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analytical study of unsteady heat transfer in the rock surrounding a deep airway 被引量:5
1
作者 Wang Yijiang Zhou Guoqing +2 位作者 Wu Lei Zhou Yang Lu Y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2年第3期411-415,共5页
The heat transfer between an airway and the air flowing though it is an unsteady problem. The governing equation of unsteady heat transfer was solved using the method of separation of variables. The solution is an inf... The heat transfer between an airway and the air flowing though it is an unsteady problem. The governing equation of unsteady heat transfer was solved using the method of separation of variables. The solution is an infinite series including Bessel functions. The theoretical solution was analyzed by solving for the positive roots of the transcendental equation by iteration. The dimensionless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sur- rounding rock is only affected by the Bi number but not by the thermo-physical coefficients of the rock. The dimensionless coefficient of heat transfer, k, decreases with the Fo number similarly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Bi number on k. A formula for determining the fully developed stage (FDS) suitable for unsteady heat transfer in the airway is proposed. The FDS from theoretical analysis occurs with Fo from 1.6 to 2. The ratio of excess temperature in the surrounding rock is independent of the initial conditions and only dependent on the Bi number and the relative position in the airway, at the FDS. The calculation error is large when using just the first term from the complete series when Fo is from 2 to 12. Five terms give a solution approximately equal to that found using the complete series. The first term could replace the complete series only when Fo is greater than 12. The FD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dic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field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and in simplified calc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airway Surrounding rock Unsteady heat transfer fully developed stage
下载PDF
Recent Development of Heat Transfer and Fluid Flow of Supercritical CO_(2) in Tubes: Mechanisms and Applications
2
作者 ZHANG Xirui SHAO Qihan +3 位作者 LIU Jian XI Wenxiong LIU Chaoyang SUNDEN Bengt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2274-2298,共25页
With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excellent ability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and easy accessibility to the supercritical point,supercritical CO_(2) has been applied in many engineering devices recently.Because of the s... With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excellent ability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and easy accessibility to the supercritical point,supercritical CO_(2) has been applied in many engineering devices recently.Because of the sharply-varying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near the supercritical point,heat transfer and flow behavior of supercritical CO_(2) in tubes become complex and have received a lot of research attention.