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虎龙杂交斑(Epinephelus lanceolatus♂×E. fuscoguttatus♀)对20种常见氨基酸的嗅觉电生理反应
1
作者 徐文丹 王骥腾 +1 位作者 韩涛 严小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75-683,共9页
虎龙杂交斑(Epinephelus lanceolatus♂×E.fuscoguttatus♀)是我国重要的石斑鱼养殖品种,为研究其对20种常见氨基酸的不同嗅觉反应,筛选出对虎龙杂交斑嗅觉具有高效刺激性的单体氨基酸,通过嗅上皮水下嗅电位法(electro-olfactogram... 虎龙杂交斑(Epinephelus lanceolatus♂×E.fuscoguttatus♀)是我国重要的石斑鱼养殖品种,为研究其对20种常见氨基酸的不同嗅觉反应,筛选出对虎龙杂交斑嗅觉具有高效刺激性的单体氨基酸,通过嗅上皮水下嗅电位法(electro-olfactogram,EOG)得出了虎龙杂交斑对20种常见氨基酸的嗅觉反应差异和对5种氨基酸的嗅觉反应阈值,并讨论了氨基酸分子结构与嗅觉刺激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氨基酸的种类和浓度均对虎龙杂交斑嗅觉刺激反应有影响,虎龙杂交斑对含5~6个碳原子、无支链的中性脂肪族含硫氨基酸反应强烈,一个例外是对含3个碳原子的半胱氨酸有较强反应。10^(-6)mol/L的蛋氨酸刺激液对虎龙杂交斑嗅觉的刺激性最强,10^(-2)mol/L脯氨酸刺激液对虎龙杂交斑嗅觉的刺激性最弱。虎龙杂交斑嗅觉反应幅值(y)随5种氨基酸刺激液浓度对数值(x)的增大而呈指数升高趋势,在试验中虎龙杂交斑嗅觉反应幅值没有随5种氨基酸刺激液浓度对数值的增大而达到平台期。从反应阈值中反应幅值与氨基酸刺激液浓度的关系方程式可得出反应阈值浓度为10;~10;mol/L。研究结果有助于为虎龙杂交斑诱食剂和饲料配制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龙杂交斑(epinephelus lanceolatus♂×E.fuscoguttatus♀) 诱食剂 氨基酸 电生理学 嗅觉 嗅上皮水下嗅电位法
下载PDF
Host gut-derived Bacillus probiotics supplementation improves growth performance, serum and liver immunity, gut health, and resistive capacity against Vibrio harveyi infection in hybrid grouper(♀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 ♂Epinephelus lanceolatus) 被引量:1
2
作者 Kwaku Amoah Beiping Tan +6 位作者 Shuang Zhang Shuyan Chi Qihui Yang Hongyu Liu Yuanzhi Yang Haitao Zhang Xiaohui Dong 《Animal Nutrition》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63-184,共22页
Several reports have revealed the vital role that probiotics play in fish growth and health.However,few works are available for host gut-derived probiotics on the growth,immunity,and gut microbiota of fish,especially ... Several reports have revealed the vital role that probiotics play in fish growth and health.However,few works are available for host gut-derived probiotics on the growth,immunity,and gut microbiota of fish,especially in hybrid grouper (♀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 due to their isolation difficulty and functional verification.This study aimed at assessing 3 host gut-derived Bacillus species?effects on the growth,immune and antioxidant-biochemical responses,haematological parameters,intestinal morphology,immune-related gene expression,gut microbiota,and disease resistance against Vibrio harveyi in hybrid grouper.A total of 480 hybrid grouper (initial weight=9.03±0.02 g) were randomly allotted into 4 groups,namely,the group fed a basal diet without probiotic inclusion (control,B0),the group fed the basal diet with Bacillus velezensis GPSAK4 (BV),the group fed the basal diet with Bacillus subtilis GPSAK9 (BS),and the group fed the basal diet with Bacillus tequilensis GPSAK2 (BT) strains at 1.0×10^(9)CFU/g.After a 6-week feeding trial,the results reveal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P<0.05) in the growth performance,whole fish-body proximate composition,blood haematological parameters,serum,liver,and intestinal biochemical indexes,intestinal morphology,and protection against V.harveyi pathogen in the probiotic-treated groups compared with the untreated.Additionally,the expressions of intestinal tight junction genes (occludin and ZO1),pro-and anti-inflammatory genes,including IL1β,IL6,IL8,TNFa,MyD88,IL10,and