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雪腐捷氏霉中国菌系对小麦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芳 商鸿生 王树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2期60-66,共7页
系统研究了采自中国的新疆、陕西、青海、宁夏、四川、贵州、湖北等7个省 (区)和捷克的12个雪腐捷氏霉菌系对小麦的致病性和症状特点。各菌系对小麦的各部位均有很强的致病性,但对穗部的致病性较弱。原采自红色雪腐病病株和成株雪霉叶... 系统研究了采自中国的新疆、陕西、青海、宁夏、四川、贵州、湖北等7个省 (区)和捷克的12个雪腐捷氏霉菌系对小麦的致病性和症状特点。各菌系对小麦的各部位均有很强的致病性,但对穗部的致病性较弱。原采自红色雪腐病病株和成株雪霉叶枯病的两类菌系引起相同的症状。参试菌系间致病性强弱有明显差异,但同一菌系在小麦不同生育期对不同器官致病性的强或弱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腐病 小麦 植物真菌病/雪腐捷氏霉 致病性 雪霉叶枯病
下载PDF
雪腐捷氏霉中国菌系对小麦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芳 商鸿生 王树权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0年第3期10-13,共4页
研究了采自中国的新疆、陕西、青海、宁夏、四川、贵州、湖北等 7省和捷克共 12个雪腐捷氏霉菌系对小麦的致病性和症状特点。各菌系对小麦的各部位均有很强的致病性 ,但对穗部的致病性较弱。原采自红色雪腐病病株和成株雪霉叶枯病的两... 研究了采自中国的新疆、陕西、青海、宁夏、四川、贵州、湖北等 7省和捷克共 12个雪腐捷氏霉菌系对小麦的致病性和症状特点。各菌系对小麦的各部位均有很强的致病性 ,但对穗部的致病性较弱。原采自红色雪腐病病株和成株雪霉叶枯病的两类菌系引起相同的症状。参试菌系间致病性强弱有明显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雪腐捷氏霉 中国菌系 致病性 雪霉叶桔病
下载PDF
速保利防治小麦雪霉叶枯病效果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井金学 商鸿生 +1 位作者 朱文武 王美南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6-10,共5页
孢子萌发试验证实速保利对小麦雪霉叶枯病菌分生孢子芽管有强烈的致畸作用,6.25μg·mL ̄(-1)浓度即可使82.3%的芽管畸变。离体叶碟法和盆栽幼苗法药效测定结果表明,速保利有优异的保护和治疗活性,可有效地抑制... 孢子萌发试验证实速保利对小麦雪霉叶枯病菌分生孢子芽管有强烈的致畸作用,6.25μg·mL ̄(-1)浓度即可使82.3%的芽管畸变。离体叶碟法和盆栽幼苗法药效测定结果表明,速保利有优异的保护和治疗活性,可有效地抑制该病菌的侵入和在植株体内扩展。田间药效测定证明速保利具有较宽的施药时间范围,低浓度药液即可有效地控制成株叶枯病。一次施药可兼治多种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雪霉叶枯病 内吸杀菌剂 速保利 药剂防治
下载PDF
小麦雪霉叶枯病产量损失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康业斌 商鸿生 王树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8,共3页
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雪腐格氏霉引起小麦成株期叶枯、鞘枯和穗腐。鞘枯使小麦穗粒重减少0.8%~32.9%,千粒重降低9.5%~16.9%;穗腐使小麦穗粒重减少9.6%~39.8%,千粒重降低7.8%~17.9%;鞘枯... 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雪腐格氏霉引起小麦成株期叶枯、鞘枯和穗腐。鞘枯使小麦穗粒重减少0.8%~32.9%,千粒重降低9.5%~16.9%;穗腐使小麦穗粒重减少9.6%~39.8%,千粒重降低7.8%~17.9%;鞘枯-穗腐复合症状使穗粒重减少10.2%~65.2%,千粒重下降9.5%~14.8%,叶斑-鞘枯-穗腐使粒重减少11.7%~51.5%,千粒重下降12.1%~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雪霉叶枯病 雪腐格氏霉 产量损失
下载PDF
关中灌区小麦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井金学 商鸿生 +3 位作者 张克斌 李振岐 王树权 刘绍友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0期87-94,共8页
1986~1990年研究了关中灌区小麦病虫综合防治问题,确定以小麦赤霉病、条锈病、雪霉叶枯病和吸浆虫为主控对象,提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抗病虫品种合理布局为核心,化学防治为关键的综合防治措施,组建了一套适用的综防技术体系,经实施取得... 1986~1990年研究了关中灌区小麦病虫综合防治问题,确定以小麦赤霉病、条锈病、雪霉叶枯病和吸浆虫为主控对象,提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抗病虫品种合理布局为核心,化学防治为关键的综合防治措施,组建了一套适用的综防技术体系,经实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病虫病 综合防治
