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68篇文章
< 1 2 1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紧凑型水性B1B2工艺配套1K清漆的涂装性能研究及应用
1
作者 尤永 崔春妮 潘丽娜 《现代涂料与涂装》 CAS 2024年第8期28-30,33,共4页
重点介绍了紧凑型水性B1B2工艺配套1 K清漆的涂装性能,主要从1 K清漆和2 K清漆的成膜机理、涂膜外观性能、涂膜抗擦伤性能、老化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对比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水性B1B2工艺配套1 K清漆工艺的涂膜性能与配套2 K清漆工艺的涂... 重点介绍了紧凑型水性B1B2工艺配套1 K清漆的涂装性能,主要从1 K清漆和2 K清漆的成膜机理、涂膜外观性能、涂膜抗擦伤性能、老化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对比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水性B1B2工艺配套1 K清漆工艺的涂膜性能与配套2 K清漆工艺的涂膜性能存在差距,但配套1 K清漆在成本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1b2工艺 1 K清漆 2 K清漆 涂装性能
下载PDF
不同对流层模型对B1C/B2a组合PPP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于丹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2期179-181,共3页
对流层延迟是GNSS定位主要的误差源之一,因此分析不同对流层模型对BDS-3系统B1C/B2a组合PPP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结合多个MGEX测站数据,进行了GPT、GPT2、GPT2w 3种对流层模型静态与动态PPP解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3种对流层模型解... 对流层延迟是GNSS定位主要的误差源之一,因此分析不同对流层模型对BDS-3系统B1C/B2a组合PPP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结合多个MGEX测站数据,进行了GPT、GPT2、GPT2w 3种对流层模型静态与动态PPP解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3种对流层模型解算得到的B1C/B2a组合静态与动态PPP定位误差与精度一致性较好,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但3种模型解算得到的定位精度差异在亚毫米级,整体来说,GPT2w模型解算得到的定位精度最优,其次为GPT2模型,GPT模型略低于其他两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S-3 PPP b1C/b2a 对流层模型
下载PDF
工艺工程领域价值分析降成本工作流程探索——以B1B2水性漆切换1K清漆为例
3
作者 史智学 李骁骁 赵贺宇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5期185-188,共4页
为探索工艺工程领域价值分析降成本工作流程,文章借鉴汽车行业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VAVE)工作经验,通过B1B2水性漆匹配1K清漆价值分析降成本实践,探索出降成本优化点识别、可行性分析、目标设定、方案设计、试行验证、优化调整、总结固... 为探索工艺工程领域价值分析降成本工作流程,文章借鉴汽车行业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VAVE)工作经验,通过B1B2水性漆匹配1K清漆价值分析降成本实践,探索出降成本优化点识别、可行性分析、目标设定、方案设计、试行验证、优化调整、总结固化的工作流程,可供国内商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工艺工程技术人员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工程 b1b2 1K清漆 价值分析 降成本 工作流程
下载PDF
永昌藜麦与其他谷物维生素B1、B2 分析测试
4
作者 郑炜 《中外食品工业》 2024年第17期78-80,共3页
以永昌产藜麦、燕麦、稻米、玉米、小麦为材料,对这5种谷物的维生素B1、B2进行含量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种谷物的维生素B1、B2存在差异,永昌产藜麦的维生素B1含量为5.249mg/kg,高于玉米,低于燕麦。这三种谷物的维生素B1含量均较高... 以永昌产藜麦、燕麦、稻米、玉米、小麦为材料,对这5种谷物的维生素B1、B2进行含量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种谷物的维生素B1、B2存在差异,永昌产藜麦的维生素B1含量为5.249mg/kg,高于玉米,低于燕麦。这三种谷物的维生素B1含量均较高,且显著高于稻米和小麦(T检验,P<0.05)。永昌产藜麦的维生素B2含量为0.873mg/kg,显著高于稻米、小麦、燕麦和玉米(T检验,P<0.05),稻米和小麦的维生素B2含量最低,燕麦和玉米介于中间,藜麦维生素B2的含量水平在这几种常见谷物中具有绝对的优势。藜麦是一种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高营养食品,本文为开发高维生素含量的藜麦功能食品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葶苈子对压力负荷大鼠心肌CYP11B1、CYP11B2及TGF-β_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郭娟 陈长勋 +2 位作者 杜军 顾伟梁 沈云辉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91-1695,共5页
