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莲藕淀粉糊化温度的测定 被引量:10
1
作者 项丽霞 田翠华 +1 位作者 李洁 王清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3-64,67,共3页
对莲藕糊化温度的三种测定方法展开比较,得出偏光十字消失法测得莲藕淀粉的糊化温度为63.8~71.8℃,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DSC)测得糊化温度为63.5~74.7℃,动态流变仪法测得糊化温度为60.1~66.2℃。得出结论:在一般的实验室里,品种相同... 对莲藕糊化温度的三种测定方法展开比较,得出偏光十字消失法测得莲藕淀粉的糊化温度为63.8~71.8℃,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DSC)测得糊化温度为63.5~74.7℃,动态流变仪法测得糊化温度为60.1~66.2℃。得出结论:在一般的实验室里,品种相同的情况下,应用偏光十字消失法是较为准确且经济的测定方法;如果条件允许,动态流变仪法是相对精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糊化温度 测定 莲藕淀粉
下载PDF
莲藕淀粉的糊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田翠华 严守雷 +2 位作者 李洁 彭光华 王清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9-32,共4页
以莲藕淀粉为原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动态流变仪对莲藕淀粉糊化特性进行系统研究并探讨了莲藕淀粉的糊化机理。通过测定莲藕淀粉糊的润胀特性、碘蓝值和酶解力的变化及晶体崩解变化综合分析了淀粉的糊化过程。莲藕淀粉糊化的本质是淀... 以莲藕淀粉为原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动态流变仪对莲藕淀粉糊化特性进行系统研究并探讨了莲藕淀粉的糊化机理。通过测定莲藕淀粉糊的润胀特性、碘蓝值和酶解力的变化及晶体崩解变化综合分析了淀粉的糊化过程。莲藕淀粉糊化的本质是淀粉颗粒的润胀、晶体的崩解和直链淀粉的释放。莲藕淀粉在过量水分下糊化形成以直链淀粉溶液为连续相和以支链淀粉颗粒或团块为分散相的多相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 淀粉 糊化特性
下载PDF
莲藕淀粉糊化温度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洁 田翠华 +1 位作者 项丽霞 王清章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0-72,93,共4页
采用三种方法对莲藕糊化温度进行测定,实验显示:偏光十字消失法测得莲藕淀粉的糊化温度为63.8~71.8℃,该法操作简便,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一定的准确性;动态流变仪法测得糊化温度为60.1~66.2℃,准确性高,重现性好,测得的糊化温度范围较... 采用三种方法对莲藕糊化温度进行测定,实验显示:偏光十字消失法测得莲藕淀粉的糊化温度为63.8~71.8℃,该法操作简便,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一定的准确性;动态流变仪法测得糊化温度为60.1~66.2℃,准确性高,重现性好,测得的糊化温度范围较小,是相对精确的方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DSC)图谱法测得糊化温度为63.5~74.7℃,温度范围相对较大,并可以较全面地反映淀粉的糊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糊化温度 测定 莲藕淀粉
下载PDF
莲藕淀粉的晶体特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洁 田翠华 王清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0-52,共3页
提取莲藕淀粉,对天然淀粉及糊化、存放过程中不同状态下的莲藕淀粉的结晶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天然莲藕淀粉的晶体结构为B型,直链淀粉为V型,支链淀粉无晶体结构;糊化过程中淀粉晶体崩解,随着糊化时间的延长,出现微小结晶;存放过程... 提取莲藕淀粉,对天然淀粉及糊化、存放过程中不同状态下的莲藕淀粉的结晶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天然莲藕淀粉的晶体结构为B型,直链淀粉为V型,支链淀粉无晶体结构;糊化过程中淀粉晶体崩解,随着糊化时间的延长,出现微小结晶;存放过程中淀粉糊和淀粉胶均比较稳定,结晶度仅有微小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淀粉 糊化 结晶
下载PDF
不同生长期木薯块根淀粉糊化特性的差异 被引量:6
5
作者 古碧 林莹 +1 位作者 李凯 代道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2期334-338,共5页
对木薯品种(系)SC8、南植199、C869、D346和E632在6~11个月生长期的块根淀粉糊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木薯的含粉量随生长期的延长呈先增后减趋势,不同品种的变化拐点各不相同;直链淀粉含量随生长期变化趋势因品种而异,表现出显著... 对木薯品种(系)SC8、南植199、C869、D346和E632在6~11个月生长期的块根淀粉糊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木薯的含粉量随生长期的延长呈先增后减趋势,不同品种的变化拐点各不相同;直链淀粉含量随生长期变化趋势因品种而异,表现出显著的品种效应和生长期差异性;峰值粘度在生长期为8个月后随生长期的延长而增加,其值与鲜薯含粉率、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木薯淀粉糊化温度的生长期差异性显著,且变化趋势因品种的差异而略有不同,它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木薯淀粉恩氏粘度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生长期 糊化特性 含粉率 糊化温度 粘度
