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DMAP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抑制受精卵第二极体释放 被引量:35
1
作者 田传远 王如才 +2 位作者 梁英 王昭萍 于瑞海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4,共4页
于1996~1997年,用6-DMAP抑制太平洋牡蛎受精卵第二极体的释放,诱导产生三倍体,最高诱导率为93.8%。该实验组胚胎孵化率为81.0%,D形幼虫畸形率为17.6%。实验选用L9(34)设计,进行三因素三水平... 于1996~1997年,用6-DMAP抑制太平洋牡蛎受精卵第二极体的释放,诱导产生三倍体,最高诱导率为93.8%。该实验组胚胎孵化率为81.0%,D形幼虫畸形率为17.6%。实验选用L9(34)设计,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6-DMAP浓度,设300、450和600μmol/L等三水平;诱导时机(观察静止状态的受精卵,以受精卵出现第一极体的百分率指示),设10%、30%和50%等三水平;诱导持续时间,设10、15和20min等三水平,试验设三次重复。解剖法获取精卵,人工授精。染色体倍性检查采用染色体计数法。根据正交试验直观分析结果,得出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各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当30%受精卵出现第一极体时,将受精卵浸泡在含6-DMAP450μmol/L的海水中10min;三因素的主次顺序:6-DMAP浓度→诱导时机→诱导持续时间。6-DMAP的浓度和诱导时机对三倍体诱导率的影响显著;但诱导持续时间影响不显著。部分试验组得到4.2%~13.6%的四倍体和10%左右的非整倍体,这种情况可能与受精不同步抑制第一极体释放而导致的染色体多极分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 牡蛎 三倍体诱导 受精卵 第二极体 抑制
下载PDF
6-二甲基氨基嘌呤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抑制受精卵第一极体释放 被引量:11
2
作者 田传远 梁英 +2 位作者 王如才 于瑞海 王昭萍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8-132,共5页
于 1996~ 1997年 ,用 6-二甲基氨基嘌呤 ( 6-DMAP)抑制受精卵第一极体的释放 ,诱导太平洋牡蛎产生三倍体。选用L16( 45)设计 ,进行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 :6-DMAP浓度 ,设15 0、30 0、45 0和 60 0μmol/L ;诱导时机 (即精卵混合后的时... 于 1996~ 1997年 ,用 6-二甲基氨基嘌呤 ( 6-DMAP)抑制受精卵第一极体的释放 ,诱导太平洋牡蛎产生三倍体。选用L16( 45)设计 ,进行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 :6-DMAP浓度 ,设15 0、30 0、45 0和 60 0μmol/L ;诱导时机 (即精卵混合后的时间 ) ,设 10、15、2 0和 2 5min ;诱导持续时间 ,设 10、15、2 0和 2 5min。试验平行重复二次。结果为最高三倍体诱导率为 ( 71.3± 1.2 ) % ,该实验组胚胎孵化率为 ( 5 5 .5± 3.1) % ,D形幼虫畸形率为 ( 10 .7± 1.6) %。根据直观分析结果 ,得出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各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 :水温 2 5~ 2 5 .5℃ ,精卵混合 10min时 ,将受精卵浸泡在含 6-DMAP 60 0μmol/L的海水中 15min ;决定三倍体产生的三因素的主次顺序 :6-DMAP浓度→诱导时机→诱导持续时间。 6-DMAP浓度对三倍体诱导率影响显著 ,但诱导时机和诱导持续时间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牡蛎 三倍体诱导 受精卵 第一极体 牡蛎
下载PDF
韩国船舶巨型总段建造工艺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星 陈文波 刘碧涛 《造船技术》 2017年第4期50-55,共6页
巨型总段建造工艺经过多年发展,韩国先进船厂搭载前最大总段重量已突破万吨,而国内船厂大部分不足千吨,与韩国船厂差距巨大。系统地介绍韩国船舶总段的分类方式、巨型总段建造工艺的关键技术,并对巨型总段不同船型和不同建造工艺的应用... 巨型总段建造工艺经过多年发展,韩国先进船厂搭载前最大总段重量已突破万吨,而国内船厂大部分不足千吨,与韩国船厂差距巨大。系统地介绍韩国船舶总段的分类方式、巨型总段建造工艺的关键技术,并对巨型总段不同船型和不同建造工艺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基于近期韩国船厂在巨型总段方面的技术动态和发展现状提出相关思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总段 环形总段 巨型总段 超巨型总段 海上浮吊 滑轨下水系统 分段搭载
下载PDF
A Framework for an Energy-Efficient Bandwidth Allocation Approach through Dynamic ONTs Grouping in Flexible GPON Access Networks
4
作者 Ali A. Hammad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System Sciences》 2020年第1期1-14,共14页
The growing demands for high speed connectivity to keep pace with bandwidth intensive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 have spawned the idea of developing PONs with capabilities beyond those of copper and wireless-based tech... The growing demands for high speed connectivity to keep pace with bandwidth intensive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 have spawned the idea of developing PONs with capabilities beyond those of copper and wireless-based technologies in access network. In this article, an approach for the design of an energy efficient bandwidth allocation mechanism for the shared upstream communication link in the Fiber to the Home (FTTH) access network is presented and evaluated using 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 (MILP) model. In the MILP model, two objective functions for minimization of power consumption and minimization of blocking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with the objective of power minimization approach, Optical Network Terminals (ONTs) are efficiently grouped to the minimum number of active networking Optical Line Terminal (OLT) switches, traffic is groomed, ports are efficiently utilized, and hence total power consumption is minimized.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with energy efficient bandwidth allocation approach consideration, energy savings can reach up to 80% for different examined traffic loads following uniform dis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er to the Home (FTTH) giga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PON) Energy Efficiency blockING Probability Optimiz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