目的:研究葶苈子水提液对压力负荷大鼠心肌CYP11B1、CYP11B2及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腹主动脉不完全结扎法(AAB)制作大鼠心肌肥厚、心室重构模型。药物干预30d后,称重法测定心脏指数(HW/BW)、左室重量指数(LVW/BW),Real-Time PC... 目的:研究葶苈子水提液对压力负荷大鼠心肌CYP11B1、CYP11B2及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腹主动脉不完全结扎法(AAB)制作大鼠心肌肥厚、心室重构模型。药物干预30d后,称重法测定心脏指数(HW/BW)、左室重量指数(LVW/BW),Real-Time PCR反应技术,以Rat 18S为内参照,测定心肌CYP11B1,CYP11B2,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脏指数增高,醛固酮合成基因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增强。葶苈子水提液能改善心肌肥厚指数,降低大鼠心肌醛固酮合成基因CYP11B1、CYP11B2及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结论:葶苈子水提液可能通过抑制心肌醛固酮合成相关基因CYP11B1、CYP11B2 mRNA表达水平,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合成而抑制心室重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葶苈子 醛固酮 CYP11b1 CYP11b2 TGF—β1 MRNA表达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醛固酮合成及其相关基因CYP11B1和CYP11B2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占成业 陶秀良 +1 位作者 韩少杰 郑智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对心脏局部醛固酮合成及其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 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和WKY大鼠共 30只 ,分为 3组 :对照组、高血压组、丹参酮ⅡA组。丹参酮ⅡA组经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治疗 12周。采用放射免疫法和...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对心脏局部醛固酮合成及其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 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和WKY大鼠共 30只 ,分为 3组 :对照组、高血压组、丹参酮ⅡA组。丹参酮ⅡA组经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治疗 12周。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测定各组心肌组织醛固酮含量及醛固酮合成相关基因CYP11B1,CYP11B2的mRNA表达量。结果 与WKY大鼠相比较 ,SHR心肌醛固酮含量及CYP11B1,CYP11B2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 (P <0 . 0 1,P<0 . 0 5 ,P <0 . 0 1) ;丹参酮ⅡA治疗后醛固酮含量及CYP11B2基因的mRNA水平均有明显下降 (P <0 . 0 5 ,P <0 . 0 5 ) ,CYP11B1基因的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丹参酮ⅡA抑制高血压左室肥厚的效应可能与其下调心肌醛固酮合成相关基因CYP11B2的表达水平 ,减少心脏局部醛固酮的生物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醛固酮 醛固酮合成相关基因 CYP11b1 CYP11b2
下载PDF
HPLC同时测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 被引量:37
7
作者 冯靓 蔡增轩 +2 位作者 谭莹 王天娇 任一平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511-513,共3页
目的:分析常见种类食物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为建立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指标提供数据,并为大众的健康饮食提供参考。方法:以黄曲霉毒素B1的平均含量为参考选择黄曲霉毒素含量较多的常见食物种类,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及荧光检测器分析... 目的:分析常见种类食物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为建立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指标提供数据,并为大众的健康饮食提供参考。方法:以黄曲霉毒素B1的平均含量为参考选择黄曲霉毒素含量较多的常见食物种类,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及荧光检测器分析食物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结果:花生酱中含有的黄曲霉毒素最多,平均为2.41μg/kg;大米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次之,平均为0.15μg/kg;花生中黄曲霉毒素的平均含量为0.04μg/kg。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物中黄曲霉毒素其重现性较好,而且可以一次分别测定出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从结果看来尽管多数食品中均含有黄曲霉毒素,但是其含量均没有超过国家限量标准,其中花生酱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较高。这些数据均可以为大众的健康饮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b1 黄曲霉毒素b2 黄曲霉毒素G1 黄曲霉毒素G2 高效液相色谱仪
下载PDF
