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ver as a first manifestation of advanced gastric adenosquamous carcinoma:A case report 被引量:6
1
作者 Harsha Ajoodhea Ren-Chao Zhang +4 位作者 Xiao-Wu Xu Wei-Wei Jin Ke Chen Yong-Tao He Yi-Ping Mo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29期10193-10201,共9页
Gastric adenosquamous carcinoma(ASC)is a rare type of gastric cancer.It is a mixed neoplasm,consisting of glandular cells and squamous cells.It is often diagnosed at an advanced stage,thus carrying a poor prognosis.We... Gastric adenosquamous carcinoma(ASC)is a rare type of gastric cancer.It is a mixed neoplasm,consisting of glandular cells and squamous cells.It is often diagnosed at an advanced stage,thus carrying a poor prognosis.We describe a case of a 73-year-old male,who presented with refractory fever and an intra-abdominal mass on imaging.He underwent a laparoscopic exploration followed by a successful totally laparoscopic total gastrectomy with D2 lymphaden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Postoperative pathology revealed primary gastric ASC(T4aN0M0).The patient received adjuvant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with S1 and is alive 20mo after surgery without recurrence.This is the first case of advanced gastric ASC with fever as the initial presentation treated with totally laparoscopic total gastrectomy reported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ic ADENOSQUAMOUS carcinoma ADVANCED gastric c
下载PDF
Disturbed passage of jejunal limb near esophageal hiatus after overlapped esophagojejunostomy following laparoscopic total gastrectomy
2
作者 Hirokazu Noshiro Keiichiro Okuyama Yukie Yod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2022年第11期1285-1296,共12页
BACKGROUND Overlapped esophagojejunostomy(OEJ) is a secure purely laparoscopic reconstruction after laparoscopic total gastrectomy(LTG). However, long-term surgical results have not been documented well.AIM In this pa... BACKGROUND Overlapped esophagojejunostomy(OEJ) is a secure purely laparoscopic reconstruction after laparoscopic total gastrectomy(LTG). However, long-term surgical results have not been documented well.AIM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unusual patients who manifested jejunal limb stricture near the esophageal hiatus without anastomotic stenosis during long-term observation after surgery.METHODS From April 2009 until May 2020, 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211 patients underwent LTG following by OEJ for gastric carcinoma and took a standard surveillance program. We aimed to characterize a novel complicated disorder observed in these patients to assist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RESULTS Five patients(2.4%) had unusual jejunal limb stricture after LTG and OEJ,occurring at a mean of 10 mo after initial radical LTG. All five patients had disturbed oral intake and marked weight loss, and two had aspiration pneumonia.Various diagnostic modalities and intraoperative findings in each patient revealed an intact anastomosis, bent or tortuous jejunal limb resulting from loose fibrous adhesions on the left crus at the esophageal hiatus and no cancer recurrence. All five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treated by reoperation for adhesiolysis, division of the left crus and rearrangement of the jejunal limb.CONCLUSION Disturbed passage through the jejunal limb near the hiatus can occur after some types of OEJ following LTG. We speculate that it may result from a short remnant esophagus, excessive mobilization of the jejunal limb that permits bending or tortuosity and adhesions on the left crus at the hiatus. Prevention for this complication is possible during the original LTG proced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paroscopic total gastrectomy Overlapped esophagojejunostomy Anastomotic stenosis ADHESIOLYSIS gastric carcinoma
下载PDF
