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蓄积大鼠食管黏膜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1
作者 刘国红 任雨轩 +2 位作者 邵谦毅 梁硕 王丽萍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37-41,共5页
目的筛选铁蓄积大鼠食管黏膜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方法12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铁蓄积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铁蓄积组隔天腹腔注射蔗糖铁溶液制备铁蓄积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4周后取血和食管... 目的筛选铁蓄积大鼠食管黏膜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方法12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铁蓄积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铁蓄积组隔天腹腔注射蔗糖铁溶液制备铁蓄积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4周后取血和食管、肝等组织,应用血清学、组织学方法鉴定铁蓄积造模是否成功;剥离两组食管黏膜组织,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及真核生物蛋白相邻类的聚簇(KOG)分类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9个差异表达基因,5个上调基因包括昼夜相关转录抑制因子(Ciart)、液泡蛋白质分选因子25(Vps25)、甲状腺激素应答蛋白(Thrsp)、UDP-N-乙酰氨基葡萄糖焦磷酸化酶1(Uap1)、血清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Adam33),4个下调基因包括过氧化物酶基因(Pxdn)、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基因2(Hspg2)、中心体相关蛋白2(Cep2)、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因子4(Rgs4)。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上调基因的生物过程(BP)集中在节律过程、代谢过程、行为、生物过程调节、特定位置运动、生物过程的负调控、生物调节、定位、细胞过程、多细胞生物过程;细胞组成(CC)主要集中在膜封闭腔、细胞器部分、细胞器、膜、细胞外区域部分、膜部分、细胞部分、细胞;分子功能(MF)主要集中在结合、结构分子活性、催化活性。下调基因的BP主要集中在解毒、刺激反应、细胞组成或生物形成、信号、生物过程的负调控、生物过程的正调节、发育过程、细胞过程、生物过程调节、生物调节、代谢过程;CC主要集中在细胞外基质、细胞外基质组成、细胞外区域部分、细胞外区域、细胞器、膜、细胞部分、细胞;MF主要集中在酶调节活性、抗氧化活性、分子功能调节剂、受体调节活性、结构分子活性、结合、催化活性。KOG分类富集分析显示,表达上调的基因中有3个获得功能注释,Uap1被注释到细胞壁/膜/包膜生物形成,Adam33被注释到翻译后修饰,蛋白质折叠和伴侣蛋白,Vps25被注释到功能预测。表达下调的基因中有2个获得功能注释,Rgs4被注释到信号转导机制,Hspg2被注释到翻译后修饰,蛋白质折叠和伴侣蛋白。结论铁蓄积大鼠食管黏膜组织中共筛选出9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5个表达上调基因和4个表达下调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的BP包括节律过程、代谢过程、细胞过程、生物过程调节等,主要参与的CC包括细胞器、膜、细胞外区域部分等,主要参与的MF包括结合、催化活性、结构分子活性。有5个差异基因获得KOG功能注释,包括翻译后修饰、蛋白质折叠和伴侣蛋白、信号转导等,主要参与细胞周期、细胞代谢、细胞增殖及氧化应激等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蓄积 差异表达基因 基因本体功能富集 真核生物蛋白相邻类的聚簇分类富集
下载PDF
箭叶淫羊藿叶片不同发育时期黄酮类成分形成与元素含量关系研究
2
作者 周省委 陈璐 +3 位作者 董宁 乔璐 钟华 杨林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3-179,I0028,I0029,I0030,I0031,I0032,共12页
目的探究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ieb.et Zucc.)Maxim.叶片不同发育时期黄酮类成分变化与元素积累的规律,揭示其黄酮类成分的形成机制。方法以箭叶淫羊藿叶片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发育时期分为t1~t6共6个时期,高效液相色谱(... 目的探究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ieb.et Zucc.)Maxim.叶片不同发育时期黄酮类成分变化与元素积累的规律,揭示其黄酮类成分的形成机制。方法以箭叶淫羊藿叶片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发育时期分为t1~t6共6个时期,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醇苷含量;实时荧光定量法(RT-qPCR)测定17个与黄酮类成分合成关键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25种元素含量;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黄酮类成分与元素的关系。结果淫羊藿苷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朝霍定A、朝霍定B、朝霍定C、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显著降低,但是5种黄酮类成分总量却显著升高,在t4和t5时期大量积累。大部分黄酮类成分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量在t4和t5时期显著上调,在t2时期显著下调,不同基因的表达量随叶片发育而变化;叶片中元素Mg、Ca、Ti、Mn、Fe、Sr和Ba元素含量显著升高,元素K和Co含量显著降低;元素P、K、V、Cu的含量与箭叶淫羊藿中黄酮类成分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结论箭叶淫羊藿叶片中黄酮类成分形成过程受到叶片发育程度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黄酮类成分在叶片发育后期大量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箭叶淫羊藿 黄酮类成分 基因相对表达量 元素 组间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苗药组方熏蒸疗法对家兔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模型的差异基因分析及聚类分析
