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tential Use of Essentials Oils to Control Fruitlet Core Rot (FCR) in Pineapple (Queen Victoria Variety) in Reunion Island
1
作者 Marc Chillet Angélique Hoareau +1 位作者 Mathilde Hoarau Jérome Minier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20年第11期1671-1681,共11页
Fruitlet Core Rot (FCR) is one of the major postharvest diseases of pineapple (<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nanas comosus</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Fruitlet Core Rot (FCR) is one of the major postharvest diseases of pineapple (<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nanas comosus</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var.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omosus</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especially on the prone variety Queen Victoria cultivated in Reunion Island. This aggressive disease is generally due to two pathogens: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Fusarium ananatum</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and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alaromyces stolii</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and needs to be controlled during postharvest. In Reunion Island,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F. ananatum</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is the principal causal agent impacting fruit exportation. Fruit produced for the export market is generally treated with chemicals. This type of postharvest treatment is not in line with consumer expectations, as consumers prefer fruits treated with nonharmful and natural products.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study alternative postharvest treatments using the fungitoxic properties of essential oils and their ability to elicit the resistance mechanisms of the fruit. Six EAs were tested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n vitro</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on mycelial growth of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F. ananatum</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Whether by volatilization or included in the culture medium, some essential oils such as thymol, eugenol, geraniol and the carvone/menthol mixture have a strong fungistatic effect. But only thymol has a fungitoxic effect. The thymol, a natural molecule synthesized by thyme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ymus vulgaris</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L.