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pre-moxibustion at Zusanli (ST36) on heat shock protein 70 expression in rats with gastric mucosal lesions after neurotomy 被引量:5
1
作者 Liang Peng Mi Liu Xiaorong Chang Zhou Yang Shouxiang Yi Jie Yan Yan Pe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0期2370-2376,共7页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re-moxibustion protects the gastric mucosa by up-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heat shock protein 70. However, the signaling pathway underlying this effect remains unclear. Rats were intragastr...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re-moxibustion protects the gastric mucosa by up-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heat shock protein 70. However, the signaling pathway underlying this effect remains unclear. Rats were intragastrically administered absolute alcohol, causing obvious lesion of the gastric mucosa. Following pre-moxibustion at Zusanfi (ST36) for 8 days, the ulcer index decreased to different degrees. The results of an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and western blotting showed significant upregulation of heat shock protein 70 expression in the gastric mucosa and serum. None out of transection of the spinal cord, damage to the nucleus of the solitary tract, neurotomy of the vagal nerve and neurotomy of the common peroneal nerve affected the decrease in ulcer index or the increase in heat shock protein 70 expression in serum after pre-moxibustion at Zusanfi, and heat shock protein 70 expression was obviously decreased in the gastric mucosa.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pre-moxibustion at Zusanfi can protect the gastric mucosa against lesioning, and that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is effect involves its induction of heat shock protein 70 expression. Neural pathways participate in the regulatory effects of moxibustion on heat shock protein 70 expression in the gastric muco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moxibustion transection of neural pathway Zusanli (ST36) gastric mucosal lesion heat shockproteins-70 ulcer index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铝碳酸镁+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3
2
作者 葛旭辉 陈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期35-38,共4页
目的探究铝碳酸镁+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08例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104,奥美拉唑)和观察组(n=104,铝碳酸镁+奥美拉... 目的探究铝碳酸镁+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08例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104,奥美拉唑)和观察组(n=104,铝碳酸镁+奥美拉唑)。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参照组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胃泌素、胆囊收缩素水平均降低,胃动素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炎性细胞浸润程度、黏膜厚度、腺体形态、腺体密度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嗳气、腹胀腹痛、呕血便血消失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白细胞分化抗原3阳性(CD3^(+))、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CD4^(+))、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CD4^(+)/CD8^(+))均升高,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CD8^(+))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铝碳酸镁+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胃肠激素指标水平、胃黏膜形态学、T细胞亚群指标,缩短症状消失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碳酸镁 奥美拉唑 胃溃疡 胃出血 胃肠激素 胃黏膜形态学指标
下载PDF
不同疗程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治疗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
3
