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江河口湿地表层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特征
1
作者 张马啸 杨丽 +4 位作者 张丽仙 郭嘉龙 郭萍萍 潘辉 周丽丽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9-808,共10页
【目的】探明福建闽江河口湿地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为衡量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闽江河口典型植被类型(秋茄、芦苇、短叶茳芏)为研究对象,以光滩为对照,并利用ITS高通量测序技术... 【目的】探明福建闽江河口湿地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为衡量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闽江河口典型植被类型(秋茄、芦苇、短叶茳芏)为研究对象,以光滩为对照,并利用ITS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不同植被类型湿地土壤表层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比较。【结果】在门水平上,光滩和芦苇群落真菌的优势菌门为Chytridiomycota,秋茄和短叶茳芏群落的优势菌门为Ascomycota;在纲水平上,光滩土壤中Lobulomycetes占主导地位,秋茄、芦苇和短叶茳芏群落中Rhizophydiomycetes占主导地位;在目水平上,光滩湿地占主导地位的为Lobulomycetales,秋茄、芦苇和短叶茳芏群落占主导地位的均为Rhizophydiales;在科水平上,Lobulomycetales_fam_Incertae_sedis为光滩土壤的优势菌科,Rhizophydiales_fam_Incertae_sedis为秋茄、芦苇和短叶茳芏的优势菌科;在属水平上,光滩土壤中Lobulomycetales_gen_Incertae_sedis占主导地位,秋茄、芦苇和短叶茳芏群落中Rhizophydiales_gen_Incertae_sedis占主导地位;在种水平上,Lobulomycetales sp.是光滩中的主导菌种,Rhizophydiales sp.为秋茄、芦苇和短叶茳芏群落的主导菌种。不同植被覆盖群落的Observed species、Chao1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由大到小均表现为芦苇、短叶茳芏、秋茄和光滩,光滩与其它3种有植被覆盖的湿地真菌丰富度及多样性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有无植被覆盖及植被覆盖类型的不同对闽江河口表层湿地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有影响,栽植有益于土壤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的植被有利于闽江河口湿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向着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植被类型 湿地表层土壤 高通量测序 真菌群落结构 多样性
下载PDF
峨眉山峨眉栲、华木荷群落研究 被引量:75
2
作者 杨一川 庄平 黎系荣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5-120,共16页
峨眉栲、华木荷群落是我国西南部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群落的主要代表类型。本文从群落分布区域自然环境、群落植物组成特点、群落外貌和结构特征以及主要种群的结构及动态趋势等方面对该群落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并将其与我国部分同类... 峨眉栲、华木荷群落是我国西南部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群落的主要代表类型。本文从群落分布区域自然环境、群落植物组成特点、群落外貌和结构特征以及主要种群的结构及动态趋势等方面对该群落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并将其与我国部分同类或类似群落作了系统的比较分析,阐明了该群落的性质、特征和演变趋势。1.尽管该群落分布于我国中亚热带,但区域性环境独特,使该群落保存了较强的热带残遗性和亚热带雨林特征。2.样地调查统计有维管植物61科116属171种,区系组成复杂,地理成分以热带分布类型居多,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3.群落外貌是由中小型叶、革质与厚革叶、单叶的常绿高位芽植物所决定。群落垂直结构较复杂,地上成层较明显,优势种显著。4.主要种群及其苗木的分布格局多呈集群分布,体现出中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林种群个体的水平空间配置及分布特点。5.群落主要种群的年龄结构均处于增长和相对稳定状态,各年龄级的分布具有较高的生态结构水平,但仍存在种间竞争替代现象,表明群落尚处于进展演替阶段。6.各样地间种类相似性较高,群落内种类分布相对一致。乔水种间联结性具有一定规律,反映了环境梯度变化和群落种类分布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 常绿阔叶林 群落结构
下载PDF
不同类型棉田昆虫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吕文彦 秦雪峰 +1 位作者 徐艳聆 沈宗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0-334,共5页
运用群落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于2007年6月26日至8月20日系统调查了平作春棉田和夏棉田主要害虫的种群数量动态,并利用相对丰富度、优势度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析了其群落结构和时间动态。结果表明:两类棉田昆虫群... 运用群落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于2007年6月26日至8月20日系统调查了平作春棉田和夏棉田主要害虫的种群数量动态,并利用相对丰富度、优势度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析了其群落结构和时间动态。结果表明:两类棉田昆虫群落组成较为丰富,由10目35科48种组成。其中春棉田昆虫群落为9目30科39种,夏棉田昆虫群落为10目30科43种;优势种是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和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rinus(Bois)]。在6月底至7月上旬春棉田优势种主要有朱砂叶螨,7月初数量达最多;两类棉田在7月中旬以后优势种均为棉蚜,7月底至8月中旬优势种均为烟粉虱。两类棉田昆虫群落的总个体数变化较大,但春棉田中昆虫群落和害虫亚群落总个体数始终高于夏棉田;春棉田害虫的相对丰富度较大,而夏棉田天敌的相对丰富度较大;两类棉田以寄生性天敌群落相似系数最高(0.9494),植食性害虫群落最低(0.4394);春棉田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8953,夏棉田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0951,均匀度的变化趋势与多样性指数变化基本一致,而优势集中性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的变化正好相反,优势集中性指数越大,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棉田 夏棉田 昆虫群落 害虫亚群落 天敌亚群落 群落结构
下载PDF
不同种源地喜马拉雅紫茉莉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二豪 赵润东 +3 位作者 禄亚洲 尹秀 蔡皓 兰小中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2-89,共8页
