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ensation modification of plastic gear tooth profile considering meshing deformation
1
作者 Mingyong LIU Yaole SONG +2 位作者 Xinguang HAN Jun HU Chunai YAN 《Frontier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4年第5期111-128,共18页
The plastic gear is widely used in agricultural equipment,electronic products,aircraft,and other fields because of its light weight,corrosion resistance,and self-lubrication ability.However,it has a limited range of w... The plastic gear is widely used in agricultural equipment,electronic products,aircraft,and other fields because of its light weight,corrosion resistance,and self-lubrication ability.However,it has a limited range of working conditions due to the low modulus and thermal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especially in high-speed and heavy-duty situations.A compensation modification method(CMM)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o restrain the heat production of the plastic gear tooth surface by considering the meshing deformation,and the corresponding modification formulas are derived.Improving the position of the maximum contact pressure(CP)and the relative sliding velocity(RSV)of the tooth surface resulted in a 30%lower steady-state temperature rise of the modified plastic gear tooth surface than that of the unmodified plastic gear.Meanwhile,the temperature rise of plastic gear with CMM is reduced by 19%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odification of removal material.Then,the influences of modification index and the segment number of modification on the meshing characteristics of plastic gear with CMM are discussed,such as maximum CP and steadystate temperature rise,RSV,transmission error,meshing angle,and contact ratio.A smaller segment number and modification index are beneficial to reduce the temperature rise of plastic gear with CMM.Finally,an experiment is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tic gear compensation modification meshing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rise tooth profile
原文传递
Mesh stiffness evaluation of an internal spur gear pair with tooth profile shift 被引量:11
2
作者 CHEN ZaiGang ZHAI WanMing +1 位作者 SHAO YiMin WANG KaiYu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1328-1339,共12页
Tooth profile shift will change the thickness of gear teeth and a part of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f a gear pair, thus influencing its mesh stiffness and consequently the dynamic performances. In this paper, an analyti... Tooth profile shift will change the thickness of gear teeth and a part of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f a gear pair, thus influencing its mesh stiffness and consequently the dynamic performances. In this paper, an analytical mesh stiffness calculation model for an internal gear pair in mesh considering the tooth profile shift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potential