作者 周兴蓉 田从英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0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治疗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4月—2022年5月恩施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4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三组,A组(n=68)予以14 d铋剂四联方案,B组(n=68)...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治疗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4月—2022年5月恩施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4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三组,A组(n=68)予以14 d铋剂四联方案,B组(n=68)在A组方案治疗的第2周同时服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后半疗程7 d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铋剂四联方案),C组(n=68)在A组方案基础上同时服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14 d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铋剂四联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溃疡愈合率、胃黏膜指标、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溃疡愈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三组溃疡直径、底部厚苔面积、溃疡周围黏膜充血面积均缩小,再生上皮面积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上述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Hp根除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14 d及后半疗程7 d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铋剂四联方案治疗Hp阳性胃溃疡效果相当,均可有效根除Hp,促进胃黏膜形态恢复,提高溃疡愈合率,但14 d内同期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疗程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Hp阳性胃溃疡 胃黏膜指标
下载PDF
针刺对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鼠睡眠时间及纹状体中五羟色胺、多巴胺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倩 黄迎华 +3 位作者 刘曜纶 杨萍 闫亚南 马惠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48-51,共4页
目的:从脑-肠轴角度探讨针刺不同穴位对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愈合及睡眠情况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胃组、安神组、联合组,每组8只。采用无水乙醇灌胃方法造成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鼠模型,治胃组穴选... 目的:从脑-肠轴角度探讨针刺不同穴位对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愈合及睡眠情况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胃组、安神组、联合组,每组8只。采用无水乙醇灌胃方法造成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鼠模型,治胃组穴选双侧“足三里”“中脘”,安神组穴选双侧“申脉”“照海”,联合组穴选双侧“足三里”“中脘”“申脉”“照海”,用0.22 mmx13 mm不锈钢毫针刺入5-10 mm,留针20 min。针刺干预5 d后检测热痛阈的变化。按40 mg/kg大鼠体质量腹腔注射2%戊巴比妥钠,记录注射后大鼠的睡眠持续时间。肉眼观察大鼠的胃黏膜形态,Guth法计算黏膜损伤指数(UI),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纹状体中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热痛阈和睡眠持续时间显著下降(P<0.01),UI 及5-HT、DA 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热痛阈和睡眠持续时间增加(P<0.05,P<0.01),UI均显著降低(P<0.01),治胃组和联合组中5-HT含量明显降低、治胃组DA含量显著降低(P<0.01);各治疗组间比较,联合组热痛阈及睡眠持续时间显著增加(P<0.01),UI显著降低(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中脘、照海、申脉可促进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愈合,同时延长睡眠持续时间,其中四穴联合应用效果更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纹状体中5-HT及DA含量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胃黏膜损伤 针刺 热痛阈 睡眠时间 胃黏膜损伤指数 5-羟色胺 多巴胺 大鼠
下载PDF
严重腹腔感染时急性胃粘膜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曾冬竹 余佩武 蔡志民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88-290,共3页
目的 探讨严重腹腔感染时急性胃粘膜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大鼠盲肠结扎加穿孔模型 ,在不同时相点检测大鼠血中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水平、胃粘膜pH值 (pHi)、胃粘膜电位差 (PD)、胃粘膜血流量 (GMBL)及胃粘膜溃疡指数 (UI)。结... 目的 探讨严重腹腔感染时急性胃粘膜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大鼠盲肠结扎加穿孔模型 ,在不同时相点检测大鼠血中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水平、胃粘膜pH值 (pHi)、胃粘膜电位差 (PD)、胃粘膜血流量 (GMBL)及胃粘膜溃疡指数 (UI)。结果 严重腹腔感染后 ,血PAF水平及UI明显升高 ,pHi、PD、GMBL显著下降 ;应用PAF拮抗剂WEB2 170治疗后 ,血PAF水平及UI明显降低 ,pHi、PD、GMBL显著回升。胃粘膜组织学损伤程度明显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因子 胃粘膜PH 胃粘膜血流量 胃粘膜溃疡指数 严重腹腔感染 急性胃粘膜损伤 实验研究
下载PDF
pHi在实验性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中的监测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曾冬竹 余佩武 蔡志民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94-395,共2页
