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on-geometrically Similar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Wake Field of Full-scale Ships 被引量:1
1
作者 Chunyu Guo Qi Zhang Yu Shen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CSCD 2015年第3期225-233,共9页
规模效果导致在模型规模和实际轮船的 wake 地之间的大差异,并且在在预言实际轮船的表演的成穴性能和令人激动的力量测试引起差别。因此,从轮船模型的测试数据是什么时候,直接使用了预言实际轮船的表演,测试结果必须受到实验修正。... 规模效果导致在模型规模和实际轮船的 wake 地之间的大差异,并且在在预言实际轮船的表演的成穴性能和令人激动的力量测试引起差别。因此,从轮船模型的测试数据是什么时候,直接使用了预言实际轮船的表演,测试结果必须受到实验修正。这研究为壳模型的反向的设计建议一个方法。比作一个几何上类似的壳模型,修改模型产生的 wake 地接近一艘实际轮船的。一非 -- 轮船和海洋工程(KRISO ) s 容器轮船(KCS ) 的一个朝鲜研究院的几何上类似的模型被设计。数字模拟用这个模型被执行,并且它的结果与照原尺寸的计算结果相比。由非几何上类似的模型得到照原尺寸的轮船的 wake 领域的变丑方法成功地被用于 K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模型 几何相似 尾场 舰船 预测 船舶性能 测试数据 反向设计
下载PDF
Full-scale model tests and nonlinear analysis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simply supported box girders
2
作者 Fang Zhi Tang Shenghua He Xin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14年第1期67-76,共10页
Full-scale model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a 30 m span prestressed concrete box girder and a 20 m span prestressed concrete hollow slab. Failure models were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tensile failure and crushing of ro... Full-scale model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a 30 m span prestressed concrete box girder and a 20 m span prestressed concrete hollow slab. Failure models were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tensile failure and crushing of roof concrete,respectively. The ductility indexes of the box girder and hollow slab were 1.99 and 1.23, respectively,according to the energy viewpoint. Based on the horizontal section hypothesis,the nonlinear computation procedure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limited banding law,and it could carry out the entire performance analysis including the unloading,mainly focusing on the ways to achieve the unloading curves computation through stress-strain,moment-curvature and load-displacement curves. Through the procedure,parameters that influence on the bearing capacity,deformation performance and ductility of the structures were analyzed. Those parameters were quantity of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and tension coefficients of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From the analysis,some useful conclusions can b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非线性分析 简支箱梁 模型试验 全尺寸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预应力钢筋 延性系数
下载PDF
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study on design performance of full-scale viscoelastic dampers 被引量:1
3