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ymoliferum</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is the more effective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n vitro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nd is the strongest potential to be used in postharvest treatment. Thymol, prepared at 0.025% in a terpene solvent that acts as a penetrating agent, was tested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n vivo</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with inoculated fruits. The treatment was effective only on necrosis development from the upper part of the fruits. Pineapple polyphenol biosynthesis appears to have been suppressed by thymol treatment. Result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is treatment are discussed. Additional experiments must be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decide on the advisability of this type of treatment.</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sential Oils fruitlet Core Rot PINEAPPLE Postharvest Treatment THYMOL
下载PDF
多组学综合分析白木通自花授粉后幼果脱落机制
2
作者 李贤航 龙凤 +2 位作者 熊毅 陈松树 刘红昌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50,共14页
【目的】通过多组学综合分析白木通幼果在自花授粉后的脱落机制,为白木通良种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人工授粉技术对白木通栽培种BMTGKAN1进行自花授粉和栽培种间授粉,授粉后第13和18 d取样,利用苯胺蓝染色法分析授粉后花粉管... 【目的】通过多组学综合分析白木通幼果在自花授粉后的脱落机制,为白木通良种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人工授粉技术对白木通栽培种BMTGKAN1进行自花授粉和栽培种间授粉,授粉后第13和18 d取样,利用苯胺蓝染色法分析授粉后花粉管的萌发情况,石蜡切片技术观察授粉后胚珠发育情况,统计不同授粉处理的幼果留存率,并结合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授粉后幼果脱落机制。【结果】自花授粉和栽培种授粉的花粉在BMTGKAN1雌蕊内萌发生长情况相似,但在受精过程中,栽培种间授粉胚珠在授粉后6 h发生核融合,自花授粉组的胚珠面积较小,未发生核融合,授粉后18 d栽培种间授粉的胚珠发育出胚乳和胚,而自花授粉胚珠未发育出胚乳和胚,出现内外珠被分离,且此时幼果留存率存在明显差异,即自花授粉后第18 d幼果留存率仅为5.92%,栽培种间授粉后第18 d幼果留存率高达86.24%。在转录和代谢水平上,栽培种间授粉与自花授粉相比,授粉后第13 d和第18 d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别为444和3646条,差异代谢物(DEMs)分别为427和412个。在相同授粉方式的比较中,自花授粉后第13 d与第18 d相比,有3305个DEGs和457个DEMs,栽培种间授粉第13 d与第18 d相比,有1123个DEGs和420个DEMs。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转录组数据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说明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相对准确。在各对比组DEGs和DEMs联合分析中,至少在一个对比组中被富集到的KEGG信号通路共有162条,其中有48条在各对比组中均被富集到。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亚油酸代谢通路、ABC转运蛋白通路和苯丙烷生物合成通路极有可能参与调控白木通自花授粉后的幼果脱落。【结论】BMTGKAN1属于晚期自交不亲和植物,其自花授粉后13~18 d大量脱落幼果,受其体内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亚油酸代谢通路、ABC转运蛋白通路、苯丙烷生物合成通路调控,在种植实践中选择2个及以上花期相近的白木通栽培品种隔行交叉种植以提高坐果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木通 自花授粉 幼果脱落 转录组 代谢组
下载PDF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AUR gene family in sweet cherry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PavSAUR55 in the process of abscission
3
作者 HOU Qian-dong HONG Yi +5 位作者 WEN Zhuang SHANG Chun-qiong LI Zheng-chun CAI Xiao-wei QIAO Guang WEN Xiao-pe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720-1739,共20页
