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logic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evaluation review,theory, and practice in China 被引量:19
1
作者 Rui-min Li Zhi-qiang Yin +3 位作者 Yi Wang Xiao-lei Li Qiong Liu Meng-meng Gao 《China Geology》 2018年第4期556-565,共10页
Evaluations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ies (GRECC)are the premise of land space planning and use control.Resource allocations and environmental capacity are the basic conditions that restrict devel... Evaluations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ies (GRECC)are the premise of land space planning and use control.Resource allocations and environmental capacity are the basic conditions that restrict development in a region.In this paper,based 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China's geological environment,groundwater resources,mineral resources,other geologic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research statu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ural resource environmental system and the socio-economic system is studied.Then a "coordination theor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is proposed.Next,on the basis of an evaluation experiment performed at different scales and for different types of regions,the technical methods for an evaluation of the geologic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at the regional (inter-provincial)and provincial scales in China are established for the first time.This paper presents a standardized method based on technical ideas, evaluation methods,and index systems for geologic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evaluation.Finally,an evaluation of the groundwater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in China is used as an example for the demonstration of the groundwater resource background and use of state evaluation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logical environment GROUNDWATER RESOURCES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Evaluation
下载PDF
Risk-based evaluation on geological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of mountain city - A case study in Suide County, Shaanxi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4
2
作者 WANGYao ZHANG Mao-sheng +1 位作者 XUE Qiang WU Si-duo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8年第12期2730-2740,共11页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the cities in China,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 huge concern for local govern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geolo...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the cities in China,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 huge concern for local govern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geological disasters are the main restraining factor of the development in mountain citie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in Suide County of Shaanxi Province with a risk-based approach as followed: a hazard analysis on geological disasters based on a slope geological survey at a scale of 1:10,000; a consequence analysis based o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 aerial survey data; integrating the results of hazard analysis and consequence analysis, a risk zonation and analysi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urban areas were completed considering urban planning, land use planning and the safety of infrastructure and major engineering. Subsequently, taking the acceptable levels of human life and property risks incurred by landslides as the criteria of the evaluation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current and future urban carrying capacity was conduct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risk analyses. Accordingly, the prior development zone, the restricted development zone and the prohibited zone were delineated, with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for future urban development. The technological and methodological system used in the study can be applied to geological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evaluation of other important mountain cities, which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land and sp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UNTAIN CITIES RISKS geological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EVALUATION
下载PDF
人类活动对延河流域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影响研究