目的 探讨pHi在急性胃粘膜损伤中的监测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盲肠结扎加穿孔模型 ,在不同时相点检测胃粘膜内pH值 (pHi)、胃粘膜溃疡指数 (UI)及胃粘膜电位差 (PD)。结果 模型制成后胃粘膜pHi呈进行性下降 ,PD持续降低 ,而UI持续增高... 目的 探讨pHi在急性胃粘膜损伤中的监测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盲肠结扎加穿孔模型 ,在不同时相点检测胃粘膜内pH值 (pHi)、胃粘膜溃疡指数 (UI)及胃粘膜电位差 (PD)。结果 模型制成后胃粘膜pHi呈进行性下降 ,PD持续降低 ,而UI持续增高。且pHi与UI呈显著负相关 ,与PD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粘膜损伤 PHI 胃粘膜 胃粘膜溃疡指数 胃粘膜电位差 实验研究 大鼠
下载PDF
加味左金汤对乙酸型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林洁 文颖娟 +1 位作者 白璐 武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92-894,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左金汤对乙酸型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乙酸建立大鼠实验模型,观察胃黏膜组织学情况,测量溃疡指数及再生黏膜厚度,观察血浆ET-1的改变。结果:加味左金汤使胃溃疡指数降低,增加再生黏膜厚度,降低血浆ET-... 目的:观察加味左金汤对乙酸型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乙酸建立大鼠实验模型,观察胃黏膜组织学情况,测量溃疡指数及再生黏膜厚度,观察血浆ET-1的改变。结果:加味左金汤使胃溃疡指数降低,增加再生黏膜厚度,降低血浆ET-1。结论:加味左金汤对乙酸型胃溃疡黏膜有修复、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左金汤 胃溃疡大鼠 溃疡指数 再生黏膜厚度 ET-1
下载PDF
尼古丁对小鼠应激性胃溃疡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霞 李文文 +2 位作者 张雪萍 陆长亮 孙海基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0年第3期168-171,共4页
探讨尼古丁对小鼠应激性胃溃疡的影响。采用预先尼古丁处理后应激性胃溃疡造模法和先造模后尼古丁处理法,观察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1 mg/kg、3 mg/kg、9 mg/kg三种不同剂量的尼古丁对应激3 h后胃粘膜的预防保护作用及应激3 h后腹腔注射... 探讨尼古丁对小鼠应激性胃溃疡的影响。采用预先尼古丁处理后应激性胃溃疡造模法和先造模后尼古丁处理法,观察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1 mg/kg、3 mg/kg、9 mg/kg三种不同剂量的尼古丁对应激3 h后胃粘膜的预防保护作用及应激3 h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1 mg/kg3、mg/kg9、mg/kg三种不同剂量的尼古丁恢复2 h后对应激后胃粘膜的治愈作用。尼古丁对应激性胃溃疡的预防保护作用:与对照组相比,1 mg/kg尼古丁组溃疡指数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3 mg/kg尼古丁组胃溃疡指数显著降低(P<0.05);9 mg/kg尼古丁组胃溃疡指数显著增加。尼古丁对应激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尼古丁处理组胃溃疡指数显著降低。说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急性尼古丁处理能明显抑制束缚应激诱发的胃粘膜损伤,促进胃粘膜损伤的修复和治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丁 应激性胃溃疡 溃疡指数 抑制率
下载PDF
加味四逆散对身心应激模型大鼠胃肠组织GASR、VIPR2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谢慧臣 刘芬 +1 位作者 杨强 熊常初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5-221,共7页
目的:建立慢性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探讨加味四逆散对应激模型大鼠胃液pH、胃黏膜溃疡指数(UI)、胃粘膜病理形态及胃组织胃泌素受体(GASR)和空肠组织血管活性肠肽II型受体(VIPR2)mRNA表达的影响,阐明加味四逆散干预应激性胃... 目的:建立慢性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探讨加味四逆散对应激模型大鼠胃液pH、胃黏膜溃疡指数(UI)、胃粘膜病理形态及胃组织胃泌素受体(GASR)和空肠组织血管活性肠肽II型受体(VIPR2)mRNA表达的影响,阐明加味四逆散干预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奥美拉唑组、加味四逆散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慢性心理性应激方法建立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经加味四逆散等干预后,检测胃液pH并评估胃黏膜溃疡指数(uI),常规HE染色镜下观察胃粘膜形态学改变,RT—PCR法检测胃组织GASR、空肠组织VIPR2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四逆散方各剂量组、奥美拉唑组大鼠胃液pH不同程度升高,而胃粘膜溃疡指数明显减小,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与奥美拉唑组比较,加味四逆散中、高剂量组胃液pH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胃粘膜溃疡指数明显减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胃粘膜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胃粘膜弥漫出血、溃疡糜烂,较正常组损伤明显,加味四逆散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胃粘膜损伤较模型组不同程度减轻。正常组及各治疗组胃组织GASR 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升高,空肠组织VIPR2mRNA表达则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加味四逆散中、高剂量组胃组织GASR mRNA表达均较奥美拉唑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中药高剂量组空肠组织VIPR2 mRNA表达较奥美拉唑组则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四逆散可显著减轻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程度,抑制应激所致胃酸分泌,并可改善胃组织GASR、空肠组织VIPR2 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四逆散应激模型大鼠 胃组织GASR MRNA 空肠组织VIPR2 mRNA黏膜溃疡指数
下载PDF
针刺单穴和腧穴配伍对胃溃疡大鼠的干预效应及其机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哈丽娟 王富春 刘晓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1-1136,I0002,共7页
