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ic Analysis of Bilobalide and Ginkgolides in Ginkgo biloba L. Leaves 被引量:1
1
作者 卢定强 韦萍 +1 位作者 欧阳平凯 陈钧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02年第2期26-30,共5页
The ginkgo terpenoids including bilobalide and ginkgolides are the main pharmaceutical components in the leaves or extracts of Ginkgo biloba L.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of bilobalide and ginkgolides in leaves of Gi... The ginkgo terpenoids including bilobalide and ginkgolides are the main pharmaceutical components in the leaves or extracts of Ginkgo biloba L.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of bilobalide and ginkgolides in leaves of Ginkgo biloba L.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electrospray ionization (ESI)-mass spectrometry (MS) was carried out. The separation was performed on Inertsil ODS3 column with methanol-water (36:64) as mobile phase, with 1 mL·min -1 of flow rate at 35℃. Then the mass spectrum analysis was conducted by ZMD micromass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ESI)-mass spectrometer (MS). The HPLC total ion chromatogram and selected ion chromatogram (with 325, 407, 423, 439 of m/z) of the sample and ESI-/MS mass spectra of the peaks in the chromatograms were obtained. So bilobalide, ginkgolide A, B, C and J in Ginkgo biloba L. leaves were identified. The method is easy and rapid, with a good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ginkgo terpene lactones
下载PDF
Simple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Quantitation and Fingerprint Analysis of Ginkgo biloba Tablet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V-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
2
作者 WANG Shu-fang LUO Xiao-ling SHAO Qing CHENG Yi-yu QU Hai-bin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期25-30,共6页
By optimizing the separation and analytical conditions, a reliable, simple and accurat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method coupled with ultraviolet(UV) and 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E... By optimizing the separation and analytical conditions, a reliable, simple and accurat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method coupled with ultraviolet(UV) and 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ELSD) was develope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lactones and flavonoid, that is, bilobalide, ginkgolide A, ginkgolide B, and rutin, in more than 10 batches of Ginkgo biloba tablets from different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The method could also be applied to fingerprint research, for a more general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this preparation. The separation of the components was achieved on a Hanbon C18 column with gradient elution using water and methanol containing 0.1% trifluoroacetic acid(TFA). 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30 ℃ and the flow-rate of the mobile phase was 0.6 mL/min. The drift tube temperature of the ELSD was set at 100 ℃, and the nitrogen flow-rate was 2 L/min.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s were shown 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for analytes exceeding 0.9913. The limits of detection(LODs, S/N=3) and the limits of quantitation(LOQs, S/N=10) were 0.00887-0.0508 μg/μL and 0.0171- 0.0636 μg/μL, respectively, on the column.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 of the analytes were less than 3.61% for intraday and 3.70% for interday,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recovery rates obtained were in the range of (97.3±4.3)% to (101.9±3.1)% for all the compounds. The results of quantitative and fingerprint analysis proved that the contents of the components were totally similar in the preparation of Ginkgo biloba tablets from the same pharmaceutical company; whereas, they varied significantly in the preparations of Ginkgo biloba tablets from different compan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nkgo biloba Terpene lactone Flavonoid Fingerprint HPLC-UV-ELSD
下载PDF
PURIFICATION OF GINKGO LEAVES EXTRACT WITH MACROPOROUS ADSORBENT BASED ON UREA-FORMALDEHYDE CONDENSED POLYMERS
3