3
作者 钟佳悦 郝利娜 +1 位作者 张明颖 严丽华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5,共9页
目的为探究治沟造地和平山造城重大工程对延河流域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ecogeological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EGCC)的影响,方法利用分形理论和信息量模型构建研究区EGCC评价模型,揭示延河流域环境承载力时空模式及流转态势,构... 目的为探究治沟造地和平山造城重大工程对延河流域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ecogeological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EGCC)的影响,方法利用分形理论和信息量模型构建研究区EGCC评价模型,揭示延河流域环境承载力时空模式及流转态势,构建人类活动强度指数,采用最小二乘法和皮尔逊相关系数探讨人类活动与EGCC之间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延河流域1990—2018年EGCC整体状况明显改善,平均值从−0.299上升至−0.197;EGCC分布多年来呈“中部最高,东南次之,西北最低”格局;人类活动强度从1990年成片分布逐渐发展到2018年“单核辐射”分布,高强度区主要分布在延河流域中部;人类活动强度与EGCC相关度较高,一定范围内呈正向促进关系;受平山造城工程活动影响,2010—2018年高水平和较高水平承载力面积分别增加了1.610,3.164 km2;EGCC变化趋势因治沟造地工程所处乡、镇地理位置和发展侧重不同而存在差异。结论人类活动与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治沟造地和平山造城工程对EGCC具有一定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治沟造地 平山造城 生态地质环境 承载力
下载PDF
基于复合系统协调度的地质环境承载能力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亚民 杨楠 +2 位作者 李瑞敏 付小林 孟晖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6-101,共6页
从限制性与安全性角度出发,构建了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将承载能力与社会经济系统中人口与GDP这2个指标相结合,引入系统协调度概念,构建了空间协调度与整体协调度定量化表达模型,并首次提出利用地质环境-社会经济... 从限制性与安全性角度出发,构建了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将承载能力与社会经济系统中人口与GDP这2个指标相结合,引入系统协调度概念,构建了空间协调度与整体协调度定量化表达模型,并首次提出利用地质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度评价结果来表达地质环境承载能力的方法。该研究成果能够在空间布局上有效呈现出承载本底与承载对象间的承载状态。同时,该研究思路可用于其他有关要素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中,亦可支撑地质环境开发利用与保护红线划定等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 承载能力 协调度 复合系统 定量评价 地质环境红线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大庆市为例 被引量:31
5
作者 姚治华 王红旗 郝旭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3-189,共7页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地质环境正在承受前所未有的影响与压力,为了科学地指导城市地质环境规划,有效提高城市地质环境的调控手段,需要对城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系统综合的研究。文章以多学科理论方法为指导,在对地质环境...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地质环境正在承受前所未有的影响与压力,为了科学地指导城市地质环境规划,有效提高城市地质环境的调控手段,需要对城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系统综合的研究。文章以多学科理论方法为指导,在对地质环境承载力概念内涵分析的基础上,从资源、环境、调节和社会经济四个方面构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用基于熵值-AHP(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法的集对分析模型对大庆市地质环境承力进行评价。研究表明:肇州、肇源是当前大庆市地质环境承载状况较差的区域,需重点保护;据80年代和现状数据对比分析得出,虽然承载状况呈转好趋势,但环境子系统却变差,因而环境保护尤为重要。另外,通过对对立度和同一度的分析,提出了改善地质环境承载力的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承载力 评价 指标体系 集对分析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奉节县城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30
6
作者 杨乐 彭海游 +3 位作者 周莫林 谢洪斌 罗真富 谭亮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5-99,共5页
在考虑地域地质特点基础上,首先构建奉节新县城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出评价指标权重,借助GIS技术对评价指标图层提取、分析、处理,最后得到奉节县城的地质环境承载力分区图。研究成果可为奉节新城今后的... 在考虑地域地质特点基础上,首先构建奉节新县城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出评价指标权重,借助GIS技术对评价指标图层提取、分析、处理,最后得到奉节县城的地质环境承载力分区图。研究成果可为奉节新城今后的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并可为类似库区迁建城市以及丘陵山区的城市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等提供宝贵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地质环境承载力 GIS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全国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孟晖 李春燕 +2 位作者 张若琳 刘可 李瑞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1-459,共9页
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依据。在综合研究中国区域构造稳定性、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土地荒漠化敏感性、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背景等地质环境特征与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地质环境分区,构建了差异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层次... 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依据。在综合研究中国区域构造稳定性、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土地荒漠化敏感性、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背景等地质环境特征与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地质环境分区,构建了差异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层次分析的图层叠置法,开展全国地质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将地质环境承载能力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5个等级,面积分别占国土面积的15.44%、22.43%、26.13%、11.34%、24.66%。揭示了区域地质环境限制性因素及其限制程度的差异。评价成果表明,地质环境承载能力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平原、华中地区、四川盆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地质环境 承载能力 评价 国土空间规划
下载PDF