作者 Shiang-Jung Wang I-Chen Chiu +1 位作者 Chung-Han Yu Kuo-Chun Chang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8年第4期693-706,共14页
Viscoelastic(VE) dampers, with their stiffness and energy dissipation capabiliti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civil engineering for mitigating wind-induced vibration and seismic responses of structures, thus enhancin... Viscoelastic(VE) dampers, with their stiffness and energy dissipation capabiliti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civil engineering for mitigating wind-induced vibration and seismic responses of structures, thus enhancing the comfort of residents and serviceability of equipment inside. In past relevant research, most analytical models for characterizing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VE dampers were verified by comparing their predictions with performance test results from small-scale specimens, which might not adequately or conservatively represent the actual behavior of full-scale dampers, especially with regard to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rise, and heat convection effects. Thus, in this study, by using a high-performance testing facility with a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full-scale VE dampers were dynamically tested with different displacement amplitudes, excitation frequencies, and ambient temperatures. By comparing the analytical predictions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adopting the fractional derivative method together with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excitation frequencies, ambient temperatures, temperature rises, softening, and hardening, can reproduce the design performance of full-scale VE dampers very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coelastic damper full-scale designperformance dynamic test fractional derivative model
下载PDF
常泰长江大桥组合索塔锚固结构钢-混传剪构造足尺模型试验研究
4
作者 赵灿晖 王康康 +1 位作者 沈孔健 郑清刚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8,共8页
常泰长江大桥索塔锚固结构采用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结构,为研究该新型组合索塔锚固结构钢-混传剪构造的受力特性,进行钢-混传剪构造足尺模型试验研究。制作2个锚固结构足尺节段试验模型,通过压剪试验研究锚固结构的荷载~滑移曲线及应力... 常泰长江大桥索塔锚固结构采用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结构,为研究该新型组合索塔锚固结构钢-混传剪构造的受力特性,进行钢-混传剪构造足尺模型试验研究。制作2个锚固结构足尺节段试验模型,通过压剪试验研究锚固结构的荷载~滑移曲线及应力、应变分布等受力特性,并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锚固结构的传力机理和各组件的内力分配比例,推导剪力钉剪力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在2.14倍单索最大索力荷载作用下,锚固结构保持弹性状态,钢壁板未产生明显滑移,钢-混界面最大滑移不超过0.25 mm,该锚固结构中钢-混传剪构造至少具有2.14倍的安全系数;荷载作用下,剪力钉剪力从上至下逐渐增大,锚腹板附近底部3排剪力钉剪力较大,钢-混传剪构造至少存在剪力钉和界面摩擦力2种传剪机制,钢-混传剪构造的承载能力显著提高;钢-混传剪构造受力过程分为粘结力传力阶段和局部滑移阶段,剪力钉剪力分布不仅与沿剪切方向长度分布有关,也与荷载的大小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组合索塔锚固结构 钢-混传剪构造 荷载~滑移曲线 足尺模型试验 有限元法
下载PDF
热辐射不对称条件下室内热环境的数值模拟
