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宋中期古文运动与诗学思想、诗歌创作之变
1
作者 马骥葵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6-54,共9页
北宋中期的古文运动打破了六朝以来声律、辞藻等对诗文创作的束缚,使诗歌创作更加追求反映现实与叙事言理,诗学观念上更加崇尚立言载道与经世致用的功利实用思想。这也促使宋诗走上“诗言志而平淡”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北宋中期文学... 北宋中期的古文运动打破了六朝以来声律、辞藻等对诗文创作的束缚,使诗歌创作更加追求反映现实与叙事言理,诗学观念上更加崇尚立言载道与经世致用的功利实用思想。这也促使宋诗走上“诗言志而平淡”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北宋中期文学以“古文”的复兴带动了文学体裁样式和技巧风格向平易疏散、简淡明畅的方向发展。宋代古文地位的最终确立和古文创作的普及为诗歌革新提供了价值支援和创作经验的丰富资源,北宋古文运动的审美思潮、文学思想和文体革新日渐渗透于诗歌领域,从而引导着北宋中期诗歌创作观念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古文运动 诗歌 诗学 诗文 革新
下载PDF
礼物的流动:论黄庭坚的赠茶诗 被引量:1
2
作者 董灏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2-88,共7页
茶是宋代社会中的一种重要礼物,产生了大量的赠茶诗。黄庭坚的茶礼馈赠和诗歌书写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前期在地方为官,尚未重视茶的礼物功能;中期京中任职,与同僚频繁茶、诗互酬,是赠茶诗创作的繁荣期;后期贬谪各地,赠茶诗减少。茶作为礼... 茶是宋代社会中的一种重要礼物,产生了大量的赠茶诗。黄庭坚的茶礼馈赠和诗歌书写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前期在地方为官,尚未重视茶的礼物功能;中期京中任职,与同僚频繁茶、诗互酬,是赠茶诗创作的繁荣期;后期贬谪各地,赠茶诗减少。茶作为礼物,在黄庭坚的生活中发挥了构建社交网络、提供诗歌较量契机、规劝朋友的作用。黄庭坚的赠茶诗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观念,君王处于顶端,上下有序,并且茶作为礼物,主要在持有相同政见的政治团体内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黄庭坚 赠茶诗
下载PDF
西汉至北宋贵州岑巩建置沿革考
3
作者 汪小军 黄秀健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7-53,共7页
岑巩素为滇楚锁钥、黔东门户,地理位置显要,为贵州文化先发地之一。其自西汉至北宋间的建置归属大致经历西汉至刘宋的无阳县、萧齐的西平阳县、南梁至南陈的夜郎郡、隋的辰溪县、唐至北宋中期的奖州(业州、舞州)及北宋末期的思州。文章... 岑巩素为滇楚锁钥、黔东门户,地理位置显要,为贵州文化先发地之一。其自西汉至北宋间的建置归属大致经历西汉至刘宋的无阳县、萧齐的西平阳县、南梁至南陈的夜郎郡、隋的辰溪县、唐至北宋中期的奖州(业州、舞州)及北宋末期的思州。文章以朝代为脉络,在爬梳岑巩地区的建置沿革基础上,辨讹了西汉至唐初、唐末至北宋时期岑巩地区的建置沿革,纠正了岑巩地在这两个时期的错谬,并辨析了岑巩与思州的历史联系与区别。考其建置沿革,可明晰中央政权与黔东地区的深入互动及黔东地区从“边地”到“内地”的转化与国家大一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至北宋 贵州岑巩 建置沿革 “边地”到“内地”
下载PDF
北宋茶诗与文士雅趣简论 被引量:3
4
作者 余悦 冯文开 王立霞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2-146,共5页
饮茶作为一种雅趣之事,受到北宋文士的推崇。他们认为,只有雅士才能懂得品茗,品味茶的芬芳,体味茶的三昧。茶诗作为茶文化的有机组成,也呈现出"雅"的品格,是透视文人心态的一面镜子,文士的雅趣透过对饮茶的技雅、境雅、人雅... 饮茶作为一种雅趣之事,受到北宋文士的推崇。他们认为,只有雅士才能懂得品茗,品味茶的芬芳,体味茶的三昧。茶诗作为茶文化的有机组成,也呈现出"雅"的品格,是透视文人心态的一面镜子,文士的雅趣透过对饮茶的技雅、境雅、人雅的追求表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茶诗 文士 雅趣
下载PDF
论北宋真仁间辞赋创作的治平心态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培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1-24,共4页
北宋真宗以来的太平景象造就了一部分文人平和细腻、雍容典雅的心理素质,晏殊等人的辞赋创作就表现了这种治平心态。这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一些赋充斥着颂美太平的内容,流露出处身太平的豪情和恢弘的气度;2.有些赋表现了追求享乐的闲... 北宋真宗以来的太平景象造就了一部分文人平和细腻、雍容典雅的心理素质,晏殊等人的辞赋创作就表现了这种治平心态。这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一些赋充斥着颂美太平的内容,流露出处身太平的豪情和恢弘的气度;2.有些赋表现了追求享乐的闲情逸志;3.在辞赋创作中,治平心态还表现了远离世俗的淡雅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辞赋 治平心态 颂美
下载PDF
龟鹤命长松寿远,阳春一曲情千万——论晏殊的寿词 被引量:1
6
作者 唐红卫 李光翠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03-107,共5页
