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reads that Can Bind:People of the Frontier Areas in China-India Cooperation
1
作者 Rajen Singh Laishram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10年第B06期84-88,共5页
In a context of intens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under new policy regimes and globalisation,this Essay argues for reviving normal pattern of relationship among people along the frontiers of China and India.... In a context of intens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under new policy regimes and globalisation,this Essay argues for reviving normal pattern of relationship among people along the frontiers of China and India. These provinces besides being away from the administrative,industrial and production hubs are also marked by one of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s of poverty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and continue to encounter problem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engendered by geography,history,culture,racial factors,lack of specialized skills,capital formation. Revival of natural relationships may be the strategy for development of frontier provinces of China and India,through construction of trade corridors,exploitation of 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enabling participation of communities,even fostering links through a third country. As nationalities or communities sharing similar socio-cultural or primordial oneness are interspers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oundary,it is argued that ethnic communities can be made to play a role in translating ethnic affinities into a lasting,effective,and substantial cooperation:beyond the state-centric security concerns to improve human security. Trading activities along China and Indian frontiers are usually controlled by non-local 'other' people,who are ethnically/racially different from the communities settled at the frontier. Therefore,systematic encouragement of participation of people may negate perceptions of exploitation,domination and alienation by the exclusionary tendencies of trade. These factors which engender contest against the state in the frontiers of China and India can be rectified through encouraging participation of people in the activities of China-India cooperation. Trade along the China and India frontiers may never reach economies of scale and may be 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 but it can make huge difference to the lives of people living along the frontier. This Essay argues for more border trade points,rather normal trade through the borders and ensuring participation of various ethnic communities spread along the fronti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地区 中国人 印度 合作 社区参与 贸易活动 线程 绑定
下载PDF
新形势下中非油气合作建议
2
作者 潘杰 孙润平 +2 位作者 王振杰 赵佳奇 胡月谭 《中外能源》 CAS 2024年第2期7-12,共6页
非洲油气资源丰富,随着近年陆续在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南非、纳米比亚等国家发现大型油气田,油气储量规模进一步增大,非洲西海岸北段、东非、南非成为勘探新兴区域。近年来受局部区域政局动荡、已发现剩余油气可采储量品质变差、天... 非洲油气资源丰富,随着近年陆续在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南非、纳米比亚等国家发现大型油气田,油气储量规模进一步增大,非洲西海岸北段、东非、南非成为勘探新兴区域。近年来受局部区域政局动荡、已发现剩余油气可采储量品质变差、天然气商业化困难等因素影响,非洲油气生产形势低迷。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非油气合作已具备一定规模,但对标国际大型石油公司,无论是生产项目还是勘探项目,仍有一定差距。伴随俄乌冲突加剧,地缘政治变化,拥有大量油气资源的非洲在全球的能源地位日益凸显。同时国际石油公司由于能源转型,纷纷缩紧非洲投资,这给中资石油公司在非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建议中资石油公司要加大前期勘探投入,聚焦前沿成藏区带,力求获得大面积、大资源量、经济效益可观的勘探目标;着力提升海上深水-超深水区域的研究能力和作业能力;积极关注非洲LNG产业发展,优化资产结构;同时要正确认识非洲非资源风险,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 油气资源 中非油气合作 前沿成藏区带 深水区域 非资源风险
