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damaged field of surrounding rock and face of FMTC
1
作者 XIE Guang-xiang WANG Lei LUO Yong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10年第2期120-124,共5页
Numerical simulation-FLAC^(3D) and equivalent material simulation were carried out to analyze the damaged patterns and lows, distribution of plastic width of face, and surrounding rock of FMTC during the advance of wo... Numerical simulation-FLAC^(3D) and equivalent material simulation were carried out to analyze the damaged patterns and lows, distribution of plastic width of face, and surrounding rock of FMTC during the advance of work face with different thick coal seams based on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exploitation technology of 1151(3) fully mechanized top-coal caving (FMTC) face in Xieqiao Collier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damage,and the de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rrounding rock and coal mass are different obviously in asymmetric exploitation layout.The damaged zone in surrounding rock and the coal of the return airway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intake airway.Moreover, the retained coal pillars are all damaged by tension and shear fracture, and plastic zone in coal mass in the dip direction ahead of Face is nonuniform.There are large damage zones in roof and floor strata, surrounding rock, and coal of return and intake airways near work face.The damaged zone in the upper part of Face is larger than that in middle and lower parts.The fruits of this paper are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engineering practices, such as support design and choice, roadway supporting and maintaining, rock pressure control of FMTC face, 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lly mechanized Top-coal Caving(FMTC) coal mass surrounding rock damaged field plastic width
下载PDF
Damage, failure and stability control of evolutionary process caused by re-exploitation of the residual resources
2
作者 Xiao-Jing FENG Dong DUAN +2 位作者 Qu-Zhen TIAN Kai WANG Li-Bin LIU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13年第4期462-467,共6页
On the basis of considering the heterogeneity and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this thesis investi- gates the damage of the roof and coal as well as the failure of evolutionary process during the re-... On the basis of considering the heterogeneity and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this thesis investi- gates the damage of the roof and coal as well as the failure of evolutionary process during the re-exploitation of the residual coal.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damage field, stress field and the failure process, it explores the damage evolution, stress distribution laws and the damage models. Besides, this thesis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penetrating and establishing drilling steels aimed at solving the problem of wall carving and roof fall, meanwhile this suggestion accomplishes the successful appli- cation effect in the testing ground. This thes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re-exploitation of the residual coal can be carried out and the safe production can be ensured by adopting some measures. What's more, the research result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for the re-exploitation of the residual coal in the similar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exploitation of residual resources fully mechanized exploitation of the long wall damage evolution control ofstability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综放工作面巷道合理位置研究
