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在中国的流变与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卢敏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6-43,共8页
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与女权运动相伴相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资产阶级对社会进步和性别平等的推动。同时,这种进步和平等是有限度的,重点突出和维护部分西方女性的利益,具有强调西方女性经验的形而上学性,并表现出非同... 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与女权运动相伴相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资产阶级对社会进步和性别平等的推动。同时,这种进步和平等是有限度的,重点突出和维护部分西方女性的利益,具有强调西方女性经验的形而上学性,并表现出非同一般的依附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浪潮推动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演变,对我国社会产生了双重影响。在我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与实践,必须积极扬弃西方女性主义理论,通过落实国家制度、牢牢掌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加强女性学研究、提升女性主体意识等促进性别平等,保障社会主义妇女事业行稳致远,为推动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乃至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女性主义思潮 社会影响 性别平等 妇女解放
下载PDF
周作人性学系统研究的“先声”--从一九二二年两次对“不道德”说法的回应切入
2
作者 刘洋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7-68,共12页
周作人对两性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1902年江南水师学堂学习时期便有所涉猎。之后到日本留学,对日本、西方的现代性学思想有所了解。1911年回国,1917年入职北大,周作人此阶段对西学书籍的购置中,已经较多涉猎现代性学著作。1922年,郁... 周作人对两性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1902年江南水师学堂学习时期便有所涉猎。之后到日本留学,对日本、西方的现代性学思想有所了解。1911年回国,1917年入职北大,周作人此阶段对西学书籍的购置中,已经较多涉猎现代性学著作。1922年,郁达夫《沉沦》、汪静之《蕙的风》因为涉及性的书写,被批判为“不道德”的作品。周作人写了《〈沉沦〉》《情诗》两篇文章,对其中的“不道德”嫌疑做了“辩护”性回应。这一回应,正是周作人以他所具备的现代性学思想对封建旧道德的一次回击。此后,周作人写了《〈结婚的爱〉》《蔼理斯的话》《“神交”与“情玩”》等多篇文章,对性学开启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涉及性道德、女子性本位、小孩性教育、两性关系、变性、变态性心理等诸多方面。周作人1922年这两次对“不道德”说法的回应,正是他性学系统研究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两性思想 文学批评 道德观
下载PDF
青少年抑郁综合认知模型及其性别差异 被引量:52
3
作者 崔丽霞 史光远 +1 位作者 张玉静 于园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01-1514,共14页
Beck抑郁认知理论认为功能失调性态度和自动思维对抑郁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不同水平的认知因素在青少年抑郁中起什么样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根据Oei和Kwon(2007)综合认知模型(ICM),我们假设在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和... Beck抑郁认知理论认为功能失调性态度和自动思维对抑郁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不同水平的认知因素在青少年抑郁中起什么样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根据Oei和Kwon(2007)综合认知模型(ICM),我们假设在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症状间功能失调性态度是调节变量,而自动思维是中介变量。研究采用开学初和临近期末间隔近四个月两个时间点的纵向数据搜集方式,对613名初中生施以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自动思维问卷(ATQ)以及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然后通过路径分析对模型进行了拟合度和性别差异检验,结果表明:(1)各变量显著相关(p<0.01),且各变量间隔四个月两个时间点的分数差异显著(p<0.01);(2)修正后的青少年抑郁综合认知模型较好地拟了数据,且功能失调性态度与负性生活事件的交互作用对自动思维的影响上女生的路径系数显著大于男生。结论:功能失调性态度在负性生活事件和青少年抑郁症状间起调节作用,而自动思维从中起到了认知中介的作用,且该模型性别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抑郁 功能失调性态度 自动思维 性别差异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自动思维及应付方式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11
4
