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敦煌写本别字异文所见庚青、东钟相混
被引量:
2
1
作者
黎新第
《南大语言学》
2017年第1期113-120,共8页
在敦煌写本愿文、诗集残卷及社邑文书的别字异文中,已经出现仅限于唇音和喉牙音合口的庚青、东钟两韵字相互代用的例证.这或可表明:元时《中原音韵》的此类字庚青、东钟两韵兼收,至迟在五代时期的汉语西北方音中已见端倪.
关键词
敦煌写本
别字异文
庚
青
、东钟相混
五代时期
西北方音
原文传递
《中原音韵》庚青、东钟两韵并收字与宋元以来南方官话
被引量:
2
2
作者
杜俊平
郑伟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70,共9页
《中原音韵》的部分字在庚青、东钟两韵并收,反映的是中古曾梗摄喉牙音合口字和唇音字所发生的音变:??>u?/P__,(i)u??>(i)u?/K__,其音变性质是词汇扩散式的竞争性音变,音变条件是钝音性的声母或介音对后接主元音的圆唇化影响。根...
《中原音韵》的部分字在庚青、东钟两韵并收,反映的是中古曾梗摄喉牙音合口字和唇音字所发生的音变:??>u?/P__,(i)u??>(i)u?/K__,其音变性质是词汇扩散式的竞争性音变,音变条件是钝音性的声母或介音对后接主元音的圆唇化影响。根据音韵史文献和现代方言两方面的资料,曾梗摄字的??>u?音变可以追溯至宋元以后的南方官话,而现代南方官话(如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吴语及南方非官话方言的文读层都在不同程度上保留了早期南方官话的音韵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音韵》
庚
青
韵
东钟韵
南方系韵书
南方官话
原文传递
官话方言曾梗合口字读音去向的文献考察——从梁宋“肱为公”、三楚“永为允”说起
被引量:
3
3
作者
熊燕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2-342,383,384,共13页
本文考察了元明清30余种音韵文献,发现庚青韵合口字、一二等唇音字至迟在元代以《中原音韵》为代表的北系官话已然归入东钟韵,但该组字在以《洪武正韵》为代表的南系官话则显示仍与东钟韵有别,要到17世纪《西儒耳目资》庚青韵合口字才...
本文考察了元明清30余种音韵文献,发现庚青韵合口字、一二等唇音字至迟在元代以《中原音韵》为代表的北系官话已然归入东钟韵,但该组字在以《洪武正韵》为代表的南系官话则显示仍与东钟韵有别,要到17世纪《西儒耳目资》庚青韵合口字才与东钟韵合流,但唇音字仍对立;而今长江沿岸及大别山以西的"永允"同音现象则可以上溯至16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庚
青
韵
东钟韵
北系官话
南系官话
原文传递
《〈金瓶梅〉非山东方言补证》质疑
4
作者
汤传扬
《语言学论丛》
2021年第1期364-379,共16页
本文对《〈金瓶梅〉非山东方言补证》一文的补证提出质疑。通过历史文献的细致考察分析,笔者对《金瓶梅》中真文(侵寻)韵与庚青韵相混押诗词的来源作了考辨,区分“外源”和“自源”。这两类韵通押并不一定是吸收了其他方言。在现代山东...
本文对《〈金瓶梅〉非山东方言补证》一文的补证提出质疑。通过历史文献的细致考察分析,笔者对《金瓶梅》中真文(侵寻)韵与庚青韵相混押诗词的来源作了考辨,区分“外源”和“自源”。这两类韵通押并不一定是吸收了其他方言。在现代山东境内有相当一部分方言点没有指示代词“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真文
侵寻
庚
青
乜
原文传递
题名
敦煌写本别字异文所见庚青、东钟相混
被引量:
2
1
作者
黎新第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南大语言学》
2017年第1期113-120,共8页
文摘
在敦煌写本愿文、诗集残卷及社邑文书的别字异文中,已经出现仅限于唇音和喉牙音合口的庚青、东钟两韵字相互代用的例证.这或可表明:元时《中原音韵》的此类字庚青、东钟两韵兼收,至迟在五代时期的汉语西北方音中已见端倪.
