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examination of the Temporal and Innocent Character of Li Dongyang’s Gediao Theory
1
作者 JI Xin-yuan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8年第11期1561-1569,共9页
Li Dongyang’s Gediao theory(格调说)advocates the style and tune of poetry,which has profound influences on later literati in the Middle and Later Ming Dynasty.This theory is the product of the time,put forward to com... Li Dongyang’s Gediao theory(格调说)advocates the style and tune of poetry,which has profound influences on later literati in the Middle and Later Ming Dynasty.This theory is the product of the time,put forward to complain about Taige style(台阁体)and to deal with the current problems under a subtle circumstance.It seems that Li Dongyang emphasized the metrics of poems,but in fact he aimed at putting renewed emphasis on the essence of Tao and the aesthetic pursuit of innocence and nature of poetry by Gediao theory.He ultimately proposed the functional activity of Qi as the method of expressing Tao and combined the tradition of poetry music to express human nature,which makes Gediao theory a temporal and innocent poetry the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 Dongyang gediao THEORY
下载PDF
江户理学诗学向格调诗学的转关:室鸠巢诗学思想析论
2
作者 周葵葵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5-80,共6页
江户前期日本诗坛以理学诗学为主流,朱子学派执掌诗坛,注重诗歌的教化功能。江户中叶,随着明代诗学的影响,格调派渐次成为日本诗坛之主调,儒学大家、杰出汉诗人室鸠巢的诗学观念虽亦主张“文以载道”“文随道至”,有着较浓厚的理学特色... 江户前期日本诗坛以理学诗学为主流,朱子学派执掌诗坛,注重诗歌的教化功能。江户中叶,随着明代诗学的影响,格调派渐次成为日本诗坛之主调,儒学大家、杰出汉诗人室鸠巢的诗学观念虽亦主张“文以载道”“文随道至”,有着较浓厚的理学特色,但他开始强调“诗文分体”,长于辨析文体,重视诗法诗艺,表现出“文”之自觉的取向,呈现出格调派诗学的特色。他的诗学思想较集中地反映了江户理学诗学向格调诗学的转关,考察这一诗学个案有助于厘清、勾勒江户诗学发展流变之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户时代 室鸠巢 理学诗学 格调派
下载PDF
“格调说”的调适演绎——以赵宧光著述为中心
3
作者 王雷超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2,共9页
“格调说”是明代诗学的理论内核之一,它的形成、发展贯穿了明代诗学进程的始终。晚明苏州文人赵宧光在其著述中,主张以声调释格调,开辟出一条恢复诗歌音乐美的“格调说”阐释路径。他将“格调说”运用到书法品评当中,采取以诗喻书的方... “格调说”是明代诗学的理论内核之一,它的形成、发展贯穿了明代诗学进程的始终。晚明苏州文人赵宧光在其著述中,主张以声调释格调,开辟出一条恢复诗歌音乐美的“格调说”阐释路径。他将“格调说”运用到书法品评当中,采取以诗喻书的方法,第一次系统论述了书学“格调说”的内涵。通过援书法拟格成调之思反哺复古诗学,赵宧光重新平衡了“格调说”内部的意义结构,使得日趋临摹泥古的“格调说”在晚明重新焕发出生机。赵宧光融通诗学与书学的新“格调说”,既与他兼具诗学批评家、音韵学家、书法家等多重身份密不可分,又根基于晚明至清代文艺思潮由复古走向通变的迁转,从而使其对“格调说”的调适演绎独树一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调说 调适演绎 赵宧光 复古 通变
下载PDF
论方东树对沈德潜诗论的继承与改造 被引量:3
4
作者 史哲文 许总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1-156,310,共6页
