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bamboo charcoal filler on the performance of microbial fuel cell 被引量:2
1
作者 XIE Beizhen SU Qiang YANG Shaoqiang LIU Hong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I0004-I0009,10,共6页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的阳极对提高MFC产电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利用竹炭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等特性,将其作为“三合一”膜电极MFC的阳极填充材料,通过增大阳极比表面积来提高其产电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竹炭至阳极室后,MFC最高...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的阳极对提高MFC产电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利用竹炭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等特性,将其作为“三合一”膜电极MFC的阳极填充材料,通过增大阳极比表面积来提高其产电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竹炭至阳极室后,MFC最高输出电压(外接电阻1 000Ω时)由0.280V增大到0.387V,提高了38.2%,并且输出电压更加稳定;而最大功率密度也由原来的0.22 W/m3增大到1.42 W/m3,同时内阻降低了80.85%(由235 Ω降为45 Ω);库仑效率由15.0%增大到25.6%.说明MF℃阳极室填充竹炭可以显著促进MFC的产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摘要 编辑部 编辑工作 读者
下载PDF
BCFC的制备和成型机理及燃烧特性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光许 刘全润 +2 位作者 文成 张传祥 马名杰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4-86,93,共4页
通过实验确定了生物质煤基燃料炭(BCFC)的制备工艺,研究了BCFC的成型机理和燃烧特性.结果表明,BCFC的制备工艺是将禹州煤、玉米秸秆和黏结剂按照81∶6∶13的质量比混合成型,再经700℃炭化处理.生物质型煤的内部结构、禹州煤和有机黏结... 通过实验确定了生物质煤基燃料炭(BCFC)的制备工艺,研究了BCFC的成型机理和燃烧特性.结果表明,BCFC的制备工艺是将禹州煤、玉米秸秆和黏结剂按照81∶6∶13的质量比混合成型,再经700℃炭化处理.生物质型煤的内部结构、禹州煤和有机黏结剂的黏结性是BCFC成型的保证.市售燃料炭在燃烧初期燃烧强度较大,但持久性逊于BCFC,这与二者挥发分、固定碳和发热量的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煤基燃料炭 制备工艺 成型机理 燃烧特性
下载PDF
木炭粉胶合制成型燃料炭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江茂生 黄彪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79-82,共4页
 研究了用木炭粉胶合制作成型燃料炭的工艺方法。通过考察12种胶粘剂对炭块的强度和燃烧性质的影响,优选出适用的粘结剂,并对生产工艺与配方进行了优化。文章指出,炭的粒度越小越有利于成品强度的提高和减少胶的用量;当粘结剂A∶淀粉...  研究了用木炭粉胶合制作成型燃料炭的工艺方法。通过考察12种胶粘剂对炭块的强度和燃烧性质的影响,优选出适用的粘结剂,并对生产工艺与配方进行了优化。文章指出,炭的粒度越小越有利于成品强度的提高和减少胶的用量;当粘结剂A∶淀粉胶∶二次纤维配比为3.2∶0.8∶0.1时,可以制备出性能良好的成型燃料炭,成型加工成本只需395元/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型燃料炭 木炭粉 胶合 制备工艺 粘结剂 配方
下载PDF
生物质炭成型燃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吕微 蒋剑春 +1 位作者 刘石彩 徐俊明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10年第5期48-52,共5页
概述了生物质炭成型燃料的制备工艺,重点介绍了成型胶黏剂的种类,包括:有机类、无机类及有机-无机复合类。此外,讨论了生物质炭成型燃料性能的影响因素,包括胶黏剂、添加剂、成型工艺及原料粒度等。最后,指出了生物质炭成型燃料的发展... 概述了生物质炭成型燃料的制备工艺,重点介绍了成型胶黏剂的种类,包括:有机类、无机类及有机-无机复合类。此外,讨论了生物质炭成型燃料性能的影响因素,包括胶黏剂、添加剂、成型工艺及原料粒度等。最后,指出了生物质炭成型燃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成型燃料 制备 胶黏剂 性能
下载PDF
生物质炭成型燃料的成型机理及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泽亚 伍林 +3 位作者 饶文昊 童坤 张琪 刘盈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66,共5页
