few decades,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streamflow sources. However, challenges still exist in identifying appropriate tracers and the right combination of end-members for the IHS process. In a two-component IHS analysi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ual isotopes tracers, δ18O and (or) δ2H, is regarded as the simplest method. We undertook an IHS study within a nested system of eight Prairie watersheds located in South central Manitoba, Canada. The work evaluated about 17,000 results emanating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a combination of two potential tracers (δ18O and δ2H) and eight each of potential “old” and “new” water end-members in a two-component IHS process. The outcome showed occurrences of many mathematically possible but hydrologically unacceptable IH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was particularly predominant within relatively larger perennial sub-catchments of the watershed. It is also shown that inter-site sub-catchment isotopic end-member transferability is possible within watersheds of similar physio-hydr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We suggest that a careful evaluation of the physio-hydr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catchments be considered in IHS studies in addition to the recommended guidelines in the selection of tracers and end-memb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RAPH separation Oxygen-18 DEUTERIUM Stable ISOTOPES end-Member Definitions Canadian PRAIRIES
下载PDF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调配系统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赫 刘进翰 +3 位作者 左其亭 甘容 王辉 冯跃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6-195,共10页
为强化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统一调配,基于Spring Boot和Vue前后端分离开发的模式,利用天地图API、WebGL、Echarts等技术设计研发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调配系统。从设计思路、功能界面、关键技术3个角度论述系统设计思路和... 为强化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统一调配,基于Spring Boot和Vue前后端分离开发的模式,利用天地图API、WebGL、Echarts等技术设计研发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调配系统。从设计思路、功能界面、关键技术3个角度论述系统设计思路和实现过程,从而实现地理信息服务、供需水预测、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优化调度等功能,实现水量分配可视化、运行调度智能化和跨流域调水管控一体化。系统测试结果表明: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调配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受水区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的水平,解决了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跨流域调水的配置难题,为受水区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 水资源调配系统 Spring Boot框架 Vue框架 前后端分离开发模式 水资源和谐配置
下载PDF
一种远程部署MATLAB应用的新方法
5
作者 魏建 孙祥娥 +1 位作者 任睿杰 李震东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7期423-428,共6页