作为桐城派诗论家,方东树在清中期诗坛实有重要地位。在性灵、格调互为攻讦的背景下,方东树继承并改造沈德潜的格调说,既平亭冲突,更突显自身理论特点。在对待唐宋诗的态度、强调真情的体现、注重格律声响及主张诗歌反映社会现实等几个... 作为桐城派诗论家,方东树在清中期诗坛实有重要地位。在性灵、格调互为攻讦的背景下,方东树继承并改造沈德潜的格调说,既平亭冲突,更突显自身理论特点。在对待唐宋诗的态度、强调真情的体现、注重格律声响及主张诗歌反映社会现实等几个方面,对沈德潜诗论进行了发展与改造,以会通性、兼容性特点适应着清代学术倾向于总结整理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东树 沈德潜 桐城派 格调说
下载PDF
格调对神韵的兼容——从《清诗别裁集》选王士禛诗看沈德潜的“格调说”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8-502,共5页
清代,中国古代诗学四大流别呈现出相互接纳、融会的特点。沈德潜的"格调说"充分吸收了王士禛"神韵说"的部分特质,在审美追求上,既崇尚阔大朗健的气象,又表现出对"神韵"古淡、清远的美学风格的喜好。这是... 清代,中国古代诗学四大流别呈现出相互接纳、融会的特点。沈德潜的"格调说"充分吸收了王士禛"神韵说"的部分特质,在审美追求上,既崇尚阔大朗健的气象,又表现出对"神韵"古淡、清远的美学风格的喜好。这是因为古淡清远这一美学风范与文人阶层的理想和品格大体一致。另外,从艺术的表达方式上看,"格调"和"神韵"都追求不切,也就是不落实处。这种艺术表达方式,正可以沟通古淡清远和阔大朗健这两种看似不同的美学风貌。当然,沈德潜的"格调说"在融会"神韵说"的基础上,也坚持了自身的独立品格。在题材的选择上,沈德潜的"格调说"坚持对社会的关注。所以,在《清诗别裁集》中,沈德潜虽然以诗作入选数量的方式,肯定了"神韵说"倡导者王士禛诗坛盟主的地位,但他却不顾王士禛对五绝的偏好,大量地选取了王士禛创作的七绝,因为七绝这一体式与现实人生的关联更紧密。这样,沈德潜就以巧妙的方式把"神韵"王士禛改造成了"格调"王士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德潜 王士祺 《清诗别裁集》 格调 神韵
下载PDF
明代唐诗选本与“唐无五言古诗”之争 被引量:4
6
作者 岳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3-150,共8页
明代选家以选本的方式标举诗学观念、参与论争,通过对格调派、竟陵派等诗学流派的代表性选本的分析,可以见出陈子昂、韦应物、储光羲、王维、杜甫等唐代诗人五言古诗的选录和评点,是围绕李攀龙"唐无五言古诗"说的诗学论争中... 明代选家以选本的方式标举诗学观念、参与论争,通过对格调派、竟陵派等诗学流派的代表性选本的分析,可以见出陈子昂、韦应物、储光羲、王维、杜甫等唐代诗人五言古诗的选录和评点,是围绕李攀龙"唐无五言古诗"说的诗学论争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唐古与汉魏古诗的关系、唐古的接受和认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批评意义和学术价值,且对清代选本和诗学批评产生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选本 五言古诗 竟陵 格调
下载PDF
乾嘉朴学与乾嘉诗派的递变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明刚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5-39,共5页
任何诗歌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渊源,但其契机的深沉因素无不源于特定时代的特定学术文化背景。乾嘉朴学形成的同时,正是清代诗学发生蜕变的时期。乾嘉朴学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受其影响,乾嘉诗坛的"格调"说、"肌... 任何诗歌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渊源,但其契机的深沉因素无不源于特定时代的特定学术文化背景。乾嘉朴学形成的同时,正是清代诗学发生蜕变的时期。乾嘉朴学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受其影响,乾嘉诗坛的"格调"说、"肌理"说和"性灵"说,先后入主诗坛,它们随着乾嘉朴学的历史轨迹的演进而递变,体现出各自的独特追求和审美理想。学术研讨与文学流派的互动是这时期的一大文化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朴学 “格调” “肌理” 说“性灵”
下载PDF
吴镇诗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3
8
作者 冉耀斌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9-23,共5页