"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晏殊是宋代寿词大量创作的始作俑者,晏殊的三十余首寿词主要可以分为寿帝、寿妻、自寿三大类。对于晏殊的寿词,前人的评价大多过低,其实晏殊大量地创作寿词有其深刻的时代和个人因素,他的寿词的文学和文... "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晏殊是宋代寿词大量创作的始作俑者,晏殊的三十余首寿词主要可以分为寿帝、寿妻、自寿三大类。对于晏殊的寿词,前人的评价大多过低,其实晏殊大量地创作寿词有其深刻的时代和个人因素,他的寿词的文学和文化价值均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殊 寿词 北宋
下载PDF
北宋蜀人冯山家世行年及《安岳集》版本考并补冯山佚诗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清华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39-44,共6页
冯山,北宋中期蜀中诗人,颇有盛名。其家世个人资料匮乏,今无系统研究。根据古籍相关记载,对其家世谱系略作整理,编次其个人行年及其创作,试图系统地研究冯山。对《安岳集》的版本作详细地考证论述,以期对四川文学研究略有补益。又据《... 冯山,北宋中期蜀中诗人,颇有盛名。其家世个人资料匮乏,今无系统研究。根据古籍相关记载,对其家世谱系略作整理,编次其个人行年及其创作,试图系统地研究冯山。对《安岳集》的版本作详细地考证论述,以期对四川文学研究略有补益。又据《永乐大典》补冯山《黄沙村》七律一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冯山 家世 行年 版本 佚诗
下载PDF
中国古代山水诗审美意象的流变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92-98,共7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水诗意象,从公宴聚会的华丽,到香草意象的寄托、寺庙山水的义理,到真正山水的清新描写,昭示着山水诗意象从美颂比兴到自然审美的发展。唐代寺庙道观成为山水诗的审美所在,梅竹和亭意象的固化,是宋代山水诗意象的代表...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水诗意象,从公宴聚会的华丽,到香草意象的寄托、寺庙山水的义理,到真正山水的清新描写,昭示着山水诗意象从美颂比兴到自然审美的发展。唐代寺庙道观成为山水诗的审美所在,梅竹和亭意象的固化,是宋代山水诗意象的代表。题山水画是唐宋山水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表现了诗画合一的审美。元明清时期有大量名家名品山水画题诗出现,进一步发展了梅、竹松、鹤等高洁意象,特别是诗人别号、文集体现的山水诗意象非常普遍。这一时期呈现出前代少有的边远、异域山水意象,表现出时人开放、广袤的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唐宋 元明清 山水诗 意象
下载PDF
从闲雅风度到自我表现——论北宋党争对士人词风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辉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4期54-58,共5页
北宋党争是北宋中后期的基本政治生态,也是审视北宋士人词风变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社会因素。仁宗朝党争初起时,士人的染指使词摆脱了晚唐以来的艳情遗风,词中的士大夫形象因抒发失意后的胸怀而逐渐清晰;神宗朝新旧两党围绕变法的党同伐异... 北宋党争是北宋中后期的基本政治生态,也是审视北宋士人词风变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社会因素。仁宗朝党争初起时,士人的染指使词摆脱了晚唐以来的艳情遗风,词中的士大夫形象因抒发失意后的胸怀而逐渐清晰;神宗朝新旧两党围绕变法的党同伐异愈演愈烈,苏轼黄州词记录了词人政治理想破灭后的苦闷与人生感悟,寓词以诗人情怀,开士人词诗化的新风;哲宗朝党争激化,卷入政治漩涡的士人在文祸、贬谪的生存忧患面前,常借词营造极富个性的"我"之形象。党争促使士人词从抒写闲雅风度到注重表现自我的转变,也推动词终成独立的抒情文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党争 士人词 创作主体
下载PDF
从“乌台诗案”看苏氏兄弟的出版活动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宝荣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8-22,共5页
从出版史的角度看 ,“乌台诗案”是以印本书的盛行为文化背景的 ;《钱塘集》的雕印刊行是北宋中期民间出版空前活跃的表现 ,也反映了印刷出版业初步繁荣阶段管理上的失控 ;遭受诗祸的苏轼、苏辙深刻反思了他们的著述与出版活动 ,这是苏... 从出版史的角度看 ,“乌台诗案”是以印本书的盛行为文化背景的 ;《钱塘集》的雕印刊行是北宋中期民间出版空前活跃的表现 ,也反映了印刷出版业初步繁荣阶段管理上的失控 ;遭受诗祸的苏轼、苏辙深刻反思了他们的著述与出版活动 ,这是苏辙生前未刊行其集子的重要原因。元年间 ,“痛定思痛”的苏轼、苏辙在外事活动中均遇到了宋朝书籍外流的问题 ,这一现象激发他们对政府的出版管理政策进行认真的思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苏轼 苏辙 出版业 “乌台诗案” 印本书 《钱塘集》 文字狱
下载PDF
两宋出使辽金诗阐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大远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26,共4页