Perioperative outcomes of transvaginal specimen extraction laparoscopic total gastrectomy and conventional laparoscopicassisted total gastrectomy
3
作者 Zhi-Cao Zhang Wen-Sheng Wang +5 位作者 Jiang-Hong Chen Yuan-Hang Ma Qi-Fa Luo Yun-Bo Li Yang Yang Dan M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2024年第6期1527-1536,共10页
BACKGROUND 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has emerged as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laparoscopic-assisted total gastrectomy(LATG)for treating gastric cancer(GC).However,evidenc... BACKGROUND 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has emerged as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laparoscopic-assisted total gastrectomy(LATG)for treating gastric cancer(GC).However,evidence regardin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NOSES for GC surgery is limited.This study aimed to compare the safety and feasibility,in addition to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NOSES and LATG.METHODS Dual circular staplers were used in Roux-en-Y digestive tract reconstruction for transvaginal specimen extraction LATG,and its outcomes were compared with LATG in a cohort of 51 GC patients with tumor size≤5 cm.The study was conducted from May 2018 to September 2020,and patients were categorized into the NOSES group(n=22)and LATG group(n=29).Perioperative parameter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including patient and tumor characteristics,postoperative outcomes,and anastomosis-related complications,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the length of abdominal incision,difference in tumor type,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and postoperative survival.RESULTS Postoperative exhaust time,operation duration,mean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length of abdominal incision,number of specific staplers used,and Brief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 score were significant in both groups(P<0.01).In the NOSES group,the postoperative time to first flatus,mean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and length of abdominal incision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LATG group.Patients in the NOSES group had faster postoperative recovery,and achieved abdominal minimally invasive incision that met aesthetic requirements.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age,tumor type,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and postoperative survival between the two groups.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dual circular staplers in Roux-en-Y digestive tract reconstruction combined with NOSES gastrectomy is safe and convenient.This approach offers better short-term outcomes compared to LATG,while long-term survival rates are comparable to those of conventional laparoscopic 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ic cancer Circular stapler 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 Laparoscopic-assisted total gastrectomy
下载PDF
保留幽门全胃切除间置空肠代胃术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汉民 王振江 +2 位作者 李林瑞 毛中鹏 马霄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897-898,共2页
报告6例贲门胃底癌及胃体上部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保留幽门问置空肠代胃术的临床效果。选择5、6组淋巴结无转移,不影响根治效果的6例病人,行保留幽门全胃切除术后,将25cm空肠间置于食管与十二指肠之间。术后通过临床观察,上消化道... 报告6例贲门胃底癌及胃体上部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保留幽门问置空肠代胃术的临床效果。选择5、6组淋巴结无转移,不影响根治效果的6例病人,行保留幽门全胃切除术后,将25cm空肠间置于食管与十二指肠之间。术后通过临床观察,上消化道锁餐X线摄片、电子纤维胃镜检查及食管、问五空肠活检等证明此术式有良好的抗返流作用,并延长了食物在“代胃”内停留时间,幽门录作用正常。术后3个月、半年、1年钡餐摄片观察代胃扩张,幽门开放功能良好,无返流现象;术后半年、1年、2年电子胃镜检查并活检,无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生存期与同期不保留幽门间置空肠代胃术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全胃切除术 空肠间置 保留幽门
下载PDF
胃癌10和11组淋巴结转移及其清扫 被引量:10
5
作者 高红桥 刘玉村 +2 位作者 赵建勋 陈国卫 万远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57-60,共4页
