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p-PLA2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组织病理染色结果的相关性
1
作者 刘亚东 杨磊 +3 位作者 宋少婷 杜雄 刘强 孙建荣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621-626,共6页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组织病理染色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颈动脉剥脱术的患者135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药物使用情况,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组织病理染色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颈动脉剥脱术的患者135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药物使用情况,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Lp-PLA2水平和Lp-PLA2基因R92H、V297F、A379V位点多态性。对剥脱的颈动脉斑块组织行Von kossa染色、α-SMA染色、油红O染色、EVG染色、CD68+免疫组化染色。根据Lp-PLA2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R92H、A379V、V297F位点均未发生突变)、A379V组(仅A379V位点发生突变)、V297F组(仅V297F位点发生突变)、R92H组(仅R92H位点发生突变)。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斑块组织不同病理染色结果之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Lp-PLA2基因多态性对斑块组织病理染色结果的影响。结果对照组、A379V组、V297F组和R92H组之间年龄和血清HDL-C、LDL-C、Lp-PLA2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4个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379V组、V297F组、R92H组斑块组织内钙化和坏死核、脂肪、弹力纤维胶原纤维和巨噬细胞阳性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组之间平滑肌细胞阳性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92H组斑块组织Von kossa染色结果与CD68+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呈正相关(r=0.819,P=0.025),其他病理染色结果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对照组、A379V组和V297F组斑块组织不同病理染色结果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调整年龄和血清HDL-C、LDL-C、Lp-PLA2后,Lp-PLA2基因R92H位点突变是斑块组织内钙化和坏死核阳性百分比、巨噬细胞阳性百分比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分别为1.97、1.26,95%可信区间(CI)为1.56~2.19、1.06~1.53,P<0.05]。结论Lp-PLA2基因R92H位点突变会影响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增加斑块破裂的风险,临床应重点关注LpPLA2基因R92H位点突变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基因多态性 颈动脉斑块 病理染色
下载PDF
泪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病理特征及BCL10和MALT1的表达和意义
2
作者 姜帅 董志军 +4 位作者 董微莉 刘俊茹 张子平 黑砚 杨新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4-808,共5页
目的探讨泪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病理形态特征及肿瘤组织中BCL10和MALT1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19例泪腺MALT淋巴瘤患者(19眼,其中右眼9例,左眼10例)的病变泪腺组织标本为实验组,8例行眶内容物摘除患者(8眼,其中右眼3例,左... 目的探讨泪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病理形态特征及肿瘤组织中BCL10和MALT1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19例泪腺MALT淋巴瘤患者(19眼,其中右眼9例,左眼10例)的病变泪腺组织标本为实验组,8例行眶内容物摘除患者(8眼,其中右眼3例,左眼5例)的正常泪腺组织标本为对照组。采用HE染色观察泪腺组织形态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泪腺中BCL10和MALT1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出现边缘区B细胞以及单核细胞样、小淋巴细胞样和浆细胞样肿瘤细胞浸润,偶见大细胞分布其中,可见肿瘤细胞侵入淋巴滤泡和上皮内,破坏正常结构,形成滤泡定植和淋巴上皮病变。实验组BCL10和MALT1的阳性表达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77,P=0.029;t=3.237,P=0.003)。结论泪腺MALT淋巴瘤出现了弥漫分布的边缘区B细胞和形态多样的肿瘤细胞、获得性淋巴滤泡及大细胞散在分布的病理改变,这可能与BCL10和MALT1表达上调导致的细胞凋亡阻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病理形态学 HE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BCL10 MALT1
下载PDF
不同固定方法对豚鼠眼球后极部的固定效果比较
3
作者 张秀艳 尹贻雪 +1 位作者 宋继科 毕宏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207-1212,共6页
目的:为解决豚鼠眼球组织切片制备过程中所存在的视网膜脱片问题,采用不同固定方法,优化固定效果。方法:2周龄正常豚鼠(75只)随机分为5个大组(A-E组),15个小组,每小组5只。A组(1-3小组)眼球分别置于FAS、Davidson固定液1(D1)和Davidson... 目的:为解决豚鼠眼球组织切片制备过程中所存在的视网膜脱片问题,采用不同固定方法,优化固定效果。方法:2周龄正常豚鼠(75只)随机分为5个大组(A-E组),15个小组,每小组5只。A组(1-3小组)眼球分别置于FAS、Davidson固定液1(D1)和Davidson固定液2(D2)中固定24 h;B组(4-6小组)眼球在固定液中固定1 h后剪切角膜,再固定2 h;C组(7-9小组)眼球在固定液中固定1 h后沿视神经方向将眼球分为左右两半,再固定2 h;D组(10-12小组)眼球在固定液中固定3 h后将眼球分为左右两半;E组(13-15小组)眼球在固定液中固定3 h后剪切角膜。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比较各个小组眼球后极部固定效果。结果:形态观察表明1-6小组、11-15小组眼球表面光滑圆润,色泽透明,7-10小组眼球凹陷皱缩变形。HE染色表明大部分组别眼球后极部组织切片卷曲缠绕,视网膜脱离;1、5、6、14、15小组切片结构规整,其中14小组形态最佳,视网膜、脉络膜、巩膜连接紧密,组织结构清晰,细胞排列规整。结论:采用D1固定液固定3 h后剪切角膜的固定效果最为理想,适用于豚鼠眼球后极部相关组织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眼球后极部 固定液 病理解剖 HE染色