Small auxin up RNA(SAUR) is a large gene family that is widely distributed among land plants. In this study,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SAUR family was performed in sweet cherry, and the potential biological func... Small auxin up RNA(SAUR) is a large gene family that is widely distributed among land plants. In this study,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SAUR family was performed in sweet cherry, and the potential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PavSAUR55 were identified using the method of genetic transformation. The sweet cherry genome encodes 86 SAUR members, the majority of which are intron-less. These genes appear to be divided into seven subfamilies through evolution. Gene duplication events indicate that fragment duplication and tandem duplication events occurred in the sweet cherry. Most of the members mainly underwent purification selection pressure during evolution. During fruit development,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Pav SAUR16/45/56/63 were up-regulated, and conversely, those of Pav SAUR12/61were down-regulated. Due to th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ial expressions of PavSAUR13/16/55/61 during the fruitlet abscission process, they might be the candidate genes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physiological fruit abscission in sweet cherry. Overexpression of PavSAUR55 in Arabidopsis produced earlier reproductive growth, root elongation, and delayed petal abscission. In addition, this gene did not cause any change in the germination time of seeds and was able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lateral roots under abscisic acid(ABA) treatment. The identified SAURs of sweet cherry play a crucial role in fruitlet abscission and will facilitate future insights into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heavy fruitlet abscission that can occur in this fruit cr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eet cherry small auxin up RNA gene family expression profile fruitlet abscission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提取石榴幼果多酚及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占一 张立华 +3 位作者 王玉海 戴博 郑丹丹 李卓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14-221,共8页
为获得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提取石榴幼果多酚的最佳工艺,以多酚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PB)试验设计筛选提取工艺中影响多酚得率的显著性因素,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出超声波辅助纤维... 为获得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提取石榴幼果多酚的最佳工艺,以多酚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PB)试验设计筛选提取工艺中影响多酚得率的显著性因素,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出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提取石榴幼果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研究石榴幼果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其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当超声功率318 W、加酶量23 U/m L、酶解温度46℃和酶解时间2.7 h时,石榴幼果多酚平均得率为11.65%,与预测值误差很小。石榴幼果多酚具有较强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质量浓度为1.20 mg/m L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达到70.3%,抑制作用的IC50为0.747 mg/m L。在质量浓度0.24~1.20 mg/m L范围内,石榴幼果多酚与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效果之间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其抑制机理属于可逆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幼果 多酚 超声波 纤维素酶 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下载PDF