下载PDF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抵缅城市收缩问题研究
3
作者 梅英 杨斐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25-34,共10页
在人口老龄化、经济全球化、新型城镇化以及缅北战乱等因素综合作用下,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抵缅城市收缩趋势凸显,边境安全面临极大风险,社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从整体上来看,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抵缅城市收缩问题的发生,是大规模城市化、人... 在人口老龄化、经济全球化、新型城镇化以及缅北战乱等因素综合作用下,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抵缅城市收缩趋势凸显,边境安全面临极大风险,社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从整体上来看,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抵缅城市收缩问题的发生,是大规模城市化、人口老龄化和地区冲突综合作用导致的结果。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抵缅城市收缩治理必须抛弃惯性增长理念,顺应城市兴衰规律,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在中国式现代化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指导下,遵循精明收缩、定向治理、融合发展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边疆 城市收缩 边境安全 城乡融合
下载PDF
中缅边界那邦变质基性岩的两期变质作用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9
4
作者 季建清 钟大赉 +1 位作者 丁林 韩秀伶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3-175,共13页
中缅边界首次发现的麻粒岩相变质基性岩经历了两期变质作用的改造,依据共生矿物组合和矿物电子探针分析判定早期的变质作用的压力下限是0.8~1.0GPa,温度是750℃~860℃,为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后期变质作用的温压是0... 中缅边界首次发现的麻粒岩相变质基性岩经历了两期变质作用的改造,依据共生矿物组合和矿物电子探针分析判定早期的变质作用的压力下限是0.8~1.0GPa,温度是750℃~860℃,为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后期变质作用的温压是0.59~0.80GPa、650℃~720℃,为高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变质作用PT演化轨迹呈现降温减压的特点,指示俯冲作用和碰撞造山作用的大地构造背景。区域地质背景显示变质基性岩的早期变质作用与密支那古洋壳俯冲作用有关。构造分析得出后期的变质变形作用与研究区约23.08~0.63Ma前后的右行逆冲走滑剪切作用有关,是俯冲带上驮板片前缘强烈抬升的记录。那邦麻粒岩相变质岩的发现对滇西腾冲地块大地构造属性的研究、与密支那缝合带相关的板片俯冲、俯冲板片的裂离、俯冲带上驮板片前缘的抬升和变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岩 变质基性岩 变质作用 构造意义 中缅边界
下载PDF
长江、黄河大洪水前期地球系统演变的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汤懋苍 高晓清 +2 位作者 柳艳香 郭维栋 王钟睿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41-449,共9页
通过分析江、淮、黄、海四大河共 1 4个大洪水年的前期地震场特征 ,发现大洪水前在青藏高原东南地区、亚欧中纬地带和台湾以东洋面三处均有强地震发生。若强震出现在中印缅热点区则对应着江淮大水 ;强震出现在川青甘地区则对应着黄海河... 通过分析江、淮、黄、海四大河共 1 4个大洪水年的前期地震场特征 ,发现大洪水前在青藏高原东南地区、亚欧中纬地带和台湾以东洋面三处均有强地震发生。若强震出现在中印缅热点区则对应着江淮大水 ;强震出现在川青甘地区则对应着黄海河大水。引发大水的直接原因是本地区地热涡的强烈发展 ,它因刚好位于数组“同向等距地热涡族”的相交点上 ,受相干共振的结果。文中详细分析了 1 954和 1 982年两个个例。最后分析了“中印缅热点”的强热脉冲存在准半年韵律的事实。将它与大气对流边界层中的“大涡”自组织现象作了初步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洪水 强地震 地球系统演变 长江 黄河 地热涡
下载PDF
我国粮食主产区耕地产出效率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叶浩 濮励杰 张健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4-587,共4页
根据我国粮食主产区11个省1990~2004年地均种植业产值、地均劳动力及各种农业生产物质的投入情况,以耕地产出效率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计算出各省历年来的耕地产出效率值。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耕地经营仍以人力与... 根据我国粮食主产区11个省1990~2004年地均种植业产值、地均劳动力及各种农业生产物质的投入情况,以耕地产出效率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计算出各省历年来的耕地产出效率值。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耕地经营仍以人力与物质成本的投入为主。与机械化生产相比,化肥等化学和人力密集型的生产方式更能与小规模农户经营的体制相适应;我国耕地产出效率的整体水平不高,耕地的实际产出与现有投入水平下的潜在产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省际间耕地产出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必然联系,且其差距有着缩小的趋势;近15年来,我国耕地产出效率虽然逐渐提高,但提高的速率却在下降。表明我国现阶段的农业高产需要依靠大量物质投入来维持,生产成本越来越高,继续增加物质上的投入对耕地产出效率的提高意义不大。因此,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依靠生物技术的进步,即作物品种的改良来提高耕地的产出,是提高我国耕地产出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粮食主产区 耕地产出效率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下载PDF