下载PDF
市场上常见品牌藕粉的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于相丽 高慧霞 王梦丹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7期194-197,共4页
本试验采用自制藕粉为对照,对从市场上购买的10种不同品牌藕粉样品进行真假鉴定。结果表明:综合观感识别、显微镜观察、糊化温度测定、色素检查等结果,只有样品1(产地湖北洪湖)和样品3(产地江西抚州)纯度达到国家标准。
关键词 藕粉 糊化温度 淀粉含量 真假鉴定
下载PDF
不同品种莲藕淀粉与全粉颗粒形态及品质特性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顾晓敏 杨海龙 +3 位作者 韩延超 牛犇 陈杭君 郜海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95-101,共7页
以6个不同品种莲藕为原料,在分别制备淀粉和全粉基础上,研究莲藕淀粉、全粉的颗粒形态、糊化特性、热学特性及质构特性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莲藕淀粉颗粒表面光滑,无裂痕,多数呈短棒状,少数为椭圆形,部分淀粉颗粒表面有凹陷;莲藕全粉表... 以6个不同品种莲藕为原料,在分别制备淀粉和全粉基础上,研究莲藕淀粉、全粉的颗粒形态、糊化特性、热学特性及质构特性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莲藕淀粉颗粒表面光滑,无裂痕,多数呈短棒状,少数为椭圆形,部分淀粉颗粒表面有凹陷;莲藕全粉表面粗糙且形状不规则。除"鄂莲1号"外,其余5个不同莲藕淀粉与全粉亮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但淀粉透明度高于全粉。莲藕淀粉起始糊化温度与焓变值均高于莲藕全粉,‘杭州黄荷头’淀粉颗粒糊化最高,为63.9℃,‘鄂莲6号’全粉糊化温度最低,为55.0℃。莲藕淀粉膨胀性能与热糊稳定性较好,莲藕全粉冷糊稳定性较好。莲藕淀粉咀嚼性、延展性整体低于莲藕全粉,弹性、硬度基本相同,但是‘鄂莲1号’全粉咀嚼性、延展性均高于其他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 品种 淀粉 全粉 颗粒形态 糊化特性 热学特性 质构特性
下载PDF
高静压处理对莲藕淀粉糊化、流变及质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巧莉 张甫生 +2 位作者 陈厚荣 廖珠玲 何英杰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36,64,共7页
为探究高静压对莲藕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研究在不同压力、保压时间和淀粉乳浓度下莲藕淀粉糊化、流变及质构特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200~500 MPa时莲藕淀粉的峰值黏度、谷黏度、终值黏度和成糊温度随压力增加而增大,而崩解值和回生... 为探究高静压对莲藕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研究在不同压力、保压时间和淀粉乳浓度下莲藕淀粉糊化、流变及质构特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200~500 MPa时莲藕淀粉的峰值黏度、谷黏度、终值黏度和成糊温度随压力增加而增大,而崩解值和回生值未发生明显改变;当压力达到600 MPa时,莲藕淀粉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呈相反趋势,分别降低37.65%和96.49%,且在10%~20%浓度时,回生值平均下降43.34%,有效延缓莲藕淀粉的老化;随着保压时间的延长,峰值黏度和崩解值降低程度越明显,淀粉的抗剪切性及抗热性得到提高,处理30 min后,除最终黏度外,其它参数均无法获得;此外,经不同高静压处理后的莲藕淀粉流体指数n均小于1,仍为假塑性流体;且经200~500 MPa处理后,稠度系数K、G′和G″增加越显著,增稠效果明显;而当处理压力为600MPa时,二者开始下降并随着淀粉浓度降低和保压时间延长,下降趋势越明显;同时莲藕淀粉经不同高静压处理后,质构特性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特别是当增加淀粉浓度和减少保压时间时,莲藕淀粉的弹性、咀嚼性显著升高,硬度下降,但对内聚性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淀粉 高静压 糊化特性 流变特性 质构特性
下载PDF
喷雾干燥协同酶法制备对抗性藕粉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谌迪 肖朝耿 +3 位作者 徐玲峰 卢文静 叶沁 张岑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4-282,共9页
为了研究喷雾干燥协同酶法制备对抗性藕粉理化性质的影响,以藕粉为原料,分别采用高压冷却循环、喷雾干燥协同耐高温α-淀粉酶和普鲁兰酶制备抗性藕粉,测定抗性藕粉得率、质构、复水性、微观结构、红外光谱特征,并与传统烘干法的改性效... 为了研究喷雾干燥协同酶法制备对抗性藕粉理化性质的影响,以藕粉为原料,分别采用高压冷却循环、喷雾干燥协同耐高温α-淀粉酶和普鲁兰酶制备抗性藕粉,测定抗性藕粉得率、质构、复水性、微观结构、红外光谱特征,并与传统烘干法的改性效果作比较。结果表明:喷雾干燥协同普鲁兰酶制备的抗性藕粉得率最高,为5.3%,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0.05),其次为喷雾干燥协同α-淀粉酶制备的抗性藕粉得率(4.6%),高压冷却循环法的抗性藕粉得率(2.7%)最低。喷雾干燥协同改性处理可以降低藕粉的硬度、弹性、胶着性和内聚性。扫描电镜显示:酶解烘干法制备的抗性藕粉微粒表面粗犷,裂纹明显,颗粒较大,而喷雾干燥协同制备的抗性藕粉颗粒均匀细腻,表面光滑。与原藕粉相比,喷雾干燥协同制备可引起抗性藕粉3500~3200 cm^(-1)范围的特征吸收峰变窄和990 cm^(-1)特征吸收峰偏移,增加无定形区,减少支链并降低黏度,使藕粉具备较好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藕粉 抗性淀粉 耐高温Α-淀粉酶 普鲁兰酶 喷雾干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