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HMGB1、IL-1β、NF-κB、血栓素B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国强 王亚 +3 位作者 孙辉 杨朴 鲁娟娟 胡延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4963-4966,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白细胞介素(IL)-1β、核因子(NF)-κB、血栓素B2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接受动态... 目的探讨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白细胞介素(IL)-1β、核因子(NF)-κB、血栓素B2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接受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干扰电、超短波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法联合牵引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估治疗分数评价患者的腰腿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情况。使用表面肌电仪检测并记录患者左右两侧的平均功率频率、积分肌电值。采集患者的空腹肘静脉血,离心收集血清和血浆,检测血清HMGB1、IL-1β、NF-κB浓度,血浆血栓素B2浓度。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6个月随访,记录症状加重或反复发作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VAS明显低于治疗前,JO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右侧腰背伸肌群平均功率频率、积分肌电值明显低于左侧(P<0.01);治疗2个疗程后,研究组腰背伸肌群平均功率频率、积分肌电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HMGB1、IL-1β、NF-κB、血栓素B2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HMGB1、IL-1β、NF-κB、血栓素B2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HMGB1、IL-1β、NF-κB、血栓素B2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P<0.01);其中各指标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最高。结论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干扰电、超短波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能够明显降低HMGB1、IL-1β、NF-κB、血栓素B2水平,联合检测可用于预测治疗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动态关节松动术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白细胞介素-1Β 核因子ΚB 血栓素b2
下载PDF
婴儿配方乳粉中维生素B1、B2含量测定能力验证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海燕 高文超 +1 位作者 张会亮 董亚蕾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设计组织婴儿配方乳粉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含量测定能力验证项目,评价实验室检测婴儿配方乳粉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技术能力和水平。方法考核样品中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在P<0.05显著水平时是否均匀,且在整个计划周期内稳定,... 目的设计组织婴儿配方乳粉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含量测定能力验证项目,评价实验室检测婴儿配方乳粉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技术能力和水平。方法考核样品中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在P<0.05显著水平时是否均匀,且在整个计划周期内稳定,满足能力验证的要求。通过实施能力验证计划,对来自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家实验室的测定结果与指定值比对得到相对偏差,评价实验室检测能力。结果在参加实验室中,维生素B1总体满意率为90.6%;维生素B2总体满意率为84.8%。结论多数参加实验室检测能力结果满意,表明乳粉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检测水平总体良好。对于离群结果进行技术分析,可以帮助实验室查找原因并进行整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验证 婴儿配方乳粉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指定值 结果评价
下载PDF
共生菌B1+B2聚乙烯醇降解酶活性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闫志英 李旭东 +4 位作者 袁月祥 刘晓风 陈朝琼 贺荣娜 廖银章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6-560,共5页
从PVA降解酶的角度对本实验室前期实验筛选到的共生菌B1+B2进行了研究.在考察共生菌的基本生长和酶活的关系以及PVA降解酶和氧化酶的关系后,研究了不同的营养条件对PVA降解酶活性的影响.通过对主要营养条件的单因素考察,设计正交实验,... 从PVA降解酶的角度对本实验室前期实验筛选到的共生菌B1+B2进行了研究.在考察共生菌的基本生长和酶活的关系以及PVA降解酶和氧化酶的关系后,研究了不同的营养条件对PVA降解酶活性的影响.通过对主要营养条件的单因素考察,设计正交实验,优化出影响PVA降解酶活性的最佳主要营养条件为酵母汁0.2gL-1、硝酸铵0.2gL-1、葡萄糖0.5gL-1.采用优化条件进行验证实验,PVA降解酶活性(1.61UmL-1)高于正交实验中的最高酶活(1.56UmL-1),研究结果对发酵生产PVA降解酶和提高该菌在PVA废水处理中的降解性能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菌b1+b2 PVA降解酶活性 营养条件 PVA氧化酶
下载PDF
HPLC 法测定中药中黄曲霉毒素 B1、B2、G1、G2 的含量 被引量:42
11
作者 郑荣 毛丹 +1 位作者 王柯 季申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0-613,共4页