5
作者 赵晓丽 胡松涛 +2 位作者 朱辉 王刚 韩立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04-3812,共9页
建筑内围护结构的热辐射不对称可能引起的室内温湿度分布异常,严重时甚至导致热舒适区的偏移。为精确预测热辐射不对称条件下室内热环境的变化特征,以海信空调公司的青岛厂区的环境实验室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实验室的尺寸、布置进行全... 建筑内围护结构的热辐射不对称可能引起的室内温湿度分布异常,严重时甚至导致热舒适区的偏移。为精确预测热辐射不对称条件下室内热环境的变化特征,以海信空调公司的青岛厂区的环境实验室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实验室的尺寸、布置进行全尺寸建模,并且保留了空调器内部的流动和换热结构,从而保证模拟结果的精度。为了兼顾流动和传热问题过程中高雷诺转捩流和远场低雷诺流动,采用了SST k-ω湍流模型;采用多孔介质模型模拟空调器内部换热器;采用Coupled算法来实现快速迭代计算。为了验证模拟的精确度,进行了相同边界条件下的试验测量,获得实验室内210个测点的温度值和4个高度上的相对湿度,并计算得到室内气流的均匀度、垂直温差等关键参数。结果表明,空调送风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7%,98%温度测点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研究表明,通过全尺寸数值模拟可以得到精度较高的室内温度分布的模拟结果,精确预测非对称热辐射条件下室内热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辐射不对称 数值模拟 全尺寸建模 温度 相对湿度
下载PDF
30 m预应力UHPC箱梁抗弯性能试验及结构优化研究
6
作者 马熙伦 唐梓轩 +1 位作者 陈宝春 范冰辉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99,共7页
为了解大尺寸预应力UHPC箱梁的抗弯性能,以预应力UHPC公路桥——河北石磁跨线桥为背景,设计、制作1片长30 m的足尺预应力UHPC箱梁模型进行四点弯曲试验,结合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试验现象及裂缝分布、跨中荷载~位移曲线、受拉区UHPC及筋... 为了解大尺寸预应力UHPC箱梁的抗弯性能,以预应力UHPC公路桥——河北石磁跨线桥为背景,设计、制作1片长30 m的足尺预应力UHPC箱梁模型进行四点弯曲试验,结合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试验现象及裂缝分布、跨中荷载~位移曲线、受拉区UHPC及筋材应力~应变曲线。在此基础上分别考虑普通钢筋配筋情况、预应力筋数、腹板厚度和底板厚度等参数对预应力UHPC箱梁进行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箱梁破坏时受压区UHPC未压溃、受拉区钢纤维被拔出,裂缝贯通底板;根据荷载~位移曲线,箱梁受力可分为弹性阶段、裂缝发展阶段、裂缝快速发展阶段和破坏阶段;根据应力~应变曲线,受拉区UHPC在纵筋屈服时仍能贡献抗拉能力;试验现象及力学指标实测值均说明了预应力UHPC箱梁抗弯能力还有很大富裕空间,可进一步优化。完全不配置普通钢筋的预应力UHPC箱梁仍能满足抗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要求;底部预应力筋数增多可有效提高受压区UHPC的抗压强度利用率;腹板厚度过薄会造成腹板主拉应力过大问题,不宜薄于8 cm;采用体外预应力的方法可有效减薄底板所需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UHPC箱梁 抗弯性能 破坏形态 裂缝分布 结构优化 足尺模型试验 有限元法
下载PDF
斜拉桥索塔锚固区环向预应力筋优化方法研究
7
作者 彭军安 薛锟 +2 位作者 张鹤 鲍春钱 张智华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3,共7页
为防止斜拉桥索塔锚固区开裂、改善锚固区应力分布,基于遗传算法结合三维数值仿真提出一种索塔锚固区环向预应力筋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数值仿真模型识别混凝土待优化区域,将张拉系数作为设计变量,建立数学优化模型,再结合遗传算法不断... 为防止斜拉桥索塔锚固区开裂、改善锚固区应力分布,基于遗传算法结合三维数值仿真提出一种索塔锚固区环向预应力筋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数值仿真模型识别混凝土待优化区域,将张拉系数作为设计变量,建立数学优化模型,再结合遗传算法不断迭代优化设计变量,使索塔锚固区达到最优应力状态。以溧宁高速公路景宁高架段斜拉桥为背景,通过数值仿真和足尺模型试验,建立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以锚固区应力水平为优化目标对索塔锚固区环向预应力筋进行优化迭代,并依据实测预应力损失修正优化方案。结果表明:环向预应力筋能为锚固区塔壁提供6~8 MPa的预压应力,可有效增强锚固区塔壁的抗拉能力;足尺模型试验实测预应力损失约为10%,且通过试验测得的应力值与理论计算值相吻合,数值仿真结果准确;采用最终得到的预应力方案可使索塔锚固区最大拉应力降低27.1%,有效改善锚固区应力分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索塔锚固区 环向预应力 优化方法 遗传算法 数值仿真 足尺模型试验
下载PDF
基于UNet3+生成对抗网络的视频异常检测
8
作者 陈景霞 林文涛 +1 位作者 龙旻翔 张鹏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7-784,共8页