3
作者 张力文 王兴桂 +1 位作者 李春 庞平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20-26,共7页
目的:探讨苗药组方熏蒸疗法对家兔早期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KOA)模型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层次聚类分析的意义。方法:将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苗药熏蒸组、清水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木瓜蛋白酶在... 目的:探讨苗药组方熏蒸疗法对家兔早期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KOA)模型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层次聚类分析的意义。方法:将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苗药熏蒸组、清水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木瓜蛋白酶在兔膝关节腔内注射的方法复制早期KOA模型,造模成功后用苗药熏蒸疗法治疗20天,运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对软骨组织的基因表达谱进行检测,最后将得到的原始数据通过RMA算法进行预处理,通过相关基因分析软件进行差异基因(difference gene,DEG)分析,并对其基因表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DEG分析显示,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基因有827个,上调435个,下调392个;苗药熏蒸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基因有208个,上调112个,下调96个;清水熏蒸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基因有152个,上调93个,下调59个。聚类分析显示,每个实验组的标本基本为一类,每个标本重复性好,每个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它们的基因表达各有特点。结论:基因芯片检测可以发现苗药熏蒸疗法治疗早期KOA的差异表达基因,而聚类分析发现其相关基因的改变及其基因表达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基因芯片技术 苗药熏蒸疗法 差异表达 信号通路
下载PDF
HMGB1、MYCN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4
作者 侯栋亮 张飞 韦源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期61-63,69,共4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骨髓细胞瘤病毒相关基因(MYCN)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B)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NB患儿临床资料。术中采集所有患儿病理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术后及时送至病理科检验,并开展免疫组...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骨髓细胞瘤病毒相关基因(MYCN)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B)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NB患儿临床资料。术中采集所有患儿病理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术后及时送至病理科检验,并开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MGB1、MYCN在病理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比较HMGB1、MYCN在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HMGB1表达、MYCN表达与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HMGB1阳性表达率、MYCN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GB1阳性组肿瘤转移率、肿瘤分期Ⅲ期率、低分化率高于HMGB1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YCN阳性组肿瘤转移率、肿瘤分期Ⅲ期率、低分化率高于MYCN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MGB1、MYCN在儿童NB组织中呈高表达,且阳性表达与肿瘤转移、肿瘤分期及分化程度存在密切关系,或可作为临床诊疗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骨髓细胞瘤病毒相关基因 临床表达
下载PDF
颅脑外伤患者血清IL-33、sST2、TNF-α、HMGB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关系
5
