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颜元与洛克教育思想的异同及其本因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兆伟 刘海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年第6期24-29,共6页
中国颜元和英国洛克都是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家。他们批判旧教育的空虚无用 ,主张教育要切合生产、生活实际。其注重实际应用的实学教育与绅士教育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 ,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比较他们教育思想的异同 ,挖... 中国颜元和英国洛克都是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家。他们批判旧教育的空虚无用 ,主张教育要切合生产、生活实际。其注重实际应用的实学教育与绅士教育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 ,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比较他们教育思想的异同 ,挖掘其文化的本因 ,以探求中西教育发展的规律及启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元 洛克 教育思想 实学教育 绅士教育
下载PDF
义利公私之间:张栻对君子人格的理学诠释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接兵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43-49,共7页
义利之辨是儒家的中心问题之一。以张栻为代表的宋儒,将义利之辨提升到判别君子、小人,王道、霸道的"第一义"的高度,并被赋予本体论、心性论、工夫论的诠释,又通过天理人欲之辨,引入"公私之辨"这一命题,使得义利之... 义利之辨是儒家的中心问题之一。以张栻为代表的宋儒,将义利之辨提升到判别君子、小人,王道、霸道的"第一义"的高度,并被赋予本体论、心性论、工夫论的诠释,又通过天理人欲之辨,引入"公私之辨"这一命题,使得义利之辨既具备了体现形而上天道的价值根源,又具备了指导士大夫洒扫应对乃至修齐治平的现实功用;既成为士大夫修为君子人格的现实标准,又成为政治上治国平天下、文化上对抗佛道的理论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栻 义利 公私 君子人格
下载PDF
气质之别与性情之辨——祝允明、文徵明比较
3
作者 马炜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47-50,共4页
同为明代中期吴门书派重要代表的两位书家祝允明、文徵明,其各自师法古人、风格内涵以及气质性情却有着重要区别。一者“见过于师”,一者“随人脚踵”,致使其书风一离奇,一温雅。从其书外之诗的比较上,亦存在性情之辨。这对书坛后学应... 同为明代中期吴门书派重要代表的两位书家祝允明、文徵明,其各自师法古人、风格内涵以及气质性情却有着重要区别。一者“见过于师”,一者“随人脚踵”,致使其书风一离奇,一温雅。从其书外之诗的比较上,亦存在性情之辨。这对书坛后学应是一个不小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允明 文徵明 师古 气质性情
下载PDF
“文雅传统”与“中国风”背景下的波士顿画派研究
4
作者 张令伟 刘晓雨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0,共7页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波士顿画派是美国艺术史上的重要画派之一,其代表性画家同时也是美国印象派的先驱,对美国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结合图像分析和文化研究的方法,以塔贝尔、德坎普、帕克斯顿作品中的“中国风”元素为线...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波士顿画派是美国艺术史上的重要画派之一,其代表性画家同时也是美国印象派的先驱,对美国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结合图像分析和文化研究的方法,以塔贝尔、德坎普、帕克斯顿作品中的“中国风”元素为线索,重返波士顿画派的历史语境,分析“中国风”元素的来源及其对艺术风格的塑造,进而勾勒出以波士顿画派为代表的美国早期现代艺术如何在“文雅传统”的影响下,将中国乃至整个东方的视觉元素融入作品,从而反映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特有的文化杂糅与艺术交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士顿画派 文雅传统 中国风 文化移植
原文传递
老姑娘与维多利亚时代的文雅文化——《克兰福镇》的淑女兼及《爱玛》
5
作者 傅燕晖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8-148,共11页
阶层和性别是维多利亚时代淑女身份的两大要素,而婚姻状况亦是不可忽略的身份要素。在维多利亚时代作家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发表于19世纪50年代的小说《克兰福镇》中,尤为凸显的是一群出身中产阶层的老姑娘和寡妇成了女主角,她们深... 阶层和性别是维多利亚时代淑女身份的两大要素,而婚姻状况亦是不可忽略的身份要素。在维多利亚时代作家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发表于19世纪50年代的小说《克兰福镇》中,尤为凸显的是一群出身中产阶层的老姑娘和寡妇成了女主角,她们深谙文雅文化,善用文雅话语,善用微薄的资财来巩固身份地位,尽显女性的自足与精干。然而,小说并未表现出盲目乐观。在作者的笔端,淑女的才干终究受制于淑女的性别属性。小说恰恰揭示了淑女优越的社会地位及其巩固社会地位的才干掩盖不了其在性别属性上处于附属地位的事实,也改变不了女性命运的底色。《克兰福镇》从老姑娘命运与文雅文化的交织中看到了经济的决定性力量,亦洞见了推动女性命运变化的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姑娘 文雅文化 淑女 盖斯凯尔 《克兰福镇》
原文传递
“文雅”之殇:《我的死对头》中后拓荒时代的替代者危机
6
作者 周铭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1-140,共10页
薇拉·凯瑟的小说《我的死对头》中的"死对头"的指涉对象是美国文学史上的未解之谜。若将小说置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历史语境中,便会发现,它超越了简单的家庭情感纠葛,呈现了美国新一代知识分子建构自我身份的意图:在后... 薇拉·凯瑟的小说《我的死对头》中的"死对头"的指涉对象是美国文学史上的未解之谜。若将小说置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历史语境中,便会发现,它超越了简单的家庭情感纠葛,呈现了美国新一代知识分子建构自我身份的意图:在后拓荒时代,知识分子试图通过"文雅"身份克服拓荒前辈的影响焦虑,却最终失败。他们将代际矛盾转移为种族矛盾,认为新移民是导致自身失败的根源,将之视为"死对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的死对头》 文雅 后拓荒时代 替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