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ummarize the findings of the published works related to flow phenomena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supercritical CO_(2).Firstly,influence parameters related to boundary conditions of supercritical CO_(2) flowing in a smooth tube are introduced.Secondly,commonly-used turbulence and mathematic models dealing with internal flows of supercritical CO_(2) are summarized.Then,research works on geometric effects of design parameters,shap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 introduced.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supercritical CO_(2) in recent years are presented.Finally,developments and future challenges of supercritical CO_(2) in tubes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This paper provides basic knowledge of heat transfer and fluid flow mechanisms and relate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supercritical CO,in tub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critical CO_(2) flow behavior heat transfe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developments and challe
原文传递
LAMINAR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THE DEVELOPING REGION OF HELICAL SQUARE DUCTS 被引量:4
3
作者 CHENHua-jun SHENXin-rong ZHANGBen-zhao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04年第3期267-275,共9页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the laminar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helicalsquare ducts was numerically studied.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were written in an orthogonal helicalcoordinate system and fully parabolized in th...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the laminar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helicalsquare ducts was numerically studied.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were written in an orthogonal helicalcoordinate system and fully parabolized in the axial direction. Results were found out over a widerange of the governing parameters. Two axial velocity entries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The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flow, axial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for the large Dean numberwere examined in detail an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governing parameters on the friction factorand- the Nusselt number were annlyzee. Many new and interesting conclusions were reached. Thepresent results reveal the nature of fluid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the developing region ofhelical square 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ondary flow developing flow heat transfer helical square ducts
原文传递
Heat Transfer Augmentation in Developing Flow Through a Ribbed Square Duct
4
作者 Khan R K Ali M.A.T Akhanda M.A.R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51-256,共6页
An experimental study i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heat transfer augmentation in developing turbulent flow through a ribbed square duct. The duct is made of 16ram thick bakelite sheet.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rib... An experimental study i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heat transfer augmentation in developing turbulent flow through a ribbed square duct. The duct is made of 16ram thick bakelite sheet.