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rom Goodfellas to The Irishman:Exploring the Aesthetic Transmutation of Martin Scorsese’s Gangster Films
1
作者 CHEN Zhi-fei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1年第6期425-430,共6页
Martin Scorsese is best known for his gangster films,especially biographical gangster epics based on real people or events.It can be said that Scorsese’s attempts in the gangster genre both inherited the traditional ... Martin Scorsese is best known for his gangster films,especially biographical gangster epics based on real people or events.It can be said that Scorsese’s attempts in the gangster genre both inherited the traditional American gangster films and enriched them with his unique artistic style,and made an indelible contribution to the expansion of this genre by offering criticism.In 2019,Martin Scorsese returns to the gangster genre with his masterpiece The Irishman.Although The Irishman is a profound film on its own,the only way to bring out its full charm is to link it to Scorsese’s earlier works.By comparing the similar camera design and filming techniques in the two films,as well as the cultural changes behind them,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herent connection between The Irishman and Goodfellas,and tries to explore how The Irishman draws on the elements in Goodfellas to finally accomplish thematic sublimation and reach new heights in the aesthetics of gangster fil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tin Scorsese gangster films DISENCHANTMENT
下载PDF
1932 Scarface vs.2013 Gangster Squad:The Major Differences and Minor Similarities in Filmmaking
2
作者 Eliana Flores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3年第3期190-198,共9页
Gangster films in the Pre-Code Era were historically produced to address so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during the Great Depression.A particularly controversial gangster film,Scarface:The Shame of the Nation(1932),was pro... Gangster films in the Pre-Code Era were historically produced to address so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during the Great Depression.A particularly controversial gangster film,Scarface:The Shame of the Nation(1932),was produced/directed by Howard Hawks and Howard Hughes.The producers/directors created realistic and raw scenes of violence,smuggling,and explosions that were entertaining to the audience but contained a strong,passionate message.Although Scarface:The Shame of the Nation was wildly popular,films such as the 2013 Gangster Squad,also about organized crime,contained a somewhat different message due to it having been produced in a different era.Scarface conveyed a message addressing the issues of society while Gangster Squad’s message was the telling of Italian mobster Mickey Cohen’s story for entertai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gster films film history GENDER RACE
下载PDF
“讲好中国故事”语境下《怒火·重案》叙事策略解读
3
作者 杨蕊茗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555-559,570,共6页
