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合成结冷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郑丽圆 李宛莹 +3 位作者 喻林兵 夏永军 艾连中 熊智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8-303,共6页
结冷胶是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产生的一种细菌胞外多糖,耐热、耐酸性良好,具有优越的凝胶性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通过代谢调控可使结冷胶改性并提高产量,但目前关于结冷胶在生物合成和代谢调... 结冷胶是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产生的一种细菌胞外多糖,耐热、耐酸性良好,具有优越的凝胶性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通过代谢调控可使结冷胶改性并提高产量,但目前关于结冷胶在生物合成和代谢调控方面的研究较少。该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结冷胶研究现状,总结了少动鞘氨醇单胞菌产结冷胶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代谢调控,期望为结冷胶生产菌株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冷胶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 生物合成途径 代谢调控
下载PDF
结冷胶的生物合成及其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佳乐 水小溪 +4 位作者 赵宝华 张禹 焦天悦 刘旭冉 李清扬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45-52,共8页
结冷胶是由少动鞘氨醇单胞菌有氧发酵合成的一种微生物多糖,凭借其优良的理化性质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等多个领域。综述了结冷胶生物合成途径、结冷胶高产菌株的改造及结冷胶的应用前景。主要分析了结冷胶生物合成过程中糖核苷酸前体... 结冷胶是由少动鞘氨醇单胞菌有氧发酵合成的一种微生物多糖,凭借其优良的理化性质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等多个领域。综述了结冷胶生物合成途径、结冷胶高产菌株的改造及结冷胶的应用前景。主要分析了结冷胶生物合成过程中糖核苷酸前体的合成、四糖单元的组装、聚合和结冷胶的输出,以及所涉及到的关键基因及其功能,论述了结冷胶生产菌株构建手段,同时对结冷胶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结冷胶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冷胶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 合成途径
下载PDF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产高水溶性结冷胶的分子特征与制备平台
3
作者 纪宇菲 周若男 +3 位作者 艾连中 张汇 赖凤羲 吴昊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0-152,I0001,I0002,共15页
探讨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ATCC 31461 GL-1变异株发酵生产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结冷胶)的单糖组成、分子参数及热水溶解速率受豆粕粉氮源与沉淀方式的影响,确定制备高水溶性结冷胶的流程。该菌以... 探讨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ATCC 31461 GL-1变异株发酵生产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结冷胶)的单糖组成、分子参数及热水溶解速率受豆粕粉氮源与沉淀方式的影响,确定制备高水溶性结冷胶的流程。该菌以豆粕粉(和蔗糖)为培养基,发酵所得胞外多糖(EPS-Sw)产量为29.1 g/L、可溶性总糖含量为80%,乙酰基含量为4.0%,皆显著高于以酵母膏和蛋白胨发酵并醇沉收集的样品(分別为EPS-Ye和EPS-Pe)。EPS-Sw、EPS-Ye、EPS-Pe与结冷胶商品Gellan-F(参考组)共同含有4种主要单糖:鼠李糖(rhamnose,Rha)、葡萄糖(glucose,Glc)、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GlcA)及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 acid,GalA)。EPS-Sw的糖摩尔比为M(Rha)∶M(Glc)∶M(GlcA)∶M(GalA)=1∶0.9∶2.3∶1.7,与EPS-Ye和EPS-Pe的糖比例相近。EPS-Sw的结冷胶相对纯度(共同糖组成总和)为62.8%。经微过滤后,上述醇沉的EPS样品和Gellan-F皆呈三分子尖峰分布。针对豆粕粉发酵得的上清液,添加5 mmol/L Ca^(2+)复合乙醇的沉淀处理可提高制备物(EPS-CaEt)的产量、可溶性总糖含量、乙酰基含量、结冷胶相对纯度、热水既溶性以及溶解速率常数(k_(s1))。超大分子组分(F1)为重要的分子因素,F1含量与结冷胶相关的糖组成含量呈高度正相关,与热水既溶性和速率常数k_(s1)呈高度负相关。该研究阐明了少动鞘氨醇单胞菌以豆粕粉氮源发酵所产结冷胶的关键糖组成与分子参数,并建立了一个有效富集具有高结冷胶纯度与高水溶性的EPS的Ca^(2+)-乙醇复合沉淀的制备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 结冷胶 胞外多糖 分子参数 金属离子