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ribbed wall having rib pitch to height ratio of 10 is heated by passing a c current to the heater placed under it. The uniform heating is controlled using a digital temperature controller and a variac. The results of ribbed duct a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a smooth duct under the sam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heat transfer augmentation in ribbed duc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smooth duct. At Re=5.0× 10^4 , the mean temperature of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ribbed duct increases by 2.45 percent over the smooth duct, whereas in the fibbed duct Nusselt number increases by 15.14 percent than that of the smooth duct with a 6 percent increase in pressure dr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 transfer square duct developing flow turbulent promoters
原文传递
管内变密度流体流动与换热的充分发展及解析解 被引量:3
5
作者 杨茉 周方 +3 位作者 赵婷 侯野 卢玫 陶文铨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99-1201,共3页
本文提出了圆管内变密度流体流动与换热充分发展的概念和相关假设及其推论。在所提出的概念和假设基础上对理想气体在圆管内的流动与换热进行了解析求解,得到了充分发展时的无量纲速度抛物分布及无量纲温度分布。对圆管内密度随温度变... 本文提出了圆管内变密度流体流动与换热充分发展的概念和相关假设及其推论。在所提出的概念和假设基础上对理想气体在圆管内的流动与换热进行了解析求解,得到了充分发展时的无量纲速度抛物分布及无量纲温度分布。对圆管内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氩气的流动与换热数值模拟所获得的无量纲速度分布及无量纲温度分布在入口段后与上述解析解非常吻合,从而验证了在本文的计算条件范围内,圆管内变密度流体充分发展流动与换热的概念及其解析解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分发展的流动与换热 变密度 解析解
下载PDF
全熔透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熔池流动与传热动态过程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明 武传松 孙永兴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66-271,共6页
针对原有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熔池形态模型存在的问题,采用液体分数法处理了固液相变潜热,利用完备的熔池表面变形方程组描述了熔透熔池上、下表面变形方程的耦合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熔池形状尺寸与熔池表面变形的数值计算精度。在此... 针对原有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熔池形态模型存在的问题,采用液体分数法处理了固液相变潜热,利用完备的熔池表面变形方程组描述了熔透熔池上、下表面变形方程的耦合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熔池形状尺寸与熔池表面变形的数值计算精度。在此基础上,对全熔透GTAW焊接熔池中的流体流动与传热过程和熔池形状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展示了熔池形态的瞬时演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与传热 动态过程 全熔透GTAW熔池 数值分析
下载PDF
螺旋鳍片管束传热与阻力特性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21
7
作者 袁益超 刘聿拯 曹建光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922-1927,1989,共7页
螺旋鳍片管束因具有一系列优点 ,在常规锅炉及余热锅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此 ,国内外有关学者对其传热与阻力特性进行了长期的研究 ,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是 ,因各种原因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局限性 ,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根据对现有... 螺旋鳍片管束因具有一系列优点 ,在常规锅炉及余热锅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此 ,国内外有关学者对其传热与阻力特性进行了长期的研究 ,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是 ,因各种原因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局限性 ,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根据对现有成果的分析与比较 ,指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鳍片管束 传热 阻力 现状 换热元件 锅炉
下载PDF
两种渐扩渐缩通道内层流传热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东升 王秋旺 陶文铨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2-254,共3页
利用贴体坐标系计算了等壁温工况下水在线型及波纹型渐扩渐缩通道内周期性充分发展的对流换热特性. 两种通道进口高度相同,沿流动方向截面积相等. 在相同质量流量、相同压力降和相同泵功率等条件下,比较了两种通道的换热特性. 计算结果... 利用贴体坐标系计算了等壁温工况下水在线型及波纹型渐扩渐缩通道内周期性充分发展的对流换热特性. 两种通道进口高度相同,沿流动方向截面积相等. 在相同质量流量、相同压力降和相同泵功率等条件下,比较了两种通道的换热特性. 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质量流量与相同泵功率条件下,波纹型通道的换热特性优于线型通道,而在相同压力降情况下波纹型通道不如线型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分发展对流换热 线型通道 波纹型通道 贴体坐标系
下载PDF
扩缩管充分发展层流的强化传热场协同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肖春华 桂业伟 朱国林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8-343,共6页
