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determination of gas holdup and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in a jet bubbling reactor 被引量:3
1
作者 Mostafa Abbasian-arani Mohammad Sadegh Hatamipour Amir Rahim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6期61-67,共7页
The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a lab-scale jet bubbling reactor(JBR)including the gas holdup,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specific interfacial area were assessed experimentally inve... The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a lab-scale jet bubbling reactor(JBR)including the gas holdup,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specific interfacial area were assessed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pH and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The reactor diameter and height were 11 and 30 cm,respectively.It was equipped with a single sparger,operating at atmospheric pressure,20 and 40℃,and two pH values of 3 and 6.The height of the liquid was 23 cm,while the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 changed within 0.010-0.040 m·s^(-1)range.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with pure oxygen as the gas phase and saturated lime solution as the liquid phase.The liquid-side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was determined under unsteady-state oxygen absorption in a saturated lime solution.The gas holdup was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liquid height change,while the specific interfacial area was obtained by a physical method based on the bubble size distribution(BSD)in different superficial gas velocitie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t the same temperature but different pH,the gas holdup variation was negligible,while the liquid-side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at the pH value of 6 was higher than that at the pH=3.At a constant pH but different temperatures,the gas holdup and the liquid-side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s at 40℃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ame at 20℃.A reasonable and appropriate estimation of the liquid-side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kla)in a pilot-scale JBR was provided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the design and scale-up of JB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et bubbling reactor Liquid-side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gas holdup Specific interfacial area Experimental analysis
下载PDF
A convenient method for measuring gas-liquid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in micro reactors
2
作者 Haoyang Wang Ronghao Zhang +1 位作者 Yanlun Ren Li Zha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89-392,共4页
The research on gas-liquid multiphase reactions using micro reactor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widespread, given their excellent mass transfer performance. Establishing an accurate and reliable method to measure the ga... The research on gas-liquid multiphase reactions using micro reactor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widespread, given their excellent mass transfer performance. Establishing an accurate and reliable method to measure the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micro reactors is crucial for evaluating and optimizing the design of micro reactor structure. In this paper, the physical absorption method of aqueous solution-CO_(2) and the chemical absorption method of sodium carbonate solution-CO_(2) were proposed. By analyzing the chemical reaction equilibrium during