整体观照华语警匪电影叙事特点及发展脉络的同时,分析内地与香港地区电影合拍背景下香港地区导演陈木胜遗作《怒火·重案》的叙事策略,着重探讨该影片对华语新主流警匪电影叙事的启示。指出要与时俱进“讲好中国故事”,香港地区警... 整体观照华语警匪电影叙事特点及发展脉络的同时,分析内地与香港地区电影合拍背景下香港地区导演陈木胜遗作《怒火·重案》的叙事策略,着重探讨该影片对华语新主流警匪电影叙事的启示。指出要与时俱进“讲好中国故事”,香港地区警匪电影需要适当调整叙事策略,积极融入主流文化,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成熟类型影片的双重优势,打造华语新主流警匪片,呈现更多优秀影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好中国故事 《怒火·重案》 警匪片 叙事策略 合拍
下载PDF
暴力·柔情·喜剧性:韩国黑帮片中的几种常见元素
4
作者 杨飞 李钦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第4期69-75,共7页
韩国黑帮片作为全球影业中的后起之秀,借鉴了美国黑帮片和中国香港黑道片的成功经验,同时又具有自身的本土化特色。暴力、柔情与喜剧性是韩国黑帮片中的几种常见元素。其中的暴力具有近身肉搏的真实性和残酷性,但在血腥的暴力背后却有... 韩国黑帮片作为全球影业中的后起之秀,借鉴了美国黑帮片和中国香港黑道片的成功经验,同时又具有自身的本土化特色。暴力、柔情与喜剧性是韩国黑帮片中的几种常见元素。其中的暴力具有近身肉搏的真实性和残酷性,但在血腥的暴力背后却有着罕见的脉脉温情。喜剧元素的加入则使韩国黑帮片中黑帮仇杀的严肃性和残酷性被戏谑化和浪漫化,从而削弱了影片对现实的审视力和批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黑帮片 暴力 柔情 喜剧性
下载PDF
疾病隐喻·身份焦虑·本土指涉:近年来香港地区警匪片的叙事策略
5
作者 揭祎琳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03-108,116,共7页
《拆弹专家2》《怒火·重案》《神探大战》是近年来香港地区警匪片的代表作,在创作策略上具有一些相通之处。一方面,疾病是理解三部电影文本的一大维度,无论是断肢所导致的身体残缺,还是罹患精神疾病的身心折磨,都为观众提供有别于... 《拆弹专家2》《怒火·重案》《神探大战》是近年来香港地区警匪片的代表作,在创作策略上具有一些相通之处。一方面,疾病是理解三部电影文本的一大维度,无论是断肢所导致的身体残缺,还是罹患精神疾病的身心折磨,都为观众提供有别于主流英雄的另类形象。另一方面,就人物形象塑造而言,三部影片的主人公命运多舛,面对气焰嚣张的反派角色,他们常处于下风、孤立无援,复杂的过往经历也使他们存在一定的身份焦虑,需要面临内心深处关于善恶是非的频频拷问。此外,三部作品具有一定的香港地区本土指涉,以典型的香港地区都市空间和地标性建筑为故事背景,不但细致烹煮地道“港味”,探讨的议题也呈现出更加全球化的倾向,展现了香港地区电影人对于警匪片创作空间的叙事开拓和积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电影 香港地区警匪片 镜像结构 文化身份 本土意识
下载PDF
香港警匪片的创作突破与类型创新 被引量:2
6
作者 吴鑫丰 赵晨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79-82,共4页
2003年CEPA的签订为香港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港产电影最重要类型之一的警匪片在新的制度和市场语境中也积极寻求突破与创新。2013年前后上映的几部警匪片在叙事手法、人物塑造、情节构思和类型融合上都做出了大胆尝试,赢得了评论界... 2003年CEPA的签订为香港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港产电影最重要类型之一的警匪片在新的制度和市场语境中也积极寻求突破与创新。2013年前后上映的几部警匪片在叙事手法、人物塑造、情节构思和类型融合上都做出了大胆尝试,赢得了评论界的肯定和票房回报,成为当前华语电影创作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折射出了新时代背景下香港警匪片的创作新动向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警匪片 创新 内地市场 类型融合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韩国黑帮片创作发展新趋势
7
作者 张燕 李楚芃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2年第2期79-86,F0003,共9页
新世纪以来,随着韩国电影工业化快速发展与观众需求变化,作为韩国电影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韩国黑帮片出现了诸多创作新趋势,主要表现在类型叙事的杂糅性、人物塑造的颠覆性、视听美学的成熟化、社会文化的思考性等方面。通过银幕临摹时... 新世纪以来,随着韩国电影工业化快速发展与观众需求变化,作为韩国电影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韩国黑帮片出现了诸多创作新趋势,主要表现在类型叙事的杂糅性、人物塑造的颠覆性、视听美学的成熟化、社会文化的思考性等方面。通过银幕临摹时代轮廓、观照都市群像,韩国黑帮片对韩国电影产业发展、类型格局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黑帮片 创作趋势 叙事策略 人物塑造 视听美学
下载PDF
我城·异域·强国:近年香港警匪片的叙事空间策略
8
作者 许乐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年第6期72-75,共4页
文章分析了香港警匪片近些年在电影空间方面的探索,大体分成三类:一类是《寒战》《拆弹专家》等影片,致力于塑造香港这座城市的正面新形象;一类是《扫毒》《杀破狼·贪狼》等影片,致力于营造一个可以自由容纳犯罪叙事的异域;一类是... 文章分析了香港警匪片近些年在电影空间方面的探索,大体分成三类:一类是《寒战》《拆弹专家》等影片,致力于塑造香港这座城市的正面新形象;一类是《扫毒》《杀破狼·贪狼》等影片,致力于营造一个可以自由容纳犯罪叙事的异域;一类是《毒战》《湄公河行动》等影片,致力于开拓内地语境中的警匪电影创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电影 警匪片 叙事空间
下载PDF
香港黑帮电影的类型元素及其变化分析
9
作者 李梦圆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57-59,共3页
