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1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on School Bullying Behavior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被引量:1
1
作者 Hailong Gong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0年第11期52-54,共3页
Bullying,as an aggressive behavior,has become a common phenomenon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The occurrence of bullying behavior can have a serious negative impact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 Bullying,as an aggressive behavior,has become a common phenomenon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The occurrence of bullying behavior can have a serious negative impact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Some students even suffer from psychological problems such as depression and anxiety.Many research results at home and abroad show that personal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bullying behavior.In this case,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mpact of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on school bullying behavior.Improving the parenting styl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ing level has become an practicable practical approach to prevent the problem of school bully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enting style school bullying behavi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下载PDF
Bullying Among School Students in the UAE Society
2
作者 Ahmad Falah Alomosh Salama Mohammad Alrahoomi +1 位作者 Moudi Mohamed Hamad Alshamsi Omaima Daham Shaban Alani 《Psychology Research》 2019年第2期45-56,共12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search the bullying phenomenon among school students in the UAE society. This is done through showing the extent of prevalence of bullying, the rate of recurrence of bullying incidenc...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search the bullying phenomenon among school students in the UAE society. This is done through showing the extent of prevalence of bullying, the rate of recurrence of bullying incidences, the most widespread forms of bullying among school children in the Emirati society, and finally, the variation with regards to the prevalence and forms of bullying as related to the student’s gender.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s to probe the prevalence of this phenomenon in schools, and the frequency of bullying cases as well as its forms. For this purpose, a questionnaire was designed and conducted on a sample size of 1,309 students of both genders. The data were later analyzed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d analytical metrics that are appropriate for the variables’ measurement level, and which achieve the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The study found that a third of the students (33.3%) were involved in bullying incidents. Furthermore, it was found that 14.2% were the party causing the bullying incident, while 19.1% were the party upon which bullying was inflicted. The study also revealed that within school premises the places where bullying was most likely to occur are corridors, and the places which students felt were the least safe are the closed spaces. As for the forms of bullying students are subjected to, offensive name calling or insults came in first place, followed by cyber/online bullying. The young age and smaller size of a student were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motivators for students to bully him/her. It was also found that 32.8% of students who are exposed to bullying respond in a similar manner. The study showed that most of the bullied students (78.4%) know the person doing the bullying, the females being more cognizant of the perpetrator bullying them. Moreover, 40.7% of the students believe that the teachers and other employees are aware of the bullying taking place, female students to a greater extent than males in this regard. In the study sample, the students believe that strong and strict school administration would contribute to stopping the bullying phenomenon. The study additionally concluded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to reduce this phenomen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AE SOCIETY bullying CYBER bullying offensive NAMES school ADMINISTRATION