传统的部署MATALB Web App的方法是使用MATLAB App Designer设计应用的界面和功能,利用MATLAB Web App Server将设计好的应用打包部署到Web端,但是使用这种方式在设计时存在功能扩展复杂的问题,在部署时存在应用程序加载缓慢,部分浏览... 传统的部署MATALB Web App的方法是使用MATLAB App Designer设计应用的界面和功能,利用MATLAB Web App Server将设计好的应用打包部署到Web端,但是使用这种方式在设计时存在功能扩展复杂的问题,在部署时存在应用程序加载缓慢,部分浏览器版本不兼容等问题,降低了处理效率与使用体验。为了改善以上情况,提出利用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与Vue设计前端应用界面和后端连接的RESTful API(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然后用Python构建后端应用接口用于函数计算,再使用Nginx将前端界面部署到Web端,实现一种远程部署MATLAB应用的新方法。网页端FIR(Finite Impulse Response)低通与高通滤波器设计的测试结果表明,上述方法与MATLAB生成的滤波器一致,部署简单且高效,能够较好解决上述问题,同时为MATLAB Web App的托管与共享方式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设计 滤波器仿真 前后端分离
下载PDF
圆端形墩台尾迹水动力特性开缝控制三维数值分析
6
作者 李东风 白福青 +2 位作者 方志浩 张红武 胡建永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5-685,共11页
水流绕流水闸闸墩、导流墩等水工建筑物后产生旋涡分离流,其三维尾迹结构水动力特性复杂,对旋涡分离流进行流动控制,不仅是闸墩优化设计的需要,而且关系到工程运行的效率和工程安全。在验证三维水动力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圆端形墩台开... 水流绕流水闸闸墩、导流墩等水工建筑物后产生旋涡分离流,其三维尾迹结构水动力特性复杂,对旋涡分离流进行流动控制,不仅是闸墩优化设计的需要,而且关系到工程运行的效率和工程安全。在验证三维水动力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圆端形墩台开缝后的旋涡分离流和流动控制的三维水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对比了无缝与开缝墩台方案下纵向、横向和竖向方向的时均流速分布,紊流动能以及紊流强度分布等水力学指标,探究了开缝墩台水动力特性。分析表明,墩台开缝后可以明显改善墩台后方的水流结构,开缝位置越靠近水深的中部位置,对墩后尾流旋涡的抑制越大,对绕流墩台绕流的控制越来越好,水深中部位置开缝最大程度的影响了开缝墩后的上部水流和下部水流,使得开缝对时均流速的影响最大,开缝对旋涡的抑制也最大最佳。为抑制墩后的旋涡对工程的不利影响,工程的设计中应首先确定墩台后的水深,开缝位置应尽量设置在墩台后水深的中部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端形墩台 开缝流动控制 紊流动能 旋涡分离流 三维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偏好和虚拟适应度的两阶段依赖任务卸载算法
7
作者 董立岩 齐竞则 +1 位作者 刘元宁 冯嘉辉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3-932,共10页
针对云边端协同环境中依赖任务卸载时效率低以及任务卸载失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偏好和虚拟适应度的两阶段依赖任务卸载算法.第一阶段,根据提出的二维卸载偏好因子对依赖任务的部分子任务进行直接卸载决策,从而有效缩小遗传算法初始种... 针对云边端协同环境中依赖任务卸载时效率低以及任务卸载失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偏好和虚拟适应度的两阶段依赖任务卸载算法.第一阶段,根据提出的二维卸载偏好因子对依赖任务的部分子任务进行直接卸载决策,从而有效缩小遗传算法初始种群的规模.第二阶段,提出基于虚拟适应度的启发式交叉方法,并对基于参考点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Ⅲ, NSGA-Ⅲ)的交叉算子进行改进,保留了种群多样性并提升了算法收敛速度,最后使用改进的算法对所有依赖任务的子任务进行最优卸载决策集的搜索.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该算法在任务完成时间、任务能耗和边缘云集群成本方面平均优化了10.2%~18.3%,并且将任务失败率平均降低了10.7%~2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边端协同环境 依赖任务卸载 多目标优化 虚拟适应度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基于改性逆向热致相分离法聚砜微孔膜的制备与性能
8
作者 刘敏 杨静 +2 位作者 周昕怡 孙慧琳 王芳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共8页
针对逆向热致相分离法(RTIPS)制备聚砜(PSF)微孔膜成膜体系稳定性较差的问题,首先对亲水性的端羟基型超支化聚酯(HBPE)进行封端,然后以PSF为膜材料,通过添加亲水剂封端HBPE构建四元低临界共溶温度(LCST)成膜体系PSF/HBPE/N,N-二甲基乙酰... 针对逆向热致相分离法(RTIPS)制备聚砜(PSF)微孔膜成膜体系稳定性较差的问题,首先对亲水性的端羟基型超支化聚酯(HBPE)进行封端,然后以PSF为膜材料,通过添加亲水剂封端HBPE构建四元低临界共溶温度(LCST)成膜体系PSF/HBPE/N,N-二甲基乙酰胺/聚乙二醇400,采用改性逆向热致相分离法(m-RTIPS)一步制备了亲水性PSF微孔膜。对封端HBPE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分子量测试,分析了HBPE的封端率对四元成膜体系浊点和黏度的影响,研究了HBPE的封端率对PSF微孔膜的形貌、渗透性、亲水性、抗污染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对HBPE进行了封端,封端后HBPE的分子量增加;成膜体系的浊点和黏度随HBPE封端率的升高而增大,但黏度上升的幅度较小;3种添加不同封端率HBPE的PSF微孔膜的纯水通量、截留率、亲水性和力学性能都优于纯PSF微孔膜;随HBPE封端率的增加,膜的纯水通量下降,但截留率差别很小。当HBPE封端率为30%时,PSF膜纯水通量恢复率达88%,抗污染性最佳。添加不同封端率HBPE都可制得表面多孔的膜,当HBPE封端率为50%时,PSF膜具有全双连续结构的形貌,其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4.86,143.92 MPa和22.68%,综合力学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砜 微孔膜 改性逆向热致相分离法 超支化聚酯 封端率 亲水性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9