下载PDF
石蜡组织切片制作原理引入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课的探讨
4
作者 程志芬 刘学军 岳阳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4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石蜡组织切片制作原理引入本科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课程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9—12月以自愿参加学习的郑州大学2017级口腔专业59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实验课开课前讲授石蜡组织切片制作原理和HE染色理论知识,通过调查问卷的形... 目的探讨石蜡组织切片制作原理引入本科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课程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9—12月以自愿参加学习的郑州大学2017级口腔专业59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实验课开课前讲授石蜡组织切片制作原理和HE染色理论知识,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价课程效果。结果调查问卷结果显示,57名学生(96.61%)认为该课程有助于实验课中组织切片学习且增加对实验课的兴趣。在口腔组织病理实验课中,39名学生(66.1%)观察到非学习组织结构或异常结构(情况),其中36名学生(92.31%)观察到的异常结构在课程中有讲述。结论石蜡组织切片制作原理引入本科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课程,增强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有助于实验课中读片学习,有效提升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组织切片制作原理 HE染色 组织染色 细胞形态 口腔组织病理学 实验课程 本科生
下载PDF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57例临床病理分析
5
作者 李宝华 钟山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3期208-210,F0003,共4页
目的分析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诊断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57例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分析其免疫表型,结合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 目的分析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诊断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57例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分析其免疫表型,结合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普通型及微乳头亚型在组织病理形态上有差别,在双侧卵巢发病率,伴有非浸润性种植及伴有微小浸润等方面存在差异。结论区分浆液性交界性肿瘤普通型和微乳头型很重要,微乳头型预后较普通型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 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染色
下载PDF
二次脱钙法在临床病理骨组织HE制片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李彬 党裔武 +3 位作者 邱健峰 陈罡 李奇 黄志广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409-412,共4页
目的 探讨二次脱钙法在临床病理骨组织苏木精-伊红(HE)制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6-12月该院病理科脱钙不充分、骨组织块或含钙化组织的蜡块100块,制成病理切片,根据脱钙方法的不同将病理切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 探讨二次脱钙法在临床病理骨组织苏木精-伊红(HE)制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6-12月该院病理科脱钙不充分、骨组织块或含钙化组织的蜡块100块,制成病理切片,根据脱钙方法的不同将病理切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脱钙法,研究组采用二次脱钙法,分析2种方法制片效果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病理切片HE制片结构完整性、HE染色满意度、切片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次脱钙法在临床病理骨组织HE制片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脱钙 临床病理 骨组织 HE制片 HE染色
下载PDF
改良六胺银染色在肾活检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7
作者 郑洁 叶田 +2 位作者 杜园园 陈银凤 汤绚丽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4期569-571,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六胺银染色方法在肾组织活检病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80例确诊的肾活检病理穿刺标本(IgA肾病20例,膜性肾病20例,糖尿病肾病20例,微小病变20例)。采用硫代氨基脲改良六胺银染色法,并与常规六胺... 目的探讨改良六胺银染色方法在肾组织活检病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80例确诊的肾活检病理穿刺标本(IgA肾病20例,膜性肾病20例,糖尿病肾病20例,微小病变20例)。采用硫代氨基脲改良六胺银染色法,并与常规六胺银染色法进行比较。结果采用改良六胺银染色法,肾小球基底膜及肾小管基底膜的染色强度均提升;且不同疾病、不同部位染色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六胺银染色法,能提升染色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方便、快捷、可靠等特点,适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活检病理 改良六胺银染色法 特殊染色