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地质环境风险研究——以甘孜州东部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赵银兵 何政伟 +2 位作者 倪忠云 南希 赵勇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7-213,共7页
甘孜州东部是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和生态地质环境脆弱区之一,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呈现出南优北差、西优东差的格局。据矿业历史及现状影响,建立承载力—矿业活动关系模式,将承载力分为正荷载、等荷载和超荷载三种状态。采用生态地质环境... 甘孜州东部是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和生态地质环境脆弱区之一,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呈现出南优北差、西优东差的格局。据矿业历史及现状影响,建立承载力—矿业活动关系模式,将承载力分为正荷载、等荷载和超荷载三种状态。采用生态地质环境危险性与潜在损失承载体求积运算的方式获取风险值,并进行四级风险区划。风险空间分布大体呈现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形态,矿业活动区及其缓冲区、小流域、大流域都处于风险联动的系统内,风险区划与承载力区划成正相关关系。针对生态地质环境风险提出加强小矿有序开发、加强勘查和开发过程管理、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构建监测系统和加强矿山环境问题治理等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质环境 承载力 风险 矿产资源开发 甘孜州东部
下载PDF
基于风险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茂省 王尧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67-475,共9页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必须考虑的基本要素之一。科学地量化评估资源环境承载力已成为多个领域交叉研究的前沿课题,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评价原理、评价方法、评判标准等基本问题尚有待深入研究。通过引入风险管...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必须考虑的基本要素之一。科学地量化评估资源环境承载力已成为多个领域交叉研究的前沿课题,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评价原理、评价方法、评判标准等基本问题尚有待深入研究。通过引入风险管理的理念,基于风险理论、国土空间三生功能理论、地质环境理论、边际分析理论等交叉融合,开展基于风险的地质环境承载力理论与技术方法探讨。以人类活动带来的生命、财产和健康风险是否可接受及接受程度为切入点和判别标准,提出基于风险的地质环境容许承载力和极限承载力概念,将承载力状态判别为安全承载、容许超载和不可接受超载3个等级,发展地质环境承载力理论。构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流程和评价技术方法,包括确定研究范围、识别地质环境问题、基于生命风险、财产风险和健康风险分析的地质环境承载力单因素评价、承载力综合评价等。探索确定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阈值。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提供新的理论与关键技术,为国土空间开发"三条红线"划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载力 评价原理 技术方法 地质环境 风险管理
下载PDF
黑河源多金属矿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梦 周爱国 +2 位作者 补建伟 魏文浩 孙自永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4-120,共7页
黑河源多金属矿区地处祁连山腹地,矿产资源丰富,但地质环境敏感脆弱,矿产资源开发前急需开展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7个重要环境约束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加权平均综合指数模型,对该区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 黑河源多金属矿区地处祁连山腹地,矿产资源丰富,但地质环境敏感脆弱,矿产资源开发前急需开展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7个重要环境约束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加权平均综合指数模型,对该区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7.13%的区域地质环境承载力较弱,主要分布在高海拔的冰川和高山区,尤其是分水岭和河流附近;64.91%的区域地质环境承载力较强,分布于海拔相对较低、坡度较缓的中低山区、丘陵区、河谷以及平原地区;剩余的区域承载力适中。年均降水量和植被覆盖度是影响承载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可为黑河源区矿产资源的合理规划与开发、地质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等提供依据,还可为类似矿区的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提供方法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 承载力 矿产资源开发 多金属矿 地理信息系统 黑河源区
下载PDF
基于GIS的环巢湖地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被引量:12
11
作者 秦先燕 彭苗枝 +2 位作者 焦团理 李玉明 李运怀 《地质与资源》 CAS 2020年第2期180-186,共7页
为了了解地质环境条件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匹配程度,开展了环巢湖地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在分析地质环境特征的基础上,从本底和状态两个角度建立了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打分法分别确定各个评... 为了了解地质环境条件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匹配程度,开展了环巢湖地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在分析地质环境特征的基础上,从本底和状态两个角度建立了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打分法分别确定各个评价指标权重,并基于GIS软件对各指标层加权叠加,最后获得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结果.结果表明,环巢湖地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本底状况较好,中-高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3.52%;承载状态主要为盈余-均衡区,超载区面积仅占总面积的0.33%,零星分布在银屏山、刘家墩和雾顶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 承载能力 评价 GIS 层次分析法 巢湖 安徽省
下载PDF
城镇化与地质环境耦合协调时空演化分析--以临潼区为例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盼盼 王念秦 +1 位作者 郭有金 王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790-3797,共8页
基于2010、2013、2017年临潼区23个街办面板数据,利用组合赋权法,构建城镇化与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体系,首次提出城镇化-地质环境耦合协调度概念模型,并对其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7年,临潼区城镇化发展水平... 基于2010、2013、2017年临潼区23个街办面板数据,利用组合赋权法,构建城镇化与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体系,首次提出城镇化-地质环境耦合协调度概念模型,并对其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7年,临潼区城镇化发展水平提升了5.9%,呈现出以骊山、秦陵、代王、斜口街办向北辐射的发展格局,地质环境承载力提高了6.9%,地质环境承载力依次为北部>中部>南部,位于东南部基岩山区的街办地质环境承载力最差;城镇化发展水平起点高的骊山、代王、秦陵街办发展速率较慢,但地质环境承载力提升空间较大;城镇化与地质环境的耦合协调水平整体有较大提升,良好协调以上由48%提升至78%,濒临失调的街办于2017年降至0个,两者耦合协调水平的空间集聚效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发展水平 地质环境承载力 组合赋权法 耦合协调度模型 ArcGIS软件