概述了生物质炭成型燃料的制备机理,重点介绍了胶黏剂的选择,对有机胶黏剂中的淀粉基、木质素基和羟甲基纤维素基胶黏剂以及无机胶黏剂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浅析了水及生物质颗粒粒径对燃料成型的影响;总结并比较了不同设备成型工艺,... 概述了生物质炭成型燃料的制备机理,重点介绍了胶黏剂的选择,对有机胶黏剂中的淀粉基、木质素基和羟甲基纤维素基胶黏剂以及无机胶黏剂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浅析了水及生物质颗粒粒径对燃料成型的影响;总结并比较了不同设备成型工艺,指明了未来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型生物质炭成型燃料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成型燃料 胶黏剂 成型机理
下载PDF
秦汉时期燃料供应与日常生活——兼与李欣博士商榷 被引量:3
6
作者 夏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3-111,117,共10页
木炭是秦汉时期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燃料,并没有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得到普遍应用。在日常生活方面,木炭的使用者主要是特权阶层与富人阶层。秦汉时期广大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燃料依然是薪柴。秦汉时期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从整体上并没有... 木炭是秦汉时期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燃料,并没有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得到普遍应用。在日常生活方面,木炭的使用者主要是特权阶层与富人阶层。秦汉时期广大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燃料依然是薪柴。秦汉时期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从整体上并没有出现所谓燃料危机。历史研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历史情境,分析史料切忌以偏概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燃料 木炭 薪柴 日常生活
下载PDF
宋代能源经济发展述论 被引量:1
7
作者 柴国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8-155,共8页
传统能源经济肇始于先秦,随商品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至宋代呈现完整业态和明显特征,形成了与农牧渔并重的基础性地位。宋代能源商品进一步丰富,价格遵循价值规律价值化波动;能源业专业化发展,制售更趋专业和细化,服务性行业在城镇出现... 传统能源经济肇始于先秦,随商品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至宋代呈现完整业态和明显特征,形成了与农牧渔并重的基础性地位。宋代能源商品进一步丰富,价格遵循价值规律价值化波动;能源业专业化发展,制售更趋专业和细化,服务性行业在城镇出现并较快发展,形成了生产、销售、加工、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成为社会经济组成又一基础业态;能源专营市场、区域性集散商业中心形成,与遍布城镇村的商品市场共同构成了全国性能源市场体系;能源贸易繁荣发展,国家垄断经营、权贵特权经营、商人专业经营、百姓副业化经营等多种形态交织,交易深入街头巷尾,以至生活用燃料所需成为日常,极大便利了官民能源获取,保障了能源供需,促进了农民向城镇小工商业者转化和社会分工细化;能源贸易成为百姓获取生产生活资金的重要途径,能源经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财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能源 煤炭 薪炭
下载PDF
利用森林可燃物制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世友 邱红伟 +2 位作者 陈文龙 李眉慧 马瑞杰 《山东林业科技》 2009年第1期48-49,共2页
用昆明地区8种森林可燃物制成了11种成型炭,实验表明:11种成型炭与2种实木制成的炭的热值相近。将森林可燃物固化制成成型炭可减少林内可燃物载量,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关键词 可燃物 凋落物 成型炭 热值
下载PDF
催化裂解治理废旧轮胎制炭黑和燃料油产业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溉 丁清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2期109-110,144,共3页
介绍采用催化裂解技术治理废旧轮胎制炭黑和燃料油的工艺流程和成套设备,该工艺设备耗能低、产品质量好,工艺合理, 可连续投料、连续运转,处理效率高,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二次污染,适合于治理废旧轮胎的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 废旧轮胎 催化剂 裂解 炭黑 燃料油
下载PDF
明政府对太行山与燕山林木的砍伐——明代北京的燃料供应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培栋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51-54,共4页