目的:探讨单穴和腧穴配伍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胃黏膜组织形态表现及胃黏膜组织中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的干预效应,阐明单穴和腧穴配伍的效应以及针灸治疗大鼠胃溃疡的机制。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 目的:探讨单穴和腧穴配伍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胃黏膜组织形态表现及胃黏膜组织中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的干预效应,阐明单穴和腧穴配伍的效应以及针灸治疗大鼠胃溃疡的机制。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脘组、足三里组和合募配伍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束缚-水浸应激法制备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不予干预,中脘组、足三里组和合募配伍组大鼠分别进行电针中脘、电针足三里、电针合募配伍治疗,10 d后观察各组大鼠胃溃疡情况,检测各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胃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溃疡指数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脘组、足三里组和合募配伍组大鼠胃溃疡指数降低(P<0.05)。HE染色,模型组大鼠胃黏膜被破坏,中脘组、足三里组和合募配伍组大鼠胃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及愈合,以合募配伍组效果最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中脘组比较,足三里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合募配伍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足三里组比较,合募配伍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电针可通过促进EGFR的表达以治疗胃溃疡,且合募配伍治疗效果最佳,其机制可能与EGFR可以控制胃黏膜细胞增生、分化和生存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配伍 胃溃疡 上皮生长因子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法 胃黏膜损伤指数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对小鼠应激性溃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倩倩 刘正丽 +2 位作者 刘娣 殷智宇 武静茹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536-538,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penehyclidinehydrochloride,PHC)对小鼠应激性溃疡(stressulcer,SU)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4组:生理盐水组、低剂量PHC组(0.005mL/20g)、中剂量PHC组...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penehyclidinehydrochloride,PHC)对小鼠应激性溃疡(stressulcer,SU)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4组:生理盐水组、低剂量PHC组(0.005mL/20g)、中剂量PHC组(0.01ml/20g)、高剂量PHC组(0.015ml/20g),每组10只。在(20±1)cc水温下,浸水束缚应激法复制小鼠su模型,应激前5min肌内注射PHC,并在10h后追加1次。应激12h后处死小鼠取胃组织标本,10倍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胃黏膜损伤指数(gastricmucosaldamageindex,GMDI),测定胃液pH值、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生理盐水组小鼠胃黏膜呈暗红色,有大量点状出血、线状出血或片状糜烂,黏膜下血管和皮区血管充血;而低、中和高剂量PHC组小鼠胃黏膜出血或糜烂程度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好转。与生理盐水组相比,PHC能显著降低浸水束缚应激小鼠GMDI(P〈0.05),使胃液pH值升高(P〈0.01)、PGE2含量增加(P〈0.05)。对GMDI与pH值而言,低、中剂量与高剂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剂量和中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PGE2值而言,各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C对SU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是通过增加胃黏膜血流量、提高胃液pH值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应激性溃疡 胃黏膜损伤指数 PH值 PGE2
下载PDF
土家药千足虫草抗胃溃疡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蒙湘 彭小欢 +4 位作者 许馨怡 谭艳颖 王丽华 黄先菊 董悦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第3期11-16,共6页
目的:探究土家药千足虫草多糖提取物对无水乙醇致小鼠胃黏膜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检疫合格的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以无水乙醇制作小鼠急性胃溃疡损伤模型,测量黏膜出血条... 目的:探究土家药千足虫草多糖提取物对无水乙醇致小鼠胃黏膜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检疫合格的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以无水乙醇制作小鼠急性胃溃疡损伤模型,测量黏膜出血条带的长度、宽度,计算出血点数目。结果:千足虫草多糖提取物中剂量(350 mg/kg)能较为有效地预防无水乙醇引起的小鼠急性胃黏膜出血损伤。结论:千足虫草多糖提取物中剂量(350 mg/kg)对小鼠胃黏膜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损伤 千足虫草 多糖 溃疡指数 损伤抑制率
下载PDF
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效果观察
13
作者 张红玉 于建宝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857-859,868,共4页
