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5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quality Tea and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in Qionglai Mountains 被引量:1
1
作者 ZENG Qi-guo MA Xiao-jun +3 位作者 PENG Pei-hao LUO Fan WANG Yun HU Yao-wen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6期908-913,共6页
[Objective] Many strata emerge in the high-quality tea producing area in Qionglai Mountains,which belongs to Mesozoic Cretaceous(K),Mingshan Fm(E1-2mn)and Dayi conglomerate Team(N)of Cenozoic Tertiary System as well a... [Objective] Many strata emerge in the high-quality tea producing area in Qionglai Mountains,which belongs to Mesozoic Cretaceous(K),Mingshan Fm(E1-2mn)and Dayi conglomerate Team(N)of Cenozoic Tertiary System as well as Quaternary System(Q).Analysis on the migrating features of soil heavy metal from each stratum to tea leaves showed that the enrichment ability of elements was Cu>Cd>Zn>Ni>Hg>As>Cr>Pb.By comparing the soil background values with the soil base values of Sichuan hilly area and Chengdu economic region,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Cd,Hg,Mo,Pb and Se were enriched,and other metal elements existed at a level close to that of the comparing areas.The pH was a little acidic,and high quality tea cultivation could be developed here at present.With the increase of human activities,the environment of study area tends to deteriorate.Therefore,land planning and use should be reasonable.The government should control the environment nearby and prevent pol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onglai Mountains High-quality tea geological background
下载PDF
甘肃北山红石山地区扫子山组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动力学背景
2
作者 董增产 奚仁刚 +3 位作者 王国强 卜涛 黄博涛 过磊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2-316,共15页
甘肃北山地区扫子山组形成于早石炭世,是红石山蛇绿构造混杂岩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并保存了红石山古洋盆形成及演化的地质信息,是讨论红石山地区晚古生代古地理环境及洋盆构造属性的重要窗口。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发现,该套地层构造变形... 甘肃北山地区扫子山组形成于早石炭世,是红石山蛇绿构造混杂岩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并保存了红石山古洋盆形成及演化的地质信息,是讨论红石山地区晚古生代古地理环境及洋盆构造属性的重要窗口。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发现,该套地层构造变形强烈,原始层理难以辨识,为研究该套地层的沉积环境增添了难度。基于此,在查明扫子山组物质组成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构造解析,厘定其构造序列,并通过剥离后期构造改造,恢复原始沉积层理。结果表明,扫子山组经历了3期构造变形,第1期为北北西—南南东向逆冲兼左行走滑,可能为洋壳向北俯冲的产物;第2期为北北东—南南西向挤压兼右行走滑脆-韧性变形,可能为碰撞阶段的产物;第3期构造变形以北东—南西向左行走滑为主,为次一级的晚期构造变形。变形样式及变质程度表明,扫子山组以中浅层次构造变形为主,地层未发生明显的倒转和缺失,该套地层物质成分及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显示裂谷型盆地向南趋于成熟的火山-沉积特征。结合红石山-蓬勃山断裂以北发育石炭纪—二叠纪弧岩浆岩,揭示了红石山古洋盆向北俯冲的动力学过程,为进一步研究中亚造山带南缘构造演化过程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北山 扫子山组 构造变形 红石山洋 动力学背景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从地质背景看汉魏隋唐时期洛阳盆地的河道变迁