全文增补中
小麦残秆和土壤中雪霉叶枯病越夏菌源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商鸿生 康业斌 王树权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18-22,共5页
1992~1993年利用系统分离和接种的实验方法研究了小麦雪霉叶枯病菌在病残体和土壤中的越夏情况。病田土壤表面和20cm耕层内的小麦残秆在弃置5~7个月后都可分离出病菌,用残秆接种能引起小麦幼苗发病,用UGA选择性培... 1992~1993年利用系统分离和接种的实验方法研究了小麦雪霉叶枯病菌在病残体和土壤中的越夏情况。病田土壤表面和20cm耕层内的小麦残秆在弃置5~7个月后都可分离出病菌,用残秆接种能引起小麦幼苗发病,用UGA选择性培养基平板涂布法,由麦收后5个月的病田0~20cm耕层土壤中直接分离出病原茵,其密度为每克土壤1200~3206个菌落形成单位。用病田土壤接种亦能引起小麦幼苗发病。以上试验结果表明,小麦雪霉叶枯病菌接种体可在小麦病残秆和病田土壤中越夏并保持其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雪霉叶枯病 叶枯病 雪腐捷氏霉 越夏菌源
下载PDF
三唑酮防治小麦雪霉叶枯病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商鸿生 张萍 郝平琦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0期71-75,共5页
三唑酮100μg/mL可完全抑制小麦雪霉叶枯病菌分生孢子萌发,25μg/mL即可引起90%芽管畸变。离体叶碟法和盆栽幼苗法测定表明,三唑酮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田间药效试验确认该剂能有效地控制成株叶斑和叶枯。在小麦条锈病流行区,... 三唑酮100μg/mL可完全抑制小麦雪霉叶枯病菌分生孢子萌发,25μg/mL即可引起90%芽管畸变。离体叶碟法和盆栽幼苗法测定表明,三唑酮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田间药效试验确认该剂能有效地控制成株叶斑和叶枯。在小麦条锈病流行区,可用三唑酮常规喷雾,兼治该两种病害。田间用药量应不低于10~15g/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雪霉叶枯病 防治 三唑酮 叶病
全文增补中
雪腐格氏霉粗毒素对小麦膜透性和结构的影响
8
作者 左豫虎 康振生 +1 位作者 吴学宏 李振岐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共6页
用电导法测定了小麦叶片经Gn-粗毒素处理后的组织细胞膜损伤情况,发现毒素能导致小麦叶片细胞内电解质外渗,不同抗性品种对毒素反应有明显差异,抗病品种的细胞损伤率明显低于感病品种。电镜观察发现,毒素还引起组织超微结构发生... 用电导法测定了小麦叶片经Gn-粗毒素处理后的组织细胞膜损伤情况,发现毒素能导致小麦叶片细胞内电解质外渗,不同抗性品种对毒素反应有明显差异,抗病品种的细胞损伤率明显低于感病品种。电镜观察发现,毒素还引起组织超微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包括叶绿体膜上出现电子致密度高的沉积物,基粒片层肿胀,排列紊乱;直至叶绿体、细胞核和整个细胞解体。损害发生最早最严重的是叶绿体基粒片层。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的超微结构受害轻、反应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雪霉叶枯病 雪腐格氏霉 毒素 细胞膜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小麦雪霉叶枯病发病的生态条件研究
9
作者 康业斌 商鸿生 王树权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93-296,共4页
室内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霉腐格氏霉(Ceriachianivalis)侵染小麦的适宜温度为17℃,20℃以上有利于病菌在寄生组织中扩展。在相对温度93%以上的条件下,2~3d病害就会普遍发生,持续时间越长,发病越严重。... 室内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霉腐格氏霉(Ceriachianivalis)侵染小麦的适宜温度为17℃,20℃以上有利于病菌在寄生组织中扩展。在相对温度93%以上的条件下,2~3d病害就会普遍发生,持续时间越长,发病越严重。光强8000~100001x每天光照6h最适于病菌侵入和扩展,长时间光照不利于病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霉叶枯病 发病条件 小麦
下载PDF
小麦茎基腐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9
10