中缅木材贸易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董敏 黄颖洁 +1 位作者 罗明灿 刘德钦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3-147,共5页
通过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对中缅木材贸易的主要问题包括贸易区域与方式、贸易发展历程、贸易规模与结构以及对两国边境地区的影响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缅木材贸易持续了近30年,基本是中国进口缅甸原木、锯材的单边贸易,主要是两... 通过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对中缅木材贸易的主要问题包括贸易区域与方式、贸易发展历程、贸易规模与结构以及对两国边境地区的影响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缅木材贸易持续了近30年,基本是中国进口缅甸原木、锯材的单边贸易,主要是两国边境地区企业和机构之间的现汇贸易;对缅甸中央及地方政府财税收入、边境群众生计影响大,是中国木材进口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对中国边境地区木材产业和当地群众生计有较大影响。应将双边木材贸易上升到国家或地区战略层次,加强与缅甸林业的全方位合作,同时建立中缅双方木材合法性认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贸易 缅甸 中缅边境地区
下载PDF
中国西南边疆的变迁与缅甸掸族的由来 被引量:7
8
作者 何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4-89,共6页
缅甸的掸族与中国的傣族本为同一民族,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缅甸掸族,是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变迁和缅甸封建王朝的北扩这一历史背景下,促使该民族群体中的一部分逐渐形成于缅甸境内。虽然他们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某些方面与中国的傣族有所不同,... 缅甸的掸族与中国的傣族本为同一民族,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缅甸掸族,是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变迁和缅甸封建王朝的北扩这一历史背景下,促使该民族群体中的一部分逐渐形成于缅甸境内。虽然他们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某些方面与中国的傣族有所不同,但还有许多方面依然很相似。而且直到今天,居住在缅甸的掸族依然还自称傣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南边疆 变迁 缅甸掸族 由来
下载PDF
南海北部深水西区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29
9
作者 陶维祥 赵志刚 +1 位作者 何仕斌 丁放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9-364,共6页
南海北部深水西区是一个前瞻性的油气勘探新领域,包括神狐隆起西南端、永乐隆起及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带大部分区域,属于南海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的一部分,构造演化上经历了裂陷和裂后两大阶段。本次研究通过对南海北部深水西区及邻区大量... 南海北部深水西区是一个前瞻性的油气勘探新领域,包括神狐隆起西南端、永乐隆起及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带大部分区域,属于南海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的一部分,构造演化上经历了裂陷和裂后两大阶段。本次研究通过对南海北部深水西区及邻区大量地震和钻井资料研究认为,该区不仅具有优越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而且具有有利的成藏条件,其特点为:①三套烃源岩、五大富生烃凹陷,资源潜力巨大;②陵三段扇三角洲或滨海砂岩与陵二段海侵泥岩储盖组、三亚、梅山滨浅海相砂岩或低位扇砂体与浅海-半深海相泥岩储盖组合、黄流组低位扇砂体与半深海相泥岩付盖组合、梅山组台地边缘礁灰岩与莺黄组深海相泥岩的储盖组合等4套储盖组合;③构造、低位体和礁圈闭成群成带发育;④各种垂向和侧向运移通延发育齐全,存在超压-常压突变模式、超压-常压过渡模式和强超压区的构造与岩性圈闭成藏模式。南海北部深水西区具有与国外获得巨大成功的深水勘探地区类似的石油地质条件,因此,勘探前景良好,资源潜力巨大。但是深水勘探是一个高风险、高技术、高投入的领域,应当”由浅及深,循序渐进”地推动该区深水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深水两区 新领域 石油地质特征 勘探前景 深水勘探 南海北部 西区 石油地质条件 储盖组合 构造演化
下载PDF
中国从缅甸边境进口木材价值链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敏 罗明灿 郎南军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46,共5页
通过价值链研究方法对中国从缅甸边境进口木材进行了实证研究,包括贸易的线路、相关部门的管理及其政策、制度的应用对贸易的影响,以及贸易直接参与者群体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对贸易的性质、影响及管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 通过价值链研究方法对中国从缅甸边境进口木材进行了实证研究,包括贸易的线路、相关部门的管理及其政策、制度的应用对贸易的影响,以及贸易直接参与者群体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对贸易的性质、影响及管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链 边境木材贸易 中缅边境
下载PDF
中印缅孟区域经济合作的构想与地区范围问题 被引量:17
11
作者 陈继东 《南亚研究季刊》 2005年第1期8-15,共8页
中印缅孟区域经济合作的设想经历了一段酝酿过程,在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提出,但对这一构想所涵盖的地区范围的认识还存在分歧,有待形成共识。近年来中印缅孟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呈现不平衡的态势,与对这一构想所涵盖的地区范围的... 中印缅孟区域经济合作的设想经历了一段酝酿过程,在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提出,但对这一构想所涵盖的地区范围的认识还存在分歧,有待形成共识。近年来中印缅孟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呈现不平衡的态势,与对这一构想所涵盖的地区范围的认识分歧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印缅孟地区 经济合作 构想 地区范围