目的:建立中药中的黄曲霉毒素 B1、B2、G1、G2的 HPLC 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有机溶剂提取、免疫亲和柱净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荧光检测器进行分析测定。结果:黄曲霉毒素 G2、B2在2.25-150p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黄曲霉毒素 G1... 目的:建立中药中的黄曲霉毒素 B1、B2、G1、G2的 HPLC 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有机溶剂提取、免疫亲和柱净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荧光检测器进行分析测定。结果:黄曲霉毒素 G2、B2在2.25-150p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黄曲霉毒素 G1、B1在7.5-500p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收率在60%-110%之间。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作为中药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HPLC法 中药 G2 HPLC测定方法 黄曲霉毒素G1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方法 线性关系 荧光检测器 溶剂提取 分析测定 回收率
下载PDF
血浆激肽释放酶B1和缓激肽受体B2基因多态性及体质指数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邹力 李法琦 +1 位作者 周平 陈大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609-261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激肽释放酶B1(KLKB1)和缓激肽受体B2(BDKRB2)基因多态性及体质指数(BMI)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RFLP-PCR)的方法检测103例重庆地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03例老年正常对... 目的探讨血浆激肽释放酶B1(KLKB1)和缓激肽受体B2(BDKRB2)基因多态性及体质指数(BMI)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RFLP-PCR)的方法检测103例重庆地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03例老年正常对照者的KLKB1基因rs2304595和BDKRB2基因rs1799722多态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收缩压和体质指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男性亚组rs2304595位点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女性亚组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而rs1799722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rs2304595位点GG基因型和BMI均不同程度的增加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二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结论 KLKB1基因rs2304595位点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可能是老年汉族女性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一个遗传标志,并且GG基因型和BMI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存在协同作用;而BDKRB2基因rs1799722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关系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激肽释放酶b1 缓激肽受体b2 基因多态性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下载PDF
12月龄伊犁马对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需要量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俊宏 何雪曼 +6 位作者 邓海峰 李晓斌 刘振 马军 甘建荣 唐雪梅 杨开伦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8-126,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B1、维生素B2不同摄入量对12月龄伊犁马血液、尿液相关指标的影响,以得到12月龄伊犁马对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需要量。试验选取12月龄±5日龄、平均体重(245.28±18.36)kg的伊犁马公马35匹,随机分为5组,每...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B1、维生素B2不同摄入量对12月龄伊犁马血液、尿液相关指标的影响,以得到12月龄伊犁马对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需要量。试验选取12月龄±5日龄、平均体重(245.28±18.36)kg的伊犁马公马35匹,随机分为5组,每组7匹,分别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马匹饲喂相同的基础饲粮,并分别添加0、16、32、48和64 mg/(匹·d)的维生素B1和0、10、20、30和40 mg/(匹·d)的维生素B2,进行为期20 d的饲养试验。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实际摄入维生素B1量分别为19.00、33.49、48.27、62.96、77.53 mg/(匹·d),实际摄入维生素B2量分别为21.95、31.68、41.77、51.53、61.26 mg/(匹·d)。