香港黑帮电影是一种类型电影,构成类型电影的类型元素有许多,其中最主要的类型元素有类型人物、类型环境、类型结构、类型符号等。从早期香港黑帮电影如吴宇森执导的《英雄本色》等到晚期香港黑帮电影如韦家辉执导的《一个字头的诞生》... 香港黑帮电影是一种类型电影,构成类型电影的类型元素有许多,其中最主要的类型元素有类型人物、类型环境、类型结构、类型符号等。从早期香港黑帮电影如吴宇森执导的《英雄本色》等到晚期香港黑帮电影如韦家辉执导的《一个字头的诞生》、刘伟强执导的《无间道》、杜琪峰执导的《黑社会》等,其中的类型元素发生了变化,分析这种变化对于了解和研究电影产生所倚赖的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人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黑帮电影 类型元素 变化趋势
下载PDF
香港枭雄片:传记伦理、揭黑叙事与香港精神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轩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91,共6页
为恶人作传的枭雄片,延续着香港黑帮电影的基本类型元素,同时又在传记真实与搞笑猎奇之间维系着一种脆弱的平衡,总体的真实与情节的娱乐化成为其遵循的独特传记伦理。枭雄片虽然游戏历史、漠视国族政治,但却以"人物再现法"形... 为恶人作传的枭雄片,延续着香港黑帮电影的基本类型元素,同时又在传记真实与搞笑猎奇之间维系着一种脆弱的平衡,总体的真实与情节的娱乐化成为其遵循的独特传记伦理。枭雄片虽然游戏历史、漠视国族政治,但却以"人物再现法"形成了一个广阔的"叙事共同体",承载着香港人对50至70年代的集体记忆。类似于民初黑幕小说的"揭黑叙事",枭雄片讲述的市井传奇,实则是意欲通过揭露笼罩于城市空间之上的巨大黑幕,肯定了底层人物通过不懈打拼融入城市主流的香港精神。枭雄片虽未尽具备警惕人心之道德自觉,但却达成了对个人奋斗面临之现实挫折的想象性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枭雄片 传记伦理 人物再现法 揭黑叙事 香港精神
下载PDF
男权社会下的铿锵玫瑰——论香港警匪片中的女警察形象
11
作者 刘姝彤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71-73,共3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警匪片便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电影类型。但是30多年来塑造出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女警察形象却屈指可数。作为矛盾混合体的女警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也经过了一系列的形象嬗变,但总体来说还是处于失语的地位。
关键词 香港警匪片 女警 形象嬗变
下载PDF
从杜琪峰《枪火》解读香港强盗片
12
作者 宋桂花 李晶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80-84,共5页
香港电影在一百多年的发展期间,产生了形形色色的电影类型。然而时至今日,真正影响了全世界的,还是香港强盗片。它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如此强大的影响力,是和它独特的发展文化背景、低调的强盗形象、不同于世界的武侠环境、鲜明... 香港电影在一百多年的发展期间,产生了形形色色的电影类型。然而时至今日,真正影响了全世界的,还是香港强盗片。它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如此强大的影响力,是和它独特的发展文化背景、低调的强盗形象、不同于世界的武侠环境、鲜明的女性形象及以静制动的个人风格分不开的。杜琪峰的《枪火》在此方面堪称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强盗片 杜琪峰 文化背景 强盗图景 女性形象 以静制动
下载PDF
论杜琪峰黑帮电影的美学倾向
13
作者 王媛 王敬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37-39,共3页
杜琪峰是一位对自身定位非常准确的香港导演,对黑帮题材的情有独钟,将香港黑帮电影这一类型片带向新的高度,通过对其作品研究,特别是"银河映像"出品的黑帮电影,从叙事模式、视觉元素和人物角色关系等三个方面,以期系统地研究... 杜琪峰是一位对自身定位非常准确的香港导演,对黑帮题材的情有独钟,将香港黑帮电影这一类型片带向新的高度,通过对其作品研究,特别是"银河映像"出品的黑帮电影,从叙事模式、视觉元素和人物角色关系等三个方面,以期系统地研究杜琪峰黑帮电影的美学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琪峰 黑帮电影 美学倾向
下载PDF
时代的颜色:黑帮片的影视色彩略析——以美国电影《爱尔兰人》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兴中 马云 《流行色》 2020年第10期95-99,共5页
黑帮片《爱尔兰人》作为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上的遗珠,虽然一个奖项也没有获得,但这部电影普遍受到业界好评和黑帮片爱好者的追捧。本文主要针对黑帮片中的影视色彩运用进行分析,通过对黑帮片里的人物服饰色彩的分析,探讨影视色彩对电影... 黑帮片《爱尔兰人》作为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上的遗珠,虽然一个奖项也没有获得,但这部电影普遍受到业界好评和黑帮片爱好者的追捧。本文主要针对黑帮片中的影视色彩运用进行分析,通过对黑帮片里的人物服饰色彩的分析,探讨影视色彩对电影类型和电影主题的影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色彩 《爱尔兰人》 黑帮片
下载PDF
新时期中国警匪电影的考索——从意识形态、现代性体验与新主流话语方面考量
15
作者 蔡东亮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91-100,共10页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警匪电影发展无外乎是警匪片与公安片的翻转腾挪。20世纪80年代诞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警匪派生类型公安片,在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原则下,逐渐演变为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分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警匪片,集中展示...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警匪电影发展无外乎是警匪片与公安片的翻转腾挪。