柑橘果实总钙、可溶性Ca^(2+)含量及Ca^(2+)-ATPase活性的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15
5
作者 肖家欣 彭抒昂 何华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30-534,共5页
以单性结实的龟井和自花结实的鄂柑1号柑橘品种为材料,对果实的整个发育期的子房(幼果)、果皮和果肉的总钙、可溶性Ca2+含量和Ca2+-ATPase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龟井花前至花期子房总钙含量就已很高,花后趋下降,而鄂柑1号花前至花期... 以单性结实的龟井和自花结实的鄂柑1号柑橘品种为材料,对果实的整个发育期的子房(幼果)、果皮和果肉的总钙、可溶性Ca2+含量和Ca2+-ATPase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龟井花前至花期子房总钙含量就已很高,花后趋下降,而鄂柑1号花前至花期子房总钙含量相对较低,花后有一显著上升;龟井可溶性Ca2+含量在花期及花后有一明显下降,而对应鄂柑1号在花后却有一显著上升;龟井花前至花期Ca2+-ATPase活性较高,花后下降,而对应鄂柑1号花前较低,花期即始上升;果实增大期内两品种果皮的总钙均趋上升,对应果肉总钙却趋下降;而果皮和果肉的可溶性Ca2+含量和Ca2+-ATPase活性在增大期内均有一明显增长过程或居相对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子房(幼果) 果皮 果肉 总钙 可溶性Ca^2+ CA^2+-ATPASE
下载PDF
‘库尔勒香梨’幼果内源激素分布差异与果实萼片脱落的关系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长江 李鹏 +3 位作者 井春芝 田嘉 张渊 李疆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31-1638,共8页
以‘库尔勒香梨’‘鸭梨’‘锦丰梨’为试验材料,探究‘库尔勒香梨’幼果不同部位内源激素分布差异与果实萼片脱落之间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幼果萼端、中部和下部的IAA、ZR、GA3和ABA质量分数,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以‘库尔勒香梨’‘鸭梨’‘锦丰梨’为试验材料,探究‘库尔勒香梨’幼果不同部位内源激素分布差异与果实萼片脱落之间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幼果萼端、中部和下部的IAA、ZR、GA3和ABA质量分数,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库尔勒香梨’脱萼幼果、‘鸭梨’幼果与‘库尔勒香梨’宿萼幼果、‘锦丰梨’幼果萼端IAA、ZR质量分数不存在差异性,而幼果下部IAA和ZR质量分数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库尔勒香梨’脱萼幼果和宿萼幼果下部ABA和GA3质量分数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库尔勒香梨’脱萼幼果和‘鸭梨’幼果中的IAA、GA3主要分布在萼端,ZR主要分布在中部,ABA主要分布在萼端和下部;宿萼幼果和‘锦丰梨’幼果中的IAA、ZR和GA3主要分布在幼果中部,ABA主要分布在幼果下部。在‘库尔勒香梨’萼片脱落临界期,脱宿萼幼果不同部位内源激素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性,幼果下部IAA、ZR质量分数高有利于萼片宿存,幼萼片端GA3和ABA质量分数高可能有利于萼片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幼果 内源激素 脱萼 宿萼
下载PDF
苹果幼果发育期果柄结构和Ca、Mg、K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关军锋 马智宏 +1 位作者 张会敏 王桥彬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4-268,共5页
以"富士"、"金冠"苹果树为试材,分析了同一花序不同部位的果实重量,Ca、Mg、K含量和果柄结构的变化,以期探讨果柄发育和幼果Ca、Mg、K吸收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幼果脱落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随幼果的发育,单个幼果重量... 以"富士"、"金冠"苹果树为试材,分析了同一花序不同部位的果实重量,Ca、Mg、K含量和果柄结构的变化,以期探讨果柄发育和幼果Ca、Mg、K吸收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幼果脱落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随幼果的发育,单个幼果重量和Ca、Mg、K含量呈增加趋势;与发育不正常的边果相比,发育正常的中心果和边果的鲜重、干重、果柄直径、维管束数目、木质部厚度、韧皮部维管束面积和单果Ca、Mg、K总含量较高,而以干重为单位的果柄Ca、Mg含量较低。相关分析表明,苹果幼果的单果重和Ca、Mg、K含量与果柄的直径、维管束数目、木质部厚度、韧皮部维管束面积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幼果发育与Ca、Mg、K吸收和果柄结构密切相关,Ca、Mg、K吸收率低和果柄发育不良可能是导致落果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幼果 果柄 脱落 CA Mg K