结果表明:随着实际摄入维生素B1量的增加,伊犁马血浆维生素B1含量、红细胞转酮酶活性(E-TKA)、尿液维生素B1排出量逐渐升高,焦磷酸硫胺素(TPP)效应逐渐降低。试验Ⅰ组血浆维生素B1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Ⅲ组(P<0.05),极显著低于试验Ⅳ组、试验Ⅴ组(P<0.01);试验Ⅰ组E-TKA极显著低于试验Ⅲ组、试验Ⅳ组和试验Ⅴ组(P<0.01);试验Ⅰ组TPP效应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Ⅳ组、试验Ⅴ组(P<0.01);试验Ⅰ组尿液维生素B1排出量极显著低于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P<0.01)。随着实际摄入维生素B2量的增加,伊犁马血浆维生素B2含量出现波动变化,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E-GRAC)逐渐降低,尿液维生素B2排出量逐渐增加。试验Ⅰ组血浆维生素B2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Ⅲ组、试验Ⅳ组(P<0.05),极显著低于试验Ⅱ组、试验Ⅴ组(P<0.01);试验Ⅰ组E-GRAC极显著高于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P<0.01);试验Ⅰ组尿液维生素B2排出量极显著低于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P<0.01)。综合评价各指标,得到12月龄伊犁马对维生素B1的需要量为48.27 mg/(匹·d),对维生素B2的需要量为31.68 mg/(匹·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需要量
下载PDF
尤瑞克林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缓激肽受体B1和B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洲 向栩莹 +4 位作者 晏桂林 陆观凤 杨燕泽 钟玉馨 张磊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53-657,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尤瑞克林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的缺血-再灌注(I/R)SD大鼠缓激肽受体B1(B1R)、缓激肽受体B2(B2R)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改良后Zea Longa线栓方法建立SD大鼠右侧MCAO模型,缺血2 h时拔栓模拟缺血-再灌注,将制备成功的2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尤瑞克林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的缺血-再灌注(I/R)SD大鼠缓激肽受体B1(B1R)、缓激肽受体B2(B2R)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改良后Zea Longa线栓方法建立SD大鼠右侧MCAO模型,缺血2 h时拔栓模拟缺血-再灌注,将制备成功的25只SD大鼠按随机抽样法分为假手术组、I/R模型组(I/R+等渗盐水组)、尤瑞克林低剂量治疗组(I/R+LDP组)、尤瑞克林中等剂量治疗组(I/R+MDP组)、尤瑞克林高剂量治疗组(I/R+HDP组),每组5只,术后30 min首次给予尤瑞克林(I/R+LDP组:3.50×10-3 PNAU/kg;I/R+MDP组:8.75×10-3 PNAU/kg;I/R+HDP组:17.50×10-3 PNAU/kg)或等渗盐水尾静脉注射,连续注射7 d、每日定时注射1次,7 d后取材,运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梗死灶边缘区域B1R、B2R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免疫荧光测定梗死边界区域微血管密度。结果(1)B1R mRNA表达:与I/R+等渗盐水组比较,I/R+LDP组、I/R+MDP组、I/R+HDP组B1R的mRNA表达水平均上调[(0.34±0.05)、(0.35±0.04)、(0.47±0.03)比(0.23±0.05),均P<0.05];与I/R+LDP组及I/R+MDP组比较,I/R+HDP组B1R的mRNA表达水平均上调(均P<0.05)。(2)B2R mRNA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I/R+等渗盐水组B2R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0.33±0.01)比(0.23±0.02),P<0.05]。与I/R+等渗盐水组比较,I/R+LDP组、I/R+MDP组、I/R+HDP组B2R的mRNA表达水平均上调[分别为(0.49±0.02)、(0.52±0.04)、(0.71±0.03),均P<0.05];与I/R+LDP组及I/R+MDP组比较,I/R+HDP组B2R的mRNA表达水平均上调(均P<0.05)。(3)微血管密度:与假手术组比较,I/R+等渗盐水组的微血管计数明显增多[(169±6)比(74±12),P<0.01];与I/R+等渗盐水组比较,I/R+LDP组、I/R+MDP组、I/R+HDP组的微血管计数均明显增多[分别为(240±9)、(252±9)、(349±17),均P<0.01];与I/R+LDP组及I/R+MDP组比较,I/R+HDP组微血管计数均明显增多(均P<0.01)。结论一定剂量的尤瑞克林上调MCAO大鼠B1R、B2R表达,发挥促血管再生的作用,且高剂量的尤瑞克林对血管新生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缺血-再灌注 缓激肽受体b1 缓激肽受体b2
下载PDF
稻谷陈化过程中维生素B1和B2变化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叶霞 李学刚 张毅 《粮食储藏》 2004年第1期45-46,共2页
对稻谷陈化过程中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含量变化的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稻谷陈化过程中维生素B1和B2含量损失严重 ;在温度为 4 5℃时 ,维生素B1的酶催化反应速率方程为 1/V =4 1.80 7/C +6 5 .2 11;维生素B2的酶催化反应速率... 对稻谷陈化过程中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含量变化的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稻谷陈化过程中维生素B1和B2含量损失严重 ;在温度为 4 5℃时 ,维生素B1的酶催化反应速率方程为 1/V =4 1.80 7/C +6 5 .2 11;维生素B2的酶催化反应速率方程为 1/V =5 8.5 2 3/C +33.75 1。维生素B2的解离速率是B1的两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陈化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样中维生素C、B1和B2 被引量:3
