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玻色子对^(100)Pd核高自旋态能谱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赵行知 石筑一 +2 位作者 石筑亚 倪绍勇 童红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5-389,共5页
以新近的实验单粒子能量为输入,应用唯象sdgIBM理论的两种微观实现——微观sdgIBM-2方案和sdgIBM-Fmax方案,仔细研究100Pd的核能谱和B(E2)跃迁。计算结果表明:sdgIBM-2方案成功地再现了100Pd核的较复杂的基态带和γ带的高角动量态能谱... 以新近的实验单粒子能量为输入,应用唯象sdgIBM理论的两种微观实现——微观sdgIBM-2方案和sdgIBM-Fmax方案,仔细研究100Pd的核能谱和B(E2)跃迁。计算结果表明:sdgIBM-2方案成功地再现了100Pd核的较复杂的基态带和γ带的高角动量态能谱以及已知的B(E2)跃迁,其再现角动量达Jπ=16+、Ex≈7.00 MeV,比通常IBM理论再现的Jπ=6+~8+、Ex≈2.00 MeV高出很多;指认直到16+的yrast态都是基态,很可能目前观测到的yrast带中根本就不存在玻色子破对后的准粒子态。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进一步表明,为了能在IBM理论框架下描述好核的高角动量基态,需要平权地引入g玻色子,以便提供较强的十六极对相互作用,抵抗住高速转动下玻色子的破对趋势。用g玻色子数为0~3的弱耦合sdgIBM-Fmax方案的计算结果对此作了进一步说明。按照微观sdgIBM-2方案,解释了实验上3个14+态的异常:141+态是由于1个中子g玻色子在转变为中子d玻色子的量子相变中辐射出1对光子的结果,142+是161+态退耦的中间态,而143+是真正的基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sdgIBM-2方案 g玻色子 量子相变 100Pd核
下载PDF
振动核区的g玻色子自由度
2
作者 狄尧民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0年第3期1-9,共9页
本文从能谱和跃迁几率诸方面讨论了振动核区的g玻色子自由度的问题,并给出了M1跃迁和E2跃迁的一些解析表达式。 初步研究表明,探索振动核区的g玻色子自由度是有意义的。
关键词 g玻色子 振动核 E2跃迁 M1跃迁
下载PDF
g玻色子对轻核的影响
3
作者 李光华 《长沙水电师院自然科学学报》 1991年第1期84-89,共6页
本文通过分别对 sd-IBM4中的 O(6)极限 U(36)U_6(sd)×U_6(ST)O_6(sd)×O_6(ST)O_3(d)×O_3(S)×O_3(T)O_3(J)×O_3(T),强耦合 SU(3)极限 U(36)U_6(sd)×U_6(ST)SU_3(sd)×SU_3(S)×SU_3(T)SU_3(sdS)&#... 本文通过分别对 sd-IBM4中的 O(6)极限 U(36)U_6(sd)×U_6(ST)O_6(sd)×O_6(ST)O_3(d)×O_3(S)×O_3(T)O_3(J)×O_3(T),强耦合 SU(3)极限 U(36)U_6(sd)×U_6(ST)SU_3(sd)×SU_3(S)×SU_3(T)SU_3(sdS)×SU_3(T)O_3(J)×O_3(T)与 sdg-IBM4中的类SO(6)极限 U(90)U_(15)(sdg×U_6(ST)SU_(15)(sdg)×U_6(ST)U_5(sdg)×O_6(ST)SO_5(dg)×O_6(ST)O_3(dg)×O_3(S)×O_3(T)O_3(J)×O_3(T),强耦合 SU(3)极限 U(90)U_(15)(sdg)×U_6(ST)SU_(15)(sdg)×U_6(ST)SU_3(sdg)×SU_3(S)×SU_3(T)SU_3(sdgS)×SU_3(T)O_3(J)×O_3(T)的分析比较,表明 g 玻色子对 O(6)极限的典型能谱有较大的影响,当用类 O(6)极限同时拟合^(34)S 与^(34)Cl 的能谱时,对^(34)Cl 能得到很低的3_1^+态,而用 O(6)极限则不能,而且能谱结构也改变较大.但 g 玻色子对强耦合 SU(3)极限的低能态能谱与 E2跃进,则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玻色子 极限 强耦合 轻核 原子核
下载PDF
弱耦合条件下g玻色子效应的重整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战军 桑建平 +1 位作者 杨杰 刘庸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40-445,共6页
