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sequence alimentary reconstruction in nutritional status after total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 被引量:8
1
作者 WU Yin Ai 1, LU Bin 1, LIU Jun 1, LI Jiang 1, CHEN Jiang Rong 2 and HU Shi Xiong 1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9-42,共4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gastroenteric reconstruction on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after total gastrectomy. METHODS From 1989 1994, nutritional status was studied in 24 patient...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gastroenteric reconstruction on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after total gastrectomy. METHODS From 1989 1994, nutritional status was studied in 24 patients, including 12 patients with the gastric reservoir and pyloric sphincter reconstruction (GRPS), 7 with Braun′s esophago jejunostomy (EJ) and 5 with Lawrance′s Roux en Y reconstruction (RY). The ability of these patients to ingest and absorb the amount of nutrients was examined and compared, and metabolic balance test was performed to compare the efficiency of those patients to accumulate and use the absorbed nutrients. RESULTS In the controlled hospital situation, the amount of food ingested by all the patients was greater than that required for maintenance of ideal body weight. In direct contrast, food intake in most patients with EJ or RY reconstructio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hen the patients returned home and that in EJ patients it was the lowest. The overgrowth of anaerobic bacteria was found in the jejunum in the patients with EJ and RY, due mainly to food stasis in the duodenum or in the Roux limb, caused by the operative procedure itself. In patients with GRPS, because of restoring of the alimentary continuity according to the normal digestive physiologic characters, all the nutritional parameters could fall in the normal range. CONCLUSION The most common mechanism responsible for postoperative malnutrition was inadequate food intake. Having solved the problem of alkaline reflux esophagitis, it is imperative to preserve the duodenal food passage to reduce malabsorption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after total gastrecto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MACH neoplasms gastrectomy NUTRITIONAL STATUS nutrition disorders esophagITIS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ABO blood groups and carcinoma of esophagus and cardia in Chaoshan inhabitants of China 被引量:20
2
作者 Min Su~1 Shan-Ming Lu~1 Dong-Ping Tian~1 Hu Zhao~1 Xiao-Yun Li~2 De-Rui Li~3 Zhi-Chao Zheng~4 1 Department of Pathology,2 Tumor Hospital,3,4 Second Teaching Hospital,Shantou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Shantou 515031,Chi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5期657-661,共5页
AIM: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BO blood groups and carcinoma of esophagus and cardia in Chaoshan inhabitants of China, which is a unique Littoral high-risk area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in China. The poor commu... AIM: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BO blood groups and carcinoma of esophagus and cardia in Chaoshan inhabitants of China, which is a unique Littoral high-risk area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in China. The poor communi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in the past has made Chaoshan a relatively closed area and kept its culture and custure of old China thousand years ago. METHODS: Data on age, sex, ABO blood type and X-ray or pathological diagnose