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ree Discharge Modes o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in a Two-phase Mixture 被引量:3
1
作者 CHEN Tian YE Qizheng TAN Dan YANG Fuli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I0024-I0024,2,共1页
两相体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in atwo-phase mixture,TPM-DBD)是在大气压下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重要方法,因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而被广泛应用在污染治理中。为研究介质颗粒的填充方式对TPM-DBD的影响,以γ-Al2O3... 两相体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in atwo-phase mixture,TPM-DBD)是在大气压下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重要方法,因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而被广泛应用在污染治理中。为研究介质颗粒的填充方式对TPM-DBD的影响,以γ-Al2O3作为填充介质颗粒,将数码相机与体视显微镜连体拍摄放电显微照片。结果发现,随着电压变化,TPM-DBD由3种依次串联发生的放电构成。电压较低时,首先在颗粒与极板间发生剩余间隙放电;随着电压增加,颗粒沿面放电串联发生;电压继续增加,孔隙放电串联发生。当颗粒间距较大时,在颗粒的远域出现典型的丝状放电,而近域内出现可能为汤森放电的放电"暗区"。外电场的数值计算结果初步说明了上述现象,电场畸变是其主要原因。研究结果为调节TPM-DBD的放电形式,进而高效率应用提供了较好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混合物 放电模式 介质阻挡放电 放电反应器 高能量密度 有机物分解 大气压力 废气处理
下载PDF
Evaluation on a double-chamber gas-liquid phase discharge reactor for benzene degradation
2
作者 商克峰 张琦 +3 位作者 鲁娜 姜楠 李杰 吴彦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7期135-144,共10页
A double-chamber gas-liquid phase DBD reactor(GLDR), consisting of a gas-phase discharge chamber and a gas-liquid discharge chamber in series, was designed to enhance the degradation of benzene and the emission of NOx... A double-chamber gas-liquid phase DBD reactor(GLDR), consisting of a gas-phase discharge chamber and a gas-liquid discharge chamber in series, was designed to enhance the degradation of benzene and the emission of NOx. The performance of the GLDR on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reactive species production and benzene degradation was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single-chamber gas phase DBD reactor(GPDR). The effects of discharge gap, applied voltage, initial benzene concentration, gas flow rate and solution conductivity on the degradation and energy yield of benzene in the GLDR were investigated. The GLDR presents a higher discharge power, higher benzene degradation and higher energy yield than that of the GPDR. NO2 emission was remarkably inhibited in the GLDR, possibly due to the dissolution of NO2 in water. The benzene degradation efficiency increased with the applied voltage, but decreased with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gas flow rate, and gas discharge gap, while the solution conductivity presented less influence on benzene degradation. The benzene degradation efficiency and the energy yield reached 61.11% and 1.45 g k Wh-1 at 4 mm total gas discharge gap, 15 k V applied voltage, 200 ppm benzene concentration,0.2 L min-1 gas flow rate and 721 μS cm-1 water conductivity. The intermediates and byproducts during benzene degradation were detected by FT-IR, GC-MS and LC-MS primarily, and phenols,COx, and other aromatic substitutes, O3, NOx, etc, were determined as the main intermediates.According to these detected byproducts, a possible benzene degradation mechanism was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gas-liquid hybrid discharge BENZENE DEGRADATION REACTIVE species nitrogen dioxide