TGFβ,were upregulated (P<0.05) after Bacillus species administration.Host gut-derived Bacillus supplementation shaped the gut microbiota by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P<0.05)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Actinobacteria (except the BS group),Acidobacteria(except the BT group),Cyanobacteria (except the BV and BT groups),and Verrucomicrobia phyla,as well as known beneficial genera (Romboutsia,Turicibacter,Epulopiscium,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 1 and 13,Lactobacillus,and Bacillus),bu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 the abundance of Firmicutes,Chloroflexi,and Fusobacteria phyla,and purported pathogenic genera (Staphylococcus and Photobacterium)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Collectively,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B.velezensis GPSAK4,B.subtilis GPSAK9(especially this strain),B.tequilensis GPSAK2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at 1.0×10^(9)CFU/g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intestinal health of hybrid grouper via microbial composition modulation,thus enhancing the assimilation and absorption of nutrients to boost fish growth,immunity,and disease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grouper(♀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 Host-associated probiotics Immune and antioxidant-biochemical responses Gut microbiota Immune-related gene expression Vibrio harveyi
原文传递
虎龙杂交斑循环水育苗系统设计及应用效果
3
作者 黄达 张和森 +3 位作者 刘敏 张宇雷 顾川川 高倩倩 《渔业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2,共7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在海水鱼育苗生产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采用物质平衡相关原理,结合循环水养殖水处理设施设备构建技术,优化了水处理工艺流程并设计了生物滤器体积与循环量等关键参数,构建了一套封闭式可控型循环水育... 为了进一步研究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在海水鱼育苗生产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采用物质平衡相关原理,结合循环水养殖水处理设施设备构建技术,优化了水处理工艺流程并设计了生物滤器体积与循环量等关键参数,构建了一套封闭式可控型循环水育苗系统。设计了2路水处理环路,集成构建了育苗池双排水、竖流沉淀、移动床生物过滤等高效水处理技术和装备。使用该育苗系统开展虎龙杂交斑(Epinephelus lanceolatus♂×E.fuscoguttatus♀)育苗试验,重点考虑溶氧、pH和氨氮3个水质指标及全长、体质量和出苗率3个生长指标。结果显示:仔稚鱼生长情况良好,平均全长(75.1±0.55)mm,平均体质量(9.2±0.42)g,出苗率16.28%。水质检测结果显示:温度26.8~27.7℃,溶氧6.6~7.2 mg/L,pH平均为8.31、总氨氮平均质量浓度为(0.183±0.191)mg/L,水质情况良好。经济性分析结果显示:单茬利润1.86万元,年利润5.58万元(按1年3茬计),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该研究可为工厂化循环水育苗系统应用及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龙杂交斑 物质平衡 水处理设备 循环水养殖系统
下载PDF
“花龙斑”及其亲本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4
作者 陈攀 陈燕 +3 位作者 马军 毛海俊 付琪 黄海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9-55,共7页
通过对杂交鱼“花龙斑”及其亲本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和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与品质评价,为石斑鱼的新品种选育、配合饲料研制提供基础数据资料。采用生化测定方法对3种石斑鱼肌肉... 通过对杂交鱼“花龙斑”及其亲本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和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与品质评价,为石斑鱼的新品种选育、配合饲料研制提供基础数据资料。采用生化测定方法对3种石斑鱼肌肉中的水分、蛋白质、粗脂肪、灰分含量以及氨基酸、脂肪酸和8种矿物元素的组成与含量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花龙斑”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驼背鲈和鞍带石斑鱼(P <0.05);粗脂肪含量高于驼背鲈和鞍带石斑鱼,且与父本鞍带石斑鱼差异显著(P <0.05);“花龙斑”的蛋氨酸和甘氨酸含量均高于亲本,其甘氨酸含量与亲本差异显著(P <0.05)。