目的:对比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74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37)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n=37)应用泮托拉唑... 目的:对比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74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37)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n=37)应用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血清D-乳酸(DLC)、内毒素(BT)、二胺氧化酶(DAO)、白介素17(IL-17)、胃黏膜释放内皮素-1(ET-1)与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胃脘痛、纳差、反酸、畏寒喜温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IMP-1水平高于对照组,DLC、DAO、BT、ET-1、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5.68%(P<0.05)。结论:相较于奥美拉唑,泮托拉唑更能改善胃溃疡患者的胃黏膜屏障功能,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有效调节血清指标,临床效果比较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泮托拉唑 胃溃疡 胃黏膜屏障功能 血清指标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针刺对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血浆和下丘脑中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14
作者 韩焱晶 代伟伟 +2 位作者 彭磊 周蕾 马惠芳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1-346,共6页
目的:从脑-肠轴角度探讨针刺在预防和治疗应激性胃黏膜损伤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1组、模型2组、治疗组、预防组,每组8只。采用乙醇灌胃法造成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模型。治疗组先造模后针刺,预防... 目的:从脑-肠轴角度探讨针刺在预防和治疗应激性胃黏膜损伤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1组、模型2组、治疗组、预防组,每组8只。采用乙醇灌胃法造成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模型。治疗组先造模后针刺,预防组先针刺后造模;模型1组和模型2组的造模时间分别同治疗组和预防组。穴选"足三里""中脘""内关",针刺干预5 d。实验结束前1 h各组用10%炭粉混悬液灌胃,然后取材,计算炭粉推进百分率(胃肠推进百分率),肉眼观察大鼠的胃黏膜形态,Guth法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和下丘脑中β-内啡肽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两个模型组的胃肠推进百分率均明显降低(P<0.05),肉眼可见胃黏膜损伤明显,损伤指数明显升高(P<0.05,P<0.01),血浆及下丘脑中β-内啡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与相应的模型组相比,预防组的胃肠推进百分率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和预防组大鼠的胃黏膜损伤程度明显减轻,损伤指数明显降低(P<0.05,P<0.01),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下丘脑中β-内啡肽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针刺能促进胃黏膜损伤的修复,提高胃肠功能,与其降低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增加下丘脑中β-内啡肽含量有关。针刺"足三里""中脘""内关"预防胃黏膜损伤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胃黏膜损伤 针刺 胃肠推进率 胃黏膜损伤指数 血浆及下丘脑β-内啡肽
原文传递
温针灸减低阿司匹林抗风湿致胃肠道副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世林 孙忠人 +4 位作者 刘敏 黎超明 何微 高亭 刘明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减低阿司匹林致胃肠道副作用的疗效及机制。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温针灸组与奥美拉唑组,每组10只。阿司匹林灌胃造模。灌胃后温针灸组取"中脘""下脘"、双侧"足三里... 目的:探讨温针灸减低阿司匹林致胃肠道副作用的疗效及机制。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温针灸组与奥美拉唑组,每组10只。阿司匹林灌胃造模。灌胃后温针灸组取"中脘""下脘"、双侧"足三里"与双侧"内关",平补平泻手法针刺穴位后用温针灸架进行温针灸3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7 d。参照Guth标准测量大鼠胃溃疡指数,黄嘌呤氧化酶法(羟氨法)测血清和胃黏膜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其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各指标均有明显变化(P<0.01);温针灸组的血清和胃黏膜SOD活力均提高,MDA含量均降低,溃疡指数减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奥美拉唑组的溃疡抑制率优于温针灸组(P<0.05),但是温针灸组在提高血清和胃黏膜SOD活力和降低胃黏膜MDA含量方面优于奥美拉唑组(P<0.05)。结论:温针灸能明显减低阿司匹林所致的胃肠道副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胃黏膜损伤 胃溃疡指数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原文传递
加味四逆散对慢性心理性应激胃溃疡模型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谢慧臣 刘芬 杨强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52-256,共5页
目的:建立大鼠慢性心理性应激胃溃疡模型,观察加味四逆散(JWSNS)对模型大鼠胃黏膜形态、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皮质醇(CORT)和黏膜血流量等的影响,探讨其保护胃黏膜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加味四逆... 目的:建立大鼠慢性心理性应激胃溃疡模型,观察加味四逆散(JWSNS)对模型大鼠胃黏膜形态、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皮质醇(CORT)和黏膜血流量等的影响,探讨其保护胃黏膜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加味四逆散高、中、低剂量(10,5,2.5 g.kg-1)组,奥美拉唑(3.0×10-3g.kg-1)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10种不可预知刺激法建立慢性大鼠心理性应激胃溃疡模型,灌胃给药4周后,常规HE染色观察胃组织形态学改变及胃黏膜溃疡指数(UI),多道生理记录仪检测胃黏膜血流量(GMBF),放免γ计数器检测血浆ACTH,血清CORT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弥漫出血、溃疡糜烂,其胃黏膜UI,血浆ACTH,血清CORT与正常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GMBF,胃黏膜修复有效率与正常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加味四逆散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胃黏膜损伤较模型组不同程度减轻,其胃黏膜UI,血浆ACTH,血清CORT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而GMBF,胃黏膜修复有效率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5)。结论:慢性心理性应激对大鼠胃黏膜有明显损伤作用,加味四逆散能显著减轻心理性应激导致的胃黏膜损伤,有效减低溃疡指数,调整神经内分泌功能,增加GMBF和提高胃黏膜修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四逆散 心理性应激 胃黏膜血流量 黏膜溃疡指数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皮质醇
