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57篇文章
< 1 2 2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lf-absorption effects of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under different gases and gas pressures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崧宁 张殿鑫 +6 位作者 陈楠 何亚雄 张红 柯川 许涛 陈永亮 赵勇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55-162,共8页
The self-absorption effect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accuracy of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In this paper,the self-absorption effects of laserinduced 7050 Al alloy plasma... The self-absorption effect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accuracy of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In this paper,the self-absorption effects of laserinduced 7050 Al alloy plasma under different pressures in air,Ar,and N2have been studied.Compared with air and N2,Ar significantly enhances the spectral signal.Furthermore,the spectral self-absorption coefficient is calculated to quantify the degree of self-absorption,and the influences of gas species and gas pressure on self-absorption are analyzed.In addition,it is found that the spectral intensity fluctuates with the change of pressure of three gases.It can also be seen that the fluctuation of spectral intensity with pressure is eliminated after correcting,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self-absorption leads to the fluctuation of spectral intensity under different pressures.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evolution of optical thin spectral lines with pressure in different gases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gas properties and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plasma confinement and Rayleigh–Taylor in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f-absorption coefficient ambient gases gas pressure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下载PDF
基于GHGs清单编制的企业环境审计研究
2
作者 张霞丽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19-123,165,共6页
为应对温室气体减排和大气污染减排的双重压力,我国加大对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碳排放的管控,并且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各行业领域发展,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工作势在必行。本文从企业纬度出发,以高耗能高排放的石化产业为... 为应对温室气体减排和大气污染减排的双重压力,我国加大对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碳排放的管控,并且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各行业领域发展,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工作势在必行。本文从企业纬度出发,以高耗能高排放的石化产业为代表展开具体性研究。在环境审计的基础上引入另一种形式的能源审计方式即GHGs清单编制(碳盘查),通过核算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厘清石化企业碳排放源头与结构,衡量能源消耗的降低程度,深层挖掘企业减排潜力。通过研究发现,GHGs清单编制能够为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提供方向性指导,对促进我国大气环境审计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审计 ghgs清单编制 温室气体排放
下载PDF
水力发电生命周期评价及碳足迹区域化分析
3
作者 刘宇 任品桥 +3 位作者 郑焱 高峰 孙博学 龚先政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2-289,共8页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我国典型水电站水力发电生命周期碳足迹及其他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并分析讨论了不同区域水力发电碳足迹的差异性及原因。结果显示,三峡水电站单位水电碳足迹(以CO_(2)当量计)为12.7 g/(kW·h),主要来源于运...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我国典型水电站水力发电生命周期碳足迹及其他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并分析讨论了不同区域水力发电碳足迹的差异性及原因。结果显示,三峡水电站单位水电碳足迹(以CO_(2)当量计)为12.7 g/(kW·h),主要来源于运行阶段,造成其他环境影响的主要阶段为土建工程阶段,其次为机电设备制造阶段;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单位水电碳足迹差距较大,与全国平均值相差±20%以上的省级行政区有24个;各省级行政区运行阶段碳足迹占比为47.94%~96.82%,占比超过80%的省级行政区有19个。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及省级发电清单编制与电网结构调整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碳足迹 水力发电 环境影响 温室气体排放 区域化分析
