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nce of Stoichiometry and Molar Ratio of Barium Ferrite Thin Film Synthesized by Sol-gel on Alumina Substrate 被引量:2
1
作者 AliGhasemi M.R.Shams +2 位作者 A.Saatchi M.Salehi A.Hosseinpour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05B期1313-1315,共3页
Amorphous gels were processed with a varying Fe/Ba ratio of 11/5, 28/2, 10.5/1 in water and Solvent. Iron and barium nitrites with specific molar ratio was solved in water and slovent at 60°C for 3 hours until! a... Amorphous gels were processed with a varying Fe/Ba ratio of 11/5, 28/2, 10.5/1 in water and Solvent. Iron and barium nitrites with specific molar ratio was solved in water and slovent at 60°C for 3 hours until! a dark brown solution was prepared . The sols were introduced to substrate dropwise and spinning with 2000 rpm in 3 min was applied ; the work was repeated for 10 times and the samples were dried and sintered . The TGA analysis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heating rate of the samples; at temperature of 1150°c for one hour the final phase was attained . the thickness , uniformity , morphology and the composition were examined by SEM and XRD.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fabrication barium ferrite film of the molar ratio of Fe/Ba = 10.5/1 is much more suitable than other ratio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钡铁氧体 摩尔比率 氧化铝基片
下载PDF
Effect of (Ba+Sr)/Ti ratio on dielectric and tunable properties of Ba_(0.6)Sr_(0.4)TiO_3 thin film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
2
作者 朱伟诚 彭东文 +1 位作者 程晋荣 孟中岩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6年第B01期261-265,共5页
Ba0.6Sr0.4TiO3 (BST) thin films were fabricated on Pt coated Si (100) substrates by sol-gel techniques with molar ratio of (Ba+Sr) to Ti changing from 0.76 to 1.33. The effect of (Ba+Sr)/Ti ratio deviating from the st... Ba0.6Sr0.4TiO3 (BST) thin films were fabricated on Pt coated Si (100) substrates by sol-gel techniques with molar ratio of (Ba+Sr) to Ti changing from 0.76 to 1.33. The effect of (Ba+Sr)/Ti ratio deviating from the stoichiometry on microstructure, grain growth, dielectric and tunable properties of BST thin films were investigated. TiO2 and (Ba,Sr)2TiO4 were found as a second phase at the ratios of 0.76 and 1.33, respectively. The variation of the ratio reveals more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grain size in B-site rich samples than that in A-site rich samples. The dissipation factor decreases rapidly from 0.1 to 0.01 at 1 MHz with decreasing (Ba+Sr)/Ti ratio. The tunability increases with decreasing ratio from 1.33 to 1.05,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decreasing ratio from 1.05 to 0.76. The film with (Ba+Sr)/Ti ratio of 1.05 has a maximum tunability of 32% and a dissipation factor of 0.03 at 1 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0.6Sr0.4TiO3薄膜 溶胶-凝胶法 制备 (钡+锶)/钛配比 介电性质