3
作者 尹玲玲 罗丽娟 《历史地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1-16,155,共17页
洛阳盆地伊、洛、瀍、涧四水流向与其地质背景密切关联。四水走向均受控于盆地基底的地层断裂线。伊、洛二水的走向主要取决于东西向及北东向的断裂线,洛水的流路主要受麻屯—偃师断裂影响,伊水的流路主要受宜阳—偃师断裂影响。瀍、涧... 洛阳盆地伊、洛、瀍、涧四水流向与其地质背景密切关联。四水走向均受控于盆地基底的地层断裂线。伊、洛二水的走向主要取决于东西向及北东向的断裂线,洛水的流路主要受麻屯—偃师断裂影响,伊水的流路主要受宜阳—偃师断裂影响。瀍、涧二水的走向与北西向的断裂线一致,主要受新安—半坡等断裂影响。洛水在汉魏隋唐时期表现出持续北迁的态势,伊水则持续东延南移。伊、洛二水历史时期以来渐趋南北分离,伊洛交汇点逐步东移。盆地内的南北不等量沉降、沉积中心的向北倾斜导致洛河北迁,中央凸起、“两堑夹一垒”型的复式断陷致使伊河东延南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盆地 伊洛瀍涧 河道变迁 地质背景
下载PDF
贵州瓮福磷矿英坪-穿岩洞矿段实物地质资料采集及意义
4
作者 杨涛 张银峰 +2 位作者 黄波 朱和书 杨梅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64-71,共8页
基于瓮福矿区的重要矿段英坪-穿岩洞实物地质资料采集和成岩成矿背景的研究,发现该矿区具有高磷矿档案价值,对成岩成矿地质背景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瓮福矿区含磷岩系主要集中在下震旦统陡山陀组第四段(Pt 33d 4)的b矿层与下部的a矿层,其... 基于瓮福矿区的重要矿段英坪-穿岩洞实物地质资料采集和成岩成矿背景的研究,发现该矿区具有高磷矿档案价值,对成岩成矿地质背景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瓮福矿区含磷岩系主要集中在下震旦统陡山陀组第四段(Pt 33d 4)的b矿层与下部的a矿层,其从下伏到上覆地层的明显岩性变化反映出以下成岩成矿背景:①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的Rodidia超大陆演化过程促进了生物富磷的发展,在约580 Ma的陡山沱中晚期触发了瓮安大生物爆发,比澄江生物爆发提前约50 Ma;②陡山沱期的磷矿主要分布在瓮福-开阳一带的台地边缘浅滩,这表明了陡山陀组地层中可能还存在此类矿床的找矿前景.③随着灯影期的西迁,从织金到云南昆阳的约400 km区域内可能还有大规模灯影期磷矿的找矿前景.④织金新华磷矿中的重稀土富集以及瓮福磷矿中幔源铅的存在,都指示了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沿织金-瓮福一带地层中可能还存在的大型-超大型喷流沉积及新矿种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瓮福磷矿 实物地质资料采集 成岩成矿背景 找矿前景 贵州
下载PDF
滇东地质高背景区土壤镉的伴矿景天修复及其对后茬水稻的影响
5
作者 吴拓铮 詹娟 +7 位作者 周嘉文 周通 李柱 胡鹏杰 黄化刚 李廷轩 张锡洲 骆永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49-1359,共11页
云南是我国典型的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高背景区,超积累植物能否有效修复镉(Cd)地质高背景土壤,从而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尚鲜见报道。以云南石林、富源和罗平等三地的典型Cd地质高背景农田土壤为对象,开展温室盆栽试验,探究Cd、锌(Zn)超... 云南是我国典型的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高背景区,超积累植物能否有效修复镉(Cd)地质高背景土壤,从而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尚鲜见报道。以云南石林、富源和罗平等三地的典型Cd地质高背景农田土壤为对象,开展温室盆栽试验,探究Cd、锌(Zn)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对土壤Cd的吸取修复效果,及对后茬水稻生长和Cd吸收的作用。结果表明,种植三季伴矿景天使三地土壤全量Cd分别下降24.8%、30.9%和58.8%;伴矿景天在富源玄武岩风化物母质发育的土壤上长势最好,与富源土壤肥力相对最高有关;伴矿景天在罗平石灰岩风化物发育的土壤上重金属吸取修复效果最佳,与罗平土壤呈中性、酸化作用更为明显有关,这些差异由土壤母质、养分与重金属有效性等综合影响所致。经伴矿景天吸取修复三季后,全生育期淹水种稻,其糙米和秸秆Cd浓度均大幅降低,可实现糙米Cd安全生产。未经植物吸取修复,旱作处理下水稻糙米Cd存在超标风险。植物吸取修复后种植水稻,再结合水分管理措施,可进一步降低稻米中Cd浓度,实现稻米安全生产,为Cd地质高背景区土壤的农作物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镉 地质高背景 植物吸取修复 水稻 水分管理