下载PDF
GaSe/ZnS异质结的结构和界面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4
作者 鲍爱达 马永强 郭鑫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9-675,共7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GaSe/ZnS范德瓦耳斯异质结构(vdWH),并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地分析了该异质结构的几何、电子、输运性质。通过结合能、声子谱、从头算分子动力学(AIMD)模拟验证了所构建GaSe/ZnS范德瓦耳斯异质结构的稳定性。详细计算了Ga... 本文设计了一种GaSe/ZnS范德瓦耳斯异质结构(vdWH),并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地分析了该异质结构的几何、电子、输运性质。通过结合能、声子谱、从头算分子动力学(AIMD)模拟验证了所构建GaSe/ZnS范德瓦耳斯异质结构的稳定性。详细计算了GaSe/ZnS vdWH界面性质中的平面平均电子密度差和平均静电势。结果表明,GaSe/ZnS vdWH是一种直接带隙为2.19 eV,载流子迁移率较高的异质结构。其中,沿x方向的电子迁移率可达1394.63 cm^(2)·V^(-1)·s^(-1),而沿y方向的电子迁移率可达1913.18 cm^(2)·V^(-1)·s^(-1),性能优异,有望应用于电子纳米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密度泛函理论 GaSe/ZnS范德瓦耳斯异质结构 声子色散谱 载流子迁移率
下载PDF
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现状、实践及展望
5
作者 杨博 杨思雨 王思齐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0,22,共6页
通过对国内外现行和正在研制的碳中和相关标准进行梳理和归纳,结合碳中和实现路径中标准的运用实践,探究我国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现状。指出我国的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存在着顶层设计和统筹机制不完善、政策与标准发展... 通过对国内外现行和正在研制的碳中和相关标准进行梳理和归纳,结合碳中和实现路径中标准的运用实践,探究我国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现状。指出我国的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存在着顶层设计和统筹机制不完善、政策与标准发展不协调、技术研发与标准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提出了强化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构建标准实施和监管体系、加快制定急需技术标准、建设绿色产品认证制度、构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以及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标准化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标准体系 碳排放 温室气体
下载PDF
污水处理温室气体产排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广兵 佟思奇 +2 位作者 周兴玄 刘伟京 孟溪 《环境科技》 2024年第1期67-71,共5页
污水处理设施因其规模庞大、广泛分布,既是重要的能源消耗者,又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其中包括CH4和氧化亚氮(N2O)。随着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提高,污水处理碳排放将面临显著增长。对污水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产生和排放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全面审... 污水处理设施因其规模庞大、广泛分布,既是重要的能源消耗者,又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其中包括CH4和氧化亚氮(N2O)。随着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提高,污水处理碳排放将面临显著增长。对污水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产生和排放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全面审视,为推动环境友好型污水处理工艺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学术基础。深入理解温室气体排放机制及其可控制因素,有助于更有效地制定和实施技术和管理策略,以降低对气候环境的不良影响。理解温室气体产排机制与影响因素不仅能够满足不断加强的环保标准,同时为可持续城市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支持。致力于研究和优化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对于构建更加环保、可持续的城市水处理系统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温室气体 产排机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不同干扰强度高原鼠兔对高寒草甸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变化的影响
7
作者 李婧 王苏芹 +1 位作者 谈昭贤 曲家鹏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7-217,共11页
