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尺蛾在荔枝园的发生特点及防控策略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成家宁
曾鑫年
陈炳旭
董易之
陆恒
-
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9期1564-1570,共7页
-
基金
广东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2010B020310002)
-
文摘
尺蛾是近年来危害荔枝枝梢的一类重要害虫。其种类主要有粗胫翠尺蛾(Thalassodes immissaria Walker)、间三叶尺蛾(Sauris interruptaria Moore)、青尺蛾(Anisozyga sp.)、油桐尺蛾(Buzura suppressaria Guenée)和绿额翠尺蛾(Pelagodes proquadraria Inoue)等。该类害虫1年多代,其中油桐尺蛾1年34代,其它4种尺蛾1年78代,四季均有发生,以幼虫大量取食新梢嫩叶、花穗及幼果,以夏秋梢受害最重,大发生时可将整株树的嫩梢嫩叶吃光,对荔枝生产威胁很大。笔者总结了荔枝主要尺蛾的分布与危害、形态特征差异、生活习性以及发生规律和防控策略,并提出了一些研究设想和建议。
-
关键词
荔枝尺蛾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发生规律
防控措施
-
Keywords
Litchi geometrid moth
Morphological character
Life habit
Occurrence pattern
Controltechniques
-
分类号
S667.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长白山尺蛾区系及垂直分布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陈玉宝
侯广忠
孟庆礼
艾国
孟庆繁
高文韬
-
机构
北华大学林学院
长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出处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73-79,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1029)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20624)
-
文摘
通过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尺蛾的调查研究,共得到长白山尺蛾93属136种。新记录84种;区系组成以古北成分为主,多种成分并存.同时,对长白山尺蛾的垂直分布规律以及带间的相似性进行了讨论分析.
-
关键词
长白山
尺蛾
区系
垂直分布
-
Keywords
Changbai Mountain
geometrid moth
Fauna
Vertical distribution
-
分类号
S718.7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陇东子午岭林区尺蛾科昆虫区系研究
被引量:8
- 3
-
-
作者
姜双林
张希彪
-
机构
甘肃省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系
-
出处
《甘肃科学学报》
2001年第2期47-50,共4页
-
文摘
报道了陇东子午岭林区天牛区系的研究 ,共获标本 1 0 0 0余号 ,经鉴定为 75种 (亚种 ) ,隶属于 6 1属 5亚科 ,其中甘肃省新纪录 2 4种。区系分析表明 :东洋界的种类 7种 ,占总种数的 9.3% ;古北界 46种 ,占 6 1 .3% ;古北、东洋两界共有的 2 2种 ,占2 9.3%。显然以古北界种类占优势 ,并有相当数量的广布种。
-
关键词
尺蛾
陇东
子午岭林区
昆虫区系
蛾科
东洋界种类
古北界种类
-
Keywords
geometrid moth
fauna Ziwu mountain
East Gansu
-
分类号
Q969.433.1
[生物学—昆虫学]
-
-
题名天水刺槐尺蠖类害虫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被引量:6
- 4
-
-
作者
强维秀
邴积才
苏卫
杜维强
李健君
-
机构
甘肃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天水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
出处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3-25,共3页
-
文摘
该文记述了甘肃省天水市危害刺槐的 3种尺蠖类害虫刺槐眉尺蠖、春尺蠖、桑褶翅尺蠖的生物学特性。 3种害虫均为一年 1代 ,以蛹在树冠下越夏越冬。大面积防治中以 2 5 %灭幼脲 15 0 0倍液效果最佳。
-
关键词
刺槐
尺蠖类害虫
发生规律
防治
-
Keywords
Robinia pseudoacacia
geometrid moth
bionomics
control
-
分类号
S763.722.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昆虫性信息素在信阳茶园中的应用效果初报
被引量:13
- 5
-
-
作者
陈德凡
赵丰华
任红楼
李勇
申阳
-
机构
信阳市种子技术服务站
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6-98,共3页
-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
-
文摘
为了探索昆虫性信息素在茶园中的应用效果,利用茶毛虫和茶尺蠖性信息素在信阳震雷山茶园进行了引诱试验。结果发现,当虫口密度较低时,性诱剂诱虫量与害虫的种群数量呈正相关,能准确反映害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动态。如茶尺蠖第1代成虫,性诱剂每日诱虫量高于黑光灯诱虫量,其中性诱剂日诱虫量最多为35头,而同日黑光灯的诱虫量仅为3头;茶毛虫越冬代、第2代虫口密度较低时,性诱剂诱虫量也能准确反映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动态。而当虫口密度过高时,性诱剂预测数较黑光灯预测偏低,如茶毛虫第1代蛾量大增,性诱剂最高诱虫量为155头,而黑光灯最高诱虫量达298头,后者则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增加。当田间害虫密度较低时,性信息素作为测报工具和防治手段,效果比黑光灯好,对茶尺蠖和茶毛虫的防效分别达到73.36%、90.28%;当害虫大发生时,性信息素对茶毛虫的防效不太理想,还需结合其他无公害防治手段进行防治。
-
关键词
性信息素
茶尺蠖
茶毛虫
茶园
-
Keywords
Insect sex pheromone
Tea geometrid
Tea tussock moth
Tea garden
-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