of the patients with carcinoma of esophagus or cardi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Tumor Hospit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tou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and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Shantou and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Jieyang. A total of 6685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rcinoma (EC) and 2955 patients with cardiac cancer (CC) in Chaoshan district were retrospectively assessed for their association with ABO blood groups. RESULTS: The distribution of ABO blood groups in patients with EC or CC was similar to the normal local population in Chaoshan. However, blood group B in male patients with CC and in the patients with carcinoma in the upper third esophagus was 2.3% and 4.7% high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s. The relative risk B O was 1.1415 (P【0.05) and 1.2696 (P【0.05), respectively. No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ABO blood groups and tumor differentiation. CONCLUSION: ABO blood group B is associated with the incidence of CC in male individuals and carcinoma in the upper third esophagus. The distribution of ABO blood groups varies in the different geographical and ethnic groups. As a result, proper control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such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 Blood-Group System cardia China esophageal neoplasms FEMALE Gene Frequency Genetic Predisposition to Disease Humans Male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Retrospective Studies Risk Factors Sex Distribution Stomach neoplasms
下载PDF
Spleen and pancreatic tail thorax translocation facilitating residual stomach esophagus anastomosis
3
作者 Haizhou Guo Fuyou Zhou Weijie Wang Jianyun Guan Weimin Zhang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7年第4期316-318,共3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spleen and pancreatic tail thorax translocation on the residual stomach esophagus anastomosis.Methods:10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rcinoma after gastrectomy were enrolled in this...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spleen and pancreatic tail thorax translocation on the residual stomach esophagus anastomosis.Methods:10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rcinoma after gastrectomy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Lesions were removed through left thoracotomy and residual stomach was fully mobilized,with short gastric artery being re- served.Spleen and pancreatic tail were dissected from the back of peritoneum and transposed into thorax.Residual stomach esophagus anastomosis was performed.Results:All the operation went favorably.Patients were recovered rapidly and a relatively good prognosis was acquired.Late leakage and pleural effusion happened in one case respectively,but these com- plications were cured through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without operation death.Conclusion:Residual stomach is an ideal candidate for the replacement of esophagus and residual stomach esophagus anastomosis is a simple operative alternative with few trauma and good results for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after gastrecto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ophageal neoplasm gastrectomy TRANSLOCATION surgical treatment
下载PDF
食管-管状胃吻合与双通道吻合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中的对比研究
4
作者 李天生 冯东升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99-204,共6页
