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雪峰天麻种植过程中“烂窖”真菌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邹娟 王强 +2 位作者 田玉桥 刘胜贵 伍贤进 《怀化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5,共5页
通过分析湖南雪峰天麻种植过程中“烂窖”真菌群落组成,探究“烂窖”与真菌的关系.提取“烂窖”天麻的真菌总DNA,利用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烂窖天麻中的主要真菌属为Candida、Cyberlindnera、Cladophialo... 通过分析湖南雪峰天麻种植过程中“烂窖”真菌群落组成,探究“烂窖”与真菌的关系.提取“烂窖”天麻的真菌总DNA,利用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烂窖天麻中的主要真菌属为Candida、Cyberlindnera、Cladophialophora、Leptodontidium、Trichoderma和Trichosporon等,大部分为林地土壤中的优势种群或者是植物内生真菌;从不同样品的真菌群落丰度的差异分析结果可知,烂窖组与正常组并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2017年夏秋季节,在湖南雪峰山发生较为严重的天麻“烂窖”,可能是由于其高温高湿天气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烂窖 真菌多样性 群落丰度
下载PDF
天麻块茎腐烂原因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潇 王正前 +1 位作者 张宝花 杜春雪 《中国食用菌》 2022年第5期71-74,85,共5页
为探究天麻块茎腐烂影响因素,通过选择不同天麻蜜环菌品种、调整天麻种贮藏时间、保存温度、喷水频率等因素分析天麻块茎腐烂情况。结果表明,蜜环菌羌蜜41的菌丝在32℃培养7 d,恢复温度至25℃后仍能正常生长,用其栽培天麻,块茎腐烂率为... 为探究天麻块茎腐烂影响因素,通过选择不同天麻蜜环菌品种、调整天麻种贮藏时间、保存温度、喷水频率等因素分析天麻块茎腐烂情况。结果表明,蜜环菌羌蜜41的菌丝在32℃培养7 d,恢复温度至25℃后仍能正常生长,用其栽培天麻,块茎腐烂率为4%;蜜环菌A9栽培天麻块茎腐烂最多,平均腐烂率达12%;低温处理对天麻成活率及腐烂影响不明显,-5℃低温处理后,天麻种的成活率仍能达到89.8%;天麻种贮藏10 d后栽培存活率不足90%,20 d后为58%,贮藏30 d后栽培的天麻成活率仅有12%;贮藏时间超过20 d的天麻种,6月下旬~7月初会由于其本身腐烂导致新生块茎腐烂;高温、高湿及气温骤变会引起天麻腐烂,主要集中在7月~8月。因此,栽培天麻时应选择耐高温、与天麻种亲活力强的蜜环菌菌种;天麻种需现采现栽,栽后薄盖土厚覆盖物,在保持水分的同时,还要注意开沟排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蜜环菌 块茎 腐烂
下载PDF
德江天麻腐烂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活性测试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美航 漆江 +3 位作者 鲁道旺 罗海荣 刘鹏 吴文能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33-837,共5页
[目的]分离纯化及鉴定德江天麻块茎腐烂病的致病菌并筛选出对其高效防治的复配药剂,为防控天麻腐烂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德江天麻块茎腐烂病的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测序比对鉴定出致病菌。然后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8种杀菌... [目的]分离纯化及鉴定德江天麻块茎腐烂病的致病菌并筛选出对其高效防治的复配药剂,为防控天麻腐烂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德江天麻块茎腐烂病的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测序比对鉴定出致病菌。然后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8种杀菌剂对德江天麻块茎腐烂病的病原菌的抑制活性。最后将活性相对较好的药剂以不同的比例进行复配,筛选出增效最明显的复配比。[结果]德江天麻腐烂病的主要致病菌为镰刀菌属的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在18种杀菌剂中,霉灵和丁子香酚对腐皮镰刀菌的抑制活性最好,其EC50值分别为1.08、0.72 mg/L,且霉灵与丁子香酚以不同比例复配均具有增效及相加作用,不具有拮抗作用。其中以霉灵与丁子香酚的比例为1∶5增效作用最佳,增效比(SR)为1.79。[结论]德江天麻块茎腐烂病的病原菌为腐皮镰刀菌,筛选出霉灵与丁子香酚在1∶5的复配比下对腐皮镰刀菌防控效果最佳。这为选择防控天麻腐烂病的药剂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腐烂病 病原真菌 杀菌剂 抑菌活性 腐皮镰刀菌
原文传递
天麻块茎腐烂病病原鉴定及其致病性测定
4
作者 苏建云 唐晶莹 +3 位作者 董鲜 董家红 季鹏章 张磊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41-1245,共5页
0 引言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属兰科(Orchidaceae),是一种异养型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种子需与萌发菌(Mycena osmundicola)共生,其生长依赖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提供营养[1]。天麻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药食两用。天麻块茎腐烂... 0 引言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属兰科(Orchidaceae),是一种异养型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种子需与萌发菌(Mycena osmundicola)共生,其生长依赖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提供营养[1]。天麻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药食两用。天麻块茎腐烂病是制约天麻规模化发展的瓶颈。依据天麻花、茎的颜色特征可将天麻划分为5种生态型:红天麻(G. elata f. elat)、绿天麻(G.elataf.virid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贵中药材 块茎腐烂病 致病性测定 蜜环菌 萌发菌 病原鉴定 颜色特征 药食两用
原文传递
不同生态型天麻块茎腐烂病抗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进强 袁青松 +8 位作者 欧阳臻 肖承鸿 魏渊 王艳红 徐娇 唐鑫 王升 王晓 周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81-2287,共7页
随着天麻的规模化种植,块茎腐烂病已成为影响天麻生产的突出问题。该文在天麻病害调查基础上,通过大田试验比较不同生态型天麻对块茎腐烂病的抗性,结合组织学和转录组学分析,揭示不同生态型天麻抗病性差异及其原因。结果显示,乌天麻块... 随着天麻的规模化种植,块茎腐烂病已成为影响天麻生产的突出问题。该文在天麻病害调查基础上,通过大田试验比较不同生态型天麻对块茎腐烂病的抗性,结合组织学和转录组学分析,揭示不同生态型天麻抗病性差异及其原因。结果显示,乌天麻块茎腐烂病发病率较高,绿天麻次之,红天麻和乌红杂交天麻发病率最低,块茎腐烂病的发生表现出明显的植物基原特异性;天麻病害主要发生在芽部及底部,病菌侵染天麻后,菌丝在皮层细胞传播扩散,可改变天麻皮层及薄壁组织中的内生真菌结构。与红天麻相比,乌天麻复合表皮下的溶菌层较薄,薄壁细胞中有较多的多糖块状物;组学分析结果发现,乌天麻在免疫防御、酶类合成、多糖合成、碳水化合物运输及代谢、羟化酶活性、芳香类化合物合成等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上均与红天麻存在显著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型天麻对块茎腐烂病的抗性差异可能与其基因表达模式及次生代谢物质的差异性有关,这些发现为天麻块茎腐烂病害防控及种植技术提升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生态型 块茎腐烂病 抗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