关键词
敦煌写本
别字异文
庚
青
、东钟相混
五代时期
西北方音
分类号
H1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原音韵》庚青、东钟两韵并收字与宋元以来南方官话
被引量:
2
2
作者
杜俊平
郑伟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语言认知与演化实验室
出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70,共9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壮泰语古籍与古文字中的汉字音及其历史层次"(17YJA740073)
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础性研究课题基金(141105)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规划项目
文摘
《中原音韵》的部分字在庚青、东钟两韵并收,反映的是中古曾梗摄喉牙音合口字和唇音字所发生的音变:??>u?/P__,(i)u??>(i)u?/K__,其音变性质是词汇扩散式的竞争性音变,音变条件是钝音性的声母或介音对后接主元音的圆唇化影响。根据音韵史文献和现代方言两方面的资料,曾梗摄字的??>u?音变可以追溯至宋元以后的南方官话,而现代南方官话(如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吴语及南方非官话方言的文读层都在不同程度上保留了早期南方官话的音韵特点。
关键词
《中原音韵》
庚
青
韵
东钟韵
南方系韵书
南方官话
Keywords
Zhongyuan Hnyun(中原音韵)
gengqing
(
庚
青
) Rhyme Group
Dongzhong(东钟) Rhyme Group
Southern Rhyme Books
Southern Mandarin
分类号
H114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官话方言曾梗合口字读音去向的文献考察——从梁宋“肱为公”、三楚“永为允”说起
被引量:
3
3
作者
熊燕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2-342,383,384,共13页
文摘
本文考察了元明清30余种音韵文献,发现庚青韵合口字、一二等唇音字至迟在元代以《中原音韵》为代表的北系官话已然归入东钟韵,但该组字在以《洪武正韵》为代表的南系官话则显示仍与东钟韵有别,要到17世纪《西儒耳目资》庚青韵合口字才与东钟韵合流,但唇音字仍对立;而今长江沿岸及大别山以西的"永允"同音现象则可以上溯至16世纪。
关键词
庚
青
韵
东钟韵
北系官话
南系官话
Keywords
gengqing
(
庚
青
) rhyme
Dongzhong (东钟) rhyme
Northern Mandarin Dialects
Southern Mandarin Dialects
分类号
H172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金瓶梅〉非山东方言补证》质疑
4
作者
汤传扬
机构
不详
出处
《语言学论丛》
2021年第1期364-379,共16页
基金
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汉语史语料库建设实践的中古汉语分词标准研究”(项目编号19YYA001)。
文摘
本文对《〈金瓶梅〉非山东方言补证》一文的补证提出质疑。通过历史文献的细致考察分析,笔者对《金瓶梅》中真文(侵寻)韵与庚青韵相混押诗词的来源作了考辨,区分“外源”和“自源”。这两类韵通押并不一定是吸收了其他方言。在现代山东境内有相当一部分方言点没有指示代词“乜”。
关键词
金瓶梅
真文
侵寻
庚
青
乜
Keywords
Jin Ping Mei
zhenwen(真文)
qinxun(侵寻)
gengqing
(
庚
青
)
nie(乜)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敦煌写本别字异文所见庚青、东钟相混
黎新第
《南大语言学》
2017
2
原文传递
2
《中原音韵》庚青、东钟两韵并收字与宋元以来南方官话
杜俊平
郑伟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2
原文传递
3
官话方言曾梗合口字读音去向的文献考察——从梁宋“肱为公”、三楚“永为允”说起
熊燕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3
原文传递
4
《〈金瓶梅〉非山东方言补证》质疑
汤传扬
《语言学论丛》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