下载PDF
烟炱分散型多功能黏指剂的合成与性能
3
作者 安文杰 王黎川 +3 位作者 张明辉 陈平勇 罗意 张创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112-118,I0004,共8页
以乙烯丙烯共聚物、马来酸酐、过氧化二叔丁基、防交联剂、乳化剂和胺化物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多功能分散型黏度指数改进剂.考察了乙丙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过程中接枝率和凝胶率的关系,分别从反应温度、单体马来酸酐和引发剂用量等方面分析... 以乙烯丙烯共聚物、马来酸酐、过氧化二叔丁基、防交联剂、乳化剂和胺化物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多功能分散型黏度指数改进剂.考察了乙丙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过程中接枝率和凝胶率的关系,分别从反应温度、单体马来酸酐和引发剂用量等方面分析了接枝率和凝胶率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提高接枝率和降低凝胶率的方法.结果表明,在引入防交联剂的条件下,反应的接枝率和凝胶率达到了较好的平衡,分别为2.8%和3.6%.所得产品具有优异的增稠能力、烟炱分散性能、烟炱磨损性能、抗氧化性能和剪切稳定性能,兼具黏度指数改进剂和无灰分散剂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丙橡胶 接枝率 凝胶率 防交联剂 烟炱
下载PDF
“关节粘连外洗方”凝胶贴膏的基质配比研究
4
作者 李海涛 王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9期91-94,共4页
目的 探索将关节粘连外洗方的外用洗剂剂型转变为凝胶贴膏,优选凝胶贴膏的最佳基质处方。方法 初步拟定凝胶贴膏的5种关键基质,对聚丙烯酸钠NP700、甘羟铝、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聚乙烯醇(PVA)、甘油这5种用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并以... 目的 探索将关节粘连外洗方的外用洗剂剂型转变为凝胶贴膏,优选凝胶贴膏的最佳基质处方。方法 初步拟定凝胶贴膏的5种关键基质,对聚丙烯酸钠NP700、甘羟铝、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聚乙烯醇(PVA)、甘油这5种用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并以成型贴膏的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等为考察指标进行判定。结果 从单因素考察中发现,当NP700合理用量范围在2%~15%,用量过低则膏体过软难以成型,无法涂布。当甘羟铝合理用量范围在0.03%~0.25%,用量增高则导致贴膏的初黏力和内聚力增高、剥离强度减少。当CMC-Na合理用量范围在0.5%~10%,随用量水平提高,则导致贴膏的初黏力明显增加和内聚力剥离强度减弱。当PVA合理用量范围在1%~6%,用量减少时贴膏不能成型,用量增多时贴膏初黏力增加、内聚力减弱。当甘油合理用量范围在28%~33%,用量过低则膏体偏硬,涂布出现硬块,用量过高则膏体过软,出现溢膏。结论 5种基质辅料均会对贴膏的各项指标造成明显影响,且作用并不相同,用量范围最终确定为:NP700(2%~15%)、甘羟铝(0.07%~0.25%)、CMC-Na(0.5%~10%)、PVA(1%~6%)、甘油(2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粘连外洗方 凝胶贴膏 基质配比
下载PDF
大豆蛋白稳定乳液油凝胶的制备及其在肉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卉 邵东旭 陈献达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3期131-136,共6页
以大豆蛋白为稳定剂,葵花籽油为油相,通过高速剪切乳化技术制备乳液油凝胶,研究载油量、大豆蛋白浓度和热处理时间对乳液油凝胶的影响,并将乳液油凝胶应用于肉糜中替代动物脂肪。结果表明:大豆蛋白颗粒可以承载体积分数达70%的油相,且... 以大豆蛋白为稳定剂,葵花籽油为油相,通过高速剪切乳化技术制备乳液油凝胶,研究载油量、大豆蛋白浓度和热处理时间对乳液油凝胶的影响,并将乳液油凝胶应用于肉糜中替代动物脂肪。结果表明:大豆蛋白颗粒可以承载体积分数达70%的油相,且在大豆蛋白浓度超过1%的条件下,能形成稳定的乳液油凝胶,其粒径随着大豆蛋白浓度的增加而略微变小。乳液油凝胶经80℃热处理后,粒径大小随加热时间基本不变,显示良好的热稳定性。流变分析表明乳液油凝胶的黏度随剪切速率升高而下降,不同加热时间下的储能模量均比损耗模量高,表明乳液形成了弹性的类凝胶网络,且加热处理45 min的乳液油凝胶黏弹性最为突出。肉糜经高温蒸煮后,肉糜蒸煮得率随乳液油凝胶替代比例的升高而提高,当乳液油凝胶完全替代猪油脂时,油脂和水分的渗出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乳化 乳液油凝胶 肉糜 替代比例
下载PDF
TEOS对有机硅基耐高温热控涂层的性能影响
6