两宋政权与处于北方的辽国和金国外交往来最为频繁。宋朝使臣肩负着国家使命,不仅履行着出使的职责,而且将见闻与思考作为基本素材,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这些出使诗,记录异国风情,但创作视角却不尽相同,或呼吁和平统一,而预期国家和平的... 两宋政权与处于北方的辽国和金国外交往来最为频繁。宋朝使臣肩负着国家使命,不仅履行着出使的职责,而且将见闻与思考作为基本素材,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这些出使诗,记录异国风情,但创作视角却不尽相同,或呼吁和平统一,而预期国家和平的基调却有所不同;或倾诉思乡思归之情,但使金诗承载的内容更加丰厚。这些出使诗深受宋朝与辽、金政权政治外交关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南宋 出使诗 辽金
下载PDF
宋代边塞诗词文献及其研究评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金伟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01-105,共5页
宋代边塞诗词具有异于其他历史时期的特色,但相关研究不足。宋代边塞诗词的基础文献整理不够,黄麟书《宋代边塞诗钞》等文献有重要价值但未引起足够重视。近年来,宋代边塞诗、边塞词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成果,港台地区和域外学界也有颇多重... 宋代边塞诗词具有异于其他历史时期的特色,但相关研究不足。宋代边塞诗词的基础文献整理不够,黄麟书《宋代边塞诗钞》等文献有重要价值但未引起足够重视。近年来,宋代边塞诗、边塞词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成果,港台地区和域外学界也有颇多重要的相关研究。对于宋代边塞诗词,系统而有针对性的研究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边塞诗词 基本文献 研究 评述
下载PDF
两宋乐府诗鸟瞰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辉斌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6-22,共7页
乐府诗是两宋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宋乐府诗不仅创获甚多,成就卓著,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个性与风采。北宋乐府诗既受唐人乐府诗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又有着自己鲜明的时代特征;南宋乐府则因"靖康耻"与"家国恨"... 乐府诗是两宋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宋乐府诗不仅创获甚多,成就卓著,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个性与风采。北宋乐府诗既受唐人乐府诗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又有着自己鲜明的时代特征;南宋乐府则因"靖康耻"与"家国恨"的特殊历史原因,形成了一道闪耀着爱国主义光芒的乐府风景线。两宋乐府诗所凸显出来的三大特点,对金、元时期的乐府诗创作,均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宋乐府 四大类别 艺术特征 承前启后
下载PDF
论唐代文人入幕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以高适入河西幕府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海龙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8-129,共12页
文人入幕对文人的人文气韵及文学创作都将产生重要影响。高适是唐代诗人中位至通显者,入幕河西成了他文学创作的重要转折点。高适入河西幕府的时间,两唐书本传均未记载。从高适入幕河西的诗歌创作及其特质,可以判定其时间当在天宝十一载... 文人入幕对文人的人文气韵及文学创作都将产生重要影响。高适是唐代诗人中位至通显者,入幕河西成了他文学创作的重要转折点。高适入河西幕府的时间,两唐书本传均未记载。从高适入幕河西的诗歌创作及其特质,可以判定其时间当在天宝十一载(752年)秋冬之际。高适入河西幕府使其诗歌风格和审美情趣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诗歌创作风格上,高适诗歌由原有的"悲壮"气韵转向"豪迈"风格;在审美情趣上,高适诗歌也由之前的"映像社会"转向"书写自然"。反观高适的河西边塞诗可见,入幕河西对高适诗歌创作的影响充分证明了清初诗论家叶燮《原诗》所谓"高七古为胜,时见沉雄,时见冲淡,不一色"之观点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适文学 唐宋文学研究 边塞诗
下载PDF
北宋联章词的叙事和演唱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海鸥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12-126,共15页
北宋联章词与唐代相比,故事情节更紧凑、更个性化,格调更文人化,演唱更程式化。演唱或发生在私家府邸或宫廷或公众娱乐场所。演唱伴奏常用鼓子,因而称鼓子词。私家演唱程式比较简单,宫廷演唱程式复杂,有念白、歌唱、伴舞、乐队。柳永、... 北宋联章词与唐代相比,故事情节更紧凑、更个性化,格调更文人化,演唱更程式化。演唱或发生在私家府邸或宫廷或公众娱乐场所。演唱伴奏常用鼓子,因而称鼓子词。私家演唱程式比较简单,宫廷演唱程式复杂,有念白、歌唱、伴舞、乐队。柳永、晏殊、张先、欧阳修引领了联章词创作和演唱的一代风尚,其后,苏轼将联章词写作和演唱带到路上,或京城或地方,或官府或民间。受他影响,苏门弟子和朋友们也创作用于联章演唱的组词,有时也为宫廷演唱写脚本,有些脚本则传到了南宋宫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联章词 叙事 演唱