“花龙斑”总氨基酸含量(18.42%)、必需氨基酸含量(7.00%)、非必需氨基酸含量(11.42%)、鲜味氨基酸含量(7.60%)均显著低于母本(P <0.05);除总氨基酸含量,“花龙斑”与父本差异不显著外(P> 0.05),其余均显著高于父本(P <0.05);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驼背鲈(83.74)>鞍带石斑鱼(81.21)>“花龙斑”(75.21)且差异显著(P <0.05);DAA/TAA(0.41)要高于亲本;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为“花龙斑”(26.60%)>驼背鲈(26.51%)>鞍带石斑鱼(23.01%);“花龙斑”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亲本低,而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亲本,n-3/n-6比值亦低于亲本。“花龙斑”的钾、镁和磷3种元素含量比较高,锌的含量显著低于亲本(P <0.05),钠元素的含量显著高于鞍带石斑鱼(P <0.05)。综上所述,杂交鱼“花龙斑”肌肉营养继承并综合了双亲的优良性状,肌肉营养成分较均衡,达到FAO/WHO标准,是符合人们营养需求的优质蛋白质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背鲈 鞍带石斑鱼 花龙斑 肌肉 营养成分 评价
下载PDF
珍珠龙胆石斑鱼对7种蛋白源的表观消化率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朝中 曹俊明 +8 位作者 董晓慧 迟淑艳 章双 杨奇慧 刘泓宇 邓君明 张卫 谭北平 谢诗玮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7-268,共12页
研究测定了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对黄粉虫粉(TMM)、黑水虻虫粉(HIM)、乙醇梭菌蛋白(CAP)、荚膜甲基球菌蛋白(MCM)、小球藻粉(CVM)、棉籽浓缩蛋白(CPC)和秘鲁鱼粉(PFM)共7种蛋白... 研究测定了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对黄粉虫粉(TMM)、黑水虻虫粉(HIM)、乙醇梭菌蛋白(CAP)、荚膜甲基球菌蛋白(MCM)、小球藻粉(CVM)、棉籽浓缩蛋白(CPC)和秘鲁鱼粉(PFM)共7种蛋白源的表观消化率(ADCs)。试验配制1组含50%鱼粉的基础饲料,而7组试验饲料按70%的基础饲料和30%的蛋白源配制而成,8组饲料都加入0.1%氧化钇(Y_(2)O_(3))作为外源标志物。将初始平均体重为(9.95±0.50)g的杂交石斑鱼幼鱼随机分配到0.3 m^(3)的玻璃钢桶中,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桶),每桶30尾鱼。经过5d的试验饲料饲喂驯化后,每天两次用虹吸法收集粪便样本。结果表明,7种蛋白源的干物质ADCs从高至低依次为:CVM>TMM=CAP=CPC>HIM=MCM=PFM。CVM的干物质、粗蛋白和大多数氨基酸(包括蛋氨酸和苏氨酸)的ADCs最高。而HIM的干物质、粗蛋白和大多数氨基酸的ADCs低于其他组。CAP的赖氨酸ADCs高于其他6种蛋白原料,粗蛋白ADCs仅次于CVM。PFM的干物质ADCs明显低于CVM,但与CAP没有显著差异。此外,PFM的粗蛋白ADCs低于CVM、CAP和MCM三种蛋白原料,并且其赖氨酸ADCs低于CAP,苏氨酸ADCs也低于CAP和CVM。研究表明,这7种蛋白源中小球藻粉(CVM)和乙醇梭菌蛋白(CAP)在珍珠龙胆石斑鱼中显示出较高的表观消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消化率 鱼粉替代 蛋白源 珍珠龙胆石斑鱼
下载PDF
温度和盐度对龙虎斑存活与摄食的影响 被引量:28
6
作者 梁华芳 黄东科 +2 位作者 吴耀华 王成桂 钟卫军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22-26,共5页
龙虎斑是由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和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的杂交种。研究水温及盐度在骤变和渐变情况下龙虎斑的存活和摄食情况,结果表明:龙虎斑在温度为14~35℃的海水中均能存活和摄食,最... 龙虎斑是由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和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的杂交种。研究水温及盐度在骤变和渐变情况下龙虎斑的存活和摄食情况,结果表明:龙虎斑在温度为14~35℃的海水中均能存活和摄食,最适宜温度环境为25~35℃;温度从30℃骤变至20、25、35℃时,龙虎斑100%存活;从30℃骤变至10℃和15℃时,龙虎斑全部死亡;水温从30℃开始渐变,下降幅度为1℃/d,当下降至24℃时摄食减少,13℃时停止摄食,下降至11℃时出现死亡。龙虎斑在盐度为1~55的海水中均能存活和摄食,摄食适宜海水盐度为4~45;盐度从30骤变至5、10、15、20、25、35、40、45、50、55等盐度时,龙虎斑100%存活,骤变至0时,4 h内存活率100%,16 h存活率55.5%;盐度从30渐变,每天降低2,降至6后,每天降低1,盐度降到1时,龙虎斑的活动和摄食明显减少,渐变至0时,36 h出现死亡,48 h内全部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虎斑 存活 摄食 温度 盐度
下载PDF
5种石斑鱼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区又君 吴勇 +1 位作者 李加儿 刘楚吾 《南方水产》 CAS 2008年第2期56-62,共7页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对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棕点石斑鱼(E.fuscoguttatus)、斜带石斑鱼(E.coioides)和鲑点石斑鱼(E.fario...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对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棕点石斑鱼(E.fuscoguttatus)、斜带石斑鱼(E.coioides)和鲑点石斑鱼(E.fario)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生进行了研究。从120个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效果好的引物19个,分别用于5种石斑鱼基因组DNA的扩增。结果显示,5种石斑鱼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P)分别为64.23%,72.61%,60.34%,69.97%,73.94%;个体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S)分别为0.8238,0.8110,0.8345,0.8277,0.8064;平均遗传距离(D)分别为0.1762,0.1890,0.1655,0.1723,0.1936;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1189,0.1364,0.1028,0.1439,0.1648;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Hi)分别为0.1801,0.1992,0.1530,0.2100,0.2434。5个种间的遗传距离(Dxy)在0.3964~0.608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 鞍带石斑鱼 驼背鲈 棕点石斑鱼 斜带石斑鱼 鲑点石斑鱼
