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格非书写当代的独特方法
1
作者 张天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35-39,共5页
如何书写当代一直是作家们面临的难题,格非在其近年来的作品中,为我们展示了他处理这一问题的独特方法。剖析格非如何通过描写同类人物和同一地点在不同时代的变化,从纵向展示时代变迁,以及如何通过对不同人物、不同角落的拼图式描写,... 如何书写当代一直是作家们面临的难题,格非在其近年来的作品中,为我们展示了他处理这一问题的独特方法。剖析格非如何通过描写同类人物和同一地点在不同时代的变化,从纵向展示时代变迁,以及如何通过对不同人物、不同角落的拼图式描写,从横向书写当代中国。正是这些既属于同一精神脉络又各具特色的作品,让格非实现对当代的全景式、多角度、多层次的描摹,逐步搭建起当代“清明上河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非 小说 当代
下载PDF
危机时刻的存在之思——格非小说转型以来的主体问题考察
2
作者 吴亚丹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5期63-71,共9页
格非转型后小说中的主体存在之思,源自晚近三十年的文化环境、时代思想与知识人的精神危机,即废墟感、死亡意识、孤独感、怀疑精神所导出的虚无、焦虑心理。通过对主体诸种存在模式的解构与重构,格非展示了1980年代中后期以降人文知识... 格非转型后小说中的主体存在之思,源自晚近三十年的文化环境、时代思想与知识人的精神危机,即废墟感、死亡意识、孤独感、怀疑精神所导出的虚无、焦虑心理。通过对主体诸种存在模式的解构与重构,格非展示了1980年代中后期以降人文知识分子描述自我、确立自我的精神历程,以及主体对虚无、意义焦虑的克服和向内超越的自我救赎,其中凝聚着当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犬儒虚脱的精神症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非 写实 主体 存在危机 内在超越
下载PDF
追寻人类精神天空的高度、困惑与局限——关于格非《人面桃花》的研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丽军 刘雨 +8 位作者 国昊芳 佟小杰 张元珂 贺进 缪慧 王菲 孔铎 徐菲 孙琳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66-72,共7页
《人面桃花》是格非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锋文学转向较为成功的一部作品,展现了他在新世纪历史文化语境下对革命、性、乌托邦的新思考。本研讨在表达关于《人面桃花》独特审美阅读体验的基础上,主要讨论了格非在小说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借... 《人面桃花》是格非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锋文学转向较为成功的一部作品,展现了他在新世纪历史文化语境下对革命、性、乌托邦的新思考。本研讨在表达关于《人面桃花》独特审美阅读体验的基础上,主要讨论了格非在小说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与继承,分析了《人面桃花》悬疑解疑的结构方式、错位的爱情叙述和乌托邦理念,阐述了格非对人类内在精神的可贵追寻以及追寻所具有的精神高度、困惑与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非 《人面桃花》 传统文化 乌托邦
下载PDF
理想主义与人性建构——论“江南三部曲”中格非对乌托邦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9
4
作者 熊修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67,共10页
乌托邦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学主题。对当代乌托邦出路的探讨,在当前中国社会,具有理论认识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格非系列长篇小说"江南三部曲"表现了以陆氏家族三代人为主的一些理想主义者,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追求乌托邦的理想... 乌托邦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学主题。对当代乌托邦出路的探讨,在当前中国社会,具有理论认识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格非系列长篇小说"江南三部曲"表现了以陆氏家族三代人为主的一些理想主义者,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追求乌托邦的理想与实践,以及失败的最终命运,对中国理想主义者的乌托邦情结予以现代审视;对乌托邦的一些核心理念,比如平等和自由,予以辩证思考;对乌托邦的当代走向寄予期盼。当代社会人们对于乌托邦的展望,其实是对于人性复苏的期盼。抛弃虚幻的天国梦想,着眼当下人性建构,这是当代乌托邦的希望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非 江南三部曲 乌托邦 理想主义 人性
下载PDF
论格非玄学侦探小说中的弗洛伊德主义表征 被引量:1
5
作者 袁洪庚 《长江学术》 CSSCI 2020年第2期64-75,共12页