下载PDF
五龙沟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空间统计分析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锦秀 陈丽娟 黄青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2-166,共5页
为解决常规方法难以对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有效描述的问题,以五龙沟金矿区为例,采用空间统计分析法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首先建立了涵盖社会经济、矿山开发、自然地理、基础地质和矿山环境等方面共15个指标的矿山地质环境承... 为解决常规方法难以对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有效描述的问题,以五龙沟金矿区为例,采用空间统计分析法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首先建立了涵盖社会经济、矿山开发、自然地理、基础地质和矿山环境等方面共15个指标的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了各指标的分级标准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然后利用各指标的评价分值对矿山地质承载力进行计算;最后分别采用热点分析法、高低聚类分析法、密度分析法等空间统计分析法对该矿区的地质承载力进行了进一步评价。评价结果与矿区野外地质调查成果较一致,对于实现该矿区安全开采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 承载力评价 热点分析法 高低聚类分析法 密度分析法 空间统计分析法
下载PDF
凤台县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 被引量:4
14
作者 贾立斌 袁国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2-108,共7页
安徽省凤台县地处平原和丘陵地区,是典型的矿业经济区。影响地质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地质构造、矿山地质环境和水土质量。本文从地质构造稳定性、采空塌陷风险性和水土质量安全性三个方面对凤台县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与监测... 安徽省凤台县地处平原和丘陵地区,是典型的矿业经济区。影响地质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地质构造、矿山地质环境和水土质量。本文从地质构造稳定性、采空塌陷风险性和水土质量安全性三个方面对凤台县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与监测预警。结果显示,凤台县地质构造稳定性评价结果为岳张集镇等四个乡镇为稳定区,其他乡镇为次稳定区;采空塌陷风险性评价结果为岳张集镇等九个乡镇为高风险区,刘集镇为中风险区,其他乡镇为低风险区;水土质量安全性评价结果为超载。预警结果显示,桂集镇等三个乡镇为巨警,岳张集镇等六个乡镇为重警,刘集镇为轻警,其他乡镇为无警。根据评价结果开展了成因分析,提出加强采空塌陷的调查评价与监测预警管理、加快推进塌陷区综合治理、加强水土质量监测与利用管理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承载力 矿山地质环境 评价 监测预警 凤台县
下载PDF
中国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念秦 李仁伟 +2 位作者 蒲凯超 王鹏 彭朝洪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0-155,共6页
地质环境承载力是衡量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是否协调的标准之一。开展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调节人类活动,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广受重视,硕果累累。该文综合总结、归纳、考量近30年来中... 地质环境承载力是衡量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是否协调的标准之一。开展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调节人类活动,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广受重视,硕果累累。该文综合总结、归纳、考量近30年来中国区域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的基本情况,将其划分为3个阶段:自主理论探索阶段、实践运用与理论深化阶段、"3S"技术与大数据综合评价阶段。从评价流程、评价指标、权重计算、评价模型等方面进行简要回顾与总结,并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城市地质环境承载力演化模型。最后认为国内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发展趋势应包括:完善评价理论,更加客观地评价地质环境承载力;注重对敏感指标的研究;注重评价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承载力 阶段 评述 演化模型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川西锂矿带资源环境特征与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代力 谭洪旗 周雄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7-168,173,共13页
这是一篇地球科学领域的论文。川西锂矿带是我国硬岩型锂矿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然而,区内生态地质环境脆弱,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一直是困扰区域资源深度开发的难题。本文系统梳理了锂矿带内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地质环境特征... 这是一篇地球科学领域的论文。川西锂矿带是我国硬岩型锂矿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然而,区内生态地质环境脆弱,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一直是困扰区域资源深度开发的难题。本文系统梳理了锂矿带内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地质环境特征以及主要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构建了基于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三大子系统的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遴选并获取了19项基础评价指标数据信息,开展全域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川西锂矿带地质环境相对安全稳定,带内现有矿业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并不显著,人类生产生活影响范围有限;中等及以上承载力国土面积比例达到79.16%,锂矿资源集中区内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较高,整体生态地质环境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科学 川西锂矿带 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 锂矿资源 环境地质
下载PDF
承德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工程进展与主要成果 被引量:30
17
作者 殷志强 卫晓锋 +7 位作者 刘文波 李霞 邢英梅 陈亮 王瑞丰 杨瑞 马光伟 彭超 《中国地质调查》 2020年第3期1-12,共12页
