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dietary fibers from Tremella fuciformis and their hypolipidemic effects in mice 被引量:9
1
作者 Shanshan Zhang Xinle Xu +1 位作者 Xu Cao Tingting Liu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SCD 2023年第2期503-511,共9页
In this study,Tremella fuciformis residues as raw material,dietary fibers from tremella were prepared by multiple enzymes.The structure of dietary fibers from tremella was studi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X... In this study,Tremella fuciformis residues as raw material,dietary fibers from tremella were prepared by multiple enzymes.The structure of dietary fibers from tremella was studi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XRD)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We analyzed their lipidlowering properties in vitro(water holding,oil holding swelling cholesterol and sodium cholate binding capacitises)and the hypolipidemic effects in mi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remella dietary fibers presented the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 of polysaccharid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 diffraction peaks of cellulose type I.SEM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urface of 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was porous,while the soluble dietary fiber(SDF)was relatively compact and spongy.IDF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water holding,oil holding,and swelling binding capacities than the corresponding SDF.However,SDF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viscosity than IDF.The results showed tremella dietary fibers were significant in swelling,water holding and oil holding,cholesterol and bile acids.In vivo experiment results in mice indicated that SDF has the best effect on hyperlipidemia mice than IDF and total dietary fiber(TDF).SDF showed that the total cholesterol(TC),triglyceride(TG)an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contents dropped by 28.33%,18.65%,and 48.97%,respectively,while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content increased by 43.80%.Compared with the high-fat control(HCM)group,the arteriosclerosis index(AI)and liver index(LI)of the SDF group mice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indicating that SDF has a good auxiliary effect of lowering blood lipids.The administration of tremella fibers improved the lipid metabolism disorderly situation of hyperlipidemia mice.These result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T.fuciform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mella fuciformis Dietary fiber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Hypolipidemic effects
下载PDF
Effect of 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 on the stalling and flavor of tteok during storage
2
作者 Hongxiu Fan Hongcheng Liu +5 位作者 Wenyi Li Wenjing Su Dawei Wang Shanshan Zhang Tingting Liu Yanrong Zhang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SCD 2023年第1期254-265,共12页
