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念青唐古拉山扎当冰川退缩前沿土壤性质与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
10
1
作者
岳君
刘光琇
+2 位作者
章高森
张威
徐世健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80-1185,共6页
通过细菌的分离培养和土壤性质的测定,分析了念青唐古拉山扎当冰川退缩前沿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和土壤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的数量为104~105CFU.g-1,可培养细菌隶属于α-Proteobacteria、β-Proteobacteria、γ-P...
通过细菌的分离培养和土壤性质的测定,分析了念青唐古拉山扎当冰川退缩前沿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和土壤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的数量为104~105CFU.g-1,可培养细菌隶属于α-Proteobacteria、β-Proteobacteria、γ-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和Actinobacteria 5个类群.随冰川退缩年代不同土壤中细菌多样性有明显变化,土壤的C、N含量与距冰川前沿的距离之间呈正相关,即土壤暴露时间越长,C、N含量越高.结果说明,冰川退缩前沿的土壤中存在着丰富的细菌资源,细菌的组成发生着动态的变化,同时也影响着土壤的理化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当冰川
冰川退缩地
可培养细菌
土壤性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QMEC分析的青藏高原不同类型冰川前缘地土壤微生物功能潜力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洁洁
Anders Priemé
+6 位作者
陈显轲
周汉昌
张沁唯
庄绪亮
秦翔
庄国强
马安周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2-519,共8页
微生物通过多种功能代谢过程主导着因气候变暖裸露的冰川前缘地土壤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以青藏高原的海洋型冰川、亚大陆型冰川和极大陆型冰川的前缘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类型冰川前缘地土壤的微生物功能特征.依次选择玉龙冰川、...
微生物通过多种功能代谢过程主导着因气候变暖裸露的冰川前缘地土壤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以青藏高原的海洋型冰川、亚大陆型冰川和极大陆型冰川的前缘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类型冰川前缘地土壤的微生物功能特征.依次选择玉龙冰川、天山乌鲁木齐1号冰川和老虎沟12号冰川作为三类冰川的典型代表,采用高通量功能基因芯片(QMEC)检测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基因特征.结果表明,在三类冰川前缘地土壤中,半纤维素降解基因和还原型乙酰辅酶A途径相关的碳固定基因丰度最高,三者主要的氮功能基因和氨化作用有关,磷、硫功能基因则主要与有机磷矿化过程和硫氧化过程相关.其中,水热条件较好的海洋型冰川的微生物功能基因的种类与丰度最高,其次为环境较为干燥的极大陆型冰川.三类冰川前缘地土壤的微生物功能基因结构的显著差异,证实了地理环境差异对微生物功能特征的影响,也为不同类型冰川前缘地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及其介导的元素地球化学循环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冰川类型
前缘地土壤
微生物功能基因
高通量功能基因芯片(QMEC)
原文传递
题名
念青唐古拉山扎当冰川退缩前沿土壤性质与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
10
1
作者
岳君
刘光琇
章高森
张威
徐世健
机构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出处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80-118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00154
30770329
+1 种基金
4097103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80430794)资助
文摘
通过细菌的分离培养和土壤性质的测定,分析了念青唐古拉山扎当冰川退缩前沿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和土壤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的数量为104~105CFU.g-1,可培养细菌隶属于α-Proteobacteria、β-Proteobacteria、γ-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和Actinobacteria 5个类群.随冰川退缩年代不同土壤中细菌多样性有明显变化,土壤的C、N含量与距冰川前沿的距离之间呈正相关,即土壤暴露时间越长,C、N含量越高.结果说明,冰川退缩前沿的土壤中存在着丰富的细菌资源,细菌的组成发生着动态的变化,同时也影响着土壤的理化性质.
关键词
扎当冰川
冰川退缩地
可培养细菌
土壤性质
Keywords
Zhadang
glacier
deglaciated
foreland
culturable bacteria
soil
properties
分类号
Q938.13 [生物学—微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QMEC分析的青藏高原不同类型冰川前缘地土壤微生物功能潜力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洁洁
Anders Priemé
陈显轲
周汉昌
张沁唯
庄绪亮
秦翔
庄国强
马安周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
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
Department of Biology
Center for Permafrost(CENPERM)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2-519,共8页
基金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307,2019QZKK040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A0901204)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项目(KFJ-EW-STS-140)。
文摘
微生物通过多种功能代谢过程主导着因气候变暖裸露的冰川前缘地土壤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以青藏高原的海洋型冰川、亚大陆型冰川和极大陆型冰川的前缘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类型冰川前缘地土壤的微生物功能特征.依次选择玉龙冰川、天山乌鲁木齐1号冰川和老虎沟12号冰川作为三类冰川的典型代表,采用高通量功能基因芯片(QMEC)检测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基因特征.结果表明,在三类冰川前缘地土壤中,半纤维素降解基因和还原型乙酰辅酶A途径相关的碳固定基因丰度最高,三者主要的氮功能基因和氨化作用有关,磷、硫功能基因则主要与有机磷矿化过程和硫氧化过程相关.其中,水热条件较好的海洋型冰川的微生物功能基因的种类与丰度最高,其次为环境较为干燥的极大陆型冰川.三类冰川前缘地土壤的微生物功能基因结构的显著差异,证实了地理环境差异对微生物功能特征的影响,也为不同类型冰川前缘地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及其介导的元素地球化学循环研究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冰川类型
前缘地土壤
微生物功能基因
高通量功能基因芯片(QMEC)
Keywords
Tibetan Plateau
glacier
types
glacier foreland soil
microbial functional gene
quantitative microbial element cycling(QMEC)
分类号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念青唐古拉山扎当冰川退缩前沿土壤性质与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变化
岳君
刘光琇
章高森
张威
徐世健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QMEC分析的青藏高原不同类型冰川前缘地土壤微生物功能潜力
张洁洁
Anders Priemé
陈显轲
周汉昌
张沁唯
庄绪亮
秦翔
庄国强
马安周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