下载PDF
西南沿边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探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新哲 陈田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21-127,共7页
城镇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西南沿边民族地区联通东南亚,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区位优势突显,借鉴"核心—边缘"城镇化模式,应积极接受国内外经济核心区辐射,加强关联度,借势发展次级经济核心城市,对区域... 城镇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西南沿边民族地区联通东南亚,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区位优势突显,借鉴"核心—边缘"城镇化模式,应积极接受国内外经济核心区辐射,加强关联度,借势发展次级经济核心城市,对区域内小城镇再辐射,然而边境自然环境限制生活、生产,城镇分散、发展滞后,经济位数边缘区,借助"迁移—聚集型"模式,应适时合理搬迁,促进要素集聚、产业发展、制度创新以扶"袋"贫,引导生产、生活思维城镇化而扶"智"贫,同时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围绕次级城市积极建设小城镇,发挥城镇集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沿边民族地区 城镇化 “核心-边缘”模式 “迁移-聚集型”模式
下载PDF
中国沿海地区现代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梁兴辉 蔡沛丰 袁裴培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88-93,共6页
文章主要选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基于我国沿海地区10个省、直辖市2008-2014年的面板数据,测算其现代服务业的技术效率。对比分析发现:中国沿海省、直辖市现代服务业的技术效率呈南高北低;环渤海及长江经济圈出现中心地带高边缘地带低的特... 文章主要选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基于我国沿海地区10个省、直辖市2008-2014年的面板数据,测算其现代服务业的技术效率。对比分析发现:中国沿海省、直辖市现代服务业的技术效率呈南高北低;环渤海及长江经济圈出现中心地带高边缘地带低的特点;省间差距趋于收敛的态势;河北、辽宁两省现代服务业的技术效率水平远低于沿海地区平均水平。分析沿海地区现代服务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时发现,市场化水平对服务业的技术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FDI的作用较弱;劳动力素质与城市化水平对沿海地区现代服务业的效率提升作用极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沿海地区 现代服务业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广西边境贸易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周英虎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3-18,共6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广西边境贸易是三个具有密切关系的三个问题。其中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亚洲的具体表现形式。广西边境贸易经过了起步、快...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广西边境贸易是三个具有密切关系的三个问题。其中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亚洲的具体表现形式。广西边境贸易经过了起步、快速增长等阶段,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也面临着资金困乏、政策影响、投资环境不佳等新问题。必须通过政策改进、环境改善、加强合作等措施来增加边境贸易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边境贸易
下载PDF
近现代中国民族国家构建之历程——民国中央政府统合边疆民族地区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8
15
作者 冯建勇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1-162,共12页
近代的中国,外有列强对中国边疆地区的侵略与蚕食;内部"中华民族"的整合又滞后于以王朝为框架的国家整固,是以,在近现代国家发展中,边疆民族对国家的认同缓慢而曲折,边疆地区亦遭遇了种种民族国家认同危机,历届中央政府与边... 近代的中国,外有列强对中国边疆地区的侵略与蚕食;内部"中华民族"的整合又滞后于以王朝为框架的国家整固,是以,在近现代国家发展中,边疆民族对国家的认同缓慢而曲折,边疆地区亦遭遇了种种民族国家认同危机,历届中央政府与边疆地区关系呈现出相对疏离之图景。于是,在一个近现代民族国家的框架内,如何统合传统的"各民族",进而在统一国家之下形成一个拥有广泛共同利益的中华民族("国族")共同体,成为一个现实的时代使命。自民国开创以来,历届中央政府曾在规制边疆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建设方面尽了诸多的努力,先后创出"五族共和"、"中华民族"、"国族主义"、"宗支"理论,用以统合边疆民族地区之国家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中央政府 边疆民族地区 五族共和 国族主义 宗支理论
下载PDF
打造边境自由贸易试验区 推动边境地区发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吕余生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13年第10期36-38,共3页
近年来,广西沿边口岸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2013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首次提出规划建设边境自由贸易合作试验区。建立边境自由贸易区有利于促进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合作,对于深化... 近年来,广西沿边口岸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2013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首次提出规划建设边境自由贸易合作试验区。建立边境自由贸易区有利于促进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合作,对于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具有推动和示范作用。本文阐述了建立中越边境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并就推进中越边境自由贸易区、落实这一广西开放发展的创新思路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边境贸易 中越边境自由贸易区