下载PDF
What Should Parents Say to a Child Bullied at School?
3
《ChinAfrica》 2018年第12期56-57,共2页
The Double Take column looks at a single topic from an African and Chinese perspective. This month we discuss how parents should respond when their child is bullied at school.
关键词 What Should Parents Say to a Child Bullied at school
下载PDF
信阳市小学4~6年级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校园欺凌、学业压力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田平 邢惠子 +1 位作者 夏炜妍 翟春晓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3期455-460,共6页
目的:研究信阳市小学4~6年级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校园欺凌、学业压力的关系,为改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从信阳市抽取6所小学4~6年级儿童1736名为调查对象,采用儿童少年心理健康问卷(Mental Health Scale for Child and A... 目的:研究信阳市小学4~6年级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校园欺凌、学业压力的关系,为改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从信阳市抽取6所小学4~6年级儿童1736名为调查对象,采用儿童少年心理健康问卷(Mental Health Scale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MHS-CA)、特拉华欺凌受害量表(学生版)(Delaware Bullying Victimization Scale-Student,DBVS-S)、小学生学习压力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回归分析考察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显示,男生的MHS-CA评分、学业压力评分高于女生,DBVS-S评分低于女生(P<0.01);城区学生的MHS-CA评分、学业压力评分高于农村,DBVS-S评分低于农村(P<0.001);独生子女的MHS-CA评分、学业压力评分高于非独生子女(P<0.001);汉族学生的学业压力评分高于少数民族,DBVS-S评分低于少数民族(P<0.001);贫困家庭学生的DBVS-S评分高于非贫困家庭,学业压力评分、MHS-CA评分低于非贫困家庭(P<0.001);双亲家庭学生的MHS-CA评分高于单亲或其他家庭,DBVS-S评分低于单亲或其他家庭(P<0.001);留守学生的DBVS-S评分高于非留守学生,MHS-CA评分低于非留守学生(P<0.001);不同年级学生的MHS-CA评分、DBVS-S评分、学业压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Pearson相关分析法显示,小学生心理健康与校园欺凌、学业压力呈负相关(P<0.05)。③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有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类型、校园欺凌、学业压力、是否为独生子女、有无留守经历(P<0.05)。结论:生源地为农村、单亲或其他家庭、家庭贫困、非独生子女、有留守经历的4~6年级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且与校园欺凌、学业压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校园欺凌 学业压力 心理健康
下载PDF
校园欺凌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及学校适应的调查研究
5
作者 许秀芬 罗浪 杨晓平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35-42,共8页
为探讨青少年校园欺凌中被欺负者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学校适应的关系,采用欺负行为问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学校适应问卷对2830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被欺负存在年级(χ^(2)=52.13,p<0.01)和生源地(χ^(2)=97.94,p... 为探讨青少年校园欺凌中被欺负者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学校适应的关系,采用欺负行为问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学校适应问卷对2830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被欺负存在年级(χ^(2)=52.13,p<0.01)和生源地(χ^(2)=97.94,p<0.01)上的差异;被欺负者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学校适应得分显著低于未被欺负者;表达积极情绪(β=0.03,p=0.02)、调节生气/愤怒情绪(β=0.03,p=0.02)和被欺负者的同伴关系(β=0.09,p<0.01)、常规适应(β=0.04,p=0.01)相关显著。这说明,青少年卷入校园欺凌概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及学校适应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校园欺凌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学校适应
下载PDF
小学生特质情绪智力与校园欺凌的现状特点及其关系
6
作者 曾丽红 《武夷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7-94,共8页
校园欺凌一直是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法,以906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小学生校园欺凌的特点及特质情绪智力与校园欺凌的关系。研究发现:小学校园存在欺凌行为,男孩遭受身体欺凌显著高于女孩;母亲具有研究生学历所... 校园欺凌一直是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法,以906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小学生校园欺凌的特点及特质情绪智力与校园欺凌的关系。研究发现:小学校园存在欺凌行为,男孩遭受身体欺凌显著高于女孩;母亲具有研究生学历所遭受的言语欺凌显著高于母亲具有初中、高中、大学学历;特质情绪智力与校园欺凌及其各维度显著负相关,且情绪倾向、自尊、同伴关系显著预测校园欺凌。小学校园欺凌防治建议:切实关注男孩校园欺凌现象,提高男孩特质情绪智力;不可忽视高学历家庭孩子的情绪问题与行为问题;高度重视小学生的情绪倾向、自尊及同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校园欺凌 特质情绪智力
下载PDF
初中生校园欺凌与心理亚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卢丹丹 李芳 +5 位作者 王慧豪 官越 格桑曲珍 袁靓 燕虹 俞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究初中生校园欺凌与心理亚健康的关系及心理韧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以武汉市2所初中10~14岁79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Olweus欺凌问卷、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及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来测量学生的校园欺凌、心理亚... 目的:探究初中生校园欺凌与心理亚健康的关系及心理韧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以武汉市2所初中10~14岁79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Olweus欺凌问卷、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及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来测量学生的校园欺凌、心理亚健康和心理韧性水平。结果:受欺凌得分与心理亚健康得分正向关联(β=1.88);心理韧性得分在受欺凌得分与心理亚健康得分之间的调节作用有统计学意义(β=-0.07)。结论:初中生心理亚健康问题可能与受欺凌经历有关,心理韧性在受欺凌与心理亚健康的关系间可能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校园欺凌 心理亚健康 心理韧性 调节作用