下载PDF
产低酰基结冷胶重组菌株的构建及发酵培养基优化
4
作者 梁佳园 张艳敏 +5 位作者 徐淑科 刘元涛 张永刚 刘洋 王伟 董学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3-209,共7页
为获得产低酰基结冷胶的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重组菌株,该研究以少动鞘氨醇单胞菌ATCC31461为出发菌株,采用RedET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乙酰基转移酶缺失重组菌株,并以产胶率为响应值,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对其... 为获得产低酰基结冷胶的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重组菌株,该研究以少动鞘氨醇单胞菌ATCC31461为出发菌株,采用RedET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乙酰基转移酶缺失重组菌株,并以产胶率为响应值,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成功获得乙酰基转移酶缺失重组菌株LY126,与出发菌株相比,其合成的结冷胶中乙酰基含量(1.66%)降低32.79%,产胶率(1.53%)提高8.65%。重组菌株LY126产低酰基结冷胶的最优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50.0 g/L、豆粕8.0 g/L、K2HPO45.0 g/L、KH2PO45.0 g/L、MgSO40.9 g/L,在此条件下,低酰基结冷胶产率可达2.38%,比优化前提高55.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 低酰基结冷胶 同源重组 发酵培养基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少动鞘脂单胞菌S1胞外多糖发酵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彭志英 张红城 +1 位作者 赵谋明 钟颜麟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7-100,共4页
研究了摇瓶培养条件下少动鞘脂单胞菌引的胞外多糖的发酵工艺。S1菌的发酵产胶可采用二步发酵法:第一阶段,培养基成分为:蔗糖10g,NH_4NO_3 0.5g,KH_2OP_4 0.5g,MnSO_4 0.3g,MgSO_4 ... 研究了摇瓶培养条件下少动鞘脂单胞菌引的胞外多糖的发酵工艺。S1菌的发酵产胶可采用二步发酵法:第一阶段,培养基成分为:蔗糖10g,NH_4NO_3 0.5g,KH_2OP_4 0.5g,MnSO_4 0.3g,MgSO_4 0.1g,吐温80 0.02g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1000mL,pH7.2±0.1,温度33℃~35℃,高溶氧。第二阶段,发酵 10~12h后,补加蔗糖40g/L,温度 24℃~25℃,pH6.5±0,1,高溶氧(激烈振荡)。S1菌胞外多糖的产量最高可达8.98g/L,发酵液粘度最高可达45000m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动鞘脂单胞菌S1 胞外多糖 发酵工艺 产胶菌
下载PDF
结冷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海军 颜震 +1 位作者 朱希强 郭学平 《食品与药品》 CAS 2005年第12A期3-8,共6页
介绍了结冷胶的理化特性、发酵生产、生物合成途径及对代谢途径进行遗传改造的研究进展,并对结冷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微生物胞外多糖 结冷胶 少动鞘脂单胞菌
下载PDF
结冷胶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王霞 刘常龙 +1 位作者 杨春玉 许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32-34,36,共4页
结冷胶是由少动鞘氨醇单胞菌产生的一种新型微生物多糖,具有用量低、透明度高、耐酸、耐高温、耐酶、兼容性好等优良特性,在食品、制药、化工等行业具有广泛的用途。本文综述了结冷胶发酵生产工艺,指出改善结冷胶的提取工艺是提高产量... 结冷胶是由少动鞘氨醇单胞菌产生的一种新型微生物多糖,具有用量低、透明度高、耐酸、耐高温、耐酶、兼容性好等优良特性,在食品、制药、化工等行业具有广泛的用途。本文综述了结冷胶发酵生产工艺,指出改善结冷胶的提取工艺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并提出了从少动鞘氨醇单胞菌生理学方面来探索结冷胶生物合成及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来提高结冷胶产量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冷胶 伊乐假单胞菌 黏度 多糖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结冷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吴军林 吴清平 +1 位作者 张菊梅 张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95-399,共5页