下载PDF
Synthesis of Cu-Doped Mixed-Phase TiO_2 with the Assistance of Ionic Liquid by Atmospheric-Pressure Cold Plasma
3
作者 詹志彬 底兰波 +1 位作者 张秀玲 李燕春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494-499,共6页
An atmospheric-pressur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BD) gas-liquid cold plasma was employed to synthesize Cu-doped TiO~ nanoparticles in an aqueous solution with the assistance of [C2MIM]BF4 ionic liquid (IL) a... An atmospheric-pressur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BD) gas-liquid cold plasma was employed to synthesize Cu-doped TiO~ nanoparticles in an aqueous solution with the assistance of [C2MIM]BF4 ionic liquid (IL) and using air as the working gas. The influences of the discharge voltage, IL and the amount of copper nitrite were investigated. X-ray diffraction,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measurements and UV-Vis spectroscopy were adopted to characterize the sampl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iO2 was promoted with Cu-doping (from 57.6 m^2.g^-1 to 106.2 m^2.g^-1 with 3% Cu-doping), and the content of anatase was increased. Besides, the band gap energy of TiO~ with Cu-doping decreased according to the UV-Vis spec- troscopy test. The 3%Cu-IL-TiO2 samples showed the highest eificiency in degrading methylene blue (MB) dye solutions under simulated sunlight with an apparent rate constant of 0.0223 min-1, which was 1.2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non-doped sample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the reasons for the high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BD) gas-liquid cold plasma atmospheric pres-sure mixed-phase Ti02 Cu-doped
下载PDF
串联负载谐振式DBD型臭氧发生器电源的基波分析法 被引量:21
4
作者 唐雄民 孟志强 +1 位作者 彭永进 易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38-42,共5页
由于介质阻挡放电电路(dielectric-barrier discharge,DBD)存在放电和未放电两个模态,电路的模态和电源的模态相互组合使电路工作的模态很复杂。为了能在工程中便利地为DBD电路设计供电电源,在分析一种移相全桥脉宽控制下的串联负载谐振... 由于介质阻挡放电电路(dielectric-barrier discharge,DBD)存在放电和未放电两个模态,电路的模态和电源的模态相互组合使电路工作的模态很复杂。为了能在工程中便利地为DBD电路设计供电电源,在分析一种移相全桥脉宽控制下的串联负载谐振式DBD电路电流的基础上,利用串联逆变器供电的DBD电路电流接近正弦波这一特性,提出了DBD电路的基波分析方法,推导了DBD电路的基波等效电路,并采用实验和仿真的方法对基波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表明采用基波分析法得到的计算值与仿真和实验结果之间的相互误差均小于8%,这就验证了该文分析方法的正确性。与一般的分析方法相比,提出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具有简单和方便的特点,具有现实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臭氧发生器 基波 等效电路 移相控制 误差分析
下载PDF
移相控制串联谐振式臭氧发生器电源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唐雄民 刘铮 +1 位作者 彭永进 易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17-23,共7页