下载PDF
校园欺凌与攻击性行为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双重影响:一项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萌萌 杨舒然 +1 位作者 柯强 赵旭东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263-272,共10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on-suidical self-injury,NSSI)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关注校园欺凌和攻击性行为与青少年NSSI之间的关联,以期为预防和干预这一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建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为15987位中国辽... 目的探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on-suidical self-injury,NSSI)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关注校园欺凌和攻击性行为与青少年NSSI之间的关联,以期为预防和干预这一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建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为15987位中国辽宁、上海和江西三个省的初高中学生,代表了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并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以揭示各变量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结果校园欺凌与NSSI呈正向关系(非标准化系数=0.420,标准化系数=0.247,Z=18.123,P<0.001),欺凌程度越高,自伤风险也越高。攻击性行为与NSSI之间同样存在正向关系(非标准化系数=0.230,标准化系数=0.201,Z=14.301,P<0.001),攻击性行为越强烈,自伤风险也越高。校园欺凌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显著(非标准化系数=1.052,标准化系数=0.708,Z=75.223,P<0.001),欺凌程度越高,攻击性行为也越严重。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在解释校园欺凌、攻击性行为与青少年NSSI关系方面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结论研究发现,校园欺凌和攻击性行为对青少年NSSI具有显著影响,且青少年的欺凌和攻击性行为存在地区差异。预防和干预措施应综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力量,加强师生间沟通,提高教师对问题行为的识别和干预能力,增进家长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以降低青少年NSSI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 校园欺凌 攻击性行为 青少年 地区差异
下载PDF
如何防治城市小学流动儿童的校园欺凌?——基于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遭受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佳哲 生沁霖 姚继军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9,共10页
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且呈现低龄化倾向,精准防治城市小学流动儿童的校园欺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大规模省级监测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和泛精确匹配模型等讨论了城市小学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遭受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及其异质性,结... 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且呈现低龄化倾向,精准防治城市小学流动儿童的校园欺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大规模省级监测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和泛精确匹配模型等讨论了城市小学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遭受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及其异质性,结果显示:相较于本地儿童,城市小学流动儿童更容易遭受言语欺凌和关系欺凌;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对城市小学生遭受各类校园欺凌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相较于本地儿童,师生关系对城市小学流动儿童遭受言语欺凌和关系欺凌的负向影响更大,亲子关系对城市小学流动儿童遭受关系欺凌的负向影响更大。由此,建议城市小学教师尤其班主任要更加关注流动儿童,与其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流动儿童家长也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构建亲密的亲子关系,减少流动儿童遭受各类校园欺凌尤其言语和关系欺凌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流动儿童 校园欺凌 亲子关系 师生关系 泛精确匹配模型
下载PDF
青少年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学生减负之后的“加法”问题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声华 尹弘飚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3期96-109,共14页
本研究利用社会情感技能调查(SESS, 2018—2020)中国苏州的调查数据,基于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大五人格模型”,综合分析中国青少年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状况,探讨其与家长教养方式和社会经济地位等在内的前因变量以及学生人际安全感、学校... 本研究利用社会情感技能调查(SESS, 2018—2020)中国苏州的调查数据,基于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大五人格模型”,综合分析中国青少年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状况,探讨其与家长教养方式和社会经济地位等在内的前因变量以及学生人际安全感、学校适应和校园霸凌等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现状具有显著的年段差异和性别差异;第二,学生个体因素和家庭因素均不同程度地预测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水平;第三,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能够显著预测学生自评的人际安全感和学校适应,并与学生校园霸凌经历呈显著负相关。据此,本研究从理性看待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水平的个体差异、积极关注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多元主体、充分重视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积极作用三个方面,讨论相关研究结果,提出青少年社会情感能力培养工作的具体建议,也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之后的“加法”问题提供初步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情感能力 教养方式 安全感 学校适应 校园霸凌