作者 谢轩宇 曹茜 +1 位作者 曾鲜 程旭东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75-182,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组分有机硅基耐高温热控涂层的微观结构及光谱吸收/发射性能的演变规律,揭示涂层成分对涂层性能的影响机制。方法以正硅酸四乙酯、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基料原料,以TiO_... 目的研究不同组分有机硅基耐高温热控涂层的微观结构及光谱吸收/发射性能的演变规律,揭示涂层成分对涂层性能的影响机制。方法以正硅酸四乙酯、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基料原料,以TiO_(2)、云母为功能颜料,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有机、无机杂化得到一种耐高温热控涂层,并对涂层的物相、表面微观结构、光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所制得的热控涂层均具有较低的太阳吸收比以及较高的半球发射率,当TEOS物质的量比为8时,涂层具有最低的太阳吸收比和最高的半球发射率,其值分别为0.209和0.901。涂层在600℃高温下,Si—O—Si转变为SiO_(2),部分涂层表面出现微裂纹,但未与基体脱落。TEOS物质的量比为8的涂层经高温处理后的太阳吸收比最小,半球发射率最大,其值分别为0.169和0.894。结论室温固化后涂层的太阳吸收比和半球发射率与TEOS的含量有关,太阳吸收比随着TEOS含量的增多而减少,半球发射率随着TEOS含量增多而增大。并且涂层的热稳定性随着TEOS含量的增多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有机硅复合 溶胶-凝胶法 太阳吸收比 半球发射率 有机涂料
下载PDF
直链/支链比对青稞淀粉凝胶与消化性的影响
7
作者 石丽 王学兵 +5 位作者 孙若琪 刘永慧 田亚凝 王桐 王丽丽 王凤忠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27-1635,共9页
为深入探讨不同直链/支链比例对淀粉凝胶特性和消化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糯青稞和普通青稞品种,通过提取淀粉并复配制备直链/支链比例8%、14%、20%、25%的青稞淀粉,比较其在结晶结构、糊化特性、凝胶特性以及消化性方面的差异。结果表... 为深入探讨不同直链/支链比例对淀粉凝胶特性和消化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糯青稞和普通青稞品种,通过提取淀粉并复配制备直链/支链比例8%、14%、20%、25%的青稞淀粉,比较其在结晶结构、糊化特性、凝胶特性以及消化性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直链/支链比例未改变青稞淀粉的晶型,但直链/支链比例的增加降低了结晶度,使淀粉内部结构更紧密、双螺旋结构更稳定。同时,随着直链/支链比例的增加,淀粉糊化时的峰值黏度(3296~4226 mPa·s)逐渐降低、回生值(481.67~1604.33 mPa·s)逐渐增加。流变学结果表明,淀粉存在弱凝胶行为(G′>G″),淀粉凝胶的弹性行为增强会增加硬度和咀嚼度。消化特性方面,直链/支链比例的增加会增加抗性淀粉含量,降低快速消化淀粉含量、淀粉消化率和预估血糖生成指数。本研究结果对开发具有特定工业用途的功能性“定制”青稞淀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支链比例 晶体结构 糊化特性 凝胶特性 体外消化性
下载PDF
聚氨酯-有机硅杂化耐烧蚀隔热涂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8
作者 魏超 王海波 +6 位作者 田永丰 靳亮 沙伟华 李建飞 于丽 谈珍 杨晶雯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48,共7页
为研制高速飞行器外壳体用轻量化耐烧蚀隔热涂料,以苯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硅溶胶、自制多支化聚氨酯预聚物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聚氨酯-有机硅杂化树脂,并复配改性陶瓷微珠、云母粉、滑石粉和助剂制备耐烧... 为研制高速飞行器外壳体用轻量化耐烧蚀隔热涂料,以苯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硅溶胶、自制多支化聚氨酯预聚物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聚氨酯-有机硅杂化树脂,并复配改性陶瓷微珠、云母粉、滑石粉和助剂制备耐烧蚀隔热涂料。测试了聚氨酯-有机硅杂化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羟值,用热重分析仪和扫描电镜表征了聚氨酯-有机硅杂化树脂的结构;研究了多支化聚氨酯预聚物用量、颜基比、改性陶瓷微珠用量、固化工艺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支化聚氨酯预聚物占甲组分质量30%时,聚氨酯-有机硅杂化树脂综合性能最优;颜基比为0.6、改性陶瓷微珠用量占颜填料质量15%时,涂层的拉伸强度为5.0 MPa,断裂伸长率为41%,密度为0.71 g/cm^(3),导热系数为0.15 W/(m·K),涂层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及耐烧蚀性能,同时可室温和高温固化,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有机硅 溶胶-凝胶法 杂化 颜基比 耐高温烧蚀 隔热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丙烯酸聚合深度处理水产养殖尾水低浓度氨氮
