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ge Related Changes in Attentional Bias Triggered by Gaze Cues
1
作者 Kimiko Kato Kazuhito Yoshizaki 《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 2019年第12期395-405,共11页
We investigated if attentional bias directed to the right increased with age. We assess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llowing types of eye-gaze by using the Posner cueing paradigm. Younger (n =16) and older (n = 20) ... We investigated if attentional bias directed to the right increased with age. We assess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llowing types of eye-gaze by using the Posner cueing paradigm. Younger (n =16) and older (n = 20) adult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First of all, a face which looked straight ahead was presented at the center of screen, followed by a gaze cue that looked left or right. Immediately after this informative cue, a target stimulus (“*”) appeared to the left or right of the face. The stimulus-onset asynchrony (SOA) between the cue and the target was selected from 300, 700, and 1100 ms. Participants were required to judge whether the target appeared to the left or the right of the gaze cue as quickly and accurately as possible. Results showed that older adults indicate a larger positive gaze-cueing effect when the eye-gaze shifted rightward, whereas this effect was not observed for a leftward shift. Moreover, a negative gaze-cueing effect (inhibition of return) was observed when the SOA was longer only for the leftward eye-gaze shift of older adults. These modulations of the cueing effect did not appear in younger adults. 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the rightward attentional bias in older adults is more robust than the leftward bi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ing VISUOSPATIAL ATTENTION gaze cueING Effect Rightward BIAS
下载PDF
Components and sequential changes i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induced by gaze orientation processing under a reflective attention cue paradigm
2
作者 Yingdi Li Xuemin Zhang +1 位作者 Yan Song Qing Fe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9期1475-1479,共5页
Gaze orientation induces activation of relevant brain regions, presents differences in specificity and time course, and is exhibited in patients with brain injury. However, the components of activated event-related po... Gaze orientation induces activation of relevant brain regions, presents differences in specificity and time course, and is exhibited in patients with brain injury. However, the components of activated event-related potential remain controversial. Previous studies of behavior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related to gaze orientation investigated conscious attention of visual orientation.