高原鼠兔通过取食植物、排泄粪尿及掘土等行为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产生广泛干扰,进而可能会影响高寒草甸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本研究选择高密度组(H)、低密度组(L)、对照组(CK)3种鼠兔干扰强度的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揭示温室气体... 高原鼠兔通过取食植物、排泄粪尿及掘土等行为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产生广泛干扰,进而可能会影响高寒草甸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本研究选择高密度组(H)、低密度组(L)、对照组(CK)3种鼠兔干扰强度的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揭示温室气体排放速率对不同高原鼠兔干扰强度的响应规律及主要调控因素。结果表明,H组高寒草甸土壤CO_(2)排放速率为596.66 mg·(m^(2)·h)^(-1),显著低于CK组的695.45 mg·(m^(2)·h)^(-1)(P<0.05)。高原鼠兔干扰强度、地上生物量、土壤pH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CO_(2)排放速率的主要调控因素。H组高寒草甸CH_(4)吸收速率为-43.46mg·(m^(2)·h)^(-1),显著低于L组的4.92mg·(m^(2)·h)^(-1)(P<0.05),H和L组高寒草甸N_(2)O排放速率分别为8.03、-2.39μg·(m^(2)·h)^(-1),均显著高于CK组的-16.69μg·(m^(2)·h)^(-1)(P<0.05)。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pH和含水量是影响CH_(4)吸收和N_(2)O排放的重要因素。因此,高原鼠兔干扰强度是影响温室气体排放速率的因素之一,进一步研究高原鼠兔对高寒草甸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速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有效洞穴密度 温室气体 植物群落 土壤理化性质 随机森林 青藏高原
下载PDF
蝇蛆预处理及辅料添加对鸡粪堆肥氨挥发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尚斌 郑祥洲 +3 位作者 王煌平 吴一群 吕健 张玉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1162,共12页
为明确蝇蛆预处理及辅料添加对鸡粪堆肥过程中NH3挥发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将风化褐煤、厨余垃圾、蘑菇渣与鸡粪混合,在进行蝇蛆预处理后堆肥,研究试验过程中NH3挥发和温室气体的排放规律。试验设置8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无... 为明确蝇蛆预处理及辅料添加对鸡粪堆肥过程中NH3挥发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将风化褐煤、厨余垃圾、蘑菇渣与鸡粪混合,在进行蝇蛆预处理后堆肥,研究试验过程中NH3挥发和温室气体的排放规律。试验设置8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无蝇蛆预处理):纯鸡粪(CK1)、30%风化褐煤+70%鸡粪(CK2)、30%厨余垃圾+70%鸡粪(CK3)、30%蘑菇渣+70%鸡粪(CK4);试验组(蝇蛆预处理):纯鸡粪(T1)、30%风化褐煤+70%鸡粪(T2)、30%厨余垃圾+70%鸡粪(T3)、30%蘑菇渣+70%鸡粪(T4)。结果表明:蝇蛆预处理能够延长堆肥高温期,≥50℃天数均达到10 d以上,相比CK1增加5~9 d;在整个试验期间试验组NH3挥发集中在堆肥第2天,试验组NH3累积排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降幅达到42.7%~61.1%,菇渣添加处理的NH3累积排放量在对照组中最低;风化褐煤的添加能够显著降低N2O排放,T2相比于T1降低84.2%,CK2相比于CK1降低51.7%。蝇蛆预处理能够显著降低CO_(2)排放当量,相比CK1降低32.1%~73.2%,其中,T4的CO_(2)排放当量最低。研究表明,蝇蛆预处理能够提高堆肥温度、延长堆肥高温期、显著降低NH3排放和CO_(2)排放当量,若从堆肥温度及CO_(2)排放当量方面考虑蝇蛆预处理和菇渣组合为最优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蛆预处理 好氧堆肥 厨余垃圾 温室气体减排 氨挥发
下载PDF
绿色创新是否适应气候变化:中国专利和GHG排放数据的实证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意翔 成金华 +3 位作者 徐卓程 宋琼 李威龙 潘婷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8-56,共9页
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最大环境挑战,中国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碳高峰,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想实现该目标就必须减少包含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考虑到我国经济和能源系统所具有的高碳化特征... 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最大环境挑战,中国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碳高峰,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想实现该目标就必须减少包含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考虑到我国经济和能源系统所具有的高碳化特征,绿色创新驱动被认为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国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之一。现有研究主要分析绿色创新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少研究绿色创新是否适应气候变化的要求。本文基于2000—2017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绿色技术专利与GHG数据,通过Logistic模型、负二项式固定效应回归及自回归分布滞后等模型分析了绿色创新对气候变化的适应程度,该适应程度用气候变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程度表示,两者成正相关关系。研究发现:(1)气候变化会诱导绿色创新,但诱发效应较小。尽管CO2EG的影响最大,但也只有0.3%左右。(2)不同GHG排放源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程度不同,天然气和煤炭消费产生的碳排放与之成正比,石油和其他GHG与之成反比。(3)区域碳排放水平与绿色技术创新效应成正比。(4)不同来源的投资对绿色技术专利数量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私人投资比政府投资更能提升绿色创新的适应程度。最后,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提高绿色创新对气候变化适应程度的若干建议:(1)中央政府应通过减税和补贴等手段刺激地方政府进行绿色创新投资;(2)实行差异化行业创新政策,更加致力于促进旨在减少煤和天然气碳排放的技术研发;(3)加大新能源投资;(4)刺激私人投资,完善投资结构,把有限的私人投资投入到能源和电信等行业,提高私人公共投资的创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专利 创新 CO_(2)排放 ghg排放