下载PDF
苯酚在病理技术苏木精-伊红染色法中对病理切片质量的影响
8
作者 李红红 廖林虹 +1 位作者 王茜 黄丽娟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25-28,共4页
目的探究苯酚在病理技术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中对病理切片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纳入的80例实施病理诊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病理切片采... 目的探究苯酚在病理技术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中对病理切片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纳入的80例实施病理诊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病理切片采用常规HE染色,观察组病理切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苯酚染色。评估两组患者病理切片诊断准确率、病理切片质量。结果观察组病理切片诊断准确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病理切片诊断准确率(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34)。观察组病理切片质量优良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病理切片质量优良率(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5,P=0.034)。结论苯酚应用于病理技术HE染色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病理切片诊断准确率以及病理切片质量,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科学合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苏木精-伊红染色 病理技术 病理切片诊断准确率 病理切片质量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结核临床误诊分析
9
作者 范宗尚 马丽爽 +1 位作者 付明晨 黄涛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6期6-9,15,共5页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结核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2月至2023年5月收治2例曾误诊的口腔颌面部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张口受限(张口度<3 cm),左侧口腔黏膜可见破溃,边缘呈虫噬状,表面覆盖脓性分泌物,外...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结核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2月至2023年5月收治2例曾误诊的口腔颌面部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张口受限(张口度<3 cm),左侧口腔黏膜可见破溃,边缘呈虫噬状,表面覆盖脓性分泌物,外院病理检查提示慢性炎症,予抗感染治疗1周无效,入院后经胸部X线、CT检查,并再次取病变组织活检,确诊为口腔颌面部结核。1例舌背右侧见0.8 cm×1.0 cm溃疡,边界清晰,呈弹坑状,边缘呈鼠咬状,结合患者症状表现,初步诊断为创伤性口腔溃疡,给予抗感染治疗无效,进一步经胸部X线、结核抗体、病理活检及抗酸染色检查,确诊为口腔颌面部结核。误诊时间分别为12 d和7个月。2例确诊后均行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复诊显示口腔糜烂黏膜、舌黏膜溃疡均愈合,预后较好。结论口腔颌面部结核症状常不典型,误诊率较高,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复杂病例需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并仔细询问病史,查找其他部位结核病灶,及早行病理活检,必要时可试验性抗结核治疗,以提高本病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口腔颌面部 误诊 慢性炎症 口腔溃疡 病理检查 鉴别诊断 抗酸染色
下载PDF
基于迁移学习的乳腺病理图片分类研究
10
作者 马春洁 《微型电脑应用》 2024年第8期42-45,50,共5页
为了辅助乳腺组织病理性切片的良恶性诊断,使用BreakHis公开数据集进行乳腺组织病理图片分类研究。考虑到数据的染色差异和数量不足,分别进行数据的染色归一化和数据增强预处理;采用迁移学习,将微调后的ResNet 50模型用于对预处理后的... 为了辅助乳腺组织病理性切片的良恶性诊断,使用BreakHis公开数据集进行乳腺组织病理图片分类研究。考虑到数据的染色差异和数量不足,分别进行数据的染色归一化和数据增强预处理;采用迁移学习,将微调后的ResNet 50模型用于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类,得到最高分类准确率为99.60%的结果;将所得结果与现有研究结果进行比较,证明所提方法对处理乳腺组织图片分类问题具有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理图片 染色归一化 数据增强 图片分类
下载PDF
全自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P16/Ki-67双染在宫颈病变筛查的价值
11
作者 胡红霞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4期166-170,共5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全自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P16/Ki-67双染在宫颈病变筛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6月在酒钢医院进行宫颈病变筛查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液基薄层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检查、病理... 目的探讨与分析全自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P16/Ki-67双染在宫颈病变筛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6月在酒钢医院进行宫颈病变筛查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液基薄层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检查、病理检查、HPV检测与全自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P16/Ki-67双染检查,判定筛查结果。