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d gaze orientation processing-induced event-related potential components and changes with time using reflective orientation of visual attention under a reflective attention cue paradigm. Visual attention processing of gaze orientation was recorded using event-related potential and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recording.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flective attention cue task evoked early directing attention negativity and anterior directing attention negativity, but did not trigger late directing attention positivit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reflective attention occurs over a short time of visual stimulus presentation.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attention processing, early directing attention negativity and anterior directing attention negativity were detected, but late directing attention positivity did not occur. These results confirmed reflectivity and time-course superiority of gaze orientation attention proces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ze direction cue validity event-related potential hemisphere superiority reflective attention cognitive neuroscience
下载PDF
婴儿注视跟随的机制--根据板仓召二教授在婴幼儿发展与托育国际学术会议上的报告整理
3
作者 板仓召二 《健康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365-370,395,共7页
人类和灵长类动物都依赖视觉信号,注视跟随是进化的产物,婴儿的注视跟随能力在人类认知能力和社会行为的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注视跟随的概念界定和相关范式、注视偏好的一系列相关实验研究及结果,阐述了注视跟随的机制。
关键词 婴幼儿 注视跟随 给定线索范式 注视偏好
下载PDF
注视方向的知觉对注视追随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智君 赵亚军 占琪涛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26-738,共13页
他人的注视线索可诱导观察者将注意自动地转移到该线索所指示的方向上去(注视追随),但仍不清楚注视方向的知觉在注视追随中起到何种作用。本研究结合注视适应和注视线索提示范式发现:知觉到的注视线索角度越大,其线索提示效应越强;知觉... 他人的注视线索可诱导观察者将注意自动地转移到该线索所指示的方向上去(注视追随),但仍不清楚注视方向的知觉在注视追随中起到何种作用。本研究结合注视适应和注视线索提示范式发现:知觉到的注视线索角度越大,其线索提示效应越强;知觉适应后被试判断注视方向的准确性下降,注视线索引起的注意转移量显著减少。可见,对注视方向的知觉能直接影响注视追随行为,而注视方向抽取受到刺激显著性(注视角度)和知觉适应等因素的调节。这提示:在意识状态下,注视知觉与注视追随存在直接联系,即可能存在从注视知觉系统到注意转移系统的皮层加工通路;注视追随并非纯粹的反射式加工,它受自上而下知觉经验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注意 注视知觉 注视追随 知觉适应 注视线索提示效应
下载PDF
眼睛注视线索提示效应:内源性注意还是外源性注意?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亚军 张智君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33-1142,共10页