作者 郭文斌 姚树桥 黄敏儿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3年第6期632-633,697,共3页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自动思维、应付方式变化的性别差异。方法 对 97例抑郁症患者分别在其入、出院时进行测评 ,测评工具包括自评抑郁量表 (SDS)、自动思维问卷和应付方式问卷。此外对 10 0例正常对照亦进行上述测评 ,其中 2 9例在 15...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自动思维、应付方式变化的性别差异。方法 对 97例抑郁症患者分别在其入、出院时进行测评 ,测评工具包括自评抑郁量表 (SDS)、自动思维问卷和应付方式问卷。此外对 10 0例正常对照亦进行上述测评 ,其中 2 9例在 15~ 2 0天后重测。结果 病人及对照组的自动思维及应付方式无性别差异 ,但病人组SDS得分存在性别差异。性别、自动思维、应付方式各指标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自动思维、幻想、合理化、解决问题有显著性 (P <0 .0 5 ) ,性别、应付方式其他各指标影响无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后抑郁症组性别、自动思维、应付方式各指标差值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自动思维的差值有显著性 (P <0 .0 5 ) ,性别、应付方式其他各指标影响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抑郁症患者的自动思维及应付方式无性别差异 ,自动思维、幻想、合理化、解决问题对抑郁严重程度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自动思维 应付方式 性别差异
下载PDF
男女平等,什么样的平等?——马克思思想的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晓辉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5-20,共6页
在男女平等尚未实现,推进男女平等依然任重道远的社会现实中,关于男女平等理论问题的追问与思索仍是非常重要、必要和迫切的。其中,"男女平等,到底是什么样的平等"是明晰男女平等现状、分析男女不平等根源与探究推动男女平等... 在男女平等尚未实现,推进男女平等依然任重道远的社会现实中,关于男女平等理论问题的追问与思索仍是非常重要、必要和迫切的。其中,"男女平等,到底是什么样的平等"是明晰男女平等现状、分析男女不平等根源与探究推动男女平等实现路径的一个理论前提。当前,学界给予"男女平等的理论内涵"这一问题极大的理论关注,但话语众多,尚无统一界定。须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澄清和把握男女平等的理论内涵:男女平等是在正视、承认和尊重男女两性生理差异基础上,男女两性作为人的人格、尊严、价值的平等,以及在家庭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中的权利、机会、结果与责任的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女平等 理论内涵 马克思思想
下载PDF
冯梦龙性别观念考察
6
作者 刘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0-453,共4页
冯梦龙对主流性别规范所做的种种调和与修补,貌似反抗,实为妥协。他对情的倡扬,是以主流性别规范为养料的恶之花,是注入了传统性别观念之蘖的鸩酒。他对主流性别规范的再思考,再次证明了主流性别规范力量的强大。
关键词 明代 性别观念 冯梦龙
下载PDF
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犯罪学思想介评
7
作者 李希慧 廖梅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38,共6页
产生于西方20世纪70年代的女性主义犯罪学思想,对忽视女性的作法提出了强烈的批判,对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以及刑罚执行过程中对女性的错误理解和不公平待遇提出质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犯罪学中的性别意识问题,为传统犯罪学的理论重构,... 产生于西方20世纪70年代的女性主义犯罪学思想,对忽视女性的作法提出了强烈的批判,对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以及刑罚执行过程中对女性的错误理解和不公平待遇提出质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犯罪学中的性别意识问题,为传统犯罪学的理论重构,尤其是女性犯罪学理论构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犯罪学 女性主义 性别意识 思想评价
下载PDF
社会性别视野下西部民族地区民众思想状况调查与思考
8
作者 郭娅 《民族学刊》 2011年第4期48-52,94,共5页
从"社会性别"的视角来分析人的思想行为方式,是对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用社会性别的视角对西部民族地区民众的思想现状进行调查,对研究西部民族地区各族民众的思想现状,关注各民族民众的发展需求,发挥各民族民众在民族地区... 从"社会性别"的视角来分析人的思想行为方式,是对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用社会性别的视角对西部民族地区民众的思想现状进行调查,对研究西部民族地区各族民众的思想现状,关注各民族民众的发展需求,发挥各民族民众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社会性别 思想状况
下载PDF
老子与孔子哲学思维的性别解码
9
作者 蔡先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8-33,共6页
从性别文化的角度对传统思想进行解读,可见老子和孔子表现出对女性和男性不同的价值偏向与意趣,并分别站在男、女不同的立场上,构建了属于自己的“道”与“儒”的哲学大厦。
关键词 老子 孔子 思维 性别
下载PDF
从英汉性别语言再议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10