对工作在一种移相控制下的串联负载谐振式全桥逆变器供电的介质阻挡放电(DBD)型臭氧发生器的供电电源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结合逆变桥中开关器件的通断状况和DBD电路的放电、未放电状态,得出了DBD电路的供电电源在移相控制下的2种不同点... 对工作在一种移相控制下的串联负载谐振式全桥逆变器供电的介质阻挡放电(DBD)型臭氧发生器的供电电源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结合逆变桥中开关器件的通断状况和DBD电路的放电、未放电状态,得出了DBD电路的供电电源在移相控制下的2种不同点火状况及其在不同点火状况下的电路工作模态。在模态分析的基础上,推导供电电源的工作频率、DBD电路承受的峰值电压、逆变电路输出电流峰值和电路放电功率的显性表达式,并通过这些公式对这4个主要参数的调节特性进行分析。最后给出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利用模态分析方法分析DBD电路的可行性以及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相控制 串联谐振 介质阻挡放电电路 模态 分析
下载PDF
大气压下气液两相介质阻挡放电的放电特性 被引量:7
6
作者 杨国清 钟思 +2 位作者 张青 王德意 曹一崧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000-4005,共6页
丝网辅助气液两相介质阻挡放电(DBD)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开放环境下废水治理应用方面,并且研究集中在放电电学特性方面,对于光谱分析研究较少,对于丝网网孔尺寸和大气相对湿度的影响规律研究比较少。为此以废气治理为目的,在封闭的大... 丝网辅助气液两相介质阻挡放电(DBD)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开放环境下废水治理应用方面,并且研究集中在放电电学特性方面,对于光谱分析研究较少,对于丝网网孔尺寸和大气相对湿度的影响规律研究比较少。为此以废气治理为目的,在封闭的大气环境下研究丝网网孔尺寸和空气相对湿度对气液两相DBD放电特性的影响,以及比较驱动电压频率对气液两相DBD和传统板板DBD放电特性的不同影响。实验结果发现,丝网网孔尺寸对放电功率有重要影响,空气相对湿度为85%时放电功率达到最大值,各自峰值频率下,气液两相DBD放电功率、电子激发温度等参数数值明显高于传统平板电极DB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介质阻挡放电 放电功率 空气相对湿度 丝网网孔尺寸 电子激发温度
下载PDF
超六边形斑图的4种形成途径 被引量:2
7
作者 宋倩 董丽芳 +1 位作者 李媛媛 杨玉杰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1-374,共4页
为了减弱在斑图形成时实验条件的限制,获得同一斑图的多种形成途径,利用双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在空气/氩气混合气体放电中,观察到了超六边形斑图的4种形成途径.在不同气压和氩气含量下,研究了4种斑图包括不规则六边形斑图、六边形... 为了减弱在斑图形成时实验条件的限制,获得同一斑图的多种形成途径,利用双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在空气/氩气混合气体放电中,观察到了超六边形斑图的4种形成途径.在不同气压和氩气含量下,研究了4种斑图包括不规则六边形斑图、六边形斑图、四边形斑图和四六边形共存斑图到超六边形斑图的演化.实验发现随气压及氩气含量的变化,它们向超六边形斑图演化时的出现范围由大到小依次是六边形斑图、四六边形共存斑图、不规则六边形斑图和四边形斑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超六边形斑图 相图
下载PDF
负载谐振式臭氧电源的微分-差分方程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唐雄民 李微 +1 位作者 彭永进 易娜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9-32,共4页
为描述介质阻挡放电型臭氧发生器电路的实际工作过程,在分析一种移相全桥脉宽调制下串联负载谐振电源供电的臭氧发生器电路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微分-差分方程来描述电路的工作过程,并给出了电路可能的工作轨迹.通过实验验证了用微分-差... 为描述介质阻挡放电型臭氧发生器电路的实际工作过程,在分析一种移相全桥脉宽调制下串联负载谐振电源供电的臭氧发生器电路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微分-差分方程来描述电路的工作过程,并给出了电路可能的工作轨迹.通过实验验证了用微分-差分方程来描述DBD电路的正确性.该方法不仅能描述电路的稳态工作而且能描述电路的动态工作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相控制 介质阻挡放电电路 微分-差分方程
下载PDF
正戊烷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转化的发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祖良 郝晓东 +3 位作者 章旭明 周为莉 姚水良 王建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7-244,共8页
发射光谱是等离子体诊断的最有效方法,本实验将发射光谱应用于温压双控介质阻挡反应系统,研究正戊烷(C5)-氩气(Ar)在等离子场中的转化机制,具体分析了放电功率、温度、压力等关键影响因素下发射光谱特性、C5的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实验... 发射光谱是等离子体诊断的最有效方法,本实验将发射光谱应用于温压双控介质阻挡反应系统,研究正戊烷(C5)-氩气(Ar)在等离子场中的转化机制,具体分析了放电功率、温度、压力等关键影响因素下发射光谱特性、C5的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发射光谱强度以及C5转化率与放电功率呈线性增加关系,但不同放电功率下产物的选择性基本不变;随着温度升高(298~473 K)和压力(0.40~1.0 bar)的减小,光谱强度增强,C5转化率提高,但氢气的选择性基本维持在10%;发射光谱强度的变化与C5转化率的变化具有很好的吻合性,表明高能电子碰撞反应对C5的初步分解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从反应产物分析,气相短链烃和液相长链烃同时存在,且选择性基本保持不变,说明后续的自由基反应和热化学反应决定了最终的产物,且其化学反应平衡受本实验反应条件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发射光谱 C5转化 H2 气相短链烃 液相长链烃
