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HOT DIP GALVANIZED STEEL PRETREATED WITH BIS-FUNCTIONAL SILANES MODIFIED WITH NANOALUMINA 被引量:9
1
作者 F.J. Shan C.S. Liu +1 位作者 S.H. Wang G.C. Qi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45-252,共8页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hot dip galvanized steel pretrvated with bis-[triethoxysilylpropyl] tetrasulfide (BTESPT) modified with alumina particles was studied.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passiving films was ev...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hot dip galvanized steel pretrvated with bis-[triethoxysilylpropyl] tetrasulfide (BTESPT) modified with alumina particles was studied.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passiving films was evaluated by Tafel polarization curve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The films formed on the galvanized steel substrate 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metry.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treated hot dip galvanized steel samples was observed by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trvatments on the basis of silane films modified with nanoalumina particles have reduced both anodic and cathodic current densities, and increased total impedance in the measured frequency, consequently, improving corrosion protection for hot dip galvanized steel during immersion in NaCl solutions compared to chromate films and silane fil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s-sulfur silane Nanoalumina Corrosion protection Characterization Hot dip galvanised steel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Intermediate Bis-9-fluorenylmethylphenyl Silane
2
作者 罗悔 马怀柱 +1 位作者 苏庆德 刘青山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3-646,共4页
The title compound bis-9-fluorenylmethylphenyl silane (C33H26Si, Mr = 450.63) was synthesized and its structure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determined by X-ray analysis. The crystal is of triclinic, space group P with a ... The title compound bis-9-fluorenylmethylphenyl silane (C33H26Si, Mr = 450.63) was synthesized and its structure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determined by X-ray analysis. The crystal is of triclinic, space group P with a = 9.478(1), b = 10.0956(1), c = 13.0243(2) ? a = 92.668(2), b = 90.809(2), g = 99.348(2)? l = 0.71073 ?, m(MoKa) = 0.115 mm-1, V = 1288.1(2) 3, Z = 2, Dc = 1.219 g/cm3 and F(000) = 476. The structure was refined to R = 0.0437 and wR(F2) = 0.0963 for 3346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2s(I).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title compound is bis-9-fluorenylmethylphenyl sila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s-9-fluorenylmethylphenyl silane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不同硅烷化预处理的耐蚀性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郭增昌 王云芳 王汝敏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2-175,180,共5页