3
作者 张伟 张国俊 +4 位作者 石永光 甄伟杰 王玉亮 李宜杭 李杨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97,共8页
近距离煤层综放工作面开采空间大,采动强度高,下位煤层回采巷道受上煤层采动影响存在应力集中、巷道支护困难等问题,因此近距离煤层综放工作面巷道合理位置的选取对后期支护控制起到关键性作用。以西露天煤矿2煤层和1煤层1分层为研究对... 近距离煤层综放工作面开采空间大,采动强度高,下位煤层回采巷道受上煤层采动影响存在应力集中、巷道支护困难等问题,因此近距离煤层综放工作面巷道合理位置的选取对后期支护控制起到关键性作用。以西露天煤矿2煤层和1煤层1分层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了上煤层开采时的底板应力降低区域和下煤层开采时的极限平衡区域,确定了下煤层巷道的合理位置应在距离实体煤柱内错22.79 m以上的区域。基于上述理论计算结果,分析了上煤层开采后底板应力分布规律及不同内错距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①距离采空区底板越近,应力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越明显;②随着内错距不断增大,围岩应力和应力集中系数呈现急剧降低-缓慢增大-稳定的趋势,在内错距20~25 m内应力及应力集中系数相对较小;③巷道围岩塑性区范围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巷道处于内错20,25 m时巷道围岩破坏相对较小;④巷道变形量随着内错距增大而逐渐减小,当内错距增加至25 m时,巷道围岩移进量基本保持不变;⑤确定巷道合理内错距为20~25 m。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巷道采用内错距24 m布置时,巷道围岩松动破坏深度及变形量均在可控范围内,进一步证明了该内错距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综放工作面 巷道布置 围岩破坏 内错距 底板应力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煤岩破坏及矿压显现与瓦斯涌出关系的实测研究 被引量:46
4
作者 翁明月 徐金海 李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09-1714,共6页
为获取综放开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随开采过程的变化规律,在屯留煤矿S2205综放工作面进行了煤岩破坏的微震监测、工作面矿压显现监测和瓦斯涌出的实测研究,分析了煤岩破坏的三维时空分布、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和超前支承压力的变化情况,结合... 为获取综放开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随开采过程的变化规律,在屯留煤矿S2205综放工作面进行了煤岩破坏的微震监测、工作面矿压显现监测和瓦斯涌出的实测研究,分析了煤岩破坏的三维时空分布、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和超前支承压力的变化情况,结合工作面瓦斯涌出监测数据,得到了综放工作面煤岩破坏、矿压显现和瓦斯涌出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作面煤壁前方随工作面的推进而产生大量微震事件,微震事件峰值出现的时间一般略早于工作面周期来压,而瓦斯涌出量峰值的出现又略晚于工作面周期来压,可以根据微震事件变化来间接反映工作面矿压显现和瓦斯涌出情况。屯留煤矿S2205综放工作面微震事件及能量的突然增大超前于来压剧烈显现1 d,煤岩的充分破坏超前于瓦斯的大量涌出1个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煤岩破坏 矿压显现 瓦斯涌出
下载PDF
西部风积沙区超大综采工作面开采生态修复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建民 李全生 +2 位作者 胡振琪 王义 李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3-177,共5页
为建立与大规模高强度煤炭开采相适应的生态修复模式,选择西部生态脆弱区神东矿区补连塔井田超大综采工作面开采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地表生态损伤观测系统,对采前、采中、采后及趋于稳定时的生态损伤特征参数(地表裂缝、植物及根际环境... 为建立与大规模高强度煤炭开采相适应的生态修复模式,选择西部生态脆弱区神东矿区补连塔井田超大综采工作面开采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地表生态损伤观测系统,对采前、采中、采后及趋于稳定时的生态损伤特征参数(地表裂缝、植物及根际环境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获得了地表裂缝发育的分区性和趋于闭合时间、周围土壤含水性、植物及根际环境的变化趋势,表明地表生态损伤在自然力作用下具有"自修复"趋势;提出了以分区修复、减损、植物促进为核心的人工引导型生态修复模式与方法,应用结果表明此方法有助于系统提升大规模高强度煤炭开采的生态修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工作面 开采全周期 风积沙区 生态损伤 生态修复
下载PDF
综放采场顶煤破坏影响因素的数值试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宁 杨永康 康天合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67,共3页
针对公乌素地区16号煤层实际情况,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和FLAC3D软件对顶煤破坏影响规律进行研究,得到对工作面控顶区内顶煤破坏影响因素的主次排序:埋深>煤单轴抗压强度>工作面长度>支架支撑力>煤厚。