energy principle. Geometric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tooth profile shift are firstly derived, and then fitted into the analytical tooth stiffness model of gears. This model could supply a convenient way for mesh stiffness calculation of profile shifted spur gears. Then, simulation studies are conducted based on the developed model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s of tooth profile shift coefficient on the tooth compliances and the mesh stiffness of the internal spur gear pai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ooth profile shift has an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mean value, amplitude variation and phase of the mesh stiffness, from which it can be predicted that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an internal gear transmission system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tooth profile shi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h stiffness tooth profile shift internal gear gear transmission tooth compliance
原文传递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planetary gear transmission based on transient meshing properties
3
作者 Qingliang Zeng Shoubo Jiang +1 位作者 Lirong Wan Xueyi 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ling, Simulation, and Scientific Computing》 EI 2015年第3期172-191,共20页
Planetary gear trains are widely applied in various transmission units.Whether strengths of all gears are accurately calculated or not can affect reliability of the entire system significantly.Strength calculation met... Planetary gear trains are widely applied in various transmission units.Whether strengths of all gears are accurately calculated or not can affect reliability of the entire system significantly.Strength calculation method for planetary gear trains usually follows the method for cylindrical gears,in which the worst meshing positions for both contact stress and bending stress cannot be determined precisely,and calculation results tend to be conservative.To overcome these shortcomings,a kinematics analysis for a planetary gear train is firstly performed,in which the influence of relative speed is investigated.Then the finite element strength analysis of a planetary gear train based on its transient meshing properties is carried out in ANSYS.Time–history curves of contact and bending stresses of sun gear,planetary gears and ring gear are respectively obtained.Also the accurate moment and its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maximum stress are precisely determined.Finally,calculation results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and traditional method are compared in order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Simulation and comparison show the st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n this paper.Researches in this paper establish the foundations for fatigue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for a planetary gear tr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planetary gear transmission transient meshing analysis strength calculation