为解决传统视频异常检测方法在不同场景下多尺度特征提取不完全的问题,提出两种方法:一种是用于简单场景的基于UNet3+的生成对抗网络方法(简称U3P^(2)),另一种是用于复杂场景的基于UNet++的生成对抗网络方法(简称UP^(3))。两种方法分别... 为解决传统视频异常检测方法在不同场景下多尺度特征提取不完全的问题,提出两种方法:一种是用于简单场景的基于UNet3+的生成对抗网络方法(简称U3P^(2)),另一种是用于复杂场景的基于UNet++的生成对抗网络方法(简称UP^(3))。两种方法分别对连续输入的视频帧生成预测,引入多种损失函数和光流模型学习其外观与运动信息,通过计算AUC进行性能评估。U3P^(2)方法以6.3 M参数量在Ped2数据集的AUC提升约0.6%,而UP^(3)方法在Avenue数据集的AUC提升约0.8%,验证其能够有效应对不同场景下的异常检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对抗网络 视频异常检测 U型卷积网络 全尺度跳跃连接 密集跳跃连接 光流模型 多尺度特征提取
下载PDF
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钢轨抗倾翻性能全参数化计算方法
9
作者 杜香刚 王继军 +2 位作者 王卫东 朱光楠 张爽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35-1444,共10页
列车通过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时,扣件和弹性支承块的弹性叠加容易使钢轨倾翻角和轨头横移量显著增大,导致动态轨距扩大,进而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综合考虑轮轨激励形式及其载荷作用关系(包括轮轨垂向力的准静态成分、动态成... 列车通过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时,扣件和弹性支承块的弹性叠加容易使钢轨倾翻角和轨头横移量显著增大,导致动态轨距扩大,进而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综合考虑轮轨激励形式及其载荷作用关系(包括轮轨垂向力的准静态成分、动态成分及其作用位置、轮轨水平力及其作用位置以及钢轨廓形等)、扣件系统力学特性及其几何参数(包括扣件系统的垂向及横向刚度和阻尼以及外形尺寸等)、弹性支承块力学特性及其几何参数(包括弹性支承块的各向刚度、模量、泊松比以及外形尺寸等),建立准确的力学分析模型和几何关系模型,全面清晰地表征了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受力特点。基于力矩平衡计算原理,提出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钢轨抗倾翻性能全参数化计算方法,根据单节点实尺模型残余变形试验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修正,若考虑消除初始装配间隙影响,支承块间距扩大理论计算值增加0.04 mm加以修正,轨距扩大量应增加0.2 mm加以修正,通过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单节点实尺模型试验结果与传统实体有限元模型仿真结果,证明数据吻合度极高。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全参数计算方法与单节点实尺模型试验结果、实体有限元模型仿真结果吻合程度良好;利用本文所提出的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钢轨抗倾翻性能全参数化计算方法,可以高效准确地开展多参数敏感性分析;能够为不同运营条件下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及其部件优化提供设计依据,并奠定充分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 钢轨抗倾翻性能 轨距保持能力 实尺模型试验 全参数化计算方法
下载PDF
无粘结环锚预应力衬砌张拉工艺足尺模型试验研究
10
作者 陆岸典 唐欣薇 +2 位作者 严振瑞 麦胜文 姚广亮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147,共6页
针对预应力衬砌张拉过程中易出现应力集中而导致张拉裂缝的现象,通过开展洞外地面足尺模型试验,提出了分级分步张拉顺序和质量控制指标。首先根据钢绞线摩阻测试计算出摩擦系数,随后应用上述张拉顺序和质量控制方法进行自动张拉,并采用... 针对预应力衬砌张拉过程中易出现应力集中而导致张拉裂缝的现象,通过开展洞外地面足尺模型试验,提出了分级分步张拉顺序和质量控制指标。首先根据钢绞线摩阻测试计算出摩擦系数,随后应用上述张拉顺序和质量控制方法进行自动张拉,并采用磁通量传感器和混凝土应变计分别对钢绞线和内衬混凝土的应力变化开展实测。现场张拉试验结果表明:①钢绞线沿程预应力损失约16.3%,采用的双层钢绞线在实践中可保证较高的有效预应力;②对锚具槽进行分级分步张拉,可使内衬混凝土获得较均匀的封闭环向压应力环,平均压应力达-10.9 MPa;③提出的3项控制指标可进行量化管理,结合自动张拉技术可有效地保证张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结环锚 预应力内衬 分级分步张拉 质量控制 足尺模型试验
下载PDF
襄阳东站钢屋盖超多杆连接节点设计与足尺模型试验研究
11
作者 彭俊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8-94,共7页