目的:探讨双通道吻合与食管管状胃吻合在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50例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患者,按重建方式分为双通道吻合组(双通道组)与管状胃吻合组(管状胃组)。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手术时... 目的:探讨双通道吻合与食管管状胃吻合在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50例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患者,按重建方式分为双通道吻合组(双通道组)与管状胃吻合组(管状胃组)。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手术时间、吻合器使用数量、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应激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胃食管反流情况与营养状况、贫血状况。结果:管状胃组手术时间短于双通道组(P<0.05),吻合器使用数量少于双通道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中性粒细胞、术后C反应蛋白、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双通道组反流性食管炎严重程度轻于管状胃组(P<0.05),BMI、白蛋白水平更高(P<0.05)。结论:食管管状胃吻合、双通道吻合在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中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实用性,管状胃重建手术时间短,使用吻合器少;而双通道吻合短期内具有更好的抗反流效果与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近端胃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双通道吻合 食管-管状胃吻合 胃食管反流
下载PDF
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33
5
作者 吴彬 徐志飞 +2 位作者 赵学维 孙耀昌 李建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3-115,共3页
回顾性分析 10 3例 70岁以上食管癌贲门癌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发现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吻合口瘘及肺部并发症 ,吻合口瘘的发生与手术方式密切相关 ,三切口手术及食管拔脱左颈吻合术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手术方式 (P<0 .0 1)。肺... 回顾性分析 10 3例 70岁以上食管癌贲门癌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发现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吻合口瘘及肺部并发症 ,吻合口瘘的发生与手术方式密切相关 ,三切口手术及食管拔脱左颈吻合术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手术方式 (P<0 .0 1)。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与术前肺功能及手术方式均密切相关 ,术前肺功能差者即使行不开胸的食管拔脱术 ,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仍高达 6 0 % ;术前肺功能正常患者 ,三切口术及二切口右胸顶吻合术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亦高达 39% ,显著高于其他手术组(P<0 .0 1)。故对老年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应尽量避免三切口及二切口右胸顶吻合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术后 并发症 原因分析 老年人
下载PDF
食管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血清中多个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6
作者 杜芳 王立东 +12 位作者 齐义军 孙哲 江亚南 郭涛 吕晓东 李苹娟 常志伟 范宗民 高珊珊 何欣 李吉林 常扶保 张建营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7期1289-1292,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血清中多个肿瘤相关自身抗体的变化特征及其在食管和贲门癌高危人群筛查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反应法和肿瘤相关抗原微阵列(包含8个重组的癌抗原蛋白:C-myc、p53、cyclinB1、p1... 目的:探讨食管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血清中多个肿瘤相关自身抗体的变化特征及其在食管和贲门癌高危人群筛查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反应法和肿瘤相关抗原微阵列(包含8个重组的癌抗原蛋白:C-myc、p53、cyclinB1、p16、p62、Koc、IMP1和Survivin)检测376例食管和贲门各级病变患者(正常、癌前病变和癌)血清中的自身抗体。结果:在所检测的八种抗原中,p53、C-myc、cyclinB1、IMP1和p62从正常食管到癌前病变及癌患者血清中和p53、C-myc、p16、p62在正常贲门到癌前病变及癌患者血清中阳性百分率均具有线性升高趋势。单一抗体对食管和贲门癌检出率较低,p53在癌血清中的表达阳性率在所有抗原中最高,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中分别为23%(13/57)和21%(9/43)。但是,当应用8个抗原分析时,至少有1个反应为阳性时,其检出阳性率明显增高,食管和贲门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提高到63%(36/57)和61%(26/43),上述检测指标在正常食管和贲门与相应各级癌前病变和癌患者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多个肿瘤相关抗原比应用单个肿瘤相关抗原分析食管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变化能够提高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检出率。食管和贲门癌多个相关抗原微阵列的进一步优化有可能成为临床上食管和贲门癌和高危人群检测和早期诊断的非侵袭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肿瘤 自身抗体 食管肿瘤 贲门 血清
下载PDF
食管贲门双源癌患者癌组织中mdm2与Bcl-2和bax及p53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2
7
作者 吕晓东 王进 +10 位作者 王立东 周建炜 李吉林 王俊宽 孙哲 刘小莉 王苒 江亚南 范宗民 高珊珊 何欣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7期1285-1288,共4页