明代北京的皇族、军队以及广大市民生活所需的劈柴,明政府冬天取暖所需的木炭,再加上各方面需要的建筑材料,多取之于周边的太行山和燕山。由于明统治者十分腐朽,只知砍伐,不知栽植,破坏了山林的再生,至明朝中期,北京周边的山脉已成为童... 明代北京的皇族、军队以及广大市民生活所需的劈柴,明政府冬天取暖所需的木炭,再加上各方面需要的建筑材料,多取之于周边的太行山和燕山。由于明统治者十分腐朽,只知砍伐,不知栽植,破坏了山林的再生,至明朝中期,北京周边的山脉已成为童山秃岭,直接导致自然生态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卫 易州山厂 惜薪司
下载PDF
宋代能源结构变迁原因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柴国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3-127,共5页
宋代燃料结构发生变化,初步形成了封建社会中后期“北方多石炭,南方多木炭”的基本能源格局。煤炭的大量使用并非因森林资源枯竭导致“被动式”的以煤代薪。通过对燃料资源利用量与社会消耗量进行比较,可知宋代生物质燃料资源总体充裕,... 宋代燃料结构发生变化,初步形成了封建社会中后期“北方多石炭,南方多木炭”的基本能源格局。煤炭的大量使用并非因森林资源枯竭导致“被动式”的以煤代薪。通过对燃料资源利用量与社会消耗量进行比较,可知宋代生物质燃料资源总体充裕,燃料结构变迁是因生物质燃料与社会持续发展的不适应性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历史必然,比如燃料生产、运输成本等因素制约等。宋代煤炭对薪炭的替代地域和程度有限,未能改变农耕社会生物质燃料的基础作用和地位,也不足以引发推动社会实质性变革的“燃料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薪柴 煤炭 燃料结构
下载PDF
废橡胶制备燃料油和炭黑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郭应臣 乔占平 王宏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2-83,共2页
介绍了由废旧橡胶通过催化裂解制备燃料油和炭黑的方法 ,着重探讨了影响燃料油产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燃料油收率达 42 % ,炭黑产率 48% ,炭黑纯度在
关键词 废橡胶 燃料油 炭黑 脱硫 废物处理
下载PDF
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 被引量:12
13
作者 石磊 《汽车工程师》 2013年第1期50-52,共3页
文章以汽车排放污染来源及危害入题,阐述了控制燃油蒸发排放污染的重要意义,列举了燃油蒸发排放的主要来源及燃油蒸发控制的几种方法,并详细讨论了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功能、结构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燃油蒸发控制的元件活性... 文章以汽车排放污染来源及危害入题,阐述了控制燃油蒸发排放污染的重要意义,列举了燃油蒸发排放的主要来源及燃油蒸发控制的几种方法,并详细讨论了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功能、结构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燃油蒸发控制的元件活性炭罐、炭罐控制阀的重要作用及工作原理,也做出了详细的阐述。文章最后介绍了一种燃油蒸发控制装置——车载加油蒸气回收装置,可供汽车产品设计及使用时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蒸发 排放 活性炭罐 炭罐控制阀
下载PDF
油脂与饲料工业锅炉燃料油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4
作者 程阿金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04年第4期30-32,共3页
对油脂与饲料工业燃油锅炉使用中的常见问题以及燃料油主要质量指标的优劣对燃烧工况的关联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经济实用且简便的解决方法,在改善燃油锅炉燃烧工况与抑制硫、钒的腐蚀,灰分积焦、积炭、油泥生成等问题的同时,又... 对油脂与饲料工业燃油锅炉使用中的常见问题以及燃料油主要质量指标的优劣对燃烧工况的关联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经济实用且简便的解决方法,在改善燃油锅炉燃烧工况与抑制硫、钒的腐蚀,灰分积焦、积炭、油泥生成等问题的同时,又达到了降低能耗、减少烟气排放的目的,并列举了一些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工业 燃油锅炉 燃料油 使用 腐蚀 灰分积焦 积炭 解决方法
下载PDF
浅析摩托车燃油蒸发排放测试过程
15
作者 周凯 《摩托车技术》 2012年第8期50-52,共3页
摩托车国Ⅲ排放标准的执行利于摩托车产业的升级,也利于摩托车企业和检测机构抢占市场制高点。同时,对企业和检测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燃油蒸发排放作为主要测试项目之一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 燃油蒸发 排放测试 炭罐
下载PDF
焦炉煤气作燃料生产炭黑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16
作者 乔思怀 《河南冶金》 2004年第4期26-27,42,共3页