目前,微生物发酵法是结冷胶生产的最佳方法。结冷胶的生物合成途径包括胞内糖活化前体的合成、四糖重复单元的合成、重复单元的移位、聚合及结冷胶分泌到膜外等过程。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T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葡萄糖脱氢酶等... 目前,微生物发酵法是结冷胶生产的最佳方法。结冷胶的生物合成途径包括胞内糖活化前体的合成、四糖重复单元的合成、重复单元的移位、聚合及结冷胶分泌到膜外等过程。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T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葡萄糖脱氢酶等是结冷胶合成的关键酶。生产结冷胶的菌种可以通过诱变、基因重组和支路基因敲除等方法获得。最佳的碳源、氮源及C/N、最适的发酵温度及溶氧控制、发酵动力学模型建立及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等新技术方法逐渐应用于结冷胶的生产。本文对结冷胶的生物合成代谢途径及重要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近年来构建结冷胶产生菌的研究及发酵工业进行了总结,展望了未来构建结冷胶基因工程菌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冷胶 发酵 少动鞘脂单胞菌 胞外多糖
下载PDF
结冷胶生物合成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王霞 袁永 +1 位作者 黎盛基 许平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2-65,共4页
结冷胶是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产生的一种新型微生物多糖,其独特的流变特性使结冷胶具有广泛的工业用途。虽然在结冷胶的理化特性方面的研究比较详尽,但是对结冷胶的发酵生产及其生物合成机制还缺乏深入了解。... 结冷胶是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产生的一种新型微生物多糖,其独特的流变特性使结冷胶具有广泛的工业用途。虽然在结冷胶的理化特性方面的研究比较详尽,但是对结冷胶的发酵生产及其生物合成机制还缺乏深入了解。主要关注最近在结冷胶生物合成途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用于编码结冷胶生物合成所需蛋白质的基因主要有三类:与糖核苷酸合成有关的基因、与四碳重复单元合成有关的基因及与长链聚合和多糖分泌有关的基因。基因工程是结冷胶分子改造和产量增加最具前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 结冷胶 合成途径 基因工程
下载PDF
微生物多糖结冷胶的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晓琴 蒋德宏 +4 位作者 黄金 蔡谨 黄磊 徐志南 岑沛霖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共5页
结冷胶是少动鞘脂单胞菌发酵生产的一种重要微生物胞外多糖,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等工业领域。文中深入研究了少动鞘脂单胞菌发酵高产结冷胶的发酵过程规律,建立了结冷胶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产物积累和基质消耗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 结冷胶是少动鞘脂单胞菌发酵生产的一种重要微生物胞外多糖,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等工业领域。文中深入研究了少动鞘脂单胞菌发酵高产结冷胶的发酵过程规律,建立了结冷胶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产物积累和基质消耗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数学模型的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拟合性较好,平均误差在5%以内,较好地反映了结冷胶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底物消耗和产物合成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进一步利用该模型对不同初始糖质量浓度条件下底物消耗、菌体生长、结冷胶合成进行预测,实际结果与预测值误差小于10%,说明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对结冷胶发酵生产过程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动鞘脂单胞菌 结冷胶 发酵动力学 建模
下载PDF
微生物生产威兰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琪雯 周嫄 +4 位作者 柯成竹 孟继坤 白云霞 刘小玲 李树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37-342,348,共7页