作者 张劲勇 龙恒 付玉珍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4年第16期1-3,共3页
为了满足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的现代化需求,基于“互联网+”,文章采用前后端分离架构模式,通过使用Vue.js,PHP与Go等前沿开发技术设计并开发了一套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实训室设备管理、资产管理、耗材管理、故障报修等... 为了满足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的现代化需求,基于“互联网+”,文章采用前后端分离架构模式,通过使用Vue.js,PHP与Go等前沿开发技术设计并开发了一套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实训室设备管理、资产管理、耗材管理、故障报修等功能,将极大地推动职业院校实训室管理工作的标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高职院校 实训室管理 前后端分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与端边云架构的应急情报治理体系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钦莹 刘思彤 马海群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142,共9页
[目的/意义]应急情报是应急管理的智慧积累和关键要素,对其采集、存储、共享、分析、追溯等环节进行规范治理具有重大实践意义。区块链技术和端边云架构为应急情报治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技术支持,能够解决应急情报治理中信号识别困... [目的/意义]应急情报是应急管理的智慧积累和关键要素,对其采集、存储、共享、分析、追溯等环节进行规范治理具有重大实践意义。区块链技术和端边云架构为应急情报治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技术支持,能够解决应急情报治理中信号识别困难、情报共享滞后、事后追溯受阻等问题。[方法/过程]结合应急情报治理的技术驱动、组织变革、环境优化、数据解构特质,基于TOE框架分析应急情报治理要素,融合区块链技术融合端边云架构构建应急情报治理体系,建立联盟链、私有链、边缘云和云端之间协同交互的治理运作方式,并从情报收集与存储、情报处理与预警、情报共享、情报服务、情报评估、情报溯源6个环节对应急情报治理流程进行阐述。[结果/结论]应用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共识机制及端边云架构的位置优势、计算优势,能够保障应急情报治理过程中情报存储安全、应急响应速度、情报服务效能及情报共享速率,能够提升应急情报治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端边云架构 应急管理 应急情报治理 TOE框架
下载PDF
基于Vue.js+Django的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被引量:1
11
作者 尹光景 李晨玉 +3 位作者 曾子彬 赵芃芃 雷鹏 常留红 《软件》 2024年第1期47-49,82,共4页
随着大坝安全监测向自动化、智能化和高精度化发展,统一管理监测数据,提升系统的跨平台性、兼容性和易维性已成为提高大坝安全监测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关键。归纳分析大坝安全监测常用的电阻式、差阻式、振弦式等传感器参数及监测变量信息... 随着大坝安全监测向自动化、智能化和高精度化发展,统一管理监测数据,提升系统的跨平台性、兼容性和易维性已成为提高大坝安全监测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关键。归纳分析大坝安全监测常用的电阻式、差阻式、振弦式等传感器参数及监测变量信息,设计数据标准化导入模板。基于前后端分离开发模式,采用Vue.js+Django框架,运用RESTful API统一功能接口。开发集多类型数据源的导入、预处理、查询及报表快速生成等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监测数据的集中规范化管理。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某水电站,显著提高了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的效率,可在类似工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安全监测 信息管理系统 前后端分离 Vue.js DJANGO
下载PDF
基于前后端分离架构的某企业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伟 丁佳浩 +2 位作者 叶红阳 朱博文 史文阳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6期11-14,共4页