原文传递
考虑齿形误差影响的摆线针轮承载特性分析
4
作者 李天兴 夏鑫博 +3 位作者 吴丹 姚建 代震 张阳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8,M0002,M0003,共9页
针对缺乏考虑齿形误差的承载分析软件,导致分析结果不符合实际工程状况的问题,提出了1种包含摆线轮齿形误差的摆线针轮副承载特性分析方法。利用三次非均匀B样条准确描述出包含齿形误差的摆线轮实际齿廓,构建并分析了摆线针轮误差齿廓... 针对缺乏考虑齿形误差的承载分析软件,导致分析结果不符合实际工程状况的问题,提出了1种包含摆线轮齿形误差的摆线针轮副承载特性分析方法。利用三次非均匀B样条准确描述出包含齿形误差的摆线轮实际齿廓,构建并分析了摆线针轮误差齿廓接触分析模型(error tooth contact analysis,E-TCA),得到了初始啮合位置参数及啮合间隙。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齿形误差影响下的摆线针轮副负载接触分析模型,确定了零部件多体接触之间的力矩平衡和变形协调关系,利用能量最低原理获取了真实承载特性。通过有限元模型验证了RV-40E型号减速器的摆线针轮承载特性。结果表明:由于齿形误差的影响,啮合齿数减少了1对,啮合应力和传动误差增大了5.3%和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线针轮 齿形误差 啮合间隙 承载特性
下载PDF
齿廓修形在降低齿轮箱啮合噪声中的应用
5
作者 王志鹏 左言言 +1 位作者 孙黎明 鲍林晓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40,共6页
本研究旨在解决齿轮箱在啮合过程中由负载齿轮产生的啸叫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建立一个齿轮副啮合的一维振动模型。在不改变齿轮基本参数的前提下,分别对齿轮齿顶和齿根进行修形。通过对比多种不同齿廓修形量的方案,... 本研究旨在解决齿轮箱在啮合过程中由负载齿轮产生的啸叫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建立一个齿轮副啮合的一维振动模型。在不改变齿轮基本参数的前提下,分别对齿轮齿顶和齿根进行修形。通过对比多种不同齿廓修形量的方案,计算齿廓修形量对齿轮强度及性能参数的影响,并根据齿廓修形量、修形长度和齿形公差绘制齿轮齿形检测的“K”形图。通过齿轮箱台架试验评估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的有效性,证明齿轮啮合噪声的显著降低,从根源上改善齿轮啸叫现象。研究结果表明,齿廓修形是降低齿轮箱中齿轮啮合噪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齿廓修形 齿轮强度 齿根应力 K形图
下载PDF
双摆线针齿传动的齿廓特性与啮合特性分析
6
作者 陆鑫浩 白国振 +2 位作者 崔建昆 张德琪 丁佳乐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124,共8页
为了解决传统的摆线针齿传动输出结构易损坏、结构复杂等问题,将内、外摆线齿廓运用到NN型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领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摆线针排齿轮,并进行了其齿廓特性和啮合特性分析。对摆线轮的齿廓方程、压力角进行公式推导,分析了齿... 为了解决传统的摆线针齿传动输出结构易损坏、结构复杂等问题,将内、外摆线齿廓运用到NN型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领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摆线针排齿轮,并进行了其齿廓特性和啮合特性分析。对摆线轮的齿廓方程、压力角进行公式推导,分析了齿廓参数对压力角的影响,为该新型传动系统的应用奠定基础;对不同齿廓修形方法下的内外摆线齿轮进行参数方程推导,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以解决由于润滑黏膜、制造误差等一系列原因所产生的啮合间隙问题;最后,对双摆线针齿传动进行力学特性分析,为后续的减速器设计和有限元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对开发新的传动方式具有意义和工程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线齿轮 少齿差传动 啮合特性 齿廓特性
下载PDF
考虑齿圈柔性的内啮合齿轮时变啮合刚度计算分析
7
作者 曹东江 常宏杰 高岚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159,共11页
当前大多数内齿轮啮合刚度都是基于忽略齿圈基体变形的假设计算的,文中应用Weber能量法基于精确的齿廓曲线方程建立内齿轮悬臂梁等效模型,同时基于铁木辛柯(Timoshenko)曲梁理论计算齿圈基体的变形量,并将齿圈变形耦合到齿轮啮合刚度计... 当前大多数内齿轮啮合刚度都是基于忽略齿圈基体变形的假设计算的,文中应用Weber能量法基于精确的齿廓曲线方程建立内齿轮悬臂梁等效模型,同时基于铁木辛柯(Timoshenko)曲梁理论计算齿圈基体的变形量,并将齿圈变形耦合到齿轮啮合刚度计算中。通过MATLAB GUI编程进行内啮合齿轮时变啮合刚度数值计算,分析了齿圈柔性对啮合变形的影响,研究了齿圈厚度、支撑数量及啮合力位置对啮合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齿圈厚度和支撑数量的增加均有利于齿轮副啮合刚度的增大;啮合齿中线位于固定支撑点时,齿圈啮合刚度最大,在靠近支撑中间位置时,啮合刚度最小,齿圈啮合刚度对应于螺栓支撑呈周期性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啮合齿轮 Weber能量法 时变啮合刚度 齿圈柔性 Timoshenko曲梁 精确齿廓
下载PDF
考虑磨损故障的双渐开线齿轮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8