此文所述"玄学侦探小说"是指小说家兼文学教授格非出道伊始时涉及神秘事件破解的作品,亦称"文学性侦探小说",如《迷舟》(1987)、《褐色鸟群》(1988)等。与后来更倚重完整情节构建,力图反射式映照现实的作品相比,这... 此文所述"玄学侦探小说"是指小说家兼文学教授格非出道伊始时涉及神秘事件破解的作品,亦称"文学性侦探小说",如《迷舟》(1987)、《褐色鸟群》(1988)等。与后来更倚重完整情节构建,力图反射式映照现实的作品相比,这些被视为"先锋写作"的早期作品更注重折射式再现生活真谛。作者借助弗洛伊德主义,尤其是精神分析学说,发掘人物的隐秘欲望,引导读者探究他们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精神分析与侦探小说均以解谜为己任,均以呈现一个神秘事件肇始,以破解或搁置这个事件终结。因此格非借用侦探小说范式,在破解悬疑的过程中窥探人心之险恶,将犯罪归咎于人物内心欲望的勃发。社会因素则或隐而不见,或退居幕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非 侦探小说 欲望 弗洛伊德主义
下载PDF
质疑与批判:格非小说的反乌托邦叙事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景鹏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96-100,共5页
"乌托邦"本身就包含了两种意思,一种意思是人们理想中的美好家园,另一种意思是空想的不存在的国家。从《山河入梦》最后一章起,格非就开始质疑表面上看起来可以称之为"乌托邦"的花家舍人民公社。政治层面的不平等... "乌托邦"本身就包含了两种意思,一种意思是人们理想中的美好家园,另一种意思是空想的不存在的国家。从《山河入梦》最后一章起,格非就开始质疑表面上看起来可以称之为"乌托邦"的花家舍人民公社。政治层面的不平等和不自由、生活层面的不美好等,都是格非创作的着眼点。继而,在《春尽江南》中,当格非看到黑暗肮脏、混乱不堪的社会现实,便把乌托邦梦想埋进了内心深处,从各个方面对欲望乌托邦和社会乌托邦展开了无情的批判。这些包含着浓郁的反面乌托邦思想的叙述,可以称之为"反乌托邦叙事"。联系西方反乌托邦作家,与其经典反乌托邦小说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虽然他们选取的时间段不同、批判的着眼点不同,但从更深层面来看,二者的创作目的是相同的,无非是想告诉人们——乌托邦无论如何都是无法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托邦 反乌托邦叙事 叙事学 格非 山河入梦 春尽江南
下载PDF
欲望的幻象:格非小说中的乡村意象 被引量:2
7
作者 董学武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年第2期22-28,共7页
在格非早期表现乡村的小说中,树林、河流、梅雨是几个较常出现的意象,这些意象与人潜在的欲望有着某种同构关系。格非的小说正是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写,揭示了隐藏在乡村日常生活中欲望的复杂运作机制,即欲望是如何塑造了乡村日常生活形... 在格非早期表现乡村的小说中,树林、河流、梅雨是几个较常出现的意象,这些意象与人潜在的欲望有着某种同构关系。格非的小说正是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写,揭示了隐藏在乡村日常生活中欲望的复杂运作机制,即欲望是如何塑造了乡村日常生活形态并影响着乡村生活进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非 小说 乡村意象 欲望 幻象
下载PDF
格非播出系统格式解析及在转码软件中的应用
8
作者 陆毅 薛达新 卢丹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3-74,91,共3页
在目前播出系统设备的数字化改造中,通常采用格非MagiStream视频服务器构建硬盘播出系统,但是由于格非硬盘播出系统文件格式的特殊性,一些标准的MPEG-2文件无法直接在格非播出系统中播出,需要通过视频上载方式或格非上载软件的转码上传... 在目前播出系统设备的数字化改造中,通常采用格非MagiStream视频服务器构建硬盘播出系统,但是由于格非硬盘播出系统文件格式的特殊性,一些标准的MPEG-2文件无法直接在格非播出系统中播出,需要通过视频上载方式或格非上载软件的转码上传完成。为了提高播出系统的工作效率,在详细解析格非视频文件、音频文件和索引文件的基础上,找出了标准的MPEG-2视频文件和PCM音频文件与其的差异,并给出了播出系统节目素材转码软件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盘播出 格非系统 索引文件 转码
下载PDF
回望而回不去的乡村——评格非长篇小说《望春风》
9
作者 李明燊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7-72,共6页
格非长篇小说《望春风》是一次对乡村的告别,在近半个世纪的回望中,小说以乡民的视角呈现了历史浮沉下艰难匍匐的中国乡村。作为中国社会最显性、最广泛的存在,乡村总是在时代变革中充当着历史前进的牺牲品或是被时代所遗忘。《望春风... 格非长篇小说《望春风》是一次对乡村的告别,在近半个世纪的回望中,小说以乡民的视角呈现了历史浮沉下艰难匍匐的中国乡村。作为中国社会最显性、最广泛的存在,乡村总是在时代变革中充当着历史前进的牺牲品或是被时代所遗忘。《望春风》打碎了人们以往一切关于田园牧歌的幻想,以历史永恒的"变"为基点,阐释出中国乡村内核"常"的一面,见证了村庄逐渐消亡,终成为被历史和时代所遗弃的荒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春风》 格非 乡愁 中国乡村