下载PDF
国际安全合作机制与中国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安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才圣 宋燕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15-123,144,共10页
国际格局的变化是中国参与国际安全机制的重要原因。冷战结束后,中国面临着诸如意识形态、宗教文化、政治制度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渐突出。其中,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安全形势尤为严峻。这与中国的崛起、国际格局的变化、西方大国的战... 国际格局的变化是中国参与国际安全机制的重要原因。冷战结束后,中国面临着诸如意识形态、宗教文化、政治制度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渐突出。其中,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安全形势尤为严峻。这与中国的崛起、国际格局的变化、西方大国的战略调整呈正相关关系。为维护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安全,需坚守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安全合作以遏制美国的“单边主义”;需拓宽上海合作组织的功能,维护中国西北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安全;需参与以东盟为中心的国际安全合作机制,有助于实现中国南方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安全;需建构单一功能的双边或多边国际安全合作机制,以维护中国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安全合作机制 中国边疆民族地区 文化安全
下载PDF
罗家伦与民国时期边疆教育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建中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98-101,共4页
罗家伦是民国时期致力发展边疆教育的教育界人士。他于1927—1935年主持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工作期间,组织创办了附属蒙藏学校,在包头、肃州、西宁、康定、大理等地各设了一所边疆分校。1943—1944年罗氏考察陕西、甘肃、新疆、青海、宁... 罗家伦是民国时期致力发展边疆教育的教育界人士。他于1927—1935年主持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工作期间,组织创办了附属蒙藏学校,在包头、肃州、西宁、康定、大理等地各设了一所边疆分校。1943—1944年罗氏考察陕西、甘肃、新疆、青海、宁夏等边远省区期间,提出了许多发展西北教育的建议。这些活动和建议尽管是在国民政府高层的支持下开展和提出的,包含着维护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目的,但对于推动民国时期边疆教育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今天发展西部边疆教育也有着宝贵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家伦 民国时期 边疆教育
下载PDF
中缅边境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法律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小翼 赵俊娴 《学术探索》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53,共6页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对外开放格局的不断升级,近年来,云南经济发展迎来了良好的契机。中缅边境地区生态环境条件优渥,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边境生态环境法律的缺失和不足、执法面临困难等原因,中缅边境的生态...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对外开放格局的不断升级,近年来,云南经济发展迎来了良好的契机。中缅边境地区生态环境条件优渥,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边境生态环境法律的缺失和不足、执法面临困难等原因,中缅边境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面对出现的问题,需要通过完善两国立法,建立中缅边境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提升中缅边境地区环境执法能力等措施,解决该地区的环境问题,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缅甸 中缅边境 生态环境 法律问题
下载PDF
英国殖民初期缅甸山区行政制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祝湘辉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10年第2期76-80,共5页
第三次英缅战争后,英国以殖民统治为目标,建立和完善了对掸、克钦、钦和克耶等山区少数民族的行政制度,其主要宗旨为:保留各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和经济体制、土司制度,维持当地民族上层原有的特权和地位,通过他们对山区实行间接控制和统... 第三次英缅战争后,英国以殖民统治为目标,建立和完善了对掸、克钦、钦和克耶等山区少数民族的行政制度,其主要宗旨为:保留各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和经济体制、土司制度,维持当地民族上层原有的特权和地位,通过他们对山区实行间接控制和统治。这种政策以牺牲缅甸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为代价,人为扩大了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距,使缅甸在构建多民族国家时面临着重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缅甸本部 山区 山区少数民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