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vision of Water Function Division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in Jiangjin District of Chongqing City in China
1
作者 侯新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1年第12期54-57,70,共5页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lanning of water resources in Jiangjin District of Three Gorge Reservoir Area at the upp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by combining with social needs,through the survey...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lanning of water resources in Jiangjin District of Three Gorge Reservoir Area at the upp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by combining with social needs,through the survey on pollution source and analysis of water quality,based on the Report of Water Function Division of Jiangjin District(2005) ,the adjustment and revision have been conducted on water function divisions,and corresponding protection target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water resources have been proposed,so that the water function division can comply with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Jiangjin District,providing a reliable referenc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aso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enhancing the unified and effective supervision of water resources,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use of water resources in Jiangjin District,and ensur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Jiangjin district WATER function DIVISION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下载PDF
Applying a salinity response function and zoning saline land for three fi eld crops: a case study in the Hetao Irrigation District, Inner Mongolia, China 被引量:3
2
作者 TONG Wen-jie CHEN Xiao-li +4 位作者 WEN Xin-ya CHEN Fu ZHANG Hai-lin CHU Qing-quan Shadrack Batsile Dikgwatlh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78-189,共12页
Salinity is one of the major abiotic factors affecting the growth and productivity of crops in Hetao Irrigation District, China. In this study, the salinity tolerances of three local crops, wheat (Triticum aestinum L... Salinity is one of the major abiotic factors affecting the growth and productivity of crops in Hetao Irrigation District, China. In this study, the salinity tolerances of three local crops, wheat (Triticum aestinum L.), maize (Zea mays L.) and sunflower (Helianthus annuus L.), growing in 76 farm fields are evaluated with modified discount function. Salinity ecological zones appropriate for these local crops are characterized and a case study is presented for crop salinity ecological zon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yield reductions of wheat, maize and sunflower when grown in saline soils are attributed primarily to a reduction in spikelet number, 1 000-grain weight and seed number per head, respectively. Sunflower is the most tolerant crop among the three which had a salinity tolerance index (ST-index) of 12.24, followed by spring maize and spring wheat with ST-Indices of 9.00 and 7.43,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crop salinity tolerance results, the arable land in the Heping Village of this district was subdivided into four salinity ecological zones: the most suitable, suitable, sub-suitable and unsuitable zones. The area proportion of the most suitable zone for wheat, maize and sunflower within the Heping Village was 27.5, 46.5 and 77.5%, respectively. Most of the most suitable zone occurr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villag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optimizing the local major crop distribution and improving cultural practices management in Hetao Irrigation Distri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inity tolerance modified discount function ecological zoning Hetao Irrigation district