下载PDF
贵州地质高背景区稻鱼共生系统汞的风险评估
6
作者 戴婷 闫海鱼 +2 位作者 荆敏 余敏芬 王俊丽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7-288,共12页
为了解高地质背景区稻鱼共生系统中汞的潜在环境和健康风险,本研究选取贵州省喀斯特地质高背景区黔东南丹寨县、麻江县和非喀斯特地区从江县、榕江县和锦屏县为研究对象,采集稻鱼共生系统中稻田土壤、稻米和稻花鱼样品,测定总汞(THg)和... 为了解高地质背景区稻鱼共生系统中汞的潜在环境和健康风险,本研究选取贵州省喀斯特地质高背景区黔东南丹寨县、麻江县和非喀斯特地区从江县、榕江县和锦屏县为研究对象,采集稻鱼共生系统中稻田土壤、稻米和稻花鱼样品,测定总汞(THg)和甲基汞(MeHg)含量。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土壤环境风险;通过稻米和稻花鱼MeHg含量及不同年龄段居民膳食摄入情况,评估了居民摄入稻米和稻花鱼的汞暴露风险。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土壤THg和MeHg含量均高于非喀斯特地区,但其甲基化率却弱于后者;喀斯特区域分别有28%和37%的稻田土壤样品THg含量超过我国水稻生产土壤汞阈值标准(0.65 mg·kg^(-1))和农用地水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0.50 mg·kg^(-1)),而非喀斯特区域土壤均未超标。土壤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喀斯特地区土壤的汞污染水平和生态风险更高。喀斯特地区稻米THg和稻花鱼MeHg含量分别为(5.15±4.19)ng·g^(-1)和(32.80±23.05)ng·g^(-1),高于非喀斯特区域分别为(3.43±0.87)ng·g^(-1)和(11.77±7.08)ng·g^(-1),但稻米汞的富集系数更低,鱼米汞含量均低于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限值规定的THg 0.02 mg·kg^(-1)和MeHg 0.50 mg·kg^(-1)。居民膳食风险评估表明:“稻米+稻花鱼”食用模式的居民风险值HQ较高,且随居民年龄增加而降低,女性高于男性,但总体HQ<1,对居民没有汞暴露风险。以上结果表明,地质高背景区的稻鱼共生系统整体呈现低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鱼共生系统 风险评估 地质高背景区
下载PDF
安徽淮南舜耕山地质遗迹资源类型及特征
7
作者 张子康 顾承串 +4 位作者 吴基文 赵铭 詹润 邵晴晴 张缘缘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9,共11页
安徽淮南舜耕山位于华北克拉通淮南煤田南缘逆冲推覆构造带,天然出露与人工剥露地质遗迹数量众多,系统地查明地质遗迹资源类型、分布及特征可为区域地质对比研究以及地学科普与旅游规划工作奠定重要基础。文章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共发现... 安徽淮南舜耕山位于华北克拉通淮南煤田南缘逆冲推覆构造带,天然出露与人工剥露地质遗迹数量众多,系统地查明地质遗迹资源类型、分布及特征可为区域地质对比研究以及地学科普与旅游规划工作奠定重要基础。文章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共发现舜耕山主要地质遗迹点62处,可划分为3大类、8类、14亚类,其中以华北型寒武系—奥陶系典型剖面、碳酸盐岩地貌、断裂构造以及矿业遗址等地质遗迹景观尤为发育,具有极高的科研和观赏价值;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初步讨论了舜耕山地质遗迹成因及其区域地质背景,为舜耕山地质遗迹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针对舜耕山在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远景规划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成因分类 地质背景 地学科普 舜耕山
下载PDF
地质高背景区晚疫病马铃薯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对重金属胁迫的响应
8
作者 刘芳 刘鸿雁 +4 位作者 王旭莲 居贤杭 李春燕 赵群 彭贵兰 《中国马铃薯》 2024年第1期59-70,共12页
探究地质高背景区重金属胁迫下晚疫病马铃薯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马铃薯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采集马铃薯(‘青薯9号’‘威芋5号’和‘威芋3号’)健康植株和晚疫病发病植株根际土壤,检测土壤p H、有机质和重金属含量,用... 探究地质高背景区重金属胁迫下晚疫病马铃薯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马铃薯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采集马铃薯(‘青薯9号’‘威芋5号’和‘威芋3号’)健康植株和晚疫病发病植株根际土壤,检测土壤p H、有机质和重金属含量,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细菌群落;采集马铃薯块茎,测定重金属含量。