作者 XUMingcheng XUMancai +3 位作者 SHI Zuoqing SHI Rongfu LIU Juxiang HE Binglin 《Chinese Journal of Reactive Polymers》 2000年第1期54-59,共6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dsorption properties for the active components of ginkgo leaves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adsorbents based on urea-formaldehyde condensed polymers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dsorption properties for the active components of ginkgo leaves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adsorbents based on urea-formaldehyde condensed polymers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se adsorbents showed very hjgh adsorption selectivity for both flavonol glycosides and terpene lactones contained in ginkgo leaves. Thus, an adsorption separation procedure for purification of ginkgo leaves extracts was develop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nkgo biloba. Adsorption. Flavonol glycosides Terpene lactones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ADL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灿富 杨保生 +1 位作者 区志明 梁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24,共3页
目的分析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辅助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1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每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基于阿... 目的分析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辅助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1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每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基于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持续2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神经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白介素(IL)-6、D二聚体表达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5.31±0.48)分低于对照组(7.96±0.57)分,ADL评分(76.52±8.46)分高于对照组(65.89±8.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6.51±1.46)ng/L、D-D(2.51±0.31)mg/L低于对照组IL-6(8.36±1.51)ng/L、D-D(3.96±0.4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神经缺损减轻,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 阿托伐他汀 急性脑梗死 日常生活能力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银杏雌、雄植株叶片药用成分含量及转录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傅芸 钟寅枭 +5 位作者 许薇 刘玉华 张心娴 魏启轩 曹福亮 付芳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74,共13页
【目的】探究雌、雄银杏叶片中萜内酯和黄酮醇苷及其主要组分的含量差异及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差异。【方法】选取雌、雄银杏各10株,以叶片为试验材料,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分别测定萜... 【目的】探究雌、雄银杏叶片中萜内酯和黄酮醇苷及其主要组分的含量差异及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差异。【方法】选取雌、雄银杏各10株,以叶片为试验材料,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分别测定萜内酯、黄酮醇苷含量,并选取萜内酯和黄酮醇苷含量具有代表性的3个雌株和3个雄株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雌株中萜内酯及其主要组分含量均略高于雄株,但差异不显著;黄酮醇苷及其主要组分含量均高于雄株,但各组分中仅槲皮素含量差异显著(P=0.045)。转录组测序共得到288 023 696条Raw reads,257 059 884条Clean reads,Q30≥91.24%,GC含量≥45.95%,唯一比对率≥85.04%。共鉴定(P <0.05且|log2FC|≥1)出676个差异表达基因,与雌株相比,雄株有340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表达,336个差异表达基因下调表达。GO富集分析显示有372个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到氧化还原过程、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解毒、催化活性等163个GO条目中。KEGG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植物-病原互作、其他聚糖降解、类固醇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有关。银杏萜内酯和黄酮醇合成通路上相关结构基因的表达在雌株中均高于雄株,与雌株中萜内酯、黄酮醇苷含量高于雄株的趋势相一致。【结论】不同性别银杏叶片中萜内酯和黄酮醇苷含量及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有差异,雌株略高于雄株。研究为基于不同性别的叶用银杏优良种质的筛选和培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片 雌、雄植株 萜内酯 黄酮醇苷 转录组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在超时间窗AIS中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清TLR4/NF-κB信号通路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小雅 彭娜娜 张金生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782-787,共6页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GDLG)治疗超时间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0例超时间...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GDLG)治疗超时间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0例超时间窗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GDLG治疗,均持续治疗两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1周、2周后脑血流灌注指标[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TLR4/NF-κB信号通路因子(TLR4、NF-κB)水平、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统计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治疗后第3个月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CBF分别为(82.69±12.54)mL/100 g、(85.17±12.36)mL/100 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1±11.86)mL/100 g、79.24±12.10)mL/100 g,CBV分别为(6.84±1.22)mL/(100 g·min)、(7.01±1.28)mL/(100 g·min),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5±1.17)mL/(100 g·min)、(6.19±1.23)mL/(100 