目的:探讨同一个体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mdm2、Bcl-2、bax和p53蛋白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15例双源癌患者(同时发生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mdm2、Bcl-2、bax和p53... 目的:探讨同一个体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mdm2、Bcl-2、bax和p53蛋白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15例双源癌患者(同时发生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mdm2、Bcl-2、bax和p53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15例食管和贲门双源癌患者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mdm2、Bcl-2、bax和p53蛋白的阳性表达,食管癌组织中免疫阳性率分别为67%(10/15)、87%(13/15)、73%(11/15)和73%(11/15);贲门癌组织中分别为67%(10/15)、80%(12/15)、80%(12/15)和67%(10/15),且免疫反应类型主要为弥漫型。mdm2、Bcl-2、bax和p53蛋白在食管和贲门双源癌肿瘤组织中一致性改变率分别为100%(15/15)、80%(12/15)、67%(10/15)和80%(12/15)。结论:食管和贲门双源癌存在较高的mdm2、Bcl-2、bax和p53蛋白表达一致性改变,提示食管贲门双源癌可能具有相似的发病因素和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多原发性 食管肿瘤 贲门 基因 P53
下载PDF
食管癌和贲门癌外科治疗的20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明拜 张铸 +5 位作者 张力为 伊力亚尔夏合丁 张昌明 朱辉 李德生 库尔班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78-379,共2页
我院1978年1月20日-2003年5月12日对新疆不同民族的2019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其中,食管癌1350例,贲门癌669例。少数民族患者占1138例(56.4%)。2019例中总切除率为90.3%(1824/2019)。食管癌切除率为92.3%(... 我院1978年1月20日-2003年5月12日对新疆不同民族的2019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其中,食管癌1350例,贲门癌669例。少数民族患者占1138例(56.4%)。2019例中总切除率为90.3%(1824/2019)。食管癌切除率为92.3%(1246/1350);贲门癌切除率为87.0%(582/669)。术后发生并发症174例(8.6%)。其中,胸内吻合口瘘34例(1.9%,34/1824),手术死亡34例(1.7%,34/2019)。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新疆不同民族发病情况不同,哈萨克族患病率最高。病例的选择及术前分期对手术能否达到根治切除甚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外科学 胃肿瘤 贲门/外科学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胃底贲门癌根治术:附22例报告 被引量:11
9
作者 杜晓辉 李荣 +3 位作者 陈凛 郭强 张小杰 陈亮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137-113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行D2式胃底贲门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间行腹腔镜辅助下胃底贲门癌根治术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均行腹腔镜辅助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结果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88(162~270)min。术中平...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行D2式胃底贲门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间行腹腔镜辅助下胃底贲门癌根治术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均行腹腔镜辅助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结果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88(162~270)min。术中平均出血182(100~260)mL。淋巴结清扫18.6(10~32)枚。术后患者平均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78(48~140)h。1例肿瘤侵犯食管下段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经留置空肠营养管、抗炎、充分引流等处理后4周痊愈。无手术死亡。全组术后随访1—37个月,平均9.2个月,无复发转移病例。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行D2式胃底贲门癌根治术方法可行,效果好,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肿瘤/外科学 胃底 贲门 胃切除术
下载PDF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贲门癌、食管癌的再次手术治疗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家顺 冯伦高 +1 位作者 汪文东 杨林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20-422,426,共4页
1983年以来,作者对15例残胃贲门癌、食管瘤患者行再次手术治疗。其中,采用切除肿瘤,保留部分残胃与食管吻合术治疗贲门癌、食管下段癌10例,全胃切除术治疗贲门癌3例和结肠代食管术治疗食管中上段癌2例。残胃食管吻合采用作者设计的... 1983年以来,作者对15例残胃贲门癌、食管瘤患者行再次手术治疗。其中,采用切除肿瘤,保留部分残胃与食管吻合术治疗贲门癌、食管下段癌10例,全胃切除术治疗贲门癌3例和结肠代食管术治疗食管中上段癌2例。残胃食管吻合采用作者设计的食管-胃浆膜肌层套式吻合法,10例患者手术效果满意,进食良好,术后恢复快,预后较3例全胃切除术好。并就手术中残胃的体积、血液供应及消化道重建方式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切除术 贲门肿瘤 食管肿瘤 再手术
下载PDF
原发性食管胃交界处恶性黑色素瘤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1
11
作者 高玉平 朱建善 +1 位作者 林维 郑文钧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47-449,共3页