采用改进的Posner视-空间线索提示范式,对眼睛注视线索提示效应(eyes gaze cueing effect)的加工机制进行了探讨。实验一考察注视提示线索对空间Stroop效应的影响;实验二考察注视提示线索对特征抽取和特征整合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注... 采用改进的Posner视-空间线索提示范式,对眼睛注视线索提示效应(eyes gaze cueing effect)的加工机制进行了探讨。实验一考察注视提示线索对空间Stroop效应的影响;实验二考察注视提示线索对特征抽取和特征整合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注视线索提示有效时的空间Stroop效应显著大于提示无效的情景;在单一特征搜索与特征联合搜索任务中,注视线索提示效应无差别。这说明,注视线索通过在头脑里形成空间方位表征诱导注意转移;注视线索通过影响特征抽取、而非特征整合阶段,对客体加工产生易化。本研究支持注视线索提示效应属于内源性注意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睛注视线索提示效应 外源性注意 内源性注意 空间Stroop效应 特征整合
下载PDF
动态和静态注视线索对注意转移的影响:运动线索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智君 唐溢 +1 位作者 张序堃 张振昊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15年第3期195-202,共8页
本研究通过两项实验探讨了注视线索对个体注意的引导能力以及运动线索的作用。其中,实验一采用注视线索范式系统地考察了动态和静态两种注视线索在不同呈现时间下对个体注意的引导能力。结果发现:动态和静态注视线索均能够显著地引导注... 本研究通过两项实验探讨了注视线索对个体注意的引导能力以及运动线索的作用。其中,实验一采用注视线索范式系统地考察了动态和静态两种注视线索在不同呈现时间下对个体注意的引导能力。结果发现:动态和静态注视线索均能够显著地引导注意,且动态注视线索具有更强的线索提示效应;动态注视线索对注意的引导能力不受呈现时间的影响,200ms时即可产生提示效应。实验二通过将面孔倒置来破坏注视线索,进而分离运动线索和注视线索,对动态与静态注视线索的差异做进一步的探究。结果发现:倒置面孔破坏了静态注视线索的注意引导能力,但动态条件下仍存在显著的注视线索提示效应。本研究表明,动态注视线索相较于静态注视线索的优势可能来自于眼球运动线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视线索 注视线索范式 注视线索提示效应 运动线索
下载PDF
阈下情绪面孔的注视线索提示效应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希平 王贝妮 唐卫海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9-137,共9页
采用线索-靶子范式,利用2个预实验和1个正式实验,考察阈下不同情绪面孔的注视线索提示效应。要求被试在具有表情与注视线索的面孔呈现完毕后,快速而准确地对目标的位置进行判断。记录被试反应时间。结果显示,当被试未有意识的觉察到注... 采用线索-靶子范式,利用2个预实验和1个正式实验,考察阈下不同情绪面孔的注视线索提示效应。要求被试在具有表情与注视线索的面孔呈现完毕后,快速而准确地对目标的位置进行判断。记录被试反应时间。结果显示,当被试未有意识的觉察到注视线索与面孔表情时,注视线索提示效应存在,并受到表情的调节。表现为:在注视线索有效并伴有恐惧表情时,被试对于目标的判断更加迅速;当比较不同表情下线索无效与线索有效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异时发现,恐惧表情面孔出现时,线索无效与线索有效条件之间反应时的差异最大。结果表明,阈下情绪刺激能够激发个体更原始的生物性反应;在早期注意阶段,个体对于恐惧信息更加敏感,注意存在负向情绪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下 注视朝向 面孔表情 注视线索提示效应 注意偏向
下载PDF
不同类型提示线索提示效应大小的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李迎娣 张学民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7-630,共4页
本研究采用线索-目标范式(cue-target)考察在实验室情景下能否建立颜色和方位的联结,并比较颜色、箭头和视向提示效应的差异,实验采用3(线索类型:颜色,箭头和视向)×2(提示目标一致性:一致,不一致)×2(SOA:300,600ms)三因索实... 本研究采用线索-目标范式(cue-target)考察在实验室情景下能否建立颜色和方位的联结,并比较颜色、箭头和视向提示效应的差异,实验采用3(线索类型:颜色,箭头和视向)×2(提示目标一致性:一致,不一致)×2(SOA:300,600ms)三因索实验设计进行2个阶段(提示有效率为80%和50%)的实验,结果发现:(1)在实验室情景下,短期的练习很难建立颜色方块和方位的联结;(2)箭头的提示效应大于视向的提示效应。此外本研究验证了已有的研究结论:(1)箭头和视向在提示有效率为50%时也会引起注意转移;(2)进行有效提示时,箭头和视向提示的提示效应是有意注意和反射性注意相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性注意转移 联结说 提示效应 视向
下载PDF
孤独症儿童对静态和动态视向提示信息的加工 被引量:1
9
作者 马玉 张学民 张盈利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45-450,共6页