The effect of 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TFP)on the retrogradation property and aroma profile changes of tteok during storage was investigated.Results indicated that addition of TFP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The effect of 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TFP)on the retrogradation property and aroma profile changes of tteok during storage was investigated.Results indicated that addition of TFP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stability to thermal and mechanical shearing of starch,decreased short-term retrogradation,the hardness and the retrogradation enthalpy(ΔH)of tteok during storage,but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amylopectin chain length of tteok.The possible mechanism for the retarding staling effect of TFP is related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FP and starch chains that interferes with the alignment of starch chains.Electronic nose and g 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um(GC-MS)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 in the concentrations of volatile compounds and fatty acids of tteoks at different storage time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storage period.The addition of TFP to tteok inhibited the development of unpleasant volatile compounds,probably by delaying the oxidation and decomposition of lipids and preserving the antioxidant phenolic compounds in tteok,thus slowing down the flavor deterioration of tteok and contributing to flavor maintainace.Overall,this study could help food manufacturers to choose a high-effective and natural polysaccharide to control the retrogradation rate and flavor loss of tteo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staling 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 Tteok Volatile flavor compounds
下载PDF
银耳多糖的纯化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1
3
作者 侯彦辉 李喜阁 +2 位作者 张凤仪 姜朝鲜 张佳玮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7,74,共9页
为了得到纯度更高的银耳多糖(TFPS),采用AB-8大孔树脂吸附法、酶法、三氯乙酸(TCA)法、D-葡萄糖δ-内脂(GDL)法和聚酰胺法对粗制银耳多糖(CTFPS)进行纯化即脱蛋白处理。以多糖损失率和蛋白质脱除率为依据选取脱蛋白效果最佳的方法,并通... 为了得到纯度更高的银耳多糖(TFPS),采用AB-8大孔树脂吸附法、酶法、三氯乙酸(TCA)法、D-葡萄糖δ-内脂(GDL)法和聚酰胺法对粗制银耳多糖(CTFPS)进行纯化即脱蛋白处理。以多糖损失率和蛋白质脱除率为依据选取脱蛋白效果最佳的方法,并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银耳多糖脱蛋白工艺条件。利用红外和SEM对脱蛋白前后的银耳多糖进行结构分析,并结合抗氧化活性和吸湿保湿性能测试,对脱蛋白前后的银耳多糖进行生物活性对比。结果表明:AB-8大孔树脂吸附法的脱蛋白效果最佳,最优工艺条件为CTFPS水溶液质量浓度5 mg/mL、AB-8大孔树脂用量100 mg/mL、吸附时间5 h、吸附温度20℃;在此条件下,蛋白质脱除率为82.47%,多糖损失率为18.24%,且银耳多糖脱蛋白纯化后的抗氧化活性和吸湿保湿性能均优于未脱蛋白银耳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多糖(TFPS) 脱蛋白 结构分析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组分差异分析结合智能感官对本草栽培银耳风味特征的分析
4
作者 陈万超 吴迪 +3 位作者 肖敏生 姚淑先 杨焱 刘艳芳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3-180,共8页