企业档案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产生的真实记录,是企业运营管理中重要的知识资源。文章在梳理企业档案管理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一套具有统一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安全性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前后端分离的MVVM软件架... 企业档案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产生的真实记录,是企业运营管理中重要的知识资源。文章在梳理企业档案管理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一套具有统一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安全性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前后端分离的MVVM软件架构,前端使用Vue渐进式框架,后端使用SpringBoot微服务架构,全文检索采用Lucene检索引擎,建立一个以档案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用以实现互联互通的统一档案资源管理平台,该平台可提供档案收集、审核、整理、检索和应用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档案 前后端分离架构 SpringBoot Vue
下载PDF
基于RBAC模型的前后端分离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海锋 丘美玲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4期102-105,109,共5页
权限管理是现代信息管理系统核心功能之一,能够让用户可以安全访问系统数据,其中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是常用的一种权限管理模型,其优点是能够灵活地处理角色与权限之间的变化问题,为复杂的权限管理问题提供便利性。另一方面前后端分... 权限管理是现代信息管理系统核心功能之一,能够让用户可以安全访问系统数据,其中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是常用的一种权限管理模型,其优点是能够灵活地处理角色与权限之间的变化问题,为复杂的权限管理问题提供便利性。另一方面前后端分离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前端页面开发和后端服务器功能开发解耦的问题,让分工双方更加注重各自面对的业务问题,减少对开发人员技术门槛的要求,从而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因此采用前后端分离技术实现通用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 前后端分离 访问控制 系统设计 数据库
下载PDF
“互联网+”护理运营模式创新研究
14
作者 张尧 彭建明 郑舒媛 《中国数字医学》 2024年第9期9-13,20,共6页
目的:深入探究“互联网+”护理运营模式的创新策略,优化出院患者及行动不便特殊人群的护理服务体验。方法:采用互联网及信息化技术,将业务进行线上和线下相融合,以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和Web端为载体,通过前端和后端分离的技术方案,搭建... 目的:深入探究“互联网+”护理运营模式的创新策略,优化出院患者及行动不便特殊人群的护理服务体验。方法:采用互联网及信息化技术,将业务进行线上和线下相融合,以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和Web端为载体,通过前端和后端分离的技术方案,搭建“互联网+”护理平台。结果:在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开展的9项护理服务中,2023年的服务例数比2022年同比增长233.40%;患者满意度从97.52%上升至98.42%。结论:“互联网+”护理平台确保了线上线下护理业务流程的有效融合,实现了数据共享、流程优化和服务模式转变,使更多患者享受“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 前后端分离技术 平台搭建 数据共享
下载PDF
指控中心任务软件集中管控系统研究与关键技术
15
作者 杜兵 刘金灿 +2 位作者 李林峰 胡坤伦 孟令刚 《电子技术应用》 2024年第8期76-80,共5页
随着武器航天试验任务的增多,指控中心对任务软件快速部署、多任务并行的需求愈发迫切。设计了基于B/S架构的指控中心任务软件集中管控系统,实现了任务软件配置与监控的一体化管理;通过基于DBus与Kafka结合的数据传输机制,打通了任务软... 随着武器航天试验任务的增多,指控中心对任务软件快速部署、多任务并行的需求愈发迫切。设计了基于B/S架构的指控中心任务软件集中管控系统,实现了任务软件配置与监控的一体化管理;通过基于DBus与Kafka结合的数据传输机制,打通了任务软件与系统前后端数据高效交互链路;最后,重点分析了任务软件自动化部署技术、多任务并行技术、高速数据分级处理技术以及任务数据高效存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部署 前后端分离 多任务并行 高速率数据处理与存储
下载PDF
基于多方数字签名和认证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辉 朱可钦 +2 位作者 王嘉玮 向光辉 马丽 《长江信息通信》 2024年第1期115-117,共3页
为了使线上毕业论文指导意见及毕业答辩的成绩真实可靠,提出一种基于数字签名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本系统为注册的用户分发代表身份的密钥对,对每次毕业论文的任何修改都附加修改者本人的签名,并在其他用户在异地打开毕业论文的同时验... 为了使线上毕业论文指导意见及毕业答辩的成绩真实可靠,提出一种基于数字签名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本系统为注册的用户分发代表身份的密钥对,对每次毕业论文的任何修改都附加修改者本人的签名,并在其他用户在异地打开毕业论文的同时验证签名。本系统可以辅助完成在线答辩,保证答辩成绩的真实性和不可否认性。基于数字签名的认证用于毕业论文的管理对规范毕业论文管理过程、实现多方可信的毕业论文成果的共识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 数字签名 线上指导 Django架构 前端设计