试验区土壤Cd、Cr和Zn含量均值分别为2.14、170和220 mg/kg,Cd含量超过国家土壤质量标准风险管制值,Cr和Zn含量超筛选值。马铃薯块茎仅1个样品Cd含量为0.103 mg/kg,超过国家食品安全限值标准。发病马铃薯根际土壤优势细菌门及其相对丰度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3.16%~39.09%、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3.45%~17.11%;优势菌属主要为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8.78%~12.30%、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6.22%~7.61%,发病植株优势菌相对丰度与健康植株存在差异。不同品种间细菌多样性与丰度不同,马铃薯感染晚疫病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升高,细菌菌群丰度下降。主成分分析显示发病植株与健康植株细菌群落差异性贡献率为29.59%。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和pH显著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结构,对优势菌群的影响尤为明显,健康与发病植株间细菌群落的差异受土壤Pb、Cr胁迫的影响更大。因此,地质高背景区重金属胁迫下马铃薯可实现安全生产,染病马铃薯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降低,丰富度上升,土壤Pb、Cr通过改变根际土壤细菌群落有益菌类而影响晚疫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质高背景区 重金属 马铃薯晚疫病 土壤根际 细菌群落
下载PDF
贵州省黔南坳陷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气资源的形成与分布
9
作者 巴俊杰 张庆玉 +1 位作者 季少聪 李振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509-513,共5页
寒武系牛蹄塘组是中国南方页岩气资源的重要层系之一,特别是在贵州省的黔南坳陷区域,牛蹄塘组的黑色页岩以其高有机质含量和深水沉积环境而闻名。本文将分析介绍牛蹄塘组页岩气资源的地质背景、岩相特征、沉积环境与有机质耦合关系,结... 寒武系牛蹄塘组是中国南方页岩气资源的重要层系之一,特别是在贵州省的黔南坳陷区域,牛蹄塘组的黑色页岩以其高有机质含量和深水沉积环境而闻名。本文将分析介绍牛蹄塘组页岩气资源的地质背景、岩相特征、沉积环境与有机质耦合关系,结合牛蹄塘组的热演化程度与储层特征,探索页岩气资源的形成及其分布特征。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整合,旨在揭示黔南坳陷页岩气资源的勘探潜力,并提供相关技术开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南坳陷 地质背景 牛蹄塘组 页岩气 分布特征
下载PDF
辽宁新元古界桥头组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背景
10
作者 吴子杰 张国仁 +5 位作者 邱隆伟 王海鹏 仲米山 高福亮 潘玉啟 骆念岗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14-1726,共13页
【研究目的】辽宁新元古界桥头组的沉积时代仍未准确厘定,导致关于其沉积背景特别是古气候的讨论充满争议,利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方法对其沉积背景进行讨论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通过桥头组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资料,分析CaO/(CaO+... 【研究目的】辽宁新元古界桥头组的沉积时代仍未准确厘定,导致关于其沉积背景特别是古气候的讨论充满争议,利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方法对其沉积背景进行讨论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通过桥头组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资料,分析CaO/(CaO+Fe)、Sr/Ba、V/(Ni+V)等元素比值以及CIA、ICV、C_(eanom)等参数,重建古风化气候条件、古盐度及古氧化−还原条件。【研究结果】桥头组砂岩样品的CIA值多数位于温暖潮湿区域,而ICV值则多数位于寒冷干燥区域;样品的CaO/(CaO+Fe)、Sr/Ba值绝大多数落入中咸水区域,少量在微咸水区域;砂岩样品的V/(Ni+V)和C_(eanom)值则处于还原区域,少量在氧化区域。【结论】桥头组并非沉积于南华纪,其沉积期总体为中咸水的缺氧还原环境、气候温暖潮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地球化学 沉积背景 古气候 古盐度 古氧化—还原条件 桥头组 地质调查工程 辽宁
下载PDF
邢台震区应力场特征及M_(L)3.5以上地震的发震背景分析
11
作者 章阳 董博 王时 《山西地震》 2024年第1期5-9,56,共6页