下载PDF
气液两相流介质阻挡放电降解苯酚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茜 孙玉 +1 位作者 孙基惠 刘亚男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3-37,共5页
本实验以苯酚为目标污染物,采用自制的气液两相流介质阻挡反应器对苯酚进行处理,研究了放电电压、气体流量、苯酚溶液初始浓度和初始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分析能量密度和降解动力学等因素,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苯酚的去... 本实验以苯酚为目标污染物,采用自制的气液两相流介质阻挡反应器对苯酚进行处理,研究了放电电压、气体流量、苯酚溶液初始浓度和初始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分析能量密度和降解动力学等因素,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苯酚的去除率随放电电压、气体流量和溶液初始pH的增大而提高,随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在放电电压为60 kV、气体流量为60 mL/min、苯酚溶液初始浓度为100 mg/L、初始pH=10.0的条件下处理60min后,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苯酚的去除率可达60.15%,能量密度为2 404.79 J/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气液两相流 苯酚 能量密度 降解动力学
下载PDF
移相全桥PWM控制的薄膜表面处理电源研究
11
作者 张琪 刘勇 何湘宁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5-96,共2页
为降低中小功率薄膜表面处理电源成本,提出了一种基于移相全桥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方式的塑料薄膜表面处理电源,在中小功率应用场合可取代传统调压方式的薄膜表面处理电源。采用锁相环技术实现了输出电流的频率跟踪控制和功率开关的... 为降低中小功率薄膜表面处理电源成本,提出了一种基于移相全桥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方式的塑料薄膜表面处理电源,在中小功率应用场合可取代传统调压方式的薄膜表面处理电源。采用锁相环技术实现了输出电流的频率跟踪控制和功率开关的零电压开关(ZVS),降低了硬开关造成的电磁干扰(EMI)和尖峰电压。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源/介质阻挡放电 移相脉宽调制控制 锁相环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防除冰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田苗 宋慧敏 +4 位作者 梁华 魏彪 谢理科 陈杰 苏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247-4256,共10页
在无风环境下分别进行了交流介质阻挡放电(AC-DBD)、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NS-DBD)及射频介质阻挡放电(RF-DBD)等离子体除冰实验研究,采用高速成像技术与红外测温成像技术分别记录除冰过程中介质层表面相变及温度动态变化过程,对比分析... 在无风环境下分别进行了交流介质阻挡放电(AC-DBD)、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NS-DBD)及射频介质阻挡放电(RF-DBD)等离子体除冰实验研究,采用高速成像技术与红外测温成像技术分别记录除冰过程中介质层表面相变及温度动态变化过程,对比分析了三者的优缺点及传热机理。结果表明,在功率相同的条件下,AC-DBD等离子体激励的温升迅速,加热范围广,除冰实验效果最佳;对于NS-DBD等离子体激励,低压高频的除冰性能明显优于高压低频;RF-DBD等离子体激励放电主要集中在电极条边缘,放电剧烈,但电极间的区域温度较低,导致整体除冰效果不佳。最后,选择除冰效果最好的AC-DBD等离子体激励,在结冰风洞中进行了防冰实验研究。结果表明,AC-DBD等离子体激励整体防冰效果较好,但在防冰过程中,前缘会出现局部结冰,需进一步优化激励器构型及能量,提高AC-DBD等离子体激励防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等离子体防除冰 成像 相变 传热
下载PDF
大液滴撞击结冰传热过程及介质阻挡放电除冰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杰 梁华 +2 位作者 贾敏 魏彪 苏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825-3834,共10页
对大液滴撞击过冷壁面结冰的传热和相变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高速成像技术与红外测温成像技术对液滴撞击不同温度过冷壁面时的动态过程进行拍摄记录。另外提出一种新的除冰方式,利用高频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进行了除... 对大液滴撞击过冷壁面结冰的传热和相变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高速成像技术与红外测温成像技术对液滴撞击不同温度过冷壁面时的动态过程进行拍摄记录。另外提出一种新的除冰方式,利用高频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进行了除冰的实验验证,并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壁面温度的变化对液滴铺展过程影响较小,最大铺展系数几乎不变,但对液滴收缩与振荡过程以及最终结冰冰形有较大的影响;结冰从液滴底层开始,壁面温度越低,液滴与过冷壁面温差越大,底层液滴结冰更快,而上层液膜经过回缩、振荡之后,液膜厚度更薄,结冰相变所需时间也更短;利用高频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除冰效果显著,其放电区域作用相当于是一个"热源",且根据其作用方式的不同,除冰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 冷壁面 传热 纳秒脉冲 介质阻挡放电