结果在120例患者中,P16/Ki-67双染阳性28例,总阳性率为23.3%。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判断为良性反应性细胞改变67例、宫颈未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37例、低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12例、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4例,其P16/Ki-67双染阳性率分别为16.4%、21.6%、41.6%、100.0%。在120例患者中,病理检查判断:正常1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8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1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4例、宫颈癌1例,其P16/Ki-67双染阳性率分别为6.2%(1例)、15.3%(13例)、71.4%(10例)、75.0%(3例)、100.0%(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全自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P16/Ki-67双染在宫颈病变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73.7%(14/19)、86.1%(87/101)。ROC曲线分析显示全自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P16/Ki-67双染在宫颈病变筛查的曲线下面积为0.872,Kappa值为0.824。结论全自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P16/Ki-67双染在宫颈病变筛查诊断宫颈癌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都比较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P16/Ki-67双染 宫颈病变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病理检查
下载PDF
宫颈脱落细胞特殊染色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黄府清 蒋群 +4 位作者 蔡辉英 周恒 丁微 张流 阳晓敏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脱落细胞特殊染色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科门诊101名宫颈癌筛查女性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液基薄层细胞(TCT)和宫颈脱落细胞特殊染色技术检查,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 目的探讨宫颈脱落细胞特殊染色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科门诊101名宫颈癌筛查女性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液基薄层细胞(TCT)和宫颈脱落细胞特殊染色技术检查,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阳性35例,阳性率为34.7%;TCT检查的敏感度为31.7%、特异度为61.0%、阳性预测值为54.3%、阴性预测值为37.9%、准确度为43.6%,低于宫颈脱落细胞特殊染色技术的46.5%、74.1%、57.1%、65.2%、62.3%。结论宫颈脱落细胞特殊染色技术为无损伤检查,具有便携性高、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经济实用和不依赖病理医师等特点,适用于人群普查或检测技术设备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宫颈癌普查,也适合基层医院宫颈癌普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筛查 诊断 宫颈脱落细胞特殊染色技术 宫颈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HBcAg in liver cells and the path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liver in 429 HBeAg-positive chronic HBV-infected individuals
13
作者 Fan Nie Chang-Chun Zeng +4 位作者 Guang-Dong Tong Mu-Min Shao Xiao-Hua Le Xin Deng Da-Qiao Zhou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Research》 2024年第3期10-15,共6页
Background:The natural history of chronic HBV infection is typically characterized by four stages:the immune tolerance period,the immune clearance period,the immune control period,and the immune escape period.These st... Background:The natural history of chronic HBV infection is typically characterized by four stages:the immune tolerance period,the immune clearance period,the immune control period,and the immune escape period.These stage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HBcAg in liver cells;however,this relationship remains a topic of broad debate within the field of liver disease.To objec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measure the intracellular distribution of HBcAg,this paper aims to design a method referred to as the“layered evaluation method”and to examine its validation.Methods:The distribution of HBcAg in liver cells is assessed using Image Pro Plus image processing software,along with calculations of cytoplasmic and nuclear positive staining rates.Results: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patients