下载PDF
温度对有水保活石斑鱼代谢与鱼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范秀萍 秦小明 +3 位作者 章超桦 陈建平 朱乾峰 陈鹏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41-248,共8页
为探讨温度对有水保活珍珠龙胆石斑鱼代谢与肌肉品质的影响,该文对不同温度有水保活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存活率、保活前后的水质变化、血液生化指标与肌肉理化性质等进行了测定。将体质量为(503?31)g的石斑鱼暂养48 h后,以平均1~2℃/h的速... 为探讨温度对有水保活珍珠龙胆石斑鱼代谢与肌肉品质的影响,该文对不同温度有水保活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存活率、保活前后的水质变化、血液生化指标与肌肉理化性质等进行了测定。将体质量为(503?31)g的石斑鱼暂养48 h后,以平均1~2℃/h的速度程序降温至13~14℃,分别在15,20,25℃的条件下保活。结果显示:珍珠龙胆石斑鱼在15、20和25℃下保活96 h后的存活率分别为100%,75%和17%。低温保活显著降低水体中代谢产物含量,15组与25℃组相比,珍珠龙胆石斑鱼在24~96 h内的总氨氮产量降低量在38.12%~57.76%。表明低温通过降低鱼体的呼吸代谢,减少水体中总氨氮与非离子氨氮的浓度而减缓水质恶化。休眠后鱼体受到低温应激作用血清皮质醇与血糖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保活72 h后,与25℃组相比,15℃处理组鱼体血清皮质醇含量显著降低,但血糖水平显著增加(P<0.05),表明低温能降低鱼体在保活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同时出现显著的高血糖症状。与新鲜的珍珠龙胆石斑鱼相比,保活72 h后,15℃处理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肌酸激酶活性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乳酸脱氢酶活性、尿素氮、尿酸、总蛋白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下降(P<0.05);且肌肉中糖原与粗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下降32.50%和36.32%,水分、粗蛋白、乳酸含量、以及持水力和p H值均无显著变化(P>0.05),总体优于25℃处理组。表明25℃保活条件下珍珠龙胆石斑鱼通过增强机体代谢酶活性,增加能量物质代谢,而导致肌肉品质下降;而在15℃保活鱼体能维持较低的代谢水平,生存能力提高,保活72 h后肌肉品质无显著变化。因此15℃适合珍珠龙胆石斑鱼的长途保活运输。该研究结果为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有水保活运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活性 理化性质 珍珠龙胆石斑鱼 低温保活 血清生化
下载PDF
龙虎斑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于宏 万刚涛 +5 位作者 程民杰 邢克智 陈成勋 王庆奎 程镇燕 刘海学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83-87,共5页
对龙虎斑鱼的肌肉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和肉质评价,结果表明,龙虎斑鱼新鲜肌肉中粗脂肪质量分数4.18%,粗蛋白质量分数17.05%,粗灰分质量分数1.24%,水分质量分数80.19%。肌肉蛋白质中共检测出氨基酸种类有17种,占新鲜肌肉样品的质量分数为17.... 对龙虎斑鱼的肌肉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和肉质评价,结果表明,龙虎斑鱼新鲜肌肉中粗脂肪质量分数4.18%,粗蛋白质量分数17.05%,粗灰分质量分数1.24%,水分质量分数80.19%。肌肉蛋白质中共检测出氨基酸种类有17种,占新鲜肌肉样品的质量分数为17.88%;7种必需氨基酸(EAA)占新鲜肌肉样品的质量分数为7.79%,占氨基酸总量的43.57%;4种鲜味氨基酸(DAA)占新鲜肌肉样品的质量分数为6.17%,占氨基酸总量的34.51%;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101.35,其氨基酸组成比例符合FAO/WHO标准。新鲜肌肉中共检测出脂肪酸种类有14种。其中7种饱和脂肪酸(SFA)占总脂肪酸的质量分数为47.29%;4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占总脂肪酸的质量分数为18.86%;3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总脂肪酸的质量分数为33.86%,DHA质量分数占脂肪酸总量的30.24%。龙虎斑鱼营养价值较高,海鲜味浓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虎斑鱼 肌肉 营养成分
下载PDF
不冻液处理对石斑鱼在常温物流过程中的品质和货架期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燕燕 张涛 +3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郝淑贤 林婉玲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574-2583,共10页