下载PDF
现代化数字灌区建设主体功能及主要应用结构体系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谢崇宝 白静 +2 位作者 张武雄 夏康平 黄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45,151,共6页
基于对物理灌区的现代化和模拟灌区的数字化认知,分析总结了现代化数字灌区建设应着力完成的“灌区识别”“立体感知”“精准控制”“信息交互”“管理调度”等“五大主体功能”结构体系;基于智慧水利建设和灌区高效运管需求,高效地模... 基于对物理灌区的现代化和模拟灌区的数字化认知,分析总结了现代化数字灌区建设应着力完成的“灌区识别”“立体感知”“精准控制”“信息交互”“管理调度”等“五大主体功能”结构体系;基于智慧水利建设和灌区高效运管需求,高效地模拟渠系水流,系统梳理了以“节点流量过程”为输入和输出的灌区概化图,研究提出了现代化数字灌区建设主要业务应用结构体系,即构建以“数据库”为载体,“数学模型”为支撑,基于“灌区一张图”基础之上的“组织管理、工程管理、安全管理、泵站管理、农业节水与供用水管理、经济管理、信息化管理、公共服务”等“九大业务应用”为交互的的整体架构,以期有效提升灌溉供水服务的安全性、公平性、可靠性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现代化 数字灌区 现代化数字灌区 主体功能结构体系 主要应用结构体系
下载PDF
“三生”功能视角下城市近郊区村庄发展适宜性评价与分类——以江西抚州临川区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曾艳 廖成浩 +2 位作者 刘建生 刘卫平 吕雅慧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2-1132,共11页
城市近郊区是城乡融合的关键地带,识别该地区村庄类型有助于统筹城乡发展格局。本研究以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生”功能视角构建临川区村庄发展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空间自相关揭示其空间集聚特征,采用村庄类型识别系统... 城市近郊区是城乡融合的关键地带,识别该地区村庄类型有助于统筹城乡发展格局。本研究以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生”功能视角构建临川区村庄发展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空间自相关揭示其空间集聚特征,采用村庄类型识别系统划定339个行政村的村庄类型,进而提出村庄发展策略。结果表明:临川区村庄发展适宜度指数总体较高,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592、0.585和0.466,前二者在空间上呈现“北强南弱”的分布格局;临川区村庄发展适宜度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具体表现为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指数的“北热南冷”以及生态功能指数的“中间冷边缘热”;临川区村庄类型分为4类2型,城郊融合类与集聚提升类中的集聚发展型村庄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发展对象。根据村庄类型识别结果提出以地类管控为基础的村庄差异化发展策略,可以明确村域国土空间的优化布局,推动城乡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规划 “三生”功能 村庄评价 村庄分类 临川区
下载PDF
基于POI数据的双流区城市用地功能识别及其混合度评价研究
5
作者 李波 吴菲 叶樊妮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11期41-44,51,共5页
基于POI数据,利用频数密度、类型比例等方法对双流区城市用地类型进行识别,并对城市土地利用混合度进行分析,揭示城市土地利用功能现状。结果表明:1)双流区城市土地利用空间上呈现出由北向南组团集中—零星分散的分布格局,中心城区各类... 基于POI数据,利用频数密度、类型比例等方法对双流区城市用地类型进行识别,并对城市土地利用混合度进行分析,揭示城市土地利用功能现状。结果表明:1)双流区城市土地利用空间上呈现出由北向南组团集中—零星分散的分布格局,中心城区各类用地布局相对较为集中。2)土地利用的单一功能占比较大,呈现出大区域辐射分布的空间格局,多功能区主要集中于城市中心区域,呈现出聚集组团分布的特征,两者“中心—外围”的圈层分异明显。3)双流区城市土地利用混合度总体程度偏低,且呈现团状集聚分布与点状分散分布相结合的空间格局,地区之间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I数据 城市土地功能 土地混合利用 双流区
下载PDF
基于访问序列的历史街区功能组合模式研究——以哈尔滨中央大街为例
6
作者 朱海玄 吴翠玲 赵紫璇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24年第1期117-134,共18页
移动定位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它们在城市空间研究中的大量实践与应用,为空间研究的量化计算提供了可能。历史街区反映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其活化利用对城市发展与历史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研究已经证明街区功能植入是... 移动定位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它们在城市空间研究中的大量实践与应用,为空间研究的量化计算提供了可能。历史街区反映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其活化利用对城市发展与历史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研究已经证明街区功能植入是一条可行的路径,对其的功能访问可以揭示人在空间中的活动规律,更好地探讨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因此,文章以哈尔滨中央大街历史街区为例,基于行为轨迹数据识别行为序列,采用Apriori算法,从空间访问序列和功能访问序列两个方面进行关联规则的计算与挖掘,进而探讨街区的功能组合模式。研究发现:①基于访问序列的关联规则挖掘,可以从行为主体视角挖掘人与空间的互动模式,对功能组合模式进行探究;②在一级功能访问序列中,餐饮类与购物类的组合模式访问概率最大,对其他功能的具有带动作用;③在二级功能访问序列中,组合模式大多为历史文化遗迹、购物中心、饮品店和住宿服务之间的相互组合,其中饮品店、购物中心的访问概率最大,且与其他功能进行组合的稳定性强;④街区的历史文化遗存、空间本底环境会促进其他功能空间的使用。文章所提及的街区功能访问组合模式的计算方法对研究其他空间关联问题同样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组合 访问序列 历史街区 中央大街