下载PDF
“诗史”观辨正及宋夏战事诗的“诗史”性质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艳华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100-103,共4页
以诗传史、以诗证史的"诗史"观念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诗学传统,其发展到宋代日趋成熟,宋夏战事诗正是宋人"诗史"观念的产物,它融铸着文人士大夫深沉的忧患意识与浓郁的爱国情怀。宋夏战事诗具有鲜明的"诗史"... 以诗传史、以诗证史的"诗史"观念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诗学传统,其发展到宋代日趋成熟,宋夏战事诗正是宋人"诗史"观念的产物,它融铸着文人士大夫深沉的忧患意识与浓郁的爱国情怀。宋夏战事诗具有鲜明的"诗史"性质,并呈现出以下特点:1.发于危难,记录史实;2.有史有情,忠愤沉郁;3.律切精深,意在言外。通过对宋夏战事诗"诗史"性质的考察,可以帮助我进一步去深入认识历史、反思历史,并从中积累民族的生存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西夏 战事诗 诗史
下载PDF
论北宋对辽间谍政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轶英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99-102,115,共5页
实施间谍战略、及时了解敌方信息,做到知彼知己,是北宋对辽边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宋从宋太宗时就设置了机宜司、缘边安抚使司等专、兼职间谍管理机构,负责间谍的日常管理工作。北宋在以重金招募和赏赐间谍的同时,在法律层面采取了... 实施间谍战略、及时了解敌方信息,做到知彼知己,是北宋对辽边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宋从宋太宗时就设置了机宜司、缘边安抚使司等专、兼职间谍管理机构,负责间谍的日常管理工作。北宋在以重金招募和赏赐间谍的同时,在法律层面采取了防范辽方间谍的严密措施,在对辽边防建设上发挥了较为积极的作用。从总体来看,北宋在用谍方面并不十分理想,而且这一策略在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后,随着两国关系的缓和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间谍 边防
下载PDF
论《乐府诗集》中的民歌分类及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霞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第6期25-27,共3页
宋人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是一部乐府诗总集,其中收录了大量的宋以前的民歌,编纂方法上是民歌与文人的作品杂然并存,相和歌辞、杂曲歌辞、杂歌谣辞中保留了较多的民歌,在这些民歌中,以汉乐府民歌和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最具有典型... 宋人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是一部乐府诗总集,其中收录了大量的宋以前的民歌,编纂方法上是民歌与文人的作品杂然并存,相和歌辞、杂曲歌辞、杂歌谣辞中保留了较多的民歌,在这些民歌中,以汉乐府民歌和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最具有典型性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府诗集》 汉乐府 南北朝 分类 民歌
下载PDF
北宋“新喻三刘”诗韵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杜爱英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78-84,共7页
通过对"新喻三刘"古体诗1185首、1606个韵段及近体诗1783首、1783个韵段做穷尽式的考察,发现"新喻三刘"诗韵反映的方音特点较为丰富,主要表现在各部间的通叶上,如:尤萧通叶、支鱼通叶、鱼萧通... 通过对"新喻三刘"古体诗1185首、1606个韵段及近体诗1783首、1783个韵段做穷尽式的考察,发现"新喻三刘"诗韵反映的方音特点较为丰富,主要表现在各部间的通叶上,如:尤萧通叶、支鱼通叶、鱼萧通叶、鱼家通叶、皆支通叶、鱼尤通叶、监寒通叶、侵真庚通叶、庚江通叶、真寒通叶、屋德通叶、锋德通叶、德薛通叶、薛屋通叶等。这些有助于对方言历史层次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江西 新喻 三刘 诗歌用韵
下载PDF
试论北宋边塞诗的特色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鸿秀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3-15,共3页
与前代特别是盛唐相比较,由于社会政治情况的变化及有宋一代诗风的转变,北宋为数不多的边塞诗呈现出鲜明的时代风貌,笔者将其概括为:寓逃避于写实性记录中;寓悲观于批判性议论中;寓平等于客观性描绘中。
关键词 北宋 边塞诗 特色 诗歌创作 写实性记录 批判性 景物描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