the absorption proc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ss transfer of CO_(2) and the solubility of hydroxide ions in the solution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total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was immediately obtained by measuring the p H value. The corresponding testing platform and process have been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to ensure fast and accurate measurement. In addition, the chemical absorption method takes into account temperature factors that were not previously considered. The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measured by these two methods is in the same range as those measured by other methods using the same microchannel structure in previous literature. The methods have the advantages of low equipment cost, faster measurement speed, and simpler procedures, which can facilitate its wide application to the evaluation of the mass transfer performance and hence can guide th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microchannel rea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measurement gas-liquid two phase Micro reactors Physical absorption Chemical absorption
原文传递
三相下喷式环流反应器的传质性能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永祥 程振民 +1 位作者 蒋正兴 袁渭康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6-371,共6页
在三相非牛顿型流体体系中,对下喷式环流反应器传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讨论了表观气速、能量耗散速率、导流筒直径与反应器直径比、喷嘴直径、导流筒下端距反应器底部的距离、固体装填量、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溶液浓度及其流变... 在三相非牛顿型流体体系中,对下喷式环流反应器传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讨论了表观气速、能量耗散速率、导流筒直径与反应器直径比、喷嘴直径、导流筒下端距反应器底部的距离、固体装填量、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溶液浓度及其流变特性对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容积传质系数随表观气速和能量耗散速率的增加有所增加,在实验条件下,发现最优的导流筒直径与反应器直径比在0.4~0.45这一范围、固体装填量大约为3%(体积百分比)、导流筒下端距反应器底部的距离为0.08m左右。同时提出了容积传质系数的经验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喷式 环流反应器 传质系数 非牛顿流体 三相
下载PDF
三相逆流湍动床气液传质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金仁村 郑平 +1 位作者 陈建伟 屠展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2-126,共5页
由空气-水(清水/废水)-中空玻璃珠构成三相体系,在表观气速0.53~10mm·s^-1、固含率为0~0.3、表观液速0~0.2mm·s^-1的条件下,采用溶氧仪研究了三相逆流湍动床的气液传质性能,考察了操作参数和液体性质对液相容积传... 由空气-水(清水/废水)-中空玻璃珠构成三相体系,在表观气速0.53~10mm·s^-1、固含率为0~0.3、表观液速0~0.2mm·s^-1的条件下,采用溶氧仪研究了三相逆流湍动床的气液传质性能,考察了操作参数和液体性质对液相容积传质系数kLa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试条件下,kLa为0.0456~1.414min^-1。kLa随着表观气速和表观液速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固含率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0.05~0.08为反应器传质的最优固含率条件。液体性质对kLa有重大影响,高浓度模拟废水和工业废水中的kLa比清水中的kLa分别减小39.0%和50.9%。研究结果可为后续逆流湍动床废水生物处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提供传质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容积传质系数 操作参数 逆流湍动床
下载PDF
气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气液传质行为 被引量:8
5
作者 杨卫国 王金福 +1 位作者 周黎明 金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00-704,共5页
气液固三相流化床反应器在石油化工、湿法冶金、环境工程和煤的液化等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基础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
关键词 三相循环流化床 气液传质 传质系数 模型
下载PDF
填料塔内氨水同时吸收SO_2和CO_2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仇中柱 龚少林 +4 位作者 郑超润 张雷 李欢 李芃 李启明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00-704,共5页
进行了填料塔内氨水同时吸收烟气中SO2和CO2的试验研究,分析了进口气体中SO2质量浓度、CO2质量浓度、液气比和氨水质量分数对体积总传质系数KGa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液气比和氨水质量分数的增大,SO2和CO2的KGa均逐渐增大;随着进口气体中... 进行了填料塔内氨水同时吸收烟气中SO2和CO2的试验研究,分析了进口气体中SO2质量浓度、CO2质量浓度、液气比和氨水质量分数对体积总传质系数KGa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液气比和氨水质量分数的增大,SO2和CO2的KGa均逐渐增大;随着进口气体中SO2质量浓度的增大,SO2和CO2的KGa均逐渐减小;随着进口气体中CO2质量浓度的增大,SO2的KGa逐渐减小而CO2的KGa逐渐增大;液气比和氨水质量分数对SO2的KGa影响比对CO2的KGa影响大;氨水质量分数对SO2和CO2的KGa影响最大,其次是液气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塔 体积总传质系数 氨水质量分数 液气比 SO2质量浓度 CO2质量浓度