g·min),MTT分别为(9.16±1.73)s、(8.92±1.65)s,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2±1.85)s、(9.84±1.71)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NSE水平分别为(13.75±2.81)μg/L、(12.24±2.59)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9±3.68)μg/L、(15.36±3.42)μg/L,TIMP-1水平分别为(72.26±16.73)ng/mL、(68.19±14.84)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51±18.20)ng/mL、(79.81±15.72)ng/mL,Galectin-3水平分别为(4.12±1.04)ng/mL、(3.75±0.96)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3±1.08)ng/mL、(4.69±1.0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TLR4水平分别为(2.61±0.78)ng/mL、(2.39±0.74)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2±0.85)ng/mL、(3.25±0.81)ng/mL,NF-κB水平分别为(108.69±21.36)ng/mL、(98.74±18.65)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1.54±22.06)ng/mL、(110.23±20.67)n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别为(10.19±2.18)分、(9.21±2.0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26±4.05)分、(62.51±4.36)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分别为(47.39±4.28)分、(65.40±4.7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26±4.05)分、(62.51±4.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59%,略高于对照组的7.0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64.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时间窗AIS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GDLG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且能更有效下调血清TLR4/NF-κB信号通路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 Toll样受体4 核转录因子-ΚB 疗效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辅助型Th17细胞亚群水平改变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7
作者 田家乐 史梅 +4 位作者 谷有全 姚利和 魏浩广 杨军清 雒扬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4期41-47,共7页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GDLM)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改变,并通过小鼠体内实验观察其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2019年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根据接受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GDLM)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改变,并通过小鼠体内实验观察其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2019年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根据接受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标准治疗,观察组加用GDLM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卒中量表评分(NHISS)、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变化。将C57B/L6雄性小鼠分为PBS组和GDLM两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PBS或GDLM,第5、10天分析小鼠脾、引流淋巴结细胞中Th17细胞的改变。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血清CD4^(+)T细胞基线水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T细胞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但血清CRP水平、CD4^(+)IL-17A^(+)T细胞(Th17细胞)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注射后第5天,GDLM组小鼠脾CD4^(+)CD44^(low)CD62L^(high)T细胞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到第10天,GDLM组CD4^(+)CD44^(low)CD62L^(high)T细胞仍略高于对照组。注射后5天,GDLM组小鼠脾Th17细胞表现出降低趋势,第10天时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DLM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抑制T细胞活化,抑制Th17细胞分化进而改善神经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 TH17细胞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阿替普酶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磁共振DWI-FLAIR失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梁日青 肖远流 +2 位作者 林娴 肖景辉 梁仔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13-416,共4页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GDLM)对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 DWI)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成像(FLAIR)失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疗效。方法94例MRI-DWI/FLAIR失配AIS患者随机接受阿替普酶(对照组)或阿替普酶联合GDLM(观察组)治...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GDLM)对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 DWI)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成像(FLAIR)失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疗效。方法94例MRI-DWI/FLAIR失配AIS患者随机接受阿替普酶(对照组)或阿替普酶联合GDLM(观察组)治疗2周,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血清炎症因子(IL-6、IL-8、IL-1β、hs-CRP)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6、IL-8、hs-CRP和IL-1β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更显著(P<0.01或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GDLM治疗MRI DWI-FLAIR失配AIS疗效优于单用阿替普酶治疗者,显著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DWI-FLAIR失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替普酶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9