吴镇是清代中期陇右著名诗人 ,其诗学理论有许多真知灼见 ,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吴镇论诗主张“性灵” ,也强调学问的重要性 ;他还受到“格调说”的影响 ,坚持“风雅”的诗教原则。更为重要的是 ,吴镇还继承司马迁、欧阳修等人“发愤著... 吴镇是清代中期陇右著名诗人 ,其诗学理论有许多真知灼见 ,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吴镇论诗主张“性灵” ,也强调学问的重要性 ;他还受到“格调说”的影响 ,坚持“风雅”的诗教原则。更为重要的是 ,吴镇还继承司马迁、欧阳修等人“发愤著书”、“诗穷而后工”的思想 ,提出“穷乃工诗”的观点 ,同情下层文士 ,反对庙堂文人左右诗坛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镇 “性灵” “格调” “穷乃工诗”
下载PDF
明代复古派论格调与诗体关系
9
作者 李思涯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13,共3页
格调作为中国诗学重要的术语被明代复古派发挥使用,本身与文体关系密切,不仅是体的特征,而且也是体发展变化的表现,通过还可以辨析体之间的差别。同时代的另一重要诗学概念性灵却与体无关而与心学思想有关,比较二者差异,可以看出诗学术... 格调作为中国诗学重要的术语被明代复古派发挥使用,本身与文体关系密切,不仅是体的特征,而且也是体发展变化的表现,通过还可以辨析体之间的差别。同时代的另一重要诗学概念性灵却与体无关而与心学思想有关,比较二者差异,可以看出诗学术语的选用与特定文化精神内在的一致性。同样,与格调比照,诗学概念神韵与体关系也不大,却因而摆脱了诗体的束缚,成为更高位的诗学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调 性灵 神韵 文论
下载PDF
性灵与格调对抗视阈下的明代诗选——以《古今诗删》、《诗归》为中心
10
作者 岳进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20,共5页
从格调派独尊盛唐、推崇格调到性灵派倡导性灵、打破格套,在性灵与格调对抗的诗学语境下,明代诗选作为重要的批评方式和传播媒介,也参与不同流派与观念间的诗学论争,并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古今诗删》、《诗归》等具代表性的选... 从格调派独尊盛唐、推崇格调到性灵派倡导性灵、打破格套,在性灵与格调对抗的诗学语境下,明代诗选作为重要的批评方式和传播媒介,也参与不同流派与观念间的诗学论争,并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古今诗删》、《诗归》等具代表性的选本进行分析,发现它们之间既有对抗性,在才情与气格、大家正宗与无名之家等方面的评选差异,同时又存在共通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选 性灵 格调 竟陵 《诗归》
下载PDF
张谦宜格调诗学的构成与渊源
11
作者 黄卓颖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52,共9页
清初诗人张谦宜以格调论诗,内容主要围绕风格的评述、诗体的辨析以及诗法的建构三个方面展开。其中很多诗学观念与诗学精神都源于其师杨师亮、七子诗学以及山东地域诗学的影响。这一点已为学界所共知,但是,有关毛先舒与张谦宜的关联,却... 清初诗人张谦宜以格调论诗,内容主要围绕风格的评述、诗体的辨析以及诗法的建构三个方面展开。其中很多诗学观念与诗学精神都源于其师杨师亮、七子诗学以及山东地域诗学的影响。这一点已为学界所共知,但是,有关毛先舒与张谦宜的关联,却绝少发明。张谦宜格调诗学在审美理想、性情抒写、经典建构与雅化情怀上都与毛先舒的诗论有着紧密的承续或同构关系。实质上,张谦宜通过整合前代,以毛先舒的内向式审美纠正七子格调的叫嚣,以七子格调的重气力挽救毛先舒重韵致的疲软,从而建立起了一套讲究正大、陡健、匀称、紧致之美的新格调说。它不仅丰富了清初格调诗学的内容,同时也启发了后来诸多格调论者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谦宜 格调说 毛先舒 清代诗学
下载PDF
论沈德潜的宋诗观
12
作者 王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1-55,共5页
面对宋诗,清代"格调说"的盟主沈德潜表现出兼容并蓄的态度。他自言"未尝贬斥宋诗",编选了《宋金三家诗选》,对苏轼、陆游等宋代诗人大加赞赏。在《清诗别裁集》中,沈氏也选了不少有宋诗风格的作品。但同时,沈德潜... 面对宋诗,清代"格调说"的盟主沈德潜表现出兼容并蓄的态度。他自言"未尝贬斥宋诗",编选了《宋金三家诗选》,对苏轼、陆游等宋代诗人大加赞赏。在《清诗别裁集》中,沈氏也选了不少有宋诗风格的作品。但同时,沈德潜又坚定地保持着以唐诗为尊的立场。面对宋诗,沈德潜的根本态度是:宋诗可以存在,但只是在以盛唐为尊的基础上对诗坛的一种补充;宋诗也不是不可以学,但必须做出一定的限制,绝不能让学习宋诗成为诗坛的主流。总体来看,沈德潜之所以能成为清代"格调说"的盟主,原因之一正在于,他以较为合理的方式给宋诗以适度的生存空间,从而为盛唐之诗、为"格调"保留了更大、更确定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德潜 宋诗观 格调
下载PDF
王昶《湖海诗传》与格调派诗说之嬗变——以唐宋之争为中心
13