为了解不冻液处理后的优质养殖石斑鱼在常温直销物流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和货架 期,本研究对鲜活石斑鱼采用不冻液处理后,测定其在模拟常温直销物流过程中的肌肉 微观结构及其在物流条件下的温度曲线、感官评价、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 为了解不冻液处理后的优质养殖石斑鱼在常温直销物流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和货架 期,本研究对鲜活石斑鱼采用不冻液处理后,测定其在模拟常温直销物流过程中的肌肉 微观结构及其在物流条件下的温度曲线、感官评价、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 TVB-N)、菌落总数和K值的变化,并与空气冻结处理、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 较。结果显示,鲜活石斑鱼采用不冻液处理不仅可使鱼肉保持新鲜的品质,而且能明显 延长常温流通货架期,物流时间可达到80 h,该时间下其TVB-N达到26.88 mg/100 g, K值47.965%,菌落数为5.88 lg (CFU/g),鱼肉肌肉纤维结构完整,接近新鲜鱼肉,感官 评价结果好,比静止空气冻结组延长10 h,比无冻对照组延长30 h。本研究可为优质石 斑鱼的保藏提供新的保鲜、保真、保质技术,为当前石斑鱼从养殖产地直销到消费者家 中的常温物流需求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不冻液处理 常温直销物流 品质 货架期
下载PDF
鞍带石斑鱼仔稚(幼)鱼的发育和生长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郭仁湘 符书源 +4 位作者 杨薇 陈国华 骆剑 刘扬潮 周先雄 《水产养殖》 CAS 2011年第4期8-13,共6页
对鞍带石斑鱼的仔稚幼鱼形态发育的各个阶段进行了观察与研究,详细描述从初孵仔鱼到幼鱼各个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时间。根据卵黄囊的变化,长鳍棘的长出与收缩,鳞片和体色斑纹的出现,鞍带石斑鱼胚后发育可以划分为仔鱼期、稚鱼期、... 对鞍带石斑鱼的仔稚幼鱼形态发育的各个阶段进行了观察与研究,详细描述从初孵仔鱼到幼鱼各个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时间。根据卵黄囊的变化,长鳍棘的长出与收缩,鳞片和体色斑纹的出现,鞍带石斑鱼胚后发育可以划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仔鱼期又可分为卵黄囊期仔鱼和后期仔鱼。水温27~30℃,盐度27~31,pH值8.0~8.4的海水中培育,初孵仔鱼至孵化后2日龄为卵黄囊期仔鱼。2日龄仔鱼开口,3日龄至20日龄为后期仔鱼,22日龄至30日龄为稚鱼期,31日龄进入幼鱼期。鞍带石斑鱼胚后发育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背鳍棘和腹鳍棘的生长和收缩,也是生产育苗当中比较关键的仔稚幼鱼变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带石斑鱼 仔鱼 稚鱼 幼鱼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不同盐度对龙虎斑生长和摄食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成桂 梁华芳 +2 位作者 黄东科 吴耀华 赖艺雄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0-44,共5页
在盐度5、10、15、20、25、30条件下,以全人工配合饵料饲喂龙虎斑[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棕点石斑鱼(E.fuscoguttatus♀)]60 d,研究不同盐度对龙虎斑生长和摄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盐度对龙虎斑生长的影响... 在盐度5、10、15、20、25、30条件下,以全人工配合饵料饲喂龙虎斑[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棕点石斑鱼(E.fuscoguttatus♀)]60 d,研究不同盐度对龙虎斑生长和摄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盐度对龙虎斑生长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度5-20组增长率、特定生长率均高于盐度25、3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度10组的增长率最高,为55.08%,盐度15组的特定生长率最大,为2.30%/d,盐度和龙虎斑生长速率的回归方程为K=0.000 09 S 4-0.006 S 3+0.131 S 2-1.055 S+4.832(R 2=0.984);不同盐度对龙虎斑的摄食率和饵料系数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度15组的摄食率最高,为1.64%/d,其次为盐度10组,为1.60%/d,饵料系数在盐度15组最低,为0.820,其次为盐度10组,为0.827。因此,龙虎斑在低盐度条件下生长比高盐度快,摄食率高,饵料利用率高,最佳生长盐度为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虎斑 盐度 生长 摄食
下载PDF
两种杂交石斑鱼子一代及其亲本的线粒体COⅠ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翰林 杨森 +7 位作者 高川 张磊 张海发 李水生 张勇 蒙子宁 刘晓春 林浩然 《热带生物学报》 2012年第1期1-10,共10页
对两种杂交石斑鱼子一代(青龙斑和虎龙斑)及其亲本(斜带石斑鱼、棕点石斑鱼和鞍带石斑鱼)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序分析。在15个样本中,同源序列片段(1 551bp)中共检测到9个单倍型和249个核苷酸多态位点。... 对两种杂交石斑鱼子一代(青龙斑和虎龙斑)及其亲本(斜带石斑鱼、棕点石斑鱼和鞍带石斑鱼)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序分析。在15个样本中,同源序列片段(1 551bp)中共检测到9个单倍型和249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序列差异分析和遗传距离比较结果显示,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88.1%~100%之间,无明显遗传分化。虎龙斑的2个COⅠ基因单倍型与母本棕点石斑鱼单倍型的同源性为99%和100%,而与父本鞍带石斑鱼的同源性均为88.1%。青龙斑的2个单倍型与母本斜带石斑鱼的3个单倍型的同源性在99.7%~100%之间,而与父本鞍带石斑鱼的同源性分别为89.3%和89.4%,结果表明两种杂交子一代在线粒体DNA COⅠ基因上严格遵循母性遗传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 棕点石斑鱼 杂交子代 COⅠ 遗传变异
下载PDF