目的 :研究胃癌脾门淋巴结 (No .10 )和脾动脉周围淋巴结 (No .11)转移规律 ,进一步探讨No .10和 11清扫的必要性和方法。方法 :1991年~ 2 0 0 0年 132例行全胃切除 ,D2以上淋巴结清扫的胃癌患者 ,回顾性研究临床病理资料 ,包括性别、... 目的 :研究胃癌脾门淋巴结 (No .10 )和脾动脉周围淋巴结 (No .11)转移规律 ,进一步探讨No .10和 11清扫的必要性和方法。方法 :1991年~ 2 0 0 0年 132例行全胃切除 ,D2以上淋巴结清扫的胃癌患者 ,回顾性研究临床病理资料 ,包括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浸润深度、病理类型、其他淋巴结转移等对No .10和 11转移的影响 ,比较全胃切除和全胃联合脏器切除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胃癌具有较高的No .10或 11淋巴结转移率 (18.9% )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胃癌部位、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和大小弯淋巴结转移五项临床病理指标影响No .10和 11转移率。联合脏器切除的并发症发生率 (32 % )明显高于单纯全胃切除 (11.2 % ) ,联合胰体尾切除增加膈下脓肿发生率 ,而脾切除并不增加全胃切除的危险性。结论 :No .10和 11在胃癌有较高的转移率和特定的转移规律 ,预防性和治疗性的清扫实属必要 ,联合左侧胰体尾加脾切除增加手术危险性 ,应严格掌握的适应证。而保留胰腺 ,切除脾血管和脾清扫No .10和 11淋巴结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转移 全胃切除 联合脏器切除
下载PDF
经腹全胃切除75例报告 被引量:20
6
作者 吴建斌 程嗣福 +1 位作者 耿仁义 赵成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03-204,共2页
本文报告75例根治性全胃切除的手术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7%,近切端阳性率为24%,手术死亡率为5.3%,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45.8%与25%。作者认为与传统的胸腹联合切口比较,经腹途径的优点是手术时间短,胸部并发症少,创伤小,... 本文报告75例根治性全胃切除的手术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7%,近切端阳性率为24%,手术死亡率为5.3%,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45.8%与25%。作者认为与传统的胸腹联合切口比较,经腹途径的优点是手术时间短,胸部并发症少,创伤小,安全性大,主要适用于尚未浸润食管的近端胃癌,尤其对高龄、体弱或心肺机能差的病人更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切除 胃肿瘤
下载PDF
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评价(附169例报告)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祥福 卢辉山 +5 位作者 殷凤峙 冯玉满 吴天金 吴心愿 邵知文 黄昌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565-567,共3页
本文报告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169例的经验。术后总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0.4%,40.0%和 23.3%。根据本组经验认为高位胃体癌,全胃癌、多原发癌、残胃癌、胃底贲门癌应行全胃切除,术中肉眼判断癌已侵及浆膜层者宜行全胃合并脾胰尾切... 本文报告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169例的经验。术后总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0.4%,40.0%和 23.3%。根据本组经验认为高位胃体癌,全胃癌、多原发癌、残胃癌、胃底贲门癌应行全胃切除,术中肉眼判断癌已侵及浆膜层者宜行全胃合并脾胰尾切除。本文改进的空肠原位间置代胃消化道重建术能恢复十二指肠自然通道,具有代胃,又能防止返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提高术后生存质量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切除 空肠 代胃术 胃肿瘤
下载PDF
吻合器在胃癌经腹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黎才海 杨世杰 +1 位作者 舒味冰 饶华民 《实用癌症杂志》 2001年第2期191-192,共2页
目的 总结国产管状吻合器在胃癌经腹全胃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5 5例胃癌经腹做全胃切除 ,应用国产管状吻合器完成空肠侧侧吻合 92例 ,端侧Y型吻合 6 3例。结果  15 3例一次性吻合成功 ,2例吻合器吻合失败改行剖胸再吻... 目的 总结国产管状吻合器在胃癌经腹全胃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5 5例胃癌经腹做全胃切除 ,应用国产管状吻合器完成空肠侧侧吻合 92例 ,端侧Y型吻合 6 3例。结果  15 3例一次性吻合成功 ,2例吻合器吻合失败改行剖胸再吻合。无吻合口瘘及出血 ,术后随访 0 .5~ 2年 ,无吻合口狭窄发生。结论 熟悉国产吻合器性能 ,操作得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全胃切除 吻合器 消化道重建术
下载PDF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三种空肠代胃术式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洪 覃谦 +4 位作者 王力斌 李爱辉 欧阳杰 梁卓虹 谢书勤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69-73,共5页
目的对全胃切除术后恢复食物经过十二指肠路径的空肠代胃术的3种不同吻合方式患者术后短期生活质量进行比较。方法自2000年3月至2009年8月对70例施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消化道重建吻合方式不同分为3组,其中FJI... 目的对全胃切除术后恢复食物经过十二指肠路径的空肠代胃术的3种不同吻合方式患者术后短期生活质量进行比较。方法自2000年3月至2009年8月对70例施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消化道重建吻合方式不同分为3组,其中FJI型组28例,Ⅲ型组21例,P型组21例。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及术后3个月、12个月的营养状况和胃肠道症状评分等。结果 3组患者术后3个月每餐进食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或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与术后3个月相比,3组患者每餐进食量均有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及血清钙明显升高,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对比:FJI型组术后12个月高于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组和P型组术后12个月高于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3组间各指标相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胃切除术后采用空肠代胃和恢复食物通过十二指肠路径并不增加手术复杂性和风险性,恢复食物通过十二指肠路径的空肠代胃消化道重建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FJI型的消化道重建术在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其他两种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全胃切除术 空肠代胃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残胃癌24例外科治疗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涂毅 孙圣荣 姚峰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82-483,共2页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 1980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收治的 2 4例残胃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残胃癌占同期收治胃癌的 2 .5 % ,手术切除率及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 70 .5 %和 4 5 .8% ,根治性切除和姑息...