下载PDF
校园欺凌形成机理的社会学解读及防治之道--基于41名欺凌卷入者的访谈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文 张香兰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校园欺凌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社会热点与难点问题。从社会学角度结合对12所中小学校的41名欺凌者、被欺凌者的深度访谈,发现校园欺凌原因主要为暴力亚文化的冲击与侵蚀、社会规范功能的弱化与掣肘、不健全家庭... 校园欺凌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社会热点与难点问题。从社会学角度结合对12所中小学校的41名欺凌者、被欺凌者的深度访谈,发现校园欺凌原因主要为暴力亚文化的冲击与侵蚀、社会规范功能的弱化与掣肘、不健全家庭结构的困囿与制约、关系结构的紧张与疏离。因此,在校园欺凌防治中,应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提高媒介“把关”能力;强化社会规范作用,提升个体接受认同;优化家庭结构功能,营造和谐家庭环境;缓解多重紧张关系,健全社会支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欺凌 暴力亚文化 社会结构 关系结构 家庭结构 防治对策
下载PDF
学校氛围对西部农村学生校园欺凌的影响机制研究--一项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12
作者 杨传利 青晨 +1 位作者 毛亚庆 何二林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7-182,共16页
通过对广西5040名农村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相较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遭受更多校园欺凌、具有更低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水平和更消极的学校氛围认知与感受;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对校园欺凌具有稳定负向预测作用,成为防治校园欺凌的重要保... 通过对广西5040名农村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相较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遭受更多校园欺凌、具有更低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水平和更消极的学校氛围认知与感受;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对校园欺凌具有稳定负向预测作用,成为防治校园欺凌的重要保护性因素;学校氛围各维度对直接防治校园欺凌具有“双刃性”,其中,师生情感和同伴关系对校园欺凌具有稳定的保护性作用,而物质环境和外部环境表现出风险性特征;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在师生情感、同伴关系与校园欺凌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而在物质环境、外部环境和校园欺凌之间具有遮掩效应;留守情况对学校氛围各维度与校园欺凌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表现为学校氛围各维度对留守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促进作用显著小于非留守儿童,进而容易导致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遭受更多校园欺凌。对此,各教育主体应该重视西部农村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校园欺凌问题,营造支持性教育氛围并构建闭环的社会支持链,充分发挥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防治功效,切实保护每个学生免遭校园欺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农村 校园欺凌 学校氛围 社会情感能力 留守儿童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特质与校园欺凌感知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家铭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123,共7页
对2560名大学生的问卷分析探讨了校园欺凌与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三个关键变量上得分越高的个体,对校园欺凌行为认知的水平越高,认知也越准确。这一发现为高校预防和... 对2560名大学生的问卷分析探讨了校园欺凌与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三个关键变量上得分越高的个体,对校园欺凌行为认知的水平越高,认知也越准确。这一发现为高校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高校应高度重视校园欺凌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危害健康行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方案,切实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欺凌 心理弹性 自我效能 应对方式 大学生
下载PDF
爱尔兰反欺凌行动计划与欺凌治理体系的构建
14
作者 赵鹏皓 李先军 《教育参考》 2024年第9期55-61,共7页
爱尔兰自2013年起实施的反欺凌行动计划构建了全员参与的校园欺凌治理体系,效果显著。其具体措施包括修订政策并开展反欺凌宣传、为相关人员提供教育与培训、评估与检查学校反欺凌举措和研究特定群体的反欺凌方案四个方面。这为我国中... 爱尔兰自2013年起实施的反欺凌行动计划构建了全员参与的校园欺凌治理体系,效果显著。其具体措施包括修订政策并开展反欺凌宣传、为相关人员提供教育与培训、评估与检查学校反欺凌举措和研究特定群体的反欺凌方案四个方面。这为我国中小学治理校园欺凌问题提供了以下启示:一是构建全员共同参与的校园欺凌治理体系,二是针对欺凌对象和形式研制多类治理方案,三是鼓励实施开展多样化反欺凌项目与活动,四是重塑学校文化氛围以防治校园欺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欺凌 爱尔兰 中小学 教育治理
下载PDF
英国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预防与管理研究
15
作者 孙茜 陈雪 +2 位作者 周玲 马志远 邹若雅 《基础教育参考》 2024年第5期45-59,共15页
校园欺凌是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英国为应对校园欺凌,建立了较完备的预防和干预体系。其中包括:创建完整、系统的校园欺凌政策和法律体系,从预防、应对和监督这三个层面防治校园欺凌;构建由政府、学校、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 校园欺凌是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英国为应对校园欺凌,建立了较完备的预防和干预体系。其中包括:创建完整、系统的校园欺凌政策和法律体系,从预防、应对和监督这三个层面防治校园欺凌;构建由政府、学校、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校园欺凌治理机制,学校在校园欺凌的治理中处于责任主体地位;形成一系列以学校为核心的反欺凌项目共同体,促进各利益相关方的合作,推动校园欺凌防治行动的顺利实施。英国的校园欺凌治理方案和反欺凌项目实践,可为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工作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中小学校 校园欺凌 反欺凌项目 欺凌治理 预防和干预
下载PDF
中学生孤独感与欺凌受害的关系:一个链式中介模型
16
作者 郭小军 邹锦伟 +1 位作者 严娟 缪丽珺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07-110,共4页