作者 郑茂林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63-66,共4页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思维和语言的相互关系问题。萨丕尔和沃尔夫两人并未明确提出语言决定思维,但肯定了语言对思维的影响作用。"辩证统一"的哲学理论认为语言和思维是相互矛盾但又密不可分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思维和语言的相互关系问题。萨丕尔和沃尔夫两人并未明确提出语言决定思维,但肯定了语言对思维的影响作用。"辩证统一"的哲学理论认为语言和思维是相互矛盾但又密不可分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英语性别语言和汉语性别语言这两种不同的语言的形成和变化说明思维决定语言,而性别语言的改观也对社会思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即"思维决定语言,语言影响思维",有力否定了语言决定思维的论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语言 思维 性别语言
下载PDF
先秦时期礼教中的和谐思想——从性别的视角分析
11
作者 翟麦玲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6-18,共3页
先秦礼教对男女性别关系的规定包含若干和谐思想,主要表现在男女言行的和谐、男女受教育内容的和谐、夫妻关系的和谐、子女与父母关系的和谐和尊老养老中的和谐等。出现这些和谐思想的根本原因在于,建立社会、家庭秩序的稳定与和谐是先... 先秦礼教对男女性别关系的规定包含若干和谐思想,主要表现在男女言行的和谐、男女受教育内容的和谐、夫妻关系的和谐、子女与父母关系的和谐和尊老养老中的和谐等。出现这些和谐思想的根本原因在于,建立社会、家庭秩序的稳定与和谐是先秦礼教的根本宗旨。从先秦礼教中蕴含的性别和谐因素的本质看,和谐是对立事物存在的一种有序状态,是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时期 礼教 和谐思想 性别
下载PDF
孙中山女性参政观及其价值的现实考量
12
作者 李晓广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0-145,共6页
孙中山的女性参政观虽以不多的言论呈现,却内涵丰富,成为其民权主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认为,参政权是"天赋"女性的"人权";但平等参政权的获得需要"公意"的决断,因而不能寄希望于少数男性政治精英的力... 孙中山的女性参政观虽以不多的言论呈现,却内涵丰富,成为其民权主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认为,参政权是"天赋"女性的"人权";但平等参政权的获得需要"公意"的决断,因而不能寄希望于少数男性政治精英的力量;而且平等参政权的实现,又必须在女性具备参政所必须的文化、政治素养后方有可能。孙中山的女性参政观对于我们今天积极实践两性平等参政不无借鉴意义,但因其没能脱离时代背景和传统性别价值观的束缚,局限性也较为明显,故须批判地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女性参政观 性别 平等参政
下载PDF
毛泽东社会公正思想及其启示
13
作者 张颖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20-24,共5页
公正是人类社会长期以来一直追求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内在价值的显现。毛泽东通过自身的实践,主张国家独立、主权完整、人民自由、男女平等,反对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注重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之间的协调性,是马克思列宁... 公正是人类社会长期以来一直追求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内在价值的显现。毛泽东通过自身的实践,主张国家独立、主权完整、人民自由、男女平等,反对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注重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之间的协调性,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公正思想的发展和延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当今时代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社会不公正的现象时有出现,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降低群众的幸福感,还影响到社会安定以及国家长治久安。正确认识毛泽东社会公正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公正思想 男女平等 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价值观
下载PDF
五四时期《妇女杂志》编辑思想、体例与内容之演变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艳玲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93-100,共8页
五四时期,《妇女杂志》是进步知识分子讨论妇女问题的园地。以该杂志中涉及妇女解放问题的相关内容为文本,从编辑学角度研究五四时期《妇女杂志》的编辑思想与特点,梳理妇女解放思想的内容变化,从而分析《妇女杂志》在传播妇女解放思想... 五四时期,《妇女杂志》是进步知识分子讨论妇女问题的园地。以该杂志中涉及妇女解放问题的相关内容为文本,从编辑学角度研究五四时期《妇女杂志》的编辑思想与特点,梳理妇女解放思想的内容变化,从而分析《妇女杂志》在传播妇女解放思想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从性别视角出发,分别考察编者、作者和读者的性别差异。不难发现,《妇女杂志》中妇女解放思想的建构和发展是编辑、撰稿者、读者多方合力的结果,而有关妇女解放思想的传播是由男性传递给女性的。《妇女杂志》有关妇女问题的探讨,有利于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和妇女解放道路的探索,推动了中国妇女的解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杂志》 女子问题 妇女解放思想 性别差异 性别意识
下载PDF
“国女”与“良母”的双向纠缠——曾兰女权思想刍论 被引量:2
15
作者 袁昊 《宜宾学院学报》 2016年第11期26-32,共7页