目的:明确本草栽培银耳的风味特征。方法:以本草基质栽培的白色银耳(本草银耳)为研究对象,常规栽培基质黄色银耳和白色银耳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其风味组成差异,并结... 目的:明确本草栽培银耳的风味特征。方法:以本草基质栽培的白色银耳(本草银耳)为研究对象,常规栽培基质黄色银耳和白色银耳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其风味组成差异,并结合智能感官技术对本草银耳风味特征进行解析。结果:本草银耳从鲜、甜味氨基酸和呈味核苷酸含量,滋味活度值和等鲜浓度值,电子舌等多维度评价显示,其鲜味强度均低于黄色银耳和白色银耳。HS-SPME-GC-MS分析结果显示,本草银耳鉴定得到82种挥发性物质,高于白色银耳(71种)和黄色银耳(49种),以酯类为主,占比16.9%~22.4%,呈现浓郁的花草芳香,同时鉴定得到26种银耳特征香气成分,9种白色银耳特有成分和4种本草银耳特有成分;香气物质含量方面,本草银耳亦占据优势。结论:本草银耳鲜味淡香气浓,可开发调制饮品,而黄色银耳更适合作为菜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 本草银耳 风味 电子舌 电子鼻
下载PDF
银耳多糖对麦醇溶蛋白纳米体系的影响及复合物的特性研究
5
作者 李娜 黄霁雯 +1 位作者 雷敏 张朝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2-68,共7页
该研究是以提高麦醇溶蛋白(gliadin,Gli)纳米颗粒(gliadin nanoparticles,GNPs)稳定性为目标,利用银耳多糖(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s,TFPs)的乳化性能,探究TFPs添加量对GNPs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反溶剂法制备银耳多糖和麦醇... 该研究是以提高麦醇溶蛋白(gliadin,Gli)纳米颗粒(gliadin nanoparticles,GNPs)稳定性为目标,利用银耳多糖(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s,TFPs)的乳化性能,探究TFPs添加量对GNPs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反溶剂法制备银耳多糖和麦醇溶蛋白复合载体颗粒(gliadin-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s composite nanoparticles,G/T NPs),并利用纳米粒度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场发射扫描电镜对G/T NPs的粒径和电位、相互作用、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FPs和Gli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力和氢键作用力相结合,形成GNPs在内、TFPs外层附着的复合颗粒;TFPs的添加能够有效提高GNPs体系的稳定性,减少颗粒之间的聚集,制得的G/T_(4∶1)NPs的平均粒径、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on index,PDI)、ζ-电位分别为(198.5±2.6)nm、0.269±0.005、(36.7±0.6)mV,且具有pH响应性。该研究为后续构建疏水营养成分的包埋和运载体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多糖 麦醇溶蛋白 反溶剂法 复合颗粒 热场发射扫描电镜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下载PDF
银耳多糖的结构、功能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许欢怡 李泉岑 +3 位作者 郑明锋 刘斌 吕峰 曾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2-370,共9页
银耳富含营养素,银耳多糖是其中最主要的功能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银耳多糖的制备方法多样,对于其结构的研究多集中在分子量、单糖组分和糖苷键类型等方面。本文综述了银耳多糖的制备、结构和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改善记... 银耳富含营养素,银耳多糖是其中最主要的功能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银耳多糖的制备方法多样,对于其结构的研究多集中在分子量、单糖组分和糖苷键类型等方面。本文综述了银耳多糖的制备、结构和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改善记忆、抗炎、降血糖和降血脂等生物活性及其在食品、化妆品和医药方面的开发应用。未来需要优化银耳多糖的制备技术,结合现代分析技术解析银耳多糖的高级结构,对银耳多糖的功能及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为银耳的精深加工与产品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多糖 结构 分子量 功能性 构效关系
下载PDF
银耳多糖对人软骨细胞的增殖效应和抗炎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谭敏颖 戴川景 +3 位作者 卢学敏 王毅刚 关磊 程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性疾病,本研究旨在探究银耳多糖对骨关节炎细胞模型人软骨细胞T/C-28a2的增殖效应和抗炎作用。方法:通过MTT(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bromide)和结... 目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性疾病,本研究旨在探究银耳多糖对骨关节炎细胞模型人软骨细胞T/C-28a2的增殖效应和抗炎作用。方法:通过MTT(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bromide)和结晶紫染色实验检测银耳多糖对T/C-28a2细胞增殖活力和细胞毒性的影响;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处理T/C-28a2细胞建立骨炎症模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药物处理后细胞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表达;利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处理后相关骨保护因子和炎症因子的表达;通过ROS活性氧释放实验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和抗炎症反应。