下载PDF
NaOH对苯胺气液两相介质阻挡放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顾信鹏 方志 钱晨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74-280,共7页
研究气液两相介质阻挡放电(DBD)的特性,对于深入理解其放电机理、促进其在环保等工业领域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电压电流波形和Lissajous图形等电气特性诊断及发射光谱和发光图像等光学特性诊断,研究了液体成分对大气压气液两相DBD... 研究气液两相介质阻挡放电(DBD)的特性,对于深入理解其放电机理、促进其在环保等工业领域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电压电流波形和Lissajous图形等电气特性诊断及发射光谱和发光图像等光学特性诊断,研究了液体成分对大气压气液两相DBD放电特性的影响。比较了苯胺和苯胺加NaOH溶液中气液两相DBD放电特性,利用实验结果计算得到放电功率和传输电荷,并结合放电理论对放电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苯胺加NaOH溶液中气液两相DBD,其放电特性与纯苯胺溶液有明显不同,相同电压下其放电电流约为纯苯胺溶液的两倍,其发光强度更强,放电功率和传输电荷更大,且在光谱特性图波长589nm处出现Na原子谱线,NaOH的加入增加了溶液的电导率,同时促进了气相放电强度,使得放电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 介质阻挡放电 放电特性 放电机制
下载PDF
气液两相介质阻挡放电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顾信鹏 方志 +1 位作者 钱晨 靳君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28-835,共8页
研究气液两相介质阻挡放电(DBD)的放电特性,对其在环保等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气液两相DBD在大气压下产生低温等离子体,以碱性苯胺溶液作为工作溶液,研究了外加电压幅值、电源频率、放电间隙等因素对其放电特性的... 研究气液两相介质阻挡放电(DBD)的放电特性,对其在环保等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气液两相DBD在大气压下产生低温等离子体,以碱性苯胺溶液作为工作溶液,研究了外加电压幅值、电源频率、放电间隙等因素对其放电特性的影响。测量得到电压电流波形和Lissajous图形等电气特性以及发射光谱和发光图像等光学特性,进一步计算得到放电功率、传输电荷、分子振动温度和分子转动温度等主要放电参量,研究他们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放电理论对放电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碱性苯胺溶液中气液两相DBD,放电与纯气相DBD类似,但要考虑液体阻抗对放电的影响,其气体温度在650-750 K之间变化,且在光谱特性图波长589 nm处出现Na原子谱线,随频率变化会出现谐振效应,在电源频率为17.5 kHz,放电间隙为4 mm时,其发光强度最强,放电功率和传输电荷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 介质阻挡放电 放电特性 放电参量 液体电阻
下载PDF
利用大气压气液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PTFE进行表面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惕 张燕 +2 位作者 徐庆南 赵楠 孙岩洲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71-674,678,共5页
本文对大气压单一空气介质阻挡放电和加去离子水的气液两相介质阻挡放电进行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了两种放电模式的开始放电和刚铺满整个电极时的稳定电压电流波形和放电照片,并用两种放电等离子体对聚四氟乙烯薄膜(PTFE)进行表面处理,对... 本文对大气压单一空气介质阻挡放电和加去离子水的气液两相介质阻挡放电进行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了两种放电模式的开始放电和刚铺满整个电极时的稳定电压电流波形和放电照片,并用两种放电等离子体对聚四氟乙烯薄膜(PTFE)进行表面处理,对处理后薄膜表面的水接触角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放电间隙和放电频率均相同时,大气压单一空气放电的开始放电电压峰峰值和稳定放电电压峰峰值均比气液两相放电时的高,且气液两相放电更加均匀。在相同条件下,经大气压气液两相等离子体处理后的PTFE薄膜表面水接触角比大气压单一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后的低,说明大气压气液两相等离子体对PTFE薄膜的处理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气液两相放电等离子体 表面水接触角
下载PDF
不同操作参数下介质阻挡放电的固氮性能研究及机理分析
17
作者 刘坤 尹远 +1 位作者 耿文强 夏昊天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045-4053,共9页