下载PDF
基于“云边端”架构的直角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丹 杨子君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78,共6页
为了满足直角坐标机器人控制系统对通用性和工业数字化的需求,设计了基于“云边端”架构的直角机器人通用控制系统。首先根据提炼的系统通用功能,提出采用“云边端”架构的总体方案;其次,以架构为基础,以实现基本功能为目标,以低代码技... 为了满足直角坐标机器人控制系统对通用性和工业数字化的需求,设计了基于“云边端”架构的直角机器人通用控制系统。首先根据提炼的系统通用功能,提出采用“云边端”架构的总体方案;其次,以架构为基础,以实现基本功能为目标,以低代码技术作为编程手段,从设备端、边缘端、云平台端三方面分别进行设计。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对“直角机器人搬运控制系统”设计目标进行验证,证明了采用“云边端”工业互联网架构的通用控制系统具有可行性和工业数字化的特点,同时可提高控制系统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边端架构 机器人 控制系统 低代码 通用性 工业数字化
下载PDF
遥感影像目标检测多尺度熵神经网络架构搜索
18
作者 杨军 解恒静 +1 位作者 范红超 闫浩文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84-1400,共17页
针对传统神经网络架构搜索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用于超网训练,搜索效率较低,搜索得到的模型无法高效解决遥感影像中多尺度目标检测困难、背景复杂度高的问题,本文提出采用多尺度熵神经网络架构搜索的方法进行遥感影像目标检测。首先,在搜索... 针对传统神经网络架构搜索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用于超网训练,搜索效率较低,搜索得到的模型无法高效解决遥感影像中多尺度目标检测困难、背景复杂度高的问题,本文提出采用多尺度熵神经网络架构搜索的方法进行遥感影像目标检测。首先,在搜索空间的基础模块中加入特征分离卷积以代替残差模块中的常规卷积,减少遥感影像中由于背景复杂度高而造成的信息间干扰,提高网络模型在复杂背景下的检测性能;然后,引入最大熵原理,计算搜索空间中每个候选网络的多尺度熵,将多尺度熵与特征金字塔网络相结合,以兼顾遥感影像大、中、小目标的检测;最后,在不进行参数训练的情况下利用渐进式进化算法搜索得到多尺度熵最大的网络模型用于目标检测任务,在保证模型检测精度的同时,提升网络搜索效率。本文方法在RSOD、DIOR和DOTA数据集上的平均检测精度均值分别达到93.1%、75.5%和73.6%,网络搜索时间为8.1 h。试验结果表明,与当前基准方法相比,本文方法能够显著提升网络的搜索效率,在目标检测任务中更好地结合了不同尺度下的特征并解决了影像背景复杂度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神经网络架构搜索 目标检测 特征分离卷积 最大熵 多尺度熵 渐进式进化
下载PDF
基于B/S架构的高校作业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文俊 王国印 《现代计算机》 2024年第2期98-102,共5页
设计基于阿里云服务器实现B/S架构的高校作业管理系统,完成了高校学生的作业发布、作业提交、作业预览、作业评价等基本功能。该系统使用前后端分离的架构,其中主要使用Vue框架、Flask框架、MySQL数据库等组件,详细地使用Vue实现前端服... 设计基于阿里云服务器实现B/S架构的高校作业管理系统,完成了高校学生的作业发布、作业提交、作业预览、作业评价等基本功能。该系统使用前后端分离的架构,其中主要使用Vue框架、Flask框架、MySQL数据库等组件,详细地使用Vue实现前端服务,使用Python+Flask提供后端服务,使用MySQL存储相关数据。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基本能够满足高校日常作业管理的需求,包括教师及学生角色的注册和登录、学生作业管理、教师发布作业及批改作业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S架构 前后端分离 作业管理
下载PDF
智慧轨道交通云边端协同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耀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4年第7期41-48,共8页
为解决智慧轨道交通中海量数据接入的同时合理利用信息和通信基础设施资源,研究智慧轨道交通云边端协同系统的关键技术。归纳智慧轨道交通系统的总体框架与技术架构,提出各专业系统智能化演进的共性特征。分析云中心、边缘计算平台及终... 为解决智慧轨道交通中海量数据接入的同时合理利用信息和通信基础设施资源,研究智慧轨道交通云边端协同系统的关键技术。归纳智慧轨道交通系统的总体框架与技术架构,提出各专业系统智能化演进的共性特征。分析云中心、边缘计算平台及终端的管理、处理能力、带宽占用、实时性等特点,研究智慧轨道交通云边端协同方式,并提出相匹配的系统分级架构与网络架构。在此基础上,以接触网智能运维系统为例,提出单台检修车设置边缘计算节点集成各类智能终端实现独立检测维修能力,通过云中心统一管理、优化、迭代的典型系统方案。云边端协同有助于实现轨道交通泛在感知、高效处理与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之间的有效融合,在智慧轨道交通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轨道交通 云边端 智能维修 边缘智能 系统架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