邢台老震区构造背景复杂,发育多组断裂,属构造较不稳定地带,且区域中小地震频发。2017年至2021年发生6次M_(L)3.5以上地震,其中有两次M L4以上地震。本文基于搜集的震源机制解资料,反演区域现今地壳应力场,模拟震源机制与地壳应力场的关... 邢台老震区构造背景复杂,发育多组断裂,属构造较不稳定地带,且区域中小地震频发。2017年至2021年发生6次M_(L)3.5以上地震,其中有两次M L4以上地震。本文基于搜集的震源机制解资料,反演区域现今地壳应力场,模拟震源机制与地壳应力场的关系,计算地壳应力场在地震发震断层面上的相对剪应力和相对正应力,分析地震的发震背景。结果表明,6次M_(L)3.5以上地震中,有2次震源机制节面接近应力场的最大剪应力节面,有4次震源机制节面远离应力场的最大剪应力节面。说明地震不是完全按照震源机制节面上具有最大剪应力的破裂方向发生,有时可能发生在某些薄弱带上。因此,在进行地震预测时,不能只关注最大剪应力破裂方向,还应多关注其边缘的地质薄弱带,这一结果可能会为后续分析该区域的地震危险性,研究地震孕育机制及动力学过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场 邢台震区 破裂方向 发震背景 地质薄弱带
下载PDF
某高地质背景区根茎蔬菜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研究
12
作者 和淑娟 和丽萍 +2 位作者 王苗 曾沛艺 杨牧青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4期170-174,179,共6页
对研究区域土壤和根茎蔬菜以1:1协同采集,测定Cr、Ni、As、Cd重金属含量。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土壤Cr、Ni、As、Cd超标率为57.29%、30.21%、18.75%、13.54%;根茎蔬菜萝卜镉、铬超标率为3%、14%,土豆镉、铬超标率为7.46%、20.9%,高背景区... 对研究区域土壤和根茎蔬菜以1:1协同采集,测定Cr、Ni、As、Cd重金属含量。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土壤Cr、Ni、As、Cd超标率为57.29%、30.21%、18.75%、13.54%;根茎蔬菜萝卜镉、铬超标率为3%、14%,土豆镉、铬超标率为7.46%、20.9%,高背景区域农产品超标风险不容忽视;土豆镍、镉、铬富集系数均高于萝卜,表明土豆富集能力比萝卜强;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Cd对土豆吸收具有协同作用,pH对其有拮抗作用;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显示,高地质背景区域根茎蔬菜非致癌风险及致癌风险均超过可接受范围,食用土豆致癌风险及非致癌风险大于萝卜,且对儿童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质背景 根茎蔬菜 重金属 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PDF
典型地质背景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防治技术研究
13
作者 邓碧霞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2期100-104,135,共6页
选取某典型地质背景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合理布置采样点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含量,结合研究区的地质条件与实际概况,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浓度特征与垂向剖面土壤团聚体重金属分布特征,基于此,针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 选取某典型地质背景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合理布置采样点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含量,结合研究区的地质条件与实际概况,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浓度特征与垂向剖面土壤团聚体重金属分布特征,基于此,针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制备土壤污染修复淋洗剂,并进行了污染生态防治实验,通过比较低、中、高三种浓度下不同类型淋洗剂对Mn、Pb和Zn的去除效果可知,对于土壤中Mn、Pb和Zn具有较好去除效果的淋洗剂类型及浓度分别为中浓度的EDTA、高浓度乙酸和高浓度的草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地质背景 土壤重金属 重金属污染 生态防治
下载PDF
基于地质大数据技术对云南土壤重金属地质高背景区的划定
14
作者 肖高强 赵娟 +2 位作者 陈子万 宋旭锋 朱能刚 《物探与化探》 CAS 2024年第1期216-227,共12页