关键词 顶煤破坏 综放开采 FLAC3D
下载PDF
基于统计损伤的综放区段煤柱变形时间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邓广哲 江万刚 郝珠成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3-417,共5页
综采放顶煤开采中,工作面采用预留煤柱沿空掘巷,常常遇到协调掘进巷道设计与煤柱变形之间的关系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关系到资源的采出率,另一方面涉及到生产安全.针对煤柱变形的时效性,通过分析综放工作面沿空一侧区段小煤柱的受... 综采放顶煤开采中,工作面采用预留煤柱沿空掘巷,常常遇到协调掘进巷道设计与煤柱变形之间的关系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关系到资源的采出率,另一方面涉及到生产安全.针对煤柱变形的时效性,通过分析综放工作面沿空一侧区段小煤柱的受力与变形规律,引入统计损伤变量概念,建立了基于统计损伤的区段煤柱流变模型;进一步结合能量原理,分析了区段煤柱流变损伤条件下的时间相关性,给出了区段煤柱变形时间定量化表达式,得到了区段煤柱统计损伤的最小失稳计算公式.应用理论分析结果,在现场工程实践中,对煤柱变形与稳定性进行了预测,其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采 煤柱 统计蠕变损伤 时间相关性
下载PDF
推进速度对顶板岩层破坏高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薛宝玉 付玉平 郭勇义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13,共3页
工作面推进速度是影响顶板岩层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研究综采工作面推进速度对顶板岩层破坏高度的影响,以神东矿区上湾煤矿煤层赋存条件及开采参数为研究背景,采用FLAC3D模拟软件,进行工作面不同推进速度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 工作面推进速度是影响顶板岩层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研究综采工作面推进速度对顶板岩层破坏高度的影响,以神东矿区上湾煤矿煤层赋存条件及开采参数为研究背景,采用FLAC3D模拟软件,进行工作面不同推进速度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运算时步的增大(推进速度的减小),顶板岩层破坏高度的增加越来越快,破坏高度越来越大。因此煤矿开采应尽可能地增大推进速度,保证矿井生产能够高产高效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推进速度 顶板岩层破坏高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综放极限平衡区顶煤渗透性的计算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春 题正义 李宗翔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3-48,共6页
基于放顶煤开采中顶煤渗透率对工作面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对煤壁前方极限平衡区内顶煤渗透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应用损伤力学和数理统计方法对顶煤垂直和水平应变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建立了数学模型.以甲烷气体为渗流体,应用自制三轴实... 基于放顶煤开采中顶煤渗透率对工作面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对煤壁前方极限平衡区内顶煤渗透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应用损伤力学和数理统计方法对顶煤垂直和水平应变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建立了数学模型.以甲烷气体为渗流体,应用自制三轴实验机对煤样体积应变与渗透率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利用多项式拟合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段拟合.结果表明:根据所建立的顶煤应变计算模型,可以求出综放顶煤内任意点的体积应变,且顶煤的水平应变与其距底板的高度无关.依据试验及拟合所得到的煤体体积应变与渗透率的函数关系,可以求得顶煤内任意点渗透率.最后对计算模型进行了实践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采 损伤力学 体积应变 渗透率 分段拟合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端面冒顶机理及控制 被引量:24
10
作者 张顶立 何佐德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1-15,共5页
通过对综放工作面顶煤破碎特点和过程的分析 ,初步揭示了综放工作面端面冒顶机理 ,指出顶煤破碎区提前至煤壁前方和某些诱发因素的影响是导致端面冒顶的主要原因 .由此提出了控制端面冒顶的主要技术途径和措施 ,在现场应用后取得了满意... 通过对综放工作面顶煤破碎特点和过程的分析 ,初步揭示了综放工作面端面冒顶机理 ,指出顶煤破碎区提前至煤壁前方和某些诱发因素的影响是导致端面冒顶的主要原因 .由此提出了控制端面冒顶的主要技术途径和措施 ,在现场应用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有效地控制了综放工作面的端面冒顶 ,实现了稳产高产 ,从而形成了综放工作面端面冒顶治理的系统关键技术 .图 6 ,参 1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方程 端面冒顶 综放支架 控制途径 综放工作面 顶煤破碎机理
下载PDF
顾桥煤矿综采面地表移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延国 刘洋 《北京测绘》 2013年第5期54-57,82,共5页
通过对顾桥煤矿1111(3)工作面地表岩移规律和覆岩破坏规律情况的研究,揭示并阐述了该矿综采放顶条件下的地表沉陷变形规律和覆岩破坏规律,为今后指导"三下"采煤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表移动变形参数、且为土地复垦、恢复与重建... 通过对顾桥煤矿1111(3)工作面地表岩移规律和覆岩破坏规律情况的研究,揭示并阐述了该矿综采放顶条件下的地表沉陷变形规律和覆岩破坏规律,为今后指导"三下"采煤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表移动变形参数、且为土地复垦、恢复与重建矿区生态环境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采 地表移动规律 覆岩破坏规律