基于Druce等人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g玻色子效应重整化微扰论方法.对使用此两种方法的前提条件一弱耦合条件,作了考察,并给出了满足前提条件下,两种方法的g玻色子效应的重整化计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法克服了D... 基于Druce等人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g玻色子效应重整化微扰论方法.对使用此两种方法的前提条件一弱耦合条件,作了考察,并给出了满足前提条件下,两种方法的g玻色子效应的重整化计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法克服了Druce等人方法的局限性,对g玻色子效应的考虑更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玻色子效应 重整化 弱耦合 玻色子模型
原文传递
sdgIBM微观理论方案中g玻色子的引入及其性质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光泽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59-367,共9页
介绍sdgIBM微观理论方案中g玻色子的引入过程,讨论了g玻色子的集体性。
关键词 相互作用 玻色子模型 g玻色子 集体性 微观理论
原文传递
微观sdg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理论方案
6
作者 韩光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14-118,共5页
提出了一种研究sdg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微观基础的理论方案.它是以壳模型组态及核子-核子有效相互作用为出发点,以玻色子展开和MJS代换为基础的SdIBM微观研究方案的推广.运用该方案计算了^(72)Ge核的能谱,计算结果与实验相符.
关键词 sdg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g玻色子 ^(72)ge核
下载PDF
振动核区的g玻色子自由度
7
作者 狄尧民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660-668,共9页
本文从能谱和跃迁几率诸方面讨论了振动核区的g玻色子自由度的问题,并给出了M1跃迁和E2跃迁的一些解析表达式。初步研究表明,探索振动核区的g玻色子自由度是有意义的。
关键词 振动核区 g玻色子 自由度
原文传递
转动诱发原子核量子相变的一种可能途径 被引量:10
8
作者 石筑一 童红 +3 位作者 石筑亚 张春梅 赵行知 倪绍勇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29-1333,共5页
基于微观IBM理论,提出转动诱导出玻色子量子相变的一种可能途径:一旦原子核在受到高能激发或作快速旋转时,假如外界提供的能量足以使玻色子完成拆对顺排,则核处于集体相与单粒子态的共存相,其特征是出现较密集的能谱;假如能量不足以完... 基于微观IBM理论,提出转动诱导出玻色子量子相变的一种可能途径:一旦原子核在受到高能激发或作快速旋转时,假如外界提供的能量足以使玻色子完成拆对顺排,则核处于集体相与单粒子态的共存相,其特征是出现较密集的能谱;假如能量不足以完成拆对或顺排,可能发生两种情况之一,当核旋转达到某个临界转动频率ωc时,或者一个高角动量的玻色子脱离“集体”而“游离”出来,或者发生一个高角动量的玻色子转变为一个低角动量的玻色子,核仍旧处于集体相;均会伴随出现光辐射,产生基态带的一条能级———相变信号.正是这类玻色子相变导致了原子核的量子相变.本物理图像统一了玻色子拆对顺排相变和退耦释放光子相变的描述.以100Pd核的141+,142+和143+态的产生机理为例,对模型作了仔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sdgIBM-2方案 量子相变 g玻色子 100^Pd核
原文传递
动态关联和^(110)Cd的集体态
9
作者 狄尧民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2-168,共7页
提出了动态关联的概念,并用这种关联讨论了110Cd的集体态。同时还考虑了该核素中的g玻色子自由度,并在sdf玻色子的框架下讨论了它的八极态。
关键词 动态关联 集体态 g玻色子自由度 镉110 核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