结果:银耳多糖能够促进人软骨细胞T/C-28a2的增殖活力,且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使用LPS刺激软骨细胞模拟骨炎症的环境,药物处理后发现银耳多糖和硫酸软骨素处理能减少IL-6分泌从而抑制炎症发生;进一步Western blot检测发现银耳多糖刺激后,相关骨保护因子(Osteoprotegerin,OPG)的表达上调,而促凋亡相关蛋白Bax、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 kinases,ERK-MAPK)和核内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的表达下调。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释放实验结果显示,银耳多糖和硫酸软骨素能够抑制细胞内ROS水平,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结论:银耳多糖具有抑制骨关节炎的效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软骨组织,抵抗细胞凋亡。本研究初步探讨了银耳多糖的抗炎作用及机制,为开发银耳多糖作为抗炎药物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多糖 骨关节炎(OA) 脂多糖(LPS) 活性氧(ROS) 骨保护因子(OPG) 软骨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银耳多糖/姜黄素复合颗粒稳定Pickering乳液构建及抑菌性能
8
作者 邓伟 吴俐 +2 位作者 郑志鹏 易可欣 李怡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75-81,共7页
使用银耳多糖制备姜黄素Pickering乳液,探究银耳多糖添加量对姜黄素Pickering乳液的Zeta电位、粒径、接触角、贮藏稳定性、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银耳多糖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银耳多糖的添加使Pickering乳液... 使用银耳多糖制备姜黄素Pickering乳液,探究银耳多糖添加量对姜黄素Pickering乳液的Zeta电位、粒径、接触角、贮藏稳定性、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银耳多糖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银耳多糖的添加使Pickering乳液粒径从(8.631±0.057)μm减小到(6.031±0.056)μm,Zeta电位从(-51.60±1.51)mV增加到(-65.16±0.59)mV,其中含体积分数85%银耳多糖溶液的Pickering乳液粒径最小、Zeta电位最高,且具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经过21 d贮藏后,仍具有80%以上的姜黄素保留率。流变学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乳液呈现弱凝胶特性,具有剪切变稀的特性。接触角实验结果表明,所有乳液的接触角均小于90°,所有乳液均为水包油型乳液。经过65℃高温处理后,该乳液仍具有80%以上的姜黄素保留率。同时该乳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抗菌活性。研究结果可为利用银耳多糖开发新型Pickering乳液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多糖 Pickering乳液 姜黄素 抗菌
下载PDF
低温冲击磨处理对银耳及其多糖性质的影响
9
作者 马珂 欧阳文枝 +4 位作者 何雪梅 戴涛涛 陈军 高洁 孙健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44-2057,共14页
【目的】探究低温冲击磨超微粉碎处理对银耳及其多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银耳的精深加工及活性成分提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低温冲击磨的不同分级机频率(10、20、30和40 Hz)粉碎干燥银耳,并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银耳多糖,对不同银耳... 【目的】探究低温冲击磨超微粉碎处理对银耳及其多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银耳的精深加工及活性成分提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低温冲击磨的不同分级机频率(10、20、30和40 Hz)粉碎干燥银耳,并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银耳多糖,对不同银耳粉的基本营养成分、物理性质及银耳多糖的基本理化性质、流变特性、结构等进行测定,探究分级机频率对银耳粉及其多糖的影响。【结果】随着分级机频率的增加,银耳粉的水分含量(10.41%~12.18%)逐渐降低,而蛋白质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银耳粉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白色,表现为L^(*)增加、a^(*)和b^(*)均降低;平均粒径D_(50)(47.7~389.0μm)显著降低(P<0.05),持水力(2.90~3.63 g/g)增加,持油力(2.67~3.36 g/g)增加,粉末流动性降低。与未经低温冲击磨处理银耳粉提取多糖的性质相比,低温冲击磨处理后银耳粉提取多糖的得率(5.23%~13.88%)及中性糖(63.71%~74.12%)、糖醛酸(24.17%~28.60%)含量增加,蛋白质含量(0.29~0.65 g/g)降低。此外,分级机频率为30 Hz时,多糖的分子量最低,为15400 kD;不同银耳多糖均以甘露糖为主要单糖,其余由核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岩藻糖组成。多糖Zeta电位绝对值随分级机频率增加整体呈增加趋势。流变特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银耳多糖溶液均属于非牛顿流体,且分级机频率为20 Hz时,溶液的黏度最高。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不同分级机频率银耳粉提取的多糖均不会产生新官能团,为无定型结构。【结论】低温冲击磨粉碎能改善银耳粉色泽,改变银耳粉粒径及流动性,提高多糖得率,也影响银耳多糖的流变性质,但不会改变多糖的单糖组成和基本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粉 银耳多糖 低温冲击磨 基本性质 流变特性 多糖结构