作者 夏勇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关于王昶辑《湖海诗传》是否承袭沈德潜诗学主张的问题,存在宗唐与宗宋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考察该书所收诗人诗作与相关评论,可知王昶诗学观实际上倾向于唐宋兼宗。这较之沈德潜的宗唐诗学观,有了相当大的不同。它反映出在沈德潜之后... 关于王昶辑《湖海诗传》是否承袭沈德潜诗学主张的问题,存在宗唐与宗宋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考察该书所收诗人诗作与相关评论,可知王昶诗学观实际上倾向于唐宋兼宗。这较之沈德潜的宗唐诗学观,有了相当大的不同。它反映出在沈德潜之后,以王昶为代表的格调派后继者诗学取向的深刻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昶 《湖海诗传》 沈德潜 格调派 唐宋之争
下载PDF
沈德潜“格调说”的审美特征
14
作者 孙敏明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3-15,19,共4页
“格调”是中国诗学的基本范畴,沈德潜“格调说”也是自成宗派的诗学主张。文章从美学的角度对沈德潜“格调说”的基本特征做出了分析。文章认为,“雄浑悲壮”、“形象蕴蓄”和“趋雅归正”是沈德潜“格调说”最显著的特征。
关键词 沈德潜格调 雄浑悲壮 形象蕴蓄 趋雅归正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发展与陈从周的贡献试探 被引量:12
15
作者 赖德霖 《建筑师》 2018年第5期15-22,共8页
20世纪中国园林美学研究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众多学者在法、变、境、情诸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明清以来中国园林美学的不同追求,即本文借用清代诗学理论所归纳的"肌理说""格调说""神韵说"和"性灵说... 20世纪中国园林美学研究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众多学者在法、变、境、情诸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明清以来中国园林美学的不同追求,即本文借用清代诗学理论所归纳的"肌理说""格调说""神韵说"和"性灵说"。陈从周以其对生命的热爱,对性灵的追求,在文学、艺术和建筑学诸多领域的精湛学识,对实地和遗存乐此不疲地探访,对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以及对园林营造的躬自实践,在所有这些方面的贡献尤其突出:他以诗法画理和实践经验入"肌理说",以诗词、戏曲品鉴补"格调说",在建筑界开园林"意境"品评之先,带动"神韵说"发展,并通过不遗余力地宣传中国园林的生命和情感表达,在中国园林美学的"性灵说"方面独树一帜,从法、变、境到情,揭示了中国园林美学的一个新境界,并代表了对于"诗意栖居"理想的一种东方式理解和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从周 中国园林美学 肌理说 格调说 神韵说 性灵说
下载PDF
王船山与明代格调派之诗学渊源
16
作者 朱新亮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7-162,共6页
学界一般认为王船山对明代格调派的复古模拟持批评态度并将其视为格调派诗学的对立面。细察可知,他们并非扞格冲突、形同冰炭的对立存在,贯穿明代三百年的格调派诗学对王船山实有不容忽略的深远影响。船山接受了格调派以体格、声调论诗... 学界一般认为王船山对明代格调派的复古模拟持批评态度并将其视为格调派诗学的对立面。细察可知,他们并非扞格冲突、形同冰炭的对立存在,贯穿明代三百年的格调派诗学对王船山实有不容忽略的深远影响。船山接受了格调派以体格、声调论诗的诗学传统,于唐诗观也基本与格调派崇唐抑宋的典范选择保持一致。船山诗学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应打破二元对立的简单思维模式,以更宽阔的眼光、更包容的态度去理解其诗学的多维内涵、丰富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格调派 体格声调 崇唐抑宋
原文传递
庄元臣文章学思想述论
17
作者 孙宗美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164-176,共13页
庄元臣是明代后期重要的文章学家之一,其文法理论研究涵盖论体文和八股时文两大领域.出于古文与时文相对照的视野,庄元臣论论体文首重立意,次以章法、句法、字法,论八股时文则重“格”而次以“意”,充分显示出对古文与时文行文差异的体... 庄元臣是明代后期重要的文章学家之一,其文法理论研究涵盖论体文和八股时文两大领域.出于古文与时文相对照的视野,庄元臣论论体文首重立意,次以章法、句法、字法,论八股时文则重“格”而次以“意”,充分显示出对古文与时文行文差异的体认.庄元臣所论时文“格”、“调”不同于明代复古派之“格调”论,其涵义主要是指文章意脉的安排布置,而非形式上的结构问题.庄元臣倡导文为“心声”、文贵“自然”的理念,同时又认为“法不可不知”,他运用历史发展眼光辩证地协调了“自然”与法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元臣 文法 格调 自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