不同饵料强化剂对龙虎斑仔稚鱼生长、存活率、消化酶活力及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忠优 张健东 +4 位作者 周晖 陈刚 施钢 潘传豪 李向民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27-32,共6页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与卤虫(Artemia franciscana)无节幼体分别以浓缩小球藻、深海鱼油和鱼肝油强化后,投喂龙虎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仔稚鱼,研究不同强化剂对仔稚鱼生长、存活率、消...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与卤虫(Artemia franciscana)无节幼体分别以浓缩小球藻、深海鱼油和鱼肝油强化后,投喂龙虎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仔稚鱼,研究不同强化剂对仔稚鱼生长、存活率、消化酶活力及体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强化剂强化后的生物饵料均可显著提高龙虎斑仔稚鱼的存活率、体长和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鱼体粗脂肪含量以及肠淀粉酶活力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海鱼油组仔稚鱼存活率最高,浓缩小球藻可以显著提高胃、肠蛋白酶活性和鱼体粗蛋白含量,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深海鱼油和鱼肝油可以显著提高肠脂肪酶活性(P<0.05)。结果表明,3种强化剂各具优点,均可用于龙虎斑仔稚鱼生物饵料的强化,尤其以深海鱼油提高存活率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 褐点石斑鱼 饵料 强化剂 生长 存活 消化酶活力 体成分
下载PDF
循环水系统养殖杂交石斑鱼的运行效果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骏凯 张健东 +3 位作者 陈刚 汤保贵 王忠良 黄建盛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18-125,共8页
【目的】研究养鱼池、微滤机、臭氧-蛋白质分离器、生化过滤器组成的循环水系统对杂交石斑鱼的养殖效果。【方法】利用低密度(200尾/池)珍珠龙趸养殖的自然微生物对循环水系统进行生物挂膜30 d,使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体质量(270.5±... 【目的】研究养鱼池、微滤机、臭氧-蛋白质分离器、生化过滤器组成的循环水系统对杂交石斑鱼的养殖效果。【方法】利用低密度(200尾/池)珍珠龙趸养殖的自然微生物对循环水系统进行生物挂膜30 d,使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体质量(270.5±4.5)g的杂交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Epinephelus lanceolatus (♂)](下称"珍珠龙趸")60 d,放养密度2 000尾/池,以相同放养量相同养殖池的流水养殖系统作对照。监测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挂膜效果,测定循环水养殖系统和流水养殖系统的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化学需氧量、悬浮固体粒子等指标,测定珍珠龙趸的生长状况。【结果】循环水养殖系统生化过滤器内部滤料出现附着菌膜,水质变化趋于稳定,挂膜状况良好,养殖期系统出水氨氮、亚硝酸盐、化学需氧量、固体粒子质量浓度均显著低于流水养殖池(P <0.05),去除率分别为65.93%、48.51%、39.92%、80.61%;经60 d养殖,循环水养殖珍珠龙趸存活率89.25%,养殖密度达35.10 kg/m3,体质量(491.7±16)g,增重率62.23%,特定生长率0.82%,饲料系数1.16,而流水养殖珍珠龙趸存活率88.15%,养殖密度为32.16 kg/m3,体质量(446.4±19) g,增重率48.48%,特定生长率0.71%,饲料系数1.27。【结论】循环水养殖系统水处理效果显著,珍珠龙趸养殖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养殖系统 生化过滤器 水处理效果 杂交石斑鱼 褐点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
下载PDF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性状及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振通 田永胜 +7 位作者 唐江 成美玲 马文辉 庞尊方 李文升 刘江春 王晓梅 翟介明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05-1017,共13页
为了对云纹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的杂交种云龙石斑鱼生长特性进行分析,本研究对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特性进行了对比。通过云龙石斑鱼家系与云纹石斑鱼家系建立和培育,对不同家系的受精率、正常... 为了对云纹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的杂交种云龙石斑鱼生长特性进行分析,本研究对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特性进行了对比。通过云龙石斑鱼家系与云纹石斑鱼家系建立和培育,对不同家系的受精率、正常发育率和畸形率进行统计;分别对45~245日龄的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性状进行了测量;分别对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在生长时间跨度为2~13月龄的生长性状进行测量,并于13月龄时统计成活率(苗种为2016年繁育);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多重比较分析对测定的生长性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利用Excel软件拟合云龙石斑鱼、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曲线。结果显示,杂交种云龙石斑鱼受精率平均为55.5%±26.7%,正常发育率平均为33.9%±23.6%,畸形率平均为8.3%±0.9%。至245日龄时云龙石斑鱼体长、体质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2.5±1.7) cm、(316.7±57.3) g,云纹石斑鱼的体长与体质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6.8±1.3) cm、(123.2±30.2) g,云龙石斑鱼比云纹石斑鱼生长快,云龙石斑鱼的体长为云纹石斑鱼的1.3倍,体质量为云纹石斑鱼的2.6倍。