下载PDF
梨幼果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成分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梅 张绍铃 +2 位作者 齐开杰 衡跃进 陶书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68-271,共4页
采用正交实验对梨幼果果肉多酚物质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多酚物质组成。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和乙醇浓度对梨幼果多酚得率影响较为显著,梨幼果多酚最佳提取工艺组合为: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h,... 采用正交实验对梨幼果果肉多酚物质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多酚物质组成。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和乙醇浓度对梨幼果多酚得率影响较为显著,梨幼果多酚最佳提取工艺组合为: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h,提取料液比1∶30(g/mL),依照此工艺提取梨幼果多酚得率可达到1.47mg/g;从梨幼果中鉴定出熊果苷、表儿茶素、绿原酸、香草醛等9种酚类物质,其中熊果苷含量最高,为总含量的7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幼果 多酚 提取 正交实验
下载PDF
柑橘开花前后子房(幼果)钙、硼营养与IAA、GA_(1/3)动态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肖家欣 彭抒昂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2-135,共4页
对单性结实的国庆1号温州蜜柑和自花结实的华农本地早橘在开花前后子房(幼果)发育中钙、硼营养与内源IAA和GA1/3的浓度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在盛花期及花前阶段内国庆1号钙与硼浓度均居较高水平,盛花后即下降;而华农本地早盛花... 对单性结实的国庆1号温州蜜柑和自花结实的华农本地早橘在开花前后子房(幼果)发育中钙、硼营养与内源IAA和GA1/3的浓度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在盛花期及花前阶段内国庆1号钙与硼浓度均居较高水平,盛花后即下降;而华农本地早盛花前相对较低,盛花后却有一上升过程;2)两品种的钙动态与各自的IAA动态呈显著正相关,国庆1号的硼与IAA亦呈显著正相关,但均与GA1/3无明显关系;3)国庆1号的钙浓度明显低于华农本地早。还就子房(幼果)中内源激素(IAA和GA1/3)与钙、硼营养的吸收及其生长发育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子房 幼果 IAA GA1/3
下载PDF
单性结实和自花授粉结实柑橘果实发育中硼镁营养动态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7
10
作者 肖家欣 彭抒昂 何华平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9-424,共6页
以单性结实的龟井温州蜜柑和自花授粉结实的鄂柑1号橘为试材,对整个果实发育期的子房(幼果)、果皮和果肉的硼镁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龟井花前至花期子房硼含量就已较高,花后下降;而鄂柑1号花期子房硼含量相对较低,花后有一... 以单性结实的龟井温州蜜柑和自花授粉结实的鄂柑1号橘为试材,对整个果实发育期的子房(幼果)、果皮和果肉的硼镁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龟井花前至花期子房硼含量就已较高,花后下降;而鄂柑1号花期子房硼含量相对较低,花后有一显著上升;两品种子房(幼果)镁含量变化无明显差异,花后均趋下降。2)两品种果皮硼含量变幅较小,而果肉硼含量变幅相对较大,且均在果实膨大期出现明显的上升高峰;两品种果皮和果肉镁含量在果实发育前期均相对较高,在果实发育的中后期则趋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子房(幼果) 果皮 果肉
下载PDF
柑橘果实发育中果胶酸钙、草酸钙和果胶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肖家欣 彭抒昂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4-259,共6页
以单性结实的龟井蜜柑和自花结实的鄂柑1号橘为试材,对整个果实发育期的子房(幼果)、果皮和果肉的果胶酸钙、草酸钙和果胶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两品种子房(幼果)果胶酸钙含量呈类似的下降趋势;草酸钙则相反,龟井花后趋下降,... 以单性结实的龟井蜜柑和自花结实的鄂柑1号橘为试材,对整个果实发育期的子房(幼果)、果皮和果肉的果胶酸钙、草酸钙和果胶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两品种子房(幼果)果胶酸钙含量呈类似的下降趋势;草酸钙则相反,龟井花后趋下降,而鄂柑1号却明显上升;而且鄂柑1号子房(幼果)果胶酸钙、草酸钙和果胶含量均相对较高。2)在果实增大期内,两品种果皮和果肉的果胶酸钙含量均出现显著上升,对应果皮草酸钙含量虽有波动但居相对较高水平,而果肉草酸钙则趋明显下降。3)两品种果皮和果肉水溶性果胶含量均在增大期内呈显著上升,对应原果胶含量均相对较高,进入增大后期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子房(幼果) 果皮 果肉 果胶酸钙 草酸钙 水溶性果胶 原果胶