下载PDF
煤电GHG排放强度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叶斌 陆强 +1 位作者 李继 常凯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5-130,共6页
近年来,煤电占我国年总发电量超过80%,是我国最大的温室气体(GHG)排放源,也是实现我国GHG减排目标的关键行业.为了分析GHG排放限制对煤电行业的影响,构建了包含煤炭开采、运输、发电、废弃物处理等环节——煤电全生命周期GHG排放核算模... 近年来,煤电占我国年总发电量超过80%,是我国最大的温室气体(GHG)排放源,也是实现我国GHG减排目标的关键行业.为了分析GHG排放限制对煤电行业的影响,构建了包含煤炭开采、运输、发电、废弃物处理等环节——煤电全生命周期GHG排放核算模型,并以华东地区某火力发电企业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电厂每度电GHG排放量为1.018千克,根据当前国际GHG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价格,该电厂单位电能GHG排放成本为0.122~0.255元/kWh,从2006年到2009年的经营数据看,该电厂GHG排放成本均高于当年的净利润,考虑了GHG排放成本后该电厂利润均为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发电 温室气体(ghg) 全生命周期
下载PDF
铜产业链GHG排放减量化的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盛华 倪昌红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3年第2期75-78,共4页
减少GHG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为了探讨铜业GHG排放减量化问题,文中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依据ISO14064定量评估标准,选取中国铜工业普遍采用的火法炼铜工艺,并以紫金山金铜矿为例,具体分析1 t铜生产过程GH... 减少GHG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为了探讨铜业GHG排放减量化问题,文中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依据ISO14064定量评估标准,选取中国铜工业普遍采用的火法炼铜工艺,并以紫金山金铜矿为例,具体分析1 t铜生产过程GHG排放情况,从产业链与工艺角度来看,采矿、选矿、熔炼、精炼、电解环节中GHG直接和间接排放比率分别为:4.33%、58.62%、32.12%、2.42%、2.42%.其中选矿和熔炼阶段占90.74%.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铜工业GHG排放减量化的有效途径.其主要结论为:采用循环技术,减少直接GHG排放源;构建闭合型铜生态产业链,减少能源间接GHG排放;完善铜静脉产业,减少其他间接GHG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品 LCA模型 ghg排放 减量化
下载PDF
新疆农业源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变化趋势预测
12
作者 于爽 赵直 +3 位作者 徐晗 李健 张雪艳 马欣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24年第4期335-350,共16页
基于2000-2020年新疆农作物产量、化肥投入、稻田播种面积等统计数据,根据IPCC排放因子法,核算新疆农业源非CO_(2)温室气体(GHG)排放总量,通过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模型对农业源非CO_(2)GHG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解,使用蒙特卡洛模拟结... 基于2000-2020年新疆农作物产量、化肥投入、稻田播种面积等统计数据,根据IPCC排放因子法,核算新疆农业源非CO_(2)温室气体(GHG)排放总量,通过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模型对农业源非CO_(2)GHG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解,使用蒙特卡洛模拟结合情景分析法预测其排放趋势。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新疆农业源非CO_(2)GHG排放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增幅达到34.43%,畜牧养殖是主要排放源。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0-2020年,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农业源非CO_(2)GHG的排放,贡献排放量分别达4211.74×10^(4)tCO_(2)eq和1016.08×10^(4)tCO_(2)eq。农业非CO_(2)GHG排放强度、乡村人口以及农业结构的降低抑制了农业源非CO_(2) GHG的排放,2000-2020年减排量分别为4163.36×10^(4)tCO_(2)eq、224.84×10^(4)tCO_(2)eq和130.64×10^(4)tCO_(2)eq。农业源非CO_(2)GHG排放在基准和规划情景下均呈上升趋势,但规划情景下的增速快于基准情景,在低碳情景下通过提高农业非CO_(2)GHG排放强度、改善生产结构有效减缓增速,可能在2035年实现负增长。实现农业源非CO_(2)GHG排放达峰需要强化对减排政策的落实,强制约束农业源非CO_(2)GHG排放;降低农业非CO_(2)GHG排放强度,控制因农业生产技术落后所导致的农业源非CO_(2)GHG排放;通过完善减排惩戒激励机制,鼓励技术突破引导新疆农业的低碳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源非CO_(2)温室气体 驱动因素 情景预测 LMDI模型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低碳发展:国际经验与中国策略
13
作者 郑玉雨 于法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5,共13页