作者 凡小蕾 赵梓光 于文素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期130-132,136,共4页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基...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使用丁苯酞治疗,研究组则联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与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0,P=0.048)。治疗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血浆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老年AIS患者的临床疗效好,同时对血液流变学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 丁苯酞注射液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lCAM-1、PTX-3、ET-1的影响
10
作者 陈培培 马宏威 赵庆玲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6期30-33,共4页
目的分析银杏二萜内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slCAM-1)、正五聚蛋白3(recombinant pentraxin 3,PTX-3)、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 目的分析银杏二萜内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slCAM-1)、正五聚蛋白3(recombinant pentraxin 3,PTX-3)、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常规西药+银杏二萜内酯治疗),各38例。比较两组血清slCAM-1、PTX-3和ET-1水平、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斑块稳定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lCAM-1、PTX-3和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斑块稳定性为92.11%(35/38),高于对照组的73.68%(2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7,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采用银杏二萜内酯治疗可以有效调节slCAM-1、PTX-3和ET-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二萜内酯 急性脑梗死 正五聚蛋白3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林慧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1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比较两组炎性指标水平、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炎性指标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认知功能评分较治疗前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01)。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显著,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糖尿病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刘越 程浩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0期44-46,共3页
目的:探究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7月—2023年7月郓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与银杏组,各5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疗法治疗,银杏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银... 目的:探究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7月—2023年7月郓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与银杏组,各5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疗法治疗,银杏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hs-CRP、LOX-1、Ox-LDL水平下降,且银杏组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改良Rankin量表(m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mRS、NIHSS评分下降,且银杏组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血清指标和神经功能,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血清学指标 神经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银杏萜内酯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被引量:36
13
作者 楼凤昌 凌娅 +1 位作者 唐于平 王颖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 :研究银杏 (GinkgobilobaL .)叶中的萜内酯类成分。方法 :95 %乙醇提取 ,索氏提取分段 ,硅胶柱层析得到总内酯 ,再用制备型RP HPLC方法得到纯化合物 ,用IR、1HNMR、13 CNMR ,尤其是通过 2DNMR光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得 ... 目的 :研究银杏 (GinkgobilobaL .)叶中的萜内酯类成分。方法 :95 %乙醇提取 ,索氏提取分段 ,硅胶柱层析得到总内酯 ,再用制备型RP HPLC方法得到纯化合物 ,用IR、1HNMR、13 CNMR ,尤其是通过 2DNMR光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得 6个萜内酯类成分 ,分别为白果内酯 (Ⅰ )、银杏内酯A(Ⅱ )、银杏内酯B(Ⅲ )、银杏内酯C(Ⅳ )、银杏内酯J(Ⅴ )和银杏内酯K(Ⅵ )。结论 :其中化合物Ⅵ为新化合物 ,并通过 2DNMR光谱技术对所分得的银杏内酯类化合物的碳氢信号进行了确切归属。银杏内酯K在 10 -6~ 10 -5mol/L的终浓度下 ,可对 2× 10 -7mol/LPAF刺激的中性粒细胞β 葡萄糖酸苷酶的释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萜内酯 分离 纯化 结构鉴定
下载PDF
银杏总内酯对衰老模型小鼠的作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董六一 范丽 +3 位作者 李桂芳 郭岩 潘见 陈志武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6-179,共4页
目的 研究银杏总内酯 (totallactonesofginkgo ,TLG)对衰老模型小鼠的影响 ,探讨TLG的抗衰老作用机制。方法 以D 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和自然衰老模型小鼠为实验对象 ,以D 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心、肝组织中脂褐素(LF)的含量及肝中羟脯氨... 目的 研究银杏总内酯 (totallactonesofginkgo ,TLG)对衰老模型小鼠的影响 ,探讨TLG的抗衰老作用机制。方法 以D 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和自然衰老模型小鼠为实验对象 ,以D 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心、肝组织中脂褐素(LF)的含量及肝中羟脯氨酸 (Hyp)的含量 ,脑组织中MAO ,GSH Px的活性和NO的含量以及自然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凋亡细胞数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TLG可减少D 半乳糖小鼠肝脏及心肌组织中LF的含量 ,升高肝脏组织中的Hyp的含量 ,并可提高脑组织中GSH Px的活性 ,降低脑组织中NO的含量和MAO的活性 ;能明显减少自然衰老模型小鼠脑神经细胞凋亡的数目。结论 TLG有明显的延缓衰老作用 ,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抗氧化、抑制NO生成及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总内酯 衰老模型 小鼠 D-半乳糖 细胞凋亡 抗衰老作用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及银杏总内酯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作用 被引量:25