下载PDF
复合水体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磊 李德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共6页
为解决采空区和地表塌陷积水组成的复合水体下综放开采安全性问题,以灵露煤矿一采区Ⅱ3特厚煤层所面临的由Ⅱ2-1煤层采空积水和地面塌陷积水组成的复合水体下开采为例,采用工程类比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得出了综放开采覆岩破坏... 为解决采空区和地表塌陷积水组成的复合水体下综放开采安全性问题,以灵露煤矿一采区Ⅱ3特厚煤层所面临的由Ⅱ2-1煤层采空积水和地面塌陷积水组成的复合水体下开采为例,采用工程类比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得出了综放开采覆岩破坏高度以及防水、防砂和防塌安全煤岩柱高度;基于采空区积水区和开采煤层之间的距离与安全煤岩柱高度的差值,采用克里格差值法分别绘制了采空区积水对开采煤层充水、溃砂和防塌的影响图,综合分析了一采区Ⅱ3受顶板复合水体威胁情况,最终评价了复合水体下综放开采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一采区开采能满足对地表塌陷积水留设防水安全煤岩柱的要求,地表塌陷水体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是安全的;对复合水体采取留设安全煤岩柱,物探和钻探疏放水相结合等综合防治水技术措施后,复合水体下综放开采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水体 特厚煤层 综放开采 水体下开采 覆岩破坏高度 安全煤岩柱
下载PDF
大倾角综放开采顶煤极限平衡状态界面位置 被引量:2
13
作者 郎丁 武小博 余建东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25-835,共11页
为确定大倾角煤层长壁综放工作面顶煤极限平衡状态的形成位置,指导该类采场顶煤与支架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以长山子112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分析、连续介质损伤力学分析、物理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顶煤的渐进损伤... 为确定大倾角煤层长壁综放工作面顶煤极限平衡状态的形成位置,指导该类采场顶煤与支架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以长山子112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分析、连续介质损伤力学分析、物理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顶煤的渐进损伤过程与应力边界,极限平衡状态的宏观等效损伤表征方法,大倾角长壁综放采场覆岩“关键域”层位影响下顶煤极限平衡状态界面沿倾斜方向的展布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支承压力峰值处顶煤内部的细观裂隙加速贯通为宏观裂隙,损伤累积开始加速,是顶煤极限平衡状态的起始边界;长山子1125工作面顶煤极限平衡状态界面处的宏观等效损伤D L=0.16;在不同覆岩“关键域”层位高度控制作用下,顶煤极限平衡状态界面分布在煤壁前方1.96~3.90 m,沿工作面倾斜方向呈“中上部距煤壁最远、中部次之,上下端头最近“的非对称展布。工作面端面顶煤的漏冒次数与倾斜方向支架工作阻力分布统计结果验证了顶煤极限平衡状态界面展布形态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采 极限平衡 宏观等效损伤 大倾角煤层 覆岩“关键域”
下载PDF
充填回收房式煤柱围岩变形及煤柱承载特征物理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安百富 王栋达 +2 位作者 庞继禄 张恒 曹国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979-3986,共8页
为探明风积沙综采固体充填回收房式煤柱采场围岩稳定性特征,采用相似物理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垮落法与充填法回收时的围岩变形及煤柱受力特征,基于相似原理给出了房式开采、垮落法及充填法回收房式煤柱的过程与时间控制方案,确定采用纸张... 为探明风积沙综采固体充填回收房式煤柱采场围岩稳定性特征,采用相似物理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垮落法与充填法回收时的围岩变形及煤柱受力特征,基于相似原理给出了房式开采、垮落法及充填法回收房式煤柱的过程与时间控制方案,确定采用纸张+塑料泡沫+海绵按比例组合并预压缩的方式模拟风积沙充填物料的压缩变形特性。研究发现:(1)相比垮落法,风积沙充填回收煤柱时可大幅减缓覆岩下沉速度,延后及延长覆岩移动周期,避免垮落法回收时因基本顶及上覆坚硬岩层来压剧烈导致的煤柱失稳、煤房垮塌;(2)垮落法与充填法回收时,煤柱的最大承载均出现在超前第1排煤柱上,充填回收可大幅降低超前煤柱的整体承载与应力大小,消除煤柱上的动载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固体充填 垮落法 房式煤柱 风积沙 动载破坏
下载PDF
人工消能塑性铰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哲昊 张纪刚 梁海志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5-540,共6页
针对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节点构造措施。人工消能塑性铰,即梁、柱构件在梁端采用机械铰及附加消能钢板连接的构造,通过附加消能钢板弯曲耗能,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以一个3层人工消能塑... 针对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节点构造措施。人工消能塑性铰,即梁、柱构件在梁端采用机械铰及附加消能钢板连接的构造,通过附加消能钢板弯曲耗能,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以一个3层人工消能塑性铰结构为例,使用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选用4条地震波对模型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模拟结构在中震、大震下的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人工消能塑性铰的框架结构在中、大震作用下,可使损伤主要集中在人工消能塑性铰部分,整体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减小,屈服机制为完全梁铰模式或部分梁柱铰整体型,使基于人工消能塑性铰的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塑性铰 钢筋混凝土框架 消能钢板 完全梁铰破坏 损伤控制 非线性 时程分析 层间位移角