作者 姚琴 胡广斌 +3 位作者 邢玉平 朱兆香 郭树林 陈孝仁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7年第4期40-44,共5页
近年来,江苏沿海地区小麦普遍出现基部叶鞘腐烂、叶枯等症状,造成一定的产量损失。为明确病原菌,对病株进行组织分离得到1株真菌。根据形态学特征,初步鉴定为微结节霉属真菌(Microdochium nivale)。利用PCR技术对病原菌的核糖体间隔转... 近年来,江苏沿海地区小麦普遍出现基部叶鞘腐烂、叶枯等症状,造成一定的产量损失。为明确病原菌,对病株进行组织分离得到1株真菌。根据形态学特征,初步鉴定为微结节霉属真菌(Microdochium nivale)。利用PCR技术对病原菌的核糖体间隔转录区域(ITS)序列进行扩增,测序比对发现与M.nivale的同源相似性为99%。经致病性测定,确定M.nivale为引起小麦基部叶鞘腐烂、叶枯等症状的病原菌,结合先前报道称之为雪腐叶枯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鞘腐 雪腐叶枯病 ITS 致病性
下载PDF
小麦雪霉叶枯病产量损失的初步研究
11
作者 康业斌 商鸿生 王树权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1996年第1期9-12,共4页
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雪腐格氏霉(Gerlachia nivalis)引起的小麦成株期叶枯、鞘枯和穗腐,鞘枯使小麦穗粒重减少2.1%~27.1%,千粒重降低9.5%~16.9%;穗腐使小麦穗粒重减少9.6~33.9%,千粒重降低7.8%~17.9%;鞘枯—穗腐复合症状... 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雪腐格氏霉(Gerlachia nivalis)引起的小麦成株期叶枯、鞘枯和穗腐,鞘枯使小麦穗粒重减少2.1%~27.1%,千粒重降低9.5%~16.9%;穗腐使小麦穗粒重减少9.6~33.9%,千粒重降低7.8%~17.9%;鞘枯—穗腐复合症状使穗粒重减少10.2%~55.2%,千粒重下降9.5%~14.8%;叶斑—鞘枯—穗腐使穗粒重减少11.7%~47.1%,千粒重下降12.1%~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霉叶枯病 雪腐格氏霉 产量损失 小麦
下载PDF
中国小麦雪霉叶枯病菌种的鉴定 被引量:13
12
作者 牛永春 商鸿生 +1 位作者 王树权 王芳 《真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3-48,共6页
系统研究和鉴定了产自中国陕西、青海、宁夏、四川、贵州、西藏、湖北、新疆等8个省区的31个小麦雪霉叶枯病菌菌系和1个产自捷克的菌系。结果表明,各菌系的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尤其是环痕状的产孢细胞和具淀粉质顶环的子囊等均符合Gerl... 系统研究和鉴定了产自中国陕西、青海、宁夏、四川、贵州、西藏、湖北、新疆等8个省区的31个小麦雪霉叶枯病菌菌系和1个产自捷克的菌系。结果表明,各菌系的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尤其是环痕状的产孢细胞和具淀粉质顶环的子囊等均符合Gerlachia nivalis(Ces.ex Sacc.)W.Gams & E.Müll.[有性态:Monographella nivalis(Schaffn.)E.Müll.]的鉴别特征。小麦雪霉叶枯病菌对三唑酮等8种药物比镰刀菌敏感,各菌系人工接种小麦幼苗均引起相同症状,人工接种可侵染22属55种禾本科植物。确认了该菌与欧洲、北美发生的红色雪霉病病菌为同种。因此,将中国小麦雪霉叶枯病菌定名为雪腐格氏霉[Gerlachia nivalis(Ces.ex Sacc.)W.Gams & E.Mü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雪霉叶枯病 菌种鉴定
原文传递
雪腐格氏霉选择性培养基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牛永春 王树权 商鸿生 《真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19-326,共8页
以尿素作氮源,甘油作碳源,对雪腐格氏霉(Gerlachia nivalis)有较强的选择加富作用,Fe-Na-EDTA和生物素对其分生孢子萌发和菌落生长有促进作用,五氯硝基苯、敌克松、瑞毒霉是较好的选择抑制剂。据此,提出了雪腐格氏霉选择性培养基配方:KH... 以尿素作氮源,甘油作碳源,对雪腐格氏霉(Gerlachia nivalis)有较强的选择加富作用,Fe-Na-EDTA和生物素对其分生孢子萌发和菌落生长有促进作用,五氯硝基苯、敌克松、瑞毒霉是较好的选择抑制剂。据此,提出了雪腐格氏霉选择性培养基配方:KH_2PO_4 1.0g,MgSO_4·7H_2O 0.5g,Fe-Na-EDTA 0.01g,尿素0.5g,甘油2.0g,生物素0.005mg,五氯硝基苯20ppm,敌克松14PPm瑞毒霉5PPm,硫酸链霉素100单位/ml,氨苄青霉素50μg/ml,琼脂18g,蒸馏水1000ml。该培养基可促进雪腐格氏霉孢子萌发和菌落生长,可抑制多种常见土壤真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腐格氏雪 选择性 培养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