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在中国的流变与影响 |
卢敏
|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
2024 |
2
|
|
2
|
周作人性学系统研究的“先声”--从一九二二年两次对“不道德”说法的回应切入 |
刘洋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24 |
0 |
|
3
|
青少年抑郁综合认知模型及其性别差异 |
崔丽霞
史光远
张玉静
于园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52
|
|
4
|
抑郁症患者自动思维及应付方式的性别差异 |
郭文斌
姚树桥
黄敏儿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
2003 |
11
|
|
5
|
男女平等,什么样的平等?——马克思思想的启示 |
刘晓辉
|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
2016 |
1
|
|
6
|
冯梦龙性别观念考察 |
刘果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7
|
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犯罪学思想介评 |
李希慧
廖梅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8
|
社会性别视野下西部民族地区民众思想状况调查与思考 |
郭娅
|
《民族学刊》
|
2011 |
0 |
|
9
|
老子与孔子哲学思维的性别解码 |
蔡先金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0
|
从英汉性别语言再议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
郑茂林
|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6 |
0 |
|
11
|
先秦时期礼教中的和谐思想——从性别的视角分析 |
翟麦玲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12
|
孙中山女性参政观及其价值的现实考量 |
李晓广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3
|
毛泽东社会公正思想及其启示 |
张颖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14
|
五四时期《妇女杂志》编辑思想、体例与内容之演变 |
张艳玲
|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
2016 |
2
|
|
15
|
“国女”与“良母”的双向纠缠——曾兰女权思想刍论 |
袁昊
|
《宜宾学院学报》
|
2016 |
2
|
|
16
|
李渔戏曲《比目鱼》中刘藐姑的主导性──对于中国古典戏曲中的两性关系的一些考察 |
浦部依子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17
|
论汤婷婷《女勇士》的女性哥特式特征 |
王建刚
|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8
|
贴近中国国情的现实性——论鲁迅性别思想的独特性 |
房存
|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9
|
孙思邈学术思想点滴 |
王欣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14 |
1
|
|
20
|
女性身体观及体育思想探骊--以唐代女性观为例 |
于海渤
王智慧
陈晞
|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