介质阻挡放电(DBD)是一种典型的低温气体放电等离子体手段,能够在温和的条件下产生大面积的放电等离子体从而进行固氮,具有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等特点。然而目前DBD的固氮能耗偏高,有着相当大的优化空间。探究了调控电压与气流量对DBD固... 介质阻挡放电(DBD)是一种典型的低温气体放电等离子体手段,能够在温和的条件下产生大面积的放电等离子体从而进行固氮,具有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等特点。然而目前DBD的固氮能耗偏高,有着相当大的优化空间。探究了调控电压与气流量对DBD固氮性能的影响,以液相固氮的形式考察了总氮浓度TNC和固氮能耗EC的变化情况,并通过分析DBD气相产物变化规律揭示了DBD固氮的反应机理。研究发现,不同条件下的DBD气相产物会处于臭氧模式、过渡模式和氮氧化物模式三种模式之一,而各实验条件下的EC最小值均处于过渡模式,分析其原因在于该模式下可以有效生成NO_(2)和N_(2)O_(5),提升可溶性氮的占比进而促进了固氮效果。EC的最小值在电压为18 kV、气流量为8 L/min时取得,为31.69 M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气体 反应 气相产物 固氮 氮氧化物 反应器
下载PDF
一种高功率因数介质阻挡放电电源的设计
18
作者 史朝杨 李俊 +1 位作者 汪辉 王其斌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1-865,共5页
DBD电源是目前获取稳定的低温等离子体的主要手段。为了解决目前网侧功率因数偏低,输入电流畸变率较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DBD电源。它主要由整流级、调压级、逆变级、高频高压变压器和等离子体放电管组成。首先介绍了电源的基本原理... DBD电源是目前获取稳定的低温等离子体的主要手段。为了解决目前网侧功率因数偏低,输入电流畸变率较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DBD电源。它主要由整流级、调压级、逆变级、高频高压变压器和等离子体放电管组成。首先介绍了电源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详细分析了三相VSR的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搭建实验平台验证了系统能够实现单位功率因数,且输入电流明显正弦化,最后DBD电源在放电管中发生了介质阻挡放电,产生了低温等离子体,证明电源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D(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电源 单位功率因数 三相VSR 低温等离子体
下载PDF
不同溶液浓度下气液两相介质阻挡放电特性实验及仿真研究
19
作者 卞菁菁 崔行磊 方志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8-107,共10页
采用实验与仿真结合的方式研究高频激励下柱-板电极结构在不同溶液浓度条件下的放电特性。通过实验方式测量气液两相介质阻挡放电(DBD)的放电特性,得到了不同溶液浓度和外加电压幅值条件下的电学特性和发光特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气液两... 采用实验与仿真结合的方式研究高频激励下柱-板电极结构在不同溶液浓度条件下的放电特性。通过实验方式测量气液两相介质阻挡放电(DBD)的放电特性,得到了不同溶液浓度和外加电压幅值条件下的电学特性和发光特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气液两相放电物理过程,建立了与本实验对应的等效电路模型,通过实验与电场仿真结合的方式确定了模型参数,并在Simulink中建立电路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得到不同浓度和电压幅值下的电压电流波形及Lissajous图形,经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利用上述模型进一步提取实验中无法直接获取的放电参量,如气隙电压、液相电压、放电通道电流及能量占比等。结果表明:溶液浓度对于实验得到的回路电压电流波形及发光特性影响不显著,然而通过仿真发现,气相及液相消耗能量的占比受其影响较大。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尽管气相和液相功率都增大,但液相功率增加速度更快,导致液相能量占比显著增加,而通过提升激励源电压可提高气相能量占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液相获得的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介质阻挡放电 溶液浓度 等效电路模型 时变电容 放电特性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中放电丝结构相变过程研究
20
作者 董丽芳 杨玉杰 +3 位作者 范伟丽 岳晗 王帅 肖红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17-1922,共6页
在氩气和空气混合气体介质阻挡放电中,研究了放电丝结构随外加电压及气体压强的变化,并从二维体系相变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随着电压的增加,放电丝结构的演变过程为:稀疏的随机放电丝—稠密的随机放电丝—六边形结构—超六边形结构—混沌态... 在氩气和空气混合气体介质阻挡放电中,研究了放电丝结构随外加电压及气体压强的变化,并从二维体系相变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随着电压的增加,放电丝结构的演变过程为:稀疏的随机放电丝—稠密的随机放电丝—六边形结构—超六边形结构—混沌态,此过程相应于二维体系的气相—液相—简单晶体—超点阵晶体—液相的相变过程.实验还研究了相变过程中超六边形形成中晶格常数及相邻格点间距离的变化、超六边形结构中大点的形成过程以及超六边形结构的Penta-Hepta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放电丝结构 相变 超点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