下载PDF
基于C-D生产函数的灌区节水贡献率研究
7
作者 徐凯 沈建强 +5 位作者 刘敏昊 杨开静 白明皓 雷波 徐立荣 翟林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4-240,254,共8页
为挖掘灌区节水目标实现路径,提高灌区用水效率,研究分析了大中型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护对节水战略目标的贡献程度。以江苏省为例,选取6个典型灌区,收集了2015-2022年统计数据,分别计算渠系工程、田间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节水潜力,并据此... 为挖掘灌区节水目标实现路径,提高灌区用水效率,研究分析了大中型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护对节水战略目标的贡献程度。以江苏省为例,选取6个典型灌区,收集了2015-2022年统计数据,分别计算渠系工程、田间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节水潜力,并据此计算灌区总节水潜力。以水利工程投入、劳动力投入、土地投入、技术进步作为自变量,灌区总节水潜力作为因变量,利用改进C-D生产函数来构建“双对数模型”。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运用步进法剔除无关变量后建立最优方程,通过弹性系数测算不同变量对节水目标的贡献率大小。结果表明,在灌区总节水潜力组成中,渠系工程节水占比最大,田间工程节水占比最小;水利工程投入、土地投入、技术进步对节水目标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5.5%、30.4%、5.2%,但技术进步贡献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水利工程收入贡献率先减小后增大。大型灌区水利工程对灌区节水的贡献率高于中型灌区。该研究将C-D生产函数模型运用到节水评价当中,结果较为合理可靠,可为大中型灌区节水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节水潜力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贡献率
下载PDF
基于街道单元的北京中心城区碳排放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凤 尤瑛圻 +1 位作者 刘贵利 陈帆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54-61,共8页
以北京市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按照街道人口分布,估算中心城区121个街道(乡镇)的碳排放,通过运用空间自相关法,并结合街道单元的主导用地功能,分析了2010—2020年这些街道单元的碳排放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中心城区... 以北京市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按照街道人口分布,估算中心城区121个街道(乡镇)的碳排放,通过运用空间自相关法,并结合街道单元的主导用地功能,分析了2010—2020年这些街道单元的碳排放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中心城区街道的碳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不同街道的降碳效果差异显著;2)街道单元的主导用地功能被划分为5种单一功能单元和10种混合功能单元,它们的降碳效果存在差异;3)在降碳效果方面,单一功能单元转变为以景观休闲为主导时,降碳效果最为显著,当混合功能单元转变为以商业、居住、产业或公共服务为主导的单一功能时,降碳效果受到一定的抑制;4)以公共—居住和商业—居住混合功能为主导的高碳排放街道单元在空间上有聚集效应,景观休闲功能对于维持街道单元低碳排放状态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空间自相关 主导功能识别 街道单元
下载PDF
从生态隔离绿带到公园城市绿心——基于城市视角的成都环城生态区实践与功能价值变迁
9
作者 王松涛 廖旭东 陶然 《当代建筑》 2024年第6期23-27,共5页
环城生态区是成都市为防止城市蔓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采取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城市的角度看环城生态区的建设实践,以成都市确定产业功能区规划、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为节点,将环城生态区的建设实践分为三个阶段,探究每一个阶段的城市发... 环城生态区是成都市为防止城市蔓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采取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城市的角度看环城生态区的建设实践,以成都市确定产业功能区规划、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为节点,将环城生态区的建设实践分为三个阶段,探究每一个阶段的城市发展诉求,以及环城生态区的规划应对、空间与社会治理手段、主要功能及价值的变迁,总结经验与得失,以期为其他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协调处理保护与发展的长期矛盾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城生态区 “198”地区 产业功能区 公园城市
下载PDF
“要素—空间—功能”视角下的大都市近郊区城乡融合发展路径——基于成都郫都区东林片区的分析
10
作者 应寿英 郭耀辉 +3 位作者 杜兴端 母陈 谢蕾 王天一 《辽宁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77-82,共6页
大都市近郊区地处城乡交错地带,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前沿阵地,破解大都市近郊区城乡融合面临的现实难题,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理论,从“要素—空间—功能”视角分析,大都市近郊区城乡融合发展在要素融合、空间... 大都市近郊区地处城乡交错地带,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前沿阵地,破解大都市近郊区城乡融合面临的现实难题,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理论,从“要素—空间—功能”视角分析,大都市近郊区城乡融合发展在要素融合、空间融合、功能融合等方面皆面临困境。成都市郫都区东林片区通过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加快城乡要素流动、实施城乡一体化规划构建城乡空间融合发展格局、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多元转化推动城乡生态融合、建设城乡产业融合示范载体推动城乡产业耦合联动等措施,对大都市近郊区城乡融合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推进大都市近郊区城乡融合发展,应以完善土地市场为切入点,破除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以加强顶层规划为前提,重构城乡融合空间体系,以完善生态价值转化机制为核心,增添城乡融合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大都市近郊区 要素—空间—功能 成都市郫都区