为系统研究云南省土壤重金属地质高背景区的分布范围及超标元素,以全省1∶20万水系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含量数据和区域地质图为基础,采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并利用昆明、玉溪、昭通等地区的土壤重金属数据进行验证,确定云南省土壤重金属含量... 为系统研究云南省土壤重金属地质高背景区的分布范围及超标元素,以全省1∶20万水系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含量数据和区域地质图为基础,采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并利用昆明、玉溪、昭通等地区的土壤重金属数据进行验证,确定云南省土壤重金属含量值超农用地筛选值的地质单元61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09%,其中位于地质高背景区的耕地面积约284.41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22%;影响土壤重金属超标的岩性主要为碳酸盐岩、基性—超基性火山岩、中基性侵入岩、含煤碎屑岩和含基性组分碎屑岩;地质高背景区超标重金属元素主要为Cu、Cr、Ni、Cd,而As主要于碳酸盐岩地层中存在超标风险,Pb、Zn仅于个别地层中存在超标风险,Hg基本无超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地质高背景区 地质大数据 30米全球地表覆盖数据 云南省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潜在碳封存区域二氧化碳环境背景基线特征分析
15
作者 汪心雯 朱宇通 +4 位作者 李采 郭朝斌 张保建 何庆成 杨利超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4年第4期17-25,共9页
大规模封存CO_(2)可能会发生泄漏并侵入浅地表造成环境影响。由于自然过程复杂变化,准确地掌握基线数值和分布对于近地表泄漏监测控制至关重要。采用移动设备沿预定路径进行流动现场监测和采样实验室测试分析结合的方法,对黄河三角洲潜... 大规模封存CO_(2)可能会发生泄漏并侵入浅地表造成环境影响。由于自然过程复杂变化,准确地掌握基线数值和分布对于近地表泄漏监测控制至关重要。采用移动设备沿预定路径进行流动现场监测和采样实验室测试分析结合的方法,对黄河三角洲潜在碳封存区域的大气、土壤气体组分、CO_(2)浓度进行监测分析,以确定基线值和分布。研究结果表明:①流动监测方法的CO_(2)浓度在3个不同层位的监测图中均显示出与固定监测点连续监测数据的一致性,呈现了监测区域CO_(2)浓度周期性波动的特征,同时,δ^(13)C_(CO_(2))与CO_(2)和O_(2)含量之间的关系显著,验证了流动监测方法的有效性;②查明了2条环境背景基线,第一条是δ^(13)C_(CO_(2))和δ^(13)C OC基线值,土壤δ^(13)C_(CO_(2))值为-14.35‰~-20.95‰,大气δ^(13)C_(CO_(2))值为-16.92‰~-19.89‰,土壤δ^(13)C OC值为-20.59‰~-24.79‰,这些数据反映了温带气候下土壤生物活动产生的C同位素值范围,第二条是大气与土壤CO_(2)浓度基线,大气CO_(2)浓度范围为219.20~416.4 ppm,土壤30 cm深度的CO_(2)浓度范围为1002.793~14808.13 ppm,土壤50 cm深度的CO_(2)浓度范围为1497.26~19658.59 ppm。研究通过确定黄河三角洲潜在封存场所浅地表环境CO_(2)浓度和同位素基线值,为未来实施大规模CO_(2)封存后的地面监测提供了对照基准和监测方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 泄漏 环境背景基线 流动监测
下载PDF
不同成矿地质背景下的多金属矿床类型与特征比较研究
16
作者 周涛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7期55-57,共3页
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成矿地质背景下的多金属矿床类型与特征。介绍了不同成矿地质背景和多金属矿床类型的定义。通过描述矿石组成、矿物学特征和矿化类型等方面的信息,并提供相应的地质示例或实际案例支持,深入展示了每种矿床类型的特征... 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成矿地质背景下的多金属矿床类型与特征。介绍了不同成矿地质背景和多金属矿床类型的定义。通过描述矿石组成、矿物学特征和矿化类型等方面的信息,并提供相应的地质示例或实际案例支持,深入展示了每种矿床类型的特征。对不同成矿地质背景下多金属矿床类型进行了比较。本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识别不同成矿地质背景下的多金属矿床类型,为相关领域的矿产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成矿地质背景 特征比较
下载PDF
岷县三角地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因分析
17
作者 王兴龙 柴玉虎 孙振兴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2期87-89,共3页
岷县三角地金矿主要矿体产出于二叠系崖下组地层石英脉中,矿体受北西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类型属含黄铁矿化石英脉型,围岩多为深灰色泥质粉砂岩。通过地质勘查结合以往地质资料对其成因分析,岷县三角地金矿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型... 岷县三角地金矿主要矿体产出于二叠系崖下组地层石英脉中,矿体受北西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类型属含黄铁矿化石英脉型,围岩多为深灰色泥质粉砂岩。通过地质勘查结合以往地质资料对其成因分析,岷县三角地金矿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型矿床,认为该区域找矿地质条件优越,具较好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地 金矿床 地质背景 围岩蚀变 矿床成因