作者 姜春雷 樊智敏 +2 位作者 姜宇 孙旭睿 闵令竹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5-785,共11页
针对目前双渐开线齿轮(DIG)研究过程中齿廓磨损对双渐开线齿轮动态特性的影响问题,对考虑磨损故障的双渐开线齿轮传动系统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进行了双渐开线齿轮接触线长度与齿面载荷计算,考虑相对滑移距离,建立了等效接触模型;... 针对目前双渐开线齿轮(DIG)研究过程中齿廓磨损对双渐开线齿轮动态特性的影响问题,对考虑磨损故障的双渐开线齿轮传动系统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进行了双渐开线齿轮接触线长度与齿面载荷计算,考虑相对滑移距离,建立了等效接触模型;然后,进行了双渐开线齿轮齿面累积磨损量、齿轮齿面累积磨损深度的计算,建立了双渐开线齿轮啮合刚度计算模型,进行了磨损故障的双渐开线齿轮刚度的计算;最后,以一对双渐开线齿轮为研究对象,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了6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齿面磨损对双渐开线齿轮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运行1×104次载荷循环后,混合弹流润滑状态下,双渐开线齿轮与普通渐开线齿轮(CIG)在节线附近齿根位置的最大累计磨损量差值为0.00207μm,且双渐开线齿轮节线靠近齿顶位置的磨损小于普通渐开线齿轮的磨损;双渐开线齿轮系统在磨损后振动加速度幅值小于普通渐开线斜齿轮的幅值。通过对不同磨损情况下的时域响应进行研究,发现磨损导致双渐开线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幅值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传动 双渐开线齿轮 齿廓磨损 混合弹流润滑 动力学模型 时域响应 齿轮啮合刚度 模态分析 传动系统振动特性
下载PDF
基于数值包络法的谐波齿轮传动共轭齿廓设计方法
9
作者 刘佳鑫 李栋 +1 位作者 王淑妍 蒋旭君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8-75,共8页
针对谐波齿轮传动中S形齿廓存在的啮合区域优化问题,提出一种有效边缘点共轭齿廓的设计方法,避免了S形齿廓方程复杂导致的无法求解问题。以S形齿廓的凸齿廓为啮合副基础齿廓,分别以传统间隙调整法与有效边缘共轭点法设计了柔轮、刚轮的... 针对谐波齿轮传动中S形齿廓存在的啮合区域优化问题,提出一种有效边缘点共轭齿廓的设计方法,避免了S形齿廓方程复杂导致的无法求解问题。以S形齿廓的凸齿廓为啮合副基础齿廓,分别以传统间隙调整法与有效边缘共轭点法设计了柔轮、刚轮的齿廓,并在平面数值分析、有限元模型中对比分析了两种设计方法所得齿廓的啮合特性与接触应力。研究结果表明,有效边缘共轭点齿廓设计方法可以同时实现二次啮合和两点啮合,增大了啮合角度以及啮合弧长;整圈啮合齿对数增加了15.78%,有55%的柔轮齿参与啮合,提升了谐波齿轮传动负载性能;有效增大了接触区域,齿廓间的最大接触应力降低了24.36%,可有效降低柔轮和刚轮齿面间的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齿轮传动 S形齿廓 有效共轭点 啮合特性
下载PDF
WEDM oriented micro gear design and mesh simulation
10
作者 安鲁陵 汪炜 +1 位作者 周来水 朱如鹏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6年第1期78-81,共4页
For the design of gears manufactured with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WEDM) technology, determination of the primary gear parameters is discussed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chining method. Som... For the design of gears manufactured with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WEDM) technology, determination of the primary gear parameters is discussed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chining method. Some constraint conditions on gear parameters are abnegated, which makes micro gear design more flexible. Based on gear mesh theory, the algorithm of generating gear tooth profiles is studied, which includes involute and non-involute curve segments. The phenomena of tooth profile interferences during gear mesh are analyzed, and a gear mesh simulation algorithm is designed. Based on ACIS, the WEDM oriented software for the design and mesh simulation of micro gears is developed, by which the modeling, mesh simulation and interference check can be implemented. An experiment is carried out to design and manufacture a pair of micro involute gears, and the proposed method is proved fea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micro gear tooth profile MODELING mesh simulation