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 1980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收治的 2 4例残胃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残胃癌占同期收治胃癌的 2 .5 % ,手术切除率及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 70 .5 %和 4 5 .8% ,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切除病人的 1、3、5年生存率分为 86 .5 %、4 4.2 %、32 .3%及 6 6 .7%、11.1%、0。结论 定期胃镜检查是早期诊断残胃癌的关键 ,根治性切除是外科治疗残胃癌的主要手段 ,亦是影响残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胃癌 手术治疗 全胃切除术
下载PDF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3种消化道重建术对比观察 被引量:17
11
作者 薛英威 丛玉布 +1 位作者 杨明德 王宽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3-595,共3页
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Lahey法、Lawrence法及袢式空肠代胃改良Ⅱ式消化道重建术对患者营养状态及消化道症状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78例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其中以Lahey法重建消化道者83例,以Lawrence法重建消化道者63例... 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Lahey法、Lawrence法及袢式空肠代胃改良Ⅱ式消化道重建术对患者营养状态及消化道症状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78例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其中以Lahey法重建消化道者83例,以Lawrence法重建消化道者63例,以袢式空肠代胃改良Ⅱ式者32例,重点比较术后6个月时患者营养状态及消化道症状。结果 术后6个月时袢式空肠代胃改良Ⅱ式组及Lawrence组体重下降程度显著低于Lahey组,P〈0.001;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变化,改良Ⅱ式组及Lawrence组分别升高,而Lahey组降低,差异显著,P值分别为P〈0.05及P〈0.005。术后6个月时消化道症状,进食次数3~5次者改良Ⅱ式组低于Lahey组而Lawrence组高于Lahey组,P〈0.05;大于5次者改良Ⅱ式组高于Lahey组,P〈0.05;而Lawrence组低于Lahey组,P〉0.05。呕吐者改良Ⅱ式组4例(7.1%)和Lawrence组6例(13%)显著低于Lahey组14例(46.7%),P〈0.05;心窝部烧灼感者Lawrence组4例(8.7%)、改良Ⅱ式组6例(10.7%)低于Lahey组10例(33.3%)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袢式空肠代胃改良Ⅱ式及Lawrence法消化道重建术是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较为理想的一种消化道重建方式,使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全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术
下载PDF
肠内营养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景峰 林越 +3 位作者 薄巨双 王正连 闫佳冰 王强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12期40-41,58,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46例全胃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3例术后行肠外营养治疗(PN组),23例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EN组)。比较术前、术后第1、5、9天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术后第9天氮平... 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46例全胃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3例术后行肠外营养治疗(PN组),23例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EN组)。比较术前、术后第1、5、9天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术后第9天氮平衡,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前及术后1、5、9天CD3、CD4、CD8阳性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及CRP。结果EN组与PN组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EN组能明显促进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机体免疫水平(P<0.05)。结论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胃切除术 肠内营养 胃癌
下载PDF
近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近端胃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任浩棠 李瑞平 +4 位作者 王毅钧 陈建新 卢沛林 唐煜欣 李小悦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29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近端胃癌(肿瘤直径﹥3 c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10年7月本院收治的170例近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全胃切除术80(近端胃癌根治组),近端胃癌根治术90例(全胃切除组)...