原文传递
低氧诱导因子1α在大鼠应激性溃疡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敏 孙兆瑞 +5 位作者 林金锋 薛翔 孙宝迪 刘红梅 邵旦兵 聂时南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365-368,共4页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大鼠应激性溃疡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浸水-束缚应激(WRS)方法建立大鼠应激性溃疡模型。依据不同浸水时间,将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0h(正常对照)组、2h(W2)组、4h(W4)组、...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大鼠应激性溃疡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浸水-束缚应激(WRS)方法建立大鼠应激性溃疡模型。依据不同浸水时间,将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0h(正常对照)组、2h(W2)组、4h(W4)组、6h(W6)组、8h(W8)组、12h(W12)组、16h(W16)组,每组各6例,通过测定各组大鼠应激后胃液pH值、胃黏膜血流量(GMBF)、胃黏膜损伤指数(Guth评分),观察胃黏膜肉眼大体观,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探究HIF-1α在大鼠应激性溃疡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水浸应激后胃液pH值、GMBF明显降低(P<0.01)、Guth评分逐渐增加(P<0.01),水浸应激8h均达到峰值,之后随着浸水时间的延长,胃液pH值、GMBF逐渐升高,Guth评分逐渐下降。与对照组比较,随着浸水时间延长,HIF-1α、VEGF表达增加(P<0.05),浸水8h时间点达到高峰(P<0.05)。与W8组比较,W12、W16组HIF-1α、VEGF表达分别有所下降(P<0.05);与W6组比较,W12、W16组HIF-1α、VEG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激性溃疡发生发展中,胃黏膜缺血缺氧损伤越严重,HIF-1α、VEGF表达量增加,以促进黏膜新生血管生成,促使机体适应并改善缺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溃疡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胃液PH值 胃黏膜血流量 胃黏膜损伤指数
原文传递
脑出血致急性应激性胃粘膜病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梁顺利 梅元武 +1 位作者 邢宏义 方煌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7年第4期214-216,219,共4页
目的研究脑出血后胃液pH值、胃粘膜细胞增殖与凋亡、胃粘膜血流量(GMBF)和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变化,并探讨与胃粘膜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88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后两者又分为6、12、24... 目的研究脑出血后胃液pH值、胃粘膜细胞增殖与凋亡、胃粘膜血流量(GMBF)和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变化,并探讨与胃粘膜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88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后两者又分为6、12、24、48、96h组,每组各8只;在脑立体定向仪下采用自体动脉血注入右侧尾状核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并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胃粘膜PGE2含量,TUNEL法检测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上皮细胞增殖,并检测胃液pH值、GMBF及溃疡指数(UI)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胃粘膜pH值下降(P<0.05),GMBF明显减少(P<0.01),凋亡增多,增殖减少,PGE2含量下降(P<0.05),UI明显升高(P<0.01)。结论脑出血后胃粘膜发生明显损伤,其机制与胃粘膜pH值下降,细胞凋亡增多,GMBF下降,PGE2降低,细胞增殖减少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急性应激性胃粘膜损伤 前列腺素E2 溃疡指数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网脉橐吾醇提物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德松 符德欢 +4 位作者 赵道强 柴琇瑛 姜春平 周培军 朱兆云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82-787,共6页
目的:研究网脉橐吾醇提物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方法:采用无水乙醇、幽门结扎、吲哚美辛和醋酸性大鼠胃溃疡模型,通过测定溃疡指数,评价网脉橐吾醇提物对大鼠胃溃疡的影响;通过测定溃疡大鼠胃酸分泌量、pH值、胃液总酸度和胃蛋白... 目的:研究网脉橐吾醇提物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方法:采用无水乙醇、幽门结扎、吲哚美辛和醋酸性大鼠胃溃疡模型,通过测定溃疡指数,评价网脉橐吾醇提物对大鼠胃溃疡的影响;通过测定溃疡大鼠胃酸分泌量、pH值、胃液总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网脉橐吾醇提物可明显降低无水乙醇、幽门结扎和吲哚美辛所致的大鼠溃疡指数(P<0.05),但对醋酸所致大鼠胃溃疡无明显治疗作用(P>0.05);同时,其对大鼠胃液分泌量、pH值、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网脉橐吾醇提物对无水乙醇、幽门结扎和吲哚美辛所致大鼠胃溃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但对醋酸所致大鼠胃溃疡的治疗作用较弱,其胃黏膜保护作用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脉橐吾 胃溃疡 溃疡指数 胃黏膜保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