目的:探索在静态和动态呈现条件下孤独症儿童对视向提示信息加工的特征。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孤独症诊断标准的儿童和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儿童各10名。通过1张图片形成的静态视向提示和5张图片形... 目的:探索在静态和动态呈现条件下孤独症儿童对视向提示信息加工的特征。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孤独症诊断标准的儿童和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儿童各10名。通过1张图片形成的静态视向提示和5张图片形成的动态视向提示,采用2(组别:孤独症儿童,正常儿童)×2(呈现方式:静态,动态)×2(提示性:有效提示,无效提示)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儿童在不同呈现方式下的视向提示反应的正确率和反应时。结果:在静态条件下,孤独症儿童识别视向的正确率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94.8±1.3)%vs.(99.5±1.3)%,P<0.05],且反应时较长[(470.2±23.8)ms vs.(389.2±23.8)ms,P<0.05];在动态条件下,有效提示的识别正确率高于无效提示[(98.8±0.5)%vs.(93.8±0.3)%,P<0.05],且有效提示的反应时短于无效提示[(463.1±19.7)ms vs.(504.8±21.4)ms,P<0.01],孤独症儿童的反应时长于正常对照组儿童[(544.6±28.4)ms vs.(423.3±28.4)ms,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提示孤独症儿童存在与正常儿童一样的视向注意转移,并无特异性视向注意损伤,孤独症儿童对动态视向信息加工可能较静态视向信息加工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儿童 社会性认知 静态与动态视向提示 线索目标范式
下载PDF
眼睛注视的知觉及其线索效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亚军 张智君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07年第4期323-328,共6页
对眼睛注视知觉、眼睛注视线索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现:(1)婴儿从一出生就对眼睛注视线索表现出强烈的敏感性,眼睛注视知觉对语言和社会等能力的发展有很大影响;(2)颞上沟是加工眼睛注视线索的特异神经结... 对眼睛注视知觉、眼睛注视线索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现:(1)婴儿从一出生就对眼睛注视线索表现出强烈的敏感性,眼睛注视知觉对语言和社会等能力的发展有很大影响;(2)颞上沟是加工眼睛注视线索的特异神经结构,它与实时监控情绪和情感的杏仁核存在神经联结,成为社会认知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3)对眼睛注视线索的早期加工显示出特异的脑电活动模式;(4)眼睛注视线索效应与外周线索的反射式效应相类似,但持续时间较长;(5)眼睛注视线索效应不仅受面部结构信息的影响,也受自上而下加工等高水平认知因素的调节,并显示出明显的个体差异。对眼睛注视线索效应的进一步研究应涉及人格判断、喜好评价和心理理论等高级社会认知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睛注视知觉 眼睛注视线索效应 联合注意 心理理论
下载PDF
面孔参照或观察者参照:性别二态线索、面孔吸引力与表情对正视面孔偏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温芳芳 佐斌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4-839,共6页
本研究探讨了性别二态线索、面孔吸引力和表情对正视面孔偏好的影响。实验1基于面孔参照,被试普遍偏好正视面孔;相对男性化/厌恶和生气/低吸引力的面孔,被试更偏好女性化/高兴和中性/高吸引力的正视面孔;实验2基于观察者参照,总体并未... 本研究探讨了性别二态线索、面孔吸引力和表情对正视面孔偏好的影响。实验1基于面孔参照,被试普遍偏好正视面孔;相对男性化/厌恶和生气/低吸引力的面孔,被试更偏好女性化/高兴和中性/高吸引力的正视面孔;实验2基于观察者参照,总体并未表现出正视偏好;对低吸引力/中性表情/男性化面孔更偏好斜视面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孔参照 观察者参照 性别二态线索 面孔吸引力 表情
下载PDF
视线线索和箭头线索引起不同的线索效应
12
作者 钱谦 王潘潘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4-140,共7页
他人的视线或者箭头等线索能够自动地转移观察者注意到线索所指向的位置或物体上。很多研究试图比较视线线索和箭头线索在转移注意时的不同,但最终的结论仍然存在争议。当前研究采用混合呈现不同线索类型的方式进行实验,发现视线线索引... 他人的视线或者箭头等线索能够自动地转移观察者注意到线索所指向的位置或物体上。很多研究试图比较视线线索和箭头线索在转移注意时的不同,但最终的结论仍然存在争议。当前研究采用混合呈现不同线索类型的方式进行实验,发现视线线索引起了比箭头线索更强的线索效应。并且这一现象只在相对较长的SOA情况下出现。这一发现说明视线线索和箭头线索在注意转移系统的自上而下高层认知处理阶段被区别对待,视线线索是比箭头线索更有效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索效应 注意转移 视线线索 箭头线索
下载PDF
阈上阈下不同面孔表情下的注视线索提示效应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美晨 魏萍 张钦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09-1317,共9页