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近端胃癌(肿瘤直径﹥3 c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10年7月本院收治的170例近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全胃切除术80(近端胃癌根治组),近端胃癌根治术90例(全胃切除组),调查比较两组术后28 d及5年生存率、术中指标、卫生经济学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28 d及5年生存率、淋巴结清扫数目、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癌根治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ICU住院时间均少于全胃切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端胃癌根治术不影响进展期近端胃癌患者生存率,较全胃切除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及ICU住院时间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胃切除 近端胃癌根治切除 进展期近端胃癌 生存率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Roux-en-Y重建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梦桥 徐宇飞 +3 位作者 黄河 季超 余建贵 姚佐懿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年第4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一种食管空肠重建的手术方式在腔镜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28例,在腹腔镜下完成胃的游离及D2淋巴结清扫后,腔镜下横断十二指肠,于上腹正中做5~7 cm小切口,经胃底或食管置入抵钉座,用自制圈套器经胃断端... 目的探讨一种食管空肠重建的手术方式在腔镜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28例,在腹腔镜下完成胃的游离及D2淋巴结清扫后,腔镜下横断十二指肠,于上腹正中做5~7 cm小切口,经胃底或食管置入抵钉座,用自制圈套器经胃断端套入,在食管预切平面收紧套扎线,再环绕打结固定。在结扎线远端0.5 cm处横断食管,移去标本;食管空肠端端吻合,完成消化道重建。结果 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20±28.6)min,出血量(80±17.5)ml。术后无反流,无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恢复良好。结论套扎法固定食管抵钉座,食管空肠端端吻合的消化道重建方式简便、有效、安全,可作为一种新的选择开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套器 食管空肠端端吻合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胃癌
下载PDF
保留脾脏的脾门淋巴结清扫在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沈阳 曾永庆 文刚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8期1410-1412,共3页
目的探讨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保留脾脏的脾门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采用保留脾脏的脾门淋巴结清扫的病人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脾脏切除组26例病人临床资料相对比。结果保脾组22例手术均顺利完... 目的探讨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保留脾脏的脾门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采用保留脾脏的脾门淋巴结清扫的病人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脾脏切除组26例病人临床资料相对比。结果保脾组2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切脾病例。保脾组与切脾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8±0.5)、(4.6±0.7)h,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2.9±30.3)、(81.3±29.8)m L,脾门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18.2%、19.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时间分别为(10.8±1.6)、(14.1±3.2)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5%、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保留脾脏的脾门淋巴结清扫安全可行,外科医生应努力提高手术技巧,减少无辜性脾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保留脾脏 脾门淋巴结清扫 全胃切除
下载PDF
全胃切除联合脾脏切除治疗胃癌的选择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柏元 庄捷 +1 位作者 孙勇伟 陈治平 《外科理论与实践》 1998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治疗胃癌时是否要联合脾脏切除及如何抉择.方法:通过35例全胃切除联合脾脏切除治疗胃癌病例的总结.分析10或11组淋巴结转移率与病变部位、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病理组织类型的关系.结果:非根治性全胃切除联合脾脏切除...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治疗胃癌时是否要联合脾脏切除及如何抉择.方法:通过35例全胃切除联合脾脏切除治疗胃癌病例的总结.分析10或11组淋巴结转移率与病变部位、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病理组织类型的关系.结果:非根治性全胃切除联合脾脏切除治疗胃癌无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相反由于联合脾脏切除后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使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增加.胃体部癌或胃体部侵润癌、肿瘤直径大于4cm、胃浆膜受浸润者,10或11组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结论:全胃切除联合脾脏切除治疗胃癌应持谨慎态度.如果不影响手术的根治性,保留脾脏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胃切除术 脾切除术 胃癌
下载PDF
全胃根治性切除术中保留脾脏的脾门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邓俊晖 陈超 +3 位作者 黄学军 傅继勇 钟晓华 胡琛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全胃根治术中保留脾脏的脾门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间76例全胃根治性切除治疗胃中上部及全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保脾组与切脾组患者脾门淋巴结清扫数及转移率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全胃根治术中保留脾脏的脾门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间76例全胃根治性切除治疗胃中上部及全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保脾组与切脾组患者脾门淋巴结清扫数及转移率情况。结果保留脾脏组患者40例,脾切除组36例,两组患者间,男女性别比、肿瘤部位、淋巴结清扫程度、TNM分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保留脾脏组和脾脏切除组No.10组脾门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12.2%(16/131)、11.5%(14/122),两组患者No.10组脾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5.0%(6/40)、19.4%(7/36),两组间No.10组脾门淋巴结转移度及患者转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保留脾脏组平均每例患者脾门淋巴结清扫(3.25±1.57)枚,脾脏切除组平均每例脾门淋巴结清扫(3.39±1.40)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胃切除根治术中保留脾脏的脾门淋巴结清扫切实可行,外科医生应努力提高手术技巧,减少无辜性脾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保留脾脏 脾门淋巴结清扫 全胃切除