采用浸涂工艺,用pH=4~5,体积分数<3%的3种硅溶胶即γ-缩水甘油醚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双-(三乙氧基硅)乙烷(BTSE)和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BTSPS)对YL12铝合金表面进行处理,GPTMS和双硅烷膜层分别采用100℃... 采用浸涂工艺,用pH=4~5,体积分数<3%的3种硅溶胶即γ-缩水甘油醚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双-(三乙氧基硅)乙烷(BTSE)和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BTSPS)对YL12铝合金表面进行处理,GPTMS和双硅烷膜层分别采用100℃×60min和130℃×60min工艺固化,并用动电位(PDS)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了不同硅烷化膜层在3.5mass% 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并与铬酸盐处理的耐蚀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双功能硅烷化膜层的耐蚀性优于功能性硅烷化膜层的耐蚀性,BTSPS硅烷化膜层的耐蚀性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化预处理 耐蚀性 双硅烷 功能性硅烷
下载PDF
不锈钢表面功能性硅氧烷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闫斌 陈宏霞 +3 位作者 陈嘉宾 马学虎 于庆杰 彭乔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65-1668,共4页
采用双功能性1,2-二(甲氧基二乙氧基硅基)乙烷为原料,在奥氏体304不锈钢表面制备了有机-无机杂化硅氧烷膜(BMBSE),并通过FTRA-IR、SEM、EIS、动电位极化曲线及接触角测量仪对薄膜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致密完整无缺陷的双功能... 采用双功能性1,2-二(甲氧基二乙氧基硅基)乙烷为原料,在奥氏体304不锈钢表面制备了有机-无机杂化硅氧烷膜(BMBSE),并通过FTRA-IR、SEM、EIS、动电位极化曲线及接触角测量仪对薄膜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致密完整无缺陷的双功能性BMBSE硅氧烷通过形成Si—O—Fe化学键与不锈钢基体结合;硅烷膜与水的接触角为94.2°,具有一定的疏水性;在55%的溴化锂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和EIS测试表明,双功能性硅氧烷BMBSE膜极大的改善了不锈钢的耐腐蚀能力。同时,给出了不锈钢表面双功能性硅氧烷BMBSE膜的阻抗模型以及相关拟合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硅氧烷 1 2-二(甲基二乙氧基硅基)乙烷 SUS304不锈钢 防腐蚀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硅烷化膜层的表征及电化学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云芳 郭增昌 王汝敏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7,共5页
为了充分地了解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硫化物(BTESPT)水溶胶和膜层的形成过程及结构变化,采用傅立叶反射吸收红外光谱(FTIR-RA)和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分析,对沉积在YL12铝合金表面的BTESPT水溶胶膜层进... 为了充分地了解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硫化物(BTESPT)水溶胶和膜层的形成过程及结构变化,采用傅立叶反射吸收红外光谱(FTIR-RA)和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分析,对沉积在YL12铝合金表面的BTESPT水溶胶膜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解时间和固化工艺对膜层的组分和结构有显著影响,高温固化形成膜层的电化学阻抗比室温陈化形成膜层的阻抗更高,并且室温预陈化后的膜层在非腐蚀性水溶液中需进一步陈化才能提高膜层的致密性和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化处理 铝合金 双-[3-(2-乙氧基)硅丙基]硫化物 电化学阻抗分析
下载PDF
低阴极沉积电位对铝合金表面硅烷膜层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徐以兵 何德良 +4 位作者 周舟 钟建芳 许超 崔正丹 曾丽萍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0-224,共5页
在低阴极沉积电位条件下,使用表面活性剂改性硅烷溶液,实现了双-1,2-[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BTSPS)在铝合金电极表面的电化学沉积,新的临界沉积电位(NCCP)约为-1.6 V.研究表明,在低阴极沉积电位下铝合金表面能得到更厚、更致密... 在低阴极沉积电位条件下,使用表面活性剂改性硅烷溶液,实现了双-1,2-[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BTSPS)在铝合金电极表面的电化学沉积,新的临界沉积电位(NCCP)约为-1.6 V.研究表明,在低阴极沉积电位下铝合金表面能得到更厚、更致密的硅烷膜层,并且在改性后溶液中制备的膜层具有较高的极化阻力.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可以降低沉积时析氢的影响,提高硅烷沉积性能.临界沉积电位的降低,使得硅烷覆盖的铝合金电极比临界沉积电位(-0.8 V)下的电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硅烷膜低电位表面活性剂 双-1 2-[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
下载PDF
混合硅烷体系对冷轧钢表面进行硅烷化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林震 羡小超 谭世语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52,55,共4页
采用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和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的混合体系,对冷轧钢表面进行硅烷化处理,通过监测硅烷水解液在不同水解时间的pH值和电导率,研究其稳定性能,并研究了硅烷含量和水解溶剂中乙醇的含量对所制备硅烷膜耐腐蚀性能... 采用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和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的混合体系,对冷轧钢表面进行硅烷化处理,通过监测硅烷水解液在不同水解时间的pH值和电导率,研究其稳定性能,并研究了硅烷含量和水解溶剂中乙醇的含量对所制备硅烷膜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硅烷体系的水解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当混合硅烷含量为2%,水解溶剂中乙醇含量为20%时,所制备硅烷膜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且满足工业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 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 冷轧钢 硅烷化处理 耐腐蚀性能