云龙石斑鱼在45~245日龄阶段的生长曲线为W=0.039 2L^(2.891 2)(R^2=0.986 9),云纹石斑鱼生长曲线为W=0.025 5L^(3.021 6) (R^2=0.990 8),在本阶段云龙石斑鱼为异速生长型,云纹石斑鱼为等速生长型。经过12个月的对比养殖,云龙石斑鱼成活率为97.2%,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成活率为93.2%~94.5%,云龙石斑鱼全长与体质量平均值分别为(35.3±4.1) cm、(700.0±247.2) g,珍珠龙胆石斑鱼全长与体质量平均值分别为(28.6±3.5) cm、(550.0±224.8) g,云龙石斑鱼体质量是珍珠龙胆石斑鱼的1.3倍,全长为1.2倍。研究表明,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杂交组合,杂交后代云龙石斑鱼具有生长快、畸形率低、成活率高的杂交优势,为杂种优势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同时也为新品种云龙石斑鱼的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纹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 云龙石斑鱼 珍珠龙胆石斑鱼 生长性状
下载PDF
养殖密度、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的协同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唐怀庆 张健东 +4 位作者 陈刚 黄建盛 王忠良 汤保贵 周晖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22-31,共10页
【目的】研究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不同养殖密度(2、4、6 kg/m3)、投喂频率(1、2、3次/d)和投喂水平(60、80、100%饱食)对珍珠龙胆石斑鱼(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鞍带石斑鱼E.lanceolatus♂)幼鱼的特定生长率、饲料转... 【目的】研究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不同养殖密度(2、4、6 kg/m3)、投喂频率(1、2、3次/d)和投喂水平(60、80、100%饱食)对珍珠龙胆石斑鱼(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鞍带石斑鱼E.lanceolatus♂)幼鱼的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等3生长性能参数的协同影响。【方法】采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BBD)和响应曲面(RSM)方法分析。【结果】养殖密度、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的一次、二次效应对幼鱼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影响显著(P﹤0.05)。养殖密度与投喂频率对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对胃蛋白酶活力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养殖密度与投喂水平对饲料转化率和特定生长率有极显著交互作用(P<0.01),对胃蛋白酶活力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投喂频率与投喂水平对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3响应面指标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83 0、0.943 6和0.991 0,拟合方程可信度较高。响应指标优化结果表明,在养殖密度为42尾/m3,投喂频率为2次/d,投喂水平为81.24%条件下,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最佳,分别为1.291%/d、1.041%和154.322 U/mg,可靠性达94.6%,可信度较高。【结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内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在养殖密度为42尾/m^3、每天2次的81.24%饱食投喂条件下,幼鱼可健康生长,生产成本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石斑鱼 棕点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 养殖密度 投喂频率 投喂水平 特定生长率 饲料转化率 胃蛋白酶活力 响应曲面
下载PDF
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后代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成美玲 田永胜 +8 位作者 吴玉萍 李振通 张晶晶 王林娜 李文升 马文辉 王晓梅 翟介明 李波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7-75,共9页
本研究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杂交后代利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及秋水仙素通过活体注射法制作染色体标本。选用头肾和鳃组织制作细胞悬浊液,并对冷滴片和热滴片法进行比较,结... 本研究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杂交后代利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及秋水仙素通过活体注射法制作染色体标本。选用头肾和鳃组织制作细胞悬浊液,并对冷滴片和热滴片法进行比较,结合空气干燥法制作染色体分裂相玻片,经吉姆萨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筛选清晰完整的分裂相。杂交子代(俗称云龙斑)选取75个分裂相,统计染色体数目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云龙斑二倍体染色体数为48,其中,19对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2对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3对为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染色体臂数(NF)为58,核型公式为2n=48,4sm+6st+38t。杂交后代云龙斑与父母本染色体数目相同,都为2n=48,但云龙斑染色体与其父母本组型不同,在遗传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染色体重新配对和变异。本研究为杂交后代"云龙斑"的种质鉴定、亲缘关系分析、杂交育种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纹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 云龙斑 染色体PHA注射法 核型分析