作者 魏栋辉 袁洪钢 +1 位作者 王阳 吕智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0期2137-2141,共5页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33、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病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渭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2...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33、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病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渭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2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13~15分)(n=47)、中度组(9~12分)(n=59)、重度(3~8分)(n=36)。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28 d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4~5分)(n=115)、预后不良组(1~3分)(n=27)。收集患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外伤原因、IL-33、sST2、TNF-α、HMGB1。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预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检验颅脑外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IL-33、sST2、TNF-α、HMGB1水平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分析IL-33、sST2、TNF-α、HMGB1预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重度组IL-33、sST2、TNF-α、HMGB1水平分别为(40.69±9.64)pg/mL、(7.75±2.14)ng/mL、(252.43±41.37)ng/L、(11.42±3.27)μg/L,中度组IL-33、sST2、TNF-α、HMGB1水平分别为(30.47±7.22)pg/mL、(6.45±1.37)ng/mL、(181.29±22.75)ng/L、(8.05±2.13)μg/L,均高于轻度组[(21.53±5.84)pg/mL、(5.61±1.05)ng/mL、(140.36±16.41)ng/L、(4.87±1.42)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33、sST2、TNF-α、HMGB1水平与颅脑外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61、0.518、0.593、0.537,P<0.05)。预后不良组IL-33、sST2、TNF-α、HMGB1水平分别为(74.08±20.37)pg/mL、(10.56±2.54)ng/mL、(286.31±42.81)ng/L、(13.45±3.07)μg/L,均高于预后良好组[(22.64±6.19)pg/mL、(6.95±1.73)ng/mL、(153.76±31.45)ng/L、(5.86±1.49)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L-33、sST2、TNF-α、HMGB1预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91、0.846、0.905、0.928,均有P<0.05。结论IL-33、sST2、TNF-α、HMGB1表达水平随颅脑外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且与其短期不良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白细胞介素-33 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病情严重程度 预后
下载PDF
38例ABO血型抗原表达异常的基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杨红梅 陈敏洁 +3 位作者 邹昕 虞茜 马思飞 张建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3期1878-1881,1886,共5页
目的探讨ABO血型抗原表达减弱的血清学结果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盐水试管法对38例ABO血型抗原表达异常标本进行ABO血型血清学鉴定及不规则抗体筛查。对ABO基因采用特异性序列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及第1~7外显子直接测序进... 目的探讨ABO血型抗原表达减弱的血清学结果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盐水试管法对38例ABO血型抗原表达异常标本进行ABO血型血清学鉴定及不规则抗体筛查。对ABO基因采用特异性序列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及第1~7外显子直接测序进行基因分型并比对。结果38例标本中共检出ABO等位基因18个,其中常见的等位基因15个,罕见的等位基因1个(Bw30/O01)及新等位基因2个。常州地区ABO基因多态性主要以A102/B101、A307/O02及Bw03为主,其中A102/B101占18.4%(7/38)、A307/O02占15.8%(6/38)、Bw03占7.9%(3/38)。另外发现3例突变型组合(B310/O01、Ax24/B101、Bw30/O01)及2例新突变位点(1036A>C、873C>T);5例突变均未被ISBT数据库收录。结论ABO亚型分子遗传在常州地区具有丰富的基因多态性,并发现3例突变型组合未收录和2例新突变位点未收录。新突变位点为ABO亚型突变发生机制研究提供样本来源,为精准输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抗原表达减弱 血清学检测 基因测序
下载PDF
陕西汉族初筛RhD阴性孕妇中D基因多态性研究
7
作者 雍乐 刘新 +1 位作者 王安 王川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411-413,417,共4页