下载PDF
双(4-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的合成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双平 周浩然 +2 位作者 林飞 刘新刚 赵德明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110-112,共3页
以对氨基酚为初始原料,对其进行氨基保护生成对乙酰胺基酚,在极性溶剂二甲基甲酰胺(DMF)、吡啶作缚酸剂下,与二甲基二氯硅烷反应.产物经盐酸酸化和氢氧化钠除酸,得到目标产物双(4-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活性单体.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FT... 以对氨基酚为初始原料,对其进行氨基保护生成对乙酰胺基酚,在极性溶剂二甲基甲酰胺(DMF)、吡啶作缚酸剂下,与二甲基二氯硅烷反应.产物经盐酸酸化和氢氧化钠除酸,得到目标产物双(4-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活性单体.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核磁共振谱(1H)及熔点测定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所合成产物为目标产物,其总产率达到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双(4-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 活性单体
下载PDF
氧化钇掺杂对铝合金表面硅烷膜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圣麟 张小麟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65-968,共4页
采用电化学测试的方法,研究了稀土氧化物对铝合金表面1,2-双-三乙氧基乙烷(BTSE)硅烷膜在3.5%NaCl溶液中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TSE硅烷膜的形成并未改变6061铝合金试样表面的电极反应动力学行为,硅烷膜的存在主要抑制了电化学腐蚀中... 采用电化学测试的方法,研究了稀土氧化物对铝合金表面1,2-双-三乙氧基乙烷(BTSE)硅烷膜在3.5%NaCl溶液中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TSE硅烷膜的形成并未改变6061铝合金试样表面的电极反应动力学行为,硅烷膜的存在主要抑制了电化学腐蚀中的阴极还原反应,对腐蚀性介质起到物理阻挡作用。在BTSE硅烷膜制备过程中掺杂Y2O3可有效提高硅烷膜的耐蚀性,在本试验工艺条件下,Y2O3的最佳掺杂量为10~2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氧化物(Y2O3) 硅烷膜 铝合金 极化曲线 电化学阻抗谱
下载PDF
六乙氧基二硅乙烷偶联剂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晓英 金培玉 +1 位作者 杨成 陈向前 《有机硅材料》 CAS 2016年第3期203-206,共4页
采用六氯二硅乙烷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制得六乙氧基二硅乙烷。考察了加料方式、酯化温度、乙醇用量和N2流量等对产物收率的影响。较佳工艺为:乙醇与六氯二硅乙烷的量之比为6.05∶1、加料采用乙醇滴加方式、程序升温控制、N2流量1.0 L/min... 采用六氯二硅乙烷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制得六乙氧基二硅乙烷。考察了加料方式、酯化温度、乙醇用量和N2流量等对产物收率的影响。较佳工艺为:乙醇与六氯二硅乙烷的量之比为6.05∶1、加料采用乙醇滴加方式、程序升温控制、N2流量1.0 L/min、真空度0.02 MPa,此时产物的摩尔收率为89.2%;经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证实产物为六乙氧基二硅乙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六乙氧基二硅乙烷 酯化反应 六氯二硅乙烷 红外光谱 收率
下载PDF
水相法合成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及其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姚彬彬 孙阿彬 +1 位作者 王滨 阚泽 《有机硅材料》 CAS 2018年第5期350-354,共5页
以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硫化钠、硫粉等为主要原料,采用水相法合成了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Si-69)并与国内外同类产品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3种产品在气味上没有区别;国产某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为黄色,其... 以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硫化钠、硫粉等为主要原料,采用水相法合成了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Si-69)并与国内外同类产品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3种产品在气味上没有区别;国产某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为黄色,其中的杂质含量较高,而自制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和国外某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为淡黄色,其中的杂质含量都较低;上述国产和国外的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中的平均硫含量和单质硫含量都较低,而自制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中二者的含量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 ( γ -三乙氧基硅丙基) 四硫化物 硅烷偶联剂 水相法 合成工艺 成分分析