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探索国际视野下农业温室气体减排的先进经验,对于中国践行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倡议、推动自身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家为对象,分别梳理其农业低碳发展的主要做... 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探索国际视野下农业温室气体减排的先进经验,对于中国践行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倡议、推动自身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家为对象,分别梳理其农业低碳发展的主要做法、最新行动和取得成效,据此,结合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理念,提出农业低碳发展的中国策略。研究表明:1)较之于同为新兴经济体的印度,2020年中国在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上与其相近,但中国的单位GDP排放量[44.52 t∙(106$)^(−1)]远低于印度[278.11 t∙(106$)^(−1)];较之于同作为人口大国的美国,中国在排放总量方面较高,但中国的人均排放量(0.46 t∙cap.−1)明显低于美国(1.15 t∙cap.^(−1))。中国必须充分考虑自身作为人口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科学合理地展开农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规划。2)美国主要在法律法规完善、财政税收和减排补贴、清洁能源开发及推广、碳排放权和碳汇市场交易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其2020年人均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下降19.58%;欧盟的先进做法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完善、财税支持和生态保护补偿、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其2020年人均排放量同比1990年下降29.03%;日本主要在可再生能源推广、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粮食生产保障和气候适应等方面展开行动,其2020年人均排放量同比1990年下降29.17%。3)农业低碳发展的中国策略旨在保障粮食供给、减少温室效应和实现生态价值。据此,提出持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大财税扶持和绿色金融支持、加强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及逐步完善碳交易市场机制5个方面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低碳发展 农业温室气体 国际经验 中国策略
下载PDF
惰性气体在LIBS中的辅助测量研究
14
作者 许杰 谷懿 +3 位作者 宋宝林 葛良全 张庆贤 杨文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1-609,共9页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是一种发射光谱分析技术,因其实时、多元素、无损、远程等优势,在分析高危环境和重要文物等方面具有极大潜力。目前,LIBS测量技术仍受实验设备,测量环境等因素影响,其中,气氛环境对LIBS测量的影响尤为显著。惰性...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是一种发射光谱分析技术,因其实时、多元素、无损、远程等优势,在分析高危环境和重要文物等方面具有极大潜力。目前,LIBS测量技术仍受实验设备,测量环境等因素影响,其中,气氛环境对LIBS测量的影响尤为显著。惰性气体因其优秀的物理性质(比热容,导电率,稳定的化学性质,较大的相对分子质量等)有利于辅助LIBS测量,增强光谱信号,提高检测下限,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量中的应用愈发频繁。因此,在详细调研了惰性气体于LIBS测量过程中的应用基础上,解析了其对光谱信号的影响因素,如很低的化学活性有效降低了空气中其他气体(氧气,氮气等)对光谱信号的吸收湮灭、较大的原子体积限制了等离子体向外扩张,使得单位体积内的温度大幅度上升、丰富的核外电子使产生的等离子体中自由电子大幅度上升,提高了电子密度、亚稳态的存在促使惰性气体对待测样品的延迟激发,辅助激发某些较轻元素并大幅度增加等离子体寿命、能量传递更能特定增强某些特殊能级的发射谱线,获得更高的增强因子、还分析了氡气通过衰变对发射谱线的影响,惰性气体的发射谱线也可用于计算样品的等离子体温度和电子密度等,对LIBS的辅助测量有重要影响。列举了亚稳态在LIBS测量中的应用和惰性气体在不同测量对象中对谱线信号的增强因子。分析比较了不同惰性气体在信号增强,烧蚀质量,时间演化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氦气相比其他惰性气体较为特殊,归结于其特殊的物理性质和核外结构,而其他气体随着周期数的增加,信号增强因子逐渐增加而烧蚀质量却逐渐减小,等离子的时间演化也逐渐变长,为LIBS测量中选择合适的惰性气体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测量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 惰性气体 综述
下载PDF
Anthropogenic Influence on Decadal Changes in Concurrent Hot and Dry Events over China around the Mid-1990s 被引量:1
15
作者 Qin SU Buwen DONG +1 位作者 Fangxing TIAN Nicholas P.KLINGAMAN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33-246,共14页
The frequency and duration of observed concurrent hot and dry events(HDEs) over China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April–September) exhibit significant decadal changes across the mid-1990s. These changes are characteriz... The frequency and duration of observed concurrent hot and dry events(HDEs) over China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April–September) exhibit significant decadal changes across the mid-1990s. These changes are characterized by increases in HDE frequency and duration over most of China, with relatively large increases over southeastern China(SEC), northern China(NC), and northeastern China(NEC). The frequency