【目的】探讨陕西汉族初筛RhD阴性孕妇中D基因多态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定期产检的54例陕西汉族初筛RhD阴性孕妇。采用微柱凝胶卡检测RhD血型,采用抗人球蛋白凝胶卡法进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采用Rh分型卡鉴定... 【目的】探讨陕西汉族初筛RhD阴性孕妇中D基因多态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定期产检的54例陕西汉族初筛RhD阴性孕妇。采用微柱凝胶卡检测RhD血型,采用抗人球蛋白凝胶卡法进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采用Rh分型卡鉴定RhCE抗原分型,采用吸收放射试验检测Del血型,采用序列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SSP)鉴定标本的Del血型基因型,采用D-Screen试剂的反应格局表鉴定部分DⅥ3型,针对10个RHD基因外显子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测序。【结果】54例初筛RhD阴性孕妇中,单克隆(IgG+IgM)抗D-抗体IAT试验检出3例阳性,经鉴定为D变异型;酸放散法检出阳性18例,除上述3例D变异型外,其余15例均为Del表型,36例D阴性标本。D变异型与Del表型均未产生抗-D,36例D阴性标本中2例产生抗-JKb合并抗-cE,7例产生抗-D(其中1例产生抗-C合并抗-D)。RhCE分型结果显示:D阴性血型以ccee为主,Del表型以Ccee为主,无ccEe与ccee。3例D变异型中,D-Screen检出2例部分DⅥ3型,剩余1例经RHD基因测序分析,结果显示为弱D15型,RHD基因存在c.845G>(p.Gly282Asp)纯合突变。PCR-SSP检出15例阳性,与酸放散法检出阳性的例数一致,15例Del表型均携带RHD*01EL.01。15例Del表型中,合子型D+/D+1例,且其基因型为RHD*01EL.01/01EL.01;合子型D+/D-14例,且其基因型均为RHD*01EL01/01N.01,占93.33%。【结论】54例陕西汉族初筛RhD阴性孕妇中D基因结构存在复杂的多态性,变异等位基因D阴性血型以ccee为主,Del表型以Ccee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Hr血型系统/遗传学 孕妇 基因表达 多态现象 遗传 汉族
下载PDF
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和小雪芽叶片基因转录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娜娜 陆建良 +1 位作者 郑新强 梁月荣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74-978,共5页
以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和低温诱导型新梢白化茶树品种小雪芽叶片为材料,构建基因转录本;组装得到79 797条茶树参考基因库(Unigene),其中,基因序列长度在1 000 bp以上的有11 371条,占Unigene库总数的14.25%。SSR分析显示,共有6 439条SSR,... 以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和低温诱导型新梢白化茶树品种小雪芽叶片为材料,构建基因转录本;组装得到79 797条茶树参考基因库(Unigene),其中,基因序列长度在1 000 bp以上的有11 371条,占Unigene库总数的14.25%。SSR分析显示,共有6 439条SSR,其中1~3个碱基的完美重复SSR占84.32%。基因表达丰度RPKM值显示,小雪芽表达上调的基因数为1 821个,表达下调基因数为1 779个。差异表达基因GO和COG分析显示,引起低温诱导型茶树新梢白化的可能遗传机理存在于蛋白质翻译后的修饰过程,而且这些变异主要发生在细胞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 新梢白化 茶树参考基因库 SSR 基因表达 GO COG
下载PDF
香蕉果实采后抑制差减文库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7
9
作者 徐碧玉 苏伟 金志强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99-502,共4页
抑制差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SSH),是抑制PCR与差减杂交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其优点是在差减杂交过程中使不同丰度cDNA的拷贝数差异趋于均衡,因此不同丰度的差异表达基因都能得到有效克隆,能有效分离低丰度... 抑制差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SSH),是抑制PCR与差减杂交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其优点是在差减杂交过程中使不同丰度cDNA的拷贝数差异趋于均衡,因此不同丰度的差异表达基因都能得到有效克隆,能有效分离低丰度的差异表达基因,避免了表达序列标签分析中高丰度基因重复测序的缺点。因此SSH技术被应用于植物差异表达基因的分离。香蕉果实采后成熟过程中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这些变化涉及到许多基因的表达。为了研究香蕉果实采后与采前在基因表达上的差异,我们首次采用抑制缩减文库的方法,以分离香蕉果实在采后表达的基因。以采后0h的香蕉果实cDNA为驱动子,对香蕉果实采后48h果实cDNA为待测子,进行抑制缩减杂交,抑制缩减杂交产物与pGEM-TEasyVecter连接,转化E.coliDH5琢,构建了抑制缩减文库。该文库共包含312个克隆,采用PCR方法对文库进行了重组子的鉴定,共有302个重组子。该文库的构建成功为深入研究香蕉果实采后基因的表达奠定了基础,为研究香蕉果实采后成熟的分子生物学机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采后 构建 差减文库 鉴定 差异表达基因 抑制差减杂交技术 分子生物学机理 cDNA 表达序列标签 香蕉果实 E.coli 抑制PCR SSH技术 PCR方法 基因重复 生理变化 成熟过程 基因表达 采后成熟 重组子 缩减 拷贝数 低丰度
下载PDF
基因科学和21世纪中医药学的走向 被引量:33
10
作者 沈自尹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7-9,共3页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来临 ,医学科学研究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中医药在功能基因调控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因此 ,遵循中医学研究本身的内在规律 ,充分利用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成果 ,建立中医“证”的基因表达谱 ,将是 2
关键词 中医药学 后基因组时代 基因表达谱
下载PDF