采用二维轴对称不可压缩层流N-S方程,利用有限体积方法和SIMPLE算法,在雷诺数100~1300范围内,对轴对称周期性扩缩管的充分发展层流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不同雷诺数、几何外形与换热强度的关系,并利用场协同理论对... 采用二维轴对称不可压缩层流N-S方程,利用有限体积方法和SIMPLE算法,在雷诺数100~1300范围内,对轴对称周期性扩缩管的充分发展层流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不同雷诺数、几何外形与换热强度的关系,并利用场协同理论对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获取了层流态下扩缩管对流换热强度随雷诺数、几何尺寸变化的规律,对进一步研究扩缩管换热问题、探讨强化传热理论和发展换热技术均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缩管 充分发展 层流 强化传热 场协同
下载PDF
三叶孔板换热器周期性充分发展段界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古新 潘国华 王珂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4-559,共6页
为了研究三叶孔板换热器壳程周期性充分发展段的范围,利用数值模拟分析对其整体模型的壳程进行流动及传热研究:从定义出发,分别以速度、压降及无因次温度为研究对象在不同Re下界定壳程的周期性充分发展段段。在研究范围中发现:周期段的... 为了研究三叶孔板换热器壳程周期性充分发展段的范围,利用数值模拟分析对其整体模型的壳程进行流动及传热研究:从定义出发,分别以速度、压降及无因次温度为研究对象在不同Re下界定壳程的周期性充分发展段段。在研究范围中发现:周期段的区间从第二块支撑板开始到最后一块支撑结束;在相同流量下,壳程流体在支撑板处的流体速度明显高于其他截面速度。几何段压力降随着壳程Re的增大而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孔板支撑 周期性充分发展 数值模拟 换热 流动
下载PDF
管内高温介质层流入口段中的热辐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夏新林 黄勇 任德鹏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01-1003,共3页
数值研究了高温介质密度随温度变化时,管内层流入口段耦合换热中的热辐射作用。采用离散坐标法、控制容积法耦合求解辐射传递方程、能量方程及N-S方程。考察了中等大小光学厚度下,热辐射作用对介质内速度分布、温度分布以及换热的影响... 数值研究了高温介质密度随温度变化时,管内层流入口段耦合换热中的热辐射作用。采用离散坐标法、控制容积法耦合求解辐射传递方程、能量方程及N-S方程。考察了中等大小光学厚度下,热辐射作用对介质内速度分布、温度分布以及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在不大的光学厚度下,热辐射作用对管内高温介质层流入口段耦合换热的速度场与换热强度都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辐射 层流入口段 耦合换热
下载PDF
基于自主开发求解器的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流场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彦贵 郑明光 +4 位作者 张星亮 蒋兴 陈俨 张伟 唐力晨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62,共7页
针对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复杂流动传热现象,基于iconCFD开发了新的物理模型和求解器,采用多孔介质模型完成了对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的流动和换热现象的数值模拟分析。计算模型中通过映射的方法实现了不同区域之间的数据的相互交换和更新,计算... 针对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复杂流动传热现象,基于iconCFD开发了新的物理模型和求解器,采用多孔介质模型完成了对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的流动和换热现象的数值模拟分析。计算模型中通过映射的方法实现了不同区域之间的数据的相互交换和更新,计算结果与ATHOS软件计算的结果相比对,通过比较一次侧出口温度、二次侧出口水蒸气质量流量和二次侧进口和出口处压力,此3项与ATHOS软件计算结果误差均小于1%,验证了新求解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发生器 二次侧 流动换热 自主开发求解器 多孔介质
下载PDF
管槽内对流换热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友荣 靳明聪 唐经文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2年第3期68-72,共5页
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对壁面温度恒定状态下的圆形流道、三角形流道和矩形流道内充分发展区层流对流换热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熵产数的一般表达式;定义了对流换热过程可用能损率,讨论了入口换热温差、流体温升和流动阻力对可用能损率的影... 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对壁面温度恒定状态下的圆形流道、三角形流道和矩形流道内充分发展区层流对流换热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熵产数的一般表达式;定义了对流换热过程可用能损率,讨论了入口换热温差、流体温升和流动阻力对可用能损率的影响,并对几种典型流道内对流换热过程的热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同时,从降低可用能损率的角度出发,得到了最小可用能损率所对应的最佳入口换热温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分析 对流换热 性能 评价
下载PDF
多相流防除垢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少峰 刘俊杰 +2 位作者 李艳平 李修伦 林瑞泰 《海湖盐与化工》 2001年第5期15-18,20,共5页
对多相流防、除垢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总结 ,提出了多相流防、除垢技术仍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进一步的研究指出了方向。
关键词 多相流 沸腾换热 除除垢 换热设备
下载PDF
管内变密度流体的充分发展流动与换热
15
作者 杨茉 侯野 +3 位作者 卢玫 李凌 张建生 朱惠中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70-672,共3页