下载PDF
融入功能分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多情景模拟——以福建南平市建阳区为例
11
作者 马永健 谢红彬 +2 位作者 邓红芮 蔡思琪 刘强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5-237,共13页
土地利用变化多情景模拟是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重要依据。已有研究通常聚焦于省级、城市群等较大尺度区域,较少关注南方山区城镇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面临的生态安全约束。本文以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为研究区,应用RSEI-MCR-PLUS耦合模型,将生... 土地利用变化多情景模拟是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重要依据。已有研究通常聚焦于省级、城市群等较大尺度区域,较少关注南方山区城镇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面临的生态安全约束。本文以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为研究区,应用RSEI-MCR-PLUS耦合模型,将生态约束下的土地功能分区融入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分析惯性发展、经济发展优先、生态保护优先、可持续发展四种情景下2030年建阳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建阳区内适宜开发区、缓冲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生态缓冲区和生态保护区面积占比分别为3.17%、27.94%、26.73%、25.68%和16.48%,各功能区以适宜开发区为中心空间上呈环状分布。(2)惯性发展情景下,建设用地呈现多点扩散,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相对低下;经济发展优先情景下,新增建设用地侵占林地和耕地,加剧空间冲突;生态保护优先情景下,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并限制经济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情景下,建设用地呈组团式发展,生态系统得到保护,土地资源配置更为合理。本成果可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山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多情景模拟 土地功能分区 RSEI-MCR-PLUS模型 建阳区
下载PDF
消费型历史文化街区社会功能承载思考——-以门东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12
作者 徐凡 倪智伟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5期192-194,共3页
近年来,历史文化街区对消费经济的依赖逐渐加大,人气旺盛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的趋同,社会功能承载力大大削弱。文章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深入门东历史文化街区,通过亲身体验、观察、交谈等手段对其社会功能承载情况进行调研。初步得到消费... 近年来,历史文化街区对消费经济的依赖逐渐加大,人气旺盛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的趋同,社会功能承载力大大削弱。文章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深入门东历史文化街区,通过亲身体验、观察、交谈等手段对其社会功能承载情况进行调研。初步得到消费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空间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希望由此引发人们对消费经济与历史文化关联问题产生更加深入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田野调查 文化消费 社会功能
下载PDF
“三生空间”相互作用视域下的南京市溧水区乡村宜居性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夏敏 刘岩 邹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45-255,共11页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是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3个子系统,快速城镇化地区乡村“三生空间”的相互作用明显,为探索“三生空间”相互作用对乡村宜居性的影响,该研究以南京市溧水区为例,综合运用熵权法、线性加权法和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基于...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是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3个子系统,快速城镇化地区乡村“三生空间”的相互作用明显,为探索“三生空间”相互作用对乡村宜居性的影响,该研究以南京市溧水区为例,综合运用熵权法、线性加权法和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基于土地利用和兴趣点数据构建乡村“三生空间”分类指标体系识别溧水区“三生空间”,考虑“三生空间”功能及其相互作用建立乡村宜居性评价体系,分析2010和2018年溧水区乡村宜居性水平及其变化。结果表明:1)2010、2018年溧水区乡村“三生空间”中生产空间面积均占优势,生态空间次之,生活空间面积最小,8 a间乡村生活空间面积增加,生产和生态空间面积下降;2)2010和2018年溧水区乡村宜居性水平总体不高,且平均分值8 a间略有下降。2010年宜居性高值和低值区分别在和凤镇和白马镇,2018年则分别在永阳镇和东屏镇。8 a间永阳镇乡村宜居等级上升,东屏镇和石湫镇乡村宜居等级则下降;3)与未考虑“三生空间”相互作用的乡村宜居性评价结果相比,“三生空间”相互作用视域下的评价结果更符合当地实际,各镇应根据自身情况提升其宜居性水平。研究结果能够为溧水区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功能 三生空间 相互作用 乡村宜居性 溧水区
下载PDF
区域协同创新背景下的城市转型发展与创新功能布局——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海波 周睿欣 王江山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2期40-43,共4页