下载PDF
Chromium transformation driven by iron redox cycling in basalt-derived paddy soil with high geological background values
18
作者 Ke Zhang Yang Yang +5 位作者 Wenting Chi Guojun Chen Yanhong Du Shiwen Hu Fangbai Li Tongxu Li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470-479,共10页
The flooding and drainage of paddy fields has great effect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heavy metals, howev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Cr in basalt-derived paddy soil with high geological background values was less recogni... The flooding and drainage of paddy fields has great effect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heavy metals, howev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Cr in basalt-derived paddy soil with high geological background values was less recognized. The typical basalt-derived paddy soil was incubated under alternating redox conditions. The Cr fractions and the dynamics of Fe/N/S/C were examined. The HCl-extractable Cr increased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 and then decreased during aerobic stage. The UV-vis spectra of the supernatant showed that amounts of colloids were released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 and then re-aggregated during aerobic phase. The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revealed that Fe oxides were reduced and became dispersed during anaerobic stage, whereas Fe(Ⅱ) was oxidized and recrystallized under aerobic condition. Based on these results, a kinetic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further distingu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r and Fe. During anaerobic phase, the reduction of Fe(Ⅲ) oxides not only directly released the structurally bound Cr, but also enhanced the breakdown of soil aggregation and dissolution of organic matter causing indirect mobilization of Cr. During aerobic phase, the oxidation of Fe (Ⅱ) and further recrystallization of newly formed Fe(Ⅲ) oxides might induce the re-aggregation of soil colloids and further incorporation of Cr. In addition,the kinetic model of Cr and Fe transformation was further verified in the pot experiment.The model-based finding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r transformation in the basalt-derived paddy soil with high geological background values was highly driven by redox sensitive iron cyc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MIUM Paddy soil Iron oxides Redox High geological background