下载PDF
参数化直线共轭内啮合泵齿廓设计方法 被引量:27
11
作者 魏伟锋 张广鹏 +1 位作者 杜真一 康宁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55,共7页
针对直线共轭内啮合泵齿廓设计,建立通用齿廓法线反转法求解共轭齿廓点数学模型,给出由啮合线求滑动率、啮合角、压力角的方法,揭示距离参数l对传动性能的影响规律;形成以齿厚系数k为参数的整体齿廓构成方法,提出重叠干涉的判定条件及... 针对直线共轭内啮合泵齿廓设计,建立通用齿廓法线反转法求解共轭齿廓点数学模型,给出由啮合线求滑动率、啮合角、压力角的方法,揭示距离参数l对传动性能的影响规律;形成以齿厚系数k为参数的整体齿廓构成方法,提出重叠干涉的判定条件及齿根、齿顶干涉的解决方案。建立流量脉动及困油特性模型,通过对直线共轭内啮合泵性能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类泵具有流量脉动小、不易困油等优势,为系统性解决直线共轭内啮合泵齿廓设计提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啮合齿轮泵 直线共轭齿廓 齿廓设计 齿轮啮合
下载PDF
渐开线非圆齿轮的齿廓曲线数学模型 被引量:46
12
作者 谭伟明 梁燕飞 +2 位作者 安军 陈就 宇野义幸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5-79,共5页
对于给定的非圆齿轮节曲线,借助于共轭齿条建立齿廓曲线的数学模型。根据渐开线齿轮齿廓成形原理,当共轭齿条分度线在非圆齿轮节曲线上作纯滚动,齿条的齿廓便在齿轮上包络出齿轮的齿廓。因此,首先建立了共轭齿条的数学模型和节曲线纯滚... 对于给定的非圆齿轮节曲线,借助于共轭齿条建立齿廓曲线的数学模型。根据渐开线齿轮齿廓成形原理,当共轭齿条分度线在非圆齿轮节曲线上作纯滚动,齿条的齿廓便在齿轮上包络出齿轮的齿廓。因此,首先建立了共轭齿条的数学模型和节曲线纯滚动模型,而后用啮合方程将这两个模型结合起来,经坐标变换后便在齿轮坐标系中获得了非圆齿轮齿廓曲线的数学模型。进一步用计算机图形仿真的方法获得椭圆齿轮的渐开线齿廓曲线图形,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该模型为非圆齿轮的加工刀具设计、数控加工程序设计以及轮齿强度分析等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圆齿轮 齿廓曲线 共轭齿条 纯流动 啮合方程 坐标变换 图形仿真
下载PDF
渐开线齿轮动力接触有限元分析及修形影响 被引量:31
13
作者 孙建国 林腾蛟 +1 位作者 李润方 刘文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7-59,共3页
在ANSYS软件中建立了标准渐开线齿轮与修形齿轮的动力接触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LS-DYNA的显式动力学计算方法,对不同转速下的齿轮副进行了动力接触分析,得出标准渐开线齿轮由于弹性变形导致较大的啮入冲击,齿轮修形后啮入冲击得到明... 在ANSYS软件中建立了标准渐开线齿轮与修形齿轮的动力接触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LS-DYNA的显式动力学计算方法,对不同转速下的齿轮副进行了动力接触分析,得出标准渐开线齿轮由于弹性变形导致较大的啮入冲击,齿轮修形后啮入冲击得到明显改善。齿轮啮合动力接触有限元仿真方法对合理确定齿轮修形量,减小齿轮动载荷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齿轮 修形 啮合冲击 显式动力学
下载PDF
齿廓修形斜齿轮副啮合刚度解析计算模型 被引量:17
14
作者 魏静 赖育彬 +2 位作者 秦大同 王刚强 林小燕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4-101,116,共9页
斜齿轮的轮齿误差是一个三维空间问题,其齿廓修形后啮合刚度的解析计算方法不同于直齿轮。改进了斜齿轮三维空间啮合线长度及位置计算方法,实现了斜齿轮啮合线长度及啮合位置的快速计算;根据力、变形分解原理和刚度/误差耦合关系,提出... 斜齿轮的轮齿误差是一个三维空间问题,其齿廓修形后啮合刚度的解析计算方法不同于直齿轮。改进了斜齿轮三维空间啮合线长度及位置计算方法,实现了斜齿轮啮合线长度及啮合位置的快速计算;根据力、变形分解原理和刚度/误差耦合关系,提出了一种考虑轴向变形以及齿廓修缘的斜齿轮啮合刚度解析计算模型;以一组斜齿轮副为例,研究了斜齿轮啮合刚度与啮合线长度在一个啮合周期内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齿廓修形参数对斜齿轮啮合刚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不仅可以准确快速地计算斜齿轮副啮合刚度,而且还可以确定最佳齿廓修形量,为斜齿轮的齿廓修形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齿轮 啮合刚度 齿廓修形 啮合线长度
下载PDF
微线段齿廓的形成原理及特性 被引量:53
15
作者 赵韩 梁锦华 +1 位作者 刘红雨 陈安适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11,共5页
介绍了微线段齿廓的形成原理,推导出了其齿条及齿轮的齿廓曲线方程,证明了该齿廓满足啮合基本定律且在啮合时有很多点的综合曲率为零,因而该齿廓有较好的啮合特性。根据齿廓曲线的计算公式,设计出了一个齿轮,并给出了部分数据和齿... 介绍了微线段齿廓的形成原理,推导出了其齿条及齿轮的齿廓曲线方程,证明了该齿廓满足啮合基本定律且在啮合时有很多点的综合曲率为零,因而该齿廓有较好的啮合特性。根据齿廓曲线的计算公式,设计出了一个齿轮,并给出了部分数据和齿廓图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齿廓曲线 微线段 啮合原理 形成原理
下载PDF
齿轮副动态啮合特性的接触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吴勇军 梁跃 +1 位作者 杨燕 王建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61-67,共7页