区域协同创新与创新功能优化布局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响应。文章借鉴了区域分工、协同创新和创新功能布局等方面的既有理论研究成果,以位于西安都市圈核心区的长安区为例,系统分析了长安区在区域协同创新... 区域协同创新与创新功能优化布局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响应。文章借鉴了区域分工、协同创新和创新功能布局等方面的既有理论研究成果,以位于西安都市圈核心区的长安区为例,系统分析了长安区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中的基础条件和关键制约因素。最后,文章从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空间供给等方面提出了推动城市转型发展与创新功能布局的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同创新 城市转型发展 创新功能布局 西安市长安区
下载PDF
基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研究——以南京市颐和路11-1片区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方遥 殷敏 +2 位作者 魏云 张宇 王伟杰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7-112,共6页
快速城市化带来的集聚效应使得部分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人口压力大、基础设施不足、空间活力缺失等问题。文章以南京市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11-1片区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街区功能置换和空间重组的模式。将人口容量的研究引入街区的保护... 快速城市化带来的集聚效应使得部分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人口压力大、基础设施不足、空间活力缺失等问题。文章以南京市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11-1片区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街区功能置换和空间重组的模式。将人口容量的研究引入街区的保护更新中,作为规划的前期工作,文章着重研究了容量的量化分析和效能分析的方法,以期提高更新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适用性。研究结合街区特征和数据的可获性,确定环境人口容量指标主要为空间容量、交通容量、设施容量和社会心理容量4个维度,选取计算模型得出4项容量指标的数值区间,并采用木桶原理确定理想的瞬时环境人口容量和日均环境人口容量。结果显示,街区的瞬时容量高达4.90m2/人,环境容量需要做好疏解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城市更新 环境人口容量 功能置换 人口疏解
下载PDF
基于“三生”功能协调的山地丘陵区土地综合整治分区——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董婷 杨朝现 +2 位作者 杨璇 信桂新 魏朝富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4-547,共14页
为科学划分山地丘陵区土地综合整治类型区,实现分区域、差别化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以重庆市江津区为研究区,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生”功能综合指数测算与“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 为科学划分山地丘陵区土地综合整治类型区,实现分区域、差别化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以重庆市江津区为研究区,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生”功能综合指数测算与“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分区,探究研究区土地综合整治差别化策略。结果表明:研究区“三生”功能综合指数空间差异性特征显著,总体呈北高南低的带状分布趋势,高-高型、低-低型、随机型占比分别为34.53%、38.32%、26.01%。“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55,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呈现总体协调状态,其中协调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6.29%,失调区域占43.71%。基于研究区“三生”功能综合指数及其耦合协调测度结果,将研究区土地综合整治类型划分为重点整治、选择整治、保护整治、不宜整治4种类型,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9.84%、14.24%、22.68%、23.24%。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形差异化特征设计土地综合整治策略。“三生”功能综合指数与耦合协调度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指导土地综合整治分区,以地形条件为出发点制定差别化整治策略能够明确山地丘陵区土地整治目标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综合整治分区 山地丘陵区 “三生”功能 地形 江津区
下载PDF
Predicting the Growth in Tree Height for Building Sunshine in Residential District
17
作者 Bo Hong 《Open Journal of Forestry》 2015年第1期57-65,共9页
Residential greening constitutes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 Trees, as the largest entities in the tree-shrub-herb greening system, are the best choice for residential afforestation. Hence, tree ar... Residential greening constitutes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 Trees, as the largest entities in the tree-shrub-herb greening system, are the best choice for residential afforestation. Hence, tree arrangement in green space between buildings is significant, for which may exert negative impact on building sunshine. This study takes