为研究西藏不同种源地喜马拉雅紫茉莉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差异,本试验利用常规检测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种源地喜马拉雅紫茉莉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地根际土壤理化性质... 为研究西藏不同种源地喜马拉雅紫茉莉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差异,本试验利用常规检测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种源地喜马拉雅紫茉莉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地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差异较大;15个根际土壤样品中共获得237120条有效序列,通过聚类共获得2435个OTUs。在门分类水平上,不同种源地根际土壤细菌的优势物种均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属分类水平下,不同样品中的优势属不尽相同。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工布江达县样品中细菌群落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最高,而扎囊县样品中最低。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值、总钾、总氮、速效磷、有机质、速效氮、总磷含量和电导率是影响喜马拉雅紫茉莉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的关键因素。根际土壤细菌功能预测结果表明,土壤细菌主要参与氨基酸代谢、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碳代谢、能量代谢和辅酶因子及维生素代谢。本试验为喜马拉雅紫茉莉人工种植及提高药材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紫茉莉 根际土壤 土壤理化性质 细菌群落结构
下载PDF
根皮苷对苹果再植病害及对再植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璐 李波 +4 位作者 李东旭 董燕红 孙杨 曹克强 王树桐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6-678,共13页
为研究根皮苷对诱发苹果再植病害的作用和影响机制,本文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根皮苷对八棱海棠幼苗生长和土壤酶活性,对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以及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外源根皮苷显著限制了盆栽八棱海棠幼... 为研究根皮苷对诱发苹果再植病害的作用和影响机制,本文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根皮苷对八棱海棠幼苗生长和土壤酶活性,对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以及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外源根皮苷显著限制了盆栽八棱海棠幼苗的生长,其中对株高影响最大,降低了65.3%;改变了中性磷酸酶、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等再植土壤酶活性;刺激腐皮镰孢菌菌丝的生长,显著增加了层出镰孢菌的菌丝干重与产孢量,分别提高48.2%和60.0%。重要的是,添加外源根皮苷的土壤和原始土壤及对照土壤相比,真菌群落组成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表明,添加40 mg·kg^(-1)根皮苷显著降低了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其中添加根皮苷的非灭菌土壤中与再植病害发生程度具有负相关性的被孢霉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因此,根皮苷的积累可以改变真菌群落结构和土壤酶活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病原镰孢菌的生长和产孢,抑制再植苹果幼树的生长,进而诱导苹果再植病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再植病害 根皮苷 Illumma MiSeq高通量测序 真菌群落结构 土壤酶活性
原文传递
冬季火对川西亚高山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和牧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王谢 向成华 +1 位作者 李贤伟 文冬菊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22-932,共11页
火是继土壤、水分、温度之后,塑造地表植被的主要力量。该文以2010年"12·5"冬草场火烧事件为背景,通过对比川西亚高山草地火烧区域和未火烧区域火后第一年植被群落结构和牧草质量,探讨亚高山草地植被对冬季火烧的响应机... 火是继土壤、水分、温度之后,塑造地表植被的主要力量。该文以2010年"12·5"冬草场火烧事件为背景,通过对比川西亚高山草地火烧区域和未火烧区域火后第一年植被群落结构和牧草质量,探讨亚高山草地植被对冬季火烧的响应机制。通过物种多样性分析、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干重等级法(dry-weight-rank)分析发现,冬季火烧未改变植被的生物多样性、均匀度和物种丰富度,却改变了植被群落结构的物种组成。冬季火烧导致一年生禾草、一年生杂草、灌木等3种生活型植物的数量和生物量增加;多年生杂草数量减少,生物量增加;多年生禾草数量和生物量减少。冬季火烧也极大地减少了可食禾草的比例,增加了各种杂草的生物量比例。此次火烧事件降低了细柄草(Capillipedium parviflorum)和早熟禾(Poa sp.)等可食禾草的竞争能力,增加了一些杂草(如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白莲蒿(Artemisia sacrorum)、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等)在资源竞争中的相对优势,最终表现为火后牧草的可食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重等级法 牧草质量 物种多样性 亚高山草地 TWINSPAN 植被群落结构 冬季火烧
原文传递
酱香型与清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菌群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吴莉莉 王海燕 +1 位作者 徐岩 王栋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82-2188,共7页
【目的】为认识乳酸菌在中国白酒酿造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分析、比较了酱香型与清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菌群结构及其差异。【方法】运用PCR-DGGE技术分析酱香型与清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群的演变规律。并利用传统微生物分离... 【目的】为认识乳酸菌在中国白酒酿造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分析、比较了酱香型与清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菌群结构及其差异。【方法】运用PCR-DGGE技术分析酱香型与清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群的演变规律。并利用传统微生物分离筛选方法进一步确定酱香型白酒发酵中的主要乳酸菌种。【结果】DGGE图谱表明,白酒发酵过程中的主要乳酸菌种是乳杆菌。但两种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群组成及动态变化均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清香型白酒酒醅中Lactobacillus fuchuensis是优势菌种,而酱香型白酒发酵中检测到多种含量较高的乳酸菌种。利用MRS培养基从酱香型白酒酒醅中共筛选获得5种乳酸菌种。通过两种方法,确定Lactobacillus homohiochii是酱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含量最高的乳酸菌【。结论】深入研究白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组成及分布规律,对于更好地认识中国白酒酿造中主要的细菌类群——乳酸菌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 清香型 乳酸菌 PCR—DGGE 菌群结构 MRS培养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