下载PDF
基于复水能力和流变学性质的速食银耳羹熬煮工艺优化
10
作者 于群 张涛 范柳萍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9期86-95,共10页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质构分析、流变等手段以及蛋白质、多糖等含量测定解析不同熬煮条件(银耳与水质量比和蒸煮时间)对脱水和复水后银耳羹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溶剂体积的增加及熬煮时间的延长,液体汤羹的共晶点逐渐降低,最低...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质构分析、流变等手段以及蛋白质、多糖等含量测定解析不同熬煮条件(银耳与水质量比和蒸煮时间)对脱水和复水后银耳羹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溶剂体积的增加及熬煮时间的延长,液体汤羹的共晶点逐渐降低,最低达-21.17℃;速食银耳羹的硬度随银耳添加量和熬煮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当质量比为1∶10时,速食银耳羹块的硬度和酥脆性分别为95.37 g和69.50 g;多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固形物含量等指标与黏度呈负相关;复水银耳羹的流变特性与银耳羹中多糖含量密切相关,多糖含量越高,复水银耳羹的剪切行为越明显,形成的网络结构越强;此外,所有的银耳羹均表现出热可逆特性。经综合分析得出,速食银耳羹熬煮最佳工艺条件为银耳与水质量比1∶10,熬煮时间6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食银耳羹 冷冻干燥 流变 加工工艺 复水行为
下载PDF
褐角苔FfCYP98基因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11
作者 黄丹 姜山 彭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3-284,共12页
【目的】细胞色素P450单氧化酶98(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 98,CYP98)是苯丙烷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拟探究其在角苔植物中是否参与苯丙烷途径中生物合成及抗病功能,为今后研究早期陆生植物的进化和适应逆境胁迫的生理机制提供参考... 【目的】细胞色素P450单氧化酶98(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 98,CYP98)是苯丙烷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拟探究其在角苔植物中是否参与苯丙烷途径中生物合成及抗病功能,为今后研究早期陆生植物的进化和适应逆境胁迫的生理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RACE技术从褐角苔中克隆FfCYP98 cDNA全长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亚细胞定位分析,并通过构建过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突变体FfCYP98-OE1进行功能验证。【结果】FfCYP98 cDNA序列开放阅读框1305 bp,与苔藓植物芽孢角苔和小立碗藓CYP98在进化关系上最近,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FfCYP98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过表达FfCYP98基因后发现FfCYP98-OE1植株总酚、总黄酮和苯丙烷合成途径中C4H、4CL和C3H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拟南芥WT植株。另外,用灰霉菌侵染褐角苔和拟南芥FfCYP98-OE1植株后发现FfCYP98表达量显著上调,FfCYP98-OE1植株枯死的速度明显比WT植株慢,且拟南芥FfCYP98-OE1植株中总酚、总黄酮和苯丙烷合成途径中C4H、HCT、C3H和CAD四个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WT植株。【结论】褐角苔FfCYP98可能通过调控苯丙烷途径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参与了苯丙烷途径中酚类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并与植物的抗病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角苔 基因克隆 FfCYP98 灰霉菌 抗性
下载PDF
银耳多糖对力竭运动小鼠氧化性损伤所致疲劳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小兰 黄少波 邵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8-335,共8页