9
作者 陈思佳 陈铭 +3 位作者 刘嘉璇 杨国钻 吴桐 郑凯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39-41,共3页
选择氧化石墨烯和丙烯酸为主要原料,在引发剂和交联剂作用下,通过超声波作用,在50~55℃下,聚合反应得到凝胶产品;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样品的溴化钾压片,分析结果表明,吸附剂上有仍然键连有羟基、羰基。选择水产养殖水中的氨氮1~5 mg/... 选择氧化石墨烯和丙烯酸为主要原料,在引发剂和交联剂作用下,通过超声波作用,在50~55℃下,聚合反应得到凝胶产品;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样品的溴化钾压片,分析结果表明,吸附剂上有仍然键连有羟基、羰基。选择水产养殖水中的氨氮1~5 mg/L为研究参考目标,体积选择20 mL,加入吸附季吸附剂湿重0.5 g, 16 h后,去除率大于等于91%,处理后出水氨氮浓度小于0.5 mg/L,满足地表水一级排放标准。pH对吸附量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大于9有利于吸附,此时,氨水的分布系数大于98%,此时溶液中主要存在的是氨水;吸附饱和后的凝胶通过0.1 mol/L的氯化钠可以实现良好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凝胶 吸附 分布系数 氨氮去除率
下载PDF
Copper base materials prepared by gel-casting process 被引量:7
10
作者 LIU Weihua JIA Chengchang SHI Yantao HAN Yuepeng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8-82,共5页
Gel-casting process was developed as a new molding process in the field of copper base powder metallurgy to manufacture metal parts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and complex shapes.Through changing the parameters of gel-... Gel-casting process was developed as a new molding process in the field of copper base powder metallurgy to manufacture metal parts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and complex shapes.Through changing the parameters of gel-casting process,such as dispersant and solid loading,the corresponding effects on the rheology of Cu slurries,molding and sintering behaviors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iscosity of Cu slurries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with an increase in dispersant.The most appropriate solid loading was found to be 61% and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was 910°C in these experiments.After the optimization of parameters of gel-casting process,copper composite parts with relatively high density and better properties we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l-CASTING Cu powder metallurgy RHEOLOGY drying rate shrinkage ratio
下载PDF
热诱导-自组装大豆蛋白凝胶结构与功能特性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秀清 邓筱琪 +2 位作者 李良 雷文华 朱颖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3-292,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11S/7S比例大豆蛋白热诱导凝胶结构与功能特性的关系。方法配比不同11S/7S比例蛋白分散液,在100℃下对其热诱导凝胶化,对其蛋白二级结构、Zeta电位、粒径、表面疏水性、浊度、凝胶流变学、质构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随着11S... 目的研究不同11S/7S比例大豆蛋白热诱导凝胶结构与功能特性的关系。方法配比不同11S/7S比例蛋白分散液,在100℃下对其热诱导凝胶化,对其蛋白二级结构、Zeta电位、粒径、表面疏水性、浊度、凝胶流变学、质构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随着11S/7S蛋白比例从0.5/1.0增加到3.0/1.0,蛋白凝胶的粒径增大到原来的1.91倍、二硫键含量从3.463μmol/g增大到6.551μmol/g(1.81倍)、表面疏水性减少了1/5。二级结构中β-折叠增加、α-螺旋减少以及Zeta电位绝对值的增加均与11S所占比例呈正相关;流变学频率扫描结果显示11S蛋白占比越高,凝胶的储能模量G′值越高,凝胶硬度也显著增加了43.2%。凝胶硬度与二硫键含量、表面疏水性的相关性系数绝对值分别是0.946和0.789。结论大豆蛋白热诱导凝胶中,11S蛋白比例增多,更多的二硫键形成促进了蛋白结构发生重排,疏水基团进一步掩埋形成紧密的凝胶网络结构。蛋白凝胶巯基及二硫键含量变化代表凝胶结构状态改变,二硫键含量越多,凝胶网络结构越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S/7S蛋白比例 热处理 二硫键 流变学 凝胶强度