下载PDF
自吸式反应器的数值模拟及在酵母发酵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石东升 张庆文 +2 位作者 温佳文 宋晓丽 洪厚胜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77,共6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和酵母发酵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自吸式反应器内的气液两相流动及传质。基于对自吸式反应器内流体流动、气液相际传质的研究,采用加置气体分布器的方法强化自吸式反应器内流体力学传递性能,并将数值模拟结果...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和酵母发酵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自吸式反应器内的气液两相流动及传质。基于对自吸式反应器内流体流动、气液相际传质的研究,采用加置气体分布器的方法强化自吸式反应器内流体力学传递性能,并将数值模拟结果应用于酵母发酵。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加装气体分布器的自吸式反应器培养酵母比无气体分布器的自吸式反应器产率平均提高23.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吸式反应器 计算流体力学 气液两相流 局部气含率 容积传质系数
下载PDF
三相连续环流反应器中氧的液相传质过程 被引量:4
8
作者 谷奎庆 黄海 +3 位作者 李红星 刘辉 李建伟 李成岳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47-852,共6页
在空气-水-玻璃珠三相连续操作环流反应器中,利用动态溶氧方法研究了表观气速(Ug=0.01~0.13m/s)、进料浆速(USL=0.001~0.011m/s)、浆相质量固含率(εs=0~30%,ω)和固相颗粒大小(dp=59,200μm)对环流反应器内氧的液相传质性能的影响.... 在空气-水-玻璃珠三相连续操作环流反应器中,利用动态溶氧方法研究了表观气速(Ug=0.01~0.13m/s)、进料浆速(USL=0.001~0.011m/s)、浆相质量固含率(εs=0~30%,ω)和固相颗粒大小(dp=59,200μm)对环流反应器内氧的液相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考察范围内,环流反应器传质系数随表观气速增大而增大,受进料浆速变化的影响较小,随浆相固含率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在高固含率下(εs≥10%,ω)的影响不显著;随固相颗粒粒径增大而减小.同时得到了液相体积传质系数的经验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反应器 传质系数 三相床 表观气速 进料浆速
下载PDF
气体分布器对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卫星 胡培根 +1 位作者 岑斌 沈琪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4-179,共6页
通过实验手段,对3种不同分布器下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反应器内的气含率εg、内循环液速Uc及体积氧传质系数KLa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进气量这一直接因素外,分布器孔径及其分布密度是影响气含率的2个主要因素;相同气量下,微孔分布器有助... 通过实验手段,对3种不同分布器下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反应器内的气含率εg、内循环液速Uc及体积氧传质系数KLa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进气量这一直接因素外,分布器孔径及其分布密度是影响气含率的2个主要因素;相同气量下,微孔分布器有助于获得较高气含率,但气孔分布过于密集(陶瓷分布器)则会使气泡在脱离阶段发生聚并增大,导致气含率降低。循环液速Uc在低气量下(Qg<260 L/h)主要由升降流区的气含率差Δεg控制,高气量下则由Δεg和回路阻力共同控制;相同气量下,不同分布器对应的循环液速Uc则主要取决于气含率差Δεg,分布器对应的Δεg较大,其Uc也相应较高。体积氧传质系数KLa随进气量增加而增大,其中主要贡献是气含率增大导致的比表面积a增大;相同气量下,分布器对应的气含率较高,其KLa也相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流化床反应器 气体分布器 气含率 循环液速 体积传质系数
下载PDF
气液固三相环流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朱慧红 刘永民 于大秋 《化工科技》 CAS 2003年第4期48-52,共5页
综述了气液固三相环流反应器的类型及工作原理、气液固三相环流反应器的特性参数(气含率、固含率、循环液速、液相体积传质系数、轴向分散系数)的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介绍了特性参数的数学模型,并对现有模型进行了评述,对今后的研究提... 综述了气液固三相环流反应器的类型及工作原理、气液固三相环流反应器的特性参数(气含率、固含率、循环液速、液相体积传质系数、轴向分散系数)的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介绍了特性参数的数学模型,并对现有模型进行了评述,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固三相环流反应器 气含率 固含率 循环液速 液相体积传质系数 轴向分散系数
下载PDF
甲醇合成组分在液体石蜡中的溶解度及容积传质系数 被引量:2
11
作者 陆杰 李绍芬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6-58,共3页
实验测定了甲醇合成组分H2、CO、N2和CO2在液体石蜡中的平衡溶解度及容积传质系数;同时研究了甲醇、水在压力4.0~7.0MPa,温度473.15~553.15K下在液体石蜡中的溶解度。这些研究成果为液相法合成甲醇... 实验测定了甲醇合成组分H2、CO、N2和CO2在液体石蜡中的平衡溶解度及容积传质系数;同时研究了甲醇、水在压力4.0~7.0MPa,温度473.15~553.15K下在液体石蜡中的溶解度。这些研究成果为液相法合成甲醇的研究提供了基本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度 容积传质系数 液相法 流体石蜡 甲醇合成
下载PDF
旋转填料床用于易溶气体吸收的传质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孙震 朱兆友 王晓红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4期345-346,共2页