下载PDF
论格非小说的当代经验
10
作者 李枫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4年第1期62-65,74,共5页
通过论述格非小说的独特写作风格及其对现实生活的关怀和对普通人的同情,解释了所谓的“当 代经验”其实是一种双重经验:它既是写作的经验,又是生活的经验;既是羡学经验,又是存在经验。
关键词 格非 经验 存在
下载PDF
李清照与宋代学士文化交游考
11
作者 晁霞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59-63,共5页
文人的交游活动与其文学创作密切相关。李清照是北宋著名的女词人,文化交游活动足足伴随了她的一生,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她的文学创作。在其广泛的文化交游活动中,李清照卓越的文学才华受到大学士晁补之、张耒等人的大力褒奖,并和同时代... 文人的交游活动与其文学创作密切相关。李清照是北宋著名的女词人,文化交游活动足足伴随了她的一生,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她的文学创作。在其广泛的文化交游活动中,李清照卓越的文学才华受到大学士晁补之、张耒等人的大力褒奖,并和同时代的很多学士都保持着持久而密切的联系。李清照文采的流布、诗名的拓展以及诗词的传播,其根本助力都离不开其广泛的文化交游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李格非 晁补之 文化交游
下载PDF
李清照爱国者形象的历史还原
12
作者 魏青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71-79,共9页
李清照无疑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以宋室南渡为界,前期她对北宋新旧两党之争有相当的警觉,后期她对南宋最高统治集团的妥协投降政策极为不满。这两个方面在她的各类作品中得以充分展现。然而,她毕竟是一个生活在900多年前的闺阁弱女子,她的... 李清照无疑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以宋室南渡为界,前期她对北宋新旧两党之争有相当的警觉,后期她对南宋最高统治集团的妥协投降政策极为不满。这两个方面在她的各类作品中得以充分展现。然而,她毕竟是一个生活在900多年前的闺阁弱女子,她的爱国主义自有其历史、阶级以及女性自我的局限性。我们既不能过分拔高她的爱国形象,借以提升她的历史地位,也不能低估乃至无视她的爱国思想的存在,而应当紧密结合她所处的时代、家世、遭遇等来评价其爱国主义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李格非 爱国者 历史还原 婉约词派
下载PDF
“隐身”与“乌托邦”的互文阐释——从“江南三部曲”到“隐身衣”看格非对乌托邦的追寻历程
13
作者 张雪飞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36-42,共7页
格非对乌托邦的追寻历程包含着他对人类精神价值意义的肯定与守护,继"江南三部曲"后,《隐身衣》依旧延续他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关照。在一系列的写作实验中,"乌托邦""隐身"成为作品中的核心意象。二者不仅... 格非对乌托邦的追寻历程包含着他对人类精神价值意义的肯定与守护,继"江南三部曲"后,《隐身衣》依旧延续他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关照。在一系列的写作实验中,"乌托邦""隐身"成为作品中的核心意象。二者不仅构成了小说的主题,并成为推动情节的原动力,借以激活小说的一切基本要素;除此之外,此二者之间亦或隐或显地互相阐发、彼此辉映,形成了互文阐释的文学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非 隐身 乌托邦 互文
下载PDF
苏轼与齐鲁名士晁补之李格非的交游
14
作者 刘乃昌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7-10,共4页
苏轼与两位山东名士的交游,现存的资料不多。本文讨论了他们交游的情况,收寻材料不遗余力,对苏轼研究颇有帮助。
关键词 苏轼 齐鲁名士 晁补之 李格非 交游
下载PDF
格非的转向和革新
15
作者 赵瑾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71-75,共5页
博尔赫斯小说中独特的叙事方式深深吸引了中国的作家们,催生了先锋派小说,选择格非作为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家,通过小说文本分析,发现他在接受博尔赫斯影响下,又结合本土文化的创作事实,使作品偏向现实,倚重传统,旨在呼吁装帧重于内容的... 博尔赫斯小说中独特的叙事方式深深吸引了中国的作家们,催生了先锋派小说,选择格非作为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家,通过小说文本分析,发现他在接受博尔赫斯影响下,又结合本土文化的创作事实,使作品偏向现实,倚重传统,旨在呼吁装帧重于内容的书籍市场对文本本身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非 现实 传统 重复
下载PDF
论《月落荒寺》中 “林宜生” 的叙事功能
16
作者 魏梦茹 汪杨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30-33,57,共5页