下载PDF
PVA纤维橡胶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观特征分析
12
作者 曾磊 杨涛 马林玲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25-133,共9页
为探究PVA纤维对橡胶混凝土力学性能和界面微观特征的影响,通过轴心抗压试验和抗折试验对不同纤维掺量下橡胶混凝土的破坏形态、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技术(EDS)对其微观形貌和界面过... 为探究PVA纤维对橡胶混凝土力学性能和界面微观特征的影响,通过轴心抗压试验和抗折试验对不同纤维掺量下橡胶混凝土的破坏形态、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技术(EDS)对其微观形貌和界面过渡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入PVA纤维可以有效缓解橡胶混凝土强度的衰减趋势,最佳掺量控制在1%左右,试件抗压破坏模式由脆性破坏转变为延性破坏,应力应变曲线下降段更加平缓。橡胶颗粒减小了混凝土界面受荷面积,改变了集料与水泥基体界面处的元素含量,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掺入PVA纤维会降低橡胶混凝土的Ca/Si比值,较基准混凝土降低幅度为5%~10%,界面黏接处C-S-H的生成量有所提高,有效地改善了橡胶混凝土内部界面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H凝胶 钙硅元素含量比 界面过渡区 孔隙结构
下载PDF
硅铝型铁尾矿粉的无熟料固结性能及水化机理 被引量:4
13
作者 安树好 刘娟红 +1 位作者 张月月 王洪江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178,共7页
为探究磨细铁尾矿粉在无熟料体系中的固结性能,以硅铝型铁尾矿为主体材料,掺配钙、硫、硅校正材料,在磨细比表面积约为1 000 m2/kg时,使铁尾矿粉获得无熟料高强度固结效果.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同步热分析仪(D... 为探究磨细铁尾矿粉在无熟料体系中的固结性能,以硅铝型铁尾矿为主体材料,掺配钙、硫、硅校正材料,在磨细比表面积约为1 000 m2/kg时,使铁尾矿粉获得无熟料高强度固结效果.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同步热分析仪(DSC-TG)测试技术及化学滴定方法,分析了固结体中水化产物的种类、含量及微观形貌,研究了无熟料固结材料的水化机理.结果表明:当钙、硫、硅校正材料总占比为40%,且三者之间质量比为20∶5∶15时,利用铁尾矿细磨过程中矿物表面晶格畸变形成的非晶质层成分与校正材料之间的水化反应及产物协同效应,能够获得28 d强度为52.08 MPa的固结体;水化过程中,钙矾石(AFt)的快速生成为硬化浆体提供了早期强度,水化硅酸钙(C-S-H)是稳定固结体后期强度的保证,1/7~1/5的晶胶比确保了固结体强度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粉 无熟料固结 非晶质层 水化机理 晶胶比
下载PDF
鱿鱼与白鲢鱼混合比例对鱼糜制品凝胶特性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张晓慧 郭全友 +3 位作者 包海蓉 郑尧 杨絮 魏帮鸿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3-810,共8页
为了改善鱿鱼与白鲢鱼混合鱼糜制品的凝胶特性,本研究通过鱼糜制品的感官评价、凝胶强度、持水性、白度、水分分布、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电泳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等指标,分析鱿鱼与白鲢鱼混合比例对鱼糜制品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鱿鱼... 为了改善鱿鱼与白鲢鱼混合鱼糜制品的凝胶特性,本研究通过鱼糜制品的感官评价、凝胶强度、持水性、白度、水分分布、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电泳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等指标,分析鱿鱼与白鲢鱼混合比例对鱼糜制品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鱿鱼与白鲢鱼混合比例为3∶4时,凝胶特性最好,其中鱼糜凝胶的凝胶强度及持水性较混合比例为5∶2时分别提高了42.74%和2.93个百分点;感官评价总分、白度值显著高于其他混合比例(P<0.05),分别为76.3和72.3,不易流动水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混合比例(P<0.05),且该比例下鱼糜凝胶网络结构致密均一,对水分的束缚能力强。肌原纤维蛋白电泳结果显示,混合比例为3∶4时,肌球蛋白重链交联程度高,形成了大分子聚集体。综上,当鱿鱼与白鲢鱼混合比例为3∶4时,可明显改善混合鱼糜制品的凝胶品质。本研究结果为提高鱿鱼鱼糜制品的凝胶品质及生产研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鱿鱼 白鲢鱼 凝胶特性 混合比例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膨化鱼糜制品料坯配方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蕾 王金厢 +4 位作者 李学鹏 励建荣 杨青 位正鹏 季广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2-202,共11页