下载PDF
巨峰葡萄开花前至落果期^(14)C—光合产物的运转分配及与落花落果的关系 被引量:11
12
作者 胡仕碧 赵强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5-60,共6页
在巨峰葡萄开花前,盛花期和落果期.将^(14)CO_2导入不摘心、摘心及花穗用GA_350mL/L,GA_350mL/L+BA25mL/L处理结果枝花(果)穗的邻近叶中,然后测定新消各部位^(14)C—光合产物的放射性强度。结果表明:1.开花前和盛花期导入^(... 在巨峰葡萄开花前,盛花期和落果期.将^(14)CO_2导入不摘心、摘心及花穗用GA_350mL/L,GA_350mL/L+BA25mL/L处理结果枝花(果)穗的邻近叶中,然后测定新消各部位^(14)C—光合产物的放射性强度。结果表明:1.开花前和盛花期导入^(14)CO_2的两处理,表现出花穗邻近叶的^(14)C—光合产物的运输方向与落果期不同、开花前和盛花期^(14)C—光合产物主要供给花序生长发育,供给枝梢先端极少。而在落果高峰期则大量供应枝梢生长,仅少量供应果穗。2、初花期果枝摘心在落果期能显著促进^(14)C—光合产物运向果穗,同时表现营养生长受抑。3.盛花期用GA_350mL/L、GA_350mL/L+BA25mL/L处理花穗,可促使^(14)C—光合产物大量运向果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巨峰葡萄 光合产物 落花落果 摘心 BA3 BA
下载PDF
油料树种毛梾的保花保果措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绵 康永祥 +2 位作者 赵宝鑫 贠玉洁 康晋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80-83,共4页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内的健康成年毛梾单株为试材,通过对其进行为期2a的开花结实规律及物候期的观察,发现毛梾自然环境下坐果率仅为9.27%,产量低且不稳定。通过隔离花粉,激素和微量元素喷洒处理结果枝,环剥,疏花、疏果等措施,研究提...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内的健康成年毛梾单株为试材,通过对其进行为期2a的开花结实规律及物候期的观察,发现毛梾自然环境下坐果率仅为9.27%,产量低且不稳定。通过隔离花粉,激素和微量元素喷洒处理结果枝,环剥,疏花、疏果等措施,研究提高毛梾坐果率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40mg/L 2,4-D处理结果枝对提高坐果率最显著,能提高产量112.94%,10mg/L赤霉素处理后提高产量70.33%,环剥+0.3%尿素+疏果提高产量60.84%。通过人工方法对结果枝进行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毛梾单株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果率 保花保果 措施
下载PDF
梨幼果中脱落酸和吲哚-3-乙酸的简易气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柴梦颖 李秀根 张绍铃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6-278,共3页
采用溴甲基五氟苯(PFB-Br)对其衍生、酯化成各具有5个氟的两种衍生物,直接进样测定梨幼果中的脱落酸和吲哚-3-乙酸的含量,能减少前处理的复杂步骤,脱落酸和吲哚-3-乙酸回收率分别为95.8%、84.5%,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关键词 梨幼果 脱落酸 吲哚-3-乙酸 简易气相色谱分析
下载PDF
香蕉花蓟马为害特点调查及其对3种香蕉的嗜好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余德亿 胡思凡 +2 位作者 黄鹏 陈汉鑫 姚锦爱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97-1000,共4页
以漳州香蕉种植基地为调查点,调查香蕉花蓟马的为害特点,比较该虫对‘威廉斯’香蕉、红蕉和粉蕉等3种香蕉花蕾及幼果的嗜好性。结果表明:香蕉花蓟马主要以1~2龄若虫及成虫,锉吸或产卵为害香蕉花蕾的子房、性别花及外层苞片和香蕉幼果... 以漳州香蕉种植基地为调查点,调查香蕉花蓟马的为害特点,比较该虫对‘威廉斯’香蕉、红蕉和粉蕉等3种香蕉花蕾及幼果的嗜好性。结果表明:香蕉花蓟马主要以1~2龄若虫及成虫,锉吸或产卵为害香蕉花蕾的子房、性别花及外层苞片和香蕉幼果表皮的鲜嫩部分。在香蕉花蕾外层苞片的3个垂直均分部位上,虫口量大小顺序为上部〉中部〉下部;在香蕉花蕾外4层苞片上,虫口量大小顺序为第2层〉第1层〉第3层〉第4层;在香蕉花蕾3种性别花的子房上,子房虫伤点数大小顺序为雌性花〉中性和雄性花。香蕉花蓟马对3种香蕉花蕾及幼果的嗜好性,以红蕉最强,粉蕉次之,‘威廉斯’香蕉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花蓟马 为害特点 香蕉花蕾及幼果 嗜好性
下载PDF
苹果幼果发育期间Ca,Mg,K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关军锋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9-22,44,共5页
以金冠、富士苹果为试材,分析了幼果发育时Ca,Mg,K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幼果期(金冠在盛花后43d内,富士在盛花后45d内),与不发育的幼果相比,发育正常的幼果具有较高的干重、鲜重和Ca,Mg,K含量,以及较高的生长速率和Ca,Mg,K吸收速率... 以金冠、富士苹果为试材,分析了幼果发育时Ca,Mg,K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幼果期(金冠在盛花后43d内,富士在盛花后45d内),与不发育的幼果相比,发育正常的幼果具有较高的干重、鲜重和Ca,Mg,K含量,以及较高的生长速率和Ca,Mg,K吸收速率。此外,正常发育的幼果生长速率与Ca,Mg,K吸收速率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幼果 果实发育 金属元素含量