威兰胶是鞘氨醇单胞菌代谢分泌的一种新型胞外多糖,由D-葡萄糖、D-葡萄糖醛酸、L-鼠李糖和L-甘露糖四个糖单元组成,在生产应用中起到增稠、乳化、悬浮和稳定作用。威兰胶的利用价值高且无污染,其独特的性质在食品、医药和石油等工业领... 威兰胶是鞘氨醇单胞菌代谢分泌的一种新型胞外多糖,由D-葡萄糖、D-葡萄糖醛酸、L-鼠李糖和L-甘露糖四个糖单元组成,在生产应用中起到增稠、乳化、悬浮和稳定作用。威兰胶的利用价值高且无污染,其独特的性质在食品、医药和石油等工业领域都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本文主要综述了威兰胶特性结构、合成代谢途径、生产过程优化、提高经济性与分离纯化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威兰胶 鞘氨醇单胞菌 发酵 胞外多糖 生物质转化
下载PDF
结冷胶发酵生产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海军 颜震 +2 位作者 朱希强 郭学平 凌沛学 《食品与药品》 CAS 2007年第11A期7-12,共6页
目的优化少动鞘脂单胞菌发酵生产结冷胶的工艺。方法摇瓶发酵,改变培养基中碳源、氮源的种类和浓度,微量元素的浓度,p H等培养条件,测定发酵液黏度、菌体浓度、粗胶及残糖含量的变化,确定合适的发酵工艺,并采用8 L发酵罐发酵生产结冷胶... 目的优化少动鞘脂单胞菌发酵生产结冷胶的工艺。方法摇瓶发酵,改变培养基中碳源、氮源的种类和浓度,微量元素的浓度,p H等培养条件,测定发酵液黏度、菌体浓度、粗胶及残糖含量的变化,确定合适的发酵工艺,并采用8 L发酵罐发酵生产结冷胶。结果优化后的结冷胶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2.5%,蛋白胨0.5%~1%,微量元素2%;培养条件为:pH 7.5,摇瓶装液量50~100 mL,转速230 r/min,发酵温度30℃。优化后结冷胶摇瓶发酵产量提高了41.3%。8 L发酵罐发酵60 h后发酵液黏度为3 214 cP,粗胶产量11.65 g/L,72 h后的澄清胶产量6.5 g/L。发酵罐中结冷胶的产量明显高于摇瓶。结论确定了优化后的结冷胶发酵生产工艺,提高了结冷胶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冷胶 胞外多糖 少动鞘脂单胞菌 发酵工艺优化
下载PDF
少动鞘脂单胞菌产结冷胶发酵培养基的响应面法优化 被引量:8
13
作者 胡桂萍 刘波 +3 位作者 朱育菁 史怀 黄素芳 刘丹莹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2012年第3期507-517,共11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对(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FJAT-5627)产胶量的影响,确定最适碳源、氮源、无机盐,并在单因素筛选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碳源、氮源和无机盐进行优化,得到少... 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对(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FJAT-5627)产胶量的影响,确定最适碳源、氮源、无机盐,并在单因素筛选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碳源、氮源和无机盐进行优化,得到少动鞘脂单胞菌产生结冷肢发酵培养基最佳优化组合.实验结果表明,少动鞘脂单胞菌产胶量发酵最适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别为淀粉、豆饼粉和KH_2PO_4.响应面法得到产胶量(Y)与碳源淀粉(x_1)、氮源豆饼粉(x_2)和无机盐KH_2PO_4(x_3)的回归方程为:Y=13.87+0.54x_1+0.22x_2-0.42x_3-3.26x_1~2-1.85x_2~2-1.51x_3~2+0.053x_1x_2+0.067x_1x_3+0.4x_2x_3.优化培养基组合为:淀粉浓度为30g/L,豆饼粉浓度为5 g/L,KH_2PO_4的浓度为0.7g/L,且此组合下少动鞘脂假单胞发酵得到结冷胶可达23.87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动鞘脂单胞菌 发酵 培养基 产胶量 响应面分析法
原文传递
一株产结冷胶的少动鞘氨醇单胞菌的筛选鉴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丽华 裴建新 +4 位作者 尹金阳 汤宏赤 郭媛 樊少林 庞浩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744-2748,共5页
为了获得利用蔗糖高产结冷胶的野生菌株,从北海涠洲岛表层土样分离筛选出一株利用蔗糖高产结冷胶的野生菌株,命名为gxas-815。经Biolog生理生化分析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此菌... 为了获得利用蔗糖高产结冷胶的野生菌株,从北海涠洲岛表层土样分离筛选出一株利用蔗糖高产结冷胶的野生菌株,命名为gxas-815。经Biolog生理生化分析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此菌株能以蔗糖为原料发酵生产结冷胶,摇瓶实验表明,在含3%蔗糖、0.3%蛋白胨、0.15%磷酸氢二钾、0.15%硫酸钾、0.25%磷酸二氢钾、0.3%无水硫酸镁的发酵培养基中的结冷胶产量达13.75 g/L,结冷胶每克蔗糖产率达0.458 g,并且能利用糖蜜中除蔗糖外的其他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 结冷胶 蔗糖 筛选 鉴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