以冷冻鱼糜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淀粉种类、淀粉添加量、食盐添加量、膨松剂添加量、蛋清粉添加量对微波膨化鱼糜制品料坯的凝胶强度、膨化度、质构特性、感官评分的影响;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确定影响料坯品质的关键... 以冷冻鱼糜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淀粉种类、淀粉添加量、食盐添加量、膨松剂添加量、蛋清粉添加量对微波膨化鱼糜制品料坯的凝胶强度、膨化度、质构特性、感官评分的影响;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确定影响料坯品质的关键因素,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方差分析优化了微波膨化鱼糜制品料坯的最佳配方。结果显示,最适合添加到微波膨化鱼糜制品料坯中的淀粉种类是糯米淀粉,食盐添加量、糯米粉添加量和复配膨松剂添加量是影响料坯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微波膨化鱼糜制品料坯的最佳配方为:以鱼糜质量为基准,食盐添加量2.16%、糯米粉添加量6.26%、复配膨松剂添加量0.49%、蛋清粉添加量0.9%,在此条件下料坯的凝胶强度为16729.33±270.72 g·mm,感官评分为85.8±0.84,与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为新型鱼糜制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优化 微波膨化鱼糜制品 料坯配方 凝胶强度 膨化度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石膏基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16
作者 陈梦成 梅祖瑄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25-31,共7页
基于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以陶瓷粉掺量5%~15%、普通硅酸盐水泥掺量10%~20%、生石灰掺量5%~15%为考虑因素,通过Design-Expert 8.0.6软件设计三因素三水平试验,探究各因素对龄期为7,28 d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的影响。... 基于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以陶瓷粉掺量5%~15%、普通硅酸盐水泥掺量10%~20%、生石灰掺量5%~15%为考虑因素,通过Design-Expert 8.0.6软件设计三因素三水平试验,探究各因素对龄期为7,28 d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的影响。通过二次回归拟合模型方差分析各因素对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的显著性,确定各因素掺量影响程度大小和最优配合比。结果表明:陶瓷粉和水泥的掺量对7,28 d抗压强度影响具有极显著性,生石灰次之;陶瓷粉掺量对软化系数具有显著性,生石灰次之,水泥最次。最优配合比为:陶瓷粉掺量10.88%、水泥掺量15.51%、生石灰10.65%,通过试验验证预测误差不超过10%。研究成果为进一步优化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的施工性、自保温性、耐久性提供了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 响应曲面法 陶瓷粉 最优配合比
下载PDF
仿生壶腹嵴胶质的制备及杨氏模量的测量
17
作者 秦永斌 王先进 +2 位作者 王智 姜亚妮 边义祥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33,93,共7页
为保证采用仿生半规管实体模型研究前庭功能紊乱问题时的测量精度,通过加热—冷冻—解冻法制备了聚乙烯醇/明胶(PVA/GEL)仿生壶腹嵴胶质共混水凝胶膜,并且研究了其微观结构、密度以及黏弹特性。SEM结果表明,“冷冻法”制备的PVA/GEL水... 为保证采用仿生半规管实体模型研究前庭功能紊乱问题时的测量精度,通过加热—冷冻—解冻法制备了聚乙烯醇/明胶(PVA/GEL)仿生壶腹嵴胶质共混水凝胶膜,并且研究了其微观结构、密度以及黏弹特性。SEM结果表明,“冷冻法”制备的PVA/GEL水凝膜成膜性好、结构致密并且表面光滑。密度测试与XRD测试结果表明,PVA/GEL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同时共混水凝膜密度(ρ≈1 g/cm^(3))与人体壶腹嵴胶质密度一致,并且与水接触后仍可以保持稳态。设计并且采用图像跟踪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PVA与GEL的质量比为6∶1时,PVA/GEL膜的泊松比为0.479916,杨氏模量为86.449 Pa,膜的硬度低、易变形、弹性形变性能最佳。因此,质量比为6∶1的水凝膜力学性能与人体壶腹嵴胶质相似,可应用于仿生半规管实体模型中,研究前庭功能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规管 壶腹嵴胶质 PVA gel 水凝胶膜 泊松比 杨氏模量