下载PDF
跨采废弃立井马头门抗破坏关键技术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桑宗其 《煤炭技术》 CAS 2019年第6期10-13,共4页
基于后堡煤矿综采工作面跨采被整合矿废弃立井井筒的工程实践,探讨了在井筒马头门顶部采用锚网梁、锚索+弧形钢梁、井型钢梁、工字钢排梁密铺护顶及混凝土浇筑加强支护,形成主动支护与被动支护相耦合的抗破坏关键技术,该技术方案有效降... 基于后堡煤矿综采工作面跨采被整合矿废弃立井井筒的工程实践,探讨了在井筒马头门顶部采用锚网梁、锚索+弧形钢梁、井型钢梁、工字钢排梁密铺护顶及混凝土浇筑加强支护,形成主动支护与被动支护相耦合的抗破坏关键技术,该技术方案有效降低了井筒下部垂直方向上的拉伸和压缩变形以及井筒偏斜,解决了废弃井筒破碎井壁坍塌对工作面的冲击,即能保证综采工作面高效、安全、平稳跨过井筒,又能提高激活呆滞资源储量回收率,为类似条件跨采废弃立井及井筒加固支护提供技术支持及施工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废弃井筒 抗破坏 耦合支护
下载PDF
5812综放工作面液压支架损坏和故障位置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秀清 《煤》 2017年第4期18-20,24,共4页
在综放开采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液压支架损坏或故障。为分析倾斜工作面液压支架出现问题的位置,文章采用数值模拟实验和现场实测的方法对利民矿5812工作面的压力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倾斜工作面下部位置的压力一直大于上部位置的压... 在综放开采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液压支架损坏或故障。为分析倾斜工作面液压支架出现问题的位置,文章采用数值模拟实验和现场实测的方法对利民矿5812工作面的压力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倾斜工作面下部位置的压力一直大于上部位置的压力。对综放开采液压支架出现问题的位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工作面下部出现问题的概率远大于上部液压支架出现问题的概率。综合分析得出,由于下部工作面液压支架承受的压力大,造成下部工作面液压支架出现损坏和故障的概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采 液压支架 UDEC数直模拟 损坏和故障位置
下载PDF
彬长矿区综采工作面导水断裂带发育规律 被引量:5
18
作者 邢延团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9-183,共5页
针对彬长矿区侏罗系煤层开采受顶板洛河组含水层水害影响严重,煤层顶板导水断裂带发育规律不明确的问题,以亭南煤矿综采204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冲洗液消耗量观测和简易水文观测方法,辅助开展钻孔彩色电视窥视综合探查手段,研究综采大... 针对彬长矿区侏罗系煤层开采受顶板洛河组含水层水害影响严重,煤层顶板导水断裂带发育规律不明确的问题,以亭南煤矿综采204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冲洗液消耗量观测和简易水文观测方法,辅助开展钻孔彩色电视窥视综合探查手段,研究综采大采高工作面煤层开采顶板导水断裂带发育规律。结合国内针对综采工作面煤层顶板导水断裂带发育高度经验公式分析,修正得出适用于彬长矿区综采工作面的导水断裂带发育高度确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彬长矿区 综采工作面 导水断裂带 顶板水害防治 冲洗液流失量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宏志 《煤炭与化工》 CAS 2019年第2期58-60,共3页
整个范各庄井田均为第四系冲积层所覆盖,其中底砾层是煤系地层上部的重要承压含水层。在开采浅部煤层时,由于该含水层富水性强,为了确保回采过程中不受上覆含水层的影响,必须研究确定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合理留设防水安全煤岩柱。以范... 整个范各庄井田均为第四系冲积层所覆盖,其中底砾层是煤系地层上部的重要承压含水层。在开采浅部煤层时,由于该含水层富水性强,为了确保回采过程中不受上覆含水层的影响,必须研究确定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合理留设防水安全煤岩柱。以范各庄矿3553S综采工作面为例,采用经验公式法预计导水裂隙带高度,然后通过井下钻探手段实测,最后综合判断覆岩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结果表明,经验公式法预计的导水裂隙带高度与现场实测结果基本吻合,综合两者结果,确定该工作面采后的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为37.23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导水裂隙带高度 水害防治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探放上覆老空水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宋保东 《煤炭与化工》 CAS 2019年第1期85-87,共3页
晋煤集团晋圣鸿升煤业首采工作面主要面临上覆3号、9号煤层老空积水威胁。针对这一情况,在工作面回采前制定和实施一套综合防治水技术措施,实现物探和井下钻探相结合,提高了探放水成功率,成功疏放老空区积水,并进行防治水安全确认,达到... 晋煤集团晋圣鸿升煤业首采工作面主要面临上覆3号、9号煤层老空积水威胁。针对这一情况,在工作面回采前制定和实施一套综合防治水技术措施,实现物探和井下钻探相结合,提高了探放水成功率,成功疏放老空区积水,并进行防治水安全确认,达到了安全回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上覆老空积水 水害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