目的 分析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 1例原发性食管胃交界处恶性黑色素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 ,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原发性食管胃交界处恶性黑色素瘤的组织学改变类似于皮肤发生的恶性黑色素瘤... 目的 分析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 1例原发性食管胃交界处恶性黑色素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 ,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原发性食管胃交界处恶性黑色素瘤的组织学改变类似于皮肤发生的恶性黑色素瘤。免疫表型 :肿瘤细胞HMB4 5、S 10 0蛋白和vimentin阳性 ,cytokeratin阴性。同时必须排除皮肤、眼等处的原发病灶。结论 原发性食管胃交界处恶性黑色素瘤 (无色素性 )是一种罕见的肿瘤 ,应该与一些食管发生的肿瘤相鉴别如低分化癌、肉瘤和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等。本瘤预后极差 ,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仅为 10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食管胃交界处恶性黑色素瘤 病理学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下载PDF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胸内消化道瘘外科诊治体会 被引量:6
12
作者 乔宇峰 于振涛 +2 位作者 任鹏 刘向明 屈大望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5-318,共4页
目的观察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胸内消化道瘘的临床表现,探讨应用二次开胸手术治疗胸内消化道瘘的手术适应证及治疗体会。方法食管贲门癌根治术后早期胸内消化道瘘病例6例,均采用二次开胸,充分冲洗胸腔,根据瘘道情况采取切除瘘道二次吻合... 目的观察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胸内消化道瘘的临床表现,探讨应用二次开胸手术治疗胸内消化道瘘的手术适应证及治疗体会。方法食管贲门癌根治术后早期胸内消化道瘘病例6例,均采用二次开胸,充分冲洗胸腔,根据瘘道情况采取切除瘘道二次吻合重建消化道或者手工浆肌层修补瘘道方法缝合胸内消化道瘘。术后密切观察胸腔引流液颜色性状,保持胃肠减压、胸腔引流通畅,加强抗感染,延长术后禁食时间。结果6例术中见瘘口周围水肿,感染不严重,胃食管主要供血血管无明显损伤,重新吻合或窦道修补成功完成,术后未出现二次胸内消化道瘘,其中5例治愈出院,1例因呼吸功能衰竭于术后第8天死亡。结论食管贲门癌根治术后早期胸内消化道瘘通过二次开胸修补或切除瘘道二次吻合重建消化道方法可迅速去除病因,阻断感染、中毒、电解质平衡紊乱及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疗效确切。故早期胸内消化道瘘外科治疗优于保守内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胃肿瘤 贲门 消化系统瘘 吻合术 外科
下载PDF
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0
13
作者 姚珂 闵家新 +3 位作者 张国强 向明章 周人杰 戴纪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9期116-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23例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治疗经验。结果23例中食管癌17例,贲门癌6例;术前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者4例,伴心血管疾病者5例,伴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发现癌肿时糖尿病已明确...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23例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治疗经验。结果23例中食管癌17例,贲门癌6例;术前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者4例,伴心血管疾病者5例,伴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发现癌肿时糖尿病已明确者9例,另14例为术前检查所发现。空腹血糖5.9~14.6 mmoL/L;根治性切除18例,姑息性切除5例,切除率100%;术后胸部切口感染4例,发生低血糖休克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均顺利渡过手术期。术前、术中、术后均用普通胰岛素控制糖尿病,补糖以5%等渗液体为主,按1U普通胰岛素5 g糖的比例补液,并按尿糖一个“+”:4U胰岛素的剂量追加,使患者尿糖控制在“+~++”,血糖保持在略高于正常水平。术后7天开始进食后改用口服降糖药。结论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是一较严重的临床疾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应予以重视,胰岛素的合理应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贲门癌 糖尿病 治疗
下载PDF
XP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鳞状细胞癌、贲门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荣秒 李琰 +3 位作者 王娜 董秀娟 张晓娟 郭炜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8-122,133,共6页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XPD第10外显子Asp312Asn及第23外显子Lys751Gln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河北省食管癌、贲门癌高发区磁县和涉县人群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贲门腺癌(GCA)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XPD第10外显子Asp312Asn及第23外显子Lys751Gln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河北省食管癌、贲门癌高发区磁县和涉县人群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贲门腺癌(GCA)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检测327例ESCC患者、253例GCA患者和612例健康对照的XPD基因第10外显子Asp312Asn及第23外显子Lys751Gln的SNP基因型,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以及单体型与ESCC、GCA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ESCC、GCA患者组中消化道肿瘤家族史阳性个体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可增加ESCC、GCA的发病风险(经性别、年龄、吸烟状况校正后的OR=1.80和1.75,95%CI=1.36~2.38和1.29~2.36)。