of HDEs averaged over China in the present day(PD,1994–2011) is double that in the early period(EP, 1964–81);the duration of HDEs increases by 60%. Climate experiments with the Met Office Unified Model(MetUM-GOML2) are used to estimate the contributions of anthropogenic forcing to HDE decadal changes over China. Anthropogenic forcing changes can explain 60%–70% of the observed decadal changes,suggesting an important anthropogenic influence on HDE changes over China across the mid-1990s. Single-forcing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the increase in greenhouse gas(GHG) concentrations dominates the simulated decadal changes,increasing the frequency and duration of HDEs throughout China. The change in anthropogenic aerosol(AA) emissions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the frequency and duration of HDEs over SEC and NC, but the magnitude of the decrease is much smaller than the increase induced by GHGs. The changes in HDEs in response to anthropogenic forcing are mainly due to the response of climatological mea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s. The contributions from changes in variability and changes in climatological mean soil moisture and evapotranspiration are relatively small. The physical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the response of HDEs to GHG and AA changes are also reveal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urrent hot and dry events decadal variation greenhouse gases aerosol emissions
下载PDF
中国纸产品全生命周期GHG排放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陈莎 杨孝光 +2 位作者 李燚佩 曹磊 岳文淙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44-949,共6页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与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对中国2010年和2015年纸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的纸产品生命周期评价边界包括:林木种植管理、制浆造纸过程、运输...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与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对中国2010年和2015年纸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的纸产品生命周期评价边界包括:林木种植管理、制浆造纸过程、运输过程、废纸回收制浆、焚烧和填埋.结果表明:中国2010年和2015年纸产品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13.4、20.3 Mt CO2-eq,其中林木种植和管理阶段为碳汇,能存储的CO2分别为82.6和108.2 Mt CO2-eq,制浆和造纸阶段为碳源,排放的GHG2分别为52.4、77.3 Mt CO2-eq,运输阶段为8.3、10.3 Mt CO2-eq,废纸焚烧和填埋阶段为35.3、40.9 Mt CO2-e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温室气体排放 废纸回收利用 碳足迹
下载PDF
核电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及方法初探
17
作者 武翡翡 康晶 +3 位作者 王彦 廉冰 杨洁 岳琪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8,共9页
核能是低碳电力的重要来源,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国家层面尚未建立统一规范的核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核算边界及方法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从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关键问题出发,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核电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方... 核能是低碳电力的重要来源,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国家层面尚未建立统一规范的核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核算边界及方法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从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关键问题出发,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核电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方法的研究进展,对比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标准与指南要求,提出了核电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研究思路。从核算体系建立、影响因素研究、退役个案研究等方面提出未来研究展望,为我国建立统一规范的核电行业温室气体统计核算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生命周期 温室气体 核算边界 核算方法