Ki-67和BRCA1在≤35岁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徐立坤 李涌涛 +2 位作者 艾斯卡尔.阿尤甫 杨亮 朱丽萍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目的研究Ki-67和BRCA1在年龄≤35岁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特点和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年龄≤35岁、临床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4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癌组织中Ki-67和BRCA1的表达。对照组选取年龄>35岁乳腺癌患者35... 目的研究Ki-67和BRCA1在年龄≤35岁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特点和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年龄≤35岁、临床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4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癌组织中Ki-67和BRCA1的表达。对照组选取年龄>35岁乳腺癌患者35例,结合临床病理因素及乳腺癌分子分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BRCA1在≤35岁和>35岁的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9.2%、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35岁和>35岁的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35岁乳腺癌患者组中,Ki-67的表达与BRCA1的表达呈负相关(r=-0.267,P<0.05)。(3)BRCA1及Ki-67表达在青年乳腺癌和中老年乳腺癌分子分型中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5岁乳腺癌患者肿瘤特征与中老年患者有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35岁乳腺癌患者中Ki-67及BRCA1等生物学分子表达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基因 BRCA1 年龄组 Ki-67抗原/代谢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1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庆先 孙念峰 +1 位作者 王国斌 王春友 《胰腺病学》 CAS 2003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 研究胰腺癌 (PC)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 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蛋白表达 ,并探讨其与癌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浸润、淋巴及血道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 ,检测 73例胰腺癌组织、10例癌旁组织、6例正... 目的 研究胰腺癌 (PC)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 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蛋白表达 ,并探讨其与癌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浸润、淋巴及血道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 ,检测 73例胰腺癌组织、10例癌旁组织、6例正常胰腺组织 HMGB1蛋白表达。结果 HMGB1在胰腺癌中呈强阳性表达 (76 .7% ) ,在癌旁组织中仅有微弱表达 ,正常胰腺组织无表达 ;HMGB1的阳性率与癌分化程度无关 (P>0 .0 5 ) ;与肿瘤的大小、浸润、淋巴及血道转移呈正相关 (P<0 .0 1)。结论  HMGB1在胰腺癌中呈强阳性表达 ,可作为胰腺癌生长、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判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1蛋白 胰腺癌 表达 癌组织
下载PDF
内毒素血症大鼠心肌组织中TNF-α及HMG-1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安群星 刘利兵 +3 位作者 贾宏 杨浩 刘芳娥 马文煜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03-904,共2页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高迁移率族蛋白 1(HMG 1)基因在内毒素血症大鼠心肌组织中的动态变化 .方法 :采用RT PCR法半定量分析内毒素作用 32h内大鼠心肌组织中TNF αmRNA及HMG 1mRNA水平 .结果 :正常大鼠心肌组织可表达...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高迁移率族蛋白 1(HMG 1)基因在内毒素血症大鼠心肌组织中的动态变化 .方法 :采用RT PCR法半定量分析内毒素作用 32h内大鼠心肌组织中TNF αmRNA及HMG 1mRNA水平 .结果 :正常大鼠心肌组织可表达一定量TNF αmRNA(0 .4 1± 0 .0 8)和HMG 1mRNA(0 .5 3± 0 .0 7) .内毒素作用后 ,两者表达均增加 ,TNF αmRNA在 8h达峰值 (0 .91± 0 .0 3,P <0 .0 1) ,HMG 1mRNA在 2 4h达峰值 (1.0 3± 0 .0 9,P <0 .0 1) .结论 :内毒素能上调心肌组织中TNF αmRNA和HMG 1mR NA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血症 心肌 肿瘤坏死因子 HMG蛋白质类 基因表达
下载PDF