为积极探索地质调查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的新举措、新机制,丰富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升级的实践经验,2017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先后组织实施了“承德市生态文明示范区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项目和工程。通过需求对接、野... 为积极探索地质调查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的新举措、新机制,丰富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升级的实践经验,2017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先后组织实施了“承德市生态文明示范区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项目和工程。通过需求对接、野外调查与勘察、室内评价与编图等系列工作,初步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和认识①基本查清了承德市水、土、地质遗迹、生态等自然资源禀赋特征和环境本底条件,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林草湿地等地质问题及潜在风险;②从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综合调查评价、全域生态文化旅游新格局打造和林果业种植结构优化等方面,探索了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的地质支撑服务模式;③基本查明了地质建造对农业和生态格局的控制关系,据此提出了耕地资源和植树造林的优选区域;④以双滦区为例,探索了地表基质层的分布特征,为宜林、宜耕、宜草提供了理论基础;⑤提出了基岩山区矿泉水成因模型和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调查评价工作方法。该工程取得的初步进展及成果为承德市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与系统修复、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等提供了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综合地质调查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生态文明建设 承德
下载PDF
城市地质学理论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郑桂森 卫万顺 +4 位作者 刘宗明 王继明 于春林 徐吉祥 李小龙 《城市地质》 2018年第2期1-12,共12页
本文在系统研究国内外城市地质学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基础上,系统分析并拓展了城市地质学的内涵与外延;根据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提出了保证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地质安全是城市地质学理论研究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明确提出了城市地质学研... 本文在系统研究国内外城市地质学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基础上,系统分析并拓展了城市地质学的内涵与外延;根据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提出了保证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地质安全是城市地质学理论研究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明确提出了城市地质学研究的三个科学问题,即城市选址安全底限问题、城市发展规模上限问题、城市发展可持续性问题;由此构建了区域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城市地质作用研究,三方面的城市地质学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质学 可持续发展 地质条件适宜性 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 城市地质作用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进展与主要成果 被引量:14
19
作者 姜月华 周权平 +9 位作者 陈立德 倪化勇 雷明堂 程和琴 施斌 马腾 葛伟亚 苏晶文 李云 谭建民 《中国地质调查》 2019年第5期1-20,共20页
为保护长江生态环境,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了“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通过采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监测以及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和认识:①初步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地质资源环境综合... 为保护长江生态环境,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了“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通过采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监测以及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和认识:①初步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地质资源环境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系统梳理了长江经济带与重点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和重大地质问题,提出相关建议;②创新地将“光纤技术”应用于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监测,相关成果引领了光纤监测技术发展;③编制了1∶5万比例尺的环境地质调查技术标准和要求;④创新形成了3个层次环境地质调查合作机制,探索建立了3种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体系和大流域环境地质工作模式;⑤建立了江汉平原地球关键带监测网络,编制了平原区地球关键带调查技术方法指南;⑥提出了长江流域重大水利工程与生态地质环境多元响应研究思路,创新构建了一套多模态传感器调查系统,提出了重大水利工程对地质环境影响新判断;⑦建立了长江中下游不同沉积单元区第四纪地层多重划分对比序列,构建了重点地区第四系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提出了长江贯通时限和演化新认识;⑧编制了流域、经济区和城市系列地质调查报告和图集,成果转化与服务成效显著。该工程进展及成果提升了长江经济带地质调查工作水平,可为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绿色生态廊道打造、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脱贫攻坚工作等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长江流域 环境地质 地质环境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下载PDF
登封铝土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遥感评价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雷 赵修军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0年第7期180-184,共5页
以登封市铝土矿区为示范区,分析了区域的矿山地质环境背景,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遥感评价概念。在确定了评价因子和建立遥感解译标志基础上,进行了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质构造和水体污染以及土地破坏等单因子地质环境承载力遥... 以登封市铝土矿区为示范区,分析了区域的矿山地质环境背景,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遥感评价概念。在确定了评价因子和建立遥感解译标志基础上,进行了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质构造和水体污染以及土地破坏等单因子地质环境承载力遥感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划分了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分区,并进一步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功能分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区 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 遥感评价 登封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