曾兰是晚清民初历史转型期的著名女性知识分子,在小说和女权思想两方面都卓有贡献,其女权思想更值得关注与研究,它反映了在现代中国初发期边缘地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权利的探索。曾兰女权思想包含多个方面,其中"国女"... 曾兰是晚清民初历史转型期的著名女性知识分子,在小说和女权思想两方面都卓有贡献,其女权思想更值得关注与研究,它反映了在现代中国初发期边缘地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权利的探索。曾兰女权思想包含多个方面,其中"国女"与"良母"两大核心观念相互纠缠,构成她女权思想的内在动力机制,也成为她女权思想的显著特征。这一特征既受制于其无法超越的性别身份,也反映了独特的在地经验,具有鲜明的历史过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兰 女权思想 性别身份 在地经验
下载PDF
李渔戏曲《比目鱼》中刘藐姑的主导性──对于中国古典戏曲中的两性关系的一些考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浦部依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35-140,共6页
本文以《比目鱼》为个案,探讨李渔的描写爱情的剧作所呈现的女性在两性关系中向强势一方转化的新倾向,并通过对其女主人公的自我觉醒意识、她的魅力及其在爱情中的主导性作用的剖析,阐明上述新倾向乃是作品中的市民意识增强的结果。
关键词 李渔 中国 古典戏曲 女性角色 两性关系 主导性 刘藐姑形象 《比目鱼》 市民意识 自我觉醒意识
下载PDF
论汤婷婷《女勇士》的女性哥特式特征
17
作者 王建刚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42-44,共3页
女性哥特式文学运用恐怖的、暴力的、神秘的表现方式,挑战了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尤其是对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等社会现象进行了鞭挞。在《女勇士》这本书中,汤婷婷作为美国华裔作家,其表现手法明显受到了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通过女... 女性哥特式文学运用恐怖的、暴力的、神秘的表现方式,挑战了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尤其是对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等社会现象进行了鞭挞。在《女勇士》这本书中,汤婷婷作为美国华裔作家,其表现手法明显受到了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通过女性哥特式表现手法的运用,表现了自己对男女两性平等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于女性独立问题的忧思,表达了女性摆脱男权控制的强烈渴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婷婷 《女勇士》 女性哥特式 社会意识形态 女性主义思潮 两性平等
下载PDF
贴近中国国情的现实性——论鲁迅性别思想的独特性
18
作者 房存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00-107,共8页
五四时期思想界关于性别问题的讨论,并不是“清一色”的,而是呈现出多样化的思想格局,其中鲁迅的性别思想是独特的存在。鲁迅对于精英意识一直保持警惕和质疑,他以民众为本位,设身处地地关怀底层妇女的生存问题。从中国妇女的生存现实出... 五四时期思想界关于性别问题的讨论,并不是“清一色”的,而是呈现出多样化的思想格局,其中鲁迅的性别思想是独特的存在。鲁迅对于精英意识一直保持警惕和质疑,他以民众为本位,设身处地地关怀底层妇女的生存问题。从中国妇女的生存现实出发,鲁迅对于当时前卫的性理论持谨慎的态度,而更专注于解决眼前关乎广大妇女处境的实际问题。随着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深入把握和思考,鲁迅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找到了思想启蒙与社会革命相融合的女性解放之路。鲁迅的性别解放思想极富本土性,也因为这种本土性而获得了超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性别思想 底层妇女 思想启蒙 女性解放
下载PDF
孙思邈学术思想点滴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第21期4-5,共2页
孙思邈,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医药学家之一,被后世尊奉为"药王",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著作流传后世,是我国医学伦理学的奠基人。其博学多闻,为医清廉正直的治学态度和重视养生,注重食养、养性的学术思想尤为值得研习。
关键词 孙思邈 大医习业 大医精诚 饮食疗法 养生养性 学术思想
下载PDF
女性身体观及体育思想探骊--以唐代女性观为例
20
作者 于海渤 王智慧 陈晞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14-121,共8页
回顾中国历史可以发现,我国在唐代便出现了性别平等意识的觉醒,并表现在唐代女性体育参与中。在唐代女性精彩的体育参与背后,不仅蕴含着唐代相对平等、开放、积极、自由、丰富、灵活的女性体育思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唐代较为开放... 回顾中国历史可以发现,我国在唐代便出现了性别平等意识的觉醒,并表现在唐代女性体育参与中。在唐代女性精彩的体育参与背后,不仅蕴含着唐代相对平等、开放、积极、自由、丰富、灵活的女性体育思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唐代较为开放的女性身体观。唐代女性身体观具有丰富的意蕴,在民族精神传承、多元文化融合、意识形态规训的过程中,形成了蕴含性别平等意识、女性自我认同、女性主体能动的女性身体观。唐代相对开放的女性观和体育思想,为我们研究性别平等意识下的身体在场、自我认同中的身体赋权、主体能动认知下的身体表达,以及相关观念下的体育参与等提供了路径,并为进一步分析印刻于文化基因中的性别观念、探讨当代社会的性别平等及女性身体观的发展提供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身体观 体育思想 唐代 性别平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