襄阳东站屋盖南北向长358m,东西向最大跨度86m,采用焊接球钢网架,整体不设变形缝,南端开设瀑布造型大洞口,由于屋盖结构超长、不连续、大悬挑及瀑布造型使得钢屋盖空间受力十分复杂,特在分叉柱柱顶沿南北向设置加强杆以加强屋盖瀑布区... 襄阳东站屋盖南北向长358m,东西向最大跨度86m,采用焊接球钢网架,整体不设变形缝,南端开设瀑布造型大洞口,由于屋盖结构超长、不连续、大悬挑及瀑布造型使得钢屋盖空间受力十分复杂,特在分叉柱柱顶沿南北向设置加强杆以加强屋盖瀑布区洞口两侧边缘约束刚度及改善结构整体受力性能。钢屋盖瀑布区悬挑端分叉柱柱顶节点相连杆件达12根之多,该节点作为屋盖结构的关键节点,其受力状态尤为复杂,创新地采用了半铸造半相贯焊连接形式并采取了构造加强措施,针对该超多杆连接节点进行了足尺模型加载试验验证,详细介绍了试验加载装置、加载方案、试验现象及试验结果,并进行了有限元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对比分析结果与加载试验吻合较好;该超多杆半铸造半相贯焊连接节点构造合理、承载力高,薄弱部位出现在与铸造本体相连的接长钢管上,满足强节点弱构件、强连接弱构件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结构 瀑布型钢屋盖 超多杆连接节点 半铸造半相贯焊 足尺模型试验
下载PDF
节段预制拼装箱梁桥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12
作者 曹洪亮 刘帅 +1 位作者 殷涛 黄宛昆 《结构工程师》 2024年第1期107-114,共8页
湿接缝纵向拼装的方法在节段预制拼装桥梁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湿接缝结合面抗剪受力性能研究较为缺乏。以某高速公路20 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为背景,设计了节段预制拼装箱梁桥的抗剪性能足尺模型试验,对桥梁湿接缝节段的抗剪... 湿接缝纵向拼装的方法在节段预制拼装桥梁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湿接缝结合面抗剪受力性能研究较为缺乏。以某高速公路20 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为背景,设计了节段预制拼装箱梁桥的抗剪性能足尺模型试验,对桥梁湿接缝节段的抗剪性能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试件的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现浇接缝和相邻节段预制箱梁的挠度在试验初期变形基本一致;当荷载超过600 kN时,挠度差明显增大;当试验荷载达到1 100 kN时,湿接缝与箱梁混凝土的结合面失去传递荷载的能力,试验模型发生破坏;采用节段预制拼装的箱梁桥,其破坏模式是先结合面开裂后湿接缝混凝土开裂破坏;施加并提高纵向预应力,可以提高拼接箱梁桥结合面开裂后的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梁桥 节段预制拼装 湿接缝 抗剪性能 足尺模型试验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基于足尺节段模型的正交异性钢桥面疲劳性能
13
作者 汪金辉 程菊科 +1 位作者 蒋欣 谢瑛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4,共7页
为了研究正交异性钢桥面的疲劳性能,根据新结构细部焊接工艺的研究成果和合理的结构参数,设计了足尺节段疲劳试验模型,通过足尺模型试验确定不同焊接工艺下各疲劳易损细节的实际疲劳抗力。铺装层作为钢桥面板之上的行车功能层,直接承担... 为了研究正交异性钢桥面的疲劳性能,根据新结构细部焊接工艺的研究成果和合理的结构参数,设计了足尺节段疲劳试验模型,通过足尺模型试验确定不同焊接工艺下各疲劳易损细节的实际疲劳抗力。铺装层作为钢桥面板之上的行车功能层,直接承担车辆轮载。分别设计了树脂沥青铺装和浇注式沥青铺装两种铺装结构,进行武汉市江汉七桥铺装层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协同受力体系的模型试验,并考虑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铺装层的钢桥面板U肋与顶板构造细节,由于铺装层与钢桥面板的协同作用,其应力幅值相较于无铺装层时显著降低;该应力幅值随着铺装层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疲劳性能 足尺节段模型试验 U肋 铺装层 温度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预应力复合衬砌足尺模型试验关键施工工艺研究
14
作者 罗晶 唐欣薇 莫键豪 《广东水利水电》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基于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预应力复合衬砌足尺模型试验,针对此类衬砌结构型式的施工难点,从作业台车研制、内衬混凝土制备与浇筑、预应力实施等方面开展施工工艺研究。总结了预应力复合衬砌足尺模型的施工内容,并结合模型实施过程中的经... 基于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预应力复合衬砌足尺模型试验,针对此类衬砌结构型式的施工难点,从作业台车研制、内衬混凝土制备与浇筑、预应力实施等方面开展施工工艺研究。总结了预应力复合衬砌足尺模型的施工内容,并结合模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对现有的作业台车提出改进;随后针对预应力复合衬砌的关键施工工艺展开研究,提出了专门的混凝土配合比、配套振捣系统和预应力分级张拉的顺序,以保证内衬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研究成果为预应力复合衬砌结构的现场施工工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复合衬砌 足尺模型 施工工艺 作业台车 分级张拉
下载PDF
管道环焊缝拉伸应变容量模型分析及改进