B族链球菌C5a肽酶功能活性区域的分段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岳丽琴 沈叙庄 +2 位作者 周育森 林粱 杨永弘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表达B族链球菌C5a肽酶蛋白功能活性区域,为进一步研究及开发疫苗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引物,从GBSⅡ型标准株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含有C5a肽酶蛋白不同功能区域基因的4个目的片段,分别插入T载体,再经酶切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进... 目的表达B族链球菌C5a肽酶蛋白功能活性区域,为进一步研究及开发疫苗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引物,从GBSⅡ型标准株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含有C5a肽酶蛋白不同功能区域基因的4个目的片段,分别插入T载体,再经酶切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进行融合表达。对表达蛋白进行免疫原性检测,并通过镍柱大量纯化。结果成功构建4个目的片段的PET表达质粒。经SDS-PAGE检测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0000、78000、70000和36000。蛋白质谱分析证实,表达的4个蛋白为B族链球菌C5a肽酶蛋白的可能性分数分别为82、152、113和79。免疫印迹证实均能与特异性抗C5a肽酶蛋白的抗体反应,纯化后的蛋白SDS-PAGE纯度达90%。结论已成功地表达了可溶性C5a肽酶蛋白4个功能活性区域,为蛋白免疫表位和毒力机制的研究以及亚单位蛋白疫苗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链球菌 C5a肽酶 基因表达 功能活性区域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与真核基因表达调控 被引量:19
15
作者 徐佳 刘志锋 姜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7-402,共6页
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HMG)是一系列的染色质相关蛋白,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含量丰富,因其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高迁移率而得名.HMG蛋白家族可分为HMGB、HMGA和HMGN三类亚家族,各亚家族有其特征的结构域... 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HMG)是一系列的染色质相关蛋白,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含量丰富,因其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高迁移率而得名.HMG蛋白家族可分为HMGB、HMGA和HMGN三类亚家族,各亚家族有其特征的结构域,这些结构域介导了HMG和DNA或染色质相关区域的相互作用.现已发现这些蛋白质具有多种重要生物学功能,其中几乎所有HMG都可以通过修饰、弯曲或改变染色质/DNA的结构,促进各种蛋白质因子形成大分子复合物来调节基因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调控 迁移率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mobility 真核生物细胞 group 生物学功能 分子复合物 染色质 相关蛋白 相互作用 基因转录 结构域 蛋白质 DNA 家族 G蛋白 BMG HMG
下载PDF
盐藻线粒体GIY-YIG族归巢内切酶基因受到盐胁迫时增强转录 被引量:3
16
作者 方孝东 林栖凤 +1 位作者 李冠一 屈良鹄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25-629,共5页
盐藻 (Dunaliellasalina (Chlorophyta) )极强的耐盐能力使之成为研究植物耐盐分子机制的重要模式生物 .在前期分离到的一个盐藻基因片段在盐胁迫时增强表达的基础上 ,通过RACE获得了该基因 5′端cDNA序列及部分 3′端cDNA序列 .序列分... 盐藻 (Dunaliellasalina (Chlorophyta) )极强的耐盐能力使之成为研究植物耐盐分子机制的重要模式生物 .在前期分离到的一个盐藻基因片段在盐胁迫时增强表达的基础上 ,通过RACE获得了该基因 5′端cDNA序列及部分 3′端cDNA序列 .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该基因是一个编码线粒体GIY YIG族归巢内切酶的Ⅰ型内含子基因 .RNase freeDNase处理及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 ,盐藻线粒体DNA在盐处理组中可能发生了扩增 .这些结果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说明 ,该内含子基因的增强表达可能并非盐藻对抗盐胁迫的一种手段 ,而是盐藻对抗盐胁迫的副产品 .被该内含子基因插入的基因是盐藻对抗盐胁迫所需要增强表达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藻 线粒体 盐胁迫 转录增强 归巢内切酶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B组3型中国分离株VP1基因真核表达系统的克隆 被引量:3
17
作者 田野 钟照华 +9 位作者 赵铁强 黄建林 安毅 唐伟 沈景霞 钟学宽 孟繁超 黄永麟 鲁凤民 叶鸿瑁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构建柯萨奇病毒B组3型(CVB3)基因疫苗的可行性。方法应用逆转录PCR技术扩增CVB3中国分离株VP1基因,通过TA克隆法构建pCR2.1-CVB3VP1,将CVB3VP1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EP4,构... 目的探讨构建柯萨奇病毒B组3型(CVB3)基因疫苗的可行性。方法应用逆转录PCR技术扩增CVB3中国分离株VP1基因,通过TA克隆法构建pCR2.1-CVB3VP1,将CVB3VP1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EP4,构建真核表达系统pCEP4-CVB3VP1,并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发现CVB3的中国分离株与Nancy株的VP1基因基本一致,均编码293个氨基酸,其中有59处核苷酸存在变异,但仅改变了10处氨基酸编码,证实克隆的片段为CVB3VP1基因,表达载体为pCEP4。结论实验成功地构建了CVB3中国分离株的真核表达系统pCEP4-CVB3VP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P1基因 真核表达系统 柯萨奇B病毒 克隆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JM109表面抗原Ag43基因敲除与鉴定
18