下载PDF
老年人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及对免疫功能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凯 郭晓波 +3 位作者 李其云 杨小文 程伟华 黎才海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7年第12期3-6,共4页
目的评价老年人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的安全性及对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6例老年人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E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各33例。EEN组术中放置空肠造口管,术后24h以内... 目的评价老年人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的安全性及对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6例老年人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E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各33例。EEN组术中放置空肠造口管,术后24h以内管喂肠内营养液肠内高营养多聚合剂(能全力),PN组给予等氮、等热量的标准PN,总热量为125kJ/(kg·d)。术前1d、术后第1、10天观察并比较两组营养免疫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营养支持费用。结果所有病例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在术后第10天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以及白细胞介素(IL)-2水平EEN组较PN组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IgM、IgA、IgG水平均下降,术后第10天EEN组IgA水平明显高于PN组(P〈0.05)。EEN组较PN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早、住院时间短。结论老年人胃癌全胃切除术后EEN安全、有效,且价格低廉;可促进术后免疫功能早期恢复,是值得推广的营养支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胃癌 全胃切除术 早期肠内蓠养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影响胃癌全胃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国平 陈剑明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26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2月,共有328例胃癌患者在我院行全胃切除术。所有患者随访4个月~5年,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的年龄、白细胞、白蛋白、肿...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2月,共有328例胃癌患者在我院行全胃切除术。所有患者随访4个月~5年,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的年龄、白细胞、白蛋白、肿瘤大小、术中失血量、手术方式、是否具有合并症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硬化、营养不良、术中输血是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经胸腹联合手术、联合脏器切除、术中失血量、合并症为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而术中输血及白蛋白水平是保护因素。结论影响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胸腹联合手术、联合脏器切除、术中失血量、合并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全胃切除术 回归分析 LOGISTIC
下载PDF
胃癌全胃切除患者围术期两种免疫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琦 金慧成 +2 位作者 贾忠 居同法 单毓强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484-487,共4页
目的比较胃癌全胃切除患者围术期两种免疫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接受全胃切除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围术期免疫营养(PIN)组60例,术前5d给予肠外免疫营养支持治疗,术后早期给予肠内免疫营养支持治疗1周;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EIN)组60... 目的比较胃癌全胃切除患者围术期两种免疫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接受全胃切除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围术期免疫营养(PIN)组60例,术前5d给予肠外免疫营养支持治疗,术后早期给予肠内免疫营养支持治疗1周;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EIN)组60例,仅在术后早期给予肠内免疫营养支持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7、10天营养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氮平衡)、免疫功能指标(IgG、IgA、IgM、CD3^+、CD4^+、CD4^+/CD8^+)的情况及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PIN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在提高患者营养指标,纠正免疫功能指标等方面较EIN组有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PIN组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EIN组(P<0.05)。结论胃癌全胃切除患者围术期应用免疫营养支持治疗较单纯术后早期应用,更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纠正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全胃切除 免疫营养 围术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