16
作者 罗红军 李慧 罗文鸿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65-66,78,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尿样中维生素C、B1和B2浓度。方法:以Phenomenex Synergi Hydro-RP80A(250mm×4.6mm,4μm)为色谱柱,甲醇为流动相A,50mmol/L乙酸铵溶液(含5mmol/L辛基磺酸钠)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尿样中维生素C、B1和B2浓度。方法:以Phenomenex Synergi Hydro-RP80A(250mm×4.6mm,4μm)为色谱柱,甲醇为流动相A,50mmol/L乙酸铵溶液(含5mmol/L辛基磺酸钠)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6nm;流速:0.8mL/min;柱温:30℃;尿样经离心过滤后直接进样5μL至HPLC检测。结果:维生素C、B1和B2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3~250.0,0.3~50.0和0.1~25.0μg/m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回收率分别为98.1%,98.8%和98.7%。结论:该法可用于尿样中3种维生素的同时检测,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匹罗卡品癫幼鼠模型B1与B2激肽受体表达研究
17
作者 张梅梅 刘恒方 王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3期22-24,共3页
目的检测B1及B2激肽受体在匹罗卡品癫幼鼠模型中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幼年(3周)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5只;癫模型组15只,采用匹罗卡品法制作癫模型,分为急性期组、静止期组、慢性期组3亚组,每亚组5... 目的检测B1及B2激肽受体在匹罗卡品癫幼鼠模型中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幼年(3周)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5只;癫模型组15只,采用匹罗卡品法制作癫模型,分为急性期组、静止期组、慢性期组3亚组,每亚组5只;生理盐水对照组(盐水组)15只,与匹罗卡品实验组大鼠相同时间点给予腹腔注射盐水,分为与实验癫组各时间点相对应的盐水6h组、盐水5d组、盐水60d组3个亚组,每亚组5只。各组于相应时间点处死动物取海马标本,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脑组织海马区的B1及B2激肽受体的表达变化,并相互比较。结果与盐水6h组、盐水5d组比较,急性期组、静止期组的B1激肽受体mRNA表达显著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期与生理盐水60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盐水60d组比较,在实验癫模型各亚组B2激肽受体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水各亚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B1、B2激肽受体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1与B2激肽受体mRNA表达失衡在癫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1激肽受体 b2激肽受体 匹罗卡品 癫模型
下载PDF
糖尿病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缓激肽B1和B2受体表达及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桑红菲 邱忠明 +5 位作者 刘玲 许丽丽 张君 张灏 谢怡 张仁良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8-464,共7页
目的糖尿病基础上发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缓激肽B1受体(bradyldnin B1 receptor,B1R)和缓激肽B2受体(bradykinin B2 receptor,B2R)表达及作用的研究尚少。文中旨在观察比较非糖尿病和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B1R和B2R的表达差异及作... 目的糖尿病基础上发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缓激肽B1受体(bradyldnin B1 receptor,B1R)和缓激肽B2受体(bradykinin B2 receptor,B2R)表达及作用的研究尚少。文中旨在观察比较非糖尿病和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B1R和B2R的表达差异及作用变化。方法构建非糖尿病大鼠和2型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模型,各41只,测试大鼠体重和生化指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将8只非糖尿病大鼠及8只2型糖尿病大鼠分为2组:非糖尿病对照组和非糖尿病脑I/R 24 h组,糖尿病对照组和糖尿病脑I/R 24 h组,每组4只。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再灌注24 h后B1R和B2R的表达。另将33只非糖尿病大鼠及33只2型糖尿病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各分为4组:假手术组(n=6)、等渗盐水组(n=9)、B1R拮抗剂组(n=9)和B2R拮抗剂组(n=9),I/R 24 h后,采用N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TUNEL染色测定细胞凋亡,Fluoro-Jade C染色检测神经元变性。