目的:探讨银耳多糖(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s,TFP)对小鼠力竭运动性氧化损伤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采用TFP处理L6细胞48 h,CCK-8法检测L6的活力;L6细胞设置3组,包括对照组、H_(2)O_(2)组、H_(2)O_(2)+TFP组,孵育48 h,... 目的:探讨银耳多糖(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s,TFP)对小鼠力竭运动性氧化损伤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采用TFP处理L6细胞48 h,CCK-8法检测L6的活力;L6细胞设置3组,包括对照组、H_(2)O_(2)组、H_(2)O_(2)+TFP组,孵育48 h,生化分析仪检测乳酸(Lactic Acid,LA)水平,Western blot实验检测Nrf2、NQO1和HO-1蛋白水平;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n=10),包括模型组、模型+TFP组(50、100、200 mg/kg),模型+TFP组连续灌胃TFP,模型组灌胃相同剂量的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2周。末次给药30 min后进行力竭运动,记录力竭游泳运动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肝糖原(LG)、骨骼肌糖原(MG);ELISA法检测血尿素氮(BUN)、LA、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TNF-α、IL-6、NF-κBp65水平。Western blot实验检测Nrf2、NQO1、HO-1蛋白水平。结果:H_(2)O_(2)组L6细胞的LA水平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Nrf2、NQO1、HO-1蛋白水平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组,TFP极显著(P<0.01)降低培养基中LA水平,极显著(P<0.01)上调L6细胞中Nrf2、NQO1、HO-1表达。TFP显著延长力竭游泳时间(P<0.05,P<0.01),极显著降低LA(P<0.01)、BUN(P<0.05,P<0.01)水平,显著增加肝糖原(P<0.05,P<0.01)和肌糖原(P<0.05,P<0.01)水平,极显著上调SOD(P<0.01)、GSH-Px(P<0.01),显著下调MDA(P<0.05,P<0.01)、ROS(P<0.01)水平,极显著(P<0.01)降低血清中TNF-α、IL-6、NF-κBp65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TFP显著增加Nrf2(P<0.05,P<0.01)、HO-1(P<0.05,P<0.01)、NQO-1(P<0.05,P<0.01)蛋白表达水平。结论:TFP通过抑制氧化应激、炎症改善力竭游泳运动引起的氧化损伤,其机制与调节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多糖 游泳 力竭运动 Nrf2/HO-1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 炎症
下载PDF
褐角苔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13
作者 黄丹 彭涛 +4 位作者 姜山 王顺莉 李旭强 马怀富 盛福源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9-477,共9页
本研究旨在筛选适用于农杆菌(Agrobacterium)介导的角苔植物遗传转化体系,为今后研究早期陆生植物的进化提供理论基础。实验使用携带p CAMBIA1305.2质粒的农杆菌AGL1菌株对褐角苔(Folioceros fuciformis)外植体进行侵染,将潮霉素作为筛... 本研究旨在筛选适用于农杆菌(Agrobacterium)介导的角苔植物遗传转化体系,为今后研究早期陆生植物的进化提供理论基础。实验使用携带p CAMBIA1305.2质粒的农杆菌AGL1菌株对褐角苔(Folioceros fuciformis)外植体进行侵染,将潮霉素作为筛选标记,通过比较外植体预培养时间、菌液OD值、菌液添加量、乙酰丁香酮(AS)浓度和共培养时间来构建该物种的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褐角苔抗性植株筛选所用潮霉素的最适浓度为15 mg/L,预培养4 d的外植体侵染后状态最好。最佳侵染条件为共培养基中添加80μL OD600为0.8的农杆菌菌液,AS浓度为100μmol/L,共培养时间为3 d。通过潮霉素筛选、PCR、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和β-葡萄糖苷酸酶(GUS)染色鉴定获得转基因植株褐角苔。研究结果可为后续角苔植物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角苔 外植体 农杆菌介导法 遗传转化体系
下载PDF
黑木耳猴头菇乳酸发酵饮料的配方及工艺研究
14
作者 陈香利 吴秦柔 +2 位作者 毛雪 孔祥辉 何建芬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10期16-19,共4页
目的:以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提取液为原料,低聚木糖为辅料,确定黑木耳猴头菇乳酸发酵饮料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总酸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该饮料工艺。结果和结论:黑木耳-猴头菇复合发酵饮料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发酵时... 目的:以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提取液为原料,低聚木糖为辅料,确定黑木耳猴头菇乳酸发酵饮料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总酸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该饮料工艺。结果和结论:黑木耳-猴头菇复合发酵饮料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72h、乳酸菌接种量10g/L(乳酸菌A∶B为2∶1),猴头菇与黑木耳浸提液配比3∶2(g∶g),为黑木耳和猴头菇的深加工应用拓宽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猴头菇 低聚木糖 乳酸菌 发酵饮料