下载PDF
溶胶中Ti和Si物质的量比对TiO_(2)-SiO_(2)涂膜耐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贠柯 张澄 +5 位作者 杨旭 毕成 刘金娥 鲁元 王允威 任洋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19,26,共8页
为提升20^(#)钢板的耐腐蚀性,采用溶胶凝胶法在20^(#)钢板表面制备了TiO_(2)-SiO_(2)涂膜,研究了溶胶中Ti与Si物质的量比对涂膜制备及其耐腐蚀性的影响规律。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涂膜的表面微观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表征... 为提升20^(#)钢板的耐腐蚀性,采用溶胶凝胶法在20^(#)钢板表面制备了TiO_(2)-SiO_(2)涂膜,研究了溶胶中Ti与Si物质的量比对涂膜制备及其耐腐蚀性的影响规律。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涂膜的表面微观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表征涂膜的晶体结构,采用能谱仪测定涂膜表面化学成分,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涂膜对亚甲基蓝的降解作用等。结果表明:溶胶中Ti与Si物质的量比对20^(#)钢板表面润湿性、有机物降解性和耐腐蚀性的影响很大。随着TiO_(2)-SiO_(2)涂膜中SiO_(2)成分的增加,材料由亲水性向疏水性转变,同时其耐腐蚀性提升,当溶胶中Ti与Si物质的量比为1∶1时,制备的TiO_(2)-SiO_(2)涂膜拥有最优的耐腐蚀能力,经95℃的3.5%NaCl溶液浸泡48 h后,涂覆有TiO_(2)-SiO_(2)膜层的20^(#)钢样品未被腐蚀,几乎保持浸泡前的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20^(#)钢 TiO_(2)-SiO_(2)涂膜 物质的量比 耐腐蚀性
下载PDF
一种纳米乳凝胶材料及护理应用效果研究
19
作者 杨玲 唐强 《粘接》 CAS 2023年第8期75-78,共4页
针对传统烫伤药物化学药物较多,不良反应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辣木籽油纳米乳烫伤凝胶的制备。试验对凝胶的配比进行优化,然后对优化配比后凝胶促烫伤愈合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肉豆蔻酸异丙酯(IPM)为油相,吐温80为乳化剂,无水... 针对传统烫伤药物化学药物较多,不良反应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辣木籽油纳米乳烫伤凝胶的制备。试验对凝胶的配比进行优化,然后对优化配比后凝胶促烫伤愈合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肉豆蔻酸异丙酯(IPM)为油相,吐温80为乳化剂,无水乙醇为助乳化剂,卡波姆940为凝胶水基质制备的辣木籽油纳米乳凝胶性能最佳。以此配比制备的辣木籽油纳米乳凝胶,常温情况下为淡黄色胶状凝胶剂,平均黏度约为235 Pa·s,无论是单次涂抹还是多次涂抹,皮肤表面均无红斑或水肿现象出现,对皮肤不产生刺激性。用于小鼠烫伤伤口21 d后,小鼠烫伤伤口愈合率约为98%,创面痂皮完全脱落,愈合创面的表面较为光滑,表皮覆盖住大部分创口,表现出良好的促伤口愈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愈合 辣木籽油纳米乳凝胶 配比优化 效果检测
下载PDF
CaO-SiO_(2)-H_(2)O水热反应的物相变化和物理性能研究
20
作者 王云摇 刘贺贺 +1 位作者 李叶青 余松柏 《中国水泥》 CAS 2023年第S01期84-93,共10页
本文研究了钙硅比、压蒸温度、保温时间、成型压力和水固比,对CaO-SiO_(2)-H_(2)O体系物相变化和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内标法确定物相含量。压制成型的试件在Ca/Si比约为0.666,180℃压蒸8h,可获得最优的干燥强度。Ca/Si比、温度过低,保... 本文研究了钙硅比、压蒸温度、保温时间、成型压力和水固比,对CaO-SiO_(2)-H_(2)O体系物相变化和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内标法确定物相含量。压制成型的试件在Ca/Si比约为0.666,180℃压蒸8h,可获得最优的干燥强度。Ca/Si比、温度过低,保温时间过短,石英的反应量偏低,强度降低;Ca/Si比过高会形成晶态的C_(2)SH,温度过高会形成较多的晶态托贝莫来石和硬硅钙石,对强度不利。压蒸温度从180℃提升至220℃,水化硅酸钙形貌从片状、层状、板状逐渐向棒状、纤维状转变。压制成型试件(水固比0.18)含水少,反应过程中传质受阻,其主要产物为非晶态的C-S-H凝胶,占比约70%,托贝莫来石占比不到3%,由此可知,对于模压法钙硅压蒸制品,非晶态水化硅酸钙为强度的主要影响者,而非托贝莫来石。提升水固比可有效促进托贝莫来石和硬硅钙石的结晶。无论何种配比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压蒸试件,饱水后强度仅为干燥强度的36%~8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H凝胶 强度 温度 钙硅比 保温时间 成型压力 水固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