为了探讨疏离感和消极应对方式在中学生孤独感和欺凌受害行为间的作用机制,通过方便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江西省某市4所中学的87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相关分析表明孤独感、疏离感、消极应对方式和欺凌受害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为了探讨疏离感和消极应对方式在中学生孤独感和欺凌受害行为间的作用机制,通过方便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江西省某市4所中学的87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相关分析表明孤独感、疏离感、消极应对方式和欺凌受害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路径分析表明,孤独感对欺凌受害直接效应显著,孤独感通过疏离感的中介作用影响欺凌受害,孤独感同时通过疏离感和消极应对方式中介链间接影响中学生欺凌受害。因此,孤独感不仅直接影响中学生欺凌受害,还通过疏离感和消极应对方式的链式影响他们的欺凌受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孤独感 疏离感 消极应对方式 欺凌受害
下载PDF
防治校园欺凌:澳大利亚“友好校园”计划及其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喻忠恩 陈育勤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90-95,112,共7页
校园欺凌是世界范围内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澳大利亚推出为期3年的“友好校园”计划,通过建立友好校园组织、提供教学材料和培训、加强家校衔接,为预防校园欺凌提供了一套有价值的理论体系与行动框架,有效地预防并减少了校园欺凌现象的... 校园欺凌是世界范围内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澳大利亚推出为期3年的“友好校园”计划,通过建立友好校园组织、提供教学材料和培训、加强家校衔接,为预防校园欺凌提供了一套有价值的理论体系与行动框架,有效地预防并减少了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澳大利亚“友好校园”计划及其实施经验,对我国更好地防治校园欺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欺凌 “友好校园”计划 治理 启示
下载PDF
重塑交往: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机制与防治路径——基于37名欺凌卷入者的访谈
18
作者 曹文 张香兰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2-57,78,共7页
学生交往的基本范式与过程可作为评判青少年社会认知水平的内在依据,并影响着学生欺凌行为的选择。基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结合对37名中小学欺凌者、被欺凌者的深度访谈发现,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源于以自我为中心、虚假接受规范、... 学生交往的基本范式与过程可作为评判青少年社会认知水平的内在依据,并影响着学生欺凌行为的选择。基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结合对37名中小学欺凌者、被欺凌者的深度访谈发现,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源于以自我为中心、虚假接受规范、伪装经验表达、偏离生活世界。防治校园欺凌应以重塑交往为目标:扩充理解向度,发挥有效沟通的积极作用;加强规则教育,凝聚他律与自律教育合力;转变互动模式,唤醒旁观者积极角色意识;明确交往导向,把握生活世界的价值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行为理论 校园欺凌 发生机制 防治路径
下载PDF
校园欺凌研究的中国进展——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19
作者 袁晓凡 张香兰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8-55,共8页
校园欺凌是全球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也是学界重点关注的课题。近20年我国学界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园欺凌的理论视角研究、校园欺凌的成因研究、校园欺凌的干预预防研究以及国外校园欺凌防治经验借鉴研究四个方面,网络欺凌、青少年主... 校园欺凌是全球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也是学界重点关注的课题。近20年我国学界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园欺凌的理论视角研究、校园欺凌的成因研究、校园欺凌的干预预防研究以及国外校园欺凌防治经验借鉴研究四个方面,网络欺凌、青少年主题日渐成为未来校园欺凌研究关注的重点。面对复杂的校园欺凌问题,中国应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增强国际间、机构间、作者间的合作,为世界校园欺凌研究提出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校园欺凌 CITESPACE 知识图谱
下载PDF
中学生校园被欺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决策树模型的建立
20
作者 崔金凤 曾文俊慧 +2 位作者 刘宏 代金兰 陶莉 《精神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69-274,共6页
目的对中学生校园被欺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决策树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使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1258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在校是否发生欺凌将其分为被欺凌组和非欺凌组,收集两组相关资料,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目的对中学生校园被欺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决策树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使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1258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在校是否发生欺凌将其分为被欺凌组和非欺凌组,收集两组相关资料,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中学生在校被欺凌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 Modeler软件构建中学生在校被欺凌的决策树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预测效能进行分析。结果1258名中学生中有325名出现被欺凌现象,其发生率为25.83%;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吸烟、饮酒、游戏成瘾、经常被父母打骂、学习成绩以及打架行为是中学生校园被欺凌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危险因素构建决策树风险预测模型,模型选择了吸烟、饮酒、游戏成瘾、经常被父母打骂、学习成绩以及打架行为等6个解释变量,合计6层,23个节点,且模型选择吸烟为中学生校园被欺凌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中学生校园被欺凌的Logistic回归模型AUC值为0.620(95%CI:0.593~0.647),决策树模型AUC值为0.658(95%CI:0.631~0.684),两种模型的Delong检验结果为Z=2.89,P=0.0039。结论性别、吸烟、饮酒、游戏成瘾、经常被父母打骂、学习成绩以及打架行为是中学生校园被欺凌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构建的决策树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为后期降低中学生校园被欺凌制定决策和规划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校园欺凌现状 影响因素 决策树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