作者 黄用豪 赵焕阁 +3 位作者 周松森 林映莹 谭光宏 黄风迎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1期4330-4332,共3页
目的敲除大肠埃希菌JM109表面抗原43(Ag43)基因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采用Sigma公司的TargeTron基因敲除系统和Ag43基因特异设计的PCR引物扩增获得突变Ⅱ组内含子RNA蛋白复合体(RNP)基因序列,然后将这段基因序插入表达RNP的质粒pACD4K-C... 目的敲除大肠埃希菌JM109表面抗原43(Ag43)基因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采用Sigma公司的TargeTron基因敲除系统和Ag43基因特异设计的PCR引物扩增获得突变Ⅱ组内含子RNA蛋白复合体(RNP)基因序列,然后将这段基因序插入表达RNP的质粒pACD4K-C中,获得Ag43特异的重组RNP质粒pACD4K-Ag43。最后将pACD4K-Ag43转化JM109,经过IPTG诱导表达将Ⅱ组内含子插入Ag43特异的部位。结果通过软件分析发现插入Ⅱ组内含子的最佳位点位于碱基1 812和1 913之间,琼脂糖凝胶电泳发现PCR扩增的突变Ⅱ组内含子RNP基因序列分子量大小和预期值(350bp)相一致,用NheⅠ和HindⅢ二种酶切分析重组质粒pACD4K-Ag43结果和预期值相符,PCR扩增相应产物和基因测序显示Ⅱ组内含子特异地插入Ag43基因碱基序列的1 812/1 913位点。结论成功地将大肠埃希菌JM109中的基因敲除,为更进一步深入研究Ag43基因的功能和将其作为制备重组Ag43嵌合蛋白的宿主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Ag43 基因敲除 细菌表面表达 Ⅱ组内含子 表达系统
下载PDF
严重烫伤后高迁移率族蛋白-1基因表达的改变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方文慧 姚咏明 +4 位作者 施志国 于燕 吴叶 陆连荣 盛志勇 《感染.炎症.修复》 2000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烫伤后肝、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1)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器官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35%Ⅲ°烫伤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7)、烫伤组(n=24)和重组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rBPI_(21))治疗组(n=12),... 目的:观察烫伤后肝、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1)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器官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35%Ⅲ°烫伤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7)、烫伤组(n=24)和重组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rBPI_(21))治疗组(n=12),留取组织和血标本分别检测组织内毒素含量、HMG-1 mRNA表达及器官功能指标。结果:严重烫伤后早期肝、肺组织HMG-1基因表达改变不明显,伤后24小时则明显增多(P<0.05—0.01),且一直持续至伤后72小时(P<0.01)。给予rBPI_(21)治疗可有效防治肠源性内毒素移位的发生,并显著抑制肝、肺组织HMG-1 mRNA水平。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肝组织HMG-1 mRNA表达与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肺组织HMG-1 mRNA表达与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0.01)。结论:严重烫伤后肝、肺组织HMG-1表达显著增多,且持续时间较长,局部组织HMG-1诱生与烧伤后内毒素介导器官功能损害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基因表达 内毒素类 重组蛋白质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报告基因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丽萍 姚咏明 +2 位作者 李杰萍 叶棋浓 盛志勇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克隆人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基因,插入pc-DNA3载体中并检测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报告基因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基因组中扩增出HMGB1基因,插入载体pc-DNA3中,确定所扩增的DN... 目的克隆人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基因,插入pc-DNA3载体中并检测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报告基因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基因组中扩增出HMGB1基因,插入载体pc-DNA3中,确定所扩增的DNA序列;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在293T细胞中检测其表达;应用报告基因方法检测其对TNF-α报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HMGB1序列正确,大小为648bp。在293T细胞中正确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24000的HMGB1蛋白。下游基因TNF-α荧光素酶活性实验显示,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在内毒素刺激后以先增加后降低的方式影响TNF-α的活性,且对从95-120长度的TNF-α报告基因活性影响最明显。结论HMGB1以先增加后降低的方式影响TNF-α基因的表达,且主要通过26个碱基大小的片段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表达 报告基因活性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