exhibited a positive cytoplasmic expression rate ranging from 0-2.5%.More than 40% of the total sample was categorized within the 0-2.5% positive nuclear expression range.The HBcAg cytoplasmic positive staining rates were classified into five levels:a cytoplasmic HBcAg positive staining rate of less than 0.05% is designated as level 0,indicating negative expression;a staining rate between 0.05% and 5% is classified as level 1;a rate from 5% to less than 10% is classified as level 2;a rate from 10% to less than 20% is classified as level 3;and a nuclear positivity rate exceeding 20% is classified as level 4.Conclusion:The inflammatory activity grade in these patient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ytoplasmic distribution of HBcAg.Furthermore,the nuclear distribution rate of HBcAg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G3 group compared to the other grou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ribution of HBcAg path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liver positive staining rate
下载PDF
Angiogenesis and proliferation of endothelial cells in hypertrophic and nodular port-wine stain
14
作者 Wenxin Yu Jiafang Zhu +2 位作者 Lizhen Wang Gang Ma Xiaoxi Lin 《Chinese Journal of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21年第3期141-146,共6页
Background:Port-wine stain(PWS)has been classified not as the hyperplasia of cells,but rather,as an expansion of malformed vessels.However,previous studies have reported upregulated expression of proangiogenic factors... Background:Port-wine stain(PWS)has been classified not as the hyperplasia of cells,but rather,as an expansion of malformed vessels.However,previous studies have reported upregulated expression of proangiogenic factors in PWS.Several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the pathology exhibits proliferation of numerous endothelial cells in hypertrophic/nodular PWS.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angiopoietin-2(ANG-2),and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in hypertrophic PWS.Methods: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analyze skin samples from 33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PWS.Expression levels of VEGF,MMP-9,ANG-2,and bFGF in hypertrophic PWS were determined by multiplying the intensity by the percentage of immunoreactive cells.Immunoreactivity scores were classified as follows:negative(0),low(1),moderate(2,3,and 4),or high(6).Results:Based on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hypertrophic PWS was divided into vascular malformation and pyogenic granuloma(PG)types.VEGF,MMP-9,ANG-2,and bFGF were significantly activated in the blood vessels of PG-type PWS samples compared with their counterparts in blood vessels of vascular malformation-type PWS samples and controls.PG-type hypertrophic PWS,which exhibited proliferation of endothelial cells,showed the strongest activation.Conclusion:The exuberant proliferation of endothelial cells in PG-type hypertrophic PW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regulation of proangiogenic factors during development.These proangiogenic factors that function in the angiogenesis and proliferation of endothelial cells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progression of PWS.Furthermore,these factors may be dynamic and behave differently in various types of hypertrophic P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t-wine stain Capillary malformation HYPERTROPHY NODULE ANGIOGENESIS PROLIFERATION pathology
下载PDF
神经冰冻切片刚果红染色技术在周围神经病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15