本文提出了圆管内变密度流体流动与换热充分发展的概念及其相关假设。在所提出的概念和假设基础上给出了摩擦阻力系数C_f与Nusselt数Nu的定义式和计算式。通过对圆管内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氩气的流动与换热所进行的数值模拟,验证了在本文... 本文提出了圆管内变密度流体流动与换热充分发展的概念及其相关假设。在所提出的概念和假设基础上给出了摩擦阻力系数C_f与Nusselt数Nu的定义式和计算式。通过对圆管内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氩气的流动与换热所进行的数值模拟,验证了在本文的计算条件范围内,圆管内变密度流体充分发展流动与换热的概念是合理的,并且C_fRe=16, Nu=4.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分发展的流动与换热 变密度 圆管
下载PDF
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燃油系统流动传热耦合仿真软件开发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友宏 赵晓旺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9-257,共9页
为避免燃油系统温度压力过高造成燃油系统故障,针对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燃油系统流动传热特性进行了联合仿真软件开发研究。根据燃油系统的工作原理、流动传热机理,建立了燃油系统各个元组件的Flowmaster数学模型,采用Visual Basic (VB... 为避免燃油系统温度压力过高造成燃油系统故障,针对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燃油系统流动传热特性进行了联合仿真软件开发研究。根据燃油系统的工作原理、流动传热机理,建立了燃油系统各个元组件的Flowmaster数学模型,采用Visual Basic (VB)语言基于Microsoft Visual Studio (VS)软件平台二次开发了包含Flowmaster,Excel的联合仿真软件,用Excel数据表作为联合仿真参数的输入和计算结果输出的数据库,并对典型飞行工况进行了试验验证和初步联合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开发的联合仿真软件实现了工况参数和计算结果的统一化管理以及自动化仿真,使得仿真步骤简捷迅速,提高了工作效率;典型工况下,主燃烧室燃油流量在m_(0)~3.5m_(0)内(m_(0)为某工况下主燃烧室燃油流量),温度仿真值与试验值相对误差不超过4.0%,压力仿真值与试验值相对误差不超过3.6%;加力燃烧室燃油流量在1.39m_(0)~9.72m_(0)内,温度仿真值与试验值相对误差不超过3.4%,压力仿真值与试验值相对误差不超过3.6%;冲压燃烧室燃油流量在2.25m_(0)~14.60m_(0)内,温度仿真值与试验值相对误差不超过3.8%,压力仿真值与试验值相对误差不超过4.0%,联合仿真结果正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基组合发动机 燃油系统 流动传热 耦合仿真 二次开发
下载PDF
多孔微通道扁管发展段流动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17
作者 赵耀华 孙钦 +1 位作者 刁彦华 唐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3-800,共8页
为了提高电子器件的散热能力,减少高温引起的器件性能降低和寿命缩短的问题,对多孔微通道平行流扁管单相对流换热在发展段高热流下的流动特性和换热能力进行对比研究,并从单双面加热、不同消除接触热阻的方法和不同热流密度3个方面对微... 为了提高电子器件的散热能力,减少高温引起的器件性能降低和寿命缩短的问题,对多孔微通道平行流扁管单相对流换热在发展段高热流下的流动特性和换热能力进行对比研究,并从单双面加热、不同消除接触热阻的方法和不同热流密度3个方面对微通道发展段的换热能力的影响进行评价.该通道水力直径Dh=1.09 mm,高宽比α=0.85,雷诺数Re=206~4 553.实验结果显示:发展段的摩擦阻力特性层流区与经典理论较为吻合;实验管段单面加热比双面加热在换热能力上有明显增强,但随着Re的增加差距降低;消除接触热阻的方法对换热的影响差别明显不能忽略,采用钎焊的方法与填充导热硅脂的方法相比,可使加热件表面温度降低10℃;在Re<1 000时,流体黏性变化对换热的影响较为明显,在高Re区域,不同热流密度下Nu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流 发展段 微通道 对流换热
下载PDF
管内两层介质入口段扩散混合的耦合换热研究
18
作者 任德鹏 夏新林 谈和平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6-108,共3页
对圆管内辐射物性不同的两层介质层流入口段,采用SIMPLEC算法与蒙特卡罗法数值模拟了二维稳态流动与扩散混合时的辐射-对流耦合换热。通过计算,分析了介质层几何参数、介质物性与流动参数对组份分布与耦合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介质组... 对圆管内辐射物性不同的两层介质层流入口段,采用SIMPLEC算法与蒙特卡罗法数值模拟了二维稳态流动与扩散混合时的辐射-对流耦合换热。通过计算,分析了介质层几何参数、介质物性与流动参数对组份分布与耦合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介质组分的扩散混合对耦合换热存在明显的影响区域,且该影响区大于组分的扩散混合区;外层介质的吸收系数、入口截面的相对厚度对耦合换热的影响基本一致;质扩散系数对耦合换热的影响很小,入口雷诺数的增加会抑制质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换热 辐射换热 质扩散 层流入口段
下载PDF
定热流加热管湍流入口段的耦合热流分析
19
作者 任德鹏 夏新林 谈和平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02-1004,共3页
对圆管内物性随温度变化的吸收-各向同性散射介质的湍流入口段,数值研究了定热流加热下辐射与湍流正在发展流耦合换热的稳态热流特征.采用低雷诺数k-ε模型与SIMPLEC算法求解湍流流动与对流换热,采用蒙特卡罗法求解辐射换热;根据耦合... 对圆管内物性随温度变化的吸收-各向同性散射介质的湍流入口段,数值研究了定热流加热下辐射与湍流正在发展流耦合换热的稳态热流特征.采用低雷诺数k-ε模型与SIMPLEC算法求解湍流流动与对流换热,采用蒙特卡罗法求解辐射换热;根据耦合换热温度场,采用等权抽样的蒙特卡罗法计算辐射热流。通过模拟计算,给出了介质内的耦合换热辐射热流与导热热流分布。通过分析介质光学厚度、散射反照率、壁面黑度对热流的影响,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散射性介质 湍流入口段 耦合换热
下载PDF
下降液膜层流换热发展段中的积分分析
20
作者 师晋生 施明恒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4-59,共6页
对等温竖直壁面上层流液膜发展段的流动换热进行了理论分析 ,用积分法得到并求解了速度和温度边界层的积分方程式 ,求得了发展段的流动和换热特性的变化规律 ,讨论了进口流态和普朗特数对换热的影响。
关键词 液膜 边界层 发展段 流动 换热 下降 积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