为考察阈上、阈下不同面孔表情下的注视线索提示效应,实验以阈上和阈下面孔的不同注视朝向为提示线索,同时变化面孔表情,要求被试迅速和准确地对随后出现的靶刺激(大写字母)的呈现位置做出判断。结果显示,在阈上呈现条件下,注视线索提... 为考察阈上、阈下不同面孔表情下的注视线索提示效应,实验以阈上和阈下面孔的不同注视朝向为提示线索,同时变化面孔表情,要求被试迅速和准确地对随后出现的靶刺激(大写字母)的呈现位置做出判断。结果显示,在阈上呈现条件下,注视线索提示效应显著,且该效应不受面孔表情的影响。在阈下呈现条件下,注视线索提示效应显著,但该效应受到了面孔表情的调节,表现为在注视线索无效时,判断目标位置所需反应时在正性、负性面孔表情下显著长于中性面孔条件。上述结果说明,阈上知觉时,面孔表情虽被清晰感知,但个体自上而下的控制机制使其被忽略,因而未能影响个体的注意偏向;阈下知觉时,面孔表情得到自动加工,并影响了个体的注意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上 阈下 注视线索提示效应 面孔表情
下载PDF
线索类型对阈下注视线索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艾睿 董波 +2 位作者 方颖 于长宇 张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81-1288,共8页
实验结合连续闪烁抑制范式和线索化范式,通过操纵直视面孔和斜视面孔的呈现方式,考察了动静线索类型对注视线索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线索在阈上条件都能产生注视线索效应,且动态线索诱发的效应更大;无意识条件下有且仅有动态注视... 实验结合连续闪烁抑制范式和线索化范式,通过操纵直视面孔和斜视面孔的呈现方式,考察了动静线索类型对注视线索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线索在阈上条件都能产生注视线索效应,且动态线索诱发的效应更大;无意识条件下有且仅有动态注视线索能诱发注视线索效应。这说明眼睛运动是产生阈下注视线索效应的必要条件;眼睛运动会增强阈上注视线索效应,静态注视线索效应依赖于意识。研究结果支持了社会知觉与心理理论交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视线索效应 连续闪烁抑制范式 线索类型
下载PDF
面孔社会信息对注视提示效应的调制及其神经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袁甜 纪皓月 +2 位作者 于祎雯 王莉 蒋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86-1003,共18页
眼睛注视是一种独特的非言语社会线索,能够诱发对生存和进化至关重要的注意效应。近年来,研究者采用中央线索提示范式及其变式,关注了面孔社会信息尤其是表情对这一注意效应的调节。面孔表情的调节作用与具体的表情类型有关,同时会受到... 眼睛注视是一种独特的非言语社会线索,能够诱发对生存和进化至关重要的注意效应。近年来,研究者采用中央线索提示范式及其变式,关注了面孔社会信息尤其是表情对这一注意效应的调节。面孔表情的调节作用与具体的表情类型有关,同时会受到任务因素和个体因素的影响。这一调节作用会随个体发展而逐渐成熟,与负责对面孔表情和注视方向各自及整合加工的机制相关,涉及到杏仁核和颞上沟脑区。除了面孔表情,其他面孔社会信息(如熟悉性和可信任度、优势度和社会地位、群体属性)也可以调节注视提示效应。这一调节可能涉及额叶视区、额顶注意网络。对面孔表情及其他社会信息调制注视提示效应的行为学证据及其神经机制进行系统综述,能够深化当前对面孔加工和注视提示效应间关系的理解,为社会认知障碍的临床诊断和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睛注视 注视提示效应 面部表情 社会信息 神经机制
下载PDF
注视线索对消费者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丹惠 杜建刚 李晓楠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607-2618,共12页
心理学研究发现眼睛注视线索不仅能够引导社会性注意,还会影响个体对物品的感觉和知觉。注视线索对消费者的影响体现在认知和态度两方面:一方面,模特注视线索能够引导消费者注意,增强消费者对广告或产品的记忆;另一方面,模特注视线索会... 心理学研究发现眼睛注视线索不仅能够引导社会性注意,还会影响个体对物品的感觉和知觉。注视线索对消费者的影响体现在认知和态度两方面:一方面,模特注视线索能够引导消费者注意,增强消费者对广告或产品的记忆;另一方面,模特注视线索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喜欢程度和购买意愿,以及对服务人员的评价。未来可以从产品、消费者、消费情景及注视线索发起人等方面进一步探索注视线索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视线索 注视线索效应 注视喜欢效应 消费者认知 消费者态度
下载PDF
眼睛注视是独特的吗?——来自发展的证据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伟平 苏彦捷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37,共6页