利用离心传质分离装置—旋转填料床,对易溶气体吸收过程的传质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对于含少量氨的空气,其中氨被水吸收的总气相体积吸收系数随气相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在一定的转速范围内,气相流速不变时,吸收系数随转子转速的增加... 利用离心传质分离装置—旋转填料床,对易溶气体吸收过程的传质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对于含少量氨的空气,其中氨被水吸收的总气相体积吸收系数随气相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在一定的转速范围内,气相流速不变时,吸收系数随转子转速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得出与重力场吸收相当的传质单元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床 旋转填料床 易溶气体 吸收 传质
下载PDF
2,3,6-三甲基苯酚气-液-液氧化反应与传质过程
13
作者 陈志荣 杨伟涛 +3 位作者 周凯 黄海平 尹红 袁慎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962-2967,共6页
对2,3,6-三甲基苯酚(TMP)的气-液-液纯氧常压三相氧化反应与传质过程进行了研究。该反应为液膜传质控制的快速反应,氧气消耗速率对原料TMP为1级。在液膜控制条件下探讨了水相体积分数(ε)、搅拌转速(n)、搅拌桨直径(d)和通气量(V)对反... 对2,3,6-三甲基苯酚(TMP)的气-液-液纯氧常压三相氧化反应与传质过程进行了研究。该反应为液膜传质控制的快速反应,氧气消耗速率对原料TMP为1级。在液膜控制条件下探讨了水相体积分数(ε)、搅拌转速(n)、搅拌桨直径(d)和通气量(V)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在ε达到0.58后产生相变,相变后液相体积传质系数随ε变化趋势发生改变,液相体积传质系数(kL(O2)a)随n、d、V的增加而增大。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对kL(O2)a的影响,得到了液相体积传质系数的量纲一关联式,根据关联式计算得到的液相体积传质系数值与实验值接近,平均相对偏差为4.53%,表明关联式拟合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 6-三甲基苯酚 氧化 多相反应 传质 液相体积传质系数
下载PDF
第二液相的加入对气液传质系数的影响
14
作者 李文秀 韩潇 +2 位作者 张志刚 范俊刚 王晓兰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共4页
以搅拌罐中的水吸收CO2为研究体系,分别采用异戊醇、苯和正己烷为第2液相,通过实验考察了第2液相的加入对气液传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第2液相的加入对气液体积传质系数KLa有很大的影响,且不同的第2液相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在一定的操... 以搅拌罐中的水吸收CO2为研究体系,分别采用异戊醇、苯和正己烷为第2液相,通过实验考察了第2液相的加入对气液传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第2液相的加入对气液体积传质系数KLa有很大的影响,且不同的第2液相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KLa均随搅拌速度和第2液相体积分数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表观气速(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加而增加。KLa值可通过插值函数微商法直接测得,也可通过渗透模型计算得到。直接测得的KLa值与渗透模型计算得到的KLa值的结果吻合良好。说明了渗透模型中的计算过程适合此气液传质系统,模型中的气泡直径及气液接触面积的计算数据可为气液传质过程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2液相 气液体积传质系数 影响
下载PDF
微纳米气液分散体系吸收NO 被引量:7
15
作者 夏华磊 孙红蕊 +1 位作者 王军 李登新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7-441,共5页
以模拟烟气为气源,去离子水为水源,通过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形成微纳米气液分散体系,吸收模拟烟气中的NO,考察了多种因素对脱硝率(η)和气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Ga)的影响,分析了微纳米气液分散体系吸收NO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η和KGa随着进... 以模拟烟气为气源,去离子水为水源,通过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形成微纳米气液分散体系,吸收模拟烟气中的NO,考察了多种因素对脱硝率(η)和气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Ga)的影响,分析了微纳米气液分散体系吸收NO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η和KGa随着进气NO体积分数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质量浓度的提高而下降;随着吸收液初始pH的提高先降低后升高;随着进气O2体积分数的增大而提高;随着吸收液温度的升高先提高后降低;控制进气NO体积分数为0.06%时,在吸收液初始pH为2.0、吸收剂为去离子水、吸收液温度为25℃、进气O2体积分数为10%的最佳条件下,脱硝率可达81.0%。微纳米气液分散体系是通过产生羟基自由基从而对NO进行氧化吸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 气液分散体系 一氧化氮 吸收 气相体积总传质系数
下载PDF
错流旋转填料床的质、热同传性能及传热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达 祁贵生 +3 位作者 刘有智 焦纬洲 闫文超 高雨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543-5551,共9页
为了研究错流旋转填料床的质、热同传性能,采用热空气-氨水体系,考察了进气温度T、超重力因子β、液体喷淋密度q和气速u对错流旋转填料床传热性能的影响,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对比了丝网填料和乱堆填料的传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气相体积传... 为了研究错流旋转填料床的质、热同传性能,采用热空气-氨水体系,考察了进气温度T、超重力因子β、液体喷淋密度q和气速u对错流旋转填料床传热性能的影响,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对比了丝网填料和乱堆填料的传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气相体积传质系数kyae、体积传热系数(Ua)s随进气温度、超重力因子、气速、液体喷淋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传热效率ε、传热面积A随超重力因子、气速、液体喷淋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传热系数K随超重力因子、气速、液体喷淋密度的增大几乎不变,从而揭示了错流旋转填料床强化气液直接传热的机理是通过提高传热面积进而提高体积传热系数,而不是显著提高传热系数。在相同条件下,以丝网为填料时kyae和(Ua)s分别是乱堆填料的1.09~1.63倍和1.24~3.5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流旋转填料床 气相体积传质系数 体积传热系数 传热效率 传热系数 传热面积