结果 41只糖尿病大鼠造模后3、7、14 d空腹血糖[(23.45±5.01)、(23.71±4.87)、(22.72±4.11)mmol/L]较非糖尿病大鼠[(5.77±0.75)、(6.05±0.69)、(7.15±1.09)mmol/L]明显增加(P<0.05);14 d时血胆固醇[(4.59±3.43)mmol/L]、胰岛素[(67.26±12.02)pmol/L]较非糖尿病大鼠[(1.58±0.37)mmol/L、(25.34±4.88)pmol/L]明显升高(P<0.05),而三酰甘油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大鼠脑I/R 24 h后脑组织中B1R mRNA水平较非糖尿病大鼠升高更加明显(P<0.01),而B2R mRNA水平则相对下降(P<0.05)。非糖尿病B2R拮抗剂组NSS评分、梗死体积百分比、损伤和凋亡细胞数目较等渗盐水组明显减少(P<0.05);糖尿病B1R拮抗剂组NSS评分、梗死体积百分比、损伤和凋亡细胞数目较等渗盐水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非糖尿病大鼠脑I/R损伤诱导了B2R mRNA的显著上调,抑制B2R有效地减少脑梗死体积及减轻组织细胞损伤;糖尿病大鼠的脑I/R损伤诱导了B1R mRNA表达上调,B1R拮抗剂取代B2R拮抗剂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脑缺血再灌注 缓激肽b1受体 缓激肽b2受体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1、B2菌株对当归、黄芪的防病促进生长效果 被引量:25
19
作者 辛中尧 徐红霞 陈秀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2-144,共3页
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1、B2菌株在当归、黄芪上的防病促生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B1、B2对当归、黄芪根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B1对当归、黄芪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9.13%、41.48%,B2为41.30%和48.16%,B2... 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1、B2菌株在当归、黄芪上的防病促生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B1、B2对当归、黄芪根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B1对当归、黄芪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9.13%、41.48%,B2为41.30%和48.16%,B2防治效果与化学农药无显著性差异;同时,B1、B2对当归、黄芪具有促生增产作用,B1增产率分别为7.74%、12.5%;B2分别为17.2%、16.25%。且B1、B2均可提高当归和黄芪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b1 b2菌株 当归 黄苠 防病促生 效果
下载PDF
血清Ang-2和HMGB1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20
作者 卢燕 王敏 李学莉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65-469,F0003,共6页
目的 探究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病情及28天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脓毒症患者资料,根据患者28天的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2组患者分别分为脓毒症... 目的 探究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病情及28天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脓毒症患者资料,根据患者28天的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2组患者分别分为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记录所有入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进行第1天、第3天、第5天及第7天的APACHEⅡ评分,测定Ang-2和HMGB1水平。结果 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脓毒症休克患者占比及入科APACHEⅡ评分为(85.71%)和(29.29±5.99)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51.84%)和(24.96±5.84)分。2组患者血清Ang-2和HMGB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7天的HMGB1水平与脓毒症患者预后显著相关,而第1天、第3天、第5天的HMGB1水平及上述各时间点的Ang-2水平与患者预后均无相关性。各时间点血清Ang-2水平的算术平均值与APACHEⅡ评分的算术平均值呈正相关,HMGB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并无相关性。联合第7天的APACHEⅡ评分、Ang-2和HMGB1水平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8,灵敏度为92.9%,特异度为59.3%。联合第7天的Ang-2和HMGB1水平预测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71,灵敏度为92.9%,特异度为55.6%。结论 脓毒症患者第1天、第3天、第5天及第7天的平均血清Ang-2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联合脓毒症患者第7天的血清Ang-2和HMGB1水平对其预后进行评估灵敏度最高,明显高于单独某项指标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管生成素-2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