作者 朵建英 陈海 +7 位作者 徐敏 邸丽 朱文佳 黄月 文欣玫 卢岩 王敏 笪宇威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7期690-693,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冰冻切片刚果红染色技术在周围神经病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摸索实验操作的最佳条件。方法选择2022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例淀粉样周围神经病患者,取腓肠神经的活检组织标本。制作6μm和8μm厚度的冰... 目的探讨神经冰冻切片刚果红染色技术在周围神经病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摸索实验操作的最佳条件。方法选择2022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例淀粉样周围神经病患者,取腓肠神经的活检组织标本。制作6μm和8μm厚度的冰冻切片,Highman刚果红染液染色时间分别设置为5 min、10 min、15 min、20 min,在普通光、偏振光及荧光下观察冰冻切片刚果红染色结果。结果当染色时间为10 min、15 min、20 min时,两种厚度切片均可观察到特异物质沉积,且随着切片厚度增加,颜色强度增加。6μm切片在染色5 min时效果不佳;8μm切片在染色15 min时效果最好,光镜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染色结果更利于观察者进行诊断。结论神经冰冻切片厚度为8μm、染色时间15 min是合适的刚果红染色条件,在淀粉样周围神经病病理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果红染色 神经冰冻切片 淀粉样周围神经病 病理诊断
下载PDF
早发型胎儿生长受限合并胎儿血流异常胎盘病理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16
作者 杨俊娟 王洪博 +1 位作者 张龑 高雨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37-442,共6页
目的:探讨早发型胎儿生长受限(FGR)合并胎儿血流异常的胎盘病理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5月1日至2021年12月30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分娩的单胎、早发型FGR汉族孕妇108例,根据是否合并胎儿血流异常分为血流异常组(n=42)和血... 目的:探讨早发型胎儿生长受限(FGR)合并胎儿血流异常的胎盘病理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5月1日至2021年12月30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分娩的单胎、早发型FGR汉族孕妇108例,根据是否合并胎儿血流异常分为血流异常组(n=42)和血流正常组(n=66)。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胎盘大体形态、胎盘HE染色和透射电镜结果。采用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早发型FGR合并胎儿血流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①血流异常组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比例高于血流正常组(P<0.05),分娩孕周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小于血流正常组(P<0.05);②血流异常组胎盘的长、宽、体积和质量均小于血流正常组(P<0.05);③HE染色显示,血流异常组合体滋养细胞结节增多、绒毛间隙纤维素沉积、绒毛钙化、绒毛内纤维素沉积、干绒毛间质增生、绒毛小动脉管壁增厚的比例高于血流正常组(P<0.05),绒毛血管扩张比例低于血流正常组(P<0.05);④透射电镜下血流异常组合体滋养细胞微绒毛体积密度(Vv),表面积密度(Sv)和数量密度(Nv)小于血流正常组(P<0.05),线粒体和内质网Vv和Sv均大于血流正常组(P<0.05);⑤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合体滋养细胞结节增多、绒毛间隙纤维素沉积、绒毛钙化、绒毛小动脉管壁增厚、合体滋养细胞微绒毛Vv和Sv减小、合体滋养细胞线粒体和内质网Vv增大是发生早发型FGR合并胎儿血流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而分娩孕周增加、胎盘质量增加和绒毛血管扩张是其保护性因素(OR<1,P<0.05)。结论:早发型FGR发生胎儿血流异常患者的胎盘质量减轻、胎盘合体滋养细胞结节增多、绒毛间隙纤维素沉积、钙化、小动脉管壁增厚的比例增加,而绒毛血管扩张的比例下降;合体滋养细胞微绒毛Vv和Sv减小,线粒体和内质网Vv增大,这可能是早发型FGR发生胎儿血流异常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胎儿生长受限 血流 胎盘病理 HE染色 电镜
下载PDF
分析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用于肿瘤诊断中的效果与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石韵楠 徐凯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7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诊断中应用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的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6例肿瘤患者,均接受穿刺活检诊断,包括特殊染色[胶原纤维染色(Masson染色)、黏液染色(PAS染色)、刚果红染色]与免疫组化技术诊断。将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 目的探讨肿瘤诊断中应用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的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6例肿瘤患者,均接受穿刺活检诊断,包括特殊染色[胶原纤维染色(Masson染色)、黏液染色(PAS染色)、刚果红染色]与免疫组化技术诊断。将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技术及联合诊断肿瘤阳性率;比较不同肿瘤疾病免疫组化[细胞角蛋白(CK)、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阳性情况]检测结果。结果免疫组化技术诊断肿瘤阳性率87.88%与Masson染色的84.85%、PAS染色的81.82%、刚果红染色的80.3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诊断肿瘤阳性率为100.00%,均高于免疫组化技术、Masson染色、PAS染色、刚果红染色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肿瘤、肝内胆管癌患者免疫组化检测CK阳性率分别为78.79%、83.33%,均高于血管瘤患者的37.50%和原发性肝癌患者的23.08%;血管瘤患者免疫组化检测CEA阳性率87.50%均高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15.38%、转移性肿瘤患者的30.30%、肝内胆管癌患者的16.67%;原发性肝癌、肝内胆管癌患者免疫组化检测AFP阳性率分别为84.62%、75.00%,均高于血管瘤患者的25.00%和转移性肿瘤患者的3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殊染色与免疫组化技术应用在肿瘤诊断中均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二者联合诊断,可明显提高肿瘤诊断效果,同时根据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可对不同肿瘤进行鉴别,有良好的临床意义,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诊断 病理结果 特殊染色 免疫组化技术 阳性率