下载PDF
硅杂四元环化合物的合成和反应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俊辉 张文雄 席振峰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1-503,共13页
硅杂四元环化合物在有机硅化学中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小分子环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以及材料化学.环上只含有一个硅原子的硅杂环丁烷可以通过γ-卤代丙基硅烷的Grignard反应、Si=C键与烯烃的[2+2]环加成反应以及硅杂... 硅杂四元环化合物在有机硅化学中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小分子环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以及材料化学.环上只含有一个硅原子的硅杂环丁烷可以通过γ-卤代丙基硅烷的Grignard反应、Si=C键与烯烃的[2+2]环加成反应以及硅杂环丙烷的扩环反应合成,环上只含有一个硅原子的硅杂环丁烯可以通过格氏试剂或锂试剂参与的Si—C键的关环反应、硅杂环丁烷的转化反应、硅卡宾对C—H键的插入反应、Si=C键与炔烃的[2+2]环加成反应以及二炔基硅烷的分子内成环反应等途径合成.硅杂环丁烷和硅杂环丁烯由于存在环张力和具有一定的Lewis酸性,能够通过扩环反应生成五元和六元含硅杂环化合物,也能够通过开环反应生成不同结构的有机硅分子和聚合物,抑或实现有机反应在温和条件下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杂环丁烷 硅杂环丁烯 环加成反应 二炔基硅烷 扩环反应
下载PDF
双硅型偶联剂的合成及防腐蚀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成军 邓莲丽 +1 位作者 刘海峰 王柱 《有机硅材料》 CAS 2017年第2期76-81,共6页
以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双酚A双烯丙基醚(BBA)为原料,通过巯基-烯烃点击反应,生成双硅型硅烷偶联剂(BSC,产率95%)。红外(FTIR)分析表明,反应后原料的双键伸缩振动吸收峰v_(C=C)、v=(C—H)、v_(S—H)均消失,说明发生了反应;核磁分析... 以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双酚A双烯丙基醚(BBA)为原料,通过巯基-烯烃点击反应,生成双硅型硅烷偶联剂(BSC,产率95%)。红外(FTIR)分析表明,反应后原料的双键伸缩振动吸收峰v_(C=C)、v=(C—H)、v_(S—H)均消失,说明发生了反应;核磁分析(~1H NMR)表明产物结构为目标产物BSC。将BSC配制成水解液后加热固化成膜,采用热重分析仪(TGA)、极化曲线法(PCA)、盐雾腐蚀试验(SPT)等方法分析膜层的热稳定性、耐腐蚀等性能。结果表明,BSC膜层热稳定性能优于MPS水解液膜层;极化电阻为17 833Ω/cm^2,腐蚀速率为1.18×10^(-2)mm/a;盐雾加速腐蚀实验表明,BSC的防护性能明显优于MPS;BSC膜层耐冲击性能大于100 cm·kg,耐弯曲性能1级,附着力0级,硬度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硅型 硅烷偶联剂 双酚A双烯丙基醚 点击化学 盐雾试验
下载PDF
疏水性纤维素纳米纤丝气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郜梦茜 张慧 +4 位作者 陈甜甜 樊丽 温洋兵 刘鹏涛 刘忠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07-2112,共6页
以TEMPO氧化纤维素纳米纤丝为原料,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改性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溶胶凝胶法与冷冻干燥法制备出疏水纤维素纳米纤丝气凝胶。在通过对反应条件的探讨后发现,当温度为55℃,pH值=8,改性剂添加量为3 mL... 以TEMPO氧化纤维素纳米纤丝为原料,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改性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溶胶凝胶法与冷冻干燥法制备出疏水纤维素纳米纤丝气凝胶。在通过对反应条件的探讨后发现,当温度为55℃,pH值=8,改性剂添加量为3 mL,反应时间在5 h以上时可以得到低密度(<0.03 g/cm3)、高孔隙率(>98%)的气凝胶,其接触角可达130°,吸油量达到气凝胶本身质量的1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丝 气凝胶 甲基三甲氧基硅烷 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疏水改性
下载PDF
偕双硅2,3-环氧醇区域及立体选择性环氧开环/卤代反应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佳 高璐 宋振雷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17年第4期277-281,286,共6页
C^3-位偕双硅取代的2,3-环氧醇分别与对甲苯磺酰氯、溴素和单质碘发生C^3-位区域及立体选择性环氧开环/卤代反应合成了15个新的C^3-位卤代偕双硅基1,2-二醇类产物,收率64%~87%,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ESI)表征。产物的立体... C^3-位偕双硅取代的2,3-环氧醇分别与对甲苯磺酰氯、溴素和单质碘发生C^3-位区域及立体选择性环氧开环/卤代反应合成了15个新的C^3-位卤代偕双硅基1,2-二醇类产物,收率64%~87%,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ESI)表征。产物的立体结构经3-[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碘-3-(三甲基甲硅烷基)丁烷-1,2-二醇(8d)的X-射线单晶衍射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偕双硅 2 3-环氧醇 环氧开环 卤代反应 区域选择性 立体选择性 合成
下载PDF
二(2,3-二溴丙氧基)二(三溴苯氧基)硅烷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施雯 刘芳 +2 位作者 贺婧 孟凡一 王彦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19-221,共3页