下载PDF
逆流旋转填料床吸收异丙醇气体的传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春阳 袁志国 +2 位作者 段稀凡 段姗姗 刘有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0-84,共5页
在逆流旋转填料床中用水吸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异丙醇气体,考察了超重力因子(β)、空床气速(u)、液体喷淋密度(q)、异丙醇气体进口体积分数等操作参数对异丙醇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K(Ga))和吸收率(E)的影响。结果表明,异丙醇气体的KGa随... 在逆流旋转填料床中用水吸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异丙醇气体,考察了超重力因子(β)、空床气速(u)、液体喷淋密度(q)、异丙醇气体进口体积分数等操作参数对异丙醇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K(Ga))和吸收率(E)的影响。结果表明,异丙醇气体的KGa随着β、u和q的增大而增大,且异丙醇气体进口体积分数对K(Ga)、E的影响较小;E随着β、q的增大而增大,但随着u的增大而降低。在β=60、u=0.9 m/s、q=15.92 m^3/(m^2·h)、异丙醇进口体积分数为10 000μL/L时,吸收率为96%,K(Ga)达21.7 s^-1,是板填料式逆流RPB的2.1~3.2倍,是板填料式错流RPB的4~6.2倍,表明逆流旋转填料床可有效强化吸收异丙醇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流旋转填料床 吸收 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 异丙醇
下载PDF
分离式省煤器内水相变传热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付杰 虞斌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2-79,共8页
为研究分离式省煤器内循环工质的相变过程,使用Ansys Fluent中的mixture(混合流)模型对汽液两相流进行数值模拟。通过Lee's蒸发冷凝模型对分离式省煤器的传热传质过程进行了迭代计算,获得了瞬态的气相图和温度场。在相变系统的加热... 为研究分离式省煤器内循环工质的相变过程,使用Ansys Fluent中的mixture(混合流)模型对汽液两相流进行数值模拟。通过Lee's蒸发冷凝模型对分离式省煤器的传热传质过程进行了迭代计算,获得了瞬态的气相图和温度场。在相变系统的加热过程中,可观察到蒸发段的液池内气泡的形成、合并、生长和上浮的全过程和在冷凝段壁面上凝结成液膜,并汇集返回蒸发段的全过程,计算得到的壁面温度与工程现场测量值相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研究了热流密度、相变段内径、相变段长度比、充液量和冷凝段参数对相变系统总传热系数的定性关系,研究表明:在蒸发段管径30 mm、冷凝段温度320 K、热冷段长度比为1、热流密度800 W/m^2情况下,充液率在0.2~0.8时分离式省煤器内循环系统可以稳定运行,充液率为0.4时,传热系数达到最大。研究结果为分离式相变换热系统的研究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式省煤器 Fluent 蒸发 冷凝 传热传质 壁面温度 总传热系数 相变传热
原文传递
Cold Model Study on Mg Desulfurization of Hot Metal Under Mechanical Stirring 被引量:5
19
作者 LIU Yan ZHANG Zi-mu +3 位作者 LIU Jian-nan ZHANG Jun-hua Masamichi Sano ZHANG Jun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6,共6页
The new method of in-situ desulfurization with mechanical stirring of new type impellers was introduced, in which the bubble's dispersion and disintegration of magnesium vapor were the key to boosting the desulfuriza... The new method of in-situ desulfurization with mechanical stirring of new type impellers was introduced, in which the bubble's dispersion and disintegration of magnesium vapor were the key to boosting the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 and increas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magnesium. Effects of different new type of impellers on bubble dis persion and disintegration were studied through bubble image analysis,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and power con- sumption levels of different impeller structur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loped swept-back blade impeller-2 pro- duces optimal bubble's dispersion and disintegration, as well as higher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CO2 gas utilization while consuming the least power.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 with Fluent software also showed that the sloped swept-back blade impeller-2 has higher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and better velocity distribution than the other two impell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injection refining eccentric mechanical stirring bubble disintegration bubble dispersion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Mg desulfurization hot meta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