采用改编的Posner视空间线索化任务,考查6~9岁儿童对眼睛注视、手指指向、箭头指向和代向汉字4种中央线索的注意定向。结果发现,6岁儿童已经能对眼睛注视线索进行注意定向,并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善。7岁组和8岁组儿童注意定向的成绩显... 采用改编的Posner视空间线索化任务,考查6~9岁儿童对眼睛注视、手指指向、箭头指向和代向汉字4种中央线索的注意定向。结果发现,6岁儿童已经能对眼睛注视线索进行注意定向,并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善。7岁组和8岁组儿童注意定向的成绩显著改善,7岁可能是儿童对中央线索注意定向发展的特定阶段。而对手指指向和箭头的注意定向,只有8岁和9岁儿童表现出来。对代向汉字线索的注意定向,8岁时开始出现,9岁时表现出显著的提高。结果提示,眼睛注视线索可能是一种独特的视觉线索,有别于其他中央线索引发的注意定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线索 眼睛注视 社会性注意 反射性注意定向 自主性注意定向
下载PDF
空间工作记忆负载对中央注视线索返回抑制的影响
18
作者 王凯旋 苗沂林 +1 位作者 车晓玮 李寿欣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9-655,共7页
通过两个实验,探讨空间工作记忆负载对中央注视线索引发返回抑制(inhibition of return,IOR)的影响。实验一通过再认面孔的相似度来控制与中央注视线索相关的空间工作记忆任务负载,结果发现,高任务负载条件下出现IOR,低任务负载条件下... 通过两个实验,探讨空间工作记忆负载对中央注视线索引发返回抑制(inhibition of return,IOR)的影响。实验一通过再认面孔的相似度来控制与中央注视线索相关的空间工作记忆任务负载,结果发现,高任务负载条件下出现IOR,低任务负载条件下中央注视线索促进搜索;实验二在实验一高任务负载的基础上加入与注视线索无关的空间工作记忆任务,结果发现,仅在与注视线索无关的空间工作记忆负载低的条件下出现IOR。结果表明,中央注视线索引发的IOR受到空间工作记忆资源的限制,中央注视线索只有在获得足够的资源时才能引发IOR。注视线索获得空间工作记忆资源多少决定中央注视线索能否引发I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回抑制 空间工作记忆 中央注视线索 负载
下载PDF
注视追随中面孔社会威胁信息的加工优势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来 赵玉芳 +2 位作者 陈琪 包燕 李博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年第5期257-265,283,共10页
采用注视线索范式并通过操纵知觉负荷的变化考察了注视追随过程中面孔威胁社会信息的加工优势。实验1结果显示,双重威胁引起的注视线索效应显著大于无威胁面孔,但是没有出现威胁社会信息加工优势。实验2操作知觉负荷,结果显示:低负荷的... 采用注视线索范式并通过操纵知觉负荷的变化考察了注视追随过程中面孔威胁社会信息的加工优势。实验1结果显示,双重威胁引起的注视线索效应显著大于无威胁面孔,但是没有出现威胁社会信息加工优势。实验2操作知觉负荷,结果显示:低负荷的条件下,被试依然更加追随双重威胁面孔;高负荷条件下,男性出现注视追随的面孔威胁社会信息优先加工。研究明确了个体利用注视线索对威胁信息进行加工的特点,有利于了解行为互动的系统反应规律,对于威胁信息的社会认知能力及其发展研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视追随 知觉负荷 威胁 注视线索范式
下载PDF
线索有效性对社会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的影响
20
作者 张桂婷 杨安民 +2 位作者 孙嘉伦 周丽琴 周可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4-590,共7页
目的眼睛注视、头朝向和生物运动方向等社会性线索,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交互极为重要。由于社会性线索和外周线索都具有反射性注意定向这一特点,社会性注意往往也被认为属于外源性注意。但是,外源性注意并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的社会性注意... 目的眼睛注视、头朝向和生物运动方向等社会性线索,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交互极为重要。由于社会性线索和外周线索都具有反射性注意定向这一特点,社会性注意往往也被认为属于外源性注意。但是,外源性注意并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的社会性注意现象。因此,两者是否具有相同的加工机制,尚存在争论。方法本研究使用空间线索范式,系统考察了线索有效性(目标出现在被提示位置的概率)分别对注视线索触发的社会性注意和外周线索触发的外源性注意的影响。结果实验结果发现,随着线索有效性的增加,注视线索和外周线索的线索效应都增强。当线索有效性为0.5或0.8时,两种注意类型的注意效应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当线索有效性为0.2时,即线索具有反向预测性时,注视线索与外周线索的线索效应表现出显著差异。注视线索的注意效应仅表现出削弱,但外周线索引发的外源性注意则反而表现出抑制效应,表明社会性注意和经典外源性注意在加工机制上存在不同。结论本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表明两种注意过程在和主动注意的交互作用方面存在明显不同,支持两种注意过程至少在一些加工阶段存在相对独立的加工机制的假设,同时也提供了一种从主动注意调节的角度区分两种注意定向过程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视线索 外周线索 线索有效性 社会性注意 外源性注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