下载PDF
肺结核病理特征及结核杆菌检测技术对比
18
作者 李宝华 步晓琳 +1 位作者 陈惠芹 连爱琼 《实用医技杂志》 2023年第5期356-358,F0003,共4页
目的探究肺结核的病理特征并比较2种常见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技术在诊断中的效果对比。方法收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病理科诊断的42例肺结核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组织形态,分析肺结核的病理特征及2种常见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技术的... 目的探究肺结核的病理特征并比较2种常见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技术在诊断中的效果对比。方法收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病理科诊断的42例肺结核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组织形态,分析肺结核的病理特征及2种常见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技术的效果对比。结果肺结核病理表现为类上皮样肉芽肿性炎症,部分伴干酪样坏死。结核分枝杆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的阳性率高于抗酸染色(62%和4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存在特征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合结核分枝杆菌荧光PCR检测和抗酸染色可提高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病理学 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抗酸染色
下载PDF
地方性氟中毒家兔的心、肝、肾组织病理学特征
19
作者 江梦露 李颖 +1 位作者 官志忠 段庆红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45-549,共5页
目的观察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家兔心、肝、肾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方法24只家兔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饮用自来水20周,10周组饮用200 mg/L含氟水10周、20周组饮用200 mg/L含氟水20周造模,实验持续20周;观察实验期间各组家兔的生长情况,实... 目的观察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家兔心、肝、肾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方法24只家兔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饮用自来水20周,10周组饮用200 mg/L含氟水10周、20周组饮用200 mg/L含氟水20周造模,实验持续20周;观察实验期间各组家兔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束时处死家兔,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家兔股骨骨氟含量,取各组家兔心肝肾、观察外观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实验期间,10周组、20周组家兔体长、体质量平均增长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0周组、20周组家兔骨氟分别为(548.33±41.65)mg/kg、(1709.40±236.91)mg/kg、(2754.65±427.61)mg/kg,后两组较对照组家兔的骨氟含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两模型组家兔心脏稍充血,肝脏增大,肾脏外观较苍白;HE染色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两模型组家兔心肌横纹模糊、心肌纤维肿胀、界限不清,肝细胞排列紊乱、部分出现水肿、胞浆疏松、出现空泡变性,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偶见局灶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地方性氟中毒家兔的心肝肾均发生病理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HE染色 病理变化 组织学
下载PDF
基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全自动病理染色系统结构设计
20
作者 林成旭 甘浪 +6 位作者 谭鑫平 李雪梅 闫旺 李倩 陈刚 廖广兰 刘智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3-609,共7页
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是检测恶性肿瘤细胞核酸序列的常用方法,在癌症的诊疗领域有广泛应用。为实现FISH实验的全自动化,设计了一种全自动病理染色系统。该系统设置有多轴操纵臂、试剂加样器、载玻片、盖玻片夹具、辅助模块等。多轴操... 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是检测恶性肿瘤细胞核酸序列的常用方法,在癌症的诊疗领域有广泛应用。为实现FISH实验的全自动化,设计了一种全自动病理染色系统。该系统设置有多轴操纵臂、试剂加样器、载玻片、盖玻片夹具、辅助模块等。多轴操纵臂定位误差不大于±0.1 mm,提取及丢弃移液枪头准确率大于99.5%,抽取盖玻片成功率大于99%,微量试剂加样误差不大于0.6μL,大量试剂加样误差不大于0.5 mL,载玻片夹具控温误差不大于±1℃且无试剂泄漏。生物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荧光染色效果良好,信号点清晰可见,荧光图像可判读率超过90%,具有较好的人工替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FISH) 全自动病理染色系统 机械结构 运动模块 夹具模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