介绍了河南天宏焦化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应用焦炉煤气替代燃料油生产炭黑的工艺流程、工艺设计及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
关键词 炭黑 焦炉煤气 新工艺 焦化 开发 替代燃料 工艺设计 燃料生产 集团 经济
下载PDF
兰炭基茶叶烘焙型炭成型工艺参数研究
17
作者 李弯弯 《煤炭与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143-145,152,共4页
为探究采用兰炭制备茶叶烘焙型炭的可行性,选用新疆兰炭与果木炭制备兰炭基茶叶烘焙型炭,研究其最优的成型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随着成型压力、成型水分、黏结剂添加比例、烘干后残余水分增加,炭粒之间的填充密度变大,型炭变得更加紧实... 为探究采用兰炭制备茶叶烘焙型炭的可行性,选用新疆兰炭与果木炭制备兰炭基茶叶烘焙型炭,研究其最优的成型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随着成型压力、成型水分、黏结剂添加比例、烘干后残余水分增加,炭粒之间的填充密度变大,型炭变得更加紧实。但较高的成型压力等会导致型炭表面的裂纹数量增加,炭粒距离变大、成键性变差。当成型压力、成型水分、黏结剂添加比例、烘干后残余水分分别为25 MPa、28%、5%、7.5%时,型炭的冷压强度最优,达533 N/个。型炭的发热量达28.47 MJ/Kg,挥发分<14%,优于果木炭燃料,由此推测兰炭基茶叶烘焙型炭可替代果木炭用于焙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炭 果木炭 成型参数 型炭 冷压强度 烘焙燃料
下载PDF
燃气喷吹技术调控铁矿烧结熔化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程志龙 杨剑 +2 位作者 魏赏赏 郭志罡 王秋旺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44-1049,共6页
寻找清洁燃料替代焦粉是铁矿石烧结工序中降低排放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高木炭替代比例下烧结质量严重恶化的问题,使用燃气喷吹技术对烧结床内熔化特性进行调控。首先,分别对焦粉烧结、60%木炭烧结和0.5%甲烷喷吹烧结进行了红外热像测... 寻找清洁燃料替代焦粉是铁矿石烧结工序中降低排放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高木炭替代比例下烧结质量严重恶化的问题,使用燃气喷吹技术对烧结床内熔化特性进行调控。首先,分别对焦粉烧结、60%木炭烧结和0.5%甲烷喷吹烧结进行了红外热像测试。与焦粉烧结相比,60%木炭烧结的熔化区厚度明显变薄。燃气喷吹技术从上游显著拓宽了60%木炭烧结熔化区的厚度。其次,数据显示随着甲烷喷吹浓度的提高,熔化温度保持时间延长,烧结矿粉碎强度也有显著改善。此外,当喷吹浓度达到0.4%时,烧结矿强度已经高于焦粉烧结强度。进一步提高喷吹浓度至0.5%,烧结强度的增幅有所减缓,烧结时间也已经超过焦粉烧结时间。建议最佳甲烷喷吹浓度为0.4%~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石烧结 木炭 燃气喷吹 红外热像 熔化区厚度
原文传递
鲁山望城岗冶铁遗址出土燃料鉴定与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树芝 孙凯 焦延静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87,共6页
鲁山县望城岗冶铁遗址出土的12块木炭都是栎属,其中槲栎组占比较高,麻栎组次之。表明当时的人们有意选择燃烧热值高、火力强大、燃烧持久的优质栎木作为冶铁燃料。通过对木炭样品的观察,发现58%有明显的材表,木炭样品的年轮数大于或等... 鲁山县望城岗冶铁遗址出土的12块木炭都是栎属,其中槲栎组占比较高,麻栎组次之。表明当时的人们有意选择燃烧热值高、火力强大、燃烧持久的优质栎木作为冶铁燃料。通过对木炭样品的观察,发现58%有明显的材表,木炭样品的年轮数大于或等于10轮,直径在5.2厘米或以上,认为古人对采集冶铁燃料可能有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望城岗遗址 冶铁 燃料 木炭
原文传递
植硅体和木炭遗存揭示陕西进步遗址西周时期陶窑燃料利用情况
20
作者 马志坤 刘舒 +1 位作者 郭昕 黄江博 《西部考古》 2021年第2期219-228,共10页
西周时期制陶业较商代有了一定的发展和变化,目前西周制陶业研究集中在陶器的类型、制作原料、烧制工序和窑炉结构等领域,对于陶窑燃料种类和利用问题缺乏清晰的认识。本文以陕西西安进步遗址西周时期的陶窑作为研究对象,对窑内燃料样... 西周时期制陶业较商代有了一定的发展和变化,目前西周制陶业研究集中在陶器的类型、制作原料、烧制工序和窑炉结构等领域,对于陶窑燃料种类和利用问题缺乏清晰的认识。本文以陕西西安进步遗址西周时期的陶窑作为研究对象,对窑内燃料样品进行植硅体分析和木炭鉴定,发现了来自黍亚科(Panicoideae)、竹亚科(Bambusoideae)、早熟禾亚科(Pooideae)、画眉草亚科(Eragrostidoideae)、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和粟稃壳(Setaria italica)等禾草类的植硅体,以及针叶树、阔叶树等木本植硅体;木炭遗存中也鉴定到云杉属(Picea)和槭木属(Acer)等木本植物,实验结果表明,西周时期烧陶燃料构成呈现出广谱性的特点。结合西周文献及相关资料,进一步分析认为西周古人陶窑燃料利用特点可能与烧陶技术、古人经验和社会意识形态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步遗址 西安 西周时期 制陶业 燃料组成 植硅体 木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