15
作者 王昊 张浩楠 +4 位作者 吴圣思 吴江桥 张振永 刘啸奔 张宏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116,共9页
为了确保石油天然气管线在复杂服役环境下的本质安全,探讨了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3种管道环焊缝拉伸应变容量模型(CSA Z662、PRCI-CRES、EXXON MOBIL),并对其参数选取范围性进行了汇总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模型预测值和96组全尺寸管道... 为了确保石油天然气管线在复杂服役环境下的本质安全,探讨了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3种管道环焊缝拉伸应变容量模型(CSA Z662、PRCI-CRES、EXXON MOBIL),并对其参数选取范围性进行了汇总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模型预测值和96组全尺寸管道及宽板拉伸试验数据的差异,对各拉伸应变容量模型在不同钢级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验证,并使用90%置信上限倒数法计算了模型安全系数。结果表明:由于CSA Z662模型断裂韧性取值上限过小,导致其对于中、高钢级管线的预测值过于保守;EXXON MOBIL和PRCI-CRES模型更为完善,二者预测结果相似,并与试验结果较为相符。针对EXXON MOBIL和PRCI-CRES模型计算所得的安全系数可以明显改善模型预测结果,可将非保守预测值最大误差控制在约30%范围内,从而有效满足较为保守的设计要求。研究结果可为管线基于应变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焊缝 拉伸应变容量模型 本质安全 全尺寸试验 宽板试验 断裂韧性
下载PDF
再生复合轨枕有砟轨道疲劳试验
16
作者 徐铁华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24年第1期29-32,共4页
为探究再生复合轨枕有砟轨道的疲劳特性,建立了有砟轨道结构足尺模型,开展疲劳试验,测试并分析了不同荷载循环次数下的钢轨-轨枕相对位移、轨距、轨枕-道床垂向相对位移和道床下沉量等参数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所测试的参数均随... 为探究再生复合轨枕有砟轨道的疲劳特性,建立了有砟轨道结构足尺模型,开展疲劳试验,测试并分析了不同荷载循环次数下的钢轨-轨枕相对位移、轨距、轨枕-道床垂向相对位移和道床下沉量等参数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所测试的参数均随荷载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变化,当荷载循环次数达到150万次后趋于稳定;再生复合轨枕具有良好的弹性,减小了道床下沉量;再生复合轨枕有砟轨道300万次疲劳荷载后仍能保持良好的轨道状态,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复合轨枕 疲劳性能 有砟轨道 足尺模型 钢轨 轨枕 道床
下载PDF
分段推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方法探讨
17
作者 刘岩 《混凝土世界》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为拓展JGJ/T 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和JGJ/T 294—2013《高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规程》的检测范围,使其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对回弹值与抗压强度关系散点呈分区段变化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分段测强曲线推定混... 为拓展JGJ/T 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和JGJ/T 294—2013《高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规程》的检测范围,使其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对回弹值与抗压强度关系散点呈分区段变化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分段测强曲线推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制作了不同强度等级的足尺模型。在足尺模型中,试验制作了不同类型的结构构件,通过得到回弹值与抗压强度之间关系的散点图,对散点分布进行分析,发现散点分区段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之后将不同区段的散点分别进行回归拟合,得到一条连续的回归测强曲线,实现分区段推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结果表明:分段测强曲线推定混凝土强度拓展了测强曲线的适用范围,同时提高了测强曲线的精度,使JGJ/T 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和JGJ/T 294—2013《高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规程》具有更强的适用性,为日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提供更好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弹仪 碳化深度 足尺模型 分段测强曲线 分段推定 抗压强度