15
作者 郜文 王丽娟 +3 位作者 景朋 姚娴 金有豫 鲁厚桢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7期458-461,共4页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银杏总内酯对帕金森病 (PD)大鼠模型的作用。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毒扁豆碱引起的急性震颤模型A以及单侧黑质注射微量 6 羟多巴胺造成的慢性旋转模型B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银杏总内酯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结果 :...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银杏总内酯对帕金森病 (PD)大鼠模型的作用。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毒扁豆碱引起的急性震颤模型A以及单侧黑质注射微量 6 羟多巴胺造成的慢性旋转模型B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银杏总内酯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结果 :银杏叶提取物 (10 0mg/kg)、银杏总内酯 (12mg/kg)在预防给药 14d后能够明显缩短模型A的震颤时间 ;在给药治疗 14d后能减轻模型B的旋转行为 ,而且银杏总内酯 (12mg/kg)还能使模型B受损侧纹状体的多巴胺含量升高。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银杏总内酯 帕金森症 多巴胺
下载PDF
银杏酮酯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肖蓉 袁志芳 +2 位作者 姚冬奇 王春英 张兰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1期80-87,共8页
采用HPLC法 (DiamonsilTM C18柱 (2 5 0mm× 4 . 6mm ,5 μm) ,乙腈 1%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 ,检测波长 36 0nm ,流速 1mL/min ,柱温 30℃ )对银杏酮酯注射液进行了指纹图谱的研究。建立了银杏叶药材、注射液中间体和注射液的... 采用HPLC法 (DiamonsilTM C18柱 (2 5 0mm× 4 . 6mm ,5 μm) ,乙腈 1%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 ,检测波长 36 0nm ,流速 1mL/min ,柱温 30℃ )对银杏酮酯注射液进行了指纹图谱的研究。建立了银杏叶药材、注射液中间体和注射液的指纹图谱及其技术参数 ,得到 2 1个共有峰 ,并进行了相似度比较 ,结果表明三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对不同生产厂家的银杏叶注射液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 ,其共有峰的峰面积比值存在一定的差异。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 ,为银杏叶药材、中间体及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注射液 HPLC指纹图谱 银杏酮酯 银杏叶 梯度洗脱 比值 药材 中间体 磷酸 乙腈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同时测定银杏提取液中总黄酮和总内酯含量 被引量:23
17
作者 胡钢亮 吕秀阳 +1 位作者 罗玲 徐铸德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61-1063,共3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透射光谱和偏最小二乘法 ,对银杏提取液中总黄酮和总内酯的含量进行了定量测定。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校正集样本的银杏总黄酮和总内酯复相关系数 (MR)分别为 0 .998和 0 986 ;对预测集样本的银杏总黄酮和总内酯复... 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透射光谱和偏最小二乘法 ,对银杏提取液中总黄酮和总内酯的含量进行了定量测定。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校正集样本的银杏总黄酮和总内酯复相关系数 (MR)分别为 0 .998和 0 986 ;对预测集样本的银杏总黄酮和总内酯复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83和 0 .971 ,标准回收率分别为 95 71 %~ 1 0 3.3%和95 2 9%~ 1 0 4 .6 % ,相对标准偏差 (RSD)分别为 2 .4 4 %和 3.1 9%。结果表明 ,近红外光谱测定银杏提取液中总黄酮和总内酯含量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提取液 总黄酮 总内酯 含量测定 近红外光谱法 同时测定
下载PDF
不同树龄银杏叶在不同季节中总黄酮和总内酯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37
18
作者 钱大玮 鞠建明 +4 位作者 朱玲英 段金廒 王宇环 张绍君 郭巧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25-1027,共3页
目的 确定银杏叶最适宜采收季节。方法 采用 HPL C法 (二级管阵列检测器 DAD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 SD)分别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和总内酯的含量。结果 不同树龄、不同季节的银杏叶总黄酮、总内酯含量不同。结论 银杏叶的总黄酮、总内... 目的 确定银杏叶最适宜采收季节。方法 采用 HPL C法 (二级管阵列检测器 DAD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 SD)分别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和总内酯的含量。结果 不同树龄、不同季节的银杏叶总黄酮、总内酯含量不同。结论 银杏叶的总黄酮、总内酯以二、三年生的为高 ;总黄酮在 5月份、总内酯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总黄酮 总内酯 季节 树龄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有效成分含量
下载PDF
银杏萜内酯提取与纯化技术 被引量:16
19
作者 韩金玉 颜迎春 +2 位作者 常贺英 王华 于良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U002-U005,共4页
银杏萜内酯的独特药理作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其提取纯化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对银杏萜内酯的提取与纯化技术包括溶剂萃取法、柱提取法、溶剂萃取 -柱提取法。
关键词 银杏 银杏萜内酯 有效成分提取 纯化技术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及制剂萜类内酯薄层色谱荧光扫描定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颜玉贞 谢培山 +1 位作者 钱浩良 林巧玲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59-162,共4页
建立了采用优化条件展开的薄层色谱进行热化学衍生荧光,原位薄层定量,同板同时测定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12~0.35μg。灵敏度分别为0.25~0.5μg,较HPLC示差折光检测器提高约10... 建立了采用优化条件展开的薄层色谱进行热化学衍生荧光,原位薄层定量,同板同时测定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12~0.35μg。灵敏度分别为0.25~0.5μg,较HPLC示差折光检测器提高约10倍,分析时效比提高6倍以上,精密度同板RSD2%~3%,异板RSD2.3%~3.7%,回收率95.3%~9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萜类内酯 原位 荧光薄层色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