根据吸烟状况和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进行分层分析发现,与A/A基因型相比,携带C等位基因(A/C或C/C基因型)可显著降低非吸烟个体GCA的发病风险(经性别、年龄和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校正后的OR=0.50,95%CI=0.26~0.98)。结论:XPD基因Asp312Asn、Lys751Gln SNP可能与河北省食管癌、贲门癌高发区磁县和涉县人群ESCC、GCA的发病风险无关,但分层分析发现携带第23外显子A/C或C/C基因型可能降低非吸烟个体GCA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胃肿瘤 贲门 XPD 多态现象 单核苷酸 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 分子
下载PDF
扩张术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 被引量:5
15
作者 冯纯伟 周鑫官 +3 位作者 张庆震 蒋向民 许林 张勤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6-7,共2页
回顾总结扩张术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临床经验。方法 :采用金属食管镜下橄榄形扩张器及电子纤维胃镜下沙氏扩张器对 1 !0 39例行扩张术。前者 6 85例 ,平均 1.7次 /人 ,其中 7例沙氏扩张器失败而改用橄榄形扩张器 ,47例在... 回顾总结扩张术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临床经验。方法 :采用金属食管镜下橄榄形扩张器及电子纤维胃镜下沙氏扩张器对 1 !0 39例行扩张术。前者 6 85例 ,平均 1.7次 /人 ,其中 7例沙氏扩张器失败而改用橄榄形扩张器 ,47例在取食管异物后行扩张术 ,后者 35 4例 ,平均 2 .0次 /人。所有病人扩张后均能进食普食。结果 :采用橄榄形扩张器未能完成扩张 32例 ,包括插管失败 4例 ,扩张失败 7例及因吻合口复发而终止 2 1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穿孔 4例 (0 .5 8% ) ,死亡 2例 ;出血 6例。沙氏扩张器未能扩张 2 0例 ,引导丝不能通过吻合口 9例 ,吻合口复发而放弃 11例。吻合口穿孔 2例 (0 .5 6 % ) ,出血 4例。结论 :二种扩张法是有效的、安全的、并能被病人接受。沙氏扩张器操作简便 ,病人痛苦少。橄榄形扩张器特别适用取食管异物及严重狭窄病人。选取何种扩张法主要取决于病情和术者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吻合口狭窄 扩张术
下载PDF
带血管蒂空肠在重建消化道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群清 陈燕春 +2 位作者 闫玉生 童健 孙耀昌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8-239,共2页
目的 应用带血管蒂空肠替代食管、胃重建消化道,观察空肠代食管、胃的手术效果及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方法 全组25例患者,其中行近端胃次全切除“P”型襻空肠间置10例;全胃切除主动脉弓下“P”型襻空肠-食管吻合术13例;全胃切除主... 目的 应用带血管蒂空肠替代食管、胃重建消化道,观察空肠代食管、胃的手术效果及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方法 全组25例患者,其中行近端胃次全切除“P”型襻空肠间置10例;全胃切除主动脉弓下“P”型襻空肠-食管吻合术13例;全胃切除主动脉弓上空肠-食管吻合术2例。术后3个月进行食管内pH值监测,钡餐、胃镜检查,并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全组术后无吻合口漏及胸腹腔感染发生;患者术后均进食通畅,无明显返流性食管炎症状及病理征象;食管pH值均在5.5-6.6。术后存活5年以上8例。结论 带血管蒂空肠代食管、胃重建消化道术式,尤其是对食管中下段癌、贲门癌的效果确切,并发症低,术后生活质量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血管蒂空肠 消化道重建 临床应用 食管切除术 手术方法
下载PDF
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24h食管pH监测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会志 于翠娟 +1 位作者 刘贵祥 廖宏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466-2468,共3页
目的观察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患者胃食管反流情况,探讨不同手术吻合方式对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 80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采取平卧位睡眠;B组40例,采取上身抬高30°~40°仰卧睡眠。监测患者24 h食管p... 目的观察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患者胃食管反流情况,探讨不同手术吻合方式对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 80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采取平卧位睡眠;B组40例,采取上身抬高30°~40°仰卧睡眠。监测患者24 h食管pH值。同时比较A组采用不同吻合术式患者24 h pH监测结果。结果 A组患者反流次数、时间>5 min反流次数、单次最长反流时间、pH<4的总时间、pH<4的百分数、DeMeester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套入式吻合组和端侧吻合组患者反流次数、时间>5 min反流次数、单次最长反流时间、pH<4的总时间、pH<4的百分数、DeMeest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术后均存在胃食管反流,上身抬高可明显减少胃食管反流,套入式吻合与端侧吻合方法均不能减少胃食管反流,术式的改进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胃食管反流 贲门
下载PDF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居民食管贲门交界部齿状线变化特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立东 郑树 +8 位作者 范宗民 刘宾 冯常炜 孙超 高珊珊 张延瑞 郭花芹 李吉林 焦新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33-736,共4页