下载PDF
银耳多糖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洋 潘丽秀 +3 位作者 陈洁 郭淋凯 宋东晓 黄训瑞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4期103-106,共4页
采用抑菌圈试验检测古田银耳多糖对5种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87μg·mL^(-1)银耳多糖溶液对铜绿假单胞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大肠埃希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1.87~151.42μg·mL^(-1)银耳多糖溶液对金黄色葡萄... 采用抑菌圈试验检测古田银耳多糖对5种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87μg·mL^(-1)银耳多糖溶液对铜绿假单胞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大肠埃希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1.87~151.42μg·mL^(-1)银耳多糖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菌圈试验 古田银耳 致病菌 抑菌效果
下载PDF
发酵法制备银耳多糖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于京华 刘云超 +4 位作者 杜帅 贾庆文 王春喜 郑德强 康传利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5期115-120,共6页
银耳多糖是银耳的主要活性物质,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糖等功效。银耳多糖传统提取方式原料获取周期长,导致产品开发受限,而采用发酵法制备银耳多糖过程可控,周期短且成本低。该文对近年来发酵制备银耳多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 银耳多糖是银耳的主要活性物质,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糖等功效。银耳多糖传统提取方式原料获取周期长,导致产品开发受限,而采用发酵法制备银耳多糖过程可控,周期短且成本低。该文对近年来发酵制备银耳多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同时对银耳多糖在食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作了简要阐述,为银耳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 银耳孢子 发酵 银耳多糖 应用
下载PDF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原基分化前期双核菌丝细胞和分生孢子的边缘体与质膜体 被引量:1
17
作者 钟恒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41-46,共6页
本文报道银耳(Tremellafuciformis)原基分化前期.在双核菌丝的幼细胞、成熟细胞和分生孢子中,与质膜相关联的两类膜结构──边缘体和质膜体的形成与功能。根据相似结构的存在.支持小泡或多泡体排出质膜之外附在... 本文报道银耳(Tremellafuciformis)原基分化前期.在双核菌丝的幼细胞、成熟细胞和分生孢子中,与质膜相关联的两类膜结构──边缘体和质膜体的形成与功能。根据相似结构的存在.支持小泡或多泡体排出质膜之外附在细胞壁上成为边缘体和参于细胞壁合成的假定。银耳原基分化前期.双核菌丝迅速分裂的幼细胞.其质膜内陷产生泡状质膜体,内含数个小泡,或产生膜状质膜体;在成熟细胞中.质膜内陷通常形成回旋的膜结构──膜状质膜体.内含1—2个电子致密小泡.当这两类质膜体脱离质膜进入细胞质后,有的膜层和小泡局部被消化.因此,推断质膜体具有内吞和输送养料的作用。另外.在桶孔隔膜闭塞一侧电子致密度高的细胞质中.还观察到一种罕见的只有单个膜层的质膜体.其内充满3个电子致密小泡.估计它的形成与功能同膜状质膜体相似。作者认为.桶孔闭塞和质膜体的出现是与银耳原基细胞分化有关联的两个重要特征。最后,在成熟细胞中,尚可以观察到质膜体的膜层能够散开形成内质网.因此.内质网也可以来源于质膜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 双核菌丝 边缘体 质膜体
下载PDF
同位素内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同时检测新鲜银耳中米酵菌酸和异米酵菌酸 被引量:1
18
作者 夏宝林 杨娜 +2 位作者 殷晶晶 汪仕韬 张维益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3,共6页
采用同位素内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一种能够快速、稳定地检测新鲜银耳中米酵菌酸与异米酵菌酸的分析方法。样品中加入自制的混合内标工作液后,用含3%乙酸的正己烷振荡提取,经Oasis MAX柱富集净化,利用Waters Acquity U... 采用同位素内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一种能够快速、稳定地检测新鲜银耳中米酵菌酸与异米酵菌酸的分析方法。样品中加入自制的混合内标工作液后,用含3%乙酸的正己烷振荡提取,经Oasis MAX柱富集净化,利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柱(50 mm×2.1 mm,1.7μm)进行分离,以乙腈-含0.1%甲酸的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扫描,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米酵菌酸与异米酵菌酸在1~100 ng/mL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的平方(r^(2))均大于0.999,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25和0.5μg/kg。在0.5、5、50μg/kg 3个浓度加标水平下,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2%~107.3%,相对标准偏差为2.2%~5.7%。该法准确、灵敏、快速,适用于新鲜银耳中米酵菌酸与异米酵菌酸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同位素内标 米酵菌酸 异米酵菌酸 新鲜银耳