格非在新作《月落荒寺》中依旧保持着对知识分子人物形象的关注,书写着学院派知识分子在快速发展的商品消费文化时代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变迁。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林宜生不仅是小说情节的一部分,也为叙事提供了不竭的动力。通过林宜... 格非在新作《月落荒寺》中依旧保持着对知识分子人物形象的关注,书写着学院派知识分子在快速发展的商品消费文化时代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变迁。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林宜生不仅是小说情节的一部分,也为叙事提供了不竭的动力。通过林宜生,小说将人物与情节串联成一个整体,也见证了这些人物的命运浮沉。此外,林宜生还是小说神秘氛围的源头之一,是作者叙事意旨的转述者。作者通过对他的刻画,表露了对小人物精神和命运的关注及对时代的深刻审视与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落荒寺》 格非 林宜生 叙事功能
下载PDF
翩跹蝴蝶梦 浪漫桃花源——格非《人面桃花》的浪漫主义手法探析
17
作者 李阳 王远舟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9期129-130,共2页
浪漫主义的历史源远流长,上缘"庄周梦蝶",下至《桃花源记》,它作为一种表达方式,以其变形和虚幻的美感,成为古今文人冲破桎梏、追寻精神家园的首选方式。格非在《人面桃花》中继承了这一写作手法,并且融入了智者的思考、写作... 浪漫主义的历史源远流长,上缘"庄周梦蝶",下至《桃花源记》,它作为一种表达方式,以其变形和虚幻的美感,成为古今文人冲破桎梏、追寻精神家园的首选方式。格非在《人面桃花》中继承了这一写作手法,并且融入了智者的思考、写作的现代精神以及营造的亦真亦幻的氛围,通过再现主人公陆秀米传奇人生经历,开辟了求证人类梦想及其幻灭这一普遍精神难题的崭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非 浪漫主义 历史 梦想
下载PDF
“江南三部曲”的中国式虚构与抒情
18
作者 冯跃华 《三明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57-61,共5页
江南三部曲包含"虚构"与"抒情",在"写实"与"载道"的传统之外,接续了中国文学"虚构"与"抒情"的文学能力,且迥异于西方。在虚构技巧方面,江南三部曲自"写实"中生... 江南三部曲包含"虚构"与"抒情",在"写实"与"载道"的传统之外,接续了中国文学"虚构"与"抒情"的文学能力,且迥异于西方。在虚构技巧方面,江南三部曲自"写实"中生发出幻灭与诗意;在抒情风格方面,江南三部曲承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抒情传统,包括"红楼遗梦""纸上江南"两大文学传统。江南三部曲的"虚构"与"抒情"体现了格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这一深刻思考被深深地嵌于20世纪90年代文学创作的范式转换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三部曲 虚构 抒情 格非
下载PDF
论格非先锋小说的叙事结构
19
作者 马琼 《保山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80-83,共4页
在格非的先锋小说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叙事结构:"迷舟"式叙述、纯虚拟的叙事游戏和罗生门式的多重角度叙述。在格非笔下,生活是无中心的,存在是一个巨大的迷宫。他小说中的时间是碎片化的,是孤立的一个个瞬间,他不提供对生活... 在格非的先锋小说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叙事结构:"迷舟"式叙述、纯虚拟的叙事游戏和罗生门式的多重角度叙述。在格非笔下,生活是无中心的,存在是一个巨大的迷宫。他小说中的时间是碎片化的,是孤立的一个个瞬间,他不提供对生活的整体性认识,也无意于总结历史的客观规律,他对历史的表现,往往成为某种"戏仿"。他的小说往往传达出这样一种认识:人生充满偶然,意外造就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非 先锋小说 叙事结构
下载PDF
逃离与奔向——格非小说“逃离”主题论
20
作者 贾晓梅 《镇江高专学报》 2017年第2期28-30,34,共4页
作为由人类生存困境引发的创作主题,人物"逃离"在格非小说中得到了突出呈现。20世纪80年代西方文艺思潮的涌进和90年代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构成了格非小说"逃离"主题的重要创作背景。而对人物"逃离"模式... 作为由人类生存困境引发的创作主题,人物"逃离"在格非小说中得到了突出呈现。20世纪80年代西方文艺思潮的涌进和90年代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构成了格非小说"逃离"主题的重要创作背景。而对人物"逃离"模式和"奔向"之所的设置和探索,则反映了格非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深入思考和对现实社会的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非小说 生存困境 “逃离”主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