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坏疽合并细菌感染中医辨证分型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范洪 张金彪 +1 位作者 王元松 王庆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16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合并细菌感染的糖尿病湿性坏疽中医辨证演变规律,为中西医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随机观察2006年1月—2014年11月,本院中医外科收治的糖尿病湿性坏疽患者234例按照中医辨证分型理论,将234例糖尿病患者辨证分为3型,并对患者的标... 目的探讨合并细菌感染的糖尿病湿性坏疽中医辨证演变规律,为中西医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随机观察2006年1月—2014年11月,本院中医外科收治的糖尿病湿性坏疽患者234例按照中医辨证分型理论,将234例糖尿病患者辨证分为3型,并对患者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随着中西医治疗进展,每3~7天辨证一次,观察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从感染到消失,中医辨证分型的变化特点。结果 90例气阴两虚型演变率为27.8%,气阴两虚型演变中,革兰阳性菌比革兰阴性菌更容易转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8例热毒湿盛型演变率为27.8%,经过气阴两虚型到气血两虚型发生二次演变共4例,演变率为3.7%。36例气血两虚型患者有7例发生了中医证型演变,演变率为19.4%,其中真菌感染的气血两虚型未发生演变,其他三种感染类型中,革兰阳性菌明显高于革兰阴性菌和混合感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湿性坏疽的中医辨证演变规律和细菌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临床中西医施治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湿性坏疽 细菌感染 中医辨证 消渴 热毒湿盛 气阴两虚 气血两虚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糖尿病足坏疽(筋疽型)中医证素辨证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亮亮 相胜敏 +2 位作者 罗雲 王伟灵 赵诚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10期24-27,共4页
目的探索糖尿病足坏疽(筋疽型)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糖尿病足坏疽(筋疽型)的中医辨证及其客观化、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136例糖尿病足坏疽(筋疽型)患者,制定糖尿病足坏疽(筋疽型)四诊信息采集表,建立数据库,采用因子分析... 目的探索糖尿病足坏疽(筋疽型)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糖尿病足坏疽(筋疽型)的中医辨证及其客观化、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136例糖尿病足坏疽(筋疽型)患者,制定糖尿病足坏疽(筋疽型)四诊信息采集表,建立数据库,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及证素辨证的方法,进行中医证候研究。结果因子分析共获得17个公因子,结合专业知识进行聚类分析,依据证素辨证的方法获得4种有效中医证型,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湿热毒盛证、血脉瘀阻证、气血两虚证、热毒伤阴证。结论糖尿病足坏疽(筋疽型)以湿热毒盛证最为多见,湿热为其主要证素;其余依次为血脉瘀阻证、气血两虚证、热毒伤阴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坏疽 筋疽型 中医证候 证素辨证 湿热毒盛证
下载PDF
基于糖脂代谢研究筋疽(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湿热毒盛证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亮亮 王伟灵 赵诚 《天津中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296-298,共3页
[目的]通过现代检验技术研究筋疽(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湿热毒盛证的糖脂代谢指标。[方法]收集136例筋疽(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患者进行不同证型间指标的比较。[结果]湿热毒盛证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 [目的]通过现代检验技术研究筋疽(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湿热毒盛证的糖脂代谢指标。[方法]收集136例筋疽(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患者进行不同证型间指标的比较。[结果]湿热毒盛证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PBG)、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其他证型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湿热毒盛证患者C-反应蛋白(CRP)、人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与其他证型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筋疽(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湿热毒盛证形成的原因与低营养状态下糖脂代谢紊乱引起的高血糖及持续炎症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疽(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 湿热毒盛证 糖脂代谢
下载PDF
不同中医证型糖尿病足坏疽患者血管内皮与血小板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王云飞 阙华发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坏疽气血两虚证及湿热毒盛证患者血管内皮、血小板功能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对符合疾病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型诊断标准的35例糖尿病足坏疽气血两虚证患者和30例湿热毒盛证患者进行研究,并另外纳入35例健康老年人...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坏疽气血两虚证及湿热毒盛证患者血管内皮、血小板功能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对符合疾病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型诊断标准的35例糖尿病足坏疽气血两虚证患者和30例湿热毒盛证患者进行研究,并另外纳入35例健康老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对3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白细胞分化抗原CD3+、CD4+、CD8+的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前列腺素F1α(PGF1α)水平;采用硝酸还原法检测一氧化氮(NO)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足坏疽气血两虚证及湿热毒盛证患者的CD3+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CD4+/CD8+、ET、TXB2/PGF1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湿热毒盛证患者的ET、ET/NO水平高于气血两虚证患者(P<0.05),而NO水平低于气血两虚证患者(P<0.05)。结论:糖尿病足坏疽气血两虚证及湿热毒盛证患者均存在免疫功能低下以及血管内皮、血小板功能异常的病理变化,湿热毒盛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尤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坏疽 免疫 血管内皮 血小板 气血两虚 湿热毒盛
原文传递
基于“入血成分-复方功效-靶点通路”的四妙勇安汤潜在质量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周靖惟 张星 +8 位作者 李莎 朱芮 吴秋红 黄友 杨莎莎 林夏 郝怡雯 傅超美 张臻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7795-7807,共13页
目的结合血清药物化学和网络药理学,预测四妙勇安汤的潜在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并在此结果基础上开展动物实验加以验证。方法采用HPLC-Q-TOF/MS技术分析四妙勇安汤的入血成分,基于入血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主要作用... 目的结合血清药物化学和网络药理学,预测四妙勇安汤的潜在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并在此结果基础上开展动物实验加以验证。方法采用HPLC-Q-TOF/MS技术分析四妙勇安汤的入血成分,基于入血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主要作用靶点、通路,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入血成分-复方功效-靶点通路”网络,依据拓扑学分析结果与四妙勇安汤主治热毒炽盛之脱疽的相关性,综合确定四妙勇安汤的潜在Q-Marker。在此基础上建立热毒炽盛之脱疽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连续ig四妙勇安汤(57 g/kg)2周,实验结束后计算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检测各组血清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创面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蛋白表达。结果鉴定四妙勇安汤20个入血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筛选出四妙勇安汤治疗热毒炽盛之脱疽的42个关键功效靶点、62条相关通路,根据化合物、靶点以及信号通路之间的度值,初步预测木犀草素、异鼠李素、甘草素等9个功效相关的潜在入血成分并结合绿原酸等主要有效成分作为四妙勇安汤潜在的Q-Marker。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给予四妙勇安汤后可明显提高热毒炽盛之脱疽大鼠的创面愈合率(P<0.05),显著回调血清中关键功效靶点(VEGF、MAPK、IFN-γ)水平(P<0.05),明显降低创面组织中TNF信号通路相关蛋白TNF-α、IL-1β的表达(P<0.05)。结论通过血清药物化学结合网络药理学挖掘预测四妙勇安汤治疗热毒炽盛之脱疽的潜在Q-Marker,为整体控制和评价四妙勇安汤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动物实验初步证实了四妙勇安汤可通过调控VEGF、MAPK和IFN-γ等关键功效靶点蛋白以及TNF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进而发挥治疗热毒炽盛之脱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妙勇安汤 质量标志物 血清药物化学 网络药理学 热毒炽盛之脱疽 木犀草素 异鼠李素 甘草素 绿原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