齿轮副动态啮合特性对齿轮系统振动机理研究及动态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它又与齿轮副啮合位置变化、受载弹性变形及滑动摩擦等因素密切相关。首先建立了精确的啮合齿轮副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综合考虑齿轮副连续弹... 齿轮副动态啮合特性对齿轮系统振动机理研究及动态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它又与齿轮副啮合位置变化、受载弹性变形及滑动摩擦等因素密切相关。首先建立了精确的啮合齿轮副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综合考虑齿轮副连续弹性啮合过程中多种影响因素的接触有限元分析方法。然后,利用该方法分别研究了考虑滑动摩擦、齿廓修形及时变刚度等因素的齿轮副低速和高速工况下连续弹性啮合过程的动态啮合特性。研究表明:该分析方法不但可以有效研究由滑动摩擦引起的节点冲击激励,以及齿廓修形设计对齿轮副啮入、啮出冲击激励的影响,而且还能有效分析具有时变刚度激励的齿轮副参数振动响应特性,可为齿轮副动态啮合特性分析提供有效的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副 动态啮合特性 接触有限元分析 滑动摩擦 齿廓修形 时变刚度
下载PDF
修形齿轮的最佳修形量和修形长度的确定 被引量:16
17
作者 唐增宝 钟毅芳 陈久荣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建立了齿轮动态分析的数学模型。在齿轮振动模型中考虑了轮齿刚度的变化、齿轮误差和齿廓修形,用数值法求解了振动微分方程式,计算出齿轮动态响应。在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齿轮动态性能优化数学模型,以齿轮动态性能最优为目标,采... 建立了齿轮动态分析的数学模型。在齿轮振动模型中考虑了轮齿刚度的变化、齿轮误差和齿廓修形,用数值法求解了振动微分方程式,计算出齿轮动态响应。在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齿轮动态性能优化数学模型,以齿轮动态性能最优为目标,采用优化设计方法,确定最佳齿廓修形量和修形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合刚度 齿轮 修形齿轮 修形量 测定
下载PDF
减速器弧齿锥齿轮动态啮合疲劳强度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源 韩旭 +1 位作者 叶南海 袁杰红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2-35,共4页
以某型直升机尾减速器的弧齿锥齿轮副为研究对象,基于其非线性有限元接触分析模型,在一个啮合周期内,对该齿轮副进行了连续动态啮合过程的仿真,研究了该型轮齿的动态啮合齿面接触和齿根弯曲疲劳性能.啮合过程仿真得到的齿面接触和齿根... 以某型直升机尾减速器的弧齿锥齿轮副为研究对象,基于其非线性有限元接触分析模型,在一个啮合周期内,对该齿轮副进行了连续动态啮合过程的仿真,研究了该型轮齿的动态啮合齿面接触和齿根弯曲疲劳性能.啮合过程仿真得到的齿面接触和齿根弯曲应力的变化规律符合轮齿实际动态啮合规律.疲劳过程仿真得到了疲劳寿命分布云图并判断出轮齿疲劳破坏主要发生在齿根受压侧的倒角区域,进而得到了经渗碳处理前后齿根疲劳破坏节点位置的疲劳寿命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强度 弧齿锥齿轮 动态啮合 齿面接触 齿根弯曲
下载PDF
不同形式齿廓偏差对直齿轮副振动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7
19
作者 常乐浩 刘更 +1 位作者 吴立言 贺朝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2-27,共6页
通过建立齿轮承载接触分析模型,计算了考虑齿面误差分布时齿轮的啮合刚度和综合啮合误差。综合考虑时变啮合刚度激励、误差激励和啮合冲击激励的影响,建立了直齿轮副弯扭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形式齿廓(中凸、中凹、正压力角、负压... 通过建立齿轮承载接触分析模型,计算了考虑齿面误差分布时齿轮的啮合刚度和综合啮合误差。综合考虑时变啮合刚度激励、误差激励和啮合冲击激励的影响,建立了直齿轮副弯扭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形式齿廓(中凸、中凹、正压力角、负压力角)偏差对系统振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中凹齿廓齿轮的振动最大;负压力角偏差齿轮作从动轮时振动仅次于中凹齿廓;在多数载荷条件下,正压力角偏差齿轮的振动要小于负压力角偏差齿轮,中凸齿廓齿轮具有比理想齿廓齿轮更小的振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出齿轮误差控制原则提供了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廓偏差 轮齿承载接触分析 啮合冲击 直齿轮 振动
下载PDF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廓齿轮齿根弯曲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肖望强 李威 李梅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0-575,共6页
推导出双压力角非对称渐开线齿轮系统全齿廓方程,以及在单、双齿啮合上、下界点处坐标和载荷角的计算公式,编制了相应的参数化程序.对实例的有限元分析表明非对称渐开线齿轮的齿根弯曲强度比对称齿轮有较大提高.计算结果揭示了由于时变... 推导出双压力角非对称渐开线齿轮系统全齿廓方程,以及在单、双齿啮合上、下界点处坐标和载荷角的计算公式,编制了相应的参数化程序.对实例的有限元分析表明非对称渐开线齿轮的齿根弯曲强度比对称齿轮有较大提高.计算结果揭示了由于时变啮合刚度的影响齿根弯曲应力在一个啮合周期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齿轮 齿廓 齿根弯曲应力 时变啮合刚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