下载PDF
预制拼装钢-UHPC组合桥面板湿接缝抗弯性能研究
18
作者 廖万成 赵华 安家禾 《中外公路》 2024年第1期102-110,共9页
纵肋上置并形成PBL剪力连接件的钢-UHPC组合桥面板是一种新型桥面结构。该结构采用预制拼装施工,工厂预制钢-UHPC组合梁段,现场进行施工组装,相邻钢梁通过焊接形成一体,而相邻UHPC桥面板则通过现浇UHPC湿接缝连成一体,湿接缝是其薄弱部... 纵肋上置并形成PBL剪力连接件的钢-UHPC组合桥面板是一种新型桥面结构。该结构采用预制拼装施工,工厂预制钢-UHPC组合梁段,现场进行施工组装,相邻钢梁通过焊接形成一体,而相邻UHPC桥面板则通过现浇UHPC湿接缝连成一体,湿接缝是其薄弱部位。针对该新型结构其湿接缝相关研究较少的问题,该文以某实际工程为背景,完成钢-UHPC组合桥面板湿接缝足尺模型抗弯性能试验。建立Abaqus有限元模型,并采用试验结果校核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湿接缝截面模拟方式、钢面板厚度、UHPC层厚度和燕尾榫角度的有限元模型参数分析。对比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美国房屋建筑规范》(ACI)以及中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关于构件的刚度计算公式,发现中国规范计算值更接近试验值。基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刚度计算公式,结合试验数据进行了参数修正,并用有限元模型结果进行了校核。结果表明:钢-UHPC组合桥面板湿接缝有着优异的延性和刚度;采用摩擦行为模拟湿接缝界面计算成本小且计算效果良好;增加钢板厚度或UHPC层厚度均能有效提高构件刚度和承载力;燕尾榫角度对构件的刚度和承载能力影响很小;参数修正后的抗弯刚度计算公式能较好地计算钢-UHPC组合桥面板构件跨中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UHPC组合桥面板 湿接缝 有限元模型 足尺试验 抗弯性能
下载PDF
减振型装配式轨道设计方案理论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政 娄会彬 +2 位作者 孙立 朱彬 任西冲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0-637,共8页
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大规模建设和满足减振需求,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建立车辆-无砟轨道耦合动力分析模型和室内实尺试验模型,对减振型装配式轨道结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减振型装配轨道结构在列车动载作用下的系统动... 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大规模建设和满足减振需求,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建立车辆-无砟轨道耦合动力分析模型和室内实尺试验模型,对减振型装配式轨道结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减振型装配轨道结构在列车动载作用下的系统动力响应指标均在安全限值范围内,满足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静载试验轨道结构混凝土最大压应变为-129.6με,远小于混凝土极限应变值;卸载后残余变形很小,轨道弹性较好,结构承载能力满足要求;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结构整体受力变形较小,未见裂纹,抗疲劳性能良好;轨道振动从上往下逐层递减,频率为100~125 Hz,最大减振效果可达12.4 dB,结构减振效果显著且减振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装配式轨道 结构设计 理论分析 实尺模型
下载PDF
隧道洞口落石防护分流式引导系统原位试验与数值分析
20
作者 齐欣 邓芊芊 +4 位作者 赵雷 袁松 李贞良 王希宝 余志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9-16,共8页
针对艰险山区隧道洞口落石防护的迫切需要,提出了一种分流式引导系统。开展了2组不同条件下的原位足尺冲击试验,通过高速影像采集与运动分析平台等进行了试验数据采集,并分析了分流式引导系统的分导性能。基于LS-DYNA软件,建立了分流式... 针对艰险山区隧道洞口落石防护的迫切需要,提出了一种分流式引导系统。开展了2组不同条件下的原位足尺冲击试验,通过高速影像采集与运动分析平台等进行了试验数据采集,并分析了分流式引导系统的分导性能。基于LS-DYNA软件,建立了分流式引导系统的非线性动力模型,反演分析了足尺试验,研究了落石分导效果及系统的耗能特征,并开展了落石群冲击下分流式引导系统分流能力的参数分析,研究参数包括横向倾角和纵向倾角。结果表明:系统工作可分为拦截和分流两个阶段,在两个阶段均形成了冲击力峰值,分流阶段冲击力峰值为拦截阶段冲击力峰值的64%;减压环耗能约占系统总耗能的50%;系统跨间横向支撑绳初始处于松弛状态下,试块离开系统时横向偏移距离达到了5.75 m,试块动能仅为初始冲击能量的15%,分流耗能效果明显;横向倾角在40°~45°区间,纵向倾角在20°左右时,系统能获得较好的分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式引导系统 足尺试验 有限元模型 分导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