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走马楼吴简中的限米与屯田
被引量:5
- 1
-
-
作者
于振波
-
机构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出处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4年第1期29-33,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简牍与秦汉社会"(03BZS012)
-
文摘
走马楼吴简中的吴国屯田资料表明,吴国的普通民户拥有自己的私田或佃种官田,并向官府缴纳税米、租米、布、钱等租税。诸如卫士、邮卒、传卒等常备兵种,没有土地或只有很少土地的金民、士等手工业者,在外地求学的贫苦书生(私学),以及因流亡而丧失原有田宅后又重新附籍的农民(还民),则被官府组织起来从事军屯或民屯。他们被免除部分赋税和徭役而缴纳限米。屯田者所缴纳的限米远远高于普通民户耕种自己的私田或佃种官田所缴纳的各项土地租税的总和。
-
关键词
走马楼吴简
限米
屯田
土地租税
土地制度
-
Keywords
Wu Slips of Zoumalou
land taxes
xian-mi tax
Tun-tian(open up wasteland by garrison troops or peasants)
-
分类号
K236
[历史地理—中国史]
K87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汉武帝对贵州的管理经营
- 2
-
-
作者
颜建华
-
机构
<安顺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3-56,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1XSH028)
-
文摘
汉代是汉族与贵州各民族融合互进的第一个历史时期。汉王朝在贵州境内修筑南夷道、沿交通干线设置邮亭,加强了中央朝廷与贵州高原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州高原交通闭塞的面貌。汉族官吏、军伍、豪民进入贵州开发屯田,不仅巩固了汉王朝在贵州统治的社会基础,而且给生产力落后贵州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推动了贵州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在沿南夷道干线出土的铜车马、"比五尺周一"铜澡盘、铁制工具、中原式印章等文物,说明迁徙的汉族已在贵州高原扎根繁衍。
-
关键词
汉代
出土文物
南夷道
邮亭
汉族屯田
融合互进
-
Keywords
the Han Dynasty(206B.C.-220A.D)
cultural relics
Nanyi road
postal kiosk
opening up wasteland and growing food grain by garrison troops or peasants of the Han nationality
unifying and promoting each other
-
分类号
K234.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试述两汉时期青海社会历史的特点
- 3
-
-
作者
胡廷
-
机构
青海民族学院
-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2004年第1期88-92,共5页
-
文摘
两汉时期是青海社会历史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青海历史主要特征的时期,本文通过留存的史料来探讨两汉时期,青海社会历史的特点。
-
关键词
两汉
河湟
羌人
屯田
移民
-
Keywords
Han Dynasty
Huhuang
Qiang people
migration
having garrision troops or peasants open up wasteland and grow food grain
-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浅析汉代河湟地区封建化的原因及特征
- 4
-
-
作者
胡廷
-
机构
青海民族学院
-
出处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65-68,共4页
-
文摘
文章主要对汉代河湟地区封建化的原因和特点进行了分析 ,认为汉代河湟地区之所以实现了从原始社会晚期跨入封建社会的飞跃 ,主要取决于当时这一地区所处的特殊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
-
关键词
河湟地区
封建化
羌人
屯田
移民
-
Keywords
Hehuang areas
feudalization
Qiang pepole
garrisen troops or peasant opening up wasteland
migration
-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唐代淮南道农业的发展
被引量:2
- 5
-
-
作者
陈香
-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09-113,共5页
-
文摘
唐代是淮南道农业长足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淮南道水利工程的兴修、屯田的设置、人口的增加、生产技术的提高,或超出前代,或全国领先,致使淮南道农业迅速崛起,成为唐王朝的粮食主要供应地之一。
-
关键词
淮南道
水利
人口
屯田
-
Keywords
Huainan Dao
irrigation works
population
to station troops or peasants to open up wasteland
-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明代大同镇屯田发展研究
- 6
-
-
作者
白玉萍
孟万忠
-
机构
太原师范学院
-
出处
《农业考古》
2020年第6期113-119,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600年来华北地区霜雪灾害与寒冷气候事件时空特征及周期规律”(项目编号:41671142)
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地理学)
+2 种基金
国家级一流专业地理科学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文化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18B123)
太原师范学院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明代大同、太原镇的粮食供给研究”(项目编号:SYYJSJC-2009)。
-
文摘
大同镇是明代建设的军事重镇,在保卫京师、山西等内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明代为解决“九边”军镇的粮食供给问题,开展屯田建设活动。洪武二十五年,大同镇开始大规模的屯田建设,洪武永乐时期发展兴盛,屯粮收益较好,是粮饷的重要来源。宣德年间开始,大同镇的屯田建设开始衰落,屯地被侵占、屯丁逃亡、屯粮减少等情况不断出现。明代政策制度的不合理性、明蒙关系变化、农业生产环境的变化,三者共同作用导致大同镇屯田衰落。
-
关键词
明代
大同镇
屯田
政策
-
Keywords
Ming Dynasty
Datong Town
military cultivation(the practice of having garrison troops or peasants open up wasteland and grow food grain)
policy
-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西汉西北屯田与边塞守御之联系及其演变
- 7
-
-
作者
刘辉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
出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71-75,共5页
-
文摘
西汉西北屯田与边塞防御在抵御羌胡袭扰及保障丝路畅通的同时,也为西北边郡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从出土简牍看,边郡屯田组织与塞上防御系统虽分设官吏,各具职责,然其固守边疆与发展生产之目的是一致的。因此,二者在屯垦、守御、通讯、物资供应等诸多方面均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随着西北边疆的逐步扩展及屯田军事性质的不断加强,屯田与守御最终在西域地区合而为一。
-
关键词
西汉
西北
屯田
守御
关系
-
Keywords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northwest
the policy of having garrisoning troops or peasants open up Western wasteland
defense
relationship
-
分类号
K234.1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