以三溴苯酚、四氯化硅及2,3-二溴丙醇为主要原料合成新型硅、溴协同高效阻燃剂二(2,3-二溴丙氧基)二(三溴苯氧基)硅烷。探讨了加料顺序、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物质的量比等对产率的影响,并采用FT-IR、1 H-NMR和极限氧指数对产品... 以三溴苯酚、四氯化硅及2,3-二溴丙醇为主要原料合成新型硅、溴协同高效阻燃剂二(2,3-二溴丙氧基)二(三溴苯氧基)硅烷。探讨了加料顺序、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物质的量比等对产率的影响,并采用FT-IR、1 H-NMR和极限氧指数对产品的分子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产品热稳定性好,应用于聚氯乙烯等材料有良好的阻燃、增塑和成炭防熔融滴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剂 二(2 3-二溴丙氧基)二(三溴苯氧基)硅烷 三溴苯酚 四氯化硅 2 3-二溴丙醇
下载PDF
偕双硅取代的手性α-氨基酸和β-氨基醇的不对称合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润平 曹艳军 +1 位作者 高璐 宋振雷 《合成化学》 CAS 2021年第4期279-284,共6页
以3,3-偕双硅醛和(S)-叔丁基亚磺酰胺为原料,经7步反应,以20.2%和29.5%的收率合成了偕双硅α-氨基酸(12)和偕双硅β-氨基醇(14)。其中,14可进一步以50%的收率转化为相应的手性单噁唑啉配体(15),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E... 以3,3-偕双硅醛和(S)-叔丁基亚磺酰胺为原料,经7步反应,以20.2%和29.5%的收率合成了偕双硅α-氨基酸(12)和偕双硅β-氨基醇(14)。其中,14可进一步以50%的收率转化为相应的手性单噁唑啉配体(15),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ESI)表征,绝对构型经XRD确证,光学纯度由HPLC手性OD柱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偕双硅 Α-氨基酸 Β-氨基醇 叔丁基亚磺酰胺 配体 合成 构型 光学纯度
下载PDF
氨基硅烷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菲 陈立新 贠瑾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3-36,共4页
以对氨基苯酚和二甲基二氯硅烷为原料,在四氢呋喃(THF)/甲苯混合溶剂中,采用一步法合成了二(p-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p-APDS);然后以p-APDS和环氧树脂(EP)作为4,4′-双马来酰亚胺基二苯甲烷(BDM)的改性剂,对改性BDM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 以对氨基苯酚和二甲基二氯硅烷为原料,在四氢呋喃(THF)/甲苯混合溶剂中,采用一步法合成了二(p-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p-APDS);然后以p-APDS和环氧树脂(EP)作为4,4′-双马来酰亚胺基二苯甲烷(BDM)的改性剂,对改性BDM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APDS改性BDM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可达到226℃,比DDS(二氨基二苯基砜)改性BDM提高了20℃,说明前者的耐热性更好;p-APDS改性BDM浇铸体的韧性也得到了提高,其冲击强度为38.52 kJ/m2、弯曲强度为120.5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p-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 双马来酰亚胺 环氧树脂 增韧 改性 耐热性
下载PDF
偕双硅高烯丙胺的硅基aza-Prins环化反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志星 宋宣毅 +2 位作者 周佳静 高璐 宋振雷 《合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84-588,599,共6页
在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作用下,偕双硅高烯丙胺与醛发生硅基aza-Prins环化反应,合成了9个C4位含环外烯基硅的新型哌啶类化合物,收率47%~96%,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LC-MS(ESI)表征,Z/E比由产物的1H NMR分析得到;主要异构体的环外烯基... 在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作用下,偕双硅高烯丙胺与醛发生硅基aza-Prins环化反应,合成了9个C4位含环外烯基硅的新型哌啶类化合物,收率47%~96%,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LC-MS(ESI)表征,Z/E比由产物的1H NMR分析得到;主要异构体的环外烯基硅构型经1H,1H COSY和NOE确证。醛上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对所生成的烯基硅的构型有较大影响:芳环取代对应Z-式构型,拉电子酯基取代对应单一的E-式构型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 偕双硅高烯丙胺 aza-Prins环化 哌啶环 构型
下载PDF
交叉偶联/异构化合成新型偕双硅联烯胺
20
作者 桂莹莹 陈毅 +1 位作者 高璐 宋振雷 《合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3-178,共6页
在碘化亚铜催化下,偕双硅炔基溴分别与2-唑烷酮、2-吡咯烷酮、磺酰胺及吲哚衍生物发生交叉偶联反应生成相应的炔胺和联烯胺混合物;经简单过滤,该混合物在催化量叔丁醇钾作用下发生炔基到联烯基的异构化,从而转化为单一的联烯胺合成了9... 在碘化亚铜催化下,偕双硅炔基溴分别与2-唑烷酮、2-吡咯烷酮、磺酰胺及吲哚衍生物发生交叉偶联反应生成相应的炔胺和联烯胺混合物;经简单过滤,该混合物在催化量叔丁醇钾作用下发生炔基到联烯基的异构化,从而转化为单一的联烯胺合成了9个结构新颖的偕双硅联烯胺,收率39%~84%。上述两步反应可在一锅中进行并给出同等的高效性。产物结构通过~1H NMR,^(13)C NMR和HR-MS(ESI)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偕双硅 联烯胺 交叉偶联 异构化反应 一锅法 合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