下载PDF
水分管理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植物修复影响
18
作者 何川黔 张杏锋 +4 位作者 高波 陈敏妮 虞乾魁 陈虹旭 胡茂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36,共12页
水分管理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具有重要影响。该研究以超富集植物翅果菊(Pterocypsela indica)为研究对象,探究55%田间持水量(55%WHC)和75%田间持水量(75%WHC)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植物修复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 水分管理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具有重要影响。该研究以超富集植物翅果菊(Pterocypsela indica)为研究对象,探究55%田间持水量(55%WHC)和75%田间持水量(75%WHC)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植物修复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55%WHC处理,75%WHC处理显著增加了翅果菊抗逆性,同时75%WHC处理下翅果菊地上部Pb含量和累积量分别提高了92.3%和91.0%。与55%WHC处理相比,75%WHC处理降低了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量,在种植与不种植翅果菊2种情况中,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分别降低了18.8%和10.0%,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降低了9.1%和47.0%,CH_(4)累积排放量分别降低了17.1%和43.7%。综上,相较于55%WHC,75%WHC处理能够促进翅果菊生长和重金属累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更适用于植物复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重金属 土壤 水分管理 植物修复
下载PDF
湖北省作物系统氮素利用及其环境影响综合评估
19
作者 王鹏辉 丁锐 史文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4-644,共11页
粮食安全、资源高效和环境友好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核心问题。湖北省作为长江中下游平原重要农业省份,亟需综合评估作物系统氮素利用及其环境影响。针对湖北省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经济作物(茶叶、水果、蔬菜),提出作... 粮食安全、资源高效和环境友好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核心问题。湖北省作为长江中下游平原重要农业省份,亟需综合评估作物系统氮素利用及其环境影响。针对湖北省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经济作物(茶叶、水果、蔬菜),提出作物系统氮素利用效率及其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估框架,系统分析2020年湖北省作物生产过程中氮素利用状况及环境效应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在氮素利用方面,湖北省农作物施氮量、氮盈余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偏高,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利用率较低。湖北省施氮量比同年中国施氮量平均水平高43%;粮食作物氮素利用率为35.17%,而经济作物氮素利用率仅为9.99%,存在较大增效空间。在环境影响方面,经济作物氮盈余总量(43.36%)低于粮食作物(56.64%),其中水稻氮盈余总量(38.27%)最高;然而,粮食作物产生的温室气体在环境影响中占主导地位。从空间分布上看,湖北省施氮量呈现中部高、东西低的趋势。经济作物温室气体排放主要集中在鄂南和鄂北地区,粮食作物温室气体排放主要集中在鄂西和鄂东地区。经济作物氨气单位面积挥发量比粮食作物大,呈现南北高、东西低的分布格局。研究可为后续降低湖北省氮肥投入、提高氮素利用率和缓解温室气体排放提供有益参考,建议管理措施调整和政策支持齐进,针对不同区域现状进行种植结构调整与施氮优化,助力湖北省资源利用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利用率 温室气体 空间差异 湖北省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淡水养殖单位面积产量、碳排放规律及空间差异
20
作者 赵晓日 樊相文 +2 位作者 刘玲 马林 柏兆海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0-419,共10页
淡水渔业资源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的资源之一,但快速发展的淡水养殖强烈影响着水体CH4和N2O的排放,进而造成环境危害。本研究基于全国和地方渔业统计年鉴构建了2019年长江经济带县级尺度的渔业数据库,解析了长江经济带淡水养殖单位面积产... 淡水渔业资源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的资源之一,但快速发展的淡水养殖强烈影响着水体CH4和N2O的排放,进而造成环境危害。本研究基于全国和地方渔业统计年鉴构建了2019年长江经济带县级尺度的渔业数据库,解析了长江经济带淡水养殖单位面积产量及空间差异,并根据建立的数据库综合分析了淡水养殖模式温室气体排放的特征。结果显示,2019年长江经济带中游淡水养殖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为6.9 t·hm^(-2),下游最低,约为6.0 t·hm^(-2)。整合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发现,长江经济带淡水养殖总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5×10^(7)t(以CO_(2e)计),其中粗放型和半集约化养殖模式排放量最高,约占总排放量的66.8%,集约化排放量占比最少,约占4.5%。因此,发展绿色养殖模式、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是实现长江经济带淡水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淡水养殖 温室气体 养殖模式 空间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