He Qingyuan residential area in Beijing as a case study to predict the growth in tree height between buildings to meet good sunshine requirements. The procedures were draw as follows: 1) models including building layout and trees were built using computer-aided design (Auto CAD). Afterwards, according to tree crown shape, tree height limits were determined for the same building layout;2) and after that, the growth in tree height was predicted using the nonlinear height-diameter functions to meet the good sunshine requirements. The results allow us to determine which trees to plant between buildings in that the designers can predict the effects of future tree growth on building sunsh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e HEIGHT BUILDING SUNSHINE RESIDENTIAL district COMPUTER-AIDED Design Nonlinear Height-Diameter function
下载PDF
论行政区划的行政法调控——以行政区划的行政性功能为视角
18
作者 薛刚凌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4-224,246,共22页
行政区划是大政国基,是党领导人民依据宪法和法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和手段。行政区划具有空间属性和相对独立的行政建制,从而打造出国家的空间治理格局,支撑国家的整体组织和系统运行。这一制度在我国具有两千多... 行政区划是大政国基,是党领导人民依据宪法和法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和手段。行政区划具有空间属性和相对独立的行政建制,从而打造出国家的空间治理格局,支撑国家的整体组织和系统运行。这一制度在我国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行政区划不断改革创新,已从基本行政区拓展到功能行政区,不仅具有重要的政治性功能,还具有极强的行政性功能,成为政府促进经济社会变革转型、城市化进程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抓手,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研究滞后和行政法调整范式的局限,行政区划大部分游离于行政法的调控之外。基本行政区与功能行政区缺乏统筹管理,空间资源与权力资源配置重复交叉,影响国家的均衡发展,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涉及的多元利益尤其是相对人的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鉴于此,可从行政区划的实践着手,并以其行政性功能为视角,探讨行政区划的内涵外延、对行政区划进行行政法调控的必要以及行政法如何对行政区划实施调控等,通过加强对行政区划法律问题的研究,为行政区划的行政法调控提供基本思路,推动行政区划的法治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区划 基本行政区 功能行政区 系统建构 行政法调控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的张承地区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靖宣 金晓媚 +2 位作者 张绪财 殷秀兰 金爱芳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64,共11页
水源涵养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一,对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生态系统及用水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改进以往研究中对地形及土壤渗透性等考虑不足、对数据空间异质性分析不充分等问题,文章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in... 水源涵养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一,对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生态系统及用水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改进以往研究中对地形及土壤渗透性等考虑不足、对数据空间异质性分析不充分等问题,文章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InVEST),使用多种高精度的遥感、再分析数据等产品,对2001—2020年张承地区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定量化评价及驱动因素分析。研究发现,2001—2020年张承地区水源涵养功能空间分布上呈现坝下高坝上低的特点,各年水源涵养功能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时间变化上,20年间水源涵养深度以-0.08 mm/a的平均速率呈下降波动趋势。结合Sen+Mann-Kendall分析发现区内水源涵养功能变化趋势以“基本不变”、“轻微增长”、“轻微降低”三者为主,总占比近98%。区内降水量对水源涵养功能具有很强的显著正相关关系,气温对水源涵养功能在部分地区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植被与水源涵养功能的关系相对复杂。张承地区2020年林地的水源涵养功能最强,水源涵养深度达28.64 mm,总量而言,草地水源涵养功能的贡献最大,水源涵养量达1.12×10^(9)m^(3)。20年间变化中,耕地水源涵养量的降低最为明显,变化速率达-6.49×10^(6)m^(3)/a。上述结果说明张承地区20年间水源涵养功能的时空特征主要受到降水量与植被型土地利用的控制。研究为张承地区生态建设及水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功能 InVEST模型 Sen+Mann-Kendall 相关性分析 张承地区
下载PDF
几种造成城市功能区声环境数据过低的典型情况研究
20
作者 白煜 孟晨 +3 位作者 刘莉莹 谷树茂 王婷 周玉欣 《中国环保产业》 2023年第11期100-102,共3页
本文分析了城市功能区声环境数据值过低的几种情况,并结合具体案例说明了因用地属性变化、临时性政策调整及一段时间内周围环境改变而造成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过低的情形。
关键词 声环境 数据异常 城市功能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