20世纪80年代诞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警匪派生类型公安片,在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原则下,逐渐演变为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分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警匪片,集中展示了现代化的视觉元素以及跨国追捕的异域情调,注重突出娱乐启蒙与现代性体验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警匪电影主要以合拍片的形式存在,香港导演在新主流话语的平台上找到了与内地意识形态和解的出路。展望我国警匪电影的未来发展,公安片作为主旋律电影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将继续存在,但是警匪片则会逐渐呈现出两种趋势:大陆导演探索作者化风格的警匪片创作,而港式警匪片融入更具普适性、包容性的新主流电影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警匪电影 公安片 警匪片 意识形态 现代性体验
下载PDF
中国香港警匪片的类型突破和创新——邱礼涛访谈
16
作者 邱礼涛 区咏卿 张亨通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08,共7页
以“香港第一高产导演”著称的邱礼涛,在拍摄《拆弹专家2》和《扫毒2:天地对决》取得成功后,凭借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对警匪片主题的深刻探索,将不同类型的元素融合到警匪片中,为其注入了崭新的活力。在采访中,导演阐释了警匪片题材创新... 以“香港第一高产导演”著称的邱礼涛,在拍摄《拆弹专家2》和《扫毒2:天地对决》取得成功后,凭借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对警匪片主题的深刻探索,将不同类型的元素融合到警匪片中,为其注入了崭新的活力。在采访中,导演阐释了警匪片题材创新与市场共鸣的关键要点,涵盖叙述技巧、角色塑造、动作场面的风格化演绎,以及在“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平衡思考,由此揭示了中国香港警匪片在类型化方面的新突破,反映出港片在国际舞台上的商业化创作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匪片 香港电影 市场定位 题材创新 角色塑造
原文传递
邪魅硬汉:近年中国警匪片中警察形象的男性气质 被引量:4
17
作者 白惠元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41,共5页
本文从"男性气质"出发,展开对中国警匪片的讨论。警匪片的类型诉求之一是塑造硬汉警察形象,但近年来的警察形象却呈现出邪魅气质,这种暗黑系创伤型人格是向女性市场迎合的结果。警匪关系从"双雄"变为"CP"... 本文从"男性气质"出发,展开对中国警匪片的讨论。警匪片的类型诉求之一是塑造硬汉警察形象,但近年来的警察形象却呈现出邪魅气质,这种暗黑系创伤型人格是向女性市场迎合的结果。警匪关系从"双雄"变为"CP",全新的男性气质在男男关系中生成。邪魅硬汉引发观众心理认同,这正是犬儒主义的文化症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匪片 男性气质 硬汉 耽美 犬儒主义
原文传递
警匪和犯罪片:文明都市的黑色景观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一鸣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36,共6页
警匪和犯罪片构成了电影类型中关于现代都市"文明与社会冲突"的经典叙事。它以欧洲早期电影为开端,并在好莱坞70年代以来的类型转换中成为当代电影的核心类型之一。警匪和犯罪片展示了"文明"的腐败和"都市的... 警匪和犯罪片构成了电影类型中关于现代都市"文明与社会冲突"的经典叙事。它以欧洲早期电影为开端,并在好莱坞70年代以来的类型转换中成为当代电影的核心类型之一。警匪和犯罪片展示了"文明"的腐败和"都市的病理学和生态学",并在意识形态和"本能"的层面给观众带来多重的观影快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匪和犯罪片 文明与社会 黑色电影 内在叙事 都市病理学 生态学
原文传递
《神探大战》:心智游戏电影与港式警匪片的新变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春晓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2-75,共4页
韦家辉的《神探大战》继承香港地区警匪片的类型传统,与近年来诸多成功影片共享着若干元素,又在叙事模式和人物关系上体现出原创性。他编剧/导演的作品可被视为埃尔塞瑟的“心智游戏电影”,几部影片的侦探角色均有精神创伤和进入他人心... 韦家辉的《神探大战》继承香港地区警匪片的类型传统,与近年来诸多成功影片共享着若干元素,又在叙事模式和人物关系上体现出原创性。他编剧/导演的作品可被视为埃尔塞瑟的“心智游戏电影”,几部影片的侦探角色均有精神创伤和进入他人心灵的能力,这些因素有效地推动情节发展。在《神探大战》中,主人公与反派角色构成互相包蕴的镜像关系,叙事回溯性地呈现出拓扑嵌套的两种结局,使得电影兼具出色的观赏性和一定的思想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探大战》 韦家辉 香港地区警匪片 心智游戏电影
原文传递
回望与突围:华语电影后融合时期香港警匪片的转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商凌云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 2020年第4期22-30,共9页
华语电影合拍的后融合时期,香港警匪片的合拍创作从磨合期也过度到了成熟期,出现了一系列兼容两地市场的优秀作品。通过梳理香港警匪片的创作历史,可以发现当下创作在美学特点上的继往开来之处。而香港警匪片创作的美学流变背后也蕴含... 华语电影合拍的后融合时期,香港警匪片的合拍创作从磨合期也过度到了成熟期,出现了一系列兼容两地市场的优秀作品。通过梳理香港警匪片的创作历史,可以发现当下创作在美学特点上的继往开来之处。而香港警匪片创作的美学流变背后也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动因,折射出创作者的文化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匪片 华语电影合拍片 “港味”电影 香港电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