目的 :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居民食管贲门交界部齿状线变化特征及其与食管贲门癌变的关系 ,进一步验证作者的假设 :即齿状线上移可能是该地区人群食管贲门交界部腺癌发生的重要早期改变之一。方法 :对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市和获... 目的 :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居民食管贲门交界部齿状线变化特征及其与食管贲门癌变的关系 ,进一步验证作者的假设 :即齿状线上移可能是该地区人群食管贲门交界部腺癌发生的重要早期改变之一。方法 :对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市和获嘉县 12 17例无症状居民 (≥ 30岁 )进行纤维内镜普查 ,粘膜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记录纤维内镜下齿状线的改变 (上移 ,不规则 ,不清晰 )并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活检组织均经体积分数为 85 %酒精固定 ,常规组织学石蜡包埋和HE染色。结果 :齿状线上移 (≥ 3cm) ,不规则和不清晰的检出率分别为 12 % ,10 %和 1%。男性各年龄组齿状线上移和不规则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相同年龄组女性患者 (P <0 .0 5 ) ,并随年龄增长 ,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女性 4 0~ 4 9岁年龄组齿状线不规则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 <0 .0 5 )。齿状线不清晰检出率明显低于齿状线上移和不规则的检出率。齿状线上移患者食管下段发生基底细胞过度增生和间变的频率明显高于无齿状线上移的人群 ,而中段食管基底细胞过度增生无明显改变 ,但齿状线上移患者间变发生率明显升高 (P <0 .0 5 )。齿状线上移患者贲门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发生率较无齿状线上移为高。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食管癌 高发区 无症状居民 食管贲门交界部 齿状线 变化特征
下载PDF
食管鳞癌及贲门腺癌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联合检测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艳丽 郭炜 +2 位作者 邝钢 杨植彬 董稚明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03-607,共5页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和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secreted frizzled related protein 4,SFRP4)的基因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与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发生的关...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和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secreted frizzled related protein 4,SFRP4)的基因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与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及RT-PCR的方法检测49例食管鳞癌及58例贲门腺癌中SFRP4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Wnt通路中心因子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在食管鳞癌及贲门腺癌中,SFRP4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42.6%(21/49)和72.4%(42/58),均明显高于癌旁非肿瘤组织(P<0.01)。在贲门腺癌中SFRP4基因的高甲基化与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期相关,与病理分级无关;而在食管鳞癌中,该基因的甲基化与各临床病理指标均无关(P>0.05)。SFRP4基因在食管鳞癌及贲门腺癌中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3%(34/49)和44.8%(26/58),均明显低于癌旁非肿瘤组织(P<0.05),且肿瘤组织中mRNA表达与该基因的甲基化状态明显相关(P<0.01)。通路中心因子β-catenin蛋白在食管鳞癌及贲门腺癌中的异质表达率分别为65.3%(32/49)和86.2%(50/58),均明显高于癌旁非肿瘤组织(P<0.01),且其异质表达与SFRP4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相关(P<0.05)。结论:SFRP4基因的高甲基化状态可能是引起贲门癌及食管癌发生的共同分子机制之一,并有可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发挥作用。检测SFRP4基因甲基化状态对于贲门腺癌的预后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贲门 DNA甲基化 基因表达 基因 SFRP4 Β连环素
下载PDF
食管贲门癌术后经鼻肠管肠内营养应用体会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郑海波 傅俊惠 +2 位作者 吴智勇 郑春鹏 黄建豪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经鼻肠管肠内营养的应用价值及最佳实施方法。方法总结并分析114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经鼻肠管肠内营养病例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完成留置鼻肠管,术后因脱管、患者拒绝、滴饲后出现腹胀未能够完成滴饲者24例,能够顺...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经鼻肠管肠内营养的应用价值及最佳实施方法。方法总结并分析114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经鼻肠管肠内营养病例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完成留置鼻肠管,术后因脱管、患者拒绝、滴饲后出现腹胀未能够完成滴饲者24例,能够顺利完成滴饲者90例。术后吻合口瘘5例(颈瘘3例,胸瘘1例,纵隔瘘1例),严重肺部感染1例,心律失常心衰2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食管癌术后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有利于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风险,较经空肠造口途径为优,经熟练掌握其要领后,患者均可顺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食管贲门癌 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