下载PDF
两个柑橘品种花期前后子房(幼果)和春梢叶中不同形态钙和果胶含量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家欣 彭抒昂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6年第3期12-15,共4页
对单性结实的龟井温州蜜柑和自花结实的鄂柑1号花期前后子房(幼果)和春梢叶的果胶酸钙、草酸钙、水溶性果胶和原果胶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两品种子房(幼果)和春梢叶中果胶酸钙含量变化均相类似且变幅小,但鄂柑1号的含量相对较... 对单性结实的龟井温州蜜柑和自花结实的鄂柑1号花期前后子房(幼果)和春梢叶的果胶酸钙、草酸钙、水溶性果胶和原果胶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两品种子房(幼果)和春梢叶中果胶酸钙含量变化均相类似且变幅小,但鄂柑1号的含量相对较高;两品种草酸钙的含量变化则因器官不同而有所区别,在春梢叶中,两者呈类似的上升趋势,而于子房(幼果)中两者却相反,龟井蜜柑花后趋下降,鄂柑1号却明显上升;鄂柑1号子房(幼果)的草酸钙含量较龟井蜜柑高。(2)两品种子房(幼果)和春梢叶原果胶含量动态相似,均于花后出现明显上升;而水溶性果胶动态差异明显,龟井蜜柑子房(幼果)和春梢叶在花后6d均出现上升峰值;鄂柑1号的水溶性果胶和原果胶含量均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子房(幼果) 春梢叶 果胶
下载PDF
湖南干鲜小水果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18
作者 李党训 李昌珠 唐时俊 《经济林研究》 2005年第3期54-58,共5页
1989~1997年,依托湖南省干鲜小水果丰产示范林建设进行试验.通过采取推广良种、合理密植、配置授粉树、相匹配的树体及土壤管理等丰产栽培技术措施,其中1 730.34 hm2的丰产林基地,1992年开始受益,1992~1995年累计产果品22448.81 t,产... 1989~1997年,依托湖南省干鲜小水果丰产示范林建设进行试验.通过采取推广良种、合理密植、配置授粉树、相匹配的树体及土壤管理等丰产栽培技术措施,其中1 730.34 hm2的丰产林基地,1992年开始受益,1992~1995年累计产果品22448.81 t,产值3 781.11万元.丰产示范林平均投资8 490元/hm2,总投资1 534.38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3.37.辐射面积达5.59万hm2.并提出干鲜小水果是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于一体的优良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鲜小水果 丰产栽培技术 湖南
下载PDF
砂梨小果成因及其克服技术途径
19
作者 陈宇晖 杨玉华 +5 位作者 李方敏 吴应荣 贾沁红 郭发明 傅良琴 刘友德 《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174-177,共4页
1991~1994年,以五三农场果园为基点,采用普查,结合田间小区设计试验和室内样品分析,研究查明砂梨小果成因。通过疏花蔬果控制负载量;整形修剪改善光照;施用钾肥促使物质运转与积累;人工授粉提高果实种子数量与质量,促... 1991~1994年,以五三农场果园为基点,采用普查,结合田间小区设计试验和室内样品分析,研究查明砂梨小果成因。通过疏花蔬果控制负载量;整形修剪改善光照;施用钾肥促使物质运转与积累;人工授粉提高果实种子数量与质量,促使梨树稳产、果大的技术效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梨 小果 负载量 蔬菜疏果 整形 修剪 授粉
下载PDF
钙调素mRNA在梨子房和幼果中的表达 被引量:5
20
作者 岳海林 邓秀新 彭抒昂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6-181,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钙调素mRNA在梨(Pyrus pyrifolia NaKai)子房和幼果中的表达特性,探讨其在盛花后子房和幼果发育中的生理作用。【方法】以10年生黄花梨盛花前后子房和幼果为试材。Northern杂交检测钙调素基因表达水平。mRNA原位杂交进... 【目的】通过研究钙调素mRNA在梨(Pyrus pyrifolia NaKai)子房和幼果中的表达特性,探讨其在盛花后子房和幼果发育中的生理作用。【方法】以10年生黄花梨盛花前后子房和幼果为试材。Northern杂交检测钙调素基因表达水平。mRNA原位杂交进一步检测钙调素mRNA在梨子房和幼果发育过程中组织特异性表达。【结果】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钙调素基因在梨子房和幼果中的表达水平,花前逐渐上升,至盛花时最高,花后又下降。mRNA原位杂交结果表明,钙调素mRNA在梨果中的表达多集中于果皮、果肉、胚珠和果肉微管组织,而在果心的表达较少,且表达水平为果皮>果肉>果心,珠心>胚囊>珠被。在细胞水平上,钙调素mRNA的表达主要集中于细胞的胞间隙和胞间层及细胞核;钙调素mRNA的表达水平在各组织不同发育阶段也表现为盛花时最高,花前稍高于花后。【结论】钙调素mRNA在梨子房和幼果中大量表达,以盛花期最高,表达的部位主要集中在果皮、果肉、胚珠、维管束、细胞间隙及胞间层。钙调素mRNA在盛花期子房/幼果中的大量表达,可能与果实钙的增加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素mRNA 原位杂交 子房/幼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