下载PDF
银耳多糖的提取及其对鲜切果蔬褐变的抑制作用研究
19
作者 马娟娟 李浩雄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39,共7页
为探究银耳多糖对鲜切果蔬褐变的抑制作用,以古田银耳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银耳多糖,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果蔬褐变度、多酚氧化酶活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蔬硬度为指标研究银耳多糖对鲜切苹果和鲜切土豆褐变的抑制作用。结... 为探究银耳多糖对鲜切果蔬褐变的抑制作用,以古田银耳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银耳多糖,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果蔬褐变度、多酚氧化酶活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蔬硬度为指标研究银耳多糖对鲜切苹果和鲜切土豆褐变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银耳多糖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0(g/mL),浸提温度80℃,预浸提时间60 min,超声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26.83%;与空白组(以蒸馏水代替银耳多糖)相比,冷藏3 d时,采用质量浓度为4.0 mg/mL的银耳多糖处理的鲜切苹果和鲜切土豆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是空白组的0.44倍和0.66倍,硬度是空白组的16.00倍和3.20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空白组的1.81倍和1.76倍,褐变度是空白组的0.27倍和0.64倍。银耳多糖具有较好的抑制鲜切果蔬褐变的能力,可以降低鲜切果蔬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和褐变度,提高果蔬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硬度,且与其浓度呈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果蔬保鲜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多糖 超辅助提取 鲜切果蔬 褐变
下载PDF
口服银耳多糖对自然衰老小鼠皮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实验研究
20
作者 尚家璐 吴炜亮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34-738,共5页
目的:探讨口服银耳多糖(TFPS)对自然衰老小鼠皮肤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75只12月龄雌性KM小鼠随机分成衰老模型组(M组)、TP-100组[给予100 mg/(kg·d)TFPS]、TP-200组[给予200 mg/(kg·d)TFPS]、TP-400组[给予400 mg/(k... 目的:探讨口服银耳多糖(TFPS)对自然衰老小鼠皮肤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75只12月龄雌性KM小鼠随机分成衰老模型组(M组)、TP-100组[给予100 mg/(kg·d)TFPS]、TP-200组[给予200 mg/(kg·d)TFPS]、TP-400组[给予400 mg/(kg·d)TFPS]和透明质酸(HA)组[200 mg/(kg·d)],每组15只。每周在实验组小鼠饮水中加入不同剂量TFPS和HA,干预12周。另取15只2月龄雌性KM小鼠作为年轻对照组(Y组)。干预结束后,取小鼠背部皮肤,检测小鼠皮肤理化特性、氧化应激指标[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内源性组分[HA、Ⅰ型胶原蛋白(ColⅠ)、Ⅲ型胶原蛋白(ColⅢ)]及胶原降解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3、MMP-9]。结果:与Y组比较,M组皮肤水分含量下降(P<0.05);与M组比较,HA组和TFPS各剂量组皮肤水分含量升高(均P<0.05)。与Y组比较,M组皮肤重量下降(P<0.05);与M组比较,HA组和TP-400组皮肤重量升高(均P<0.05)。与Y组比较,M组皮肤GSH-Px、CAT和T-AOC水平下降(均P<0.05)。与M组比较,HA组、TP-100组和TP-200组皮肤GSH-Px升高,TP-400组皮肤CAT水平升高,HA组和TFPS各剂量组皮肤T-AOC升高(均P<0.05)。与Y组比较,M组皮肤ColⅠ、ColⅢ、HA含量下降(均P<0.05)。与M组比较,TP-100和TP-400组皮肤ColⅠ含量升高,HA组和TFPS各剂量组皮肤ColⅢ含量升高,TP-400组皮肤HA含量升高(均P<0.05)。与Y组比较,M组皮肤MMP-3和MMP-9含量升高(均P<0.05)。TFPS各剂量组和HA组皮肤MMP-3和MMP-9含量与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皮肤MMP-1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口服TFPS能够延缓小鼠皮肤自然衰老,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小鼠皮肤抗氧化酶活性减少氧自由基产生来抑制皮肤MMP活性,从而减少皮肤胶原蛋白的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衰老 银耳多糖 透明质酸 氧化应激 胶原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