下载PDF
水解单宁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肠道组织结构与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朱旭枫 黄洋 +2 位作者 黄俊杭 李广丽 朱春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20-1035,共1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水解单宁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肠道组织结构与菌群多样性的影响。选取600尾初始体重为(21.43±1.31) 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随机分为5... 本试验旨在研究水解单宁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肠道组织结构与菌群多样性的影响。选取600尾初始体重为(21.43±1.31) 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在基础饲料配方的基础上分别以0(F0组,作为对照组)、0.05%(F1组)、0.10%(F2组)、0.15%(F3组)和0.20%(F4组)的水解单宁替代等量微晶纤维素,配制5种试验饲料,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F2组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F0组(P<0.05),饲料系数(FCR)则显著低于F0组(P<0.05)。肥满度(CF)和存活率(SR)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F0组相比,F2和F3组血清和肝脏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肝脏过氧化氢酶(CAT)、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F0组相比,F1、F2、F3组的肠道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5),F3组的肌层厚度显著增加(P<0.05)。Illumina MiSeq测序结果显示,添加水解单宁的各试验组肠道菌群的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均高于F0组。从门水平看,各组肠道菌群中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与F0组相比,各试验组肠道菌群中变形菌门的比例降低,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的比例增加。主坐标分析和UPGMA聚类分析发现,F2和F3组的微生物群落较为接近,而与F0组差别较大。综上可知,饲料中添加0.10%~0.15%的水解单宁可提高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性能,增强鱼体免疫及抗氧化能力,改善肠道组织结构,优化肠道菌群结构。以WGR为评价指标,通过回归方程确定珍珠龙胆石斑鱼饲料中水解单宁的适宜添加量为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生长 抗氧化能力 肠道组织形态 肠道菌群
下载PDF
三种铁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及肠道发育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鑫伟 张洋 +3 位作者 迟淑艳 谭北平 姚亚军 姚红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3-61,共9页
为研究配合饲料中添加不同铁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幼鱼的影响。选取遗传背景一致的健康珍珠龙胆石斑鱼(初重(9.00±0.49)g)270尾,随机分成3个处理,分别饲喂硫酸亚铁(FeS... 为研究配合饲料中添加不同铁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幼鱼的影响。选取遗传背景一致的健康珍珠龙胆石斑鱼(初重(9.00±0.49)g)270尾,随机分成3个处理,分别饲喂硫酸亚铁(FeSO4)、甘氨酸亚铁(Fe-Gly(II))和羟基蛋氨酸铁(Fe-MHA)3种铁源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养殖8周,测量各组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发育等形态结构指标。研究表明:(1)铁源对各组间成活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Fe-MHA组肥满度、全鱼和脊椎骨中Fe含量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2)Fe-MHA组肝脏CAT活性显著高于Fe-Gly(II)组和FeSO4组(P<0.05),且该组肝脏MDA含量显著低于Fe-Gly(II)组和FeSO4组(P<0.05)。(3)摄食Fe-MHA组饲料的石斑鱼前、中、后肠的绒毛高度显著高于FeSO4组和Fe-Gly(II)组(P<0.05),而绒毛宽度显著低于FeSO4组和Fe-Gly(II)组(P<0.05);该组中肠段肌层厚度显著高于Fe-Gly(II)组和FeSO4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与Fe-Gly(II)和FeSO4相比,Fe-MHA有利于机体对铁元素的沉积,改善鱼体肠道发育,显著提高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建议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饲料中添加的铁源形式为Fe-M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源 珍珠龙胆石斑鱼 生长性能 抗氧化酶 矿物元素沉积 肠道发育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