原文传递
土壤重金属地质高背景成因、风险与管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鹏杰 詹娟 +4 位作者 刘娟 李欣阳 杜彦锫 吴龙华 骆永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63-1377,共15页
土壤重金属地质高背景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涉及地质学、地球化学、土壤学、环境科学等学科。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了土壤重金属地质高背景领域的研究进展与近期热点,介绍了全球和中国土壤重金属地质高背景分布特征、成因与类... 土壤重金属地质高背景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涉及地质学、地球化学、土壤学、环境科学等学科。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了土壤重金属地质高背景领域的研究进展与近期热点,介绍了全球和中国土壤重金属地质高背景分布特征、成因与类型,梳理了高背景区土壤重金属的环境风险及管控措施,以期为土壤重金属地质高背景成因机制与风险管控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建议关注高背景区土壤重金属背景值调查、富集特征与形成机制、潜在活化与迁移,开展地质高背景区土壤风险评估、环境基准研究与管控技术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高背景 土壤 重金属 成因机制 风险管控 文献计量
下载PDF
基于DGT和化学提取法研究浙西北地质高背景区土壤镉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超 孙彬彬 +4 位作者 成晓梦 刘冬 乔宇 贺灵 曾道明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3-838,共16页
地质高背景区相较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壤镉污染影响范围更广,在区域尺度上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危害。土壤镉生物有效性是决定其生物可利用性、生物毒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探寻可行的土壤镉生物有效性评价方法对污染农用地安全利用和风... 地质高背景区相较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壤镉污染影响范围更广,在区域尺度上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危害。土壤镉生物有效性是决定其生物可利用性、生物毒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探寻可行的土壤镉生物有效性评价方法对污染农用地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DGT技术、单一提取法、连续提取法和土壤溶液法常用于测定土壤有效镉,但已有研究成果主要基于同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的室内盆栽实验,难以代表自然污染土壤中的复杂情况。为探明各土壤重金属有效态提取技术对地质高背景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Cd生物有效性评估效果,本文以浙江西北部土壤Cd高地质背景区水田土壤-水稻籽实和旱地土壤-小白菜样品为研究对象,实验应用DGT技术、单一提取法(0.01mol/L氯化钙提取)、连续提取法(七步连续提取)和土壤溶液法评价土壤中镉生物有效性。结果显示:①研究区水田和旱地土壤Cd平均含量分别为1.07mg/kg和0.73mg/kg,显著高于浙江和全国土壤平均水平,Cd的异常富集主要与浙西北地区广泛分布的黑色岩系有关。②相较于碳酸盐岩区,黑色岩系区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组分占比较高,水田和旱地土壤Cd的活动系数(MF)高达59.9%和51.8%,Cd易在土壤-作物系统中发生迁移富集;③植物体内镉含量Cd-P与不同方法测定的有效镉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但Cd-P与DGT技术测定的有效镉含量相关性优于其他三种方法,水田土壤测得的有效Cd与水稻籽实相关关系:C_(soln)>C_(DGT)>C_(Cacl_(2))>C_(F_(1)+F_(2)+F_(3)),旱地土壤测得的有效Cd与小白菜相关关系:CDGT>C_(Cacl_(2))>C_(F_(1)+F_(2)+F_(3))>C_(soln)。综合比较不同土壤有效Cd测定方法的优缺点,DGT技术可以模拟植物体对Cd的动态吸收过程,更能准确地反映土壤Cd生物有效性,预测作物Cd含量水平,这与已有研究成果一致。此外,本文研究成果表明DGT技术评